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書墨聚八年級上冊語文答案
自己做唄。
『貳』 練闖考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0頁第十一題答案
這種題目一般都是有一定得答題范圍,我這里先告訴你,你記住,以後遇到這種題目專直接挑答屬案就行了。這種問題的答案一般有:吸引讀者注意力,吸引讀者的興趣,揭示文章主旨,揭示文章主要內容,引起讀者思考 ,作為文章線索,作者感情的出發點具有象徵意義揭示文章中心,吸引讀者興趣。
『叄』 求八年級語文上冊過關檢測答案
《小石潭記》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傲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義。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 (2)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悄愴:
2.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劃有橫線兩處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3.請用第④段中的兩個四字短語,完成填空。
小石潭流水淙淙,樹蔓青翠,魚兒在清澈的潭水中暢游,面對如此美景,遭貶而游歷於此處的柳宗元卻到 , 。
4.畫出文中的比喻句,並體會其表達效果。
5第二段寫了潭水的什麼特點?用的什麼寫法?好處是什麼?
6作者為什麼說小溪「明滅可見」?
7作者開頭說「心樂之」,為什麼在第四段又寫「悄愴幽邃」?
8如果你能經「時空隧道」返回到唐朝,並與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見,聽他傾訴內心的郁悶悲愴之情後,說幾句勸慰的話。其中要恰當引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或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相關名句。(限在40字以內)
9.為了發展旅遊事業,當地擬開發小石潭景點,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為該景點寫一則簡介。
10石潭的景色幽靜,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個個優美的鏡頭閃現在我們的眼前。假如我是一個個不同職業的人,你將怎樣去挖掘、開發這美景?試寫出你的職業創意。
我的職業創意:
11下面兩題難度各異,分值不同,請任選一題作答。(兩題都答,只按第①題計分)
①我們學過不少描寫山水的古代詩文,試著把其中寫水之清的句子摘錄下來並作點賞析。
我的積累:
我的賞析:
②酈道元在給《水經》作注時,亦不乏優美的描繪山水的文章,我們學過他的《三峽》;柳宗元的山水之作更為後人稱絕,請你試從我們學過的二人的作品,談一談他們的山水文章的各自特點。
我的看法:
《小石潭記》答案;1.(1)魚的影子。(2)憂傷(的樣子)。2.(1)隔著竹林,(就能)聽到流水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心中為之一樂。 (2)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每小題只要意思表達基本符合原意,語句通順,即可得分。)3.凄神寒骨,悄愴幽邃。4.略5清、澄。側面描寫,通過游魚,陽光,影子,描寫潭水。無一字寫水,但無處不在寫水。6因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看得見的一段水面反映著天光雲影,所以明亮;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一明一滅。非常精確地寫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徵。7因為作者參加改革失敗後被貶,心中憤懣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調。寄情山水是為了擺脫這種心情,但歡樂是短暫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8所寫的句子含有勸勉安慰之意,能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當地融合於內容之中。9小石潭位於小丘西面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竹木環抱,環境優美,是觀光旅遊,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朝文學家柳宗元曾來過這里,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美散文《小石潭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10考:假如我是一位畫家,我就要畫一幅長卷,把小石潭的美景一一描繪,把她的美展示給每一個愛美的人。假如我是一個企業家,我就要投資小石潭,把她建成一個旅遊勝地,讓更多喜愛游歷山水的人來這里觀光。11如:《與朱元思書》中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②酈道元側重為《水經》作注,客觀上體現山水的特點;柳宗元被貶,以山水之美排遣抑鬱的心情。
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1.解釋加點的詞。
①念無與為樂者( ) ②但少閑人如吾二人者( )
③懷民亦未寢 ( ) ④水中藻荇交橫 ( )
2.從文中的句子中找出記敘的六要素。
時間: 地點: 人物: 起因: 經過: 結果:
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②相與步於中庭
4.你如何理解「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一句的含義。
5 全文沒有一處直接寫友情,但可以從字里行間看出來。請找出能表現蘇軾與張懷明友情的句子寫出兩句,並以其中一句為例,請說明理由。
體現友情的句子:
理由:
6畫線的句子是全文的點睛之筆,請參考下面背景材料,說說為什麼作者稱自己是「閑人」,這體現了作者當時怎樣的心境。
背景材料:蘇軾才華橫溢,有濟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對王安石變法的激進之處持有不同意見,後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實際如同流放。本文就是寫於此時。
《記承天寺夜遊》 1.①考慮 ②只是 ③睡覺 ④交錯縱橫 2.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點:承天寺 人物:我(蘇軾)與張懷民 起因:我見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經過: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結果:我與張懷民相與步天庭中 3.①哪裡的夜沒有月亮啊!哪兒沒有竹子和松柏樹啊 ②同張懷民一同走到院里 4.惋惜無人賞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於功名利祿,為俗務所累,無暇及此,表現作者和張懷民超凡脫俗,摒棄一切凡塵事物的拖累,淡泊寧靜的情懷5①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理由:唯張懷民可以同樂。②懷民亦未寢。理由:心境相同,欣賞趣味相同。③相與步於中庭,理由:關系親密。④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運相同。6①蘇軾才華橫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②仕途失意的落寞③自我排遣的曠達。
