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八年級上冊語文蘆花盪

八年級上冊語文蘆花盪

發布時間:2021-02-11 17:45:47

『壹』 人教版8年級上冊語文蘆花盪里的老頭子叫什麼名子

沒名字的.只是個小故事而已.我們老師也說了.

『貳』 初二語文上冊蘆花盪情節

1、這是一篇詩情畫意扣人心弦的小說。小說主要描寫了一個老英雄,還讓我們看到英雄少年的風貌,還讓我們想到葦塘里堅持抗戰的隊伍。從葦塘的歌聲可以想見他們不怕艱險,豪邁樂觀,鬥志昂揚。讀這篇小說,可以感受到,在敵後抗日根據地,男女老少都發動起來了。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抗日戰爭必勝。
2、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課文中貫穿始終。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

「你什麼也靠給我,我什麼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這句話充分表現他「過於自信和自尊」。

通過敵人封鎖線,非常危險,而老頭子「每天夜裡,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樣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現他「過於自信和自尊」。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老頭子以為萬無一失,什麼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小女孩洗臉,老頭子讓她洗,鬼子的小火輪探照燈射來,他還是「不怕」,以為「照不見我們」。鬼子掃射機槍,他還是「不怕」,以為「他打不著我們」,不能不說他有點大意,這是過於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傷,流了血,這一次任務沒有完成,他覺得丟人現眼,沒臉見人,不好意思去見部隊,他是過於自尊了。 老頭子發狠要為大女孩討回血債,他向兩個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於掌股之間,誘鬼子上鉤,舉起篙來狠狠地敲打鬼子腦袋,叫鬼子頭破血流,討回了血債,討回了自尊,這場英雄行為表明他是始終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過於自信和自尊」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全文情節,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出來的。
3、孫犁(1913.4.6-2002.7.11)
原名孫樹勛,曾用筆名芸夫,河北安平人。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被譽為「荷花澱派」的創始人。1927年開始文學創作。1933年畢業於保定育德中學,研究生。1937年參加工作,任安新縣同口鎮小學教師,1939年後參加抗日工作,曾任河北抗戰學院教官,晉察通訊社、晉察冀邊區文聯、晉察冀日報社及華北聯合大學編輯、教師,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教師,《平原雜志》編輯。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在延安發表《荷花澱》《蘆花盪》等短篇小說,以其清新的藝術風格引起了文藝界的注意。此外,還有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三集),中篇小說《村歌》《鐵木前傳》,文學評論集《文學短評》,敘事詩集《白洋淀之曲》,通訊報告集《農村速寫》散文集《津門小集》《晚華集》等。《白洋淀紀事》是作者最負盛名的一部小說和散文合集,其中的《荷花澱》《蘆花盪》等作品,成為「荷花澱派」的主要代表作品。1949年後歷任天津日報社副刊科副科長、報社編委,中國作家協會天津分會主席,天津市文聯名譽主席,中國作協第一至三屆理事、作協顧問,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顧問、第五屆名譽副主席,中國文聯榮譽委員。孫犁、趙樹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譽為描寫農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桿鐵筆」。他的小說被稱為「詩體小說」。
6、《蘆花盪》的景物描寫,處處與戰爭環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諧,不僅渲染了故事的氣氛,也給作品增添了一種戰斗的詩情畫意,構成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提高了作品的感染力。
6\①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裡,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②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隻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③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
④月亮落了,半夜以後的葦塘,有些颯颯的風響。
⑤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煙氣。
⑥水淀里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團白綢子樣的水鳥,也躲開鬼子往北飛去,落到大荷葉下面歇涼去了。
⑦這里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
⑧在那裡,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5\在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原地區得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同仇敵愾,奮起抗戰,表現出艱苦的斗爭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保衛祖國,維護民族的獨立與尊嚴,建立了不朽的功勛.這片小說就是以此為背景,為中國抗日根據地得人民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
4、陰森:陰沉可怕 月明風清:月光明亮,清風微動。形容美好的夜晚。 悠閑:閑適自在。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陰慘:陰森凄慘。 颯颯:形容風雨聲。 悶熱:天氣很熱,氣壓低,濕度大,使人感到呼吸不暢快。 張皇失措:慌慌張張,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叄』 八年級第一學期語文點擊蘆花盪答案

