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初三上冊語文第6單元

初三上冊語文第6單元

發布時間:2021-01-26 02:24:45

『壹』 求九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書第六單元文言文的重點字詞!!!!

嘗:曾經。 佣耕:被僱傭去給人耕地。佣,受人僱傭的人。 輟:停止。 之:去、往。 悵:失望。 恨:悲恨。 苟:如果。 無:不會。 若:你。 太息:長嘆。 燕雀:泛指小鳥。這里比喻見識短淺的人。鴻:大雁。 鴻鵠:天鵝。這里用「鴻鵠」比喻志向遠大的人。 發閭左:征調貧民百姓。閭左,秦時貴右賤左,富者居住在閭右,貧者居在閭左,所以,閭左為貧苦人民。 適戍:發配去守邊。適(zhé):通「謫」,發配。 屯:停駐。 皆次當行(háng):都被編入謫戍的隊伍。當行,當在征發之列。 次,編次。 會:適逢,恰巧遇到。雨:下雨。度(ó):估計。 失期:誤期,過了期限。 亡:逃亡。 舉大計:發動大事。指起義。 舉,發動。 等死:同樣是死。 死國:為國家大事而死。死:為.......而死。這里的「死」是「死國可乎」中的「死」 苦秦:即「苦於秦」,苦於秦朝(的統治)。苦:苦於。 立:立為國君。 數(shuò)諫:屢次進諫。 故:緣故。 上:皇上,指秦始皇。將(jiàng)兵:統率軍隊。指扶蘇奉秦始皇之命和蒙恬領兵北防匈奴。 或:有的人。 聞:聽說。 憐: 愛戴。 誠:果真。 詐:假裝。 唱:同「倡」,倡導。 宜:應該。 然:正確。 乃:就。 行卜:去占卦。行:進行。 指意:指,通「旨」,意圖。 這句的意思是說,然而你們向鬼神問吉凶吧。 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問一下吧!卜之鬼,就是「卜之於鬼」,「於」字省略。 念鬼:考慮卜鬼的事。念,考慮、思索。 威眾:威服眾人。 丹:硃砂。這里是「用硃砂」的意思。 書:寫。 罾(zēng):魚網。這里是「用魚網捕」的意思。 固:本來。 以:同「已」,已經。怪:以……為怪,對……感到奇怪。 間(jiàn):暗中。之:去、往 次所:行軍時臨時駐扎的地方。間令:暗中指使。 叢祠:叢林里的神廟。 夜:天黑以後。 篝火:用竹籠罩著火,這里是用篝火裝作「鬼火」。篝,竹籠,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用籠罩著」。 狐鳴:作狐狸嗥叫的凄厲聲音。狐,像狐狸一樣。 陳勝王(wàng):王,指稱王。 旦日:第二天。 往往:到處。 語:談論。 指目:指指點點,互相以目示意。 目:用眼睛注視著。 素:一向、向來。為用:即「為其所用」的省略。為:被。亡:逃走。 忿恚(huì):使(尉)惱怒。忿,憤怒。恚,惱怒。忿恚為同意,可直譯為「惱怒」;此處要解釋為使動用法。 笞: 用竹條(或鞭子)抽打 劍挺:劍拔出鞘。挺,拔。 而:表承接。 佐:協助。 並:一並 藉第令:藉,假使 第,暫且,勉強 令,能夠。 毋:不。 而:表轉折,但。 固:本來。 已:止。 寧:難道。 種:這里是「祖傳」的意思。 民欲:人民的願望。 袒(tǎn)右:露出右臂,做為起義的標志。 為:築。 而:表順接。盟:盟誓。 下:攻下、攻克。 徇: 攻佔(土地)。 比:等到。 乘(shèng):輛。古時一車四馬叫做「乘」。 騎(jì):一人一馬。 獨:只有。 弗:不能。 乃:才。 入據:進入並占據。 會:集會。 計事:議事。 會計:集會商議。 身被(pī)堅執銳:身上穿著堅固的鎧甲,手執銳利的武器。被,同「披」,穿。 無道:指不義的暴君。 道:道理。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穀神。後來社稷就用做國家的代稱。 刑:懲罰。還將會更加法國。

算了同學,我看這樣復制粘貼你看得比較辛苦。去網路看看:
21、陳涉世家 http://ke..com/view/39702.htm#2
22、唐雎不辱使命 http://ke..com/view/39722.htm
23、隆中對 http://ke..com/view/6222.htm
24、出師表 http://ke..com/view/39790.htm
25、望江南·梳洗罷 http://ke..com/view/2499849.htm
漁家傲·秋思 http://ke..com/view/1341214.htm
江城子·密州出獵 http://ke..com/view/168012.htm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http://ke..com/view/2766190.htm

『貳』 急!!!!!!!初三語文第六單元重點

第六單元知識點總結
《陳涉世家》------史記(司馬遷)
一、詞語解釋

1. 少時 年輕的時候
2. 嘗與人佣耕 曾經
3. 輟耕之壟上 停止;去、往
4. 悵恨 失望
5. 苟富貴 如果
6. 若為佣耕 你
7. 太息 長嘆
8. 安知 怎麼
9. 適戍 強迫去守邊。適通謫
10. 屯大澤鄉 停駐
11. 皆次當行 編次;當在征發之列
12. 會天大雨 適逢
13. 度已失期 估計;誤期
14. 乃謀曰 於是、就
15. 亡亦死 逃走
16. 等死 同樣
17. 吾聞二世少子也 聽說
18. 數諫故 屢次;緣故
19. 上使外將兵 皇上;帶領
20. 今或聞無罪 有人
21. 楚人憐之 愛戴
22. 今誠以吾眾 如果
23. 為天下唱 通「倡」,首發
24. 以為然 對的
25. 乃行卜 去、往
26. 卜者知其指意 意圖
27. 念鬼 考慮卜鬼的事
28. 威眾 威服眾人
29. 丹書帛曰 用硃砂;寫
30. 陳勝王 稱王
31. 所罾魚腹 用網捕
32. 得魚腹中書 字條
33. 固以怪之矣 通已:本來認為奇怪
34. 間令 暗使。 間,私自,偷著
35. 之次所旁叢祠中往,到
36. 旦日 第二天
37. 指目 指指點點,互相以目示意。
38. 素愛人 向來
39. 廣故數言欲亡 故意;屢次
40. 令辱之 使
41. 笞廣 用鞭、杖或竹板打
42. 陳勝佐之 幫助
43. 並殺 一齊
44. 召令徒屬 號令;所屬的人
45. 公等 你們諸位
46. 藉第令毋斬 即使、假若
47. 寧有種乎 難道
48. 詐稱 假裝
49. 袒右 露出右臂
50. 為壇而盟 築;盟誓
51. 蘄下 攻克
52. 徇蘄以東 攻佔
53. 比至陳 等到
54. 數萬人 幾
55. 弗勝 不
56. 豪傑 指當地有聲望的人
57. 會計 集會商議
58. 身被堅執銳 親自;通「披」;
緊握著;鐵甲;武器
59. 伐無道 攻打
60. 誅暴秦 消滅
61. 社稷 國家
62. 刑其長吏 懲罰

