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小學語文課如何進行國學教育

小學語文課如何進行國學教育

發布時間:2021-02-01 12:33:06

A.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國學經典教育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專分。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屬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國學經典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先賢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其中蘊含的豐富哲理可以成為孩子受用一生的文化資產。在課程多樣化的今天,融國學經典於語文教學,借國學經典來提升能力,已經成為彰顯語文學科特點、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一種嘗試,也是讓語文教學實踐 「文」起來的一種策略。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國學經典教育,充分發揮其作用呢?

B.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國學教育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國學教育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與國學之間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適當注入國學元素,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以及對小學生身心健康培養,都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國學教育
近年來,國學熱方興未艾,全國各地中小學的國學經典誦讀工程及各種形式的國學活動更是如雨後春筍,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明確了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以國學為主要載體的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也得到應有體現。小學語文中所遴選的優秀國學內容,正是小學生了解傳統文化、提升人文素養的重要窗口和途徑。本文旨在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國學呈現方式及國學元素在語文教學中的注入策略,以期更好地發揮國學元素在現代教育中應具有的文化教育意義。
一、什麼是「國學」
20世紀八九十年代,關於國學的概念,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先生有較全面的論述,他認為「國學可以理解為是參照西方學術對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進行研究和闡釋的一門學問。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國學,即胡適所說的『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思想、學術、文學藝術、數術方技均包括其中;狹義的國學,則主要指意識形態層面的傳統思想文化,它是國學的核心內涵,是國學本質屬性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們今天所要認識並抽象繼承、積極弘揚的重點所在」。由此可見,國學有著豐富的內涵,是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的認識和研究,也是一種文化身份的認同。
二、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國學內容
通過對現行的人教版一至六學年全套語文教材中的國學內容做一個粗略統計,可以看出,一到六年級的十二本教材中,包括選讀部分在內,共有課文四百二十一篇,其中國學內容四十篇,國學占課文總量的百分之九,此外,更有大量國學內容遍布在課文後面的「語文園地」或「回顧拓展」部分。這些國學內容分布於課文及課文後的知識拓展部分,使小學生能更多地了解、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並通過了解和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來進一步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國學部分,是新的課程標准對語文教育的要求,它不僅體現了語文的課程性質,更是形成與發展學生語文素養的豐厚資源,是實現語文課程目標不可或缺的途徑之一。
三、國學元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注入
國學經典的學習不僅可以培養青少年的優秀人格,使青少年能自覺遵守日常行為規范,而且能增強他們對傳承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如何有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入積極向上的國學元素呢?
1.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一方面能增加學生的國學涵養,豐富學生的人文底蘊,另一方面把誦讀活動和語文教學相結合,又能成為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助推器」,增加學生的識字量,積淀語感。心理學研究表明,十三歲以前是人生中記憶力的黃金時期。根據這一規律,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應以記憶、積累為主。新課標提出的一到六年級學生要背誦優秀古詩文一百六十篇(段)的要求,正是根據語文教學的規律和小學年齡特點和智力特點而提出的。誦讀不僅是培養學生語感的重要手段,還能使學生更好地體悟詩文的情感,更好地感受詩文的形象和意境。所以,利用小學生記憶力發展的最好時期,學習傳統文化經典,無疑能達到文化熏陶、智慧鍛煉和人格培養的目的。
2.故事熏陶。中華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每天利用課前幾分鍾時間,由教師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故事,目的是讓學生感到國學故事的無限精彩,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後,再讓學生說一說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從而為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打下基礎。小學生形象思維占優勢,用生動有趣的故事講述國學經典的內容,解釋其中的含義,學生聽得愉快、學得輕松,同時也消除了反復誦讀產生的枯燥感。因此,我們應在日常語文教學中,通過國學典故中的生動事例對學生進行生動的國學教育,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3.琴棋書畫。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文化,包括琴棋書畫、民俗風情等在內的國學元素,生動地描繪了中國傳統社會的歷史畫卷與精神風貌,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具代表性的載體。從小學低年級開始用音樂、書法等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熏陶孩子,讓孩子浸潤在文化藝術的氛圍中,能增加民族文化素養。這些對於國學的深入學習都是很重要的。心理學家認為音樂、書法等傳統文化國粹,能滲入人們的心靈,激起人們無意識的超境界幻覺,並能喚起平時被抑制的記憶。讓孩子在經典文化的熏陶中潛移默化,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認識和學習國學精粹,從而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願望,對孩子們精神世界產生更深層、更廣泛的影響。
4.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除了鼓勵小學生利用節假日參觀歷史博物館、名勝古跡外,還可以組織以國學為主題的夏令營,或以家庭為單位帶孩子出去游歷,增長見聞。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父母應為孩子創造和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利用假日帶孩子游歷名勝古跡,寓教於樂,讓他們在了解祖國歷史的同時陶冶情操,用心去感受千百年的文化氣息。名勝游歷不僅能使孩子們增長見聞、開闊眼界,還能激發孩子們對祖國秀美山河的熱愛,從而對孩子們的精神世界產生更深層次的情懷濡染。國學的內容博大精深,涵蓋了方方面面的民族傳統文化,可以說是「多元一體」的。
國學最重要的當代教育價值之一,就是對民族精神的傳承。傳承國學有利於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提升思想境界。開展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為核心內容的國學教育實踐,根本任務就是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人。在實踐當中我們要讓國學走進課堂,走進學校,走進校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讓學生耳濡目染促進德行的養成。要通過國學教育,來提高學生的自我修養,陶冶學生的性情,提升學生的人格品質,最終實現學生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參考文獻:
[1]章太炎.國學概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紀寶成.國學的當代意義[N].光明日報,2006-04-05.
[3]南懷瑾.南懷瑾講演錄[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C. 如何有效的將國學融入小學語文教育中

