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新課標語文必修四第二單元文化常識默寫檢測

新課標語文必修四第二單元文化常識默寫檢測

發布時間:2021-01-27 03:16:39

Ⅰ 必修三文言文重點知識整理和古代文化常識

高中語文必修3文言知識歸納
《寡人之於國也》文言知識歸納
一、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過。)
2.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無,通「毋」,不要。)
3.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也(頒,通「斑」,斑白。)
4.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塗,通「途」,道路。)
二、古今異義詞
①寡人之於國也(寡人,古代國君稱自己的謙詞。今用於形影孤單的人。)
②河內凶(河,黃河,今泛指河流。凶,穀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腸狠。)
③請以戰喻(請,請允許我。今常用於對方。例如:「請坐」,讓對方坐下;「請指導」,讓對方做指導。)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憑借。今常連用,表示同意,認可。)
⑤棄甲曳兵而走(走,跑,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⑥或百步而後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詞。今常用於選擇復句中的選擇詞。。)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則,那麼。今常用於代詞,當「這」「此」講,如「斯文」等。)
⑧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供養活著的人;今常用義是保養身體。)
⑨王無罪歲(無罪,不要歸咎;今常用義是沒有犯罪)
三、一詞多義
1.數
①願令得補黑衣之數(《觸龍說趙太後》) (名詞,數目、數量)
②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寡人之於國也》)(數詞,幾、若干)
③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名詞,命運)
④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副詞,shuò,屢次)
⑤數罟不入洿池(《寡人之於國也》)(形容詞,cù,密、細密)
⑥蒙沖斗艦乃以千數(《赤壁之戰》)(動詞,shǔ,計算)
2.直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愛蓮說》)(形容詞,與「曲」相對,不彎曲)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於國也》)(副詞,僅、只)
③系向牛頭充炭直(《賣炭翁》)(名詞,通「值」,價值)
④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指南錄>後序》)(副詞,徑直、直接)
3.發
①百發百中(成語)(動詞,發射)
②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動詞,征發、派遣)
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寡人之於國也》)(動詞,打開糧倉,賑濟災民)
④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醉翁亭記》)(動詞,花開)
⑤主人忘歸客不發(《琵琶行》)(動詞,出發)
⑥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五人墓碑記》)(動詞,實施)
⑦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記》)(動詞,發出、抒發)
4.兵
①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國也》)(名詞,兵器)
②窮兵黷武(成語)(名詞,戰爭)
③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觸龍說趙太後》)(名詞,軍隊)
④草木皆兵(成語)(名詞,士兵)
5.勝
①驢不勝怒,蹄之(《黔之驢》)(動詞,承受)
②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寡人之於國也》)(副詞,盡)
③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形容詞,勝利)
④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憶江南》)(動詞,超過)
⑤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岳陽樓記》)(形容詞,優美的)
6.於
①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介詞,比)
②寡人之於國也(介詞,對)
③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介詞,在)
④移其民於河東(介詞,到)
⑤移其粟於河內(介詞,從)
⑥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介詞,與,和)
7.王
①然而不王者(動詞,為王,讀「wàng」)
②梁惠王日(名詞,君王,讀「wáng」)
8.以
①請以戰喻(介詞,用、拿)
②可以無飢矣(介詞,憑借,此處的「可以」也可看作古今同義)
③以時入山林(介詞,按)
④申之以孝悌之義(介詞,把)
9.食
狗彘食(動詞,吃)人食(名詞,食物)而不知檢
10.之
①填然鼓之(音節助詞,沒有意義的襯字)
②王道之始也(結構助詞,「的」)
③申之以孝悌之義(復指代詞,代「孝悌之義」。或為兼詞「於之」,向他們)
④寡人之於國也(結構助詞,起舒緩語氣的作用)
⑤無如寡人之用心者(結構助詞,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⑥雞豚狗彘之畜(結構助詞,提賓的標志。或作復指代詞,指代「雞豚狗彘」)
四、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動詞
①填然鼓之(鼓,名詞用作動詞,「敲起鼓」「擊鼓」。一說,非活用,用本意)
②樹之以桑(樹,名詞用作動詞,「種植」)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詞用作動詞,「穿上」)
④王無罪歲(罪,名詞用作動詞,「歸罪」)
⑤然而不王者(王,名詞用作動詞,「為王「稱王」「統一天下」)
2.名詞的為動用法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喪,名詞的為動用法,「為……辦喪事」)
(二)動詞的活用
1.動詞當名詞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生:活著的人;死:死去的人)
2.動詞的使動用法
