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
一、提高個人素養
(一)認真教學,提高水平
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要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如果一個教師不是一個優秀的教書先生,也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教師的愛可以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對學生充滿愛心的每一堂課,都彷彿在為學生打開一扇窗戶,讓學生看到一個色彩斑斕的新世界.因為愛不是一句空話,教師必須盡可能地給學生多學一點知識,讓他們學得好一點、成長更加順利一點.
(二)豐富師識,提高師藝
思想家黃宗羲曾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和文化功底,文化功底深的老師,就是特受學生歡迎.你要給學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須有一桶水.為了灌滿這一桶水,並讓它不因為蒸發而減少,在業余要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教師只有堅持不懈地增長自己的才學,不斷探索教育技巧的奧秘,才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依賴感,才能贏得學生的敬佩,從而轉化為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勵學生.
(三)關愛學生,樂為人師
師愛,是教師對學生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 教師應該愛每一位學生,不管大小強弱,甚至不管學生的品行優劣,教師都應該付出愛心,一視同仁.教育,如果充滿著愛,即使是冰凍的感情也能融化,教師對學生的愛的情感,能轉化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內部力量,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重,激發他們對教師的親近感、信賴感,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二,准確把握文本
(一)潛心文本,落實目標
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准確把握單元或課文的教學目標,抓准教學重點、難點,不僅要真正的解讀文本,還要真正的鑽研文本,深入教材的教學價值,整體把握課文的脈絡,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實效性的目的.
(二)針對學情,以學定教
學生主體的體現,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課堂教學的實踐過程.要使這一過程高效,教師必須在深鑽教材的同時,還要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從知識與能力、教學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正確把握教材,從而在課堂上才能更好駕馭課堂突出重點,突出難點.提高課堂實效性.例如《燕子專列》一文講了瑞士用專列護送燕子的感人故事.
.該如何處理好教材,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並與文中的人物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我讓學生在 在扎實的品詞析句中體會情感:就是要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細細品味,理解,讓學生受到一種良好的語言文字熏陶.本文教學,我力圖讓學生在讀書中悟出文章傳神的字字句句.在教學第3自然段時,我抓住紛紛、冒著、頂著、踏著、四處等詞,結合文本具體的語境加以理解體會人們的寶貴精神.
三、優化課堂教學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氛圍,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幫助迅速而正確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如我在教學一年級的口語交際《說說我的家》時,結合當時剛剛過完元宵節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了一個故事:今天是元宵節,街上可熱鬧了,一位可愛的小姑娘(出示圖片)叫麗麗,她在看舞龍表演時和父母走散了,急得直哭.警察叔叔過來幫她,可她卻說不清家住哪裡,也不知道家裡和父母的電話,真是急死人了!緊接著,我問道:小朋友,假如你就是故事裡的麗麗,你能說清楚自己家住哪裡,怎樣用電話和家人聯系嗎?這一問孩子們立刻有了把自己的家介紹給同學和老師的慾望,都開始認真地練習說話.這樣的情境教學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優化課堂結構必須構建科學的課堂教學模式,
必須遵循學生的
認知規律和語文學科的特點.同時課堂結構還須注重整體優化.既要重視知識的綜合功能,又要重視能力的綜合提高,既要考慮課堂教學各環節的聯系和影響,又要考慮課內外知識的相互影響.比如在學習課文《荷花》時,我讓學生想像假如自己就是一朵荷花,誰還告訴我什麼?學生們立刻聯系生活實際,從身邊找例子.在交流時學個個都很積極,說得完整形象,也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三)運用媒體手段,優化課堂教學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只是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筆,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沒什麼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運用的感覺器官越多,它們的作用發揮得越充分,知識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多媒體教學是聲、圖、文並茂的情境教學,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要運用得當,找到現代教育技術與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最佳結合點,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隨著現代信息技術進入課堂,很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系統,充分展示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豐富了學生的直觀感受,讓學生在無意識下主動、積極地接受語文知識.比如我在教學一年級《雨點》這首詩歌時,分別寫了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動態.多媒體形象地展示了可愛的小雨點四種動態變化,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眼球.在學完課文後,我還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像雨點還會落在什麼地方,會是什麼樣子的.有的學生說:雨點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跳舞.有的學生說:雨點落在泥土裡,和泥土玩捉迷藏.由於文本通過多媒體演示已經形象的印入了學生的腦海,因此學生們迸發出的想像豐富多彩,令人興奮不已.當然多媒體的運用要講求實際效果,不能只是簡單演示,走過場.這只能適得其反.
