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於漪學當語文老師

於漪學當語文老師

發布時間:2021-02-10 19:27:19

⑴ 於漪老師的教學觀點

1.思想性 黨的教育方針和「三個面向」是教學改革的依據,於漪牢牢地把握著這一依據。她的全部教學改革活動。貫穿著一條鮮明的紅線,那就是「教文育人」。於漪所上的語文課,充分地體現著「文道統一」的精神,在聽說讀寫訓練中,結合著思想教育,恰似春風化雨,滲入學生的心靈深處,真可謂教養與教育和諧統一。於漪語文教學的思想性是很強、很突出的。

2.重學性 重教輕學是傳統教學的積弊。於漪主張,教師應把從教出發的立足點轉換到從學出發的立足點上來,重視對學法的研究,使教學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為此,教師必須「目中有人」,要研究當代學生的新情況、新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教學。

3.情趣性 於漪主張,講課要有情趣。教學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學生產生一種孜孜不倦 、鍥而不舍的學習願望,才能產生實效,而效果又會促使興趣的鞏固和發展。為此,教學就須在「得」字上下功夫,學生學有所得,才能對語文學習產生情感和趣味。

4.智能性 於漪站在培養開拓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的高度,十分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與能力培養,只要全面地閱讀於漪的教學論文,不難發現於漪全部語文教學活動中,貫穿著一條重要線索,那就是:運用啟發式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盡力開發他們的智力。如何開發學生的智力,於漪曾寫過不少專論,諸如「談語言和思維的訓練」「談觀察訓練」「談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培養」「談把握記憶的支撐點」等等。這些論述啟示我們:語文教學要通過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主動、活潑的學習中,逐漸成長為聰明有為的人才。

在語文能力的培養上,於漪主張讀寫聽說全面訓練。她深感「重讀寫輕聽說」教學的滯後性,從適應信息化社會的需要角度考慮,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是十分重視聽力與說話訓練的。

縱觀於漪的讀、寫、聽、說實踐,可以從中尋找出另一條重要線索,那就是:在教師主導下,讓學生在主動、自覺的學習活動中,逐步培養起自學能力。

5.文學性 人的生活離不開文學。文學修養是一個合格的公民應該具有的文化素質。於漪的語文教學,帶有濃厚的文學色彩。這只要聽聽他的學生在發言時能熟練地運用古詩詞,能恰到好處地使用成語表達自己的意見,能在課堂上一首又一首地背誦古代詩詞、也就可以知道於漪平時是怎樣成功地向學生進行文學教育了。聽於漪講棵,讀於漪文章,文學味濃是一個突出的感受。平時她的教學語言也充滿了優美的文學詞語,感染力很強。這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把學生帶入文學的情趣中,可以提高語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語文教學的效率也就必然隨之提高。

6.整體性 於漪認為,語文教學是個系統工程。它首先應具有科學的序列,然後才能有序有效地傳授知識、進行訓練。教師對每個學期教學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確每堂課、每個單元、每個階段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

在實際教學中,她引導學生遵循文道統一的規律從整體上去理解、把握課文,使學生不僅理解,把握課文寫什麼、怎樣寫,而且理會為什麼這樣寫。學生從課堂教學中不僅學到知識、技能,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於漪精通於教學藝術,對於一堂課怎麼開頭,選擇什麼作突破口以帶起全局,怎樣展開教學進程,怎樣收尾,都有獨創的整體設計。聽她的課,所感受到的是:教學環環緊扣,節奏鮮明,抑揚頓挫,起承轉合,有張有弛,波瀾起伏,引人入勝。而且由於她的整個教學能「和學生的心弦對准音調」,所以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⑵ 於漪語文教育觀

