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語文課程標准2015小學語文中段教學重點是什麼
(考慮到需要這個資料的,一定是我的同行,所以使用了「自己的圖書館資料」給你下載,但願我能幫到你)
小學語文中段教學的重點
1.識字與寫字教學
【教學任務】: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800個(比原減少200個)左右會寫;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繼續鞏固識字成果,理解詞語。
【教學建議】:多讓學生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來識字,理解詞意。盡量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培養學生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由低段二年級的重點教學,到了中段教學時,詞語的教學就轉化為基礎了,這個基礎要一直延續到高段。
2.閱讀教學
【教學任務】: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像,領悟內容;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教學建議】:教師可按上面的一些教學任務,設計一些問題,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體驗。但要注意一篇課文只圍繞一、二個教學任務(或重點問題或課後的思考題)進行教學就行了,絕不能面面俱到。以段的訓練為重點,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在朗讀中重點指導「有感情」。初步培養想像與聯想的意境效果。
一般情況下,閱讀教學教師只圍繞三個目標進行:一是朗讀指導與訓練;二是讓學生說他讀懂了什麼(教師可以根據上面的教學任務作必要的提示);三是讓學生說他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當然在做這三件事時,教師要作必要的引導。
3.習作教學
【教學任務】:學生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流;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
【教學建議】: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三年級能寫好一個段(落)的文章。四年級能寫好文章的主要(重點)內容。四年級(下)滲透暗示分段。
中段的主要任務概括為:①段的訓練;②理解主要內容。
中段教學抓好詞語的教學非常關鍵,因為它是最基本的語言細胞。在解決讀得正確、流利的同時,在識字的基礎上,對於詞語的教學,主要以查字典的方法,向學生傳遞的是標準的解釋,學生學到的是非常精確的知識,不容有半點馬虎與疏忽。這樣學生才能在詞語的理解上規范地積淀起來。詞語要放到語言環境中去理解。通過理解詞語的本意與引申義,去品味詞語,去品味語言,去理解句子的內涵,去理解文本的內涵,去理解文本的人文情懷。
『貳』 如何確定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重難點
相對其他科目來,語文的源工具性很強,應做到知識與能力並重。不管知識還是能力,都指向聽、說、讀、寫。四項都是重點,但第四項是難點。小學語文教學重難點有階段性,低、中、高年級分別有不同,六年級時字詞教學不是重難點,但在一年級時卻顯得尤為重要。就是每一冊的各個單元的教學,也不相同。要確定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必須在吃透教材和深刻領會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才能做出。(你的問題既可作一篇論文,也可作為一個課題來研究。)
『叄』 新課標對小學語文各個年級的教學要求是
您好,看到您的問復題將要被新提的問制題從問題列表中擠出,問題無人回答過期後會被扣分並且懸賞分也將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您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或者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您可以多認識一些知識豐富的網友,和曾經為你解答過問題的網友經常保持聯系,遇到問題時可以直接向這些好友詢問,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 三,該自己做的事還是必須由自己來做的,有的事還是須由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解決的,別人不可能代勞!只有自己做了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別人只能給你提供指導和建議,最終靠自己。 您可以不採納我的答案,但請你一定採納我的建議哦! 雖然我的答案很可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但一定可以使你更好地使用問問哦~~~
『肆』 小學語文新課標
第一部分前言
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造就現代化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應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鑒各國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二、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語,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盡可能夠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並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應當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語言語課程的變革和發展。
三、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1.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之下,按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這四個學段,分別提出「階段目標」,體現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
2.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年段相互聯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3.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小學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准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
4.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部分,對教材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學、評價等,提出了實施的原則、方法和策略,也為具體實施留有創造的空間。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階段目標
第一學段(1~2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6.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7.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8.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9.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10.喜愛圖書,愛護圖書。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第二學段(3~4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7.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9.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10.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主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第三學段(5~6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
3.能藉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4.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
5.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6.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10.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11.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
7.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40分鍾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
(四)口語實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五)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學段(7~9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2.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3.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鍾不少於5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擴展自己的視野。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6.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7.能夠區分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