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作為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師,我們應當不斷學習和反思,探索和改進,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真正達到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努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⑵ 怎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還是比較簡單的,在課堂上應該快速的將自己所學的內容講完,同時應該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⑶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 課題
當前,課程改革在課堂教學層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無效和低效問題。課堂教學改革就其總體而言,大方向是正確的,並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但是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領會不到位以及實施者缺乏必要的經驗和能力的原因,課堂教學改革也出現了形式化、低效化現象。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和探討將成為今後長期的任務和經歷不斷摸索實踐的過程,特別是要把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體驗等能力成為新課堂的有機整合訓練目標。
可以說,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
那麼,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提高課堂有效性,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許多教師都認識到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語文教師要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廣博的知識儲備,這樣在語文教學中才能如魚得水,左右逢源,才能充分地挖掘教材的潛質,了解學生的實際,展示個人的教學能力,才能將課堂實施成為真正的有效課堂。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講究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實,教師的創造性教學源於教師的獨創性思維。教師對教材要有真知灼見,能夠於平凡中見新奇,發人之所未發,見人之所未見,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內涵,深入淺出,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游刃有餘,講在點子上,一語道破。
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要創造性教學。
比較扎實的獨立教學能力,比較獨立的教學個性特徵,使得教師教學的自信心增強,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呈現出比較強烈的創造性勞動的意向和行為。教師從自己的個性特徵出發,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教學藝術的創新,會顯現出教學藝術的獨創性特色,使教學藝術進入個性化的階段。個性化反映的是教師自己的教學藝術與他人的不同,也意味著超越自己。
教師在這一創造性教學階段的實踐過程,使自己的教學藝術創造進入了個性化的階段,自身教學藝術開始呈現出與他人的不同,意味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對周圍同事或以往經驗的超越。課堂上教師除了能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還要善於對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及其復雜的教學現象進行反思,並不斷形成自己獨立的思維方式,以更好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必須具備有效備課的能力。
我們提倡備課要備兩頭,即一備教材,二備學生。因此,語文教師備課時既要認真鑽研教材,又要深入研究學生情況,力求制定出明確、具體而又符合生情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要以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精心安排教學過程,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編寫出切實可行的教案。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教師首先必須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現狀瞭然於胸,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有的放矢。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既減輕學生的過重學業負擔,又讓課堂充滿笑聲,充滿活力,學生懷著這種寬松愉悅的心情上課,課堂有效性必然能提高。