淺談於漪的語文教育思想 於漪老師是我國語文界一位資深教師,多年來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著述了許多教育界頗有影響的著作。於漪老師的教學有她自身的一套理論方法,尤其是於漪老師的情感教育方法對語文教育有深遠影響。她關於語文教育的著述,多達一百多萬字。她的語文教育思想對我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中學語文教學有著較大的影響。 於漪語文教育思想的內容,涉及語文教育的方方面面。最主要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閱讀於漪的語文教育論著,我們會發現其中最鮮明的一個觀點就是「教文育人」。教育的職責就是教文育人。教文,即教會學生文化知識;育人,即培養人高尚的道德品質。每一個從事教育的人都肩負著這樣的職責,但是於老師的教文育人卻獨樹一幟。於老師堅決反對把教文和育人對立起來或割裂開來的做法,主張必須在語文訓練的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於老師多次講到:要善於緣文釋道,因道解文,既廢除離開字詞句篇的架空分析,又力戒置思想內容於一旁的支離破碎的詞句詮釋,力求把思想教育與語文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水乳交融,使學生思想上受教育,感情上受熏陶,語文能力獲得有效的提高。在這方面,於老師有很多具體的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她在語文教學的實踐中,充分發揮教材本身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陶冶他們的情操,常常採用「娛目」、「動情」、「激思」、「勵志」的方式;採用「挖掘文章內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變換提問的角度,帶領學生置身於情境之中,使他們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聯系擴展,增添情感濃度,形成餘音繚繞的氣氛」等做法。這些都是教文和育人相統一的好方法。 她的這種教文育人的思想來源大致有三個方面:第一、這是正確認識教育本質和教育使命的必然結果。她曾這樣說:「國家把青春年少、風華正茂的學生交給我們教師培養,這意味著對教師極大的信任,我們如果不盡心盡力,豈不是浪費學生的青春,對國家、對人民的大不敬?為此,我經常警戒自己、鞭策自己兢兢業業,考慮任何工作都不能忘記培養學生的大目標。」第二、這是正確認識語文學科性質的必然結果。對語文學科的認識,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作為對文革期間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的一種否定,語文教育界出現了一種純工具論的傾向,於漪老師對此不以為然,她指出:「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思想性。語言文字是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既然要表情達意,那麼用它組成的作品都離不開一定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為里,語言文字為表。語文是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的統一體,內容決定形式,形式表現內容。教學中完全可以發揮語文本身所固有的德育、智育兩種作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進一步提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點,認為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第三、這是研究傳統語文教育經驗得出的必然的結論。於老師認為,傳統語文教育值得借鑒的方面,例如:傳統語文教育既教書又育人,且重視愛國主義教育,還有很重視學養等。於老師對傳統語文教育經驗中這些精華的認識,自然會影響到她的「教文育人」觀。 教文育人是於漪老師語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她多年來從事語文教育工作得到的寶貴經驗,也是她對教育本質的深刻認識。 而全面、有序、科學地培養語文能力又是於老師特別強調的一個語文教育思想。她指出,有一點必須十分明確:語文教師教學生學語文,引導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的訓練,這是語文教學的主旋律,須牢牢抓住不放。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哪些方面的語文能力,這是於老師幾十年來一直在關注、思考和探索的一個問題,她在這方面的主張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全面訓練,循序漸進,突出「內核」,語、思結合。 她把語文能力的培養分成了三個層次:一是學習和應用能力,這是語文能力培養的基礎;二是具體的語言能力,會讀會寫會聽會交際,這是語文能力培養的核心部分;三是對生活的認識能力,思考和感受力等,這是語文能力培養的延伸和拓展部分,是語文能力的「內核」。大而言之,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應該是內核。正是基於於老師對語文能力本質的深刻認識,所以於老師提出,「語文教學應以語言和思維訓練為核心」。 語文教學就是要通過傳授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知識和能力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柱,這是反映我們學科特點的,是語文學科的基本任務,但是我們對知識和能力的認識,應該是與時俱進的。中學語文就是中學語文,不是以學科為本,不是以某知識為本,而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是一個很大的變革。學生今後不管從事怎麼樣的工作,都要有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真本領,即正確理解和正確運用的能力。這樣定位,就要淡化原來的很多知識體系,要「擇其要而學習」。所以正確的、科學的、有序的培養語文能力才是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全面訓練。於老師認為,訓練能力要樹立全面培養的觀念,不能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整體。