『壹』 小學語文新課標階梯閱讀訓練與崔家主編五年級的答案給我一下,謝謝!
小學語文新課標階梯閱讀訓練與崔家主編五年級的答案,尤其像這種閱讀訓練,就從文中當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貳』 我喜歡語文,因為崔老師很溫柔。英語翻譯
我喜歡語文,因為崔老師很溫柔。
I like Chinese, because cui teacher is very gentle.
『叄』 高一800字作文,我的女神語文老師
我的語文老師是一個——很平凡的人。但她有一顆很平凡的心,雖然「老師」這個職業,在人們眼裡只是一個很平凡的職位。但是我的語文老師,和其他老師是截然不同的。她還有敬業與樂業的偉大精神。她是我心中的女神。
我的語文老師,她不僅是我們的語文老師,還是我們的班主任姓樊。在我剛十一歲的時候,我進入了初中的校門,認識了很多的姓同學。而我的語文老師也是一位剛轉來的老師。我與他僅僅相處了兩年,他給我的印象是:有一張慈愛的笑臉和烏黑的眼睛,對人平等and寬宏大量的心。
樊老師教給我們的不僅是語文,還教會了我們做人的基本道理,還是我們的榜樣。有一次,老師叫我們寫一篇600字的作文。可我沒寫到,還差十幾個字罷了!當老師來發作文本的時候,我並不在乎……「下課了,老師您幸苦了。」老師就把我叫到辦公室去了,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啊!不就是少寫了十幾個字嗎!有必要吧我叫到辦公室說我嗎?我心想老師這是在關心我,所以不在乎,老師是愛我的。
記得還有一次,上語文課的時候,我的上眼皮在和我的下眼皮打架。實在累得不行了睡著了,老師就用手上的粉筆扔過來,我也就醒了,而當時老師真在用他那烏黑而又犀利的眼睛看著我。我立馬坐直了,唉!當時我非常恨他,但下課後我想了想還是我的錯,怎能去恨老師呢?其實老師並不是討厭我,偏向誰。而是在乎我啊!對待每個人都是很平等的,這也是老師的一番苦心啊!他的所作所為,讓我長大了許多。
雖然我與老師相處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年。雖然與老師在一起的時間是有限的,但老師給予我們的知識和愛是無限的。
老師不顧自己在學生眼裡,是怎樣的一個人。說學生,打學生。可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就是老師恨鐵不成鋼的痛苦啊!所以我覺得老師就像一顆蠟燭,融化自己,照亮別人。
這就是我的語文老師。我的女神。
『肆』 天津一中網校高中語文授課老師
崔老師還在四平東道小學講課,在承德道附近,距離解放路不遠,
知道,就是版一中的那個崔勁松老權師嘛,四平東道小學在周六日有出租教室做課外班啊,很有名的,而且其他的老師也非常好,我高中三年都在那兒上呢~~
崔老師講作文很有一套呢,我高考作文《願景》可是大約得了55分呢,(我原來的作文很爛)
『伍』 鄭州學生家長裡面流傳的「語文找王飛,數學找老崔」,他們都是誰有了解的嗎,請告知
廣行方便,為人何處不相逢;多結冤讎,路逢狹處難迴避
『陸』 語文教科書中有崔顒的登黃鶴樓這首古詩嗎
沒有登黃鶴樓
有崔顥的《黃鶴樓》
應該是在八年級上冊的
『柒』 某校有三位老師:李老師、向老師和崔老師。他們每人分別執語文、英語、數學、自然、體育和社會這六門課中的
向老師:英語、自然
李老師:語文、體育
崔老師:數學、社會
『捌』 語文老師崔老師是個什麼樣的老師
老師是什麼?在我眼中,老師是一陣清風,撫慰我幼小的心靈;老師是高大的燈塔,在我航海迷路時指引我方向;老師是一縷陽光,哺育我成長;老師是大大的房屋,是我避風的港灣;老師更是我的第二個母親,溫柔的照顧我,嚴格的教育我······老師,我要贊美你們!贊美你們的辛勤,贊美你們的無私,贊美你們的默默奉獻,不求索取。
她,個子中等,披肩長發在總是梳得很服帖,一雙明亮的眼睛閃爍著堅定的目光。看到我們總是笑眯眯的。你可千萬別以為她是和藹的,她可是很嚴格的。她就是我可敬可愛的.周老師。
周老師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上課時,你只要一開小差,她就會瞪你一眼。記得那次,我就往外看了一小會兒,可依舊逃不過老是明亮明亮的眼睛,只是瞪一眼,卻嚇得我靈魂出竅,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敢開小差了!周老師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和甜美的聲音,使人能「陷」進去。在周老師的眼裡只有對與錯,對了就是對了,錯了就是錯了,不會偏心。她不討厭任何一位學生,遇到差生,她會免費補課,只是皺皺眉頭,不知在想什麼。她有點「口是心非」,卻又是「刀子嘴豆腐心」。有一次,我摔了一跤,周老師見到了,皺了皺眉頭,說道:「怎麼這么不小心?馬馬虎虎,粗手粗腳的!」之後又把消炎葯拿過來,給我包紮傷口。
老師啊!感謝您,您永遠是我的老師,永遠!