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教師必須指導學生「會」學習,使他們能主動地、積極地、創造性地學,教師要擺正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真心誠意地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恰當地發揮主導作用,要努力提高「導」的藝術,從而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去啟發、點撥、設疑、解惑。要大力提倡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少一點講解、分析、提問,多一些引導、點撥、激勵,徹底改變那種牽著學生走的狀況。課堂上要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快。為了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可以改變習慣的、固定的課堂模式,採取班級集中授課、小組合作交流和個別輔導學習相結合的綜合模式,從而使課堂更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促使學生不斷掌握學習方法,逐步從「學會」到「會學」,最後達到「好學」的美好境界。
五、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要把和諧的師生關系帶進課堂。
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反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要受到壓抑。教師對學生抱有期望,並且通過態度、表情與行為等方式將期望傳給學生,學生就會受到鼓舞,從而更加信賴教師,給教師以積極的反饋尤其在處理學生問題上,要善於巧妙地用一句俏皮話、一個小小的玩笑話、一個對學生善意的揶揄、一次輕輕地撫摸,這樣使緊張的空氣得到緩和,使學生能直抒胸懷,感受不到壓力,既有助於問題的處理,又使學生對老師產生好感、信任和尊重。學生渴望愛的撫育,有時甚至超過對知識的追求。學生得到教師的愛,自然而然地會激發出對教師的愛,反饋回去,形成愛的雙向交流。
有了這樣的能力,課堂教學,何嘗不會有效呢?因此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主體精神的首要條件。課堂上教師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帶進課堂。要尊重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當教師站在講台上的時候,要時刻不忘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不要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使學生望而生畏。課堂教學中應積極提倡:答錯了的允許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許補充;沒有想好的允許再想;不清楚的允許問;不同意的允許爭論;教師錯了的允許批評;甚至必要時允許學生不舉手自由發表意見。這才是學習的真實過程,也才是有效性教學的具體保障。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應努力營造最佳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最佳的精神狀態,從而使學生以最佳的主體精神參與學習活動。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雖然表現在不同層次上,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闡述,不同的個體,也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從評價內容的角度來說,一節好課必定要在融洽地氛圍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必定要體現出學科的特色,也一定離不開教師出色的預設和處理課堂教學的能力。多種元素都能在課堂教學中完美整合,就會是有效的課堂教學。
⑷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性高中語文
一、師生做好課前准備,課堂上的教與學才會更高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對教師來說就是備課,對學生來說就是預習。只有教師和學生都各自做好「預」的工作,才能使課堂上的教與學更高效。
(一)教師做好充分、科學的備課,課堂上的教學才能游刃有餘,心中有數。
1、備教學目標,要求精準簡明。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以學科知識為中心變為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每一篇課文相當於一個完整的語文世界。每冊書中不少篇目都有相當的深度和容量,涉及到的知識面相當廣泛,能將之講深、講透當然好,但每一節課只有四十分鍾,不可能面面俱到,應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牢牢把握有助於形成能力支點。科學的、有創造的設計尤為重要。每堂課的教學目的簡單明了,學生重點學習的知識點、訓練點明確,一點一滴的能力也容易形成,這更便於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紛繁的現象中提綱挈領,把握智慧的鑰匙。
2、備教學教法,要求精緻有趣。
教師在備課時要面對教材,心系學生,根據學生的知識經驗、年齡特徵、審美觀點、個性差異,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參與性。這樣,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將得到綜合訓練。總之,教師每節課應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情況,認真研究教法,打破題解、釋詞、朗讀、分段、分析,歸納的模式,設計有新意、有實效、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案,不斷地感染、設疑,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3、備學習方法,要求靈活實用。