就語言訓練而言,聽、說、讀、寫都很重要,不能重讀寫,輕聽說。不能只注重學習的近期效果,輕視適應社會的長遠需要。 循序漸進。於老師很重視能力訓練的序列,主張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他們的知識、能力、智力,來安排科學的序列。例如,她說:「不探討科學的序列,教學中有些十分突出的問題很難解決。比如重復勞動的問題,對某一語文知識小學教,初中教,高中還教。……」突出「內核」。 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雖然以全面為好,但是語文訓練又不能過於繁雜瑣碎,得有個重點。哪些應該是語文能力的「內核」呢?大而言之,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應該是內核。在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於老師關於語文教學要突出內核和她的全面培養語文能力的觀點並不矛盾。全面培養是為了防止「以偏概全」,突出內核是為了防止「喧賓奪主」。二者是辯證統一的。 語、思結合。於老師最反對進行單純的語言技術訓練,她既主張語文形式和思想內容不可分割,又主張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主張把思維訓練貫穿於整個語言訓練的全過程。 注重學習興趣,突出情感教育是於漪的又一個重要的語文教育思想。她滿懷激情的一句話就是「丹心一片是關鍵」。她說老師心中要有一團火,這團火是愛祖國、愛學生的激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激情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在五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於漪老師一次次超越自我,她不顧自己身體健康,背學生上醫院;接手亂班,把學生一個個找回來課……而支撐她的始終是充滿胸膛的師愛。她說:「你對孩子是全心全意,還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孩子心中清清楚楚,只有把愛播撒到孩子心中,他們心中才有你的位置。」 激發興趣也是於老師教學的藝術特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創新的源泉,於老師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於老師培養學生興趣有四點經驗:一是課要有新鮮感;二是課要有趣味性,使學生迷戀;三是要重視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四是增強教學過程中的智力因素,用學生的智力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於老師的這些經驗是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積累得來的,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的興趣一定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徵,取長補短,博採眾長,尋找適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 在新課標地指揮下,倡導情感教育。情感熏陶是教學環節中較難的一部分,教師要做到「融情於景」「寓情於景」是比較難的,最重要地是一定要有真情感。如果矯揉造作,虛情假意,不但不能激發學生地情感,反而會令人生厭。那麼怎樣才能憑借語文教材進行情感教育呢?於老師提出了許多情感熏陶的方法,歸納起來有如下三點:第一、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披文入情」,即通過認真研讀教材,發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在,做到「文脈、情脈雙理清」。第二、發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後,自己必須進入角色,深入理解語言文字所傳遞地情和意。第 三、教學時,教師要帶著感情教,要選准動情點,滿懷感情地啟發、提問、講述、剖析、朗誦,以情激情。 「立體化,多功能」的課堂教學效率觀是於漪的最後一個重要的語文教育思想。「有效教學」現在被國內外眾多學者所關注,「有效」不僅指「效率」還指「效果」,只有保證「效率」和「效果」才能真正實現「有效教學」。在於漪看來,語文學科與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學生生活在母語環境之中,母語的學習與運用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以如果教師眼睛只盯著一本教科書加一本教參,思路打不開,教起來就會捉襟見肘,學起來就會索然無味。其次要開發與利用語文課外的學習資源,分清別類,擇優而用,講求實際效果。於老師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出了總的要求,就是課要上的「立體化,發揮多功能的作用」。在談到語文教學效率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忽視語文學科的綜合性特點,只看一堂課學生學到了幾條知識,或掌握了幾種技能,用單一的、而且是單純量化的觀點看語文教學的效率。這實際上是一種片面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把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的綜合效益作為衡量課堂教學效率的標准,這才是抓住了根本。於漪老師針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出了幾點具體措施,主要包括: 第一、課前精心設計,選擇好思想、知識、能力、智力的最佳結合點。所選的知識點或訓練點應是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方面閃光的,或輻射,或折射,使課堂教學充滿明亮。 第二、課堂教學要有鮮明的節奏。為使課堂教學有鮮明的節奏,於老師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如:剪裁教學內容,突出重點,主次分明,詳略得當;教學過程要疏密相間,有起有伏,形成循序漸進的坡度;多種教學方法穿插運用,相得益彰,渾然一體。 第三、適當充實課堂教學的容量。課堂的容量怎樣才能得到適當的充實呢?於老師總結出了兩條措施:一是從廣度上開拓,擴大知識的覆蓋面;一是從深度上探討,加強學生理解力。

