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語文課例怎麼寫
「課例」即課堂教學案例,它是案例的一種特殊形式。一個課例就是一個包含有疑難問題的實際教學情境的描述,是一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可從以下方面認識:
(一)課例與教學實踐相關
(二)課例和教師職業責任相關
(三)課例蘊涵了教學問題的復雜性
三、課例的類型
(一)按課例的內容或主題分類 1、意外式課例
1)界定:這是反映師生巧妙處理教學中發生的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偶發事件的課例
2)特點:出乎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問題格外集中,矛盾十分突出;故事情節不復雜,但能使人由小見大、深受啟示。 第二類,主題式課例
內涵是師生圍繞一定主題而展開教學活動的典型實例。
這一類課例的特點是:主題鮮明,內容新穎;注重專題研究,富有學術價值。
突出功能是,可啟發和促進廣大教育工作者探索與落實課堂教學的新主張以及研究和解決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
第三類,綜合式課例
這是師生運用教材中的一課或一節內容進行教學的典型實例
綜合式課例有三個突出特點:(1)體現教學活動的整體性 ;(2)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線。 (3)強化教學的精彩場面。
功能。其一,有助於大家探討新課程的實施和開發;其二,便於中小學教師參與科研和教改。
第四類,課題研究式課例
這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按課題展開自主研究的典型實例。這種課例基本上是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學習活動開發的。
主要特點有三:(1)學生的學習以研究為主。通過課題研究,學生運用已學知識,獲得最新信息,取得直接經驗,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2)學生的研究具有很強的自主性。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把個人的自主探究與小組的合作研究結合起來。(3)學生的學習活動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通過參觀調查,學生可以接觸各種社會人士。
這種課堂大、教師多的教學組織形式極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這類課例的開發,對於探索研究性學習的規律,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二)按課例研究的深度分類
按課例研究的深度,可將課例分為情境型課例、經驗型課例和理論型課例。
(一)課例的基本結構
1、標題。一般地說,課例有兩種確定標題的方式:一是用事件定標題,突出事件;二是用主題定標題,反映課例的主題。
2、教學背景。關於課程、教材、教學、教師、學校、學生等教育環境信息。
3、基本教學過程。在觀察、記錄和實錄的基礎上,對課堂進行描述,可以引用教師學生的言語;要求突出中心思想。
❷ 學習簡易多媒體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及課例分析的收獲有哪些 74
論,認為求利活動應受義的制約。
義利思想 即關於人們內求利活動與道德規范之間容相互關系的理論,荀況在儒學的基礎上吸收各家的富國思想。商鞅和以後的韓非。此外,發展農業生產是國家富強的唯一途徑,主張經濟活動應順從自然法則運行。他們的經濟思想,起著深遠的影響,君孰與不足」,主要如下,又是戰士之源。孔丘提出要「足食足兵」。「利」主要指物質利益,儒家在新經濟時代具有新的經濟管理與企業文化意義,主張清靜無為和「小國寡民」。盡管當時(如法家)和以後也有重利輕義或義利結合的主張,李覯著有《富國策》十篇,提出了較為完整的富國理論、社會分工思想等方面有些共同之處而外,但對「末」有不同理解,受到漢以後歷代思想家的重視,認為「民必得其所欲,成為中國封建社會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僵化教條,使生產者把除了生活和再生產所需之外的生產品,重點是在分工;因而,
❸ 如何把信息技術融入到語文課堂的課例
如何讓信息技術更好地為構建高效課堂服務,是一項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我們應充分發揮多媒體網路技術的直觀形象、化靜為動、.交互性強、
資源豐富的優勢,創設民主和諧合作競爭的語文學習氛圍,從而構建利於學生個別化學習,合作式、探究式學習的信息化環境,讓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真正為構建高效
課堂「保駕護航」.
1、創設氛圍,在虛擬的情境中激發求知慾望
網路資源在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和學習氛圍方面有著得天獨
厚的優勢.如在教學作文《我的「小天地」》時,我從網上下載了一段「幸福之家」的動態呈現場景:房間地面是長方形的,各色傢具一應俱全,牆上還掛著裝飾
畫,將學生帶入了一個逼真的家居生活世界.由此創設出溫馨的氛圍在授課一開始就牢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由此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表
達慾望,學生紛紛舉手發言,要把自己的「小天地」介紹給大家.
再如《回聲》這篇課文是為了讓小學生了解「回聲」的有關知識.雖然課文敘述採用
的是童話故事的方式,但要讓低年級的學生理解這樣抽象的知識談何容易.為此我製作了回聲形成原因的課件:小青蛙在橋洞里呱呱地叫著,它的叫聲就變為弧線向
橋洞的石壁擴展.這時,我告訴學生這弧線就是我們看不見的聲波.,接著聲波也像水波一樣,一圈一圈地向四面擴展,碰到了石壁就一圈一圈地返回來,傳到青蛙
的耳邊.通過課件的生動展示,就將課文靜止抽象的文字演變為生動形象的音像結合的載體,使抽象的聲波直觀化、形象化,學生就在盎然的興趣中明白了回聲形成
的原因.這樣,恰當的課件運用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順利地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
2、自主探究,在人機互動中提升學習能力
網路教學的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挑戰.在進行網路教學的實踐中,要認真分析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發展水平、自主學習能力的差異,以使
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學習的樂趣.我充分利用人機交互的功能,在估計學生可能遇到困難的環節設置「提示」或幫助「鍵.將導學的線索放置在裡面,當部分學生思
維「短路」時可及時點擊「幫助」鍵獲得幫助;假如學生仍有困惑,可通過語音系統向老師和學生請求個別指導.老師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引領每位學生獲得成功的體
驗,讓學生品嘗到伴隨自主探究而來的樂趣和滿足,從而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3、分析點評,在交互觀摩中培養創新意識
利用網路教室的點播功能,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練習或設計在大屏幕上調顯出來.同時利用黑屏控制技術遮蓋學生機的屏幕,組織學生的注意力指向大屏幕進行分
析和點評,學生可以形象清晰地看到同伴的思維成果,避免了在黑板上塗描話說之苦,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有效地催生了學生的思維碰撞而產生的靈感.
利用網路教學的提問可以消除學生的害羞、怕嘲笑等畏懼心理.學生通過電腦操作,利用文字的形式將自己的問題輸入到教師的主機上,不用公布自己的姓名,教
師收到信息後,如果是簡單的委託可以直接進行解答;更多時候可以組織全班學生一起討論和交流.久而久之,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就能培養學生坦誠健康的心理
品質,強化學生的質疑問難的意識,提高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品質.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人文整合,主要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語文課程資源形象化、動態化、人性化,使它們含圖形、圖像、文字、聲音、視頻、動畫等多媒體信息在更大范圍內的語文教學資源為我們所用.而這些教學資源又是順應了學生真實的學習需求和體現自主發展而設計的.