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煙氣。小火輪開得離葦塘遠一些,鬼子們又偷偷地爬下來洗澡了。十幾個鬼 子 在 水 里qiú( )著,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錯。水淀里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團白綢子樣的水鳥,也躲開鬼子往北飛去。落到大荷葉下面歇涼去了。從荷花澱里卻撐出一隻小船來。一個乾瘦的老頭子,只穿一條破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沒一篙地撐著,兩只手卻忙著剝.那又肥又大的蓮蓬,一個一個投進嘴裡去。
他的船頭上放著那樣大的一捆蓮蓬,是剛從荷花澱里摘下來的。不到白洋淀,哪裡去吃這樣新鮮的東西?來到白洋淀上幾天了,鬼子們還是望著荷花澱dèng( )眼。他們沖著那小船吆喝,叫他過來。
老頭子向他們看了一眼,就又低下頭去。還是有一篙沒一篙地撐著船,剝( )著蓮蓬。船卻慢慢地沖著這里來了。
小船離鬼子還有一箭之地,好像老頭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轉了一個圓圈,又回去了。鬼子們拍打著水追過去,老頭子張皇失措,船卻走不動,鬼子緊緊追上了他。
眼前是幾根埋在水裡的枯木樁子,日久天長,也許人們忘記這是為什麼埋的了。這里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鬼子們追上來,看看就扒上了船。老頭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風一樣繞著鬼子們轉,蓮蓬的清香,在他們的鼻子尖上掃過。鬼子們像是玩著捉迷藏.
( ),亂轉著身子,抓上抓下。 一個鬼子尖叫了一聲,就蹲到水裡去。他被什麼東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隻鋒利的鉤
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別的鬼子吃驚地往四下里一散,每個人的腿肚子也就掛上了鉤。他們掙扎著,想擺脫那毒蛇一樣的鉤子。那替女孩子報仇的鉤子卻全找到腿上來,有的兩個,有的三個。鬼子們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動彈了。
老頭子把船一撐來到他們的身邊,舉起篙來砸著鬼子們的腦袋,像敲打頑固的老玉米一樣。
他狠狠地敲打,向著葦塘望了一眼。在那裡,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散。
在那葦塘的邊緣,蘆花下面,有一個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葦葉遮掩著身子,看著這場英雄的行為。
1.讀文段根據拼音寫出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
qiú( 泅 ) dèng( 瞪 ) 剝( bāo ) 藏( cáng )
2.這幾段文字寫老頭子主要運用什麼描寫方法?突出了老頭子的什麼性格? 動作、神態描寫突出了老頭子機智勇敢的性格。
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語段的主題思想。
記敘了老頭子用計將鬼子引進陷阱,並消滅鬼子,替大菱報了億的壯舉,歌頌了老頭子智勇雙全,愛憎分明的英雄行為。
4.「張皇失措」的本義是什麼?這里為什麼寫老頭子張皇失措?

2
「慌慌張張,不知怎麼辦才好」。 這里是老頭子為了誘惑敵人上當故意裝害怕的樣子,表現出老頭子的機智。
5.文段交代在水裡的枯木樁子有什麼用意?
為後面寫水下藏有鉤子埋下伏筆。
6.「那替女孩子報仇的鉤子卻全找到腿上來」中加點詞「找」用得妙,為什麼? 用「找」寫出了老頭子設計陷阱 的巧妙,也寫出敵人的膽怯和愚蠢。
7.寫老頭子敲打鬼子時,為什麼又寫「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這里的景物描寫烘託了老頭子為大菱報仇後的輕松,愉悅的心情。也表明美麗的荷花澱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來犯,必然沒有好下場。
8.試揣摩藏在蘆花下的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並寫出來。
別看他這么大年紀,真是老英雄啊! 我真是小看了他。你看他,毫不畏懼、足智多謀。剝蓮蓬吃,是在引誘鬼子。水上有血,水下頂有機關!他駕船的本領神了,好像牽著鬼子的鼻子在轉。他真有本事,不用槍,一個人就能對付十幾個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沒有還手的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大菱的仇算是報了,回去告訴大菱,讓她知道這英雄的故事,早日養好傷,向老英雄學習,打敗日本鬼子。
文段(二) 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裡,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敵人監視著葦塘。他們提防有人給葦塘里的人送來柴米,也提防裡面的隊伍會跑了出去。我們的隊伍還沒有退卻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隻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半夜以後,小船又飄回來,船艙里裝滿了柴米油鹽,有時還帶來一南個從遠方趕來的幹部。
撐船的是一個將近六十歲的老頭子,船是一隻尖尖的小船。老頭子只穿一條藍色的破舊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手裡拿著一根竹篙。
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乾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可是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鬍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很少見到這樣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頭子每天夜裡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圍廣得很:里外交通,運輸糧草,護送幹部;而且不帶一枝槍。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你什麼也靠給我,我什麼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每天夜裡,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
因為他,敵人的願望.....
就沒有達到。 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麼響,不像是餓肚子的人們唱的;稻米和肥魚的香味,還是從葦塘里飄出來,敵人發了愁。
9.選文第一段是什麼描寫,有什麼作用?
環境描寫,既點明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又為人物出場作鋪墊,點明人物活動的場所。