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移,使……遷移,使動用法)
(三)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動詞
謹庠序之教(謹,形容詞作動詞,「認真從事」「認真辦好」)
五、古漢語句式
(一)判斷句
① 非我也,歲也(……也,表判斷) 非我也,兵也。(……也,表判斷)
是亦走也(……也,表判斷)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也,表判斷)
②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斷)
(二)倒裝句
1.賓語前置句
①未之有也(賓語前置,應為「未有之也」)
②雞豚狗彘之畜(賓語前置,應為「畜雞豚狗彘」)
2.介賓結構後置(狀語後置句)
①移其粟於河內(「於河內」為介賓結構)
②樹之以桑(「以桑」為介賓結構)
③頓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於道路」為介賓結構)
④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於刺人而殺之……」為介賓結構)
⑤申之以孝悌之義 (「以孝悌之義」為介賓結構)
(三)省略句
可以無飢矣(「以」後省略賓語「之」,句意是:可以憑借它不受飢餓之苦了)
六、特殊結構(結合課後「研討與練習」第二題作小結)
1.「或……或」(有的人……,有的人……)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
2.「直……耳,是……也」(只是……罷了,這也是……啊)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還是逃跑啊。
3.「是何異於……」(這跟……有什麼不同呢)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這種狀況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後,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
《勸學》文言知識積累
一、通假字
1.輮以為輪,其曲中規(「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彎曲,使……彎曲)
2.知明而行無過(「知」通「智」,智慧)
3.君子生非異也(「生」通「性」,資質、稟賦)
4.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曬)
二、古今異義
1. 博學古義: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知識、學識的淵博。
2. 參 古義:驗,檢查。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參加,參考。
3. 疾 古義:強。例:聲非加疾也(這里指聲音宏大);疾風知勁草。
今義:疾病,快。
4. 假 古義:憑借,藉助。例:假輿馬者。
今義:與「真」相對。
5. 金 古義:金屬制的刀劍。例:金就礪則利。
今義:金銀。
6. 爪牙古義:爪子和牙齒。例:蚓無爪牙之利。
今義:壞人的黨羽、幫凶。
7. 用心古義:思想意識活動。例如:用心一也。
今義:讀書用功或對某事肯動腦筋。
8. 用 古義:因為;今義:使用。如:用心一也
9. 跪 古義:腳或腿;今義:跪下。如:蟹六跪而二螯
10.寄託 古義:容身,託身;今義: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上。如: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三、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
②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下:名作狀,向上、向下)
2.名詞作動詞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詞用作動詞,游水)
(二)動詞的活用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輮: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彎曲)
(三)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① 其曲中規(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②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高:形作名,高處)
2.形容詞作動詞
故木受繩則直(直:形容詞作動詞,變直)
3.形容詞的使動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快,走得快)
(四)數詞作形容詞(一說是數詞作動詞)
用心一也(一,數詞作形容詞,專一)
四、一詞多義(結合完成練習二)
1. 絕
①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口技》)( 停止)
②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桃花源記》)(隔絕)
③ 以為妙絕 (《口技》)(極點)
④佛印絕類彌勒 (《核舟記》)(非常)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勸學》)(橫渡)
⑥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傳》)(斷絕)
2. 強
①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
②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勸學》) (強健、強壯 )
③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木蘭詩》)(有餘、略多)
④乃自強步,日三四里 (《觸龍說趙太後》)(qiǎng,勉強)
⑤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 (《赤壁之戰》)(強盛)
3. 假
①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送東陽馬生序》)(借、借用)
②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勸學》)(藉助、利用)
③乃吾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假裝)
④假有人焉,舉我言復於我,亦必疑其誑 (假如、如果)
4. 望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勸學》)(遠看)
②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 (《鴻門宴》 )(盼望、希望)
③先達德隆望尊 (《送東陽馬生序》)( 聲望 )
④予猶記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記》)(農歷十五日)
5. 聞
