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文言文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文言文

發布時間:2021-02-05 18:51:13

『壹』 蘇教版初中語文的文言文

http://www..com/?word=%E8%8B%8F%E6%95%99%E7%89%88%E5%88%9D%E4%B8%AD%E8%AF%AD%E6%96%87%E7%9A%84%E6%96%87%E8%A8%80%E6%96%87&tn=360se_11_dg&ie=utf-8

『貳』 請問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的文言文中全部被動句和倒裝句。

親,您這是要網友們找嗎?我還是給你一些提示吧,初中的書我早就沒了。內其實判斷容語句類型,你只要把一個文言句子翻譯一下,再與原句對比,一般翻譯出有「被」字的都是被動句。比如,「為我所用」,翻譯為「被我用」,「為···(所···)」就屬於被動句類型。倒裝嘛,也是。比如,「孔子雲:『何陋之有?』」翻譯為「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何陋」是「什麼簡陋」的意思,是賓語,「有」是動詞,所以這個句子是「賓語前置句」!你慢慢找吧,初一沒多少文言文的!

『叄』 蘇教版初中語文所有文言文

七年級抄(上)
鄭人買履,刻舟求劍,幼時記趣,水調歌頭,三峽,以蟲治蟲,梵天寺木塔,狼.
七年級下
趙普,黃鶴樓,於圓,水調歌頭,三峽,,兩小兒辯日,愛蓮說.
八年級上
晏子使楚,人琴俱亡,小石潭記,記承天寺夜遊,治水必躬親.
八年級下
馬說,陋室銘,活板,核舟記,口技,送東陽馬生序,山市.
九年級上
陳涉世家,桃花源記,與朱元思書,捕蛇者說,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江城子密州出獵.
九年級下
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孟子二章(魚我所欲也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愚公移山,出師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肆』 急需蘇教版的初中語文的文言文

七年級(上)
鄭人買履,刻舟求劍,幼時記趣,水調歌頭,三峽,以蟲治蟲,梵天寺木塔,狼.
七年級下專
趙普,黃鶴樓,於圓屬,水調歌頭,三峽,,兩小兒辯日,愛蓮說.
八年級上
晏子使楚,人琴俱亡,小石潭記,記承天寺夜遊,治水必躬親.
八年級下
馬說,陋室銘,活板,核舟記,口技,送東陽馬生序,山市.
九年級上
陳涉世家,桃花源記,與朱元思書,捕蛇者說,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江城子密州出獵.
九年級下
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孟子二章(魚我所欲也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愚公移山,出師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我用的是蘇教版的書,以上就是文言文,但主要有:水調歌頭,三峽,水調歌頭,三峽,愛蓮說.小石潭記,記承天寺夜遊,馬說,陋室銘和九年級的是重點.我們模考考過.
祝你中考取得好成績!