8.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9.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10.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1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12.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
13.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語言上的難點;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4.能利用圖書館、網路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15.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三)寫作
1.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
2.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
4.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
5.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
6.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進行擴寫、續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
7.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
8.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藉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9.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0.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於140萬字,其他練筆不少於1萬字。45分鍾能完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
(四)口語交際
1.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說話觀點和意圖。
3.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4.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5.在交流過程中,能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
6.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復述轉述,完整准確、突出要點。
7.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
8.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能聽出討論的焦點,並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註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第三部分 實施建議
一、教材編寫建議
1.教材編寫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2.教材應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有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教材要注重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有助於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感情。
4.教材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
5.教材選文要具有典範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
6.教材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語文知識、課文注釋和練習等應少而精,具有啟發性,有利子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
7.教材內容的安排,應避免繁瑣化,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注重情感態度、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8.教材的體例和呈現方式應避免模式化,鼓勵靈活多樣,注意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9.教材要有開放性和彈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給地方、學校和教師留有開發、選擇的空間,也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路,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
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
2.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
3.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語文教學配置相應的設備;還應當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社區建立穩定的聯系,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
4.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教學建議
(一)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四)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五)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1.關於識字與寫字與漢語拼音。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
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應有所不同,1~2年級要多認少寫。
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 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
2.關於閱讀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但不應把它們機械地割裂開來。
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 有些詩文還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
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還應注意學主閱讀時的心理衛生和用眼衛主。
3.關於寫作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1~4年級從寫話、習作入手。是為了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像和幻想。
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
『伍』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各學段對閱讀有哪些具體要求
1-2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3-4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5-6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第一學段(1~2年級)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第二學段(3~4年級)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第三學段(5~6年級)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5)小學語文課標各年級重難點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要求規定:
1、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2、教材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
3、教材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語文知識、課文注釋和練習等應少而精,具有啟發性,有利於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
『陸』 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難點
第一學段
所謂小學語文第一學段包括兩個年級四冊教材。四冊教材需要落實的教學目標,崔巒老師曾為我們概括總結了五點:
1、學會漢語拼音(會讀、會拼、會抄寫);
2、識字、寫字;
3、正確地朗讀;
4、在不同場合與人主動地交流;