『玖』 語文修辭方法請教語文高手!!
《長亭送別》表現崔鶯鶯和張君瑞的離愁別恨,反映「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的送別主題,情節並不復雜。整折戲崔鶯鶯主唱,由三個場面構成:長亭路上、筵席之中、分手之時。隨著戲劇場面的轉換,作者刻意安排了三幅風景畫面,讓一個個描繪秋景的組合意象融人了戲曲空間。讀者欣賞優美的唱詞,如同陪同劇中人在如畫的風景中行進,進入了一種詩化的境界。下面的設計,淡化戲劇情節,突出對人物心理的把握、曲詞意境的感悟和戲曲語言的欣賞。
一、對人物心理的細膩刻畫
人物心理
離愁別恨:經歷艱難,始能結合,昨夜允婚,今日別離。
憂心忡忡:荒村雨露,野店風霜,無人扶持,最難調護。惴惴不安:異鄉花草,再行棲遲,停妻再娶,忘情負義。埋怨不滿:拆散鴛鴦,催逼上路,此情難訴,此恨誰知?
細膩刻畫
直抒胸臆:如「但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
借景言情:如「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以景襯情:如「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
妙用修辭:如運用典故、比喻、對偶、誇張等手法。(例略)
二、對離別情境的生動描寫
1.曲詞中描寫秋景的組合意象
[端正好]長亭路上——斜暉霜林圖:碧天白雲、黃花堆積、秋風陣陣、北雁南飛
[脫布衫]筵席之中——黃葉衰草圖:颯颯秋風、黃葉紛飛、裊裊煙氣、野草零落
[一煞][收尾]分手之時古道煙靄圖:青山疏林、輕煙薄暮、夕陽古道、風嘯馬嘶
2.以「長亭路」為題,將[端正好)[滾綉球)[叨叨令]三曲改寫成散文。示例:
暮秋時節一天,碧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雲,地上到處是零落的菊花,蕭瑟的秋風一陣緊似一陣,避寒的大雁結陣飛向南方。百草憔悴,霧涼霜寒,楓林經霜變紅,在秋風中紛紛離枝,墜落於地。
一輛油壁香車從普救寺駛出,穿過疏林,駛向十里長亭。車上坐著相府千金崔鶯鶯和侍女紅娘。傍晚清冷的陽光斜照在鶯鶯掛滿淚痕的臉上,·哀怨中透著幾分嬌媚。輕車左前側,張生騎在馬上,不緊不慢行著。秋風掀開車廂幕簾一角,紅娘順眼望去,恰見張生向車廂投過深情一瞥,面容凄慘雙目噙淚。
一間破敗的亭子孤零零坐落在山腳路旁。車馬聲驚動亭上棲鴉「噗噗」飛起。鶯鶯被紅娘攙下車來,目睹此景,倒吸一口涼氣。此處就是分手之地么?「開席吧!」老夫人冰冷的聲音告訴鶯鶯:這是無法拒絕的現實。張生和鶯鶯對視一眼,縱有萬語千言要講,卻又無從說起。看著南飛的大雁,鶯鶯在心裡對張生說,託付深情的大雁,傳來平安的消息吧1
3.運用想像,以「臨行」為題,將[耍孩兒]一曲改寫成話劇片斷。示例:
鶯鶯 (舉杯,神情慘惻)今日一別,且飲此杯!未知何日相見(淚落杯中),復為公於舉筋?