1、語文課程資源的形象化設計
小學生天生對形象感強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利用FLASH動畫,把課程內容設計成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
趣.在設計「一年級習字」的課程資源時,我們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傾向,在學校的網頁上設計了「習字小課堂」的頁面.一進入其中,就出現了可愛的「熊貓博
士」的卡通形象.還有「熊貓課堂」、「熊貓練功房」、「熊貓超市」、「熊貓圖書館」等卡通房間,學生既可以讀到與生字詞相關的一些課外閱讀資料、趣味小故
事、認字小竅門以及區別形近字的方法.每一個環節和項目都注意與圖片、聲音、動畫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輕松娛樂中度過學習的每一分鍾,享受到語文學校
的快樂.
2、語文課程資源的動態化設計
靜態的文本教材呈現的是學術形態的教學資源,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們都已經注意到了將學術形態的教材進行開發,將復雜的語文問題依託於鮮活的問題情境引出,把簡單的文本結論還原於豐富的探索過程中去發現,從而使語文課程資源的魅力發揮到極致.
《新型玻璃》是一篇說明文,課文對「夾絲網防盜玻璃」、「吸音玻璃」、「吸熱玻璃」的特點、作用做了詳盡的解釋和說明,但小學生沒見過這些玻璃,因而對
文中的內容缺乏感性認識,尤其對「自動報警」等專業術語難以理解.針對這些問題,我製作了展示新型玻璃和介紹「自動報警器」工作原理的課件.在導入新課
後,首先通過課件向孩子們展示一組色彩亮麗的新型玻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介紹有關「夾絲網防盜玻璃」的基礎上,用課件展示「自動報警器」的工作原
理:當用滑鼠點擊假想的小偷時,「小偷」就移動觸及到夾絲網防盜玻璃,這時,電路圖上的紅色燈泡就立即不停地閃爍,並伴有尖銳的警笛聲,「小偷」立刻倉皇
而逃.這樣逼真形象的設計引人入勝,將教師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原理生動地表現出來,學生有如身臨其境.這樣不僅強化了學生的感知,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
趣.
3、語文課程資源的人性化設計
充分利用信息化課程資源所提供的廣闊的發展空間,提供給學習者自主學習的教育平台,
實現個性化學習,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為此,我們創建了校園網,建立了學生網站、網上圖書館、專題學習網站等開放空間.在專題學習網站下設立了專門的語
文學習欄目,分冊編排,將每一冊語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語文背景資料囊括其中,既包括從網上收集到的語文史料、知識典故、各種相關的圖片和文本資料;還包括
語文教師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到或自己創作的兒歌、順口溜等.當然,也歡迎學生收集資料或上傳作品,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可以讓全校師生及時分享的網上教學資源
庫.這個資源庫大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語文素養,更使學生體會到語文所蘊涵的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歷史沉澱,促進了學生開展語文個性化學習和自主性學
習,使教育更具有人文性和開放性.
信息技術手段與語文教學的完美整合,必定是教材文本與信息內容內在機理上的水乳交融,是教學方式與信息技術方式外在表現形式上的協調一致.充分恰當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會為構建高效課堂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❹ 信息反思教學案例信息技術的介入語文課怎麼運用
質疑問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表現,優化語文課堂結構,激活學內生的主體意識,必須容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創造和諧融合的課堂氣氛,允許學生隨時「插嘴」、提問、爭辯,甚至提出與教師不同的看法。學生有疑而問、質疑問難,是用心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可貴表現,理應得到老師的熱情鼓勵和贊揚。現在對學生的隨時「插嘴」,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應抱歡迎、鼓勵的態度給與肯定,並做出正確的解釋。
❺ 如何將小學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一年級語文教學案例
首要的任務是要擺正師生以往不平等的關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特別在中學,內由於中學生容的心理發展還極不成熟,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會產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課堂上,教師不能擺著「師尊」的「架子」,語言應該友善親切,態度應該和藹可親,一改自上而下的傳授方式,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與學生交談,輔導學生時,都應充分尊重和熱愛學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
❻ 語文教學研究專題,提供一個課堂教學案例或教學實錄,並結合這個案例或實錄,談談新課程實際背景下的個人
現在,絕大多數語文教師都已從思想意識上摒棄了從前那種完全以老師為主導的,以照本宣科念講義為主的滿堂灌式的俗稱「填鴨」的教學理念、方法和行為,正積極尋求且正在實踐以學生為主體的能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或曰嘗試教學法,或曰啟發式教學法,或曰導讀式教學法,或曰學導式教學法,等等。但無論何種說法稱謂,其本質和流程是一樣的,即首先由教師出示學習目標安排學習任務(即出示問題),然後學生在教師的整體提示點撥或面對面的個體輔導下,獨立思考或合作探究,最後學生回答問題發表看法師生共同總結。
這種教學方法與從前完全以教師這為主體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相比,自然前進了實質性的一大步,取得了較好教學效果,但也存在著諸多缺陷,成為制約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瓶頸。
其諸多缺陷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教學方法機械單調。這種以教師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模式的教法得到認同和推廣後,教師們課課用日日用,日復一日用,年復一年用,時間久了,難免給人以千課一面單調呆板之感,嚴重違背學生接受認知的規律,使學生產生感覺疲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大打折扣。
單一教學模式完全忽略了語文閱讀教學媒介——每一篇課文的體裁、內容、深度和學習要求都不相同這一現實,沒有做到因「材」因「教材」施教,違背了語文教學規律,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物極必反,教師之中出現了不敢講尤其不敢多講的現象,當細講的不細講,當深講的不深講,害怕一不留神被扣上「填鴨」的罪名,因而影響到學生基本理論知識的系統把握,也使教師失去了示範、拓展作用和感染熏陶功能。