5、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冊教材的編寫框架,除一(上)教材外,其餘三冊都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每個專題包括1課「識字」、4~5篇課文和1個語文園地。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和展示台。其中,四(下)教材還增設了「寬頻網」欄目,同時,在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我知道」。一年級兩冊課文採用全文注音形式,從二(上)開始課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隨文注音。為了便於中低銜接,在二(下)教材里安排了4篇略讀課文。此外,從一(下)開始教材還分別安排了5~6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閱讀。其知識結構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等五部分。園地中題目的安排都以「我會×」的形式出現,每個園地後安排一次「口語交際」。
第二學段
第二學段在小學語文課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在語文素養的形成發展進程中佔有重要地位。包括三、四兩個年級,共四冊教材。總結本段教材特點包括:突出重點加強統合整體推進動態生成
這四冊教材仍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每冊分別共設8個專題。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
單元課例包括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而且略讀課文的比重隨年級升高逐步加大。在部分課文的練習題後,還安排有「資料袋」,四年級還安排有「閱讀鏈接」。
語文園地作了進一步改進。一是把口語交際和習作這兩個板塊提前,並作比較詳細的提示,以體現對這兩項訓練的重視。二是擴充了內容,增加了成語故事、趣味語文、寬頻網,與展示台交叉安排。從本學段起,每冊各有兩組,結合專題編排了綜合性學習。此外,每冊還各安排了8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閱讀。三年級教材詞語表單列附後,四年級教材每單元增設「詞語盤點」,其中「讀讀寫寫」之中的詞語要求會寫,「讀讀記記」要求會讀記住。
第三學段
人教版第三學段語文教科書的編寫框架,與第二學段一脈相承。
因為我們的實驗教材目前只進行到五(上),我們暫且就以這本教材為摹本來稍作交流。從五上教材來看,第三學段課文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其中第一單元「我愛閱讀」和第五單元「遨遊漢字王國」還安排有不同呈現形式的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遨遊漢字王國」單元採取了全新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和學習重點。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篇,略讀課文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將前後課文從內容上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閱讀。
口語交際·習作獨立成一個欄目,並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
回顧·拓展由3個欄目組成,其中有2個固定欄目:「交流平台」「日積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語故事」「課外書屋」「趣味語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語故事」「課外書屋」各兩次,「趣味語文」一次。
課文編排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由扶到放的設計思路。
一、 各學段教材編排的突出特點
第一學段:
1、順坡上學,做好幼小銜接
一二年級學生說起來處在同一個年齡段,但真正落實教學,應該說,一上和二下有著很大差距,我們的老師都會有切身感受。當然,我們的低段教材也很好的做到了幼小銜接。比如,新書起始的入學教育,分別以「歡迎新同學」「學習語文很快樂」和「良好的讀寫習慣」為主題。
落實教學時,可根據學校不同的實際情況,把觀察畫面與參觀校園結合起來,指導學生認識校園,初步明確學校常規,如:課堂上怎麼坐、怎麼舉手發言、怎麼讀書,都要指導學生模仿圖畫練一練。尤其要讓學生明確寫字的正確姿勢:「身離課桌一拳,眼離書本一尺,手離筆尖一寸。」我建議每到寫字,我們可以設計「提示語」。安排一名學生提醒大家,喊一聲:「三個一,要做到。」學生回答:「一尺、一拳、一寸。」邊說邊擺好寫字姿勢。每次有學生看書姿勢不正確的時候,老師也應溫馨地提醒和指導:身體坐正,書本端好。就像我們小學生站隊時,體育委員喊,立正,小朋友喊:1,2。一樣。
我曾經給小學生講「唐駝」的故事,古時候有個姓唐的人,酷愛書法,終於成了一位書法家,但是因為不注意寫字姿勢,成了駝背,後來,大家連他的真名都不記得了,叫他「唐駝」。
還有,我們也可以巧用評價機智。比如:老師可以准備喜洋洋的小印章,誰的寫字姿勢好,喜洋洋就會找到他,在本上蓋一個小印章。
應該說,習慣的初步養成是一場殲滅戰,一定要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個學期狠抓下來。做到先入為主。但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習慣的養成也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教師的不斷檢查,經常提醒,有機結合,長抓不懈。提醒大家習慣形成於踐行,而非形成於說教。
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每周確定單個項目進行專項評比,以提高習慣養成的實效性,如,這月我們重點抓握筆姿勢;下月重點抓讀書姿勢;第三月重點抓課前准備情況;為什麼要一月一個專題呢,因為我聽某些人說,一個習慣的養成時間,大約需要21天。我們一個月的專項訓練,應該夠了。
2、強調綜合,注重趣味
教材採用多種方式體現語文學科的綜合性,使初入學的兒童受到比較全面的語文啟蒙教育,不僅在漢語拼音、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等方面打好基礎,而且在興趣、能力、習慣等方面做好奠基。內容的安排、學習能力的培養從一開始就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如學拼音階段就出現了短語、句子和兒歌,把學拼音、識字、發展語言結合起來,不但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又如在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中,設計了讀讀說說、讀讀畫畫、讀讀做做、讀讀演演等內容和形式,體現了語文能力的整體發展和學科的溝通與融合。
教材的各個部分都體現了主動學、玩中學的編排意圖。如在兒童喜聞樂見的環境中學習拼音、認識漢字。在連、塗、畫、拼、擺等游戲中鞏固知識,啟迪心智,培養動手能力。在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中,大量採用「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說」、「我會畫」、「我會連」等形式激發興趣、培養自信。
第二學段:
1、密切生活,加強開放
語文是母語學習,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本著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如,四上八單元《呼風喚雨的世紀》中講到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課後安排了選做題:「我要把這篇課文讀給爸爸媽媽或其他長輩聽,請他們說說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我覺得,無論城市還是鄉村,無論老年人、中年人還是年青人,對於這幾十年、十幾年乃至近幾年來科技發展給生活帶來的變化,都是有所感受的。讓孩子向成年人作些了解,聽聽他們舉出的前後對比的例子,對課文的理解就加深了。而且這個過程本身也是一次語言交際的實踐活動。再如「語文園地四」中,學生交流發現明貶實褒的語言現象,聯繫到自己的媽媽在向別人講到自己時也常常是這樣的語氣。經過這一啟發,估計許多孩子都能有類似的體會,對這種語言現象也就加深了理解。諸如這樣的例子教材還有很多。
葉老曾經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一個學期,150多節語文課,40篇課文(加選讀),不多,如果我們就禁錮在這40篇課文,那將是非常失敗,非常可憐的一件事情。引導學生由課內走向課外,課內學方法,課外多運用,才能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因此,引導學生在課外多讀好書,是體現教材開放性的一個重要方面。例,四年級上冊教材在部分課文後面增加了「閱讀鏈接」,如,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後面,鏈接了周恩來東渡日本前所寫的著名詩篇;這不僅適當擴展了課文的學習,還能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如果有條件,他們還可能會把這些相關的材料找來閱讀。還有,教材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 結合習作,進行作文修改。安排了多項綜合性學習,以利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
2、專題貫通,藕斷絲連
我們都知道,每冊每組教材都是圍繞專題合理有序地組織內容,精心設計學習活動,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學習內容與訓練內容,閱讀理解與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都彼此關聯,緊密結合。才達到語文聽說讀寫各項能力的培養整體推進,三維目標協調發展。課例以專題選編:語文園地依專題設計:這是一般老師很容易發現的;但板塊之間的專題統合和板塊之內的專題貫通卻容易被大家忽略。
我想以第三冊教材第一單元為例,說明教材板塊之間的專題統合和板塊之內的專題貫通。
教材板塊之間的專題統合表現在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拓展。
第一單元圍繞「多彩的生活」,導語引領學生進入學習情境,提出感受生活的任務,為課例、語文園地學習做好准備;在學完《我們的民族小學》這篇精讀課文後,提出開展「記錄自己的課餘生活」的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並提示記錄的方法「可以用文字敘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畫圖畫……」。在《爬天都峰》後,編排了「綜合性學習提示」,提醒學生注意記錄活動進行得怎樣,並提供記錄的示範,供學生參考,為後續語文園地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做好鋪墊;
到了第一單元在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習作」「展示台」中,讓學生交流展示學生的課餘生活。這樣,整個板塊以專題就有機地相互溝通,整合串連在了一起。
