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幫我出一套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單元測試題
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二單元測試題
山東省沾化縣第一中學 劉鋒
選擇題(50×2分)
1、在校內外,我們要參加各種文化活動。在城鎮鄉村遍布服務隊。不同的區域,不同的人群有著不同的文化生活。這說明( )
A、文化現象無處不在 B、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C、文化環境各不相同 D、文化活動需人人參與
2、不同的區域,不同的環境以及不同的人,其文化特色是( )
A、相同的確 B、存在差距的 C、無處不在的 D、無時不有的
3、下列關於文化的表述正確的是( )
(1)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2)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3)文化不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4)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
A、(1)(2)(3) B、(1)(2)(4)
C、(2)(3)(4) D、(1)(3)(4)
4、文化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文化知識的教育培養出來的。這體現了文化的基本功能( )
A、社會實踐與文化教育 B、社會實踐和文化創造
C、文化創造與文化傳承 D、文化的差異性
5、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 )的特點,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
A、潛移默化 B、深遠持久 C、積極向上 D、文明健康
6、「鄉音難改」表明文化習俗對人影響是( )
A、積極向上的 B、難以抹去的 C、深入人心的 D、難能可貴的
7、( )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
A、理想、信念、價值 B、道德、文化、法律
C、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D、科學觀、社會觀、道德觀
8、孟子小時家住在墓地旁,因而與同伴經常學祭祀,孟母於是把家搬到街市住,於是孟子又學商人做起買賣來。後來孟母又搬到學堂邊,於是孟子又學起了讀書人的樣子。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 )
A、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持久深遠的 B、文化對人的影響是積極向上
C、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有階段性的 D、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9、有一首歌名字叫《中國志氣》,歌里唱道:娘教我要對得起先人,我自個教我站著做人,鯉魚那個跳龍門,跳過去就是那龍的傳人,中華好兒孫落地就生根,腳踏三山和五嶽,手托日月和星辰,來帶一腔血,去帶清白身,活著為祖先爭氣,死不留悔恨,有啥也別有病,沒啥也沒有精神。人有精神老變少,地有精神土生金,寧肯咱少長肉,瘦也要先長筋……精神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至關重要,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成為我國人民精神世界主流的是( )
(1)人們的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和民主意識
(2)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
(3)科學文明、開拓進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
(4)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
A、(1)(2)(3) B、(2)(3)(4)
C、(1)(3)(4) D、(1)(2)(3)(4)
10、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重要標志的是( )
A、文化的力量 B、政治的力量 C、經濟的力量 D、軍事的力量
11、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下列屬於文化的是( )
(1)思想 (2)信念 (3)道德 (4)沙漠 (5)海洋
A、(1)(2)(3) B、(2)(3)(4)
C、(3)(4)(5) D 、(1)(2)(5)
12、掀開歷史的畫卷,文化有古今和地域之分,又有先進與落後、腐朽之別。不同文化,對經濟、政治的影不同,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也不同。這段話體現了( )
A、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 B、文化對經濟政治具有反作用
C、文化屬於物質范疇 D、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13、文化影響人們的( )和交往方式。
A、思維方式 B、交往習慣 C、交往行為 D、活動技能
14、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 )
A、唯一道路 B、根本途徑 C、唯一手段 D、重要途徑
15、看到各具特色的文化現象,品嘗不同文化生活的韻味,我們更想探究文化的意義,更關注文化的內涵。下列說法中哪些內容揭示了文化的內涵( )
(1)文化是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產品
(2)文化就是吃飯、穿衣
(3)文化節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4)文化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
A、(1)(2)(3) B、(2)(3)(4)
C、(1)(3)(4) D、(1)(2)(4)
16、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使中國革命的煥然一新。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沒有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仍在黑暗中徘徊。這說明( )
A、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先進文化,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B、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理論