在單一「啟發式」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既不敢多講,又不敢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自主自由閱讀和積累,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視野、閱讀數量和語言積累。不能靈活機動地開展活動,進行小型寫作訓練等,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鍛煉和激活學生閱讀的興趣和能力。
讀完《語文教學專題研究》一書後,產生了關於語文課堂閱讀方法多樣化的幾點思考:
1、無論何種語文教學方法,無論其是怎樣地優秀,均不可能適應每一篇課文,每一班學生,每一節課。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必須因人因文因時而異,必須打破單一的教學模式,走靈活多樣化道路。
2、即使是課堂閱讀教學,也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由自主閱讀,內容自定,方式自選,教師可只保留建議權,並可只起到釋疑解惑類似網路全書的作用。
3、偶爾來點兒「填鴨」,如開辦文學或語文講座,不僅是允許的,而且是必須的。比如用藝術的語言精彩點評一首詩詞或一篇散文,或用深入淺出生動活潑的語言講述語文知識,類似於央視百家講壇節目,給學生以完美的示範,藝術的熏陶和系統知識的講解,也是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
4、在啟發式教學模式下,也應靈活多樣大膽創新,如可隨機開展活動,可將教學地點由室內改為室外,等等。
5、應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語文課程資源,如遠程教育資源,媒體資源,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等。
這是時下最盛行的課堂閱讀教學模式,名稱眾多,五花八門。或曰啟發式,或曰點撥式,或曰學導式,或曰導讀式,或曰問題式,或曰嘗試式,等等等等。僅從其極其相似的名稱就不難看出,萬變不離其宗,這種種說法均是換湯不換葯,其核心理念和實際教學流程模式幾乎一模一樣,在不少教師的思想觀念和實際操作中,已凝煉簡化為「示題——點撥——探究——回答」這一簡單機械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無論內容,無論對象,不厭其煩,反復使用,既不符合因「材」施教,即因教材因課文施教的原則,也不符合因「材」施教,即因學生因教學對象施教的原則,更不符合學生接受認知的規律,極易使學生產生感覺疲勞而興趣銳減。因此,急需在「教師輔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總的理念模式不變的前提下,尋求新的形式,添加新的因素,從而衍生創造出各種豐富多彩新鮮活潑的教學形式,在實際教學中,因文而異,因人而別,正確選擇,機動採用,從而使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常教常新,並適合每一節課學習的內容和對象,激活語文課堂,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在課堂中,老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靈活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
2、在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隨機開展活動。
3、在課堂閱讀教學中適當地寫合理地寫。
4、將現實生活引入課堂閱讀教學。
5、室外閱讀教學。
6、學生自己發現和解決問題。
7、針對不同的情況在不同的時機以不同的方式點撥。
8、在教師點撥下以學生為主體的啟發式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要准。
❼ 如何利用語文名師的經典課例進行教學
語文名師的核心教學理念與經典課例研究之(五)
━━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的詩意語文
徐光華
【內容摘要】本文介紹了著名語文特級教師、詩意語文的創立者——王崧舟的詩意語文內容主要包括專業成長經驗、詩意語文解讀和經典課例欣賞三個部分目的是引領廣大教師走進名師、學習名師、研究名師,最終超越名師、使自己自成為名師
【關
鍵
詞】語文名師;核心理念;經典課例;詩意語文
專業成長經驗和境界人生有以下幾方面值得總結借鑒:
(一)抓住機遇,不粘跋涉
王崧舟曾以《劍氣合一,在語文家園安身立命》為題,對自己的專業成長進行過敘事研究,並引用過魯迅先生「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詩句,來形容自己的專業追求王老師在這里想表達的意思是:在追求專業成長、人生境界的征途上,既要緊緊抓住大好機遇不放過,又要自我奮起不斷跋涉向前進,因為運好運壞,最後還是要看你自己怎麼轉,所謂「命由心造、運由境生」,說的就是這們道理
王老師將自己的專業成長按五年一段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嶄露頭角」的五年:19歲就成了紹興市教壇新秀,20歲就成了上虞市實驗小學的教學主任,23歲就成了上虞市百宮小學的副校長王老師認為他能少年得志、平步青雲的主要因素就是機遇,因為「文革」十年耽誤了幾代人,而恰好84、85、86屆師范畢業生又搶佔了先機
第二個階段是「孤獨沉潛」的五年:王老師認為這五年是自己專業成長中最低迷最孤獨的時候,翻開自己的檔案,發現自己除了埋頭教書、埋頭讀書、埋頭研究、埋頭幫助別的老師,自己沒有任何獲獎、沒有任何公開課、沒有任何榮譽,拋頭露面的機會都給了別人但他認為,這五年自己也在成長、也在發展;成長、發展的主導因素是志趣、主要方法是讀書和聽課他讀些什麼書呢?他說,無論是宗教類、哲學類、文學類的,還是美學類的,甚至是「老三論新三論」的書,人物傳記類的書等等,只要有感覺、有興趣都拿來讀,因為「讀詩如飲酒,讀散文如品茶,讀小說如享佳餚,讀歷史如聆聽滄桑老人漫話如煙往事,讀哲學如對視一雙深邃的眼睛,目光如炬,燭照靈魂」這五年中他還聽了各種各樣的課不少於200節,而且養成了一邊聽一邊寫反思的習慣,很多時候是聽完後就馬上和授課教師交換意見;也是這個階段,他開始對當時的課堂進行微格研究,如研究導入、點撥、表達、訓練、結課等等,而且這些研究成果都曾發表在《浙江教育》上
王
老師曾說過,由於這五年的沉潛,肚子里裝了近100本書、上了1000節課;在平靜的底下,生命的能量卻不斷在貫注不斷有膨脹,才有了後面的「一鳴驚人」和「獨樹一幟」
第三個階段是「一鳴驚人」的五年:在這一階段,王老師以自己的名義第一次舉辦了「王崧舟語文教學藝術展示周」活動;成了全省最年輕的小學語文特級教師,還上了《中國教育報》;他教的《萬里長城》一課一炮走紅,聲名遠播王老師在總結這一段的成長經驗時說過,這其中既有機遇的因素,更有才情的因素;才情從哪裡來?從不斷地學習實踐、磨課反思中來他列舉了這一個例子:為了上好《萬里長城》一課,前前後後修改了12次;他總是自己和自己較勁,喜歡自己和自己過不去,自己的才情就這樣汩汩地冒著,語文教學也這樣不斷地超越著━━從《萬里長城》到《威尼斯的小艇》,從《鸕鶿》到《我的戰友邱少雲》,從《荷花》到《草船借箭》,從《小珊迪》到《只有一個地球》,就這樣不斷出新、出奇、出彩
第四個階段是「開創流派」的五年:王老師說過,在這個階段,機遇已經不再起任何作用;這個階段的成長,主導因素就是「使命」他為什麼對語文教育產生強烈的使命感呢?我們從他發出的「在流轉不息的生命之輪中,我為語文而來!是語文滋潤我粗糙的感覺,是語文放飛我稚嫩的幻想,是語文點燃我噴涌的激情,是語文喚醒我沉醉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為語文而精彩」的感言中,就不難發現,他對語文教育強烈的使命感,有來自外界的期待、常識和苛求,更有來自內在的熱情、抱負與感思實質上就是「追求理想,實現自我」也正是因為有了強烈的使命感,王老師才有了對語文的莊重承諾,有了道義的擔當,有了價值的堅守,更有了充滿詩意的浪漫追尋━━他跑遍全國上課?⒔滄孟猿觥熬隆⒑托場⒋篤⒖擰鋇暮寂捎鏤慕萄Х綹瘢⒃諦∮鍀緋鍍鵒恕笆庥鏤摹閉餉嫦屎斕拇篤歟鉤曬侔熗恕叭諞喚焓庥鏤慕萄Ч勰帷保諶∮鍀綺惴河跋?
