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復習資料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復習資料

發布時間:2021-02-03 19:05:24

⑴ 四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第七,八單元復習知識點有哪些

第七單元復習提綱
2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這篇課文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說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
2、周恩來為什麼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
答:12歲的周恩來聽伯父說「中華不振」,這使他疑惑不解;接著周恩來在租界里看到一位中國婦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圍觀的中國人都敢怒不敢言,這使他真正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他經過深思熟慮,在修身課上,立下了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
3、課文寫了三件事,中間有兩次過渡。第一次是過渡句:「一連串的問題使周恩來疑惑不解,好奇心驅使著他,一定要親自去看個究竟。」第二次是過渡段,即課文的第9自然段。「從租界回來以後,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誰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麼。」
4、周恩來讀書的目的與其他同學讀書的目的有什麼不同?
答:其他同學「為明理、為做官、為掙錢、為吃飯」而讀書,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則是把個人的學習與民族的振興聯系起來。在這樣的對比中,顯示出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抱負。
5、理解重點詞語:
耀武揚威:課文中指巡警憑借帝國主義的勢力在租界里炫耀武力,顯示威風。
得意揚揚:課文中指那個大個子洋人看到租界里的中國巡警不給受傷害的中國人撐腰而顯得十分得意,神氣十足。
鏗鏘有力:這里指周恩來回答問題的聲音有力、響亮而有節奏。
胸懷:胸襟。這里指少年周恩來博大寬廣的內心世界。
6、「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什麼意思?
答:「崛起」是興起的意思。「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意思是:為中國的振興而讀書。
7、讀課文,體會周恩來從疑惑到靜思到立志的心理變化過程。周恩來在修身課上的發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的志向異常堅定,以後也不會有絲毫動搖。
8、 「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結合「中華不振」的現實和他在修身課上鏗鏘有力的話語等內容,想像一下周恩來在沉思什麼?
要點:不願意自己的民族再這樣軟弱,不願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這樣的欺凌,要為祖國的興盛和民族的振興而學習、奮斗。
9、「懲」的聲調是二聲,不能讀成三聲;「懲處」的「處」是多音字,在這里讀chǔ。;「巡」字中的三個「撇點」,不能寫成半圓;「嚷、懲、鏗、鏘」是後鼻音。
10、建議兩則周總理的故事《飛機遇險的時候》和《周總理的睡衣》,小仲馬的故事《真實的高度》。
11、《大江歌罷掉頭東》注釋:
大江:宋代文學家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開篇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句。「大江」在這里泛指氣勢豪邁的歌曲。
邃密:深入、細致,這里是精研的意思。
群科:即社會科學。一說是各種科學。
濟世窮:挽救國家的危亡。濟,拯救,變革;世,社會,國家;窮,瀕臨絕境,危亡。
面壁:面對牆壁坐著。據《五燈會元》記載,達摩大師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們不知道他在干什麼,都說是在看牆壁。這里用來形容刻苦鑽研。
破壁:據《名畫記》記載,南北朝著名畫家張僧繇在金陵(今南京)安樂寺,畫了四條沒有眼睛的龍。他說:如果點了眼睛,龍就要飛走。別人認為這話說得荒唐,他於是點了龍的眼睛,不一會兒雷電大作,轟毀了牆壁,巨龍乘雲飛去,而沒有點眼睛的龍還在。這個具有神話色彩的故事,是形容張僧繇畫技的高超。「畫龍點睛」和「破壁」兩個詞語都是來源於此。這里表示學成之後,像破壁而飛的巨龍一樣,為祖國和人民做一番大事業。
難酬蹈海亦英雄:難酬,難以實現,目的達不到。蹈海,投海。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即使理想無法實現,投海殉國也是英雄。這里借用了一個典故,據《史記》記載:魯仲連善於出謀劃策,秦軍圍趙都邯鄲,曾以利害說趙、魏大臣,魯仲連勸阻尊秦昭王為帝。他說:「彼即肆然而為帝,過而為政於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大意是,秦昭王妄圖稱帝,用錯誤的政策統治天下,那我將投東海而死,也不願作秦國的百姓。
12、近義詞:
耀武揚威——得意揚揚 左顧右盼——東張西望 果真——果然
風和日麗——風柔日暖 踴躍——積極 懲處——懲戒
驅使——促使
13、反義詞:
繁華——荒涼 熱鬧——冷清 清晰——模糊 堅定——軟弱
訓斥——表揚 欺凌——保護 得意揚揚——垂頭喪氣
疑惑不解——豁然開朗 耀武揚威——平易近人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1、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回憶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表現了葉聖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2、課文寫「我」到葉老家裡做客,兩次具體描寫了葉老家院子里滿牆的爬山虎:下午剛進院時見到的陽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黃昏時落日余輝映照下的爬山虎,作者通過寫爬山虎表達了自己當時的心情(借景抒情)。
3、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著。」這句話與題目呼應,寫出了15歲那個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我」的腦海中,葉聖陶先生的音容笑貌、親切教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4、詞句解析。
(1) 使得句子干凈了也規范了。
「干凈」,在這里指句子簡潔明白,不啰嗦。「規范」,指語言標准、典範。
(2) 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拂」,輕輕擦過,「春風拂面」指像春風一樣從臉上輕輕擦過,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運用這個比喻,更形象地表達出自己對葉老的感受。
5、課文為什麼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
答:因為「我」的作文寫得好,葉老請「我」到他家做客。我在葉聖陶家見到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他的教導使「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怎樣作文。時間雖已過去很久,但當時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葉聖陶先生,就彷彿又看到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所以以此為題。
6、讀葉老給肖復興的評語,體會「全是具體事實」「深受感動」「親切自然」是寫好作文的必要前提。
7、葉聖陶先生對《一張畫像》這篇作文作了仔細的推敲、修改,主要是從以下六個方面修改的。(在課後「資料袋」中找一找)
(1) 把用詞不準確的地方改准確。
(2) 把不通順的句子改通順。
(3) 把長句斷成短句。
(4) 刪去重復啰唆的詞句。
(5) 增添一些詞句,使表達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
(6) 改正錯別字和使用不當的標點符號。
8、近義詞:
推薦——推舉 質朴——淳樸 搖曳——搖晃 和藹——和氣
居然——竟然 燥熱——炎熱 楷模——模範
9、反義詞:
透露——保密 清楚——模糊 拘束——大方 消融——隔閡
一絲不苟——馬馬虎虎 受益匪淺——一無所獲