我們中年級段教材的語文園地大多包括「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寬頻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成語故事」等欄目,各個欄目表面看各自相對獨立,但仔細琢磨你會發現他們大多藕斷絲連,是圍繞專題或明或暗地相互關聯貫通的。
第三學段
1、加強導學,自主探究
學生經過前幾年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語文知識和學習方法,本段教材,更希望能夠通過比較系統的導學設計,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和獲得的方法進行學習,使各項語文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一組課文由導語、精讀課文,其後有﹙思考與練習﹚、略讀課文,其前有﹙連接語﹚、回顧與拓展,構成一個導學系統。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後,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台」「寬頻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每組課文後安排了「詞語盤點」,這是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一種形式。 「回顧·拓展」中的「交流平台」為學生討論問題、交流認識提供了平台。
「交流平台」這個欄目,一般地說,引導學生在一組教材的學習之後,交流收獲、體會,以漸漸悟到讀寫的一些基本方法,養成反思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以此為基礎,依據教學實際靈活掌握,交流、總結的內容可以不受其限制。
在六下第五組的「交流平台」除了安排了一個與本組主題有關的話題以外,還設置了一個整體回顧六年以來學習收獲的內容,讓學生小結、交流學到的語文知識和獲得的語文能力,等等。
2、多元過渡,銜接中學
六年級下冊作為小學階段的最後一冊教材,在教材的結構和思路對前面的教材有一定的繼承,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同時又有發展變化,以期向初中教材平穩過渡,使學生在小學畢業後能夠適應中學教材,縮短升入中學後的不適應期。
首先是在專題設置方面的繼承與發展。如第一組「人生感悟」單元。之前,在五年級上冊教材中,有過主題為「生活啟示」的單元;之後,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教材的第一、二兩組,都是「感悟人生」的單元。主題相近,但難易不同。
六年級下冊設置了「人生感悟」單元,希望能夠通過本組的學習,能加強學生對自身、對生活、對世界的觀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學會表達自己的一些感悟。學生通過學習這一單元,有了一定的基礎,到初中再學習相關單元時,就不會感覺有太大的落差。
「閱讀鏈接」的呈現方式和用途與以往相比,有所繼承和發展。有的仍然是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拓展閱讀材料,有的成為課後思考練習題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有的滲透了對比閱讀的理念。從形式和作用上來說,這些閱讀鏈接的編排與人教版初中教材銜接得十分緊密。
「外國名篇名著」單元的設計,不僅更加強化了「閱讀整本書」的觀念,同時也很好地體現了小學向初中教材的過渡。先安排了兩個外國短篇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編排方式與其他精讀課文相同。然後安排了兩部外國長篇作品《魯濱孫漂流記》和《湯姆·索亞歷險記》,這里採取了一種全新的設計,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編排方式,先讓學生了解整本書的內容,然後是精彩段落的品讀與賞析,激發了學生閱讀整部作品的興趣,同時教給了學生一些閱讀的方法。這與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導讀」的安排是比較切近的。
還有,人教版教材從五年級下冊開始安排文言文,五年級下冊和六年級上冊在相應單元里各安排了一篇,分別是《楊氏之子》和《伯牙絕弦》。本冊安排了兩篇文言文《學弈》和《兩小兒辯日》。這樣,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了四篇文言文,對文言文的樣式和學習方法有了一點認識和了解,為初中學習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礎。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教材有3篇文言文,篇幅也相應要長一些,有了小學的基礎,學生對初中的文言文學習不會感到陌生和困難。
三、各學段教材的知識結構及重點難點的突破方法
應該說小學語文每冊教材的知識結構是相同的,概括地說都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大內容。只是學段不同,知識點的要求與落實不盡相同。隨著年級的增高知識點的掌握要求是:循序漸進,逐漸提高的。至於哪個學段落實到什麼程度才算到位而不越位,我們的課程標准都有具體要求,不再贅述。
接下來,我想根據學段要求,選擇我認為該段需著重落實的重點難點與大家做以溝通。
{C}1、 {C}漢語拼音教學----幫助學說普通話
「漢語拼音」是一二年級教材內容的一個重要部分。尤其一上教材。
需要一提的是,請大家關注我們《語文課程標准》對漢語拼音要求的變化。其陳述內容總要求是:「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並明確指出,「漢語拼音能力的評價,重在考察學生認讀和拼讀的能力,以及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糾正地方音的情況。」新課程將漢語拼音教學定位於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習普通話,不再提幫助閱讀。
也就是說,我們新教材對漢語拼音要求降低了,所以新教材也沒有直呼音節的內容,也沒有要求學生掌握音節的分解與組成。這樣編排,符合《課程標准》對漢語拼音的要求。使教材不再那麼復雜,同時也避免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發音知識,以至於花費了很多時間而收效甚微,事倍功半;這樣安排,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愉快。
「漢語拼音」部分一般安排6周左右的教學時間。「漢語拼音」部分學完之後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做一個檢測,主要內容可包括拼讀音節、認讀字詞和朗讀背誦三部分。盡可能不要硬性拔高要求。
2、識字---最好的老師是興趣
識字、寫字應該是第一學段的又一個教學重點,課程總目標要求,小學階段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而在第一學段就要認識1600-1800個,從數量上,我們可以感受到第一學段的識字量達到了一半還要多一點。
識字的安排,教材採取了根據漢字特點歸類識字和隨課文分散識字等多種方法,體現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
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准確把握識字要求。在字形的指導上要從整體出發,不要進行繁瑣的字形分析,可以考慮字形的結構特點,但切忌細致到指導每一個筆畫,以利學生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在後續教學中,我們更要引導學生藉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系,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偏旁部件認記字形。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識字能力是不斷發展提高的,鼓勵他們自主識字,要有意識地採用多種方式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不同的教學環節,採取活潑有趣的方式讓生字反復再現,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從而達到識字目的。
漢字學習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過程。我們要創造多種途徑和多樣方式,加強已認識漢字的復習鞏固,防止回生。倡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並注意提供機會,讓學生交流課外識字的途徑與成果。
如,讓學生隨身帶好識字卡,發現門牌、標語記下來,來到學校與小朋友玩抽卡認字游戲。既提高了識字能力又培養了識字興趣。
此外,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識字,教材分別在一(下)和二(上)要求學生學會「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2種查字典的方法。
在寫字教學中,尤其是初學階段,我們要具體指導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隨著教學的深入,指導可以相應減少,但那些容易寫錯的字,不容易寫好的字,教師的提示還是必不可少的。
根據多認少寫,認寫分開的原則,我們不宜把寫字任務集中在一節課上完成,最好每節課都讓學生動動筆、寫寫字。寫字貴在精,而不在多。
例如,我在教低年級時,經常使用的方法是:進門小聽寫,即上課走進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聽寫。作用很多,屢試不爽。數量上不要多,3個詞或5個詞,一是能起到立即安靜下來,容易維持紀律;二是檢查鞏固了生字書寫;三是提高了認字寫字的興趣,因為3詞,太容易全隊,得100分了,原來得100分這么容易,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自信。
接下來,我再以(人教版小語第四冊)《數星星的孩子》課文片段為具體案例,說說低年級識字教學興趣及識字能力的培養。
我們識字教學的一般步驟是首先出示拼音的生字詞---去掉拼音留生詞讀--去掉熟字留生字讀—生說記字方法—師總結識字方法。
這樣的四步識字法雖然能夠完成識字教學的目標,但還是存在不足之處的。如,沒有關注學生的學情,將全班學生放在同一水平線上開始學習活動。使得那些學優生和學困生一起被禁在這一模式中。
新課開始,師交流談話: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9課《數星星的孩子》,課前同學們已經讀過課文了?認為自己能把生字全讀準的小朋友,請舉手!
(出示生字詞——撒在 碧玉盤 仰起頭 傻孩子 距離 一組 清楚 張衡 漢朝)
師:這些生字詞沒有拼音,你先自己試著讀一讀,看誰能全讀出來!萬一哪個字你忘記了,就要趕快打開書看一看,或者問問同桌!