3
「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把白洋淀人民那種在殘酷的戰爭環境里頑強生存的姿態烘託了出來,充滿了意志和力量。
10. 「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從這句話里,你感受到當時的蘆花盪是處於怎樣的社會環境中?
說明當時的蘆花盪一帶處於日寇不斷掃盪,嚴密監視與封鎖之中。 11.「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請結合上下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並說說「狠狠」一詞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努力長高的葦子生動展現了在殘酷的戰爭環境里,白洋淀人民威武不屈,頑強生存的姿態,代表著白洋淀人的意志和力量。「狠狠」一詞用擬人手法,形象地表達了抗日軍民
對日寇的仇恨。
12.文中加點的「敵人的願望」指什麼?
防止有人給葦塘的隊伍運送糧草,企圖扼殺葦塘內的抗日隊伍。 13.文中劃浪線的句子表現了老頭子什麼性格?
充滿自信的性格。
14.選文寫老頭子的英雄性格主要表現在什麼上?用自己的話概括。
表現在他愛國抗日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 15.請在選文中畫出「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的語句,並且說說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你什麼也靠給我;我什麼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
險。」「每天夜裡„„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過於自信和自尊」這句話點明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
的意思。全文情節,老英雄的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發出來的。
16.加橫線的段落對人物進行了什麼描寫?表現了人物什麼特點?
外貌、神態;寫出老頭子老當益壯,充滿活力。
17.加點詞語「過於」是什麼意思?用在這里是否含有貶義?「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這句話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過於」有非常的意思,老頭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強。另一方面,確實有過頭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傷,跟他過於自信、不夠謹慎是有關系的。這些都是他過於自信以致有點麻痹的表現。「過於自信和自尊」,是老頭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與過,都由此生發。
18.選文最後一段,「敵人發了愁」的原因是什麼?
他們的封鎖落了空:「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麼響,不像是餓肚子的人們唱的;稻米和肥魚的香味,還是從葦塘里飄出來」。

『肆』 八年級語文蘆花盪第一段

蘆花盪復第一段中「呆望」一詞的具制體內容有:「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的星星也像浸在水裡,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此段屬於景物描寫,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渲染故事的氣氛,襯託人物的心情,為下文表現葦塘人民從容而自信地進行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創造一種典型的環境氣氛。