C、馬克思主義本身決定了中國革命的勝利
D、馬克思主義是萬能的,能夠促進一切事物的發展
17、我們說的文化多樣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多樣性。文化多樣性,可見諸( )等各方面。
(1)語言文字 (2)自然風光 (3)宗教信仰 (4)思想理論
(5)文學藝術 (6)民居建築 (7)風俗習慣
A、(1)(2)(3)(4)(5)(6)
B、(2)(3)(4)(5)(6)(7)
C、(1)(3)(4)(5)(6)(7)
D、(1)(2)(4)(5)(6)(7)
18、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是( )
A、認同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來文化
B、否認本民族的文化,推崇外來文化
C、既要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否定外來文化
D、既要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
19、傳媒大體經歷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路等發展階段。傳媒真正開始傳遞信息的標志是( )
A、文字的發明 B、印刷媒體的推廣 C、廣播的出現 D、電子網路的推廣
20、現在文化傳播的手段是( )
A、人際傳播 B、商業貿易傳播 C、人口遷徙 D、大眾傳媒
21、下列屬於文化傳播途徑和方式的有( )
(1)商貿活動 (2)學術交流 (3)人口遷徙 (4)教育
A、(1) B、(1)(2)
C、(1)(2)(3) D、(1)(2)(3)(4)
22、安徽金寨縣的山區小學迎來5名來自英國的英語教師,十鄉百里村民蜂擁而來,把學校圍得水泄不通。這是因為,過去城裡才有的外教,今天第一次來到了山村。材料中的文化交流是通過( )形式實現的。
A、商業活動 B、人口遷徙 C、網路 D、教育
23、客家先民在歷次的大遷徙中,將中原文化融入嶺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獨特的客家文化。這說明( )
(1)文化在交流中傳播中發
(2)人口遷徙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3)中原文化是先進文化,嶺南文化是落後文化
(4)客家文化的獨特性表明與其它文化沒有共同之處
A、(1)(2)(3)(4) B、(2)(3)
C、(1)(2) D、(1)
24、中國人過春節總是要吃團圓飯、放爆竹,而西方人的聖誕節少不了唱聖誕歌,送聖誕老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1)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2)文化有深遠持久的影響
(3)民族文化表現了不同的民族情結(4)各民族文化根本不相容
A、(1)(2)(3) B、(2)(3)(4)
C、(1)(2)(4) D、(1)(3)(4)
25、傳統習俗是指( )
A、在一定社會群體中約定俗成,世代相傳的風尚、禮節和習慣
B、在一定社會群體中法律規定的風尚、禮節和習慣
C、在各個國家共同形成的風尚、禮節和習慣
D、在各民族中人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制度和法律
26、傳統思想包括在長期歷史積淀中形成的( )
A、生活習慣,道德風尚 B、理論觀點,學術思想和道德觀念
C、民族情感,價值觀念 D、民族心理、傳統禮節和行為准則
27、下列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
A、傳統文化是財富,對傳統文化要全部繼承
B、傳統文化是包袱,對傳統文化要全部拋棄
C、傳統文化有精華,有糟粕,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D、傳統文化束縛我們的思想,因此我們對傳統文化進行改造
28、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是( )
A、繼承中要有所淘汰、有所發揚
B、文化的發展就是要有所創新,有所改造
C、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D、要繼承就不應的發展,要發展就不能有繼承
29、「沒有文化的繼承就沒有文化積累。」這句話主要強調了文化的( )
A、積累性 B、繼承性 C、民族性 D、穩定性
30、下列是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正確的是( )
(1)傳統文化是財富,應該吸收
(2)傳統文化如果一成不變就會阻礙社會進步
(3)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4)對傳統文化必須「移風易俗」自覺改造或剔除
A、(1)(2) B(2)(3) C、(3)(4) D、(1)(4)
31、孔子的儒家思想作為中國漫長封建統治的主導思想,在今天仍有廣泛的影響。儒家思想的廣泛傳播,廣泛影響與孔子設立私學,廣收門徒有關,這是因為( )
(1)教育是文化發展、創新的根本途徑
(2)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和創造的特定功能
(3)教育是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
(4)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
A、(1)(2) B、(3)(4) C、(2)(3) D、(1)(4)
32今天我們應如何看待孔子的儒家思想
(1) (1)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有深刻的影響
(2) (2)消極作用已隨時代的發展而消失
(3) (3)已經不適應今天時代的發展要求
(4) (4)「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的繼承
A、(1)(2) B、(3)(4)
C、(2)(3) D、(1)(4)
33、( )是文化創新的動力和源泉
A、社會實踐 B、理論應用 C、理論發現 D、人的智慧
34、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是( )
A、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B、實現文化繁榮,提高人的素質
C、促進社會的變革 D、促進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35、奧運會起源於希臘,因舉辦在奧林匹克的地點而名,最初是為了消除城邦間的戰爭而舉辦的。後來由希臘走向世界,成為現在奧運會。從文化的眼光看,奧林匹克運動由希臘走向世界的原因是( )
A、奧運會推動了和平 B、奧運會沒有國界 C、奧運會規模最大
D、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屬於這個民族的,而且屬於整個世界的
36、傳統文化具有的特徵是( )
(1)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2)傳統文化具有可變性