二、翻譯句子
1.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
翻譯:陳涉年輕年輕時,曾經同別人一道被僱傭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嘆恨了好久。
2.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翻譯:唉!燕雀怎麼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3.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翻譯:適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誤了時期。誤了期限,按法令都得殺頭。
4.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翻譯:現在逃走也是死,發動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好嗎?
5.天下苦秦久矣。 翻譯:天下老百姓苦於秦(的統治)很久了。
6.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翻譯:扶蘇因為屢次勸諫的緣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帶兵。
7.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翻譯:現在如果把我們的人假託是公子扶蘇、項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導,應當(有)很多響應的人。
8.此教我先威眾耳。 翻譯:這是教我們先威服眾人罷了。
9.固以怪之矣。 翻譯:自然就詫怪這事了。
10.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
翻譯:又暗使派吳廣往駐地旁邊的叢林里的神廟中,夜間用篝火裝作「鬼火」,又裝狐狸叫,喊道
11.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翻譯:第二天,戍卒中到處談論,都在指指點點地看著陳勝
12.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翻譯:吳廣故意屢次揚言要逃走,使尉惱怒,讓他責辱吳廣
13.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翻譯:即使僅能免於斬刑,可是守衛邊境而死的人一定也佔十分之六七。
14.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翻譯:況且大丈夫不死便罷,死就要干出大名聲啊,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
15.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翻譯:(用土)築台,並(在台上)宣誓,用(兩)尉的頭祭天
1.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
翻譯:幾天後,(陳勝)下令召集三老、豪傑一起來集會商議大事。
17.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
翻譯:將軍親自披著堅固的盔甲,手拿著銳利的武器,討伐無道的昏君,消滅暴虐的秦王
18.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
翻譯:各個郡縣里痛恨秦朝的官吏的,都懲罰當地郡縣長官。
三、問答總結
1.本文選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誰? 答:《史記》;司馬遷
2.陳涉起義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別是?
答: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天下苦秦久矣。
3.陳涉為起所作的兩方面輿論准備是? 答:丹書魚腹;篝火狐鳴
4.陳涉是怎樣一個人?
答: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有卓越的組織和領導才能,有超人的才略和膽識。
5.文中能體現陳涉少時就有遠大志向的一句是? 答: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6.既表明陳涉對統治階級無比憤恨又表明其偉大抱負的動員群眾的名言是?
答:王候將相寧有種乎!
7.陳勝是什麼出身,他有什麼性格特點。
答:陳勝佣耕出身,記敘陳勝與別人對話的手法表現陳勝不安現狀。胸懷大志,有政治抱負的性格特點。
8.陳勝、吳廣是在什麼情況下決定舉行起義的?他們的行為說明了什麼?
答:是在陳勝,吳廣等九百貧苦人被征戍邊,途中遇雨,道不通而無法按期到達目的地,而按秦朝法律都要被殺的情況下,不得不舉行起義的。 這既說明了秦徭役繁重,法律苛酷的暴政,說明了起義是被逼出來的,又表現了陳勝等人敢於反抗的精神。在這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在逃亡和起義同樣都是死的情況下,毅然選擇為了救國救民而舉行起義的決定,充分顯示出陳勝的「鴻鵠之志」。
9.決定起義後,陳勝、吳廣為了哪些起義前的准備工作?
答:決定起義後,陳勝、吳廣首先分析天下形勢,擬定斗爭策略;陳勝又分析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制定了借深得人心的扶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發動起義的斗爭策略;然後為起義作輿論准備,他們運用問卜、念鬼、魚腹藏書,篝火狐鳴等方法製造輿論,鼓動人心,樹立威信,使人們相信"大楚興,陳勝王"的必然趨勢,結果在士卒中很快得到反應。
10.「陳涉少時,嘗與人擁耕」,說明了什麼?
答:說明陳步是個無田無地靠幫別人打工為生的貧苦農民。
11.「悵恨久之」,表明了什麼?答:表明陳勝對自己所處的佣耕地位怨恨不滿。
12.而對話中的「苗富貴,無相忘」,表達了什麼?
答:表達了陳勝極想改變現狀,擺脫貧困的願望,也反映了他其有樸素的階級友情。"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則通過形象的比喻,道出陳勝懷有遠大的志向。這樣課文開篇就讓讀者了解陳勝雖然出身低踐,但卻有反抗精神,胸懷大志,不同常人。
《唐雎不辱使命》----戰國策
一、 詞語解釋

1. 不辱使命 辱沒、辜負
2. 易安陵 交換
3. 其許寡人 答應
4. 大王加惠 給予恩惠
5. 甚善 好
6. 雖然,受地.. 雖然這樣
7. 弗敢易 不;交換
8. 因使唐雎使於秦 於是;派;出使
9. 故不錯意也 所以;錯通「措」
10. 請廣於君 擴充
11. 逆寡人者 違背
12. 輕寡人與 輕視
13. 非若是也 像;這樣
14. 雖千里不敢易 即使
15. 豈直五百里哉 難道;只,僅僅
16. 怫然怒 盛怒的樣子
17. 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先生;曾經聽說
18. 布衣 平民
19. 免冠徒跣 摘掉帽子,光著腳
20. 以頭搶地耳撞;罷了
21. 庸夫之怒 平庸無能的人
22. 非士之怒 有才能有膽識的人
23. 倉鷹 通「蒼」
24. 休祲 吉凶的徵兆
25. 若士必怒 如果
26. 縞素 穿喪服
27. 色撓 變了臉色;
28. 撓, 屈服
29. 謝之 道歉
30. 寡人諭矣 明白,懂得
31. 徒以有先生也 只是因
二、 翻譯句子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生,願終守之,弗敢易!
翻譯:承蒙大王給予恩惠,用(貴國的)大面積的土地來換(敝國)小面積的土地,很好;雖然這樣,我從先王那裡繼承了這塊土地,(我)願意意始終守住它,不局限性 拿它來交換。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翻譯:安陵君於是派唐雎出使秦國。
3.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翻譯: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4.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翻譯: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來交換安陵),擴大他的領土,然而,安陵君違背我的意見,(這)不是小看我嗎?
5.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翻譯: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換,難道只(換)面積為五百里的(土地)嗎?
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
翻譯:老百姓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
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
翻譯:這三個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膽識的人啊。(他們)心裡的憤怒還沒有迸發出來,上天就降下徵兆。再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
8.若士必怒,伏屍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翻譯:如果有能力有膽識的人(被逼得)一定要發怒,(那麼現在立刻)倒下兩具屍體,五步之內淌滿鮮血,天下的人將會因此而穿上喪服,今天的情況就是樣。
9.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 翻譯: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
三、 問答總結
1.本文選自哪部作品? 答:《戰國策》
2.秦王是怎樣一個人? 答:驕橫狂妄、貪得無厭、奸詐狡猾、外強中干
3.唐雎是怎樣一個人? 答:從容鎮定、不畏強暴、有膽有識、熱愛祖國、不怕犧牲。
4.唐雎列舉專諸刺王僚等史實有什麼用意?
答:兩方面:一是對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厲害程度加以渲染說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訓,不要輕舉妄動,自尋死路。
5.本文最後一段描寫秦王的神態的變化對刻畫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答:從側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氣逼人的大無畏精神。
6.文末說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並且請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嗎?為什麼?
答:這是秦王的權宜之計,表現出他的奸詐狡猾。他請唐雎「坐」,是坐下來談,不是放棄吞並。文中所說,也只是恭維唐雎的話,從當時秦在軍事的占壓倒優勢及秦王的性格來看,秦王是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
7.體會下面各句中加粗詞的語氣。
①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③豈直五百里哉?答:強烈的疑問語氣,疑問語氣兼感嘆語氣
8.秦王所說的安陵君以五十里地而存者的原因是什麼?
答:秦王把安陵君當作忠厚老實的長者,所以不放在心上。
9.安陵君能以五十里地而存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原話)答:徒以有先生也
10. 「且秦滅韓亡魏」一句,表現了什麼?答:炫耀武力,進行恫嚇
11. 「輕寡人與?」表現秦王的什麼性格特徵?答:驕橫
12.針對秦王的表現,唐雎是怎樣和他斗爭的?
答:針鋒相對,「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13.唐雎提出「布衣之怒」的目的是什麼?
答:針鋒相對,顯示平民的力量,阻止秦並吞安陵。
14.「與臣而將四矣」其中說到的是哪四個人?答:專諸、聶政、要離、唐雎
15.「伏屍二人」是指哪二人?答:秦王 唐雎
《隆中對》-----陳壽
一、 詞語解釋