『伍』 關於8年級語文上冊《蘆花盪》的賞析

蘆花盪
俗名鑼鼓堂。在莫干山金家山下。有泉水特清冽,匯注成盪,盪邊多生蘆葦,故名。周圍廣栽竹樹,遍布園林。夏日幽靜清涼,極宜消暑。
作品: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1.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現在他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老頭子將近六十歲了,「渾身沒有多少肉,乾瘦得像老了的魚鷹」。按說應該在後方安度晚年,他卻像青壯年一樣,充滿活力,無所畏懼,在敵人嚴密封鎖下,出沒葦塘,成為一名貢獻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員。「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鬍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這是一個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的愛國熱情是如此高漲,「你什麼也靠給我」,是他的豪言壯語,為民族抗戰他甘願盡心竭力,而且充滿自信。他勇敢得出奇,里外交通,運輸糧草,護送幹部,在敵人的眼皮下出入,竟「像一個沒事人」,心情悠閑,「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不僅因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環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為他具有英雄氣概,藐視敵人,無所畏懼。老頭子能夠沖破敵人的封鎖,對於葦塘裡面的隊伍堅持斗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在他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對鄉土,對同胞,對抗日隊伍,他是如此深情,對日寇則滿懷仇恨。老頭子那麼喜愛兩個孩子,這是他對同胞的感情。他對大菱說:「他們打傷了你,流了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愛得深切熱烈,恨得咬牙切齒,血債要用血來還,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來償還。在老頭子的意識中,咱中國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對鄉土充滿感情,對侵略者充滿仇恨。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在他的過於自信自尊上。他自信萬無一失,這一次女孩子受了傷,他就覺得「丟人現眼」「沒臉見人」。這樣的要臉面,正包含一種非常強烈的責任心,他對自己要求之嚴,近於苛刻,偶有過失,他就痛苦得萬箭穿心,愧疚得無地自容。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在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老頭子用竹篙痛砸十幾個鬼子的腦袋,是用了計謀的。他早在枯木樁子上繫上了一隻只鋒利的鉤子,船頭上放了一大捆新鮮的蓮蓬,引誘鬼子進入枯木樁子的水區,讓鉤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動彈不得,束手挨打,張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個個成了被綁的困獸。
2.深入一層,可以感知,中國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這篇小說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還讓我們看到英雄少年的風貌,還讓我們想到葦塘里堅持抗戰的隊伍。從葦塘的歌聲可以想見他們不怕艱險,豪邁樂觀,鬥志昂揚。讀這篇小說,可以感受到,在敵後抗日根據地,男女老少都發動起來了。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3.富於特色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這篇小說的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都很有特色。人物形象鮮明,很有點傳奇色彩,如文章開頭部分先寫環境的險惡,再寫老頭子的業績,文章結尾部分先把老頭子的決心寫成難以置信的「大話」,再寫他出奇制勝的英雄行為。倔強的個性,奇崛的情節,富有傳奇的情趣。
環境描寫富有詩情畫意,充滿水鄉的氣息,雅緻雋永。
二、問題研究
1.人物性格難點探究:怎樣理解「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一句中「過於」二字?
「過於」有非常的意思,老頭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強。另一方面,確實有過頭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傷,跟他過於自信、不夠謹慎是有關系的。小女孩子洗臉,大女孩子還警惕一些,老頭子卻說「不怕,洗一洗吧」,洗臉有響聲。老頭子以為小火輪上的探照燈照不見他們,事實上探照燈把兩個女孩子的臉照得雪白。這些都是他過於自信以致有點麻痹的表現。
「過於自信和自尊」,是老頭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與過,都由此生發。
2.人物描寫藝術探究:這篇小說怎樣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
作者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的監視封鎖非常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非常乾瘦,而且不帶一枝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績。精神,是那麼悠閑自得,異常自信;業績,是使敵人的封鎖全然落空,保證了葦塘里的隊伍得到充足的給養。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