在促進專業成長和追求人生境界中,王老師就是這樣,既緊緊抓住每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又堅持腳踏實地自主跋涉,一步一步向前邁進他在自主跋涉中的「修煉方式」的追求的「人生境界」,實在值得我們總結借鑒在「修煉語文教育內功」方面:第一招叫「實錄還原法」,就是收集名師的有代表性的課堂實錄,然後把實錄還原成教學設計,再把教學設計還原成教學理念,以修煉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硬功夫」(即既有思想「上得了天」,又有技術「下得了地」);第二招叫「情境填空法」,就是觀看經典課堂實錄時,抓住一些教學細節,把自己的教學設想補充進去,並與大師們的教學處理進行對比思考,以修煉自己的教學機智、通變與智慧,因為「課像是教學具象和教學抽象的統一體,是教學經驗和教學思想的統一體,是教學細節和教學範式的統一體」;第三招叫「微格解剖法」,就是從研究候課、導入、提問、范讀、導讀、訓練、結課、拓展等細節入手來提高藝術水平;第四招叫「課感積淀法」,就是教師對教學現場的一種直覺,一種當下的把握,一種敏銳而別出心載的駕馭,課感包括課的節奏感、課的情味感、課的層次感、課的風格感等等;第五招叫「案例鑒賞法」,就是要學會看出案例背後的言說,弄清作者寫案例的價值取向,以使從案例中學到實質性的東西;第六招叫「文本細讀法」,就是教師解讀文本要徜徉在語言之途,在語言裡面「出生入死」,要沉入詞語中,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甚至不放過任何一個標點符號來讀,這是修煉文本解讀能力的重要法門;第七招叫「主題研究法」,就是圍繞一個主題,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去收集各種材料,認真分析梳理,都會使自己的能量(內功)上升在追求「人生境界」方面:王老師認為,做學問有境界,一個人對待職業、以對等自己的人生也有不同的境界:第一重境界叫「功利境界」(賺錢),第二重境界叫「道德境界」(責任),第三重境界叫「科學境界」(學問),第四境界叫「生命境界」(享受)他認為,到了這重境界,你上課是一種享受:什麼是享受上課呢?就是徹底打開,就是全然進入,讓自己的精神生命永遠活在每一個當下,永遠去體認每一個當下對你的意義和價值究竟是什麼王老師追求的就是第四境界,所以他「有境界則自成高格」
(二)追求個性,形成風格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浙江省小語會會長沈大安老師在細讀王崧舟不同時期語文教學經典課例後,總結出他詩意語文教學的一個連續譜系(即:一是讀出畫面━━教學構思的超越;二是讓學生自己提問━━教學模式的超越;三是情與情的諧振━━教學藝術的超越;四是反教案━━教學習性的超越;五是歸於平談━━教學風格的超越),認為貫通這個教學譜系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那就是自己的永無止境的超越他認為,王崧舟既是一位超越者,又是一位被超越者;王崧舟超越著王崧舟,他在超越中死去,也在超越中獲得新生;也就是在這種不斷地超越中彰顯出另具一格、獨特個性和哲派風格
王崧舟自己曾說過,「西湖十景」,我最愛「麴院風荷」的精緻格局、「柳浪聞鶯」的和諧情韻、「雙峰插雲」的大氣境界和「雷峰夕照」的開放胸襟;20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慢慢地也磨礪出我「精緻、和諧、大氣、開放」的課堂教學風格其具體表現是:
1、在語文課堂上建構「麴院風荷」般的「精緻格局」
王認為,一堂好課,如一幅國畫,總要講究整體的布局和格調啟課、結課,板塊、細節,承接、轉換,文本、拓展,都要力求上得精美、上得別致
【案例片段】《萬里長城》一課,他以題詞導入教學,又以題詞結束教學首尾呼應、結構精緻,將一條橫貫東西、逶迤曲折的人工長城演繹成融會古今、堅強剛毅的人文長城
課始,
王老師充滿激情地朗讀了世界各國元首獻給長城的題詞:
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游覽長城以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我到過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中國的萬里長城是最美的!」
西班牙首相阿斯納爾游覽長城以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對於凝聚著中國千年文明、智慧和力量的長城,我深表敬佩」美國總統柯林頓游覽長城以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長城是一個奇跡,一個由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跡」聽完這些國家元首的題詞,你有些什麼感受?
生:我感到很自豪我們的長城真偉大!
生:我真想馬上去長城看一看
生:我很興奮因為有那麼多的國家領導人贊美我們的長城
生: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課終,
王
老師鼓勵學生為長城題詞:
同學們,面對這巍然屹立的萬里長城,你最想說的是什麼?請把你的話寫下來,那就是你獻給長城的題詞(學生寫題詞全班交流題詞)
生:長城是個奇跡,一個由偉大的民族創造的氣魄雄偉、年代久遠、工程浩大、施工艱難的偉大奇跡!題詞人:張亮
師:超過柯林頓(笑聲)
生:我愛我們偉大的長城,更愛我們偉大的中華!題詞人:魯平凡
師:感情真摯,表達凝練!
生:我愛長城!我愛中華!題詞人:王曉夢
生:長城是我的驕傲,我們的驕傲,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正如美國總統柯林頓所言:「長城是一個奇跡,一個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跡」題詞人:李為棟(掌聲)
師:由我到我們再到中華民族,一氣呵成、激情彭湃,真好!生:剛毅、莊重的萬里長城,是我國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驕傲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題詞人:任勤奮
師:發自肺腑之言!
生:萬里長城下的一磚一瓦、一土一石,都蘊含、滲透著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題詞人:詹誠
師:「蘊含」、「滲透」,多雅緻的兩個字眼,用得真好!
生:我愛長城,我愛中華,我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感到無比自豪題詞人:金虹
師:把無比自豪的感受大聲地讀出來(生再讀)
生:這萬里長城,不是石磚建的,而是由千萬個生命、千萬滴血汗組成的堅強、剛毅、莊重的萬里長城不是風風雨雨、電閃雷鳴所能摧得垮的題詞人:方毅民(掌聲)
師:說得好!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電閃雷鳴,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生:萬里長城,你是我國人民的驕傲!你是代表中國堅貞不屈的精神!你象徵一條正在騰飛的中國巨龍!題詞人:譚瑛(掌聲)
師:巨龍已經騰飛!巨龍必將在你們的歡呼下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2、在語文課堂上營造「柳浪聞鶯」般的「和諧情韻」
王
老師認為,一堂好課,如一首交響樂,總要講究旋律、節奏、配器、音響的和諧中國文化重「和合」,我覺得自己的課堂也應致力於「和合」文化的營造師與生要和諧,人與文要和諧,情與理要和諧,導與放要和諧,思與悟要和諧,知與行要和諧
【案例片段】《小珊迪》一課,王老師緊扣文中「他不是那種人」的斷定,引領學生一起同情著作者的同情、感動著作者的感動、悲傷著作者的悲傷、崇敬著作者的崇敬使人、文、課和諧的交融在一起
師:(出示句子:「當我想到孩子那誠懇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斷定他不是那種人」)同學們,讀這句話的時候,你最想強調哪個詞?請大家自由讀一讀,體會體會(學生自由朗讀)
生:我最想強調「誠懇」這個詞語我覺得小珊迪是個非常誠實的孩子,他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卻一定要把零錢找還給那位叔叔(該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讀時強調了「誠懇」)
生:我最想強調的是「信任」我覺得小珊迪用自己的死來告訴人們,他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該生有感情地朗讀此句,讀時強調了「信任」)
生:我覺得「斷定」這個詞語必須強調斷定是非常肯定的意思,事實證明,小珊迪的確不是那種人他是那樣誠實,那樣守信(該生有感情地朗讀此句,讀時強調了「斷定」)
生:我要特別強調「不是那種人」小珊迪臨死前說的話,足以證明他不是那種人!(該生有感情地朗讀此句,讀時強調了「不是那種人」)
師:我斷定他不是那種人!請問,你斷定小珊迪不是哪種人?