(3)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4)傳統文化具有世界性
A、(1)(2) B、(2)(3) C、(1)(4) D、(1)(3)
37、 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有( )
(1)社會制度的更替 (2)經濟發展水平
(3)科學技術水的進步 (4)思想運動
A、(1)(2)(3) B、(2)(3)(4)
C、(1)(3)(4) D、(1)(2)(4)
38、宋朝理學家朱熹寫道:「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它說明的道理是( )
A、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B、實踐是文化創新的目的
C、實踐是文化創新的途經 D、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手段
39、文化多樣性與文化創新的關系是( )
A、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
B、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標
C、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目標
D、文化創新是文化多樣性的集中表現
40、下列有關中華文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1)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之一
(2)中華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3)中華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4)是中華民族延續的重要標識
A、(1)(2)(3) B、(2)(3)(4)
C、(1)(2)(4) D、(1)(3)(4)
41、下列說法能證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是( )
A、文化具有繼承性 B、我國民族眾多,方言也多
C、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並被本土化
D、漢代時的《史記》為後世所傳播,被統治階級所借鑒
42、關於文化繼承和文化發展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1)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2)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
(3)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4)發展是繼承的必要前提
A、(1)(2)(3) B、(2)(3)(4)
C、(1)(2)(4) D、(1)(3)(4)
43、以下屬於中國傳統節日的有( )
(1)母親節 (2)春節 (3)萬聖節 (4)端午節 (5)冬至
(6)七夕節 (7)清明 (8)重陽 (9)復活節 (10)元宵節
A、(1)(2)(3)(6)(7)(8)(9)(10)
B、(2)(4)(5)(6)(7)(8)(10)
C、(1)(5)(6)(7)(8)(10)
D、(2)(3)(4)(5)(6)(7)
44、下列文化傳播方式中對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
A、商業活動 B、漢代「絲綢之路」
C、人口遷徙 D、教育,特別是國際間互派留學生
45、地域文化具有封閉特徵,但是隨著人口的流動,它又具有向外的傳播性,客家文化就具有這方面的代表性。除了客家文化外,我們還可以將文化分為齊魯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閩台文化等,這種分法的標準是( )
A、民族 B、時代 C、國家 D、地域
46、一味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來文化,被稱為( )
A、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 B、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
C、革命英雄主義 D、排外主義和極端主義
47、在學習和借鑒其它民族優秀文化時,要( )
A、全部吸收,共同發展 B、兼收並蓄,古為今用
C、全盤否定,拒絕危害 D、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48、中華文化與世界其它國家或民族文化是相通的,這是因為( )
A、文化節具有多樣性 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徵
C、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差異 D、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規律
49、2005年10月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出發71周年紀紀念,紅軍在長征中孕育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至今仍激勵著中華兒女奮發向上。這說明( )
A、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B、優秀的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C、對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D、傳統文化對人的發展有積極作用
50、下列對文化傳承的說法正確的是( )
(1)文化繼承就是原封不動地繼承傳統
(2)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3)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4)文化傳承是指文化在繼承基礎上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的繼承
A、(1)(2)(3)(4) B、(1)(2)(3)
C、(2)(3)(4) D、(1)(2)(4)
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B
A
A
B
C
D
D
A
A
B
C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D
B
D
D
D
C
A
A
B
C
C
B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C
D
A
D
D
D
C
A
A
C
D
A
B
D
D
46
47
48
49
50
B
D
D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