17、烏塔
1、這篇課文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2、理解詞語。
反駁:是指說出自己的理由,來否定別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
邏輯:是指事物客觀的規律性。
愜意:這里是很滿意、很舒服的意思。
語塞:指不知怎樣回答對方的問題。
4、近義詞:
愜意——舒服 蒙矓——模糊 疲倦——疲憊 道別——告別
匆匆——匆忙 反駁——反對 充足——充分 危險——危急
5、反義詞:
便宜——昂貴 充足——不足 危險——安全
疲倦——精神 反駁——贊同 匆匆——姍姍 蒙矓——清楚
筋疲力盡——精神抖擻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1、課文由兩封信組成,一封是張國強同學寫給柯岩的信,他認為同學們嫉妒他獲獎,因而疏遠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寫信向柯岩老師討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師的幫助。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分析了張國強失去朋友的原因,並結合自己的經歷告誡國強:只有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擁有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難與共,才能飛快地進步。
2、賞析句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也作「尺短寸長」。尺比寸長,但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楚辭·卜居》雲:「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3、理解詞語。
紅眼病:在課文里指看到國強取得好成績非常羨慕而忌妒。
碰釘子:比喻遭到拒絕或受到斥責。
摔跟頭: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4、書信的格式:
(1) 稱呼。把對收信人的稱呼寫在第一行,頂格。後面加上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怎樣稱呼,要根據寫信人和收信人的關系而定,一般說,當面怎樣稱呼,信上就怎樣稱呼。有時可以在稱呼前面加「敬愛的」「親愛的」這樣的詞語。
(2) 正文。這是信的主要部分。正文的開頭空兩格,通常是先寫問候的話,如,「您好!」「你身體好嗎?」如果寫的是回信,可以寫「×月×日的來信已收到」等內容。如果來信中提出一些問題或要求代辦的事,可以先把問題回答清楚,或者把代辦事情的結果告訴對方,然後再寫自己想說的話。如果說的事情多,就應該分段寫,寫完一件,再寫一件。每段起行空兩格,轉行頂格。
(3) 結尾。正文完了,結尾應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如,「此致敬禮」「祝你健康」。結尾的寫法,根據對象而定。如果給長輩寫信,可以寫「敬祝近安」「敬祝健康」;如果給平輩寫信,可以寫「祝你健康」「祝你工作順利」;如果給晚輩寫信,可以寫「祝你進步」「望你努力學習」。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應緊接正文之後,或單獨佔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工作順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4) 署名。結尾寫完後,在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可以帶姓,也可以不帶姓(熟悉的人可以不寫姓)。有時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稱謂,如「弟、兒、侄、妹」。如果加稱謂,一般不帶姓。如果是給單位或組織寫信,姓名要寫齊全。
(5) 日期。日期另起一行寫。
如果在信里問候別人,一般在署名和日期之後,另起一行,寫上「請代向××問好!」「××並此問好!」
如果信已經寫好,但是還有一些話沒有說完,可以寫在信的後面。先寫一個「附」字,後面加上冒號,寫完補充的話以後,再加上「又及」二字,「又及」後面加句號。
5、信封的格式
(1)在信封的第一行寫收信人的地址。字跡要工整,地名要詳細。寫地名要由省、市、縣,一直寫到區、街和門牌號碼。如果是給農村寫信,還要寫上鄉名和村名。信封的左上角畫著六個方格,應在裡面填上收信人的郵政編碼。
(2)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間寫收信人的姓名。可以根據收信人的身份,在名字後面寫「同志收」或「先生(女士)收」等,此處應避免寫稱謂,如,不宜寫「爺爺收」。
(3)在信封的第三行寫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信封的右下角寫上寄信人的郵政編碼。信件萬一出現投遞困難的情況,郵局可以憑借這些信息,迅速地把信退還給寄信人。
(4)信封正面距右邊55毫米至160毫米、距底邊20毫米以下的區域是條碼列印區,不要在這個區域里寫字或署名,以免影響投遞。
(5)信封上的字不能用鉛筆寫,以防模糊不清;更不能用紅筆寫,因為這是不禮貌的行為。
(6)託人轉交的信,在信封上要寫「面交」「煩交」等字樣,在信封第三行的後半行上,寫「×××托」或「×××拜託」就可以了。
6、近義詞:
告誡——勸誡 樂觀——豁達 冒昧——唐突 擺脫——解脫
煩惱——苦惱 驕傲——傲慢 討教——請教
和睦相處——友好相處
7、反義詞:
疏遠——親密 嫉妒——不屑 寂寞——熱鬧 樂觀——悲觀