1. 亮躬耕於隴畝 親自
2. 好為《梁父吟》 喜歡
3. 身長八尺 身體
4. 時人莫之許也 承認、同意
惟博陵崔州平 只有
5. 謂為信然 說;確實這樣
6. 屯新野 駐扎
7. 先主器之 器重
謂先主曰 對……說,告訴
8. 此人可就見 接近、趨向
9. 不可屈致 委屈(他)召(他上門)來
10. 宜枉駕顧之 屈尊;拜訪
11. 先主遂詣亮 於是;拜訪
12. 凡三往 總共
13. 因屏人曰 於是;命人退避
14. 漢室傾頹 崩潰、衰敗
15. 孤不度德量力 估計;衡量;
16. 欲信大義 通「伸」,伸張
17. 遂用猖獗 因此;失敗
18. 然志猶未已 仍、還;止
19. 君謂計將安出 計策;怎樣;產生
20. 自董卓已來 通「以」
21. 非惟天時 只是
22.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 已經
23. 此誠不可與爭鋒 的確
24. 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可以憑借;謀取
25. 利盡南海 物資;全部取得
26.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大概;資助、給予
27. 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興旺富裕;愛撫、愛惜
28. 帝室之胄 後代
29. 總攬英雄 廣泛地羅致
30. 外結好孫權 友好
31. 命一上將將荊州 將領;率領
32.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 親自
33. 百姓孰敢簞食壺漿
誰;用簞盛飯,用壺盛漿
34. 以迎將軍 來
35. 誠如是 果真;這樣
36. 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一天天
37. 豈有意乎 有(這種)打算
38. 豈願見之乎 是否(可)
39. 每自比於管仲 常常
40. 君與俱來 一起
41. 抑亦人謀 而且
42. 挾天子 挾持、控制
43. 因之以成帝業 憑借、依靠
44. 若跨有荊益 占據
45. 願君勿復言 希望;再
46. 所以資將軍 用來……
二、翻譯句子
1.時人莫之許也。 翻譯:當時的人沒有誰承認他這種比法。
2.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翻譯:你只可以到他那兒見他,不可以委屈(他)來。將軍應當親自去拜訪他。
3.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翻譯:於是先主就去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
4.孤不度德量力
翻譯:我沒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人)。
5.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翻譯:然而(我的)志向(到現在)還沒有罷休,先生認為該採取怎樣的辦法?
6.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 翻譯:曹操和袁紹相比,就顯得名聲小,兵力弱
7.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翻譯:但是曹操終於能虎勝袁紹,以弱勝強,不只是天時好,而且也是人謀劃得好啊
8.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翻譯:這大概是上天拿它來資助將軍的,將軍是否有(奪取它的)打算呢?
9.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翻譯:百姓誰敢不用簞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漿來迎接將軍呢?
三、問答總結
1.文中提到的諸葛亮有何特點? 答:智識卓絕、才華橫溢、抱負非凡,料事如神,關心國家大事,有卓越的的政治和軍事才能
2.文中提到的劉備有何特點? 答:禮賢下士,求賢若渴,虛心誠懇
3、徐庶說諸葛亮是「卧龍」有什麼含義?他為什麼要劉備親自去拜訪諸葛亮?
答:「卧龍」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個隱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來,「枉駕」才是得「宜」,「俱來」便為「屈致」,這就更突出了諸葛亮的才能。為下文「凡三往,乃見」埋下伏筆。
4、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時態度和心情怎樣?從哪些行動和語言里能看出來?
答:「凡三往,乃見」,既表現了諸葛亮的謹慎性格,也說明了劉備的熱心求賢。針對時局特點,表明平生抱負,詢問除奸興漢的大計。談話簡明得體,語氣委婉有致,態度謙虛誠懇,流露了對漢室江山的焦慮心情。
5、為什麼要先分析曹操?擺了哪些事實?得出了什麼結論?
答:因為曹操使「主上蒙塵」,「漢室傾頹」,是劉備「欲信大義於天下」的頭號敵人。曹袁並論,用事實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謀略出眾,兵力雄厚,政治地位優越。得出強弱懸殊,難與為敵的結論。
6、從哪幾個方面分析了孫權?結論是什麼?
答:從政權、地利、人和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結論是孫、曹矛盾,可結為外援。
7、對劉備來說,荊州有哪些有利條件?諸葛亮是怎樣暗示劉備的?
答:荊州的有利條件是物產豐富、軍事要塞、劉表無能。所以諸葛亮用反問句的方式來暗示劉備,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將荊州可取、勿失良機的信息傳達給了劉備。
8、為什麼要分析益州?諸葛亮認為益州有哪些優越條件?
答:由於荊州四通八達,為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圍,不能做主要的根據地,因此最後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條件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天然糧倉,條件優越;政權動搖,民心已失。因此有機可乘,並且益州可以作為可靠的根據地。
《出師表》------諸葛亮
一、詞語解釋

1. 崩殂 死(皇帝)
2.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實在;時
3. 蓋追先帝殊遇 原來是;優待,厚遇
4. 以光先帝遺德 發揚光大
5. 恢弘志士之氣 發揚擴大
6. 陟罰臧否 善惡
7.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顯示;治
8. 是以先帝簡拔 因此
9. 以遺陛下 給予
10. 悉以咨之 都;詢問
親賢臣,遠小人 親近;疏遠
11. 痛恨於桓靈也 痛心遺憾
12. 躬耕 親自
13. 猥自枉屈 降低身份
14. 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15. 由是感激 感動,激動
16. 遂許先帝 於是;答應
17. 二十有一年 通「又」,表余數
18. 夙夜憂嘆 早晚
19. 恐託付不效 實現
20. 深入不毛 不長草(的地方)
21. 庶竭駑鈍 差不多;比喻才能平庸
22. 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重任
23. 以彰其咎 表明,顯揚;過失
24. 咨諏善道 詢問
25. 臨表涕零 流下眼淚