如何把國學融入小學語文教學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漸提高,社會文化事業日益豐富,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國人對文化教育需求的逐漸增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成功舉辦,極大地振奮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激起了國民對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國學的學習熱情。特別是在這兩年高考中,提高語文考試分數至180分,加強當前孩子對國學的學習,在正規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更是掀起了國學教育的熱潮。
一、什麼是國學教育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關於國學的概念,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先生有過較全面的論述,他認為國學可以理解為是參照西方學術對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進行研究和闡釋的一門學問,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國學,即胡適所說的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思想、學術、文學、藝術、數術、均包括其中;狹義的國學,則主要指意識形態層面的傳統思想文化,它是國學的核心內涵,是國學本質屬性的集中體現。
「國學教育」的內涵,也因此分為狹義和廣義之分。我們這里要探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國學教育」,就是狹義層面上的含義,即對意識形態層面的傳統思想文化的教育。通俗地來說,就是讓小學生能夠更多地了解、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並通過了解和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以更好地豐富我們素質教育的內涵。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意義
1、國學教育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
國學中的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千百年間,這些優美的詞句被萬口傳誦,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已經成為祖國文化的命脈。優秀的古詩詞不但情理趣兼備,易於誦記,而且能啟迪人的心智,真正讓學生受用一輩子。通過誦讀經典名作,如《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孟子》等蒙童教材,可以教授學生許多在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而且可以對小學語文課文的學習得到有益的補充,從而提升自身的語言文字素養。
2、國學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當今社會,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使得功利主義盛行,人文精神衰微,在日常的對青少年教育中,偏重於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我們不否認思想品德課程的正面引領作用,也不否認以現代科學為學科基礎的心理咨詢的疏導作用,但我們更看重的是文質兼美的流傳千古的國學對學生人格精神的滋潤,國學教育就如同杜甫老先生筆下的春雨,對啟迪學生的心靈和健全學生的人格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國學經典中蘊涵的傳統美德,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孩子們的人格,提升著孩子們的素養。如《弟子歸》,便於規范行為,養成良好習慣。《弟子歸》中的講的「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講的就是一種為人的規范,一種處世的准則。首先是「孝悌」,「百善孝當頭」,做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孝敬父母,尊重長輩,謙恭有禮等。再如《論語》、《孟子》中的思想,按梁啟超的說法,「是兩千年國人思想的總源泉,支配著中國人的內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聖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們全社會形成共同意識。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途徑
面對國學教育的熱潮,如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進行國學教育,是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討的課題。
1、要打好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
語言文字是國學的載體,是學習國學的基礎。只有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字基礎,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學習國學博大精深的內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大力度對學生語言文字基礎的培養,為國學教育打下深厚的基礎。首先,要教會學生讀准字音。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近幾年我校為了弘揚國學文化,每期開展詞語聽寫比賽,來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通過比賽,孩子們的基礎更扎實。
2、要誦讀國學經典文章
中國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記載的,國學誦讀,切不可忘記「經典」。在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一周誦讀至少三首古詩,每月上一節以古詩為主題的語文活動課。中國這個向世界貢獻過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李白、杜甫等無數傑出人士的國度,竟然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什麼是四書五經了,竟然只能從一些流行歌曲中才能感受到古典詩詞之美妙。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實在是我們這個曾經以君子之風、任俠之氣為榮的國家的不幸!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職責擔負起國學教育的重任。在我們學校,教導處給不同年級安排了不同的 經典誦讀課本,每天早上我校書聲琅琅,沐浴在濃濃的國學氛圍里。
3、要理解國學經典的內涵
目前國學教育中,偏重於誦讀,忽略了理解國學的內涵。針對小學生這一群體,可以開展「詩歌朗誦會」活動。當學生所掌握的古詩詞達到一定的數量時,讓學生對詩句進行分類整理:哪些是描寫自然景觀的,哪些是描寫人文景觀的,哪些是抒發作者的愛國情懷的……學生在整理的過程中,既可以復習記憶中的詩句,又為運用詩句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也就理解了詩句的內涵。同時針對國學中一些晦澀難懂的部分,語文教師可以側重宣講一些通俗易懂的傳統美德的故事,如「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匡衡鑿壁借光」、「車胤囊螢苦學」等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基本道德素質和行為習慣,使學生了解這些源遠流長的國學經典所蘊含的豐富內容。為了更好的弘揚國學經典,我校每年都會舉行經典誦讀比賽 ,形式多樣,有朗誦、誦讀、情景劇表演、武術等,孩子們積極投入到這項比賽中,既鍛煉了孩子們的膽量,又能提高一個平台讓孩子們展示自己,因此深受領導及家長的好評。
總之,我們應該把小學語文中的的國學教育看做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不能僅僅把國學看成是知識體系,更不能讓國學教育跟著潮流來,又隨著潮流走。要從根本上提高我國學生的語文素養,就不得不充分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國學文化回歸的重要性。為此,我們必須拓寬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新途徑,開展新國學教育。