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勸學》)(聽見)
②博聞強志 (《屈原列傳》 )(見聞、見識)
③初聞涕淚滿衣裳 (《聞軍官收河南河北》)(聽說 )
④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 (《鄒忌諷齊王納諫》)( 使上級聽見 )
⑤況草野之無聞者歟 (《五人墓碑記》)( 聲望、聲名 )
⑥以勇氣聞於諸侯 (《廉頗藺相如列傳》)( 聞名、出名)
⑦ 掃後更聞香(《和張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

五、特殊句式(固定格式)
(一)判斷句
①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斷句,「……者,……也」表判斷)
② 用心一也(判斷句,「……也」表判斷)
③ 用心躁也(判斷句,「……也」表判斷)
(二)倒裝句
1.介詞結構後置句(狀語後置句)
①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②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2.定語後置句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三)被動句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被雕刻)
(四)省略句
①輮以(之,省代詞,它)為輪
② 蟹(省謂語「有」)六跪而二螯
(五)固定用法
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
例句: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過秦論》文言知識歸納
一、通假字
1.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動)
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舉起)
3.非抗於九國之師(抗,通「亢」,高,引申為強大)
4.孝公既沒(沒,通「歿」,死)
5.合從締交(從,通「縱」,合縱,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的策略)
6.贏糧而景從(景,通「影」,影子)
7.百有餘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數和零數之間)
8.陳利兵而誰何(何,通「呵」,大聲呵斥)
9.約從離衡(衡,通「橫」,連橫,戰國時期秦國離間六國,各個擊破的的策略)
10.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弱點,毛病)
二、古今異義
1.國家
古義:指諸侯封地(諸侯國),大夫封地(家);今義:一個國家的整個區域(全國)
2.愛人
古義:愛護別人,體貼別人;今義: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戀愛中的一方
3.以為
古義:把……作為,把……做成;今義:認為
4.山東
古義: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今義:指山東省
5.河
古義:黃河;今義:指一般河流
6.櫓
古義:盾牌;今義:指外形似槳的一種用人力推進船的工具。
7.池
古義:護城河;今義:池塘
8.贏
古義:擔負,背負;今義:勝或獲得
9.以致
古義:用來招納;今義:連詞,用在下半句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結果)。
三、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 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樣;包,像包裹那樣;囊,像口袋那樣)
②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雲,像雲那樣;響,像回聲那樣;景,像影子一樣)
③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東,向東;北,向北)
④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南,向南)
⑤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北,向北)
⑥內立法度,……外連橫而斗諸侯。 (內,對內;外,對外)
⑦ 陳涉瓮牖繩樞之子(瓮,用破瓮;繩,用繩子)
2.名詞作動詞
①陳涉瓮牖繩樞之子 (牖,當作窗戶;樞,當作門軸)
②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帝王,稱帝稱王)
③ 外連橫而斗諸侯(連橫,採取連橫的策略)
④ 履至尊而至六合(履,登上)
⑤ 將數百之眾(將,帶領)
⑥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
⑦ 會盟而謀弱秦(盟:結盟)
(二)動詞的活用
1.動詞作名詞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軍隊)
2.動詞的使動用法
① 外連橫而斗諸侯(斗,使……相鬥)
② 伏屍百萬,流血漂櫓(漂,使……漂浮)
③吞二周而亡諸侯(亡,使……亡,滅亡)
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⑤ 卻匈奴七百餘里(卻,使……退卻)
⑥ 約從離衡(離,使……離散)
(三)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①崤函之固 (固,險固的地勢)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利,有利的形勢)
2.形容詞作動詞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變小;弱,削弱)
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①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弱,使……弱,削弱)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昧)
③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彎,使……彎)
四、一詞多義
1.制
①一日不再食則飢,終歲不制衣則寒《齊桓晉文之事》 製作、縫制
②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 《後漢書·張衡傳》製造、製作
③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壓制、控制
④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過秦論》制服
⑤王寥、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過秦論》 統率、指揮
⑥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養足以事父母《齊桓晉文之事》 規定、制定