張生 (接杯)小姐放心,此一去,定然爭得功名,早日回歸!(飲酒)
[紅娘見張生有自負之色,輕笑]
紅娘 金榜題名,倒要小心招婿。
張生 (語塞)這……紅娘是了解我的心跡的。(摔杯)有違情義,如同此杯!
鶯鶯 夫婦情投意合,如同並蒂蓮花,勝過狀元及第,何必千里奔波求取虛名?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回來就是。
張生 (感動,流淚)小姐知我。(傳來馬嘶聲)時辰不早,我得准備上路了。
鶯鶯 且慢。君行別無所贈,但有一物送君。(展帕,輕吟)棄擲今何在,當時且自親。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
張生 (恭聽,接帕端詳)小姐不必多慮!謹庚一絕,以剖寸心。(吟詩)人生長遠別,孰與最關親?不遇知音者,誰憐長嘆人?
紅娘 (輕嘆)勞燕分飛,一對苦命的人兒1
4.以「悵望」為題,將[一煞][收尾]兩支曲子改寫成現代詩歌,盡量用上曲中意象,從鶯鶯的視角表現離別之情。示例:
一騎絕塵去,山巒籠輕煙/轉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依稀可見/道一聲平安,道一聲珍重,陪伴遊於的是冷清清的斜陽/秋風掠過禾黍,飄來聲聲馬嘶,馬嘶聲聲叩擊鶯鶯心田/勞燕分飛誰主使?離愁別恨苦難言/說什麼功名仕途,只問何處歸程何時歸年/山程水澤情難忘,夕陽古道心相連/青山下,秋風里,離人淚,心自顛/那離愁呵,長如水,沉如鉛/一輛車兒,如何載得起?如何拖向前?
三、對戲曲語言的深入品味
1.《長亭送別》中,鶯鶯的反封建意識具體表現在哪些曲詞中?
①對拆散鴛鴦的不滿。鶯鶯「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見安排著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②對功名富貴的蔑視。鶯鶯勸張生休憂「文齊福不齊」,休提「金榜無名誓不歸」,認為「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功名富貴不過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
2.《長亭送別》曲詞以詞采典雅見長。試以[端正好]為例,說明這一語言特色。
[端正好]一曲因景生情,堪稱「情景交融」的元曲絕唱。其妙處,一在意象的組合,典雅華美;一在情感的抒發,委婉含蓄;一在動詞的運用,恰到好處:一個「染」字,不但寫出了景物色彩的遽然變化,而且令這種變化帶上了劇中人強烈的哀怨情緒。朱權《太和正音譜》稱:「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若玉環之出浴華清,綠珠之采蓮洛浦。」是為定評。
3.[一煞]寫「別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陽」、「煙霞」四種意象。試從唐詩宋詞中查找運用這些意象寫「愁」的名句。示例:
青山: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戴叔倫《題稚川山水》)
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林逋《長相思·吳山青》)
古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千里斷腸,關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杏。(趙企《感皇恩·別情》)
夕陽: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劉長卿《長沙王賈誼宅》)
斜陽外,寒鴉點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山抹微雲》)
煙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四、討論