D.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國學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途徑
面對國學教育的熱潮,如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進行國學教育,是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討的課題。
1、要打好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
語言文字是國學的載體,是學習國學的基礎。只有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字基礎,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學習國學博大精深的內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大力度對學生語言文字基礎的培養,為國學教育打下深厚的基礎。首先,要教會學生讀准字音。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
2、要誦讀國學經典文章
中國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記載的,國學誦讀,切不可忘記「經典」。 在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一周誦讀至少三首古詩,每月上一節以古詩為主題的語文活動課。中國這個向世界貢獻過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李白、杜甫等無數傑出人士的國度,竟然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什麼是四書五經了,竟然只能從一些流行歌曲中才能感受到古典詩詞之美妙。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實在是我們這個曾經以君子之風、任俠之氣為榮的國家的不幸!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職責擔負起國學教育的重任。
3、要理解國學經典的內涵
目前國學教育中,偏重於誦讀,忽略了理解國學的內涵。針對小學生這一群體,可以開展「詩歌朗誦會」活動。當學生所掌握的古詩詞達到一定的數量時,讓學生對詩句進行分類整理:哪些是描寫自然景觀的,哪些是描寫人文景觀的,哪些是抒發作者的愛國情懷的……學生在整理的過程中,既可以復習記憶中的詩句,又為運用詩句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也就理解了詩句的內涵。同時針對國學中一些晦澀難懂的部分,語文教師可以側重宣講一些通俗易懂的傳統美德的故事,如「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匡衡鑿壁借光」、「車胤囊螢苦學」等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基本道德素質和行為習慣, 使學生了解這些源遠流長的國學經典所蘊含的豐富內容。