三、 翻譯句子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翻譯:不應當隨便看輕自己,說一些不恰當的話,以致堵塞人們向您竭誠進諫的道路。
2.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翻譯: 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
3.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家會有司論其刑賞。 如有做姦邪事情,犯科條法令以 翻譯:及有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應該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受賞。
4.必能使行和睦,優劣得所。 翻譯:一定能夠使軍隊團結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5.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翻譯: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達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傾覆衰敗的原因。
6.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翻譯: 因此我很感激,於是答應先帝願意為他奔走效勞。
7.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
翻譯:陛下也應自行謀劃,以詢問(治國的)好道理,考察,採納正確的意見。
三、問答總結
1.本文中諸葛亮主要向劉備提出了哪三條建議?答: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
2.本文主要表達了什麼情感?
答:蘊含著作者對先帝的感恩圖報之情,表達其竭力效忠劉備父子的心願。
3.諸葛亮在文中向劉禪提出了哪些建議?提出這三條建議的目的是什麼?
答:三條建議:(1)建議陛下廣泛聽取臣下的意見,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們的精神,廣開言路;(2)宮廷和丞相府是一個整體,裡面的人都是國家官員,對他們實行提升、懲罰、表揚、批評,應當用一個標准,嚴明賞罰;(3)親近賢臣,疏遠小人,即親賢遠佞。目的:上面這些治國大計和政事安排,都是為了出師。只有國內政局穩定,有了「平明之理」,諸葛亮才可以後顧無憂,專力伐魏。
4.從全文來看,諸葛亮向劉撣提出的三條建議,他反復強調的是哪一條?
答:反復強調的是「親賢遠佞」,因為只有做到親賢遠佞、廣開言路才能為忠諫之言開路,而非為讒邪開方便之門;只有做到親賢遠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納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於忠奸不分,賞罰不明。作者以先漢、後漢的歷史事實說明了親賢遠佞的利弊,促使後主親賢臣遠小人。
5.諸葛亮是在向劉禪提建議,但文中提到「陛下」不過七次,而提到「先帝」卻有十三次之多,這是為什麼?
答:不難看出,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為依據,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說出,既不失人臣之禮,更無教訓人主之嫌,使劉禪聽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體;同時也表明他本人處處念及先帝之遺德、遺訓,時時不忘先帝之殊遇重託,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跡,又容易以情打動劉禪。文中雖然明提陛下只有八次,但暗提陛下尚有五處(即「誠宜開張聖聽」之前,「宜付有司」之前、兩次「悉以咨之」之前、「則責攸之」之前),實際共十三處,或表忠誠,或表心願,或提具體建議,表明諸葛亮處處為劉禪著想,使再昏庸的皇帝也不能無動於衷了。總之,「受恩感激」, 「報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貫穿全篇,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劉備父子的無限忠誠。
6.作者對他所推薦的賢臣和後主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 賢臣——穩定政局,提興德之言
後主——親近賢臣,聽取他們的「興德之言」,賞罰分明,以保持國內政局分明
7.篇末的「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固然集中地體現了諸葛亮最劉氏父子的無限忠誠,但這「涕零」中還包含著諸葛亮哪些未言亦不可言的話?
答:也隱含著他對國內政局的擔憂,對劉禪能否採納建議,修明內政的擔憂,透露出他復雜矛盾的心情。劉禪十七歲繼位,諸葛亮此次出師時他也只有二十歲。劉禪黯弱昏庸,親信宦官,遠避賢能,胸無大志,苟且偷安,是個「扶不起的阿斗」。諸葛亮對後主確實是無法完全放心的。然而劉禪畢竟是主,諸葛亮是臣,盡管他有很多的不放心,卻不能完全明白地表述出來,他只能一再表明其忠心,以先帝託孤、先帝遺志為理由,勸勉後主廣開言路,親賢遠佞,以安定大局。說的過多,語氣過於教導,難免有教育後主、倚老賣老之嫌,所以他言而未盡。
參考練習:閱讀《出師表》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悉以咨之 輟耕之隴上
B. 試用於昔日 嘆息痛恨於桓、靈
C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塞忠諫之路也
D.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人不知而不慍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 )
A.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B. 誠宜開張聖聽C. 不宜妄自菲薄D. 嘆息痛恨於桓、靈
3.下列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A.文中的「益州」指蜀漢,「先帝」指劉備,「陛下」指劉禪。
B.作者分析形勢先說不利的主觀條件,後說有利的客觀條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議時,先從正面說,再從反面說。
D.本段的主旨句是「誠宜開張聖聽」,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個建議。
4.這段文字分析了蜀國的內外形勢,作者的用意是( )
A.表達對「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先帝的懷念。
B.贊揚侍衛之臣和忠志之士的忠心耿耿。
C.表達出師伐魏以報效先帝的決心。
D.希望劉禪認識形勢的危急,實施廣開言路的政策。
5.請將「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一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6.作者向後主劉禪提出了三條建議,請用一個四字短語概括其中一條,並就這條建議談談今天對我們有何借鑒意義?