(學生興致勃勃的自己讀生詞,偶爾有幾個學生會打開書看一看,記一記,也有幾個在問周圍的人。)
師:(等同學們全都至少讀完一遍後,組織學生停下來)剛才,不看書能全讀出來的請舉手。(大部分學生舉了手)太棒了,我為你們驕傲!(這些受到表揚的孩子更開心了)
看過書之後,能把這些生詞全讀出來的舉手。(一部分學生舉起手)你們也很好,如果課前預習時,再多用一點兒功夫,就跟他們一樣優秀了。加油!(孩子們紛紛點頭)
到現在,還沒有把這些字全認識了的同學,你們也別著急,老師相信你們以後會更努力的預習的。一會兒,我們一起學習生詞的時候,你們也一定會更用心學的。
師:我請一位同學來讀,其餘同學要認真聽,和自己對照一下,哪個字讀錯了,趕快改過來。(指一名學生讀生詞)
師:有誰發現自己讀錯了,自己改正的?(幾名學生舉手)
師:你們能認真地聽同學讀,還能發現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你們很會學習!現在,讓我們來個同桌比賽吧,看誰能一字不錯的全讀出來。
(學生同桌間互查)
師:這些生字詞,同學們基本上都認識了,現在我們來玩個搶答游戲。(學生們立刻興奮起來)
師:那個數星星的孩子是誰?(眾生齊說——張衡,教師同時指生詞「張衡」)
師:張衡是哪朝人?(大家齊說「漢朝」,教師同時指生詞「漢朝」。)
師:(教師仰起頭問)這個動作是——(學生們搶著說「仰起頭」有的學生也做了「仰起頭」的動作。)
師:(指生詞 「仰起頭」 )請三位同學讀(這三名學生是學困生)
師:(指生詞「傻孩子」 學生們紛紛搶讀。)在這篇課文中是誰稱誰為傻孩子?
生:奶奶稱張衡為傻孩子。
師:喲,看來奶奶不太喜歡張衡呀?
生:不是,奶奶很愛張衡,只是覺得張衡想把星星數清,這事做得有點傻,所以奶奶稱他傻孩子,其實奶奶是愛他才這么說的。
師:哦,原來是這樣,一起讀一遍吧!
生:(齊讀,但語氣平平) 「傻孩子」
師:沒聽出「愛」來,再讀。(這次,學生們讀得充滿愛意)
這樣的教學,大大調動了學生的識字興趣,有利於培養學生識字的主動性、發展學生自省的意識和習慣。
3、閱讀教學---就是教會學生讀書
低年段重朗讀,學語感;中年段重感悟,學積累;高年段重理解,學運用。重是側重,不是忽略。
(1)低年段重朗讀,學語感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初入學的兒童一般只有運用口頭言語的經驗,還沒有掌握書面言語。兒童最初的閱讀活動只能是朗讀,隨著朗讀能力的發展,兒童的文字感知和內容理解之間的距離日益縮短。因此,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受年齡的限制,理解力不強,而掌握的詞彙又有限,對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要用較為規范的語言清楚流暢的敘述、表達是很困難的。課堂上,我們常常聽到他們的表述,要麼重復羅嗦,要麼條理不清,前言不搭後語,更有時候還看到他們在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情況下,懷著著急而又緊張的心情,只好藉助於手勢或其他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而通過朗讀,就可以讓學生在讀中學習、揣摩作者組合語言的方式,表達的方式。因為朗讀是一種思維活動,這種思維活動,對學生書面言語的掌握起著孕育的作用。而孕育則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各種各樣的語言組合,表達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建構口頭表達方式的模型,有了這個建構的模型作拐杖,學生就由模仿表達過渡到自主表達逐漸達到了創造性表達的境界。
我們的新教材也完全落實了這個要求,讓我們先從一個課後作業題上,來稍作感受。對「朗讀課文」這個作業題,據不完全統計,舊教材1——4冊共安排87道「朗讀課文」的作業,其中安排在課後作業第一題的有30道,大約佔34.5%,其餘的安排在課後作業的第三題或第四題(在課後練習的最末一題)。而新教材的1——4冊大約安排了121道「朗讀課文」作業,除一題放在課後作業的第二題外,其餘的120個「朗讀課文」的作業題全放在課後練習的第一題,約佔99%。從「朗讀課文」這個題目的總量來看,新教材比舊教材多了34道。由此可看出,新教材非常重視加強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
的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豐厚博大,我們的母語更具豐富的內涵。由一個個方塊字組成的一篇篇美麗的童話、傳說,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一首首琅琅上口的兒歌,蘊涵著豐富的知識與哲理。而母語起著負載、傳承文化的作用;母語影響著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可對於剛入學的六七歲的孩子們來說,要去理解這其中所蘊涵的哲理,那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學生受年齡的限制,理解力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再加之口頭表達能力不強,不能把自己想說的意思用語言文字很好的表達。因此,新教材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通過朗讀這條重要途徑,一方面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朗讀中去感悟、領會、思考、感知、感受。如新教材第一冊15課,課文是這樣寫的: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
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 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不用顏料不用筆, 幾步就成一幅畫。
青蛙為什麼沒參加? 他在洞里睡著啦。
通過朗讀,學生把兩類不同的事物——小雞、小狗、小鴨、小馬與竹葉、梅花、楓葉、月牙聯系起來,通過看課文插圖,在朗讀中明白了「竹葉、梅花、楓葉、月牙」是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它們的畫兒不同,說明它們腳趾形狀不同。青蛙沒有參加畫畫,說明青蛙有冬眠的特點。雪地里的小畫家指的就是可愛的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對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種感悟雖然是膚淺的、表面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理解力的增強,這種理解就會有淺入深、由表及裡,因為「語文教學起自朗讀,歸於朗讀。」正如《課程標准》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重視朗讀,加強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感悟語言,增強語感。
『柒』 小學語文新課標要求各個年級所應該掌握的內容是什麼
第一部分前言
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造就現代化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應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鑒各國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二、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語,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盡可能夠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並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應當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語言語課程的變革和發展。
三、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1.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之下,按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這四個學段,分別提出「階段目標」,體現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
2.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年段相互聯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3.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小學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准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
4.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部分,對教材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學、評價等,提出了實施的原則、方法和策略,也為具體實施留有創造的空間。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階段目標
第一學段(1~2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6.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7.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8.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9.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10.喜愛圖書,愛護圖書。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第二學段(3~4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7.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9.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10.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主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第三學段(5~6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
3.能藉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4.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
5.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6.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10.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11.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
7.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40分鍾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
(四)口語實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五)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學段(7~9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2.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3.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鍾不少於5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擴展自己的視野。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6.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7.能夠區分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
8.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9.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10.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1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12.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