《西廂記》第五本寫張生高中狀元,衣錦榮歸,鶯鶯「金冠霞帔」、「五花官誥」,有情人終成眷屬。明代以降流行的金聖嘆批點本《第六才子書西廂記》砍去《西廂記》第五本大團圓結局,崔、張分手,亦即劇本的結局,遂令《西廂記》由喜劇變為悲劇。對金批《西廂》的結局,談談你的看法。(示例)
第一種看法:劇中主人公生活的時代,封建禮教堅如磐石,大團圓結局本來就缺少生活依據,而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崔、張愛情走向毀滅是合乎邏輯的結果。狀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難竟是如此「合理」。金批《西廂》讓崔張愛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場,揭露了封建禮教對美好愛情的摧殘,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批《西廂》的流行,是歷史的選擇。
第二種看法:愛情的極點便是幻滅的終點,這不符合作者「讓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這一美好願望,也不符合觀眾希望「花好月圓」的審美心理。崔、張從一見鍾情到兩情相悅,經歷了許多艱難曲折,起碼,在王實甫看來,大團圓是這對痴男怨女的最好結局。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時代局限造成,不宜苛求古人。金批《西廂》尾截王實甫《西廂記》是沒有道理的。
——備課資料——
1.雜劇知識
曲調:樂音七聲,即宮、商、角、變徵、徽、羽、變宮。以宮為主的調式稱「宮」,余稱「調」,合稱「宮調」。元雜劇常用「五宮四調」,即正宮、中呂宮、南呂宮、黃鍾宮、仙呂宮、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合稱「九宮」。《長亭送別》用正宮,其聲情「惆帳雄壯」。正宮聯套形式為[端正好]、[滾綉球]、[叨叨令]、[脫布衫]、[小梁州]、[么篇]、[快活三]、[朝天予]、[煞尾]等。
(據王力《漢語詩律學》)
曲詞:押韻,平仄通押,一韻到底,用韻較密。對仗,常用對句,不計平仄,形式多樣。曲文中多襯字。(據王力《漢語詩律學》、塗宗濤《詩詞曲格律綱要》等)
賓白:「唱為主,白為賓,故曰賓白,言其明白曉暢也。」「北曲中有全賓全白。兩人對說曰賓,一人自說曰白。」
(徐渭《南詞敘錄》、單宇《菊坡叢話》)
科介:「相見、作揖、進拜、舞蹈、坐跪之類,皆謂之科」,「以科字作介宇,非科介有異也」。
(徐謂《南詞敘錄》)
2.重要關目
①佛殿相逢:唐貞元年間,「上朝取應」的洛陽才子張君瑞於河中府(今山西永濟)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國崔珏(已故)千金崔鶯鶯。鶯鶯「眼角兒留情」,「回顧覷」,張生「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遂借「塔院側邊西廂一間房」住下「溫習經史」。
(《張君瑞鬧道場雜劇》)
②牆角聯吟:鶯鶯月下至西廂側花園焚香,張生於牆角吟詩:「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魂,不見月中人y」鶯鶯心動,依韻和之:「蘭閩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鶯鶯的才情進一步打動了張生。
(同上)
③月夜聽琴:孫飛虎兵圍普救寺欲得崔鶯鶯,張生修書,召白馬將軍杜確解圍。老夫人許親復賴婚,張生深夜彈琴作歌,詞衷意切,令鶯鶯「芳心自懂」情難禁。
(《崔鶯鶯夜聽琴雜劇》)
④紅娘傳書:張生托紅娘傳書,「相思恨轉添,漫把瑤琴弄。樂事又逢春,芳心爾亦動。此情不可違,虛譽何須奉?莫負月華明,且憐花影重。」表達了亟盼與鶯鶯月下相會之意。鶯鶯復書:「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張生如約跳牆莽撞而入,卻遭鶯鶯羞辱,怏怏而去。