學法,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所運用的方法。葉聖陶先生說過,「教,就是為了達到不教」。教師對學生有意識地指導,傳授學習方法,使之達到思之有序,行之有法,習而得之,終生受益。要在每節課有意識地讓學生獨立學習,並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啟發和鼓勵學生探索適合於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讓他們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教師課堂最成功、最有價值的地方,就體現在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主動地、富有創造地進行學習。
4、備學生學情,要求真實准確
了解學生是教育教學的起點,只有心中有人的教育、貼近人的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才會是成功的教育。因此,我們教師在備課時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
了解學生的原來知識,調查學生實際掌握的情況,為學生的後續學習做適當的長遠打算,要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和教學策略做到心中有數。在面向全體的基礎上關注個體,讓每個學生在最近發展區都能得到最大的發展,是教學比較理想的狀態,也是我們的努力目標。
(二)學生做好全面、有效的預習,課堂上的學習才能積極主動、有的放矢。
語文課程標准中強調:「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課程應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與葉聖陶老先生提出的「教是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相統一。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僅要在課堂上練習、課後鞏固提高,還應在課前預習時進行。讓學生在課前獨立自主地預習課文。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並能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最有效的鍛煉。
課前預習這一環節在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低年級更是如此。就拿現在我所教的一年級來說,有些課文篇幅長,要求認識的字又多,如果學生沒有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老師就很難按課時安排結束教學。
那如何提高一年級教學預習的有效性呢?在這個學期的教學中我嘗試了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1、教師要進行預習指導,啟發學生預習行為。
首先要激發學生的預習動機。教育啟發學生明確預習的意義,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剛開學的一個月主要學習拼音,課堂學習內容比較簡單,預習作業也就比較容易完成。但進入識字課的學習後,識字量加大,學生如果沒有預習,課堂上教學兩方都十分費力。因此在發現這樣的現象後,就及時開展預習動員會,請預習好的的學生通過實例談談自己在預習後嘗到的甜頭,從而使更多的學生懂得預習的重要性,願意主動去預習。
其次要交給預習方法。進入識字課後我給學生總結出了「預習三部曲」,即:讀熟課文,圈出生字,認讀字注音。讀熟課文的最基本要求是讀書三遍,然後讀給家長聽,家長簽字,要求家長用三個層次評價:「讀得很好」、「讀得一般」、「讀得不好」。在檢查時發現有的家長做得很好,在簽字時還寫出了哪些地方讀的不熟。這樣學生上課就能有針對性的加強訓練。圈出生字是指在課文中圈出本課的認讀字,目的一是讓學生明確本課的認讀字,在圈字時有初步印象,二是在讀課文時看到所圈的字能加深印象。認讀字注音是最後一步,要求學生先不看文中的注音自己盡量加,看能注對多少音,然後再看課文中的注音進行檢查。一方面練習了注音,另一方面學生能通過自我檢驗看看前兩步的學習效果。
開始學習課文後,由於教學內容增加了課文分析,課時安排總感覺不夠。但我發現學生學習寫字已經很熟練了,所以我在預習中又增加了一部曲,即:預學會寫生字。因為通過識字課堂上的學習,學生對我總結出的寫字四部曲已經很熟練了,即:書空筆順筆畫,觀察占格找關鍵筆,教師范寫,學生練寫。所以我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完成寫字三部曲:書空筆順筆畫,觀察占格找關鍵筆,學生練寫。這個過程也體現了教師在學法指導上由扶到放,從而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最後要強化預習行為。為了鼓勵學生做好預習作業,並使它制度化,不僅家長在家裡重視,老師也學校也應該重視這項學習的檢查。剛開始我是在學生早讀時逐一親自檢查並按照完成的多少來蓋印章,之後改為由小組長檢查蓋印章。剛上學的小學生對小印章有特殊的情感,他們之間會進行比較競爭,為了得到最多的印章,自然就會更加認真的完成預習。此外為了檢查學生的預習質量,在每節課的開始設置檢查預習的環節,並給預習質量高的學生蓋印章。這樣強化預習行為的結果是使學生能持之以恆地進行預習實踐,培養了學生的自覺性和閱讀習慣。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課堂上就能節省時間,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引導學生各抒己見,點撥課文中的難點,設計精簡習題檢測,這樣,學生輕松,課堂效果良好。
2、家長要積極進行輔導,幫助學生進行預習。