⑶ 於漪是全國著名的中學語文什麼教師

於漪是全國著名的中學語文特級教師

⑷ 於漪的理論貢獻,其對語文教學產生的影響

於漪老師是我國當代著名的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也是一位卓越的語文教育家。從教50年。長期從事語文教學,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於漪老師的教學語言象涓涓細流,沁人心脾,她的課給人如坐春風的感受,堪稱是一種藝術享受。於漪老師的教學特點被總結為寓教於情、聲情並茂、教出趣味、活而有致。本文嘗試在進一步總結於漪老師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對於漪老師優質教育背後的規律嘗試認識和總結。 本文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討於漪的語文教育觀。首先探討於漪語文教育觀的內核是:教文育人。「教語文的過程,也就是學做人的過程。」接著考察了於老師「教文育人」思想的來由,大致有三個方面:(一)這是正確認識教育本質和教育使命的必然結果;(二)這是正確認識語文科性質的必然結果。雖然於漪老師對於語文學科性質的認識有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但是她始終認為語文科具有很強的思想教育性;(三)這是研究傳統語文教育經驗得出的必然結論。最後總結於漪教育理論貢獻。 第二部分探討於漪語文教學藝術的具體表現。分作七個內容來研究:用語言「粘」住學生,用情感感染學生,讓美的光輝彌散課堂,善用教育機智,善於激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語文課是立體的。 第三部分主要通過對於漪生平的介紹揭示於漪老師的做人的根本、教育的理念、執著的信念及高尚的人格對她教學藝術生成的影響。於漪老師1929年2月生,1957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教育系。天賦南人的熱情、聰明、靈秀、儒雅,加上長期生活工作在上海,更得「海派」風氣的熏染,學識淵博,視野開闊。廣博的閱讀面以及對藝術廣泛而持久的愛好,極大地豐富了於漪的知識儲備。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好學深思,加上豐厚的知識,使於老師的語文課堂教學出現了異彩紛呈的景象。 第四部分思考於漪語文教學,探究於漪的遺憾。於漪老師是以道為先的。對意識形態的因襲過重,可能是於漪的悲劇。從語文教學的藝術出發,真正的遺憾不應該是對教學藝術本身的叩問,而應該是對一種教育文化的叩問。語文教學必須站在一種文化的平台上。我們看見了於漪缺少的是一種文本的自信,缺少的是對文化的自信。於漪沒能讓語文走出真正的低谷狀態。 關鍵字:中學語文,語文教學,教學藝術,於漪

⑸ 語文特級教師於漪認為:「教師應該在講如上用生命歌唱,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把愛播撒到學生的心中,學

(1)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遞者,是學生品德的培育者和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授者,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這一職業是崇高的。教師對人類文明所做的貢獻值得我們尊敬。(回答2點即可。只要回答出對老師這一職業的尊敬、愛戴、崇敬之意即可)
(2)作為中學生,要與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要:①客觀地認識新時期師生關系的特點,擺正自己的位置,在追求獨立自主的同時,自覺接受老師的指導;②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③了解老師的優點和長處;④理解和寬容老師的缺點、過失;⑤主動地、熱情地與老師交往;⑥不要以對立的態度冷淡、疏遠老師;⑦避免以逆反的態度頂撞老師,切不可對老師求全責備,更不應懷恨在心。(回答3點即可)

⑹ 《往事依依》中於漪老師認為語文教學應該怎樣進行

於漪,女,江蘇鎮江人。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教育系。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1978年被評為語文特級教師。
曾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候補執行委員、執行委員,上海市第七、八、九屆人大常委會委員,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語言學會理事,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
現任上海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首都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市教師研究會會長。多次被評為上海市先進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及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優秀教師,1989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主要著作】
《於漪語文教育論集》、《語文教苑耕耘錄》、《語文園地拾穗集》、《學海探珠》、《教你學作文》、《語文教學談藝錄》、《於漪文集》、《於漪教育文叢》等,音像教學輔導材料有《於漪語文教學課堂結構精析》、《妙筆生輝》等數十盒。於漪的文章《往事依依》收錄在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六課。
【於漪語錄】
1.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
2.我有兩把「尺」,一把是量別人長處,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點,自身才有驅動力。因為,「累累創傷,是生命給你最好的東西」。
3.一個人一旦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同時選擇了高尚。首先要「知如泉涌」,而且要有偉大的人格力量。
4.座右銘: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師人格為依據:智如泉涌,行可為表儀者人師也。
5.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所謂合格,就是不負祖國的期望、人民的囑托。
6.教學參考書畢竟是別人的勞動,只有自己的勞動所得才是帶著生活露水的鮮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學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個性的時候,才是學生收獲最大的時候。因為,教育事業是創造性的事業。
7.「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教育,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在,一個肩膀挑著祖國的未來」。
【教學風格】