語文園地七
1、默寫「日積月累」 中古人對於成長、人生的一些積極向上的看法的名句。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氣的人只要堅持不懈,事情終究會取得成功。《後漢書》共九十卷,是南宋范曄所作。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壞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學業的精深,在於勤奮刻苦,學業的荒廢,在於嬉戲游樂;道德行為的成功在於深思熟慮,敗毀在於因循苟且。(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進學解》)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是東晉文學家、田園詩人陶淵明的《雜詩》八首之一,感嘆時間一去不復返,勉勵人們應抓緊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
2、搜集、默寫其他成長名言。
3、聽寫「讀讀記記」「讀讀寫寫」。
4、掌握書信的格式。
第八單元復習提綱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1、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列舉具體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學技術對改變人類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2、句子賞析。
(1)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呼風喚雨」意思為「使刮風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現在比喻能夠支配自然」,在課文中比喻人類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從前那樣受到自然條件的嚴格限制。
(2)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這句話概括地說明了現代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
「發現」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現」的是本來存在的但我們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則是指創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發明」的是本來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創造。如,本組後面的三篇課文中講到的電腦、太空育種是前所未有的新發明創造,而恐龍飛向藍天演化成鳥兒,就是新發現。
(3)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來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千里眼」「順風耳」,在舊小說中指能看得很遠和聽得很遠的人。這兩個詞在課文中是指人們想像中的超脫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4)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盛唐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句形容紛紛大雪好似梨花開放,原意是用來形容北國邊塞異常寒冷。課文中引用這句古詩,表現了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變化之快、變化之大,是人們始料未及的,給人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3、在充分閱讀理解第3、4自然段的基礎上,說一說「我們這個時代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時代」、 「現代科學技術為人類創造了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體現在哪裡?
5、「潛」讀qián,不能讀成qiǎn。比較記憶「幻」和「幼」、「懶」和「賴」。
6、近義詞:
依賴——依靠 改觀——改善 探索——探究 回顧——回憶
大概——可能 出乎意料——意想不到
7、反義詞:
依賴——獨立 美好——醜陋 緊密——鬆散
出乎意料——意料之中

30*電腦住宅
1、課文是按照空間轉換的順序,採用「總——分——總」的結構來介紹的。第1自然段總體說明了住宅的裝置和使用情況;第2至7自然段從幾方面具體說明了電腦住宅中智能系統的使用和功能,這一部分是詳寫。最後一個自然段概括說明電腦住宅中電腦設置隱蔽、各負其責、相互合作的特點。課文表現了電腦的神奇和它給人們帶來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適,使我們體會到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的便利。
2、近義詞:
舒適——舒服 悅耳——動聽 減弱——削弱 陌生——生疏
貯存——儲存 烹調——烹飪
3、反義詞:
減弱——加強 持續——中斷 舒適——難受 熄滅——燃燒