13.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語言上的難點;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4.能利用圖書館、網路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15.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三)寫作
1.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
2.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
4.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
5.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
6.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進行擴寫、續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
7.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
8.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藉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9.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0.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於140萬字,其他練筆不少於1萬字。45分鍾能完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
(四)口語交際
1.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說話觀點和意圖。
3.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4.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5.在交流過程中,能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
6.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復述轉述,完整准確、突出要點。
7.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
8.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能聽出討論的焦點,並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註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第三部分 實施建議
一、教材編寫建議
1.教材編寫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2.教材應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有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教材要注重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有助於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感情。
4.教材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
5.教材選文要具有典範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
6.教材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語文知識、課文注釋和練習等應少而精,具有啟發性,有利子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
7.教材內容的安排,應避免繁瑣化,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注重情感態度、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8.教材的體例和呈現方式應避免模式化,鼓勵靈活多樣,注意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9.教材要有開放性和彈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給地方、學校和教師留有開發、選擇的空間,也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路,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
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
2.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
3.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語文教學配置相應的設備;還應當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社區建立穩定的聯系,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
4.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教學建議
(一)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四)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五)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1.關於識字與寫字與漢語拼音。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
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應有所不同,1~2年級要多認少寫。
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 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
2.關於閱讀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但不應把它們機械地割裂開來。
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 有些詩文還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
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還應注意學主閱讀時的心理衛生和用眼衛主。
3.關於寫作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1~4年級從寫話、習作入手。是為了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像和幻想。
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ca>
『捌』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五大領域指什麼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五大領域指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准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
(8)小學語文課標各年級重難點擴展閱讀
課程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
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玖』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怎麼確定
新課標出來了,裡面對於各類文章的訓練重點有詳細的講解和建議,您可以看看。
『拾』 新課標關於小學語文各學段教學重點是什麼
語文教學大綱
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在聽說讀寫訓練的過程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是:
教學生學會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學會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掌握常用詞語,學會查字典,養成查字典的習慣;會寫鉛筆字和鋼筆字,學習寫毛筆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聽人說話,能理解內容;學會說普通話,能清楚明白地表達意思;閱讀程度適合的書報,能理解主要內容,領會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寫簡單的記敘文,做到有中心,有條理,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思想健康;能寫常用的應用文;書寫工整,注意不寫錯別字;會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的教育;逐步加深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陶冶愛美的情趣;鍛煉觀察、思維、想像、記憶的能力;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學習習慣
教學內容和教學提示
(一)語言文字訓練方面
1.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
在小學階段,要使學生學會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的音節;能夠准確、熟練地拼讀音節,有條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節;能默寫聲母、韻母和抄寫音節;認識大寫字母和隔音符號,能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
教學漢語拼音,要以聲母、韻母和拼音方法為重點要重視教給學生拼讀音節的方法,逐步培養拼讀音節的能力;進行直呼音節教學的,一般可以由熟練拼讀逐步達到直呼音節教學要分步進行在漢語拼音教學階段,要著重進行常用音節的訓練在整個小學階段,都要重視復習鞏固漢語拼音,發揮漢語拼音的作用
要重視漢語拼音字母和音節的書寫指導要指導學生掌握字母的筆畫、筆順,利用四線格把字母和音節寫得正確、工整
2.識字、寫字
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
在小學階段,要使學生學會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要能讀准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並能正確地書寫、運用前三年完成大部分識字任務
識字教學要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要教給學生一些漢字的基本知識,使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
教會學生查字典,是培養語文自學能力的重要措施,必須予以重視要教學生學會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並能用數筆畫的方法查難檢字,逐步加快查字典的速度,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要重視正音和正字要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辨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和多義字
識字教學要改進方法,提高質量要在語言環境中教識字,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和實物,聯系生活實際識字,把識字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學過的字力求在語言訓練中反復運用,把識字和聽說讀寫結合起來;在識字的過程中重視寫字的指導,把識字和寫字結合起來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從一年級開始就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逐步培養學生的寫字能力在寫字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教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怎樣執筆、運筆,使學生掌握漢字的筆畫、偏旁、結構的書寫方法逐步做到鉛筆字、鋼筆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要重視毛筆字的教學,切實加強書寫指導從描紅、仿影到臨帖,逐步做到寫得勻稱,紙面干凈要注意培養學生認真寫字和愛惜寫字用具的習慣要保證寫字課的正常進行,不斷提高寫字課的教學質量對於愛好書法的學生要加以鼓勵