1

⑺ 我大四學生,工作簽到一所私立中學當語文老師。九月份開始上班,除了備課寫教案以外,現在該做什麼准備呢

要熟悉語文專業知識和語文教育教學的最新動態、前沿的研究成果,研究高考(中考)。
推薦的書籍方面,李海林和商友敬給語文老師的參考書目我認為是最好的:
1、給教師的建議(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學出版社)
2、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
3、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論語文教學(全國中語會)
4、語文教育門外談(錢理群,三聯書店)
5、中國語文教育憂思錄(王麗,教育科學)
6、直諫中學語文教學(孫紹振,南方日報)
7、審視中學語文教學(摩羅、余傑,汕頭大學)
8、教育病(趙健偉,中國社會)
9、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肖川,嶽麓書社)
10、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南京師大)
11、語感論(王尚文,上海教育)
12、言語教學論(李海林,上海教育)
13、愛心育人(斯霞,江蘇教育)
14、播種愛心(程翔,廣西教育)
15、愛心與教育(李鎮西,四川少兒)
16、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李鎮西,四川人民)
17、從批判走向建設(李鎮西,四川少兒)
18、民主與教育(李鎮西,四川少兒)
19、語文教學探賾索隱(劉永康,成都科大)
20、語文創新教育研究(劉永康,四川大學)
21、於漪與語文教育(國際文化)
22、錢夢龍與語文導讀法(國際文化)
23、韓軍與新語文教育(國際文化)
24、程紅兵與語文人格教育(國際文化)
25、竇桂梅與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國際文化)
26、於漪:追求綜合效應(湖北教育)
27、蔡澄清:點撥教學法(湖北教育)
28、洪鎮濤:打開語言學習之門(湖北教育)
29、蔡澄清中學語文點撥教學法(山東教育)
30、魏書生中學語文改革研究(山東教育)
31、語文論稿(顧之川,湖南教育)
32、多元智能(加德納,新華出版社)
33、語文科課程論基礎(王榮生,上海教育)

語文教師的「書巢」細目
一、語文教育史的書
1、《傳統語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初版)
2、《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暨蒙學書目和書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3、鄭國民教授的專著《從文言文教學到白話文教學——我國近現代語文教育的變革歷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4、顧黃初教授主編的《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5、倪文錦教授等主編的《語文教育展望》(華東師大出版社2002年版)
二、語文教育大師的經典性專著
1、《葉聖陶集》(江蘇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的第13、14、15三卷
2、《文心》
3、葉先生又與朱自清先生編寫的《精讀指導舉隅》和《略讀指導舉隅》。
4、《朱自清全集》(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中第二、三卷
5、《國文教學》和《標准與尺度》
6、朱光潛先生《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第十三封信《談美》,《詩論》、《我與文學及其他》,《談修養》和《談文學》
7、陳望道先生《修辭學發凡》,《作文法講義》 (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8、《黎錦熙語文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呂叔湘先生《語文常談》
10、陳原先生的小冊子《語言與社會生活》
11、張中行先生《文言和白話》、《文言津逮》、《詩詞讀寫叢話》、《作文雜談》 (見《張中行作品集》第一、二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談文論語集》(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文言文選讀》(人民教育出版社)
12、啟功先生《漢語現象論叢》,與張中行先生以及前幾年去世的金克木先生三人合著的《說八股》(中華書局1994年版)
三、當代語文教育專家的論著和教學實錄
1、《我和語文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請華東師大瞿葆奎老先生主持編成的《優秀語文教師上課實錄》
3、於漪老師《於漪文集》,《於漪教育文叢》四種(《站大寫的人字上》、《給語文教學加點鈣》、《可以做得更好》、《和中學生交朋友》,2001年版)
4、錢夢龍老師《導讀的藝術》(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李吉林老師《情境教育的詩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
6、竇桂梅《梳理課堂——竇桂梅「課堂捉蟲」手記》(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胡小石教授《中國文學史講稿》,《胡小石論文集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8、顧隨先生《顧隨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卷
四、語文教育理論方面的論著
1、王尚文先生的《語感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初版),《語文教改的三個浪潮》
2、李海林《言語教學論》和李維鼎的《語文言意論》,韓雪屏的《語文教育的心理原理》
3、王榮生的博士論文《語文科課程論基礎》,鄭國民教授的《新世紀語文課程改革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4、《語文課程改革理論探索書系》,王尚文主編的《語文教學對話論》、李維鼎的《語文課程初論》和《語文教材別論》
5、錢理群教授《語文教育門外談》(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
6、王棟生《不跪著教書》(華東師大出版社2004年版)
五、閱讀學、寫作學、訓詁學等相關學科著作
1、蔣成瑀教授的《語文課讀解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陳少松教授的《古詩詞文吟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3、潘新和教授《中國寫作教育思想論綱》(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和《中國現代寫作教育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劉錫慶教授組織編寫的《外國寫作教學理論輯評》(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葉聖陶和夏丏尊《文章講話》(浙江文藝出版社1983年版)
6、張中行的《作文雜談》(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六、中西文化及其經典的介紹
1、美國哈佛大學校長羅伯特·哈欽斯和閱讀學專家莫蒂默·艾德勃合編的《西方名著入門》(商務印書館1995年第一版)
2、《西方人文主義傳統》(阿倫·布洛克著,董樂山譯,三聯書店1997年版)
3、曹伯韓先生的《國學常識》(三聯書店2002年版)
4、韋政通的《中國的智慧》(嶽麓書社2003年版),《中國文化概論》(同上出版社)
5、《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朱熹的權威注本《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1983年版)
6、楊伯峻先生《論語譯注》、《孟子譯注》、《左傳譯注》(中華書局出版)
7、李澤厚先生《論語今讀》(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讀下來也不錯。
8、南懷瑾的《論語別裁》
9、《說文解字》
10、《史記》、《漢書》、《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明紀》選本
11、陳鼓應先生老子今譯今注》和《莊子今譯今注》
12、《墨子》、《荀子》、《韓非子》、《世說新語》、《昭明文選》
七、古代文學作品的選本和注本
1、劉大傑先生1957年的《中國文學發展史》
2、北京大學編的《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中華書局1962年版)
3、《詩經選》(余冠英選注)、《楚辭選》(馬茂元選注)、《漢魏六朝詩選》(余冠英選注)
4、《唐詩三百首》,馬茂元先生的《唐詩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沈祖棻先生的《唐人七絕詩淺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5、錢鍾書先生的《宋詩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讀本叢書」本)
6、宋詞的正宗選本是朱祖謀老先生的《宋詞三百首》,龍榆生先生《唐宋名家詞選》和《近三百年(即清代至現代)名家詞選》
7、《古文觀止》、《古代散文選》三冊(1962——1980年出版)
8、張岱的《陶庵夢憶》
9、《聊齋志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
10、劉衍文先生和劉永翔教授合著的《古典文學鑒賞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八、雜學旁搜
1、袁行霈先生等,主編了一套「大家小書」
2、顧頡剛《中國史學入門》、夏承燾《唐宋詞欣賞》、王力《詩詞格律概要》、陸宗達《訓詁簡論》、柴德賡《史籍舉要》、張中行《文言津逮》、李長之《孔子的故事》、季鎮淮《司馬遷》、周汝昌《紅樓小講》、許嘉璐《中國古代衣食住行》,共10種。
3、俞陛雲《詩境淺說》、江紹原《民俗與迷信》、孟超《<金瓶梅>人物》、趙朴初《佛教常識答問》、李長之《魯迅批判》、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沈祖棻《宋詞賞析》、劉葉秋《歷代筆記概說》、黃裳《舊戲新談》、白化文《漢化佛教與佛寺》共10種。
4、朱光潛《談美書簡》、朱自清《經典常談》、羅常培《語言與文化》、龍榆生《詞曲概論》、王昆侖《紅樓夢人物論》、姜亮夫《敦煌學概論》、白壽彝《史學遺產六講》、林庚《西遊記漫話》、陳從周《梓翁說園》、黃裳《筆禍史談叢》,共10種。
5、周作人《我的雜學》、竺可楨《天道與人文》,薩孟武《水滸傳與中國社會》、朱光潛《詩論》、朱自清《論雅俗共賞》、翦伯贊《史料與史學》、龍榆生《詞學十講》、沈從文《野人獻曝》、費孝通《鄉土中國》、白化文《三生石上舊精魂》,共10種。