一年級學生與其它學段的學生不同,他們直呼音節的能力較差,朗讀時容易讀錯字,也常添字、漏字,也還不能自如地給長句斷句等等,這些現象都會影響一年級學生預習的效果,使學生預習起來感到吃力,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學生逐漸對預習失去興趣,產生逃避。因此在給一年級學生布置預習作業時,應盡量邀請家長和學生一起完成這項作業,讓孩子在與家長的互動中對預習作業引起重視,產生興趣,提高實效性。當然讓家長參與完成這項作業並不只是簡單地讓家長給學生簽個名就行了,老師應給家長提出明確的要求,讓家長盡量全程參與。例如認認真真地聽孩子把課文一遍一遍地讀完,為孩子糾正讀錯的字,指出漏的字、添的字。以及給長句斷句,直至幫助孩子盡量把課文讀流利。之後還應聽孩子拼讀課後要求認識的字,讀完後試著把音節遮住,看看孩子會讀了沒有,還可以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查找本課的相關資料,一起討論孩子在預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等等,如果真能這樣,學生預習的實效性就相當高了,在課前就已掃清很多障礙,上課時,自然能教學兩輕松,因此一年級剛開始培養學生習慣時一定要邀請家長大力配合。
二、教師要營造高效的課堂氛圍
(一)從愛好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有位偉人說過:「你可以把馬拉到河邊,但你卻無法迫使它飲水。」一個安靜坐在教室里的人不等於就進入了主動學習的狀態,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等於教學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學的要害就在於如何誘導學生的學習愛好。「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正如有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所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於愛好。」因此,我們要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激發學習愛好,使學生愉快地進入到學習中來。
例如,在《風箏》一課的第二課時,我考慮到學生通過預習對課文內容已經有所把握,假如平鋪直敘地進行下去,學生的學習愛好難以產生,因 此,我就從激發愛好開始。上課了,我不急於讓學生去了解課文的層次,而是先講了一段親身經歷的事,即小時候我追放風箏的一段趣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等我說完,很多學生都紛紛舉手,也想告訴大家自己放風箏的趣事。就這樣,在和學生的交談中、故事中,師生一起進入了課文,共同感受課文中「我」和夥伴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心情。
(二)營造競爭氛圍,鼓勵展示自我
針對小學生爭強好勝、表現慾望強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假如抓住時機,適當組織一些小競賽活動,不但能活躍氣氛、提高學習效率,而且能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勇於開拓的優秀品格。比如,認讀生字時,組織開火車讀、搶答、PK等形式;識記生字時,可以組織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猜字謎等形式。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要特殊強烈。」《標准》中也要求我們解放學生的頭腦,創造讓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小學生好表現自己,展示自己,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尋找機會,創造「展示」條件,讓學生充分「表現」。如在朗讀課文時讓學生展示自我、在質疑解惑中讓學生展示自我、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展示自我。這樣的課堂,老師輕鬆了,效率卻提高了,學生思維也活躍了。
(三)去除無效勞動,解決需求問題
40分鍾的一堂課,如果為師者不好好疏理,把多餘的東西去除,讓無效勞動佔領整個課堂,將事倍功半或一無所獲。
在經過一年半的教學實踐和聽課學習、反思。我學習到以下兩個方面去除無效勞動。
一是棄丟繁瑣的理性說教,滔滔不絕地在講台上唱「獨角戲」而不顧學生的感覺。這是剛剛走上講台時自己存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經過老教師的分析才知道這是自己心裡對學生不放心,缺乏信心的表現。其實這種舉動卻讓學生反過來對教師不信任而導致厭學、惡學,使教師的勞動成為無效勞動。深入分析這個問題,之所以不信任學生還是沒有在備課時備好學生,對學生的學情不了解,了解的不清楚,所以課堂上不敢讓學生自由發揮,擔心學生耽誤課堂的進程。如果是對學情非常了解,課堂上就能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優勢很好的組織教學,讓學生有充分參與課堂的時機。
二是整合問題設計,刪掉無價值或學生已懂的問題。在我教三年級的時候,經常把一篇課文大卸八塊,設計的問題很細小,在課堂上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剛開始覺得這樣做不會遺留任何知識點,但慢慢的發現這樣做不僅提問者煩。回答者更煩,而且一節課講完,沒有一個完整的結構感。仔細反思後認為教師應該依據課程要求,結合學生的學情,學會問題整合,把學生已懂或早無價值的問題刪掉,所留下的必定是本課中的重中之重,這樣在問題設計上做了「減法」實質在解決問題上是做了「加法」,且省時高效。
所謂需求問題實際上就是本課時中學生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就是本課時的中心問題,核心問題,這些問題一旦解決,成效就能顯現。
學生需求問題如何解決?我認為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幫助學生解決:一是解決預設的需求問題。教師依據課標教材要求和生情對問題的精心設計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所設計的這些問題必須體現下面特點:(1)問題要切合學生實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因為與學生生活經歷越是密切,學生就會感到貼近和密切,問題與生活越貼近,就越能拉近思維與問題的距離。學生就感到學到知識的應用價值之大。同時也有利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2)問題設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教師對問題的設計一定要讓學生通過思維加工、實踐活動的系列過程去解決,才能有理性的挑戰。當這種理性挑戰和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相碰撞時,復雜的問題就會因學生的興致而變簡單,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問題減法」如果設計問題缺乏理性又過於簡單,學生的興趣就很低,所收到的功效也更低。