(《張君瑞害相思雜劇》)
⑤崔張成婚:張生染病,鶯鶯放心不下,托紅娘問湯葯,傳情詩:「休將閑事苦縈懷,取決摧殘天賦才。不意當時完妾命,豈防今日作君災?仰圖厚德難從札,謹奉新詩可當媒。寄語高唐休詠賦,令宵端的雲雨來。」是夜,鶯鶯沖被封建禮教束縛,邁出決定性一步:與張生私下成婚。
(《草橋店夢鶯鶯雜劇》)
3.《西廂》體例
元雜劇的通例是一本四折,而《西廂記)卻是五本,作為一個整體「通譜一事」。突破一本四折通例的,雖非僅為《西廂記》,但五本的規模,畢竟是一特例。究其原因,一是所敷演的故事本身,悲歡離合,曲折復雜,一本四折的通例,難以容納;二是《西廂記)作為一部古典詩劇,有濃厚的抒情性,它不僅交待一個故事,而且表現人物的感情波瀾、內心世界,這就必然要有大量的唱段,相應的篇幅;三是《王西廂》以《董西廂》為基礎,而《董西廂)是一部五萬言的巨制,這也要求(王西廂)有相應的規模;四是在《王西廂》產生的時代,南戲已有發展,它的動輒幾十齣的體例,也必然影響著王實甫的雜劇創作。
(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三冊第373頁)
4.《西廂》評本
明代文人評論《西廂記)成風,出現諸多評本。現存明人批評《西廂記》有十多種。主要有王世貞、李贄合評本(元本出相北西廂記》、李A贊批評本《李卓吾先生批評北廂記)、陳繼儒批評本<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西廂記)、湯顯祖批評本(湯海若批評西廂記》、徐渭批評本(重刻訂正元本批點畫意北西廂》、湯、李、徐的《三先生合評元本北西廂》等。這些批評家從不同的角度對《西廂記》的立意、結構、人物形象發表了很多看法,從中可以看到明代丈人、進步思想家和戲曲家對《西廂記)的各種理解。
(鄧紹基主編《元代文學史》第127頁)
5.金批《西廂》
在明清刊本中,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是金聖嘆批評本,即《貫華堂第六才子書西廂記》。金聖嘆除了隨文評點,還在書前撰有兩篇序文,一曰《慟哭古人》,二曰《留贈後人),又有《讀法》八十一則,頗多妙論,還對《西廂記》原文作了多處改動。對於金聖嘆的評點和改動,歷來眾說紛紜。例如清人梁廷楠認為:「金聖嘆強作解事,取《西廂記》而割裂之,《西廂》至此為一大厄;又以意為更改,尤屬鹵莽。」(《曲話》)但亦有稱頌者,如謂:「自有《西廂》以迄於今四百餘載,推《西廂》為填詞第一者,不知幾千萬人,而能歷指其所以為第一之故者,獨出一金聖嘆。」(李漁《閑情偶寄》)
(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三冊第372頁)
6.前人評點
世傳實甫作《西廂》至「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構思甚苦,思渴,撲地遂死。
(梁廷楠《曲話》)
其「風中」、「煙草」四句,非復寫[端正好]中語,乃是特寫雙文(鶯鶯)眼中曾未見坐於如是之地也。[端正好]是寫別景,此是寫坐景也。
(金聖嘆《第六才子書西廂記》)
「青山隔送行」,言生已轉過山坡也;「疏林不做莢」,言生出疏林之外也;「淡煙暮靄相遮蔽」,在煙霞中也;「夕陽古道無人語」,悲己獨立也;「禾黍秋風聽馬嘶」,不見所歡,但聞馬嘶也;「為什麼懶上車兒內」,言己宜歸不宜歸也;「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生已過前山,適因殘照而見其揚鞭也。
(《閔遇五六幻西廂記五劇箋疑》)
天地間最動人歸思者,莫如山色,而最慰人懸望者,莫如殘照。何別?天涯遊子,觸景增懷。對青山之無恙,久客而悲他鄉,睹落日之無多,長策而歸故里。人情往往然也,未有傷心特甚如今日也。
(陳維崧《才子西廂醉心篇》)
7.今人鑒賞