『伍』 有關蘇教版七上文言文相關練習。謝謝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期期末復習 文言文閱讀
一、閱讀《鄭人買履》,完成文後問題。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
① 履( ) ② 操( )
③ 度( ) ④ 寧( )
2.翻譯: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譯文:
3.這則寓言故事包含了什麼道理?
答:
二、閱讀《刻舟求劍》,完成文後問題。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1. 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涉( ) ②遽( )
③是( ) ④求( )
2.分別指出加點詞所指代的內容。
①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 ②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3.解釋下加點的「之」的意思,並按要求歸類。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而忘操之。
C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⑴做代詞,代物的:( )
⑵做動詞用的:( )
4.翻譯:是吾劍之所從墜。
譯文:
5.這則寓言故事包含了什麼道理?
答:
三、閱讀《幼時記趣》,完成文後問題。
①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怡然稱快。
③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目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1. 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是( )
①於土牆凹凸處( 在 ) ②神遊其中 ( 想像 )
③項為之強 ( 僵硬 ) ④留蚊於素帳中 (樸素的)
⑤蓋一癩蛤蟆也(原來是) ⑥鞭數十(鞭子)
⑦以土礫凸者為邱(同「丘」,土山) ⑧鶴唳雲端(高亢地鳴叫)
2.解釋一詞多義:
①之 時有物外之趣( ) 昂首觀之( )心之所向( ) 項為之強( )
②觀 昂首觀之( ) 作青雲白鶴觀( )
③以 徐噴以煙 ( ) 以叢草為林( )
④為 項為之強 ( ) 以蟲蟻為獸( )
⑤故 故時有物外之趣( ) 溫故而知新( )
⑥其 常蹲其身 ( ) 神遊其中( )
3.下面的詞語大多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漢語中,請解釋它們的意思。
(1) 明察秋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龐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譯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_________________。
4.翻譯下列句子
譯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譯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選文第二段寫的趣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用4個字)
6.對選文第三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有下面兩種不同的概括。你贊成哪一種?簡要說明你的理由。 (1)神遊叢草 (2)神遊山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一段中統領全文的一個詞語是。
8.什麼是「物外之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9.「我」能得到許多閑情之趣的原因是 。
10、沒有想像就沒有神遊的感受,請用原文寫出第三段中作者想像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說說「項為之強」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第四段中具體表達「神遊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第二段中「又」的用法應該是:( )
A.表示重復或繼續 B.表示幾種情況或性質同時存在
C.表示意思上更進一層 D.表示轉折,有「可是」的意思
14.第一段與二、三、四段的關系是: 。
15.文章具體敘述了幼時的幾件趣事,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性格和情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鶴」在我國古代有著豐富的文化內容,請你寫出兩個帶有「鶴」字的成語或詩句。1、 _________________ 2、_____ __ ________
四、閱讀《三峽》,完成文後問題。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溯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
略無闕處 ( )夏水襄陵 ( )良多趣味 ( )
屬引凄異 ( ) 沿泝阻絕( ) 飛漱其間( )
晴初霜旦 ( )
2.解釋下列詞語的不同含義。
⑴自: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⑵長:常有高猿長嘯()巴東三峽巫峽長()
3.翻譯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譯文:
(2)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譯文:
(3)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譯文:
4.「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描寫得形神兼備,試分析好在哪裡?
答:
5.有一句話把三峽春冬季節山水草木的秀麗景色概括無遺,這句話是: 。
6.文章為何沒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來描寫三峽的景色?談談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內容與唐朝哪位詩人寫的哪首詩一致?請將詩人的名字及其詩寫出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8.作者描寫三峽壯麗景色,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作者引用「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的作用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五、閱讀《以蟲治蟲》回答文後問題。
元豐中,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忽有一蟲生如土中狗蠍其喙有鉗千萬蔽地遇子方蟲則以鉗搏之悉為兩段。旬日子方皆盡,歲以大穰。其蟲舊曾有之,土人謂之「傍不肯」。
1.在畫線的文段中該停頓的地方用「//」隔開。
2.解釋加點字。
其喙有鉗( ) 歲以大穰( )悉為兩段( ) 旬日子方皆盡( )
3.下列各組中的加點字相同的兩項是( )( )。
A.方為秋田之害 方兩三級
B.而動如初 匠師如其言
C.以鉗搏 以瓦布之
D.問塔動之因 其蟲舊曾有之
E.旬日子方皆盡 人皆伏其精練
4.翻譯:其蟲舊曾有之,土人謂之「傍不肯」。
譯文:
5.填空(用原語句填寫)。
文章一開始就用一個「 」字顯示蟲害的緊迫,治蟲實為當務之急。接著介紹子方蟲的天敵,用 「 」說明為數眾多,用「 」說明它剿滅害蟲時威力大。最後用「 」的結果突出了「以蟲治蟲」的成功。
六、閱讀《梵天寺木塔》,完成文後問題。
錢氏據兩浙時,於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二三級,錢帥登之,患其塔動。匠師雲:「未布瓦,上輕,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動如初。無可奈何,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貽以金釵,問塔動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匠師如其言,塔遂定。蓋釘板上下彌束,六幕相聯如(月去)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動。人皆伏其精練。
1.《梵天寺木塔》選自 ,作者 , 代科學家、政治家。
2.解釋帶點的詞。
患其塔動( ) 未布瓦( )貽以金釵( ) 蓋釘板上下彌束( )
人皆伏其精練( )
3.分別指出加點詞所指代的內容。
錢帥登之 ( ) 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 )匠師如其言( ) 此易耳 ( )
4.解釋句中文言虛詞。
於杭州梵天寺( )貽以金釵( )但逐層布板訖( )
5.「匠師如其言,塔遂定。」的意思是: 。
6.「皓笑曰」中的「笑」表現了喻皓當時怎樣的心態?
答:
七、閱讀《狼》,完成文後問題。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止有剩骨 ( ) 並驅如故 ( )顧野有麥場( )一狼洞其中 ( )
2.把下邊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譯文:
3.解釋下列各組句子中的加點字。
①其 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 ) 屠乃奔倚其下 ( )
②以 以刀劈狼首 ( ) 投以骨 (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 可以為師矣 ( )
③之 復投之 ( ) 兩狼之並驅如故( )
久之,目似瞑…… ( ) 又數刀斃之 ( )
4.《狼》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答:
5、「屠大窘」的原因是什麼?用原文回答問題。(1分)