滿井游記
燕地寒,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 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選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 ( )
A.①一室之內 ②郊田之外 C.①如倩女之靧面 ②髻鬟之始掠也
B.①脫籠之鵠 ②曝沙之鳥 D.①城居者未之知也 ②山石草木之間者
2.選出「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項 ( )
A.①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 C.③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B.②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翻譯。
①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研明媚。
②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
4.按要求列舉文中內容。
①寫景之美:
②寫人之美:
③寫物之美:
④寫情之美:
《滿井游記》答案1.D 2.D 3.①山巒被晴天融化的積雪洗過.純凈新鮮,好像剛擦過一樣;嬌艷明媚 ②柳條將要舒展卻還沒有舒展,柔軟的梢頭在風中飄盪,麥苗破土而出.短小如獸頸上的毛.才一寸左右 4.課文的寫景之美:寫了春水之美:寫了春山之美:寫了春柳之美.還寫了麥苗之美。寫人之美:作者寫了遊人的幾種情態,如「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課文的寫物之美:曝沙.寫鳥的安閑恬靜;呷浪,寫魚的自由天真。課文的寫情之美:作者的情,表現在出遊之際。來到野外,看到堤岸兩旁高高的柳樹,聞到滋潤的泥土的芳香,他快樂的心情就像脫籠之鳥一樣,飛向那遼闊的春天原野。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選出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 ( )
A.於:困於心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B.其:苦其心志 帝感其誠
C.者:無故國外患者 肉食者謀之 D.之:畎畝之中 孔子雲:「何陋之有?」
2.選出詞義相同的一項 ( )
A.將: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上使外將兵 C.敵:出則無故國外患者 恐前後受其敵
B.間:舉於版築之間 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 D.發:發於聲 野芳發而幽香
3.《孟子》是____________家的經典之一。
4.簡答。①文中強調人才的主觀因素是:
②文中表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話是:
5.第一段「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的意思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談你對「人恆過,然後能改」這句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中列舉的六個歷史人物,他們經歷上的共同點是:
8.第四段為什麼獨立成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論語》中孔子曾稱贊他的弟子顏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結合本文,談談顏回的故事能說明什麼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孟子在兩千多年前就警示人們要有憂患意識。兩千多年後的今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麼樣的共鳴?
11「缺乏苦難,人生將剝奪全部光彩,幸福更無從談起」你怎樣看待苦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答案:1.B 2.D3儒家4.①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5「增加」或「增」。答出其中一點即可給滿分。6 圍繞「成才離不開主觀努力」來答即可;能寫出原句的意思亦可。7在經歷了艱難困苦之後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8.這是警策之語,這樣可以突出中心論點 9圍繞「物質生活優裕了,仍然需要憂患意識」或「因有憂患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來答即可。 10.圍繞「痛苦和磨難可以造就人才」來答即可;答「生於憂患」亦可。 11①苦難激發我們生活創造的熱情,教會我們堅韌。②苦難使我們意識到並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責任③苦難充實了肯定思想,富於感情的人生④苦難使我們精神到達更高的境界,享受精神世界的快樂,在這苦難中能獲得自由。
《曹劌論戰》(A)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
①肉食者鄙( )②小惠未徧( )③犧牲玉帛( )④雖不能察( )
2.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肉食者謀之 聚室而謀日 B.又何間焉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C.弗敢加也 萬鍾於我何加焉 D.忠之屬也 屬予作文以記之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兩個句子。
(1)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譯文:
(2)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譯文:
4.曹劌認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在戰前曹劌與魯庄公的論戰中,魯庄公的「鄙」表現在哪裡?曹劌的「遠謀」又表現在哪裡?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答:
《曹劌論戰》(B)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我能解釋下面各句中的加點字。
①又何間焉 ②肉食者鄙
③小惠未徧 ④小大之獄
2.我能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各句。
①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②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3.理解填空。
①「忠之屬也」具體指的是: 。
②「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 。
4.本文略寫了哪一部分的內容?結合你的寫作經驗,談談作者這樣安排的用意。
我的理解: 5. 5下面兩題難度各異,分值不同,請任選一題作答。(兩題都答,只按第①題計分)
①齊魯長勺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之一,結合課外積累,你能舉出另兩個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例嗎?