E.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中滲透國學教育

一、分析語文教學的特性,尋找國學教育的切入點
從語文的整體特徵來看,它與國學仍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教師不能貿然在語文教學中教授國學。筆者認為,教師應該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共性,以此作為國學滲透的切入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考慮的因素較多,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國學教育的載體。國學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沉澱,大部分反映於古典文學中,詩詞歌賦、文言文等是它的主要形式。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應該有意識地在這些內容的教育中滲透國學思想,以此作為國學教育的載體。
除了語文教學的特點,教師也要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在小學時期,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適合接觸太過繁雜的理論內容。為了使國學滲透順利進行,教師應該簡化國學的內容,保留最為精華的部分。同時,教師還要給學生留有一些時間,讓學生消化並吸收這些內容。利用這段時間,學生還可以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形成個人價值觀。筆者認為,國學教育應該以學生的自主探討與教師的引導為基礎,這樣的好處是既保證了學生對國學的理解,也能夠使每個學生都獲得獨特的感悟。
例如,在學習《別董大》這首詩的時候,教師便可以適當地滲透國學教育。這是一首送別詩,在我國古代詩歌中十分常見。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同時增加學生的閱讀見解,教師可以找一些類似的詩歌,在對比中加強學生的理解。這首詩與其他的詩歌略有不同,它沒有朋友惜別的那種不舍與傷感,「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一掃送別的傷感,充滿豪氣。在國學教育中,教師不只要讓學生尋找共同點,也要尋找詩歌各自的特點。當學生獲得了完全不同的感悟,精神境界也會獲得一定的升華,達到了國學教育的目的。
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國學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教育,學生的情緒問題也是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加入國學的語文課堂,必然和以往有所不同,教師要做的便是讓學生盡快適應。筆者認為,只有讓學生對國學產生興趣,才能加快適應過程。小學生是國學教育的受體,為提高國學教育的效率,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國學的本質來看,它很難得到學生的青睞,這是無法改變的。教師應該將國學教育與學生喜歡的事物結合在一起,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古詩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其中融入一些游戲,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學中的趣味部分不能影響國學的主要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分清矛盾的主次關系,合理制定計劃。
在小學時期,興趣是學習動力的主要來源。學生的情緒左右著課堂的氣氛,也決定著課堂的走向。對待情緒這把「雙刃劍」,教師應該有正確的認識。當學生的情緒積極向上,對語文學習充滿熱情時,它可以推動教學的進程;當學生的情緒消極負面,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便會導致教學質量下降。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努力發揮其積極作用,避免消極因素的影響。其中,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所在。
三、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和國學教育的另一共性,它們都需要以此擴充學生的見解。因此,教師有必要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在滲透國學教育的前提要求下,課外閱讀的前提要求是以國學經典為主,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涉獵。在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時,教師要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小學生的年紀較小,沒有系統的課外閱讀策略,需要教師從旁引導。在閱讀的時候,應注重質量,重視學生的自我感悟。

F.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滲透國學教育,提升語文素養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回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應致答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國學經典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先賢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其中蘊含的豐富哲理可以成為孩子受用一生的文化資產。在課程多樣化的今天,融國學經典於語文教學,借國學經典來提升能力,已經成為彰顯語文學科特點、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一種嘗試,也是讓語文教學實踐 「文」起來的一種策略。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國學經典教育,充分發揮其作用呢?

G. 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國學教育

國學教育是進行來民族文化自傳承的需要
中國能夠從四大文明古國發展至今,並不斷開創一頁頁輝煌,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自己的位置主要得力於中華民族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各兒女共同奮進。當前課堂是對學生進行知識傳遞和教育的主要陣地,課堂也是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文化熏陶和培養的肥沃良田,學生在接受民族文化傳承的課堂中國學知識越發豐富起來,國學中的優秀的民族文化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傳承和發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教育是進行民族文化傳承的需要。

H. 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國學經典

國學教育是進行民族文化傳承的需要
中國能夠從四大文明古國發展至今,並不斷開創一內頁頁輝煌,在世界民容族之林中有自己的位置主要得力於中華民族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各兒女共同奮進。當前課堂是對學生進行知識傳遞和教育的主要陣地,課堂也是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文化熏陶和培養的肥沃良田,學生在接受民族文化傳承的課堂中國學知識越發豐富起來,國學中的優秀的民族文化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傳承和發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教育是進行民族文化傳承的需要。

I. 在小學階段如何對學生進行國學教育,有哪些行之高效的方式,方法

這個可以參考:

養成教育(行為習慣、禮儀品德、性格氣質)
自立教育(全面生版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權
經典教育(快樂讀經、高效讀經、熏陶讀經)
知識教育(識甲骨文、詩詞吟誦、中英雅樂)
游戲教育(回歸自然、身心協調、寓教於樂)

中國教育學會研究表明,經典誦讀對孩子的幫助主要表現在:1.培養良好習慣,奠定完善品格;2.開發記憶潛能,提升語文水平;3.提高專注能力,提高學習效率;4.奠定知識基礎,啟發理解能力。

全日制課程與活動安排:晨省昏定、課前靜心、生活綜合(常識、自理能力、養成、禮儀、勞動、手工)、德育、經典誦讀、德音雅樂、文字(自編教材、甲骨文、大篆、書法熏陶)、體育、英文經典與詩歌、游戲等。

家塾希望感召「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家長同仁,願意一同深入經典,言傳身教,教學相長。

另外家塾教學理念可以參考,網路同名blog

J.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教育

義務教育抄《語文課程標准》前言部襲分提出:"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認識中華民族的豐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在此理念指導下,以國學為主要載體的傳統文化在語文教科書中得到了應有的體現,不論是經典名著,還是諺語民俗等,都是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課如何進行國學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