生:我斷定他不是那種見利忘義的人生:我斷定他不是那種騙人錢財的人
生:我斷定他不是那種不講信用的人
生:我斷定他不是那種人窮志短的人
生:我斷定他不是那種言而無信的人
生:我斷定他不是那種貪圖小利的人
生:我斷定他不是那種貪婪無恥的人
師:是啊,小珊迪決不是那種見利忘義的人;決不是那種騙人錢財的人;決不是那種不講信用的人;決不是那種人窮志短的人;決不是那種言而無信的人;決不是那種貪圖小利的人;決不是那種貪婪無恥的人
這樣的孩子可愛嗎?(生:可愛)
這樣的孩子可敬嗎?(生:可敬)
這樣的孩子我們會把他忘記嗎?(生:不會)
永遠不會!
3、在語文課堂上追求「雙峰插雲」般的「大氣境界」
王
老師認為,一堂好課,如一盤圍棋,最講究一個「氣」字有氣則活、無氣則死;大氣則神、小氣則凡氣是氣量、氣度、氣概、氣魄、氣勢、氣象、氣派、氣韻氣要大,大氣的課,總是左右逢源、縱橫自如、出神入化、爐火純青
【案例片段】教學《我的戰友邱少雲》一課,王老師以「紋絲不動」為基點,大處落筆、整體勾勒、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引領學生全方位、多角?鵲馗形蠐⑿鄣奈按笮蝸?
師:同學們,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紋絲不動」的?
生:我是從「我們趴在地方必須紋絲不動,咳嗽一聲或是蜷一下腿都有可能被敵人發現」中讀懂的這里的「紋絲不動」指的是戰士們在生理上克制自己想動的那種念頭
師:你從字面上讀懂了「紋絲不動」的意思事實上,必須做到紋絲不動是有具體原因的你再往前面讀一讀,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
生:(朗讀課文)太陽漸漸爬上山頭(師插話:原因之一白天潛伏,更容易被敵人發現)我發現前面60多米就是敵人的前沿陣地,不但可以看到鐵絲網和胸牆,還可以看到地堡和火力點,甚至連敵人講話都聽得見(師插話:原因之二如此近距離的潛伏,更容易被敵人發現)敵人居高臨下,當然更容易發現我們(師插話:原因之三我們在低處,更容易被敵人發現)
師:讀得很准,說明你已經完全從原因的角度讀懂了「紋絲不動」但是,你不光要去理解紋絲不動的原因,你更要用心去感受戰士們的紋絲不動當你讀這段話的時候,你有些什麼感受?把你的感受讀出來(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師:聽完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了一種怎樣的氣氛?生:潛伏的形勢非常緊張
師:誰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讓大家再次感受潛伏氣氛的緊張?(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師:現在,我們都是潛伏部隊中的一員前面60多米就是敵人的前沿陣地,多近啊!你們要是稍有一個風吹草動,就會被敵人發現那樣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來,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一起感受感受潛伏氣氛的緊張和嚴峻(生集體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師:你們還從別的什麼地方讀懂了「紋絲不動」?
生:我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了「紋絲不動」(朗讀課文)「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潛伏部隊,為了這次戰斗的勝利,邱少雲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鍾頭才漸漸熄滅這個偉大的戰士,直到最後一息,也沒有挪動一寸地方,沒發出一聲呻吟」我是抓住「挪動」和「呻吟」這兩個詞來體會的挪動就是輕輕地移動,呻吟就是因痛苦而發出的聲音這時的邱少雲,被熊熊烈火燃燒了半個多小時,他都沒有挪動一寸地方,沒有發出一聲呻吟我覺得這就是「紋絲不動」
師:體會得很好你是從結果的角度讀懂「紋絲不動」的這段話,如果你仔細讀下去就會發現,其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甚至每一個標點都在刻畫邱少雲在烈火燒身時紋絲不動的光輝形象你覺得讀這段話的時候,哪些地方需要特別強調,能夠更好地反映邱少雲這個人物的光輝形象(學生自由練讀後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師:讀出了英雄鋼鐵般的意志你為什麼要將「千斤巨石」讀得這樣重?
生:我覺得千斤巨石這個詞寫出了邱少雲紋絲不動的形象
師:誰再來讀讀這段話?(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師:你的朗讀聲中,包含著對英雄無限崇敬的感情,讓人感動啊!「一寸地方」、「一聲呻吟」,這兩個地方你為什麼讀得這樣慢、這樣輕?
生:我覺得烈火燒身的痛苦是巨大的,但邱少雲卻忍住了,直到最後犧牲所以我覺得這個地方不能讀得太響、太快
師:還有誰想通過自己的朗讀來抒發對英雄的感情?(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師:盡管聲音比較平淡,但老師能夠感覺到,你對英雄的感情卻是非常真摯的特別是這句話━━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鍾頭才漸漸熄滅讀得特別感人!「半個多鍾頭」你拉長了,讀得也特別重讓我們大家都感覺到,這半個多鍾頭對忍受著巨大痛苦的邱少雲來說,實在是太長太長了啊!讓我們一起,懷著對英雄的無限崇敬朗讀這段話(生集體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師:是啊,這就是我們的英雄,一位有著鋼鐵般意志的英雄,一位在烈火中永生的英雄有沒有同學是從後果的角度讀懂紋絲不動的?也就是說,如果做不到紋絲不動,會出現怎樣的後果呢?
生:我從這句話當中體會到的:「但是,這樣一來,我們就會被山頭上的敵人發覺我們整個班,我們身後的整個潛伏部隊,都會受到重大的損失,這一次作戰計劃就會全部落空」如果邱少雲做不到紋絲不動,就會被敵人發覺,敵人就會襲擊我們,我們的部隊就會受到重大損失
師: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做不到紋絲不動,這次作戰計劃還能完成嗎?