31飛向藍天的恐龍
1、賞析句子:
① 「遼西的發現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的證據,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塗上了「點睛」之筆。」(為什麼說遼西的發現為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塗上了「點睛」之筆?)
這是一個比喻句,作者將古生物科學家們歷時百年的漫長研究歷程與取得的成果喻為「畫卷」。「點睛之筆」是指最重要、最關鍵的內容。科學家們提出了鳥類由恐龍演變而來的假說,但缺少證據。而發現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為這一假說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因此,說它是「點睛之筆」。
② 「科學家們希望能夠重現這一歷史進程。」
「這一歷史進程」指的是恐龍家族中的一支──獵食性恐龍長出羽毛、學會飛翔、演化為鳥類的漫長歷史過程。這句話是說科學工作者希望搜集到更多的化石、資料,力爭通過科學技術手段,將其演變的全過程展示在世人面前。
③「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
「一支」指的是恐龍的某一個分支,而不是全部;「漫長的演化」是指經歷了長時間的演變過程,而不是突如其來的變化。
④「一些與鳥類親緣關系較近的恐龍應該長有羽毛。」
「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龍;「應該」表示一種推測的意思,說明在沒有找到證據之前,不能確定。
③④兩句能夠看出作者用詞的准確性。
2、理解詞語。
茹毛飲血:指原始人不會用火,連毛帶血地生吃禽獸。
毋庸置疑:指無須懷疑,是鐵一樣的事實。
3、「凌」讀línɡ,不要讀成lín;「嶄」讀翹舌音;「鴿」字的第二筆是點不是捺;「盈」字上面的「橫撇點」不能寫成「撇點」,「橫撇點」的末筆是點,不能寫成捺。
5、近義詞:
五彩斑斕——五彩繽紛 輕盈——輕巧 敏捷——靈敏
後裔——後代 繁衍——繁殖 龐大——巨大 笨重——沉重
遲鈍——愚鈍 相似——相像 頓時——立刻 膨大——膨脹
6、反義詞:
笨重——輕盈 兇猛——溫順 遲鈍——敏捷 嶄新——陳舊
龐大——微小 躲避——顯露 脫離——聚合
欣喜若狂——悲痛欲絕

32*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1、題目《飛船上的特殊乘客》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2、賞析句子。
① 「除了食用,太空歸來的這些特殊乘客還有很多用武之地呢!」
「用武」本義是指使用武力、用兵,「用武之地」形容作用的范圍。這句話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說明了太空歸來的這些特殊乘客除了食用之外,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作用。
② 「小小的植物種子經過一番太空旅行,好像獲得了「魔力」,可以有這么多美妙的變化和神奇的用途。其實真正的魔法師是聰明勤勞的科學家們,是他們的知識和工作創造出一個個奇跡!「
「魔力」指使人沉迷的吸引力。作者驚異於植物種子的變化,說它似乎獲得了某種魔力;又把科學家們比作 「魔法師」,藉此贊美科學研究的神奇力量,贊美聰明勤奮的科學工作者。
3、理解詞語。
美味佳餚:「餚」本來的意思是做熟的魚肉,在本文中是指味道美好、營養豐富的太空蔬菜。
4、;「處於」的「處」字作動詞用時應讀chǔ,不讀chù;「差異」的「差」字當「不同」這個意思講的時候應讀chā,不能讀chà;「比較」的「較」字應讀jiào,不要誤讀為jiǎo。
5、近義詞:
淘汰——剔除 特殊——特別 篩選——挑選 遨遊——漫遊
差異——差別 浩瀚——廣大 花卉——花草
美味佳餚——山珍海味
6、反義詞:
特殊——平常 聰明——愚笨

語文園地八
1、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慣用的定型的詞語或短句,一般來說,成語中的字或詞不能隨便顛倒、增減或更換。
例如:(括弧內是正確的字)
咳(刻)不容緩(葯品廣告);出神入畫(化)(房地產廣告)
口蜜腹健(劍)(飲料廣告);隨心所浴(欲)(熱水器廣告)
2、默寫「日積月累」中關於探索科學的名人名言。
3、結合本單元課文體會這些名言的含義。
例如在《飛向藍天的恐龍》一課中,我們可以看出:正是科學家們注意到了恐龍和鳥類的相似之處,做出了大膽的猜測,並不斷加以驗證,才得出了鳥類是由恐龍的一支進化而來的結論,恰好驗證了「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這句話。
4、積累名人名言。
5、聽寫「讀讀記記」、「讀讀寫寫」。