二是解決生成需求問題。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或者說學生在走進文本中探究而發現的新問題。這種問題往往是教師預設中所忽視,也往往是學生發現中最有價值的問題,而有價值的問題又是學生最需求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將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功效。面對學生學習中發現的新問題並提出時,教師應認識到這是創新的萌芽。要好好呵護,絕不能不屑一顧,更不能泯滅。
(四)優化課堂教學語言
課堂教學離不開語言,教學語言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有著密切的聯系。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視教師語言的運用。我國古代教育典籍《學記》中說:「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這告訴我們,良好的教師語言是使人「繼志」的前提,也是「善教」的標志。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只有在學會用十五種至二十種聲調來說『到這里來!』的時候,只有學會在臉色、姿態和聲音的運用上能夠作出二十種風格韻調的時候,我就變成一個真正有技巧的人了。」蘇霍姆林斯基則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國傑出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曾說:「凡是當教師的人絕無例外地要學好語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學工作。」聽一些特級教師所上的觀摩課,也常令我們一唱三嘆,拍案叫絕。開講時「一語天然萬古新」,導入處「未成曲調先有情」,點撥做到「要把金針度與人」,結尾追求「能探風雅無窮意」……雨果說:「語言就是力量。」只有用心錘煉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精心設計每一句教學用語,不斷提高教學語言的有效性,用充滿藝術性的教學語言彈奏出美妙動人的樂曲,才能讓它在學生的頭腦中回響激盪,粘住每一顆求知的心靈。優化教學語言能更好地服務課堂、點綴課堂,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三、課後認真總結,不斷提高教與學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一節課並不是在40分鍾的課堂結束之後就立即結束了,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做好每一節課的課後總結,才能算是完整的完成了一節課。這個環節完成得是否好壞直接關繫到本節課知識點的鞏固和之前教學環節的有效程度,也影響到下一節課學習的實效性。
教師要在課後的反思中思考在備課預設與上課實效之間的吻合度,要認真思考、仔細分析其中不吻合的原因。對於一些課堂生成的問題要更加認真的思考和總結,為之後的備課提供思路和線索。總之,反思是對當堂課的一項總結,對下一節課的提醒。
學生在課後不僅要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當堂作業,還要針對自己的學情進行總結。這方面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有點難度。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明白學習的完整過程,從而逐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師、學生、家長三方面的共同合作,需要在課前、課中、課後三個階段中都實現高效,才能全面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⑸ 如何真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中語言訓練的實效性
一、提高個人素養
(一)認真教學,提高水平
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要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如果一個教師不是一個優秀的教書先生,也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教師的愛可以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對學生充滿愛心的每一堂課,都彷彿在為學生打開一扇窗戶,讓學生看到一個色彩斑斕的新世界.因為愛不是一句空話,教師必須盡可能地給學生多學一點知識,讓他們學得好一點、成長更加順利一點.
(二)豐富師識,提高師藝
思想家黃宗羲曾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和文化功底,文化功底深的老師,就是特受學生歡迎.你要給學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須有一桶水.為了灌滿這一桶水,並讓它不因為蒸發而減少,在業余要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教師只有堅持不懈地增長自己的才學,不斷探索教育技巧的奧秘,才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依賴感,才能贏得學生的敬佩,從而轉化為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勵學生.