我的積累:
②魯國獲勝的原因有哪些?其中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麼?結合實際簡要談談。
獲勝原因:
我的感受:
曹劌論戰(C)
十年春,齊師伐我。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選自《曹劌論戰》)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小惠未徧( ) ②小信未孚( ) ③小大之獄( )
④公將鼓之( ) ⑤公問其故( ) ⑥望其旗靡( )
2.用原文語句回答。
①文中表現曹劌積極「參與」精神的詞語是:
②文中「忠之屬也」具體指的是:
3.請分析「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4.文章結尾一段表現了曹劌哪些方面的才能?
5.文中曹劌的形象,令人欽佩。請寫出中國近代史(1840——1949)上,你最崇敬的一位愛國將領,並用一句話加以評價。①愛國將領 ②
《曹劌論戰》(A),答案:1.①鄙陋。目光短淺.②同「遍」,遺及,普遍。③古代祭祀用的豬、牛、羊等。④明察,弄清楚。2.A 3.①這只是小信用,不能為神所信服(信任),神靈是不會賜福(保佑)你的。②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隨著去。4.魯庄公把戰爭取勝的希望寄託在少數人的支持和神靈的保佑上。曹劌認為取信於民是獲勝的保證。《曹劌論戰》(B)1.①參與;②目光短淺;③通「遍」,遍及;④案件。2. ①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②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消失了。3. ①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②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4. 略寫了戰爭雙方的對峙、交鋒,詳寫了曹劌在戰前、戰中的表現,作者這樣安排,突出了曹劌的「遠謀」。5. ①巨鹿之戰、馬陵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官渡之戰;②如:取信於民,獲得人民的支持;善於分析敵情,把握戰機;善於聽取並採納群眾的意見。(言之成理即可)曹劌論戰(C)1.①同「遍」,遍及(普遍) ②為人所信服(信服) ③案件 ④擊鼓 ⑤原因(緣故) ⑥倒下 2.①請見 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①為下文寫庄公張本(或「鋪墊」) ②襯托曹劌的遠見卓識 4.作戰中善於把握戰機,注重觀察敵情,做到知己知彼 5.要求內容正確、語言流暢,只答「愛國」不得分
『肆』 2015年秋練闖考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答案
這樣不好吧??
別等了
不會有結果的
利用這個時間自己應該做很多題了
獨立完成作業是好習慣
祝你學習進步
『伍』 八年級上冊語文全品學練考答案(人教版)
杜甫詩三首怎麼做
『陸』 求八年級數學上冊人教版練闖考答案 或者練習冊答案官網 有急用 !不要互動作業我已經搜過了裡面沒有
這里估計也是沒有的,
還是要自己努力才行。
『柒』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練習冊參考答案
26,藺相如 : 一 機智 進攻 趁機 推辭
二 商議——商量 立即——立版刻 理屈——理虧 稱贊——贊揚 誠意——誠心權 信用——信譽
理由——緣由 慚愧——內疚
三 1 藺相如請秦王為趙王擊缶。
2 藺相如怎麼會怕他呢?
3 因為··· 所以
四 1 理直氣壯:理由充分,說話有氣勢。
2 比喻的修辭手法,這樣寫更突出藺相如的識大體,顧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
3 {1} 之所以···是因為
{2} 如果···就
4 我體會到了藺相如非常機智,勇敢。
5 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他們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定會來進攻趙國。
『捌』 新語文活頁八年級上冊,全答案!!!急!!!!!!