⑻ 於漪簡介

於漪,女,江蘇鎮江人。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教育系。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1978年被評為語文特級教師。

曾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候補執行委員、執行委員,上海市第七、八、九屆人大常委會委員,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語言學會理事,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

現任上海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首都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市教師研究會會長。多次被評為上海市先進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及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優秀教師,1989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主要著作】

《於漪語文教育論集》、《語文教苑耕耘錄》、《語文園地拾穗集》、《學海探珠》、《教你學作文》、《語文教學談藝錄》、《於漪文集》、《於漪教育文叢》等,音像教學輔導材料有《於漪語文教學課堂結構精析》、《妙筆生輝》等數十盒。於漪的文章《往事依依》收錄在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六課。

【於漪語錄】

1.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

2.我有兩把「尺」,一把是量別人長處,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點,自身才有驅動力。因為,「累累創傷,是生命給你最好的東西」。

3.一個人一旦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同時選擇了高尚。首先要「知如泉涌」,而且要有偉大的人格力量。

4.座右銘: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師人格為依據:智如泉涌,行可為表儀者人師也。

5.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所謂合格,就是不負祖國的期望、人民的囑托。

6.教學參考書畢竟是別人的勞動,只有自己的勞動所得才是帶著生活露水的鮮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學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個性的時候,才是學生收獲最大的時候。因為,教育事業是創造性的事業。

7.「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教育,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在,一個肩膀挑著祖國的未來」。