『叄』 九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詩詞五首復習提要

一、文學常識填空:
1.溫庭筠,本名岐,一名庭雲,字飛卿,唐代詩人、 。囚其面貌奇醜,時人稱為「溫鍾馗」;其才氣過人,晚唐考試律賦,八韻一篇,據說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吟即告完篇,人稱「 」「溫八吟」。其詩與——齊名,時稱「溫李」。他是文人中第一個大量寫詞的人,是「花間派」詞的先導,有「 」之稱。《望江南》,又名「 」或「夢江南」,溫庭筠的這首小詞《夢江南》,綺麗清新,描摹出江南女兒的相思之夢。其中表達女主人公深切思念的句子是: 。
2.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文筆豪邁奔放,有江河一瀉千里的氣概,詞中抒寫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壯志未酬的感嘆的詩句是:「 !」表達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願望,於豪邁之外稍含不滿之意的兩句是:「 ?」抒發主人公要求為國效命,守衛邊疆的坦盪胸懷和豪情壯志的詩句是:「 。」
3、《漁家傲·秋思》選自是 在西北軍中所作,是當時第一首描寫邊塞題材的作品,也是宋代最早表現 的詞作。詞中抒發征夫戍邊難歸的無奈和對家鄉的眷念之情(表達主旨)的詩句是:「 」。
4、 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的「壯詞」即 、 、形象、 諸方面都豪放、壯美的作品。全詞寫軍中生活,也可以說是寫
中的抗金軍隊中的生活。詞中抒發詞人一生中的事業與抱負,並發盡無盡感嘆的句子是:「 !」
5.「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是宋代 詞人 《 》中千古傳誦的名句。
二、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1.脈脈( ) 2.白蘋( ) 3.貂裘( )
4.千騎( ) 5.屏嶂( ) 6.燕( )然
7.羌( )管 8.挑( )燈 9.麾( )下 10.舴艋( )
三、解釋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語:
1.斜暉脈脈水悠悠( )
2.老夫聊發少年狂( )
3.會挽雕弓如滿月( )
4.塞下秋來風景異( )
5.燕然未勒歸無計( )
6.五十弦翻塞外聲( )
7.弓如霹靂弦驚( )
8.了卻君王天下事( )
9.物是人非事事休( )
10.也擬泛輕舟( )
四、閱讀溫庭筠的《望江南》,回答下面問題:
1.這首詞貫串全文的字是( )
A、望 B.獨 C.盡 D.斷
2.以下描述中未點出詞中主角等待落空的情景的—項是( )
A、獨倚望江樓 B.過盡千帆皆不是
C.斜暉脈脈水悠悠 D.腸斷白蘋洲
3.下列詩句與本詞所表露的情感類別相同的一項是( )
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C.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D.想佳人,妝樓頤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4.這首詞是一首 詞,寫一個女子登樓遠眺、盼望歸人的情景,表現了她 和 的情懷。一個「 」字寫出了女子心中的孤獨和寂寞。
5.「移情」是詩歌表達的一種重要方式。所謂「移情」,就是詩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創作對象中去,使本無生命和情趣的外物彷彿具有人的生命活動。詞中「 」一句是思婦的痛苦心境移情於自然物而產生的一種聯想,表面上是在寫水,實際上也是暗喻女子 的眼神 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視的眼神。
五、閱讀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回答下面問題:
1.這首詞上下兩闋都引用了典故,分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上闋: ;
下闋: 。
2.這樣的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
答: 。
3.選出對詞分析有誤的一項( )
A、詞人用詞來寫習武打獵,藉以抒發關心邊防的熱忱,在內容和題
材上都具有開創意義。
B.它塑造了一個激昂慷慨的壯士形象。開篇勾勒射獵的武夫。繼之
以千騎如飛,圍觀如堵進行烘托,兩個典故的運用轉出正意,由射
獵過渡到演武,最後走引挽弓,「狂」態少年形象躍然紙上。
C.它通過對特定素材的描寫與對抵禦外族侵擾的忠義之情的抒發,
形成了一種粗獷豪邁的風格,具有—種陽剛之美,與當時籠罩詞壇
的柳永詞—脈相承。
D.詞的用韻前密而後疏,有一氣呵成之感,詞人的「狂」勁——
自負和壯志欲酬的介望,奔放的豪情依稀可見。
六、閱讀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回答下面問題:
1.對這首詞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衡陽雁去無留意」是歸雁成群結隊地飛回南方,似乎沒有留戀的
意思。衡陽借指南方。雁無留意,反映出這個地區到了秋天,寒風
蕭瑟,滿日荒涼。
B.「叫而邊聲連角起」中的「邊聲」指的是邊塞上引起人們悲涼心,
情的笛聲、馬聲、號角聲等。此句從聽覺上進一步渲染沉重的氣氛。
C「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是說心情沉重的將軍,邊喝
酒,邊想著極遠的家鄉,可是敵人沒有打敗,哪能說得到歸去?
D.「將軍白發征夫淚」中的「將軍」和「征夫」都是作者自稱。北宋
的主要邊患有遼和西夏。由於宋王朝的畏敵退讓,他們得寸進尺,
侵擾不已。范仲淹曾任陝西經略副使,抵抗西夏侵略。
這首詞是作者戍邊生涯的真實寫照。
2.對這首詞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詞的上片寫的是邊塞景象。既有整個「塞下」、 「千嶂」的雄闊
背景,又有「雁去」、 「邊聲」、 「長煙」、 「落日」的典型
景象,秋天的蕭瑟,塞上的荒僻,烘託了早閉的孤城,描畫得十
分生動,簡直像一幅藝術攝影。
B.詞的下片表現了將士們在艱苦抗敵的同時懷念家鄉的心情。由生
活細節的描寫轉入人物內心的刻畫。所見所聞,嚴霜羌笛,時間也
由薄暮轉到深夜。 「人不寐」更有豐富的內蘊。
C.「將軍白發征夫淚」好似人物特寫鏡頭,白發將軍面對濁酒而沉思,
戰士們徘徊於塞夜,臉上的淚痕說明他們內心的苦悶,也反映孤城
陷入重圍,危在旦夕,扣人心弦。
D.這首詞是詠嘆邊防將士內心的抑鬱的,它的風格是沉鬱悲壯而不
消沉,意境開闊雄渾,詞風和「蘇辛」相似,當屬「豪放「一派。3.對這首詞理解和欣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上闋側重寫邊塞景色異:北雁南飛、邊聲凄厲、群山環繞。落日
孤城。氣氛悲涼,為下闋抒情蓄勢。
B.下闋寫將軍、征夫既為戰爭能否取勝擔憂,又因思念家鄉雙親妻
兒而痛苦的復雜情感,沉痛而慷慨。
C.「羌管悠悠」中「悠悠」一詞既寫了羌笛聲音的悠長,又抒發了詞
人內心悲凄的情感。
D.溫庭筠的《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汗樓)一詞和范仲淹的這首
詞風格一致,都寫得委婉低沉。
4.對這首詞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詞的上闋寫的是「落日孤城」的邊塞景象,寫得悲涼而沉雄。
B.詞的下闋抒情,但又情中著景,表現了艱苦抗敵的將士們懷念家
鄉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通過人們驚惶不眠的情景,突出反映了當時孤
城危急的戰況。
D.這首詞,將邊塞題材帶進詞中,開拓了詞境,而且基調悲壯,意
境雄闊,從風格上為後來蘇軾的「大江東去」之類的豪放詞作了先導。
5.這首詞的上闋以 手法勾勒出一幅塞外邊關圖,這幅圖雄渾沉鬱,恰到好處地表現了主題。下闋採用 和借景抒情相結合的手法,使得作者的思鄉報國之情交織互現,蒼涼悲壯,慷慨生哀。
七、閱讀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回答下面問題:
1.對這首詞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醉里挑燈看劍」,詞人在酒醉之後還撥亮燈火端詳寶劍,這表明
詞人在刀光劍影中抗敵衛國的願望多麼迫切!
B『「麾下」指部下: 「五十弦」泛指多種樂器: 「翻」,演奏。
C.「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該句是說英雄騎著快如的產的
良馬,用著很有力量的弓,飛馳戰場,英勇殺敵。
D.「了卻君王天下事」,這是詞人無奈心情的體現,意思是不再理會
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2.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詞題為「壯詞」,的確是名副其實的,壯就壯在詞中抗金部隊
的壯盛軍容、豪邁意志;壯就壯在道出了詞人的一顆壯心。
B.「沙場秋點兵」五個字,使人感受了戰場氣氛,又看到了雄壯威武
的陣容: 「點兵」二字也透出戰事即將開始之意。
C.結句「可憐白發生」,筆鋒陡轉,使感情從最高點一下跌落下來,
盡吐壯志難酬的無限感慨。
D.這首詞首句和後兩句寫實,中間三句寫夢,上闋與下闋之間沒有
一個明顯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瀉而下,打破了常規的分闋寫法。
3.下邊對本首詞理解賞析有誤的—項是( )
A、這首詞描寫了看劍、聞角、分炙、奏樂、點兵、殺敵等多種,個
營生活。
B.這首詞展現了醉態、夢境、往事、理想和現實等多層面的人生境
界。
C、這首詞前九句追憶往事,豪情滿懷;結尾一句,詞意陡轉,點出
理想與現實、希望與失望等多重矛盾。
D.這首詞成功地運用了「八百里」、 「五十弦」、 「沙場」、 「的
盧」、 「霹靂」等多個歷史典故。
八、閱讀李清照的《武陵春》,回答下面問題:
1.寫出與李清照在詞的創作風格上屆於同——流派的詞人兩名。
答: 、
2.李清照的詞以南渡為界分為兩個時期,《武陵春》一詞應是詞人哪
個時期的作品?這首詞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答:
3.這首詞的藝術特色有哪兩點?
答:a b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表達了怎樣的一種情感?
答:
5.《武陵春》寫情生動,有實寫的細節,有虛寫的情景,請分別找出。
答:
6.《武陵春》與《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相比,兩者表達的感情
有什麼不同?
答:

針對性訓練
一、選擇題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白蘋(pín) 貂裘(diāo) 赦免(shè) 琴弦(xián)
B、羌族(qiāng) 舴艋(zé měng) 筠(jūn)
C.含情脈脈(muò) 千嶂里(zhàng)
D.婺江(wù) 麾下 (huí) 炙(zhì)
2、下列詩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斜暉脈脈水悠悠(脈脈:含情凝視。情意綿綿)
B.燕然未勒歸無計(勒:到)
C、老夫聊發少年狂(聊:暫且,姑且)
D.也擬泛輕舟(擬:打算)
E.了卻君王天下事(了卻:了結,把事情做完)
3.下列關於詞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問興起的年代是唐五代,鼎盛時期是宋代。
D.詞由於句式長短不一。所以又叫「長短句」。
C.詞是配著樂曲來歌唱的。
D.問的詞牌規定了文章的內容。
4.下列關於各詞作家敘述有誤的一項是( )。
A、李清照是婉約同派的代表人物,她的詞作前期與後期風格相同。
B、蘇軾的詞—般風格豪放,意境開闊,令人耳目一新。
C、范仲淹不但是著名的政治家,還是著名的文學家,其文學成就
是多方面的,如我們學過的《岳陽樓記》就是一篇歷代傳誦的名文。
D、辛棄疾的詞大氣磅礴,多寫軍旅之事。
5、對下列詩句理解正確的——項是( )。
A.「風住塵香花已盡」寫的是狂風摧花的情景,但作者出筆較為
輕淡、含蓄。
B.「長煙落日孤城閉」.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是相同的。
C、「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作者借用典故,把自己比做馮唐。
D.「贏得生前身後名」是作者「醉里挑燈看劍」的主要原因。
6. 下列對各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以自然景物映襯人物心理,寫出
了盼歸女子失望至極的心理狀態。比「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寫出了軍營中的厭戰情緒,與文章的主體一脈相承。
C「西北望,射天狼」,作者借用典故,把打獵與當時的戰事結合在一
起,表達了自己希望馳騁疆場,奮勇殺敵的心願。
D.「可憐白發生」揭露了現實。與夢想的矛盾,寫出了作者報國無門,
壯志難酬的無奈心情。
二、填空題
1、文學常識填空。
(1)《望江南》又名 、 ,選自 ,作者 ,是晚唐詩人、詞人,是 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漁家傲·秋思》選自 ,作者 , 代著名文學家、 家,其著作有 。
(3)《江城子·密州小獵》選自 .作者 ,他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們還學過他的另一詞作 ,其中的名句是: 。
(4)《武陵春》作者 ,選自 。她的作品集現今流傳的是 。
(5)《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作者是 字 ,號 。其詞作品集為 。
2、課文名句填空。
(1)過盡千帆皆不足, 。
(2)千嶂里, 。
(3)會挽雕弓如滿月, 。
(4)物是人非事事休, 。
(5)只恐雙溪舴艋舟, 。
(6)八百里分麾下炙, 。
三、課內閱讀(20t)3年甘肅省中考題)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用「/」劃分下畫詩句的朗讀節奏。
長煙落日孤城閉
2對這首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詞寫出了我國北方秋季的景物特點,從詞中的「塞『卜」、「霜」
等詞浯可以看出。
B.「衡陽雁去」是說「大雁向衡陽飛去」,而不是「大雁從衡陽飛走
了」。
C、這首問既表達將:上的愛國之心,又流露山思念親人和家鄉的感
情。
D.這首詞的感情悲觀而消極,表達了鮮明的反戰、厭戰情緒。
3、古代詩詞中有很多描寫自然風光的詩句,其中既有寫江南美景的.也有寫北國風光的。請寫出一個表現西北風光的名句,並談談你的理解。

『肆』 初三年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文言文翻譯

陳涉世家:
陳勝是陽城人,字涉。吳廣是陽夏人,字叔。陳涉年輕的時候,曾經跟別人一道被僱傭耕地,陳涉停止耕作到田邊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嘆恨了很久,說:"如果有一天富貴了,不要彼此忘記。"同伴們笑著回答說:"你做僱工為人家耕地,哪裡談得上富貴呢?"陳涉長嘆一聲說:"唉,燕雀怎麼知道鴻鵠的凌雲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調貧苦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漁陽,駐在大澤鄉。陳勝、吳廣都被按次序編入戍邊的隊伍裡面,擔任了小頭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誤期。誤期,按照秦朝法令都要斬首。陳勝、吳廣於是一起商量說:"現在逃跑也是死,起義也死,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可以嗎?"陳勝說:"全國百姓長期受秦王朝壓迫,痛苦不堪。我聽說秦二世是秦始皇小兒子,不應當立為皇帝,應當立為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多次勸戒秦始皇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面帶兵。現在有人聽說扶蘇沒有罪,二世卻殺了他。百姓多數聽說他賢明,卻不知道他已經死了。項燕做楚國的將領的時候,多次立有戰功,又愛護士兵,楚國人很愛憐他。有人認為他死了,有人認為他逃跑了。現在果真把我們的這些人冒充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出號召,應該有很多響應的人。"吳廣認為陳勝所說的正確。於是二人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們的意圖,說:"你們的事情都能成功,將建立功業。然而你們把這件事向鬼神卜問一下吧?"陳勝、吳廣很高興,又考慮卜鬼的事,說:"這是教我們首先威服眾人罷了。"於是用丹砂在絲綢上寫道:"陳勝王",放在別人用網捕獲的魚的肚子裡面。戍卒買到那條魚回來煮著吃,發現魚肚子裡面的帛書,本來已經對這件事感到奇怪了。陳勝又暗中派遣吳廣到戍卒駐地旁邊叢林里的神廟中去,在晚上用竹籠罩著火裝作鬼火,像狐狸一樣叫喊道:"大楚復興,陳勝為王!"戍卒們夜裡都驚慌恐懼。第二天,戍卒中到處談論這件事,都指指點點,互相示意的看著陳勝。
吳廣向來愛護士卒,士兵們有許多願意替他效力的人。押送戍卒的兩個軍官喝醉了酒,吳廣故意多次說想要逃跑,惹軍官惱怒,讓軍官責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軍官果真用竹板打吳廣。軍官又拔出寶劍來威嚇,吳廣跳起來,奪過寶劍殺死軍官。陳勝幫助他,一同殺死了兩個軍官。陳勝、吳廣召集並號令眾戍卒說:"你們碰到了大雨,都已經誤了朝廷規定的期限,誤期就會殺頭。就算朝廷不殺我們,但是戍邊的人十個里頭肯定有六七個死去。再說好漢不死便罷,要死就要取得大名聲啊!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眾戍卒都說:"聽從您的命令。"於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順從人民的心願。軍隊露出右臂作為標志,號稱大楚。他們築起高台,在台上結盟宣誓,用尉的頭祭告天地。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起義軍首先攻下大澤鄉,吸收民眾參軍後接著攻打蘄縣。蘄縣攻下之後,就派符離人葛嬰率領部隊去奪取蘄縣以東的地方,攻打銍、酇、苦、柘、譙等地,都攻佔下了。在行軍時又沿途吸收群眾參加起義軍,等到到達陳縣,起義軍已有戰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多,步兵幾萬人。攻打陳縣時,郡守和縣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的譙門中同起義軍作戰。守丞戰敗,被殺死了,起義軍就進城佔領了陳縣。過了幾天,陳勝下令召集三老、豪傑一起來集會議事。三老、豪傑都說:"將軍親身披著堅固的鐵甲,拿著銳利的武器,討伐無道的秦王,進攻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國,論功勞應當稱王。"陳勝就立為王,宣稱要重建楚國。在這時,各郡縣受秦朝官吏壓迫的人,都懲罰那些當地各郡縣的長官,殺死他們來響應陳涉。

秦始皇派人對安陵君說:「我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可要答應我!」安陵君說:「大王結予恩惠,用大的交換小的,很好;雖然如此,但我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願意始終守衛它,不敢交換!」秦王不高興。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不聽從我,為什麼呢?況且秦國滅亡韓國和魏國,然而安陵君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當作忠厚老實的人,所以不加註意。現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難道不是輕視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並且保衛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難道僅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換嗎?」
秦王氣勢洶洶地發怒了,對唐雎說:「您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死人百萬,血流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平民發怒嗎?」秦王說:「平民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赤著腳,用頭撞地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從前,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擊到宮殿上。這三個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憤怒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徵兆,(現在,專諸、聶政、要離)連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膽識的人要發怒,就要讓兩個人的屍體倒下,血流五步遠,全國人民都要穿喪服,今天就是這樣。」(於是)拔出寶劍站起來。