⑵ 四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第七,八單元復習知識點有哪些

優質解答
第七單元復習提綱
2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這篇課文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說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
2、周恩來為什麼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
答:12歲的周恩來聽伯父說「中華不振」,這使他疑惑不解;接著周恩來在租界里看到一位中國婦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圍觀的中國人都敢怒不敢言,這使他真正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他經過深思熟慮,在修身課上,立下了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
3、課文寫了三件事,中間有兩次過渡.第一次是過渡句:「一連串的問題使周恩來疑惑不解,好奇心驅使著他,一定要親自去看個究竟.」第二次是過渡段,即課文的第9自然段.「從租界回來以後,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誰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麼.」
4、周恩來讀書的目的與其他同學讀書的目的有什麼不同?
答:其他同學「為明理、為做官、為掙錢、為吃飯」而讀書,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則是把個人的學習與民族的振興聯系起來.在這樣的對比中,顯示出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抱負.
5、理解重點詞語:
耀武揚威:課文中指巡警憑借帝國主義的勢力在租界里炫耀武力,顯示威風.
得意揚揚:課文中指那個大個子洋人看到租界里的中國巡警不給受傷害的中國人撐腰而顯得十分得意,神氣十足.
鏗鏘有力:這里指周恩來回答問題的聲音有力、響亮而有節奏.
胸懷:胸襟.這里指少年周恩來博大寬廣的內心世界.
6、「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什麼意思?
答:「崛起」是興起的意思.「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意思是:為中國的振興而讀書.
7、讀課文,體會周恩來從疑惑到靜思到立志的心理變化過程.周恩來在修身課上的發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的志向異常堅定,以後也不會有絲毫動搖.
8、 「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結合「中華不振」的現實和他在修身課上鏗鏘有力的話語等內容,想像一下周恩來在沉思什麼?
要點:不願意自己的民族再這樣軟弱,不願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這樣的欺凌,要為祖國的興盛和民族的振興而學習、奮斗.
9、「懲」的聲調是二聲,不能讀成三聲;「懲處」的「處」是多音字,在這里讀chǔ.;「巡」字中的三個「撇點」,不能寫成半圓;「嚷、懲、鏗、鏘」是後鼻音.
10、建議兩則周總理的故事《飛機遇險的時候》和《周總理的睡衣》,小仲馬的故事《真實的高度》.
11、《大江歌罷掉頭東》注釋:
大江:宋代文學家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開篇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句.「大江」在這里泛指氣勢豪邁的歌曲.
邃密:深入、細致,這里是精研的意思.
群科:即社會科學.一說是各種科學.
濟世窮:挽救國家的危亡.濟,拯救,變革;世,社會,國家;窮,瀕臨絕境,危亡.
面壁:面對牆壁坐著.據《五燈會元》記載,達摩大師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們不知道他在干什麼,都說是在看牆壁.這里用來形容刻苦鑽研.
破壁:據《名畫記》記載,南北朝著名畫家張僧繇在金陵(今南京)安樂寺,畫了四條沒有眼睛的龍.他說:如果點了眼睛,龍就要飛走.別人認為這話說得荒唐,他於是點了龍的眼睛,不一會兒雷電大作,轟毀了牆壁,巨龍乘雲飛去,而沒有點眼睛的龍還在.這個具有神話色彩的故事,是形容張僧繇畫技的高超.「畫龍點睛」和「破壁」兩個詞語都是來源於此.這里表示學成之後,像破壁而飛的巨龍一樣,為祖國和人民做一番大事業.
難酬蹈海亦英雄:難酬,難以實現,目的達不到.蹈海,投海.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即使理想無法實現,投海殉國也是英雄.這里借用了一個典故,據《史記》記載:魯仲連善於出謀劃策,秦軍圍趙都邯鄲,曾以利害說趙、魏大臣,魯仲連勸阻尊秦昭王為帝.他說:「彼即肆然而為帝,過而為政於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大意是,秦昭王妄圖稱帝,用錯誤的政策統治天下,那我將投東海而死,也不願作秦國的百姓.
12、近義詞:
耀武揚威——得意揚揚 左顧右盼——東張西望 果真——果然
風和日麗——風柔日暖 踴躍——積極 懲處——懲戒
驅使——促使
13、反義詞:
繁華——荒涼 熱鬧——冷清 清晰——模糊 堅定——軟弱
訓斥——表揚 欺凌——保護 得意揚揚——垂頭喪氣
疑惑不解——豁然開朗 耀武揚威——平易近人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1、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回憶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表現了葉聖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2、課文寫「我」到葉老家裡做客,兩次具體描寫了葉老家院子里滿牆的爬山虎:下午剛進院時見到的陽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黃昏時落日余輝映照下的爬山虎,作者通過寫爬山虎表達了自己當時的心情(借景抒情).
3、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著.」這句話與題目呼應,寫出了15歲那個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我」的腦海中,葉聖陶先生的音容笑貌、親切教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4、詞句解析.
(1) 使得句子干凈了也規范了.
「干凈」,在這里指句子簡潔明白,不啰嗦.「規范」,指語言標准、典範.
(2) 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拂」,輕輕擦過,「春風拂面」指像春風一樣從臉上輕輕擦過,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運用這個比喻,更形象地表達出自己對葉老的感受.
5、課文為什麼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
答:因為「我」的作文寫得好,葉老請「我」到他家做客.我在葉聖陶家見到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他的教導使「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怎樣作文.時間雖已過去很久,但當時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葉聖陶先生,就彷彿又看到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所以以此為題.
6、讀葉老給肖復興的評語,體會「全是具體事實」「深受感動」「親切自然」是寫好作文的必要前提.
7、葉聖陶先生對《一張畫像》這篇作文作了仔細的推敲、修改,主要是從以下六個方面修改的.(在課後「資料袋」中找一找)
(1) 把用詞不準確的地方改准確.
(2) 把不通順的句子改通順.
(3) 把長句斷成短句.
(4) 刪去重復啰唆的詞句.
(5) 增添一些詞句,使表達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
(6) 改正錯別字和使用不當的標點符號.
8、近義詞:
推薦——推舉 質朴——淳樸 搖曳——搖晃 和藹——和氣
居然——竟然 燥熱——炎熱 楷模——模範
9、反義詞:
透露——保密 清楚——模糊 拘束——大方 消融——隔閡
一絲不苟——馬馬虎虎 受益匪淺——一無所獲