(三)關愛學生,樂為人師
師愛,是教師對學生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 教師應該愛每一位學生,不管大小強弱,甚至不管學生的品行優劣,教師都應該付出愛心,一視同仁.教育,如果充滿著愛,即使是冰凍的感情也能融化,教師對學生的愛的情感,能轉化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內部力量,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重,激發他們對教師的親近感、信賴感,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二,准確把握文本
(一)潛心文本,落實目標
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准確把握單元或課文的教學目標,抓准教學重點、難點,不僅要真正的解讀文本,還要真正的鑽研文本,深入教材的教學價值,整體把握課文的脈絡,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實效性的目的.
(二)針對學情,以學定教
學生主體的體現,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課堂教學的實踐過程.要使這一過程高效,教師必須在深鑽教材的同時,還要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從知識與能力、教學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正確把握教材,從而在課堂上才能更好駕馭課堂突出重點,突出難點.提高課堂實效性.例如《燕子專列》一文講了瑞士用專列護送燕子的感人故事.
.該如何處理好教材,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並與文中的人物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我讓學生在 在扎實的品詞析
⑹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進行教學設計,首要的是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兩個因素必須考慮:一個是課標的要求,特別是課標規定的年段目標,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個因素是學生的水平,學生已有的知識、認識和學習能力。在「理解內容」方面,教師容易低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內容,學生往往已經理解了,甚至發表了精當的見解,老師還不斷地問,學生只好強打起精神答,磨來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滅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產生厭煩的情緒。我們應當牢記奧斯貝爾的這句話:如果把全部教育學、心理學歸結為一句話的話,那就是我們的兒童已經知道了什麼。課前了解學生,知道學生已知、已會了哪些,找准最近發展區,十分重要。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在已知的基礎上探求未知。
有人認為,導致閱讀教學實效性不高的原因,一是教學目標中的年段語言學習目標不明確;二是教學內容取捨不當,重內容,輕形式;三是教學實施中非語文活動多,沖擊了語文訓練。總之,工具性萎縮,忽視語言學習,特別是忽視體會詞句的表達效果,忽視揣摩作者是怎樣用語言表達思想內容的,忽視從讀學寫、了解文章寫法,是造成閱讀教學實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們必須明確,要把語文課上得更有語文味兒,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⑺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
你說的實效性指的是實際效果嗎?
如果是實際效果指的是提高學生在考試中的分數的話。
那麼就要側重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上,例如辦一個話劇社等等。
⑻ 《怎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專題活動發言稿
然而,不少課堂在熱鬧背後透露出浮躁和形式化傾向,學生內在的情感並沒有真正被調動.學生的琅琅讀書聲變少了,語文味也越來越淡了
一、提高個人素養
(一)認真教學,提高水平
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要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如果一個教師不是一個優秀的教書先生,也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教師的愛可以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對學生充滿愛心的每一堂課,都彷彿在為學生打開一扇窗戶,讓學生看到一個色彩斑斕的新世界.因為愛不是一句空話,教師必須盡可能地給學生多學一點知識,讓他們學得好一點、成長更加順利一點.
(二)豐富師識,提高師藝
思想家黃宗羲曾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和文化功底,文化功底深的老師,就是特受學生歡迎.你要給學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須有一桶水.為了灌滿這一桶水,並讓它不因為蒸發而減少,在業余要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教師只有堅持不懈地增長自己的才學,不斷探索教育技巧的奧秘,才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依賴感,才能贏得學生的敬佩,從而轉化為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勵學生.
(三)關愛學生,樂為人師
師愛,是教師對學生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 教師應該愛每一位學生,不管大小強弱,甚至不管學生的品行優劣,教師都應該付出愛心,一視同仁.教育,如果充滿著愛,即使是冰凍的感情也能融化,教師對學生的愛的情感,能轉化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內部力量,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重,激發他們對教師的親近感、信賴感,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二,准確把握文本
(一)潛心文本,落實目標
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准確把握單元或課文的教學目標,抓准教學重點、難點,不僅要真正的解讀文本,還要真正的鑽研文本,深入教材的教學價值,整體把握課文的脈絡,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實效性的目的.