秦王變了臉色,長跪著向唐雎道歉:「先生請坐!怎麼會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而安陵國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諸葛亮親自耕種田地,喜愛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與管仲、樂毅相比,當時的人沒有誰承認這一點。只有博陵崔州平,穎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說是確實這樣。
當時劉備駐軍在新野。徐庶拜見劉備,劉備很器重他,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是卧龍啊,將軍可願意見他嗎?"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徐庶說:"這個人只能到他那裡去拜訪,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門來,您應當屈身去拜訪他。"
於是劉備就去拜訪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見到。劉備於是叫旁邊的人避開,說:"漢朝的天下崩潰,奸臣竊取了政權,皇上逃難出奔。我沒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張大義,但是自己的智謀淺短、辦法很少,終於因此失敗,造成今天這個局面。但是我的志向還沒有罷休,您說該採取怎樣的計策呢?"
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權以來,各地豪傑紛紛起兵,占據幾個州郡的數不勝數。曹操與袁紹相比,名聲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夠戰勝袁紹,從弱小變為強大,不僅是時機好,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現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制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的確不能與他較量。孫權占據江東,已經歷了三代,地勢險要,民眾歸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孫權這方面可以以他為外援,而不可謀取他。荊州的北面控制漢、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面連接吳郡和會稽郡,西邊連通巴、蜀二郡,這是兵家必爭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劉表不能守住,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來資助將軍的,將軍難道沒有佔領的意思嗎?益州有險要的關塞,有廣闊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饒,形勢險固的地方,漢高祖憑著這個地方而成就帝王業績的。益州牧劉玲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面占據漢中,人民興旺富裕、國家強盛,但他不知道愛惜人民。有智謀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您既然是漢朝皇帝的後代,威信和義氣聞名於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想得到賢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據了荊州、益州,憑借兩州險要的地勢,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撫各族,對外跟孫權結成聯盟,對內改善國家政治;天下形勢如果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將軍率領荊州的軍隊向南陽、洛陽進軍,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出擊秦川,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來歡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這樣,那麼漢朝的政權就可以復興了。"
劉備說:"好!"從此同諸葛亮的情誼一天天地深厚了。
關羽、張飛等人不高興了,劉備勸解他們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一樣。希望你們不要再說什麼了。"關羽、張飛才平靜下來。
出師表:
先帝開創的事業沒有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分裂成三個國家。蜀漢民力睏乏,這實在是危急存亡的時候啊。然而朝中官員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誠有志的將士在外面捨生忘死,是因為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報恩啊。實在應該廣泛地聽取意見,發揚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抱負的人們的志氣,不應該隨便看輕自己,說一些不恰當的話,以致堵塞人們忠言勸諫的道路啊!

皇宮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國家的官員;升降官吏,評論人物,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如果有作姦邪事情、犯科條法令,或做了好事對國家有貢獻的,都應該交給主管的官員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內外刑賞的法令不同。

侍中侍郎敦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思慮都忠誠純正,所以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我以為宮廷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然後實行,就一定能夠補救缺點,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將軍向寵,性格品行善良平正,通曉軍事,過去任用他的時候,先帝稱贊他能幹,所以大家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營中的事情,都拿來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夠使軍中團結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達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傾覆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和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不對桓、靈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遺憾的。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優秀、以死報國的大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這樣漢朝的興隆便為時不遠了。

我本來是個平民,在南陽親自種地,只希望在亂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並不想在諸侯中做官揚名。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見識淺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廬來探望我,向我詢問當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緒激動,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遇到挫折,在軍事上失敗的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緊迫的關頭奉命出使,從那時到現在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辦事謹慎,所以臨終的時候,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我接受命令以來,早晚憂慮嘆息,唯恐託付給我的大事做得沒有成效,而有損於先帝的明察,所以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不長莊稼的荒涼地方。現在南方的叛亂已經平定,武器裝備已經充足,應該勉勵三軍,率領他們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能夠奉獻平庸的才能,去鏟除那些姦邪凶惡的敵人,振興漢朝,遷回舊都洛陽。這是我報答先帝、忠於陛下的職責。至於考慮朝中政事是否可行,毫無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誠的勸諫,那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把討伐曹魏興復漢室的任務交付給我,如果不能實現,就治我的罪,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發揚聖德的忠言,就應當責罰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職,指明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該自行謀劃,征詢治國的良策,認識、採納正確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的遺命。我接受您的恩澤,心中非常激動。

現在我就要遠離陛下了,面對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淚水,也不知說了些什麼。

『伍』 九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文言文全文翻譯是什麼

20.秋水《莊子》譯文:
秋汛的季節到了,無數條溪水匯於大河,河水猛漲,淹沒了兩岸的高地和水中的沙洲,河面寬得看不清對岸的牛馬。這樣一來,河伯就洋洋自得起來了,以為世界上所有壯麗的景色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了。他順著河水向東行,一直來到北海,向東一望,一片遼闊的大海,看不見水的邊際。
於是乎,河伯才改變了他的驕傲的面容,仰望著海洋,向海神感慨地說:「俗話說:『有的人只年到萬分之一的道理,就以為誰也比不上自己』,這說的正是我自己呀!
我曾聽說有人嫌孔子的學問不少了,瞧不起伯夷大義,起初我不相信,今天我親眼看到您的浩瀚無邊,才知道自己往日的見聞實在太淺陋啊。如果我不到你這里來看一看,那就危險了,那樣,我將會永遠受到深明大道的人恥笑!」
21.愚公移山(《列子》)
愚公移山(譯文)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
北山下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紀快到90歲了,住在大山的對面。由於北邊的大山擋路,出來進去都要繞道,他感到很苦惱,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一切力量把這兩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也難挖平,能把太行、王屋山怎麼樣呢?(再說),挖下來的土和石頭往哪擱?」眾人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於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土,用箕畚動到渤海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譏笑愚公,阻止他干這件事,說:「你簡直太愚蠢了!就憑你在世上這最後幾年,剩下這么點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也動不了,又能把土塊石頭怎麼樣呢?」北山愚公長嘆一聲,說:「你的心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連寡婦孤兒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說。
握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沒完沒了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了,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從這時開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22.扁鵲見蔡桓公(《韓非子》)
【翻譯】
扁鵲進見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著看了一會兒,扁鵲說:"您有小病在皮膚的紋理中,不醫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說:"我沒有病。"扁鵲退出以後,桓侯說:"醫生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桓侯,說:"您的病在肌肉和皮膚裡面了,不及時醫治將要更加嚴重。"桓侯又不理睬。扁鵲退出後,桓侯又不高興。又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桓侯,說:"您的病在腸胃裡了,不及時治療將要更加嚴重。"桓侯又沒有理睬。扁鵲退出後,桓侯又不高興。又過了十天,扁鵲在進見時遠遠看見桓侯就轉身跑了。桓侯特意派人問扁鵲為什麼轉身就跑,扁鵲說:"小病在皮膚的紋理中,是湯熨的力量能達到部位;病在肌肉和皮膚裡面,是針灸的力量能達到的部位;病在腸胃裡,是火劑湯的力量能達到的部位;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管轄的部位,醫葯已經沒有辦法了。現在病在骨髓裡面,我因此不問了。"又過了五天,桓侯身體疼痛,派人尋找扁鵲,扁鵲已經逃到秦國了。桓侯就病死了。
23.捕蛇者說(柳宗元)
【譯文】
永州的郊野生長一種奇特的蛇,黑色的皮質,白色的花紋;它碰到草木,草木都要死掉;如果咬人,沒有什麼辦法醫治。然而捕捉到這種蛇,把它曬干用作葯餌,可以用來治癒麻瘋、手腳拳曲、脖腫、惡瘡,消除壞死的肌肉,殺死人體內的寄生蟲。當初,太醫用皇帝的命令徵集這種蛇,每年徵收兩次,召募能夠捕到這種蛇的人,讓他捕蛇來抵他的租賦。永州的百姓爭著干這差事。
有個姓蔣的,獨自享受這捕蛇抵賦的好處已有三代人了。我問他,他卻說:「我爺爺死在捕蛇抵賦這差事上,我父親死在這差事上。現在我接著干這差事十 二年了,有好幾次差點兒死掉。」他說這些話時,臉色好像很悲哀。
我憐憫他,並且說道:「你怨恨干這差事嗎?我打算去告訴主管官,讓他更換你的差事,恢復你的租賦,你看怎麼樣?」
他大為悲傷,眼淚汪汪,說道:「您想哀憐我,讓我能夠活下去嗎?那麼我告訴您,我干這差事遭受的不幸,是遠不如恢復租賦遭受的不幸的。要是先前我不幹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從我家住在這個地方,三代人到現在,已經六十年了。這六十年間,鄉鄰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他們把田裡的出產全部拿出,把家裡的收入全部用盡,(也交不夠租賦),只得哭號著輾轉遷徙,飢 渴交迫而倒斃在地,頂著狂風暴雨的襲擊,受著嚴寒酷暑的煎熬,呼吸著帶毒的疫氣,常常是死去的人一個壓一個。從前和我爺爺住在一起的人家,現在十戶當中難得有一戶了;和我父親住在一起的人家,現在十戶當中難得有兩三戶了;和 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現在十戶當中難得有四五戶了。那些人家不是死絕了就是遷走了。聯而我卻由於捕蛇而獨自存活下來。凶暴的官吏來到我們這個地方,四外狂喊亂叫,到處騷擾毀環,氣勢洶洶,驚駭鄉里,就連雞狗都不得安寧啊 。我心中惦記,起身看看那瓦罐,蛇還在裡面,我又放心躺下了。我小心喂養蛇,到時候把蛇送上去交了差。回家後我有滋有味地吃著田地里長出的東西,來過完我的歲月。一年當中冒死的情況只是兩次;其餘時間我就可以快快樂樂地過日 子了。哪像我的鄉鄰們天天都有死亡臨頭呢!現在我即使死在這差事上,比起那些死去的鄉鄰已經是要晚了,我怎麼敢怨恨這差事呢?」
我聽了他的話更加痛心。孔子說:「殘酷的政令比猛虎還凶暴。」我曾經懷疑過這話,現在從蔣氏的遭遇來看,孔子的這句話仍然是可信的。唉!誰知道租 賦的禍害大大超過這種毒蛇之害的呢!因此,我為這事寫了這篇「說」,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看到它。
24.詩詞五首•電子課文(附譯文)