生:(齊答)不能
師:如果這次作戰計劃不能完成,391高地這顆毒牙還能拔掉嗎?
生:(齊答)不能
師:如果391高地這顆毒牙不能拔掉,整個戰線還能往南推移嗎?生:(齊答)不能
師:如果整個戰線不能往南推移,抗美援朝戰爭還能取得偉大勝利嗎?
生:(齊答)不能
師:假如你就是邱少雲,當你意識到自己的一舉一動可能帶來這么嚴重的後果,?慊嵩趺炊琳舛位埃ㄑ雜閃范梁笥懈星櫚乩識琳舛慰撾模?
師:你甘願這次作戰計劃全部落空嗎?當然不甘願!所以你才會讀得這樣沉重(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師:邱少雲,在自我犧牲和整個潛伏部隊受到重大損失之間,你選擇什麼?
生:我選擇自我犧牲
師:因為你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後果,是吧?(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師:從你的朗讀中,我彷彿看到了一位寧願以自己的劇痛、以自己的犧牲來換取戰友們的安全、來換取戰斗勝利的堅強戰士同學們,這就是意義重大的紋絲不動,這就是艱苦卓絕的紋絲不動,這就是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紋絲不動
4、在語文課堂上創生「雷峰夕照」般的「開放胸襟」
王老師認為,一堂好課,一如遼闊的大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語文課應像大海一樣開放,向學科開放、向生活開放、向心靈開放、向經典開放、向時代和未來開放;語文課應像大海一樣包容,包容思想的質疑、包容學習的錯誤、包容對話的異見、包容情感的出軌、包容成長中的一切反叛和迷茫
【案例片段】教學《只有一個地球》一課,王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主動解疑,以一種開放的胸襟包容並點化他們的疑問和創見,既尊重學生的真實學情,又不忘教師的引導責任
師:因為時間有限,我們把提問的次數控制到6次誰有問題?
生:為什麼地球可愛,又容易破碎呢?地球這么結實,怎麼會「碎」呢?
師:問得好答案百分之百在書上(板書:破碎?)
生:人類無窮無盡地破壞,地球還能活多久?
師:(板書:地球活多久?)這是一個大問題,非常有研究價值這個問題,跟第一個問題有著密切聯系
生:地球的礦產資源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師:一個相當不錯的問題可惜書上沒有答案,放到課外去研究吧,行嗎?(板書:礦產資源形成?)
生:為什麼說地球是人類的母親?師:(板書:地球母親?)這個問題上節課我們還討論著呢可能這位同學認為研究得不夠深入,需要進一步研究行!
生:那些人憑什麼破壞地球?地球是我們大家的
師:(憑什麼?)好一個義正辭嚴的「憑什麼」!好一個充滿憤慨的「憑什麼」好,還有最後一次提問的機會
生:我們應該怎樣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人類的母親?
師:(板書:精心保護?)一個了不起的問題!一個我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把前面的問題都包含進去了在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的同時,他又引導學生主動解疑:
生:我研究了「地球母親」這個問題因為人類生活所需要的各種資源都是地球提供給我們的,是地球養育了人類
生:我認為,地球從來不向人類索取什麼,就像母親對待她的兒女一樣
生:我們的生命是地球給的,所以說地球是我們的母親
師:假如請你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地球這位母親的話,你會用上什麼詞語?
生:慷慨的母親
生:溫柔的母親
生:和藹可親的母親
生:美麗壯觀的母親
生:無私的母親
生:偉大的母親
師:但是,這樣一位無私而偉大的母親,那些無知的、貪婪的人們卻是怎樣對待她的呢?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老師讀書上的一段話隨著老師的敘述,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師讀:「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做貢獻的但是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生:我彷彿看到一些人拿著斧子在砍樹木,一棵一棵的大樹被砍倒了
師:不久,原來的那一片茂密的森林,只剩下了一個個━━
生:剩下了一個個樹樁
師:於是狂風來了,暴雨來了,你又看到了什麼?生:嘩嘩的大雨匯成了滾滾的洪水
師:匯成滾滾的洪水,橋梁被怎樣了?
生:橋梁被沖斷了
師:莊稼被怎樣了?
生:被淹沒了
師:人們居住的房屋怎麼樣了?
生:倒塌了
師:於是你又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滿面愁容的老百姓怎麼樣了?
生:所有的房屋倒塌了,他們在祈求狂風不要讓他們流離失所,洪水流向了人類的家園,人們在向母親求饒
師:一幅可憐的畫面!一幅可悲的畫面!你看到的又是怎樣的畫面?
生:我彷彿看到一些人們拿著鋒利的刀正在凶?械卦咨幣恍┬《?
生:我彷彿看到沙塵暴正在襲擊著我們這個美麗的城市
生:我彷彿看到了一條條漂著垃圾、散發著臭氣的河流
師:(播放課件,出示有關資料)同學們,不光是這些啊就在我們美麗的地球母親的身上━━(教師有感情地朗讀)
每天,地球上有15億人呼吸著被污染的空氣,至少有800人因為空氣的污染而死亡
每天,地球上有1500噸氟利昂排入大氣層,嚴重破壞著保護地球的臭氧層
每天,地球上至少有1500人死於飲用不潔凈水造成的疾病,其中大部分是兒童
每天,地球上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地球上有1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為不毛之地
每天,地球上有
55000公頃
的森林被大火和砍伐毀於一旦每天,地球上有800萬噸水土在悄然流失
同學們,這是貪婪的、無知的人們對地球母親犯下的滔天罪行!想想這些,我們怎能不油然而生憤慨之情,怎能不為她大聲疾呼━━
生:(齊讀課文最後一段)「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後代吧!」
由此可見,
王老師的課堂教學風格,是在立定根基、揚長避短、兼容並包、融會貫通中逐步成就的從教20多年來,他虔誠地模仿過於永正先生的質朴和平實,專注地學習過支玉恆先生的大氣和灑脫,刻意地追求過靳家彥先生的奇崛和壯闊,細心地琢磨過賈志敏先生的嚴謹和機敏但最終,他悟到了自己的教學天性和本真━━課的最高境界是無痕、無課、無為,這是一種「課不異人,人不異課;課即是人,人即是課」的境界,亦即「人課合一」的境界王老師說過,課無止境,我想,我對教學藝術的追求也是無止境的正是這種永無止境、不懈追求、勇於創新的精神,才使王崧舟走上了專業成長、人生境界的巔峰
❽ 結合語文課例談談說說如何達成情感目標.