6、用現代漢語解釋下面的句子。(4分)
( l )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 2 )其一犬坐於前

7、文章通篇寫「狼」,最後歸結到「禽獸」上,請你說一說作者這樣寫的深刻含義。(3分)
8、漢語里有關狼的成語比較多,請寫出3個。(3分)
9、蒲松齡如何看待狼?你怎樣看待狼?(4分)
八、閱讀《〈論語〉八則》,完成文後問題。
1.解釋下面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⑴默而識之( )⑵不恥下問( )⑶不亦說乎( )
⑷不亦君子( )⑸學而不厭( )⑹人不知而不慍( )
⑺學而不思則罔( ) ⑻思而不學則殆( )
2.「而」的用法有:表並列、表轉折、表承接,請解釋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
⑴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⑵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⑶溫故而知新( ) ⑷學而不思則罔( )⑸擇其善者而從之( )
3.翻譯下列句子:
⑴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
⑵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譯文: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何有於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視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5.《論語》是記錄 的書。「論」是 的意思。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 家、 家, 的創始人。
16.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①默而識之( )( ) ②學而不厭( )( )
③必有我師焉( ) ④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 )( )
17.翻澤下列句子
①何有了我哉: 。
②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
18.「默而識之」說的是學習態度還是學習方法?

『陸』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後5篇文言文和10首古詩是哪些,老師讓借書預習,沒借到,求各位大俠幫幫忙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回答者: ILOVEYOU8474 - 初學弟子 一級 1-19 17:16
文言文:
5.童趣 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童趣 譯文
回想我童年的時候,能夠對著太陽張開眼睛,明察秋毫,見到極小的東西,必定細細去觀察它的紋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夏日的蚊子聲音象雷鳴,我心裡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鶴在天空飛翔。心裡這么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變成仙鶴了。我抬起頭看,脖子都硬了。我又讓蚊子留在帳子裡面,慢慢地吸口煙噴出來,叫蚊子沖煙飛鳴,當作青雲中的白鶴觀看,果然就象鶴唳雲端一樣,令人怡然稱快。
我又常在土牆凹凸的地方,或是花台小草叢雜的地方,蹲下身子,與花台一般高,定神仔細觀察,以叢草作為樹林,以小蟲和螞蟻作為野獸,以泥土凸的作為山丘,凹的作為山谷,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有一天,見到有兩個小蟲在草里斗,看得正高興的時候,忽然有個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隻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個小蟲就被它吞了進去。我年紀小,正看得出神,不覺嚇得叫了起來。定了定神,捉住這只癩蝦蟆,鞭打了數十下,驅逐去別的院子 。

10.論語十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20.《山市》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省悟到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的城牆,(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牆,連綿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忽然颳起大風,煙塵彌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
一層一層地指著數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麼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桿)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
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25.《世說新語》兩則
1.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①雪驟②,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④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①.【俄而】不久,不一會兒。 ②.【雪驟】雪下得急。 ③.【差可擬】差不多。 ④.【未若】比不上。 ⑤.【因】乘。
譯文: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急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比不上柳絮乘風飄起」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2.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陳太丘和朋友預先約定好一起出行,約定在中午時分,約定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離開了。當他離去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當時年僅七歲,正在家門外做游戲。客人問他:「你的父親在家不在?」陳元方回答說:「父親等待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到,已經離去了。 」客人便發怒說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約好一起出行,卻拋棄人家而離去。」陳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中午時分見面,中午不到,這就是沒有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這便是沒有禮貌。」客人感到很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走回家不去理他。

30.《寓言四則》倒數兩則
3.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雲。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譯文
宋國有一個富人(有一天)天下大雨毀壞了牆。他的兒子說:「如果不修補,一定有盜賊(偷東西)。」,鄰居家的老人也這么說。晚上(他家)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這家人認為自己的兒子很聰明,卻懷疑鄰居家的老人。

4.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譯文
靠近長城一帶的人中,有一個精通術數(一些迷信活動)的人,他的馬無原無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領地。人們都來安慰他,這位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福氣呢?」經過幾個月,他的馬帶領著胡人的駿馬回來了。人們都來恭喜他,這位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禍患呢?」家裡有許多好馬,他的兒子很喜歡騎,有一次,從馬上掉下來折斷了大腿。人們都來安慰他,這位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福氣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打進了長城。壯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去打仗。靠近長城一帶的人,絕大部分都戰死了。唯獨這個人的兒子因為瘸腿的緣故,父子都保全了性命。