3.聽話、說話
聽話、說話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
小學階段聽話、說話的要求是:聽別人講話要專心,能理解內容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養成邊聽邊想和先想後說的習慣聽話、說話要注意文明禮貌
聽說訓練要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逐步提高要求低年級能聽明白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養成認真聽話的習慣;能說一段完整、連貫的話,口述一件簡單的事中年級能聽懂程度適合的講話和少年兒童廣播,理解內容;能清楚明白地口述一件事,討論問題能說清楚自己的意思高年級能聽懂別人的講話,理解主要內容;能口述見聞,能當眾作簡短的發言
聽說訓練要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各年級的語文課都要重視聽說訓練,訓練方式力求多樣聽講、朗讀、復述、答問、討論、口述作文等,都是聽說的實際訓練低年級要上好說話課,有計劃地進行聽說訓練
聽說訓練要在學生的語言實踐中進行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各種聽話、說話的機會,激發他們聽說的願望要在學生的聽說實踐中,指導他們怎樣聽、怎樣說,逐步提高聽說能力
4.閱讀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它是識字的重要途徑,有利於提高識字質量;能夠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提高聽話、說話和作文的能力;能夠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發展思維,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閱讀教學,要通過詞、句、段、篇的教學和朗讀、默讀、復述、背誦的訓練,使學生掌握學過的常用詞語,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學習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和表達思想的;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比較熟練地默讀課文,能背誦或復述指定的課文;能讀懂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書報
要重視詞彙教學詞彙教學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正確地讀出和寫出學過的詞語,二是懂得詞語的意思,三是注意積累詞語並能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正確運用教師要指導學生逐步學會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對於含義比較深刻的詞語,要理解它們在課文中的意思和對於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教師要採取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運用恰當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重視句子的教學理解句子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各個年級都應重視培養學生理解句子的能力要使學生懂得句子是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的要著重指導學生學會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句子對於含義深刻的句子,要體會出所表達的意思和思想感情對於表現中心思想有較大作用的句子,要注意聯系課文的有關內容,深入理解
段和篇的教學主要包括:認識自然段,理解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關系,懂得有時候幾個自然段合起來講一個意思,成為一段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了解段與段之間的關系,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分段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歸納段落大意,要抓住重點,語句要簡短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要從課文的實際出發,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
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從一年級起,就應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注意培養朗讀的興趣默讀,要在學生具有一定朗讀能力的基礎上進行要指導學生逐步學會邊默讀,邊思考隨著年級的升高,適當提高默讀的速度
要重視復述和背誦復述和背誦,要講究方法,要在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敘述順序的基礎上進行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讀懂課文要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教師還要指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閱讀教學要處理好課文的部分和整體的關系一般地說,可以按照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順序進行教學要從整體著眼,進行詞、句、段的教學要注意各個部分的內在聯系,每個部分和整篇課文的內在聯系,使學生對整篇課文有比較完整、深刻的理解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也是認識逐漸深化的過程
閱讀教學,各個年級的要求要有所側重低年級要指導學生理解詞句,初步理解課文內容隨著年級的升高,要幫助學生理解對表達中心有重要作用的詞句和段落,了解整篇課文的敘述順序,了解詞與句、句與句、句與段、段與段、段與篇之間的聯系,學會概括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閱讀教學要著眼於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習獨立思考,學習怎樣讀書
5.作文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
小學以學寫記敘文為主,也要學寫常用的應用文
作文要做到觀察、思維、表達密切結合作文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這兩方面的能力從一年級起就要注意培養
作文教學要求學生逐步做到:1.有具體內容寫一段話或是寫一篇文章,內容要具體,不說空話2.有真情實感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不說假話3.有中心要圍繞一個意思來寫,使人知道是為什麼而寫的4.有條理按一定的順序寫,使人看得清楚明白5.有重點主要部分寫詳細些,次要部分寫簡略些6.展開想像要能夠從實在的事物出發,適當展開想像,使作文內容更豐富些7.注意選詞用語要用恰當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句子要通順連貫8.寫完以後要修改既要考慮作文內容,又要考慮語言文字的表達,把自己的作文改得更好些
作文教學應該從說到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低年級著重練習寫話,要有內容,語句要完整、連貫;中年級著重練習寫片斷,內容要真實具體,語句要通順連貫;高年級著重練習寫成篇的作文,要有中心,有條理,達到小學階段的要求
作文教學要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在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自然,接觸社會,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課內和課外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豐富學生的作文內容其他學科中的觀察、參觀、操作、實驗等實踐活動,有的也可以作為作文的內容
作文訓練的方式應當靈活多樣教師要以學生熟悉的事物為題材,提出作文的范圍和要求,指導學生自己擬題作文命題作文是作文訓練的一種方式教師可以出一個題目,也可以出幾個題目供學生選擇,但都要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啟發性,便於學生展開思路,有內容可寫
作文教學還要鼓勵學生多練筆,不僅要求有一定的練習次數,還要求每次練習有一定的質量教師應當根據作文訓練的要求,結合實際,有計劃地安排作文教學還應當發揮學生的潛力,創造各種機會,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逐步養成愛動筆的習慣
要重視作文的指導指導學生作文的過程,是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的過程教師要啟發學生作文的願望,提出明確要求,開拓思路,指導學生選擇作文材料和恰當的表達形式到了高年級,還要指導學生編寫作文提綱要重視批改和講評的指導作用批改作文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多種方法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究實效要尊重學生的原意,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要培養學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講評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教師要抓住學生作文中帶有共性的問題,聯系學過的有關知識,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評也可以選擇學生的好作文,讓學生觀摩、討論作文講評要使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明確努力方向
思想教育方面
語文學科的重要特點是思想教育和語言文字訓練的辯證統一進行思想教育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要充分認識加強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覺性
思想教育的主要內容是:
1.使學生認識祖國山河壯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民勤勞智慧,語言文字優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2.使學生了解革命領袖、千千萬萬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群眾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的傑出貢獻,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感情
3.使學生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了解在資本主義國家裡勞動人民受壓迫、受剝削的狀況,懂得社會主義好,從而更加熱愛社會主義
4.使學生認識自然,了解社會,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和愛科學、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物、艱苦樸素、誠實勇敢、關心集體、團結友愛等教育,陶冶愛美的情趣
語文教學要寓思想教育於語言文字訓練之中教師要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過程中,注意思想內容與語言文字的內在聯系,正確地進行思想教育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教師要深入鑽研教材,准確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思想教育內容;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思想教育切實有效
五年制小學
一年級
漢語拼音