17、烏塔
1、這篇課文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2、理解詞語.
反駁:是指說出自己的理由,來否定別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
邏輯:是指事物客觀的規律性.
愜意:這里是很滿意、很舒服的意思.
語塞:指不知怎樣回答對方的問題.
4、近義詞:
愜意——舒服 蒙矓——模糊 疲倦——疲憊 道別——告別
匆匆——匆忙 反駁——反對 充足——充分 危險——危急
5、反義詞:
便宜——昂貴 充足——不足 危險——安全
疲倦——精神 反駁——贊同 匆匆——姍姍 蒙矓——清楚
筋疲力盡——精神抖擻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1、課文由兩封信組成,一封是張國強同學寫給柯岩的信,他認為同學們嫉妒他獲獎,因而疏遠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寫信向柯岩老師討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師的幫助.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分析了張國強失去朋友的原因,並結合自己的經歷告誡國強:只有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擁有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難與共,才能飛快地進步.
2、賞析句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也作「尺短寸長」.尺比寸長,但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楚辭·卜居》雲:「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3、理解詞語.
紅眼病:在課文里指看到國強取得好成績非常羨慕而忌妒.
碰釘子:比喻遭到拒絕或受到斥責.
摔跟頭: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4、書信的格式:
(1) 稱呼.把對收信人的稱呼寫在第一行,頂格.後面加上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怎樣稱呼,要根據寫信人和收信人的關系而定,一般說,當面怎樣稱呼,信上就怎樣稱呼.有時可以在稱呼前面加「敬愛的」「親愛的」這樣的詞語.
(2) 正文.這是信的主要部分.正文的開頭空兩格,通常是先寫問候的話,如,「您好!」「你身體好嗎?」如果寫的是回信,可以寫「×月×日的來信已收到」等內容.如果來信中提出一些問題或要求代辦的事,可以先把問題回答清楚,或者把代辦事情的結果告訴對方,然後再寫自己想說的話.如果說的事情多,就應該分段寫,寫完一件,再寫一件.每段起行空兩格,轉行頂格.
(3) 結尾.正文完了,結尾應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如,「此致敬禮」「祝你健康」.結尾的寫法,根據對象而定.如果給長輩寫信,可以寫「敬祝近安」「敬祝健康」;如果給平輩寫信,可以寫「祝你健康」「祝你工作順利」;如果給晚輩寫信,可以寫「祝你進步」「望你努力學習」.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應緊接正文之後,或單獨佔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工作順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4) 署名.結尾寫完後,在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可以帶姓,也可以不帶姓(熟悉的人可以不寫姓).有時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稱謂,如「弟、兒、侄、妹」.如果加稱謂,一般不帶姓.如果是給單位或組織寫信,姓名要寫齊全.
(5) 日期.日期另起一行寫.
如果在信里問候別人,一般在署名和日期之後,另起一行,寫上「請代向××問好!」「××並此問好!」
如果信已經寫好,但是還有一些話沒有說完,可以寫在信的後面.先寫一個「附」字,後面加上冒號,寫完補充的話以後,再加上「又及」二字,「又及」後面加句號.
5、信封的格式
(1)在信封的第一行寫收信人的地址.字跡要工整,地名要詳細.寫地名要由省、市、縣,一直寫到區、街和門牌號碼.如果是給農村寫信,還要寫上鄉名和村名.信封的左上角畫著六個方格,應在裡面填上收信人的郵政編碼.
(2)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間寫收信人的姓名.可以根據收信人的身份,在名字後面寫「同志收」或「先生(女士)收」等,此處應避免寫稱謂,如,不宜寫「爺爺收」.
(3)在信封的第三行寫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信封的右下角寫上寄信人的郵政編碼.信件萬一出現投遞困難的情況,郵局可以憑借這些信息,迅速地把信退還給寄信人.
(4)信封正面距右邊55毫米至160毫米、距底邊20毫米以下的區域是條碼列印區,不要在這個區域里寫字或署名,以免影響投遞.
(5)信封上的字不能用鉛筆寫,以防模糊不清;更不能用紅筆寫,因為這是不禮貌的行為.
(6)託人轉交的信,在信封上要寫「面交」「煩交」等字樣,在信封第三行的後半行上,寫「×××托」或「×××拜託」就可以了.
6、近義詞:
告誡——勸誡 樂觀——豁達 冒昧——唐突 擺脫——解脫
煩惱——苦惱 驕傲——傲慢 討教——請教
和睦相處——友好相處
7、反義詞:
疏遠——親密 嫉妒——不屑 寂寞——熱鬧 樂觀——悲觀