課文著重寫一場「英雄的行為」,更有點傳奇色彩。作者主要用兩個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懷疑來反襯。這里有一段對話描寫,老頭子說「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後來又說「等到天明,你們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卻一再表示懷疑,先是沒有答話,以為老頭子不過發發狠,說說罷了,再用小女孩的話表懷疑:「你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打仗?」寫懷疑有襯托作用,顯出了老頭子英雄行為之奇。
再是在敘述過程中只寫其然,不寫其所以然,讓讀者回味其所以然,使傳奇色彩顯得更為濃郁。老英雄是設好圈套讓鬼子往裡鑽。他事先系好了鉤子,又想出用蓮蓬引誘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動規律。作者不寫這些,只從鬼子洗澡寫起,寫老頭子船上放著一大捆蓮蓬,只顧剝著蓮蓬吃,也不寫他的用意,寫小船沖著鬼子這里來,又轉了一個圓圈回去,也不寫老頭子的船為什麼這樣劃來劃去,其實是誘使鬼子進入圈套,這層意思要回味起來才能明白。進了有木樁的水域,先不說樁子上有無數鉤子,只寫小船繞著鬼子轉,鬼子們像是玩著捉迷藏,下面才寫鬼子這么亂轉,一個個都被鉤子咬住了。待到明白過來,越回味越感覺這場英雄行為富有傳奇色彩。一個乾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幾個鬼子於掌股之間,置他們於死地,真可以說是一位傳奇式的英雄。
練習說明
一、通讀全文,復述故事情節,討論下面兩個問題。
1.敵人嚴密監視著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麼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想像?你還能想到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斗歌聲嗎?
2.課文中哪些內容表現了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的性格?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本題要求通過解讀、復述,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第一小題抓住一句話,展開想像和聯想,領會句子的含義。第二小題抓住老頭子思想性格核心,作具體分析。此題有閱讀訓練,有口語訓練,有內容研討,有想像、聯想訓練。
1.提示:可由歌聲想像戰士的情緒,想像戰士和部隊的方方面面。具體地說,有老英雄不斷送來柴米油鹽,保障有力,給養充足,戰士們身強力壯,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時候,戰士們放聲歌唱起來。歌聲是對敵人的沉重打擊。
聯想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斗歌聲,可以回憶課內外讀過的文藝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2.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課文中貫穿始終。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你什麼也靠給我,我什麼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這句話充分表現他「過於自信和自尊」。
通過敵人封鎖線,非常危險,而老頭子「每天夜裡,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樣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現他「過於自信和自尊」。
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老頭子以為萬無一失,什麼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小女孩洗臉,老頭子讓她洗,鬼子的小火輪探照燈射來,他還是「不怕」,以為「照不見我們」。鬼子掃射機槍,他還是「不怕」,以為「他打不著我們」,不能不說他有點大意,這是過於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傷,流了血,這一次任務沒有完成,他覺得丟人現眼,沒臉見人,不好意思去見部隊,他是過於自尊了。
老頭子發狠要為大女孩討回血債,他向兩個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於掌股之間,誘鬼子上鉤,舉起篙來狠狠地敲打鬼子腦袋,叫鬼子頭破血流,討回了血債,討回了自尊,這場英雄行為表明他是始終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過於自信和自尊」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全文情節,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出來的。
二、課文中有一段話精彩地描寫了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地完成任務而懊喪、內疚、自責的心理,請找出這段話並細細體味,然後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補寫出來。
本題引導學生品讀兩個片段,在品讀中細細體味,在品讀中展開想像。
描寫老頭子心理活動的一段話是:「一聲一聲像連珠箭,射穿老頭子的心。他沒法解釋: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麼這一次的任務,偏偏沒有完成?自己沒兒沒女,這兩個孩子多麼叫人喜愛!自己平日誇下口,這一次帶著掛花的人進去,怎麼張嘴說話?這老臉呀!」老頭子是非常自信和自尊的,他的責任心非常強,認為只有百分之百完成任務,才算盡到自己的責任。聽著受傷的大女孩子痛苦地哼哼,聽著小女孩子的話語,老頭子痛苦到極點,「一聲一聲像連珠箭,射穿老頭子的心」。他把大女孩子受傷流血的責任完全歸咎於自己,他傷心到極點,內疚到極點。他是那麼喜愛這兩個孩子,孩子受傷了,流血了,他的心也受傷了,他的心也在流血。他強烈地自責,他感到自己向部隊作的保證落了空,他感到自己的過失給自己帶來奇恥大辱,使自己丟人現眼,沒有臉去見部隊。強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無地自容。