【教學風格】

1

⑼ 上誨語文特級教師於漪的教學風挌可以用四個字來摡括是

淺談於漪的語文教育思想 於漪老師是我國語文界一位資深教師,多年來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著述了許多教育界頗有影響的著作。於漪老師的教學有她自身的一套理論方法,尤其是於漪老師的情感教育方法對語文教育有深遠影響。她關於語文教育的著述,多達一百多萬字。她的語文教育思想對我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中學語文教學有著較大的影響。 於漪語文教育思想的內容,涉及語文教育的方方面面。最主要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閱讀於漪的語文教育論著,我們會發現其中最鮮明的一個觀點就是「教文育人」。教育的職責就是教文育人。教文,即教會學生文化知識;育人,即培養人高尚的道德品質。每一個從事教育的人都肩負著這樣的職責,但是於老師的教文育人卻獨樹一幟。於老師堅決反對把教文和育人對立起來或割裂開來的做法,主張必須在語文訓練的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於老師多次講到:要善於緣文釋道,因道解文,既廢除離開字詞句篇的架空分析,又力戒置思想內容於一旁的支離破碎的詞句詮釋,力求把思想教育與語文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水乳交融,使學生思想上受教育,感情上受熏陶,語文能力獲得有效的提高。在這方面,於老師有很多具體的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她在語文教學的實踐中,充分發揮教材本身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陶冶他們的情操,常常採用「娛目」、「動情」、「激思」、「勵志」的方式;採用「挖掘文章內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變換提問的角度,帶領學生置身於情境之中,使他們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聯系擴展,增添情感濃度,形成餘音繚繞的氣氛」等做法。這些都是教文和育人相統一的好方法。 她的這種教文育人的思想來源大致有三個方面:第一、這是正確認識教育本質和教育使命的必然結果。她曾這樣說:「國家把青春年少、風華正茂的學生交給我們教師培養,這意味著對教師極大的信任,我們如果不盡心盡力,豈不是浪費學生的青春,對國家、對人民的大不敬?為此,我經常警戒自己、鞭策自己兢兢業業,考慮任何工作都不能忘記培養學生的大目標。」第二、這是正確認識語文學科性質的必然結果。對語文學科的認識,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作為對文革期間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的一種否定,語文教育界出現了一種純工具論的傾向,於漪老師對此不以為然,她指出:「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思想性。語言文字是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既然要表情達意,那麼用它組成的作品都離不開一定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為里,語言文字為表。語文是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的統一體,內容決定形式,形式表現內容。教學中完全可以發揮語文本身所固有的德育、智育兩種作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進一步提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點,認為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第三、這是研究傳統語文教育經驗得出的必然的結論。於老師認為,傳統語文教育值得借鑒的方面,例如:傳統語文教育既教書又育人,且重視愛國主義教育,還有很重視學養等。於老師對傳統語文教育經驗中這些精華的認識,自然會影響到她的「教文育人」觀。 教文育人是於漪老師語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她多年來從事語文教育工作得到的寶貴經驗,也是她對教育本質的深刻認識。 而全面、有序、科學地培養語文能力又是於老師特別強調的一個語文教育思想。她指出,有一點必須十分明確:語文教師教學生學語文,引導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的訓練,這是語文教學的主旋律,須牢牢抓住不放。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哪些方面的語文能力,這是於老師幾十年來一直在關注、思考和探索的一個問題,她在這方面的主張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全面訓練,循序漸進,突出「內核」,語、思結合。 她把語文能力的培養分成了三個層次:一是學習和應用能力,這是語文能力培養的基礎;二是具體的語言能力,會讀會寫會聽會交際,這是語文能力培養的核心部分;三是對生活的認識能力,思考和感受力等,這是語文能力培養的延伸和拓展部分,是語文能力的「內核」。大而言之,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應該是內核。正是基於於老師對語文能力本質的深刻認識,所以於老師提出,「語文教學應以語言和思維訓練為核心」。 語文教學就是要通過傳授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知識和能力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柱,這是反映我們學科特點的,是語文學科的基本任務,但是我們對知識和能力的認識,應該是與時俱進的。中學語文就是中學語文,不是以學科為本,不是以某知識為本,而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是一個很大的變革。學生今後不管從事怎麼樣的工作,都要有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真本領,即正確理解和正確運用的能力。這樣定位,就要淡化原來的很多知識體系,要「擇其要而學習」。所以正確的、科學的、有序的培養語文能力才是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全面訓練。於老師認為,訓練能力要樹立全面培養的觀念,不能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整體。