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汗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
一隨輕車簡從,將去宣慰將士護疆守邊,奉使前行啊,車輪轆轆輾過居延。
恰是路邊的蓬草,隨風飄轉出了漢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際的大雁,翱翔北飛進入胡人的穹天。
只見——燦黃無限的沙漠,挺拔著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煙,橫卧如帶的黃河,正低懸著一團,落日火紅的蒼涼與渾圓。
行程迢迢啊,終於到達蕭關,恰逢偵察騎兵稟報——守將正在燕然前線。
泊秦淮(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譯文:
秦淮河上的秋水盪漾,暮靄象輕紗般的舒捲飛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煙霧,兩岸金沙隨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靜靜眺望,對岸酒家的燈火一片輝煌。
歌女如春,「遊客」顛狂,《後庭花》的歌聲彌漫江上,可有誰想到了國破家亡?
無題(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矩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也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完成灰時象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來往傳遞消息。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譯文
聽一曲以新詞譜成的歌,飲一杯酒。去年這時節的天氣、舊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陽西下了,不知何時會再回來。
無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見過的燕子,如今又飛回到舊巢來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園中落花遍地的小徑上惆悵地徘徊起來。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麼時候出現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里,現在是什麼年代了。(傳說神仙世界裡只過幾天,地下已是幾千年,故此設問。)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所以說「歸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傳說月中宮殿叫廣寒宮)。在浮想聯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彷彿乘雲御風,置身天上,哪裡象在人間!
月亮轉動,照遍了華美的樓閣,夜深時,月光又低低地透進雕花的門窗里,照著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圓,便不應有恨了,但為什麼常常要趁著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歡樂、有離別、也有團聚;月亮呢,也會遇到陰、睛、圓、缺;這種情況,自古以來如此,難得十全十美。只願我們都健康和長在,雖然遠離千里,卻能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色。
25.《論語》十則•
26.魚我所欲也(《孟子》)
魚我所欲也•譯文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麼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麼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採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干呢?採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採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採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輕蔑地、呵叱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飢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見了「萬鍾」的優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魚我所欲也•譯文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麼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麼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採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干呢?採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採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採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輕蔑地、呵叱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飢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見了「萬鍾」的優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27.訂鬼(王充)•譯文
大凡天地之間,出現鬼,並不是人死後的精神變成的,都是人們思念想像所造成的。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呢?是由於疾病(的折磨)。人生了病就會憂愁害怕,憂愁害怕就好象看見鬼出現了。凡是人無病時就不會怕這怕那。所以得了病躺在床上,就害怕有鬼到來。一害怕就會老是想,想久了就會使得視覺錯亂,恍恍惚惚地看見鬼了。
用什麼來驗證呢?古書上說:「伯樂學習鑒別馬的時候,由於用心過度,看到的東西,沒有不是馬的。宋國庖丁練習解剖牛的本領,三年以後,在他的眼裡,沒有見過活牛,所看到的全是分解了的)死牛。」這兩個人都是專心到了極點。由於老是想著某一個問題,自然而然產生了錯覺,看見異乎原物的東西了。人病了看見鬼,如同伯樂看見馬,庖丁看見牛一樣。伯樂和庖丁看到的其實不是真正的馬和牛,由此可見病人所看見的也不是什麼鬼了。
病人身體睏倦極了,身體疼痛,就說是鬼拿了棍捧鞭子歐打他,好象看見鬼拿著錘子、鎖鏈、繩索,站著守在他的身旁。(這是因為)病人身體疼痛,心裡害怕,才虛幻地看見這些的啊。剛得病時心裡驚慌害怕,(就好象)看見鬼來了;病重一些就怕死,好象看見鬼在發怒;身上因病感到疼痛,(就好象)看見鬼在打:這都是由於想得過多,產生虛幻的感覺造成的,並不是真有那樣的事實。
專心想念事物(的結果),有的表現在視覺上,有的表現在說話上,有的表現在聽見的聲音上。表現在視覺上的,(好象)看見鬼的形狀;表現在聽覺上,(好象)聽到了鬼的聲音;表現在嘴上,(就會)說出鬼的事情。(因此)白天會看到鬼的出現,夜裡就會在夢中聽到鬼的聲音。獨自睡在空房之中,如果感到有些害怕,就會夢見好象有人按住他的身體哭泣呢!睡醒見到鬼形,躺下聽到鬼聲,都是由於精神作用引起的;害怕和想像,都出於同樣的情況。
28.馬說(韓愈)•
馬說•譯文
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不能獲得千里馬的稱號。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或許能吃下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喂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陸』 人教版九上語文第六單元古詩詞

21 陳涉世家
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佣者笑而應曰:「若為佣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22 唐雎不辱使命
《戰國策》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3 隆中對
陳壽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穎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24 出師表
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望江南》溫庭筠(九上課內)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漁家傲》范仲淹(九上課內)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江城子》蘇軾(九上課內)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九上課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九上課內)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柒』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哪些要背

第一單元
1 沁園春雪
第六單元
21 陳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隆中對
24 出師表
25 詞五首

閱讀全文

與初三上冊語文第6單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