古詩:
15.古代詩歌四首
1.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4.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課外古詩詞背誦(10首)
1.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

【譯文】

清晨我漫步走到這座古寺,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高聳的叢林。
一條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靜的遠方,那裡是被花木濃蔭覆蓋著的禪房。
山光明凈,鳥兒歡悅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覺得心境的空靈。
萬物一片沉寂,只有鍾磐聲在空中回盪。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6.泊秦淮
唐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7.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8.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解說】(上嶺很累,但是)莫說從嶺上下來就不難,在下山之前常常讓那些行人空歡喜一場。走入到崇山峻嶺之中,你才從一重山裡出來,可是又被另一重山攔住了。
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後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9.如夢令 南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10.觀書有感 南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柒』 蘇教版語文7年級上學期必考文言文有哪些、

本書上的肯定要考的,先背熟了,再去書店買一些高中的參考,頂多也就是古代文人說的有關學習的文言文,我也是初一的,這個現在我認為還不用煩。

『捌』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文言文的通假字(全部)

這些是我所知道的希望能幫助你

1.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鄭人買履》版

2.反歸取之——(「反」通「權返」,返回)《刻舟求劍》

3.以土礫凸者為邱——(「邱」通「丘」,山丘)
項為之強——(「強」通「僵」,僵硬)《幼時記趣》

4.略無闕處——(「闕」通「缺」,空缺)《三峽》

5.土人謂之「傍不肯」——(「傍」通「旁」,旁邊)《以蟲治蟲》

6.人皆伏其精練——(「伏」通「服」,佩服)《梵天寺木塔》

7.不亦說乎——(「說」通「悅」,愉快、高興)
悔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默而識之——(「識」通「志」,記住)《論語》八則

8.止有剩骨——(「止」通「只」)《專題 狼》

『玖』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所有古詩詞及文言文

七上
《中秋詠月詩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我有思念回是圓的)
《古代詩詞三首》(答過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
《古代詩詞四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西江月、秋詞、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夢溪筆談二則》(以蟲治蟲、梵天寺木塔)
《論語八則》《狼》
《古詩四首》(迢迢牽牛星、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登岳陽樓)
七下
卜運算元
詠梅
24古代詩詞三首
木蘭詩
觀刈麥
破陣子

『拾』 七年級上冊的文言文原文

【原文】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怡然稱快。
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目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譯文】
我回憶童年小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看著太陽,眼力足以看清極其細小的東西。
看到極細小的東西,一定仔細觀察它的花紋。所以時常有觀察物體本身以外的樂趣。
夏天蚊子的飛鳴聲像雷一樣,我私下裡把它們比做群鶴在空中飛舞。
心中想像的景觀(鶴舞),那麼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飛舞著的蚊子)果真(覺得它們)是鶴了。
仰起頭觀賞這種景象,脖頸因為這樣都僵硬了。
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帳里,用煙慢慢地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霧鳴叫,當做青雲白鶴看,果真像鶴在雲頭上高亢地鳴叫,高興得直喊痛快。
在高低不平的土牆邊,雜草叢生的花台邊,我常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體和花台一樣高,定睛細看。
把繁茂的雜草當做樹林,把昆蟲螞蟻當做野獸,把泥土瓦礫凸出的地方當做土山,把低窪的地方當做山溝,想像在裡面游歷的情景,感到心情舒暢,自得其樂。
一天,我看見兩只蟲子在草叢間打鬥,觀看這一情景興趣正濃的時候,忽然有一個龐然大物,像搬開大山撞倒大樹一樣闖過來,原來是一隻癩蛤蟆。
蛤蟆舌頭一伸然後兩只蟲就全被癩蛤蟆吞進肚裡。
我當時年齡正小,正在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驚叫一聲,感到害怕;等我心神安定下來,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幾十下,把它驅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
三峽
【原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
在七百里長的三峽中,兩岸群山連綿,沒有一點空缺的地方;層層疊疊的岩峰,遮蓋住了藍天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見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見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順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隻都被阻隔斷了。如有皇帝的命令需要急速傳達,這時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達了江陵,兩地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騎著賓士的快馬,駕著長風,也不如行船快啊。
到了春天和秋天的時候,白色的急流,迴旋著清波,碧綠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古柏,懸泉瀑布,在山峰之間急流沖盪。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妙趣橫生。
每逢秋雨初晴或者降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猿猴在高處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不斷,凄涼怪異,空盪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的漁民唱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論語》八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這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這里借回答於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裡,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於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講的是珍惜寶貴的時光。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但並)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閱讀全文

與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文言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