一、基礎知識積累
(一)1.(1)chī zhā tɑn tū (2)chàn chuò lǚ liǎn(3)zhù bènɡ suì zì (4)jiècānɡshùbēi(5)tuì jiànɡ yuàn zhuó (6)ò rǎn shuò diàn (7)xínɡ xī pá huì (8)xī yùn shì bǐnɡ (9)è qǐ nàn jiào (10)zǐ mǐn chou shē (11)nǎo lìn cù lún (12)yùn xǐnɡ niànɡtànɡ(13)báo yùn suō wǎn(14)huozhùchénɡjì (15)pú zī bó dài (16)zǎi shuòqībiān (17)liáo jiùlièhé(18)mèi dàn sǒu 2.(1)秘幻惑(2)喧凝澈(3)聳 迂納 (4)慰零茁 (5)浸 憾籠(6)釀 寒 離 (7)綴 玷 詛 (8)濃 婪 豪 (9)熬 雛 疏 (10)重 回 慨 (11)銷 折 屬 (12)流 執策(13)盛呵 醉 (14)惘 凋 朗(15)嘹晴敦(16)藻韌淌(17)奧徑湛 (18)篷蟀碣(19)竦瑟潤(20)弄托默(21)健 敞萍(22)濟逝純 3.(1)嶙峋肉跳目眩 喪氣 (2)苟 瓊漿 盤虯 怡然 (3)秋毫 龐然落落接(4)回 終 逢 繁急 (5)紅 綠 玲瓏 多 多 微 (6)磨 窮 憂 慮 陰圓(7)世雙 象 迭 愁 感 患(8)災禍 突 其 國 鄉 割 (9)匪 無愧 猝 故 新 (10)賢 齊 而已 欲 施 (11)引招擻嫩(12)閑逸 華舞明(13)輕疏疏 狗虎(14)貉驢貂雞(15)麟雞駒鴉(16)狗鱉魚鯨
『玖』 語文練闖考八年級下冊人教版試卷後面的作文題目(每個單元的)
西湖七月半 張岱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類看之。其一樓船簫鼓,峨冠盛筵,燈火優,聲光相亂,名為看月而實不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樓,名娃閨秀,攜及童孌,笑啼雜之,還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聲歌,名妓閑僧,淺斟低唱,弱管輕絲,竹肉相發,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車,不衫不幘,酒醉飯飽,呼群三五,躋入人叢,昭慶、斷橋,呼嘈雜,裝假醉,唱無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實無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輕幌,凈幾暖爐,茶鐺旋煮,素瓷靜遞,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樹下,或逃囂里湖,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歸,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隊爭出,多犒門軍酒錢,轎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斷橋,趕入勝會。以故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擦肩,面看面而已。少刻興盡,官府席散,皂隸喝道去,轎夫叫,船上人怖以關門,燈籠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擁而去。岸上人亦逐隊趕門,漸稀漸薄,頃刻散盡矣。吾輩始艤舟近岸,斷橋石磴始涼,席其上,呼客縱飲,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面,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韻友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發。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於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
湖心泛月記 林紓
杭人佞佛,以六月十九日為佛誕。先一日,闔城士女皆夜出,進香於三竺諸寺。有司不能禁,留涌金門待之。
餘食既,同陳氏二生,霞軒、詒孫亦出城盪舟,為湖游。霞軒能洞簫,遂以簫從。
月上吳山,霧靄溟,截然劃湖之半。幽火明滅相間,約丈許者六七處,畫船也。洞簫於中流發聲,聲微細,受風若咽,而悄哀怨,湖山觸之,彷彿若中秋。氣霧消,月中湖水純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錦帶橋,霞軒乃吹簫背月而行。入柳陰中,堤柳蓊鬱為黑影,柳斷處乃見月。霞軒著白袷衫,立月中。涼蟬觸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畫船經堤下者,咸止而聽,有歌而和者。詒孫顧余此赤壁之續也。
余讀東坡夜泛西湖五絕句,景物凄黯,憶南宋以前,湖面尚蕭寥,恨赤壁之簫弗集於此。然則今夜之游,余固未襲東坡耳。夫以湖山遭幽人蹤跡,往往而類。安知百餘年後,不有襲我者,寧能責之襲東坡也。
天明入城,二生趣余急為之記。
追問:
大哥,我要的是練闖考上的答案啊,你聽不懂嗎?我暈~
回答:
第幾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