語文園地七
1、默寫「日積月累」 中古人對於成長、人生的一些積極向上的看法的名句.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氣的人只要堅持不懈,事情終究會取得成功.《後漢書》共九十卷,是南宋范曄所作.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壞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學業的精深,在於勤奮刻苦,學業的荒廢,在於嬉戲游樂;道德行為的成功在於深思熟慮,敗毀在於因循苟且.(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進學解》)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是東晉文學家、田園詩人陶淵明的《雜詩》八首之一,感嘆時間一去不復返,勉勵人們應抓緊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
2、搜集、默寫其他成長名言.
3、聽寫「讀讀記記」「讀讀寫寫」.
4、掌握書信的格式.
第八單元復習提綱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1、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列舉具體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學技術對改變人類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2、句子賞析.
(1)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呼風喚雨」意思為「使刮風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現在比喻能夠支配自然」,在課文中比喻人類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從前那樣受到自然條件的嚴格限制.
(2)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這句話概括地說明了現代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
「發現」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現」的是本來存在的但我們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則是指創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發明」的是本來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創造.如,本組後面的三篇課文中講到的電腦、太空育種是前所未有的新發明創造,而恐龍飛向藍天演化成鳥兒,就是新發現.
(3)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來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千里眼」「順風耳」,在舊小說中指能看得很遠和聽得很遠的人.這兩個詞在課文中是指人們想像中的超脫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4)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盛唐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句形容紛紛大雪好似梨花開放,原意是用來形容北國邊塞異常寒冷.課文中引用這句古詩,表現了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變化之快、變化之大,是人們始料未及的,給人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3、在充分閱讀理解第3、4自然段的基礎上,說一說「我們這個時代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時代」、 「現代科學技術為人類創造了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體現在哪裡?
5、「潛」讀qián,不能讀成qiǎn.比較記憶「幻」和「幼」、「懶」和「賴」.
6、近義詞:
依賴——依靠 改觀——改善 探索——探究 回顧——回憶
大概——可能 出乎意料——意想不到
7、反義詞:
依賴——獨立 美好——醜陋 緊密——鬆散
出乎意料——意料之中

30*電腦住宅
1、課文是按照空間轉換的順序,採用「總——分——總」的結構來介紹的.第1自然段總體說明了住宅的裝置和使用情況;第2至7自然段從幾方面具體說明了電腦住宅中智能系統的使用和功能,這一部分是詳寫.最後一個自然段概括說明電腦住宅中電腦設置隱蔽、各負其責、相互合作的特點.課文表現了電腦的神奇和它給人們帶來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適,使我們體會到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的便利.
2、近義詞:
舒適——舒服 悅耳——動聽 減弱——削弱 陌生——生疏
貯存——儲存 烹調——烹飪
3、反義詞:
減弱——加強 持續——中斷 舒適——難受 熄滅——燃燒