就語言訓練而言,聽、說、讀、寫都很重要,不能重讀寫,輕聽說。不能只注重學習的近期效果,輕視適應社會的長遠需要。 循序漸進。於老師很重視能力訓練的序列,主張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他們的知識、能力、智力,來安排科學的序列。例如,她說:「不探討科學的序列,教學中有些十分突出的問題很難解決。比如重復勞動的問題,對某一語文知識小學教,初中教,高中還教。……」突出「內核」。 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雖然以全面為好,但是語文訓練又不能過於繁雜瑣碎,得有個重點。哪些應該是語文能力的「內核」呢?大而言之,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應該是內核。在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於老師關於語文教學要突出內核和她的全面培養語文能力的觀點並不矛盾。全面培養是為了防止「以偏概全」,突出內核是為了防止「喧賓奪主」。二者是辯證統一的。 語、思結合。於老師最反對進行單純的語言技術訓練,她既主張語文形式和思想內容不可分割,又主張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主張把思維訓練貫穿於整個語言訓練的全過程。 注重學習興趣,突出情感教育是於漪的又一個重要的語文教育思想。她滿懷激情的一句話就是「丹心一片是關鍵」。她說老師心中要有一團火,這團火是愛祖國、愛學生的激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激情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在五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於漪老師一次次超越自我,她不顧自己身體健康,背學生上醫院;接手亂班,把學生一個個找回來課……而支撐她的始終是充滿胸膛的師愛。她說:「你對孩子是全心全意,還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孩子心中清清楚楚,只有把愛播撒到孩子心中,他們心中才有你的位置。」 激發興趣也是於老師教學的藝術特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創新的源泉,於老師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於老師培養學生興趣有四點經驗:一是課要有新鮮感;二是課要有趣味性,使學生迷戀;三是要重視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四是增強教學過程中的智力因素,用學生的智力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於老師的這些經驗是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積累得來的,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的興趣一定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徵,取長補短,博採眾長,尋找適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 在新課標地指揮下,倡導情感教育。情感熏陶是教學環節中較難的一部分,教師要做到「融情於景」「寓情於景」是比較難的,最重要地是一定要有真情感。如果矯揉造作,虛情假意,不但不能激發學生地情感,反而會令人生厭。那麼怎樣才能憑借語文教材進行情感教育呢?於老師提出了許多情感熏陶的方法,歸納起來有如下三點:第一、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披文入情」,即通過認真研讀教材,發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在,做到「文脈、情脈雙理清」。第二、發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後,自己必須進入角色,深入理解語言文字所傳遞地情和意。第 三、教學時,教師要帶著感情教,要選准動情點,滿懷感情地啟發、提問、講述、剖析、朗誦,以情激情。 「立體化,多功能」的課堂教學效率觀是於漪的最後一個重要的語文教育思想。「有效教學」現在被國內外眾多學者所關注,「有效」不僅指「效率」還指「效果」,只有保證「效率」和「效果」才能真正實現「有效教學」。在於漪看來,語文學科與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學生生活在母語環境之中,母語的學習與運用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以如果教師眼睛只盯著一本教科書加一本教參,思路打不開,教起來就會捉襟見肘,學起來就會索然無味。其次要開發與利用語文課外的學習資源,分清別類,擇優而用,講求實際效果。於老師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出了總的要求,就是課要上的「立體化,發揮多功能的作用」。在談到語文教學效率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忽視語文學科的綜合性特點,只看一堂課學生學到了幾條知識,或掌握了幾種技能,用單一的、而且是單純量化的觀點看語文教學的效率。這實際上是一種片面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把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的綜合效益作為衡量課堂教學效率的標准,這才是抓住了根本。於漪老師針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出了幾點具體措施,主要包括: 第一、課前精心設計,選擇好思想、知識、能力、智力的最佳結合點。所選的知識點或訓練點應是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方面閃光的,或輻射,或折射,使課堂教學充滿明亮。 第二、課堂教學要有鮮明的節奏。為使課堂教學有鮮明的節奏,於老師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如:剪裁教學內容,突出重點,主次分明,詳略得當;教學過程要疏密相間,有起有伏,形成循序漸進的坡度;多種教學方法穿插運用,相得益彰,渾然一體。 第三、適當充實課堂教學的容量。課堂的容量怎樣才能得到適當的充實呢?於老師總結出了兩條措施:一是從廣度上開拓,擴大知識的覆蓋面;一是從深度上探討,加強學生理解力。

外形結構與作用,分類觀察均須記

閱讀全文

與於漪學當語文老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