(二)針對學情,以學定教
學生主體的體現,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課堂教學的實踐過程.要使這一過程高效,教師必須在深鑽教材的同時,還要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從知識與能力、教學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正確把握教材,從而在課堂上才能更好駕馭課堂突出重點,突出難點.提高課堂實效性.例如《燕子專列》一文講了瑞士用專列護送燕子的感人故事.
.該如何處理好教材,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並與文中的人物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我讓學生在 在扎實的品詞析句中體會情感:就是要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細細品味,理解,讓學生受到一種良好的語言文字熏陶.本文教學,我力圖讓學生在讀書中悟出文章傳神的字字句句.在教學第3自然段時,我抓住紛紛、冒著、頂著、踏著、四處等詞,結合文本具體的語境加以理解體會人們的寶貴精神.
三、優化課堂教學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氛圍,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幫助迅速而正確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如我在教學一年級的口語交際《說說我的家》時,結合當時剛剛過完元宵節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了一個故事:今天是元宵節,街上可熱鬧了,一位可愛的小姑娘(出示圖片)叫麗麗,她在看舞龍表演時和父母走散了,急得直哭.警察叔叔過來幫她,可她卻說不清家住哪裡,也不知道家裡和父母的電話,真是急死人了!緊接著,我問道:小朋友,假如你就是故事裡的麗麗,你能說清楚自己家住哪裡,怎樣用電話和家人聯系嗎?這一問孩子們立刻有了把自己的家介紹給同學和老師的慾望,都開始認真地練習說話.這樣的情境教學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優化課堂結構必須構建科學的課堂教學模式,
必須遵循學生的
認知規律和語文學科的特點.同時課堂結構還須注重整體優化.既要重視知識的綜合功能,又要重視能力的綜合提高,既要考慮課堂教學各環節的聯系和影響,又要考慮課內外知識的相互影響.比如在學習課文《荷花》時,我讓學生想像假如自己就是一朵荷花,誰還告訴我什麼?學生們立刻聯系生活實際,從身邊找例子.在交流時學個個都很積極,說得完整形象,也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三)運用媒體手段,優化課堂教學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只是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筆,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沒什麼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運用的感覺器官越多,它們的作用發揮得越充分,知識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多媒體教學是聲、圖、文並茂的情境教學,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要運用得當,找到現代教育技術與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最佳結合點,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隨著現代信息技術進入課堂,很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系統,充分展示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豐富了學生的直觀感受,讓學生在無意識下主動、積極地接受語文知識.比如我在教學一年級《雨點》這首詩歌時,分別寫了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動態.多媒體形象地展示了可愛的小雨點四種動態變化,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眼球.在學完課文後,我還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像雨點還會落在什麼地方,會是什麼樣子的.有的學生說:雨點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跳舞.有的學生說:雨點落在泥土裡,和泥土玩捉迷藏.由於文本通過多媒體演示已經形象的印入了學生的腦海,因此學生們迸發出的想像豐富多彩,令人興奮不已.當然多媒體的運用要講求實際效果,不能只是簡單演示,走過場.這只能適得其反.
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作為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師,我們應當不斷學習和反思,探索和改進,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真正達到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努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⑼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語文試題,閱讀方面無論是古詩還是現代文閱讀,答題都有一個基本的套路,老師上課的精華回就在於他講解這個答套路如何運用,學生需要100%聚精會神聽的就是這一塊。其餘時間,例如老師通過侃侃而談將你引入文章等等,可以選擇性放棄,這是可以做一些基礎題,即需要日常積累的題目,例如字音字形,成語辨析,文學常識等等。我們語文老師說過,他的話,九成都是廢話,但就有一成,你必須爛熟於心,嫻熟運用,即為應試教育總結出的答題套路。還有,上語文課絕對不能幹其他科目的內容,否則賠了夫人又折兵。課上選擇性的「私活」,關鍵時刻專一,這才能事半功倍,提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