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她想這位老同志昨天說的話可不是放空炮,自己真是小看了老同志,別看他這么大年紀,真是老英雄啊!你看他,面對十幾個鬼子,毫不畏懼。想不到他足智多謀,原來把一大捆蓮蓬放在船頭,自己有滋有味剝著蓮蓬吃,是在引誘鬼子。他駕船的本領神了,好像牽著鬼子的鼻子在轉。鬼子在水裡轉來轉去怎麼會不敢動彈了呢?怎麼一股一股血水冒上來呢?老同志還沒動手,鬼子怎麼就流血了呢?定然是水下設了什麼機關,他真有點子。原來他真有他的本事,不用槍,一個人就能對付十幾個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沒有還手的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叫他們頭破血流。大菱的仇算是報了,回去告訴大菱,讓她知道這英雄的故事,讓她早日養好傷,向老英雄學習,打敗日本鬼子。
三、課文中有不少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如「月明風清的夜晚……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等,找出並抄下來,仔細體味,再仿寫幾句,寫寫你家鄉的景物。
本題學習景物描寫。孫犁的景物描寫很有特色,摘抄一遍,細心揣摩,對這種描寫的高明之處有所領悟,可以提高自己的描寫能力。
①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裡,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②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隻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③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
④月亮落了,半夜以後的葦塘,有些颯颯的風響。
⑤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煙氣。
⑥水淀里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團白綢子樣的水鳥,也躲開鬼子往北飛去,落到大荷葉下面歇涼去了。
⑦這里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
⑧在那裡,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教學建議
一、要體味這個英雄故事的傳奇色彩。
這個英雄故事的特色在於傳奇色彩。無論理解內容還是揣摩寫作,抓住這個特色,才能激發興趣,理解透徹。年近六十,照例該養老了,我們的老英雄卻神出鬼沒,無數次通過鬼子的封鎖線,保證了葦塘中部隊的供給,保證了部隊的戰鬥力。這是富有傳奇色彩的。老英雄手無寸鐵,獨自一人,把十幾個鬼子打得頭破血流。這更是富有傳奇色彩的。教讀的導語可以在「傳奇」這一點上設計。
二、要注意揣摩景物描寫。
讓學生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細細揣摩一兩個例句,領悟這種描寫的妙處。例如寫蘆葦的一句:「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可以思考兩個問題:為什麼要寫蘆葦長得高?怎樣形容蘆葦長得高?這樣揣摩可以明白什麼時候需要作景物描寫,怎樣寫景。
有關資料
一、作者介紹(郭志剛)
孫犁,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縣人。1913年4月6日生。12歲在安國縣城上小學時,開始接觸五四新文學。魯迅和文學研究會對他有很大影響。他一直相信藝術為人生的主張。孫犁14歲考入保定育德中學。學習期間,開始閱讀社會科學、文藝理論著作和一些蘇聯文學作品,擴大了他的視野,並為後來的創作和評論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高中畢業後無力升學,流浪北平,在圖書館讀書或在大學旁聽,曾用「芸夫」的筆名在《大公報》上發表文章。還先後在市政機關和小學當過職員。1936年暑假後,孫犁到河北安新縣的小學教書,在這里他對白洋淀一帶人民群眾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主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中區從事革命文化工作,曾編印出版革命詩抄《海燕之歌》,在《紅星》雜志和《冀中導報》副刊上發表過《現實主義文學論》《魯迅論》等論文。1938年秋,在冀中區辦的抗戰學院任教,1939年春調阜平,在晉察冀通訊社工作。此後,在晉察冀文聯、《晉察冀日報》、華北聯大做過編輯和教員,同時進行文學創作。1941年回冀中區參加編輯群眾性的大型報告文學集《冀中一日》,並寫成《區村和連隊的文學寫作課本》(後改名《寫作入門》《文藝學習》,多次重印)。1944年去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工作和學習。在延安,他發表了《荷花澱》《蘆花盪》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藝術風格引起了文藝界的注意。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回冀中農村從事寫作,直至解放。這一時期,他參加了土地改革工作,寫有《鍾》《碑》《囑咐》等短篇小說和一些散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孫犁在《天津日報》工作,同時繼續文學創作。長篇小說《風雲初記》寫於50年代初,以滹沱河沿岸兩個村莊為背景,圍繞著高、吳、田、蔣四姓五家在抗戰初期的生活史,細致地勾勒了冀中平原各個社會階層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展現了七七事變後,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組織人民武裝、建立抗日根據地的壯麗畫卷。作者用談笑從容的態度描摹抗日根據地的風雲變幻,雖語多風趣而不落輕佻。中篇小說《鐵木前傳》寫成於1956年。小說通過鐵(匠)、木(匠)兩家十幾年間友誼的建立和破裂的過程,揭示了50年代初期北方農村的生活風貌和農業合作化運動給予農村社會的深刻影響。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小滿兒這個處在生活的十字路口,性格矛盾的人物形象,在讀者中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6年以後,作者因病長期擱筆,但他以《天津日報》副刊《文藝周刊》為陣地,發現和培養了不少青年作家。這個時期,他還寫有散文集《津門小集》、論文集《文學短論》等。