1.能讀准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的音節學會拼音方法,能熟練地拼讀音節,有條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節學讀輕聲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2.能默寫聲母、韻母並抄寫音節,在四線格上寫得正確、工整
識字、寫字
3.學會常用漢字450個左右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間架結構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4.能藉助漢語拼音讀准字音,能按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偏旁和結構,分析、記憶字形,能初步理解字義
5.學過的詞語能正確讀、寫,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頭語言中運用,一部分能在書面語言中運用
6.練慣用鉛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正確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7.會按照田字格里的範字寫字培養寫字興趣
8.學習使用和保管寫字用具
聽話、說話
9.能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聽懂老師的提問和同學的回答
10.聽話能集中注意力,不隨便插話
11.學習說普通話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看圖或觀察簡單事物以後,能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12.能當眾說話,口齒清楚,聲音響亮學習使用禮貌語言
閱讀
13.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求發音正確,聲音響亮,按句逗停頓,不唱讀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14.能理解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能結合句子理解詞語懂得一句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15.認識自然段了解課文內容
16.能閱讀淺顯的注音讀物,初步了解內容
17.讀書的姿勢正確,養成愛惜書本的良好習慣
作文
18.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寫完整、通順的句子
19.學習觀察簡單的圖畫和事物,練習寫句子
20.學習使用句號、問號
二年級
漢語拼音
1.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2.繼續學讀輕聲認識大寫字母,能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
識字、寫字
3.學會常用漢字800個左右讀准字音,認清字形,能初步結合詞語理解字義學習辨析學過的同音字、形近字和多音字
4.學慣用音序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5.學過的詞語能正確讀、寫,大部分能運用能初步辨析近義詞和反義詞
6.繼續練慣用鉛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繼續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7.學會使用和保管寫字用具
聽話、說話
8.能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
9.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認真思考
10.繼續學習說普通話看圖或觀察事物以後,能說一段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11.當眾說話,做到語句完整,有禮貌
閱讀
12.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長句中和段落間的停頓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13.學習默讀課文,要求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14.學習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
15.能初步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16.能閱讀注音的兒童讀物,初步了解內容
作文
17.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寫通順的句子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18.學習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事物,寫幾句意思連貫的話
19.能寫留言條學寫簡單的日記
20.學習使用逗號、感嘆號
三年級
漢語拼音
1.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認識隔音符號
識字、寫字
2.學會常用漢字600個左右能辨析學過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學慣用部首法和數筆畫的方法查字典學習從字典中選擇詞義能初步獨立識字
3.學過的詞語能正確讀、寫,大部分會用能初步辨析近義詞和反義詞學習積累詞語
4.能熟練地用鉛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5.練慣用鋼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上學期學慣用毛筆描紅,下學期學慣用毛筆仿影,能正確地執筆、運筆初步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聽話、說話
6.能聽懂程度適合的講話和別人說的一件事,能轉述內容對不理解的問題能夠提出來
7.能聽懂少年兒童廣播,聽故事能邊聽邊想像
8.能說普通話能說一段意思完整連貫的話能復述課文討論問題能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9.當眾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閱讀
10.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初步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11.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2.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
13.學習分析自然段,歸納主要內容開始學習給課文分段,練習說說段落大意
14.學習課文是怎樣用詞造句、連句成段的
15.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藉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16.能閱讀兒童讀物,了解主要內容
作文
17.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寫通順的句子
18.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致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培養觀察事物的興趣寫出內容比較具體的片斷開始學寫簡單的記敘文學寫書信
19.學習使用冒號、引號、頓號
20.能理順段落錯亂的短文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四年級
漢語拼音
1. 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
識字、寫字
2.學會常用漢字400個左右能獨立識字能辨析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自覺地糾正錯別字
3.能比較熟練地查字典,初步養成使用字典的習慣
4.學過的詞語能正確讀、寫,大部分會用初步培養辨析詞語的能力進一步學習積累詞語
5.能比較熟練地用鋼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行款符合要求學慣用毛筆臨帖,寫得端正,紙面干凈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聽話、說話
6.能聽懂程度適合的講話和廣播,理解主要內容能聽出同學發言中的問題
7.養成專心聽、認真思考的習慣
8.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討論問題能講清自己的意思能簡要地復述課文
9.養成先想後說的習慣說話有禮貌
閱讀
10.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11.能按要求默讀課文,理解主要內容,有一定的速度
12.能理解含義較深的詞句或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能抓住重點詞、句、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3.能了解段與段、段與篇之間的聯系,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和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概括中心思想
14.學習課文是怎樣觀察事物、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
15.學習預習課文能自學生字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習慣
16.能閱讀少年兒童讀物,了解主要內容
作文
17.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寫句子
18.觀察事物能注意抓重點,並適當展開想像初步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學習編寫作文提綱能寫內容真實具體、條理比較清楚的簡單記敘文學寫表揚稿
19.學習使用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
20.學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年級
漢語拼音
1.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
識字、寫字
2.學會常用漢字250個左右
3.能熟練地查字典,養成使用字典的習慣
4.學過的詞語能正確讀、寫,大部分會用提高辨析詞語的能力注意積累詞語
5.能比較熟練地使用鋼筆寫字,有一定速度繼續學慣用毛筆臨帖,寫得勻稱,紙面干凈
聽話、說話
6.聽講話和廣播,能轉述主要內容
7.聽別人讀程度適合的兒童文學作品和科普作品,能邊聽邊想像
8.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能當眾作簡短的發言能創造性地復述課文
閱讀
9.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比較准確地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10.能按要求默讀課文,理解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有一定速度
11.對含義較深的詞句或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或體會感情色彩,注意欣賞文章中的優美語句
12.能初步理解句、段、篇之間的聯系,能歸納段落大意,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13.了解課文是怎樣表達中心思想的
14.能預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提出疑難問題,養成預習的習慣
15.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課外讀物,能理解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有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作文
16.能用正確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思想
17.觀察事物注意抓特點,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18.能按要求或自擬題目作文能根據要求選擇材料,編寫作文提綱,寫出有中心、有條理、有真情實感的簡單記敘文學寫會議記錄和讀書筆記
19.初步會用句號、問號、感嘆號、逗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和省略號認識分號
20.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