31飛向藍天的恐龍
1、賞析句子:
① 「遼西的發現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的證據,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塗上了「點睛」之筆.」(為什麼說遼西的發現為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塗上了「點睛」之筆?)
這是一個比喻句,作者將古生物科學家們歷時百年的漫長研究歷程與取得的成果喻為「畫卷」.「點睛之筆」是指最重要、最關鍵的內容.科學家們提出了鳥類由恐龍演變而來的假說,但缺少證據.而發現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為這一假說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因此,說它是「點睛之筆」.
② 「科學家們希望能夠重現這一歷史進程.」
「這一歷史進程」指的是恐龍家族中的一支──獵食性恐龍長出羽毛、學會飛翔、演化為鳥類的漫長歷史過程.這句話是說科學工作者希望搜集到更多的化石、資料,力爭通過科學技術手段,將其演變的全過程展示在世人面前.
③「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
「一支」指的是恐龍的某一個分支,而不是全部;「漫長的演化」是指經歷了長時間的演變過程,而不是突如其來的變化.
④「一些與鳥類親緣關系較近的恐龍應該長有羽毛.」
「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龍;「應該」表示一種推測的意思,說明在沒有找到證據之前,不能確定.
③④兩句能夠看出作者用詞的准確性.
2、理解詞語.
茹毛飲血:指原始人不會用火,連毛帶血地生吃禽獸.
毋庸置疑:指無須懷疑,是鐵一樣的事實.
3、「凌」讀línɡ,不要讀成lín;「嶄」讀翹舌音;「鴿」字的第二筆是點不是捺;「盈」字上面的「橫撇點」不能寫成「撇點」,「橫撇點」的末筆是點,不能寫成捺.
5、近義詞:
五彩斑斕——五彩繽紛 輕盈——輕巧 敏捷——靈敏
後裔——後代 繁衍——繁殖 龐大——巨大 笨重——沉重
遲鈍——愚鈍 相似——相像 頓時——立刻 膨大——膨脹
6、反義詞:
笨重——輕盈 兇猛——溫順 遲鈍——敏捷 嶄新——陳舊
龐大——微小 躲避——顯露 脫離——聚合
欣喜若狂——悲痛欲絕

32*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1、題目《飛船上的特殊乘客》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2、賞析句子.
① 「除了食用,太空歸來的這些特殊乘客還有很多用武之地呢!」
「用武」本義是指使用武力、用兵,「用武之地」形容作用的范圍.這句話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說明了太空歸來的這些特殊乘客除了食用之外,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作用.
② 「小小的植物種子經過一番太空旅行,好像獲得了「魔力」,可以有這么多美妙的變化和神奇的用途.其實真正的魔法師是聰明勤勞的科學家們,是他們的知識和工作創造出一個個奇跡!「
「魔力」指使人沉迷的吸引力.作者驚異於植物種子的變化,說它似乎獲得了某種魔力;又把科學家們比作 「魔法師」,藉此贊美科學研究的神奇力量,贊美聰明勤奮的科學工作者.
3、理解詞語.
美味佳餚:「餚」本來的意思是做熟的魚肉,在本文中是指味道美好、營養豐富的太空蔬菜.
4、;「處於」的「處」字作動詞用時應讀chǔ,不讀chù;「差異」的「差」字當「不同」這個意思講的時候應讀chā,不能讀chà;「比較」的「較」字應讀jiào,不要誤讀為jiǎo.
5、近義詞:
淘汰——剔除 特殊——特別 篩選——挑選 遨遊——漫遊
差異——差別 浩瀚——廣大 花卉——花草
美味佳餚——山珍海味
6、反義詞:
特殊——平常 聰明——愚笨

語文園地八
1、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慣用的定型的詞語或短句,一般來說,成語中的字或詞不能隨便顛倒、增減或更換.
例如:(括弧內是正確的字)
咳(刻)不容緩(葯品廣告);出神入畫(化)(房地產廣告)
口蜜腹健(劍)(飲料廣告);隨心所浴(欲)(熱水器廣告)
2、默寫「日積月累」中關於探索科學的名人名言.
3、結合本單元課文體會這些名言的含義.
例如在《飛向藍天的恐龍》一課中,我們可以看出:正是科學家們注意到了恐龍和鳥類的相似之處,做出了大膽的猜測,並不斷加以驗證,才得出了鳥類是由恐龍的一支進化而來的結論,恰好驗證了「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這句話.
4、積累名人名言.
5、聽寫「讀讀記記」、「讀讀寫寫」.

閱讀全文

與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復習資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