⑦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岳陽樓記》規模
2.亡
①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逃跑、逃脫
②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過秦論》 丟失、失去
③燕雖小國而後亡 《六國論》滅亡、消亡
④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 《赤壁之戰》死亡
⑤追亡逐北,伏屍百萬 《過秦論》逃兵、逃亡的人
⑥河曲智叟亡以應 《愚公移山》通「無」,沒有
⑦吞二周而亡諸侯 《過秦論》使動用法,使……滅亡
3.固
①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過秦論》牢固、堅固(的地勢)
②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孟子》鞏固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廉頗藺相如列傳》 堅持、堅決
④且遷我如振落葉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肅公翱事》 一定、必
⑤吾固知公子之還也 《信陵君竊符救趙》本來、原來
⑥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既、已
⑦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阿房宮賦》固執、頑固
⑧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報任安書》 固然、誠然
4.利
①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勸學》銳利、鋒利
②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勸學》快
③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有利、條件好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過秦論》有利的形勢
⑤有蔣士者,專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說》利益、好處
⑥商人重利輕別離 《琵琶行》利潤
⑦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孫子·謀攻》 勝利
⑧火器利襲遠,技擊利巷戰 《馮婉貞》有利於
5.遺
①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候已困矣《過秦論》 丟失
②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封神演義》丟失的東西
③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師說》遺漏、忽略
④此三者,吾遺恨也 《伶官傳序》死去的人遺留下來的
⑤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出師表》給予,贈送
6.度
①寧信度,無自信也 《韓非子》尺碼、尺度
②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論積貯疏》 程度、限度
③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 《過秦論》規章、制度
④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荊軻刺秦王》風度、常態
⑤一年一度秋風勁 《採桑子·重陽》次、回、量詞
⑥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揚州慢》譜寫、創制
⑦生無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錄)後序》 考慮、思慮
⑧試使山東諸國與陳涉度長絜大 《過秦論》量、計算
⑨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問說》推測、猜測
⑩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木蘭詩》通「渡」,過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者,表判斷)
2.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也,表判斷)
3.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也,表判斷)
(二)倒裝句
1.介詞結構後置句(狀語後置句)
① 餘威震於殊俗
② 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
③ 謫戌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④ 鋤榎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
2.賓語前置句
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餚函之固,自若也。
② 陳利兵而誰何
(三)被動句
① 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②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四)省略句
① 商君佐之,(秦孝公)內立法度(省主語)
② 以(之)為桂林、象郡(省介詞賓語)
③ 聚之(於)咸陽(省介詞)
④ 委命(於)下吏(省介詞)
《師說》文言知識歸納整理
一. 通假字
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2 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二、古今異義
(1)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義:求學的人;今義: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古義:用來……的;今義: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古義:不一定;今義:用不著
(4)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古義:無論;今義:沒有,常為否定副詞
(5)吾從而師之
古義:跟隨而且;今義:表目的或結果的連詞
(6)今之眾人
古義:一般人;今義:眾多的人,大家
(7)小學而大遺
古義: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指教育的一個階段,也指實施這種教育的機構(常指與中學、大學相對的「小學」)
三、 一詞多義
1 師
① 古之學者必有師(名詞,老師)
②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求學)
③ 吾從而師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④ 吾師道也(名詞作動詞,學習)