「長亭送別」並沒有曲折復雜的戲劇情節,其藝術魅力主要來自對人物心靈的深刻探索和真實描;摹。作者將藝術觸角伸展到處於「長亭送別」這一特定時空交叉點上的鶯鶯的心靈深處,細膩而多層次地展示了「此恨誰知」的復雜心理內涵——交織著對「前暮私情,昨夜成親,今日別離」的親人的百般依戀,對即將來臨的「南北東西萬里程」的別離的無限悲戚,對逼求「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而「強拆鴛鴦在兩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對當時司空見慣的身榮棄妻愛情悲劇的不盡憂慮。同時,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這一復雜心理內涵的純凈的靈魂莢。鶯鶯在送別張生時的依戀、痛苦、怨恨、憂慮,都是與她莢I好的愛情理想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她對張生的愛,是相互傾慕的產物,絲毫沒有摻雜進世俗的考慮和利害的打算。在她看來,「但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純真專一、天長地久的愛情幸福,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總之,作者不僅寫出了人物心靈中顫動著的愛情旋律,而且寫出了激盪著巨大情感潮汐的人物心靈。
(蔣星煜主編《元曲鑒賞辭典》第348頁)
「長亭送別」的曲文在《西廂記》中頗具代表性,既有麗藻,又有白描,既有對前代詩詞的借鑒、化用,又有對民間口語的吸收、提煉,在總的風格上,不僅構成了協調的色彩,而且形成了通曉流暢與秀麗華美相統一的特色。論者有《西廂記》是詩劇之說。「長亭送別」是全劇詩意最濃的部分,它在情節上沒有多少進展,也沒有戲劇矛盾的激烈轉化,只是以抒情詩的語言,敘寫女主人公的離愁別恨,使全折彌漫著一種淡淡的而又是悠長的衷愁。明代胡應麟把王實甫比作「詞曲中思王太白」(見《少寶山房筆叢》),這比喻曾引出後人異議,但如果把它理解成是對王實甫的詩膽才氣的贊譽,那麼,胡氏確是有識見有眼力的。
(鄧紹基主編《元代文學史》第124頁)
——擴展閱讀——
[天凈沙]莫不是步搖得寶髫玲瓏?莫不是裙拖得:
卜,環佩叮咚?莫不是鐵馬兒檐前驟風?莫不是金鉤雙控,吉丁當敲響簾櫳?
[調笑令]莫不是梵王宮夜撞鍾?莫不是疏竹瀟瀟曲檻中?莫不是牙尺剪刀聲相送?莫不是漏聲長滴響壺銅?潛聲再聽在牆角東,原來是近西廂理結絲桐。
[禿廝兒]其聲壯,似鐵騎刀槍冗冗;其聲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聲高,似風清月朗鶴唳空;其聲低,似聽兒女語,小窗中,喁喁。
[聖葯王]他那裡思不窮,我這里意已通,嬌鸞雛鳳失雌雄。他曲未終,我意轉濃,爭奈伯勞飛燕各西東,盡在不言中。
我近書窗聽咱。(紅雲)姐姐,你這里聽,我瞧夫人一瞧便來。(末雲)窗外有人,已定是小姐。我將弦改過,彈一曲,就歌一篇,名曰《鳳求凰》。昔日司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雖不及相如,願小姐有文君之意。(歌曰)「有莢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張琴代語兮,聊寫微腸。何時見許兮,慰我彷惶?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旦雲)是彈得好也呵!其詞衷,其意切,凄凄然如鶴唳天;故使妾聞之,不覺淚下。
[麻郎兒]這的是令他人耳聽,訴自己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懷者斷腸悲痛。
註:紅娘定計,讓張生用琴聲對鶯鶯作試探。鶯鶯月下焚香,張生彈琴撼動芳心,作歌直抒衷情,鶯鶯為之感動,埋怨違約悔婚的「狠毒娘」,鍾情一往情深的「志誠種」,決心以身相許。
[閱讀提示]
1.[天凈沙]、[調笑令]、[禿廝兒]三曲如何對琴聲作藝術描繪?[禿廝兒]一曲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
2.節選部分如何表現琴聲、歌聲對鶯鶯心理的作用?