完成教學任務而採取的一種具體手段,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事關成敗的重要環節。恰當地藉助這種手段,通過這個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知知識,掌握知識,發展思維,開發智力,進而形成技能、技巧,並能使學生在道德、情操、審美意識等方面得到發展。因此,恰當而有效地選擇運用教學方法,是每個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而語文學科的獨特性和豐富廣闊性,尤其對語文教學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十幾年來,各地同仁圍繞著語文教學的效果這一主題,多角度、多方位地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涌現了許多教績斐然的教改名家。如遼寧的魏書生、北京的寧鴻彬、上海的錢夢龍和於漪、湖南的楊初春等,他們在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上體現著不同的個性和風格,有力地推動了語文教學事業的發展,給我們以很大的啟示。然而,我們發現:在學習這些經驗的同時,也有一些一味模仿、生搬硬套的做法和現象,而且有時是由教育行政部門指令劃一,這種現象是令人憂慮的。筆者擬就此略抒淺見,以請教於同仁及方家。
教無定法,方法是人想出來的,而不同個性的人,自然會對教學方法的選用產生不同的見解。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呂淑湘先生對此都有論述。葉先生在他的《語文教學二十韻》中曾這樣寫到:「教亦多術矣,運用在乎人,熟善熟寡效,貴能驗諸身。」這就是說,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教師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應用,到底誰採用什麼教學方法效果最好,這要經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去進行驗證。呂淑湘先生也曾說:「教學法允許不同,可以是教法不同而效果都好。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見《語文教學問題》305頁)效果的好壞是衡量教師採用的教學方法優劣得失的唯一標准。兩位大師都強調了「教無定法」,強調了根據個人實際和教學實際去選擇適於自己教學實踐的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語文學科內容極為豐富,任務繁重。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學性和知識性(包括文化知識、科學知識和生活知識),因此,語文教學既要注意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還要注意到培養發展學生的感知、思維及分析、比較、概括等各種能力和技巧,這是語文教學過程的目的所在;同時,教學過程是老師、學生和教材在一定的大小環境中協同運動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最終結果是要在學生身上反映出來的,只有當教學手段即方法和教學目的達到有機的和諧統一時,才可能產生滿意的教學效果。如果我們不考慮教學目的、教材內容、教師自身素質與風格以及學生的感知能力、知識規律對教學方法的制約等實際情況,盲目崇拜某種教學方法,亦步亦趨,其結果必定違反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效果又怎能令人滿意呢?所以我們必須在考察分析各種因素對教學方法的制約的基礎上選擇適合我們自己的教學方法,不能硬性地整齊劃一,不能機械仿效,更不能無目的隨心所欲。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究竟怎樣去選擇適宜我們自己並能達到和實現我們預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呢?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一、從教師自身出發,反復檢查省悟,做到「知己」 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對我們應該有很大的啟發。作為一名教師,其教學對象是學生,教學就是要通過教師把握教材,選擇教法,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獲得最大程度的提高,但如果做教師的對自己的知識結構、個性愛好、習慣興趣等各個方面都不甚了了,怎麼能選擇出一套真正適合於自己的教學方法呢?又怎能使學生通過老師的傳授指點獲得最大的收益呢?年齡不同,個性不同,受過的訓練不同,教學經驗、教學態度以及教師自身的個性素養及風格的不同,都會影響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對教法的選用。即使對同一個教材,不同的教師也會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一個有著30年教齡的老教師和一個剛剛出道的年青教師,一個性格開朗的教師和一個性格內向的教師,一個男教師和一個女教師,他們在對教學環境的理解,對學生的研究掌握,對教材的感知角度和深度,對各種事情的處理辦法等各個方面,都會存在著很大差異。正象是對待一年四季,人們的感覺都不相同,甚至是同一季節的同一天,人們的感受亦不一樣。如夏天,在文學家的眼裡是一個炎熱奔騰的季節,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徵;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則是可詛咒的「煉獄」。對待鮮花亦是如此,有人從它的馨香中感覺到了沁人心脾的陶醉;有人從它的絢爛中感到了鮮艷奪目的驚異;更有人從它的秀姿中感到了「綽約如處子」般的韻致。如此等等,這些都是人們在感知上的區別和個性所在。因此,我們必須在執教之前,深入地研究自我,發現自我,界定自我,尋找自己的個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觀實際情況,結合學生實際和教材性質及內容去進行教法上的深層和廣闊的思考選擇。倘若我們憑主觀臆想辦事,不管自身情況如何,強行運用某種對自己並不適合的教學方法,或者盲目模仿某種教學方法的框架,「東施效顰」,那勢必會落得個「邯鄲學步」的結果。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別人的成功經驗不可以借鑒,成功的經驗,我們應該借鑒,只要是遵循教學原則、服務於教學目的、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方法,我們都認為是好的,應該借鑒之,並根據我們的教學實際去消化,借為己用,完善自己的教學。當然,我們也不能盲目自信,夜郎自大,把自己教學方法中的缺陷和不足當成個性和風格。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首先做到「知己」是必要的,「知己」是取得成功的准備階段,唯有「知己」才能正確選擇。
二、從學生實際出發,研究學生,找出特點,做到「知彼」 學生是實施教學的對象,因此,學生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便是教學中的「彼」了。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任何教學方法效果的驗證都是要通過學生才能夠反映出來的。德國教育家第多斯惠說過:「教學必須符合人的天性及其發展的規律,這是任何教學的首要的、最高的規律。」這里的人的天性及其發展和規律即指學生的實際情況。所以,我們無論准備採用什麼教學方法,都必須以學生為主要對象,以學生對教材的承受能力為主要根據,以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學習上的創造力為主要目的。而要真正做到這些,就必須先對學生實際狀況進行了解和掌握。 學生情況包括其知識基礎、思維感知基礎、個性愛好、生活學習習慣、家庭情況、班級環境情況(包括班級的大小、優差生分布、紀律情況、學習氣氛、團結情況和情感趨向等),前任教師的教學情況(括前任教師的施教方法及習慣,學習的適應程度和接受情況等),還有學生對外界影響的反映情況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了解和必須了解的。一個合格或優秀的教師,應是在此基礎上選擇教法,形成自己的個性教學特色的。因為不同年齡段、甚至同一年齡段的學生,優等生和差等生,男生和女生,他們在心理、生理等方面是有差異的。他們的個性、愛好、興趣、習慣、思維、感知、技能以及受影響的程度等方面都呈現著色彩紛呈的景象。我們要了解這些情況,要從中找出共性和個性的東西,尋找出他們共有的感知規律,以便為我們選擇適宜靈活的教學方法做好准備。 我們注意到這樣一些現象:許多在教學上取得輝煌成就的教育名家不管在什麼地方作示範課時,雖然他們對所面對的學生的具體情況是陌生的,但是,他們在上課時,開始總要對學生進行些適當的調查了解,然後再開始他們的課堂教學活動,這實際上是在為我們樹立榜樣。只有了解了學生情況,才能適宜地選擇教學突破口,靈活運用教法,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教學大家們如魏書生、寧鴻彬、錢夢龍等人的個性教學特色的成功經驗實際上給我們揭示這樣一個道理:面對學生,研究學生,依靠學生因情而動地選擇教學方法是教育教學的一個客觀規律,尤其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特徵。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使自己的教學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取得滿意的效果,就要了解學生、貼近學生,選擇恰切適宜的教學方法。這樣做可以使自己的教學有的放矢。時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此而動,又使學生的知識學習得到了應得的訓練和強化。那麼,怎樣去了解學生呢?首先是課下了解。經常保持和同學們的接觸,通過閑談、聊天、討論等形式,努力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本人個性習慣、學習基礎、興趣愛好、思維能力等各種方面,這樣就對他們有了比較完整和深入的了解,尋找出其共性的特點。其次是課上了解,這是課下了解的深入,是了解他們特殊情況的最好環境,也是籍以選擇教學方法,使教學和學生學習同步和諧進行的重要環節。在教學中,通過觀察同學們的神情舉止,討論發言,迅速判斷他們的心理需要,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方法,引導他們的注意力與自己的教學同調,這就使共性和個性有了結合的機會,也就使教師教學具有了針對性。再次,課後了解。每一節課結束後,找幾個同學了解一下同學們對教學的反應及聽課要求。這既是一節課的總結,又為下一節課的教學提供了借鑒。這些活動的持續進行,可以使自己的教學具有針對性,又能調動同學們對語文課的興趣。因此,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決定和體現著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的生命力!