2.傳
①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動詞,傳授)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流傳)
③六藝經傳皆通習之(zhuàn,名詞,解釋經文的著作)
3.道
① 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道理)
②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有「風尚」的意思)
③ 道相似也(名詞,道德學問)
4.惑
① 惑之不解(名詞,疑難問題)
②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形容詞,糊塗)
③ 惑而不從師(動詞,遇到疑難問題)
5. 乎
(1)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介詞,相當於「於」,前一個是「在」的意思;後一個是「比」,表比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語氣助詞,表反問,譯為「嗎」)
(3)其皆出於此乎(語氣助詞,表揣測,譯為「嗎」或「吧」)
(4)嗟乎!師道之不傳了久矣(語氣助詞,表感嘆,與「嗟」連用,譯為「唉」)
6. 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連詞,表承接)
(2)惑而不從師(連詞,表轉折)
(3)吾從而師之(連詞,表承接)
(4) 擇師而教之(連詞,表承接)
(5)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連詞,表並列)
(6) 小學而大遺(連詞,表轉折)
(7) 則群聚而笑之(連詞,表修飾)
(8) 如是而已(與「已」連用,表陳述語氣)
7. 之
(1)古之學者必有師(結構助詞,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詞,指代知識、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5)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 聖人之所以為聖(代詞,指代這件事)
(8)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助詞,的;代詞,指代童子)
(9)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10)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這一類)
(11)郯子之徒(代詞,這,這一類)
(12)六藝經傳皆通習之(音節助詞,起湊足音節的作用,不譯)
(13)作師說以貽之(代詞,他,指代李蟠)
8. 其
(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代詞,他的)
(4)其皆出於此乎(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
(5)其可怪也歟(副詞,與「也歟」配合表反問語氣,相當於「這不是……嗎?」)
9. 於
(1)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介詞,比)
(2)而恥學於師(介詞,向)
(3)於其身也(介詞,對於)
(4)皆出於此乎(介詞,從)
(5)不拘於時(介詞,表被動,被)
10. 也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末語氣助詞,與「者」連用,表判斷)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語氣助詞,錶停頓)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句中語氣助詞,錶停頓)
(4)其可怪也歟(句末語氣助詞,與「歟」連用,加強語氣)
四、 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狀語
則群聚而笑之(群,表動作的情態,成群)
2.名詞作動詞
① 吾師道也(名詞作動詞,學習)
② 其下聖人也亦遠矣(名詞作動詞,低於)
3.名詞的意動用法
① 吾從而師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② 孔子師郯子(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
(二)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① 小學而大遺(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 吾未見其明也(形容詞作名詞,高明的地方)
③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形容詞作名詞,聖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形容詞作名詞,疑惑的問題、糊塗的問題)
⑤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形容詞作名詞,卑:卑賤的人、低下的人 盛:勢盛位高的人)
2.形容詞作動詞
惑而不從師(形容詞作動詞,遇到疑難問題)
3.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而恥學於師(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三)動詞的使動用法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習,使……學習)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斷句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表判斷)
(3)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斷)
(二)被動句
不拘於時(介詞「於」表被動)
(三) 倒裝句
1.介賓結構後置句(狀語後置句)
(1)而恥學於師(於師學,介賓短語後置)
(2)師不必賢於弟子(於弟子賢,介賓短語後置)
(3)不拘於時,學於余(於余學,介賓短語後置)
2.賓語前置句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賓語前置)
4.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賓語)
(2)吾從(之)而師之(省賓語)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語)
(4)(師)位卑(者)則足羞,(師)官盛(者)則近諛(省略謂語動詞)
5. 固定格式
庸……乎:表反問,難道……嗎,哪裡……呢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Ⅱ 求語文人教版必修四全部文化常識

額 比較難

閱讀全文

與新課標語文必修四第二單元文化常識默寫檢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