[參考解說]
1.描繪:①用比喻手法寫琴聲,與白居易《琶琶行》寫樂聲有異曲同工之妙。②逐步展示鶯鶯對琴聲中意境的理解。初時,鶯鶯不辨何處聲響,懷疑是「寶髻玲瓏」、「環佩叮冬」,又懷疑是風搖「鐵馬」、「金鉤」敲窗。繼而,鶯鶯為這種美妙聲音觸動,覺得如同寺廟撞鍾、竹林鳴風、尺剪相碰、「滴響壺銅」。並聽清琴聲「近西廂」「在牆角東」。此時,鶯鶯已猜度到彈琴之人是張生。雄壯深幽高急低緩的琴聲卒令崔、張情感融通。特點:[禿廝兒]一曲運用通感手法。以整場的排句將訴諸視覺的琴聲轉換成鐵騎刀槍、落花流水、風清月朗、小窗兒女等視覺形象。
2.作用:一個是「斷腸悲痛」「思不窮」;一個是「芳心自懂」「意已通」。悠揚美妙的琴聲和詞哀意切的歌聲,成為溝通二人情感的媒介。
《崔鶯鶯夜聽琴雜劇》(選曲)
[混江龍]落紅成陣,風飄萬點正愁人。池塘夢曉,闌檻辭春。蝶粉輕沾飛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塵。系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減了三楚精神。
[滿庭芳]來回顧影,文魔秀士,風欠酸丁。下功夫將額顱十分掙,遲和疾擦倒蒼蠅,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
註:[混江龍]一曲,鶯鶯唱。鶯鶯「自見了張生,神魂盪漾,情思不快,茶飯少進」。時當暮春時節,心中十分煩惱。[滿庭芳]一曲,紅娘唱。張生解普救寺之圍後,老夫人令紅娘招張生赴宴。張生以為老夫人將踐約許親,乃「打扮著等他,皂角也使過兩個也,水也換了兩桶也,烏紗帽擦得光掙掙的」。張生的迫不及待受到紅娘的善意調侃。
[閱讀提示]
1.試說明兩段唱詞刻畫出人物怎樣的性格。
2.試比較兩支曲子不同的語言風格。
[參考解說]
1.[混江龍]一曲,鶯鶯大膽表露出對愛情生活的嚮往。前六句寫傷春,「落紅」、「池塘」、飛蝶、燕子這些物象,引起鶯鶯年華易逝的感觸。後四句寫傷情,「系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寫崔、張情思綿綿卻又如隔天涯,引起了鶯鶯的埋怨、悵恨。[滿庭芳]一曲,活畫出張生的「酸丁」模樣。紅娘送張生「文魔秀士」、「風欠酸丁」兩個雅號,十分有趣。張生的「打扮」,「額顱」揩凈,「擦倒蒼蠅」,「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活生生寫出了這位「酸丁」的酸態。同時也寫出了紅娘的俏皮性格。紅娘是要玉成其事的,紅娘對張生的奚落折射出張生迫不及待的心情,使這個「傻角」(紅娘語)顯得可笑又可愛。
2.[混江龍]一曲,典雅含蓄。「落紅」句,寄寓著鶯鶯對妙齡易逝的感慨。翅沾飛絮的彩蝶、口銜香泥的燕子引發了鶯鶯的惜春情緒。「春心」則是鶯鶯渴望愛情的隱語。由於現實環境的制約,鶯鶯不可能與意中人自由交往,以致金粉香消精神消減。全曲借景言愁景真情切語句雅麗。[滿庭芳]一曲,幽默風趣。紅娘眼中的張生,酸傻與忠厚相連,呆氣與痴情並存。紅娘一方面熱情地作「撮合山」,一方面又要對張生的痴呆予以嘲弄。紅娘繪聲繪色的唱曲,融宋元口語成分於曲詞之中,具有「本色當行」特色。兩段唱詞的安排,與鶯鶯、紅娘的身分、教養、個性完全吻合
《長亭送別》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進一步了解元雜劇的特點與成就;了解王實甫及《西廂記》。
能力目標:鑒賞《長亭送別》中情景交融、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和富於文採的曲詞;欣賞崔鶯鶯的形象;學習本文運用多種修辭表現人物性格特徵的寫法。
情感目標:認識王實甫《西廂記》反封建禮教的意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愛情觀。
教學重點:
鑒賞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和多種修辭方法對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難點:
藝術形象崔鶯鶯的典型意義
課時安排及教學設想:
擬用二課時。以誦讀為基礎,以文學鑒賞為紐帶,帶動詞句的理解和思想內容的分析及藝術手法的鑒賞。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二、簡介作者和《西廂記》劇情
王實甫,名德信,字實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雜劇作家。所作雜劇14種,現僅存《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四丞相高會麗春堂》《呂蒙正風雪破窯記》三種。
