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古詩兩首
第一課時授時古詩:
《夜書所見》
作者: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回兒童挑促答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第二課時授時古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貳』 語文二年級上冊:4.古詩兩首
應該是這個吧^_^
山行 唐 杜牧 七言絕句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 譯文 】
石路蜿蜒遠遠地伸向山崖,白雲升騰處依稀有些人家。停車只是因為喜愛傍晚的楓林,經霜楓葉竟紅過二月的鮮花。
賞析】
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艷麗的山林秋色圖。遠上秋山的石頭小路,首先給讀者一個遠視。山路的頂端是白雲繚繞的地方。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白雲繚繞而不虛無縹緲,寒山蘊含著生氣,「白雲生處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這只是在為後兩句蓄勢,接下來詩人明確地告訴讀者,那麼晚了,我還在山前停車,只是因為眼前這滿山如火如荼,勝於春花的楓葉。與遠處的白雲和並不一定看得見的人家相比,楓林更充滿了生命的純美和活力。
詩人沒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贊歌。
杜牧(803~852) 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出身高門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學家。杜牧晚年任中書舍人,居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後世因稱之"杜紫微"、"杜樊川"。 生平 杜牧生活在內憂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時期,從青年起就關心國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復唐王朝繁榮昌盛的理想。
贈劉景文
【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正)是橙黃橘綠時。
譯文 荷葉敗盡,像一把遮雨的傘似的葉子和根莖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別以為一年的好景將盡,你必須記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黃橘綠的時節啊!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和曾鞏並稱唐宋散文八大家。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代四大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這首詩是詩人寫贈給好友的劉景文(名季孫)的。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後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無法相比的。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叄』 3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兩首【望天門山】作者李白,解釋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回來。----《望天門山》答李白
譯文一:
高高天門山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出現,一葉孤舟從天地之間飛速飄來。
譯文二
天門山(似乎是由於水流的沖擊而)從中間豁然斷開,江水從斷口奔涌而出。浩浩盪盪的長江東流到此(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迴旋著向北流去。兩岸邊的青山,相對著不斷現出(,令人有兩岸青山迎面撲來的感覺)。我(仿拂乘坐)著一艘小船(從天邊)披著陽光順流而下。
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盪東流的楚江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
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
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今安徽省當塗縣境內)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
『肆』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
如下
『伍』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所有古詩
人教版小學語文下冊的古詩一共有四首,包括《村居》、《詠柳》、《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絕句》。
1、詩題:村居
朝代:清
作者:高鼎
原文: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白話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後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氣,煙霧般地凝聚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迷醉了。村裡的孩子們放學以後,一路上沒什麼耽擱,回家挺早,趕忙趁著東風勁吹的時機,把風箏放上藍天。
2、詩題:詠柳
朝代:唐
作者:賀知章
原文: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白話譯文:
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風啊!
3、詩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朝代:宋
作者:楊萬里
原文: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白話譯文:
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4、詩題:絕句
朝代:唐
作者:杜甫
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白話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陸』 12年級語文書上的所有古詩。
一年級:
古詩兩首:
1、春曉。 (孟浩然)
2、村居。 (高鼎)
古詩兩首:
1、所見。(內袁枚容)
2、小池。(楊萬里)
二年級:
古詩兩首:
1、贈劉景文。(蘇軾)
2、山行。(杜牧)
古詩兩首:
1、回鄉偶書(賀知章)
2、贈汪倫。(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