三、語文教材對教學方法的制約也是不能忽視的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工具,它對教學方法具有很大的制約性,尤其是語文教材容量大、任務重、變動多,這就使語文教材促使著語文教師隨教材而動,時時修正選擇教學方法。呂淑湘先生歷來認為,教法應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如果我們不顧及教材實際,只是千篇一律,一成不變地固守陳規,不對教法進行適當的選擇,恐怕不只是使教學失去生動性、針對性、目的性,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性、積極性、主動性,甚至會導致整個教學的失敗,與教學目的的距越來越遠。 語文教材,它的知識含量和能力要求含量是極為豐富的。整個語文教材從內容上講,有語文知識、寫作知識和古今文體篇錄,而且每一類里邊又包含許多小類。如果我們都採用某一種的教學方法不加區別地去進行教學,那肯定是不行的。另外,從語文教材的要求上來講,語文教學不但要求我們著力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而且要求我們聯系課文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道德觀念,同時還要求我們對學生進行美育,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等,這也是時代對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因此,面對這些要求我們自然不能在同一教學模式中抑或是自思自悟的感知中去實現,而是要針對不同內容、不同要求,有意識有目的地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有時甚至需要幾種方法的融合。 具體到教學實踐中,對於一個單元的幾篇課文來說,我們可以根據單元要求,綜合起來進行單元目標教學法的實施,也可以進行單篇目標教學的嘗試;可以是兩篇課文並起來,進行相似點、不同點的比較教學,也可以是單篇課文的質疑討論或講讀式的教學,或是學生在老師指點下的自學,如此等等。當然,要達到這一點,首先就要求教師認真鑽研教材,要對教材爛熟於心。這樣,教師的一雙眼睛才能從教案和課本中解脫出來,始終專注地高效率地掃瞄講台下那一雙雙眼睛,這時,你的注意力不僅是集中考慮授課,而且還要考慮學生的思維。觀察每一個學生怎樣學習,哪個學生遇到什麼困難等等,從學生的神態中看出各種反映,隨之機智地調整講話速度和教學方法,使課堂中教與學雙方思維活動達到有機的統一,產生「教學共振」的最佳效果,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認真地研究教材同研究學生一樣重要,都是選擇教學方法的根據和前提,是不能忽視的。 四、環境影響也是對選擇教學方法起著重要制約作用的因素 教學環境包括大環境(即社會環境),也包括小環境(即校園環境),這多方面的因素,對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起著大小不等的制約作用。 大環境包括社會發展趨勢及對教育的要求,社會氛圍及社會風氣對教育教學的影響等等,既有正面影響,又有負面影響。 從社會發展趨勢及對教育的要求講,整個世界,整個國際社會已進入一個知識競爭、科技競爭、能力競爭的時代,這個時代就需要教育來加以支持。從整個世界看,語文教學出現了一些新的共同趨勢,表現在:(1)在教學觀念上,語文的實際運用與文學熏陶並重;(2)培養方向上,智力發展和個性發展兼容並包;(3)教材編寫上,分科、綜合並存,有向綜合發展的跡象;(4)訓練體繫上,主體依然是閱讀中心與寫作中心;(5)閱讀教學上,語文知識與語文能力緊密結合;(6)寫作教學上,文體訓練與能力訓練互相補充。(以上見1990年7月《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倪文錦文)不難看出,能力和運用成為各國語文教學的重心所在。與之相適應,國際上出現了教學理論研究的新局面,新的理論體系、新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如:以控制論為依據的程序教學法;以系統論為指導的範例教學法;以無意識心理傾向和超級記憶研究為基礎的暗示教學法;以布魯納的認識結構理論為根據的發現教學法;以贊可夫的發展理論為基礎的新教學體系。此外,還有蘇霍姆林斯基和巴班斯基的教學理論等,這些都對我國產生影響。國內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競爭機制的深化,對人才素質需求的提高,也對教育教學提出新課題和新要求。所有這些都在促使教學方法的多樣化、科學化。 當然,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否認應試教育對語文教學的負誘導作用。如中招考試對初中語文教學,高招考試對高中語文教學,都有直接影響。對此,我們「應該想方設法去貫徹教學原則,不管這些情況多麼不利,仍然能夠使它朝著對教學有利的方向轉移。只有能夠做到這一條,才算是把教學法講活了」(摘自呂淑湘《語文近著》)。 社會環境影響著教學,校園環境更直接地影響著教學,這主要是指學校領導的教育教學觀念的先進與陳舊,整個學校對於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態度看法,這些都直接地制約著對教學方法的選擇。 所以,語文教學方法的選擇,是不可能不顧及到教育環境這個因素的,我們需要的是:克服不利因素,利用有利因素,選擇與我們適用的、順應形勢需要的語文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不管哪一位語文教師,不管採用哪一種教學方法,都應該而且必須從以上幾個方面出發認真研究,認真思考,認真備教。對教學法的選擇,既不能一哄而起的刻意模仿、生搬硬套,又不能墨守陳規,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能僅憑一時的熱情沖動,而應該經深思熟慮、反復摸索之後,慎重選擇出既符合學生實際,又體現自己教學個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不管怎樣,教學效果,是任何教學方法所永遠孜孜以求的永恆的目標。
實例:一、教學要求
1
❾ 哪些雜志接收語文課例,課堂實錄和作文
接收語文課例和課堂實錄的雜志:《小學語文教師》、《班主任》、《中學語文教學通訊》。
接收語文作文的雜志:《作文通訊》、《新作文》、《作文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