《西廂記》源於唐元稹《鶯鶯傳》。寫唐貞元中,書生張珙游於蒲州,寄宿普救寺。適崔相國夫人攜女鶯鶯扶相國靈柩回家鄉安葬,途經普救寺,也借宿於此。一日,張生游佛殿,與鶯鶯相遇,兩人一見傾心。時蒲州有孫飛虎起兵作亂,亂軍包圍了普救寺,欲奪鶯鶯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許下諾言,誰能破賊解圍,就將鶯鶯嫁給他為妻。張生自願為之,請鎮守潼關的好友白馬將軍杜確率兵前來相救。杜確率兵至,平定了亂兵。解了普救寺之圍。不料老夫人嫌張生是一白衣秀士,門不當戶不對,便出爾反爾,只許張生與鶯鶯兩人以兄妹相稱。張生因不能與鶯鶯成親,害了相思,經鶯鶯侍女紅娘從中幫助傳遞書簡,兩人背著老夫人私下幽會。後兩人來往之事被老夫人發現了,便把紅娘叫來拷問。紅娘反責老夫人出爾反爾,忘恩負義,並稱此事若張揚出去,於崔家名聲不利,不若答應兩人的婚事。老夫人無奈,只得答應了張生與鶯鶯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為由,逼張生赴京應試,待張生應試及第後,才允許他與鶯鶯成親。
《西廂記》共五本二十一折,《長亭送別》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劇最為膾炙人口的精彩片斷之一。隨著劇情的發展,鶯鶯終於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與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與張生私下結為夫妻。但老夫人逼張生趕考,崔、張愛情又面臨新的威脅。無奈中,張生只好起程「上朝取應」,鶯鶯在長亭為他送別。這場送別戲共有十九支曲文,由鶯鶯主唱,既是塑造鶯鶯形象的重場戲,也充分體現了王實甫劇作情景交融、富於文採的特點。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簡介曲學知識,難解字詞參看課文注釋或查詞典)
《西廂記》是一部雜劇,以唱為主,由於古代的音樂沒有音響資料流傳,因此宮調的問題就成為曲學的難點。
宮調是古代戲曲、音樂名詞。是音樂的各種調式,宮調不同,音調就不同。古代音樂有七聲:宮、商、角、變徵、徽、羽、變宮。以宮為主的調式稱「宮」,余稱「調」,合稱「宮調」。元雜劇常用「五宮四調」,即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鍾宮、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合稱「九宮」。如《竇娥冤》中的《正宮》就是一種宮調。《長亭送別》用正宮,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說正宮的聲情是「惆帳雄壯」。可見《長亭送別》這一折的音樂應是惆悵的、悲壯的。
曲牌,俗稱「牌子」,和詞牌一樣,是曲的音樂譜式。比如【端正好】【滾綉球】【叨叨令】等等,每一個曲牌,在韻上必然屬於一種宮調。不同的曲牌在字數、平仄、押韻上往往不同。曲詞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寫的文字,一般要押韻,講究對仗。
《西廂記》的曲詞歷來被人稱道。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說「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若玉環之出浴華清,綠珠之采蓮洛浦。」《長亭送別》這一折又尤其突出。
旦:女角。 末:男角。 潔:和尚的別稱。課文指長老。長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供旅行休息用,常常是餞別的場所。
四、整體把握
《西廂記》突破了雜劇一本四折的形式,是五本21折的連本戲。《長亭送別》,共十九支曲文,按時間的推移、情節的發展,可分為四個場面。藝術觸角伸展到人物的心靈深處,集中刻畫的是鶯鶯送別張生時細致復雜的心境、意緒。
送別途中:【端正好】【滾綉球】【叨叨令】
長亭餞別:【脫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樓】【幺篇】【滿庭芳】
【快活三】【朝天子】
臨別叮囑:【四邊靜】【耍孩兒】【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別目送:【一煞】【收尾】
在四個場面中鶯鶯的感情變化:痛→恨→怕→念。
五、賞析第一部分:「送別途中」(長亭路上、趕赴長亭)。
(一)賞析【端正好】
1、其中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作用:借凄涼的暮秋景象寫鶯鶯的離愁別恨。(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
是誇張的修辭手法,愁心是無法寄與明月的,作者想像力豐富,用誇張的手法抒發自己的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