孫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創作結集為《白洋淀紀事》(1958),是作者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創作風格的一部小說與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一帶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戰爭、土地改革、勞動生產、互助合作以及移風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從多方面勾勒了時代和社會的歷史風俗畫面,以明麗流暢的筆調,秀雅、雋永的風格和豐富的勞動者的鮮明形象,在讀者中間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其中《荷花澱》等作品,已成為廣泛流傳的名篇,文藝界甚至以其為現代文學的一種風格流派的標幟,視為「荷花澱派」的主要代表作。
1977年以後,作者主要寫作散文和評論,也有少量小說,陸續結集者有《晚華集》(1979)、《秀露集》《澹定集》《耕堂雜錄》(均1981)、《尺澤集》(1982)等。1982年,作者又將從事文學事業以來所能收集到的絕大部分作品,輯成《孫犁文集》5冊(內分7卷)。
(《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文學》第二卷,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86年版)
三、《蘆花盪》賞析:景隨情移情景相生(林煥標、盧斯飛)
《蘆花盪》寫的是殘酷的戰爭環境里的人和事件,但決沒有「凄凄、慘慘、戚戚」的描繪,就連那個女孩子受傷後的幾聲呻吟,也被輕輕一筆帶過去了,作品要高昂濃重地傳達出來的,是一種戰勝敵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情緒。即使在殘酷的戰爭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靜從容的姿態抒寫白洋淀的美麗風光,細心地鐫刻白洋淀人民心靈的塑像。
這里,我們著重談談孫犁筆下的景物描寫。我們知道,小說中的景物描寫一定要切合環境和人物的心境,切忌游離地寫景。《蘆花盪》的景物描寫,處處與戰爭環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諧,不僅渲染了故事的氣氛,也給作品增添了一種戰斗的詩情畫意,構成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小說一開頭,就有一段精妙的景物描寫:
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裡,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敵人」「炮樓」,點明了環境的氣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裡」,像「要滴落下來的樣子」,渲染了淀水的晶瑩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裡,隨著微風的輕拂激起層層漣漪,使得星星也閃爍不定起來,因而給人以「要滴落下來」的幻覺。這樣優美的自然環境,是多麼令人賞心悅目啊!可是,敵人侵佔著我們的大片國土,在這美麗的葦塘四周,敵人的炮樓林立,封鎖和監視著這片革命根據地。白天,這里一片死寂,連水鳥也「緊緊藏到窩里躲避」了,只有到深夜,才能聽到它們「飛動和唱歌的聲音」。字里行間,流露出多麼鮮明的愛憎感情!接下去,寫「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把白洋淀人民那種在殘酷的戰爭環境里頑強生存的姿態烘託了出來,充滿了意志和力量。這段景物描寫很富於生活實感,把讀者引到一個特定的環境和氣氛之中,很自然地成了後邊故事的鋪墊,藝術上融情入景,寄寓著作者深沉的情懷。
小說寫兩個女孩在革命隊伍里逐漸成長的過程,也穿插不少景物描繪:
這是冀中區的女孩子們,大的不過十五,小的才十三。她們在家鄉的道路上行軍,眼望著天邊的北斗。她們看著初夏的小麥黃梢,看著中秋的高粱曬米。雁在她們的頭頂往南飛去,不久又向北飛來。她們長大成人了。
把女孩子們的逐漸成長描述得多麼富有生活韻味。莊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飛北回,詩意盎然地暗喻著時光的流逝。在生活的道路上,由於「眼望著天邊的北斗」,所以永遠不會迷失方向。「北斗」,既是實在的景物,因為是在敵人的封鎖下,所以多半是夜行軍,但同時,它又是一種暗喻:黨的光輝的指引。
至於小說結尾部分的那段關於蘆花的描寫,表面上看來,似乎離開了具體的斗爭環境——那一場跟敵人進行的殊死戰斗,其實不然,細心的讀者會注意到,那是老人正「狠狠地敲打」那些掛上了鉤子的鬼子們的腦袋,把他們致於死地時,「向著葦塘望了一眼」所產生的感受。俗話說「景隨情移」,解恨的戰斗必然會在內心萌發出一種輕松、愉快的情緒,此情此境,鮮嫩的蘆花在老人的眼裡,自然會顯得格外的美麗了。
從這篇小說的景物描寫可看出,孫犁筆下的景物,不單純是一種點綴品,而是蘊含了深遠的寄寓在內的。在他的小說里,景物描寫起到了點染環境氣氛,烘託人物精神境界,加強抒情韻味的作用,因而,它們決不是幾顆游離的珍珠,而是作品內在氣質的結晶體。

『陸』 八年級上冊的語文書的第2課:蘆花盪。

《蘆花盪》是孫犁《白洋淀紀事》系列小說中的第二篇,被選入人教版的初中教材。《蘆花盪》可視為《荷花澱》的姊妹篇,將這兩篇小說看作是「荷花澱派」作品的「雙璧」,毫不為過。《蘆花盪》中的景物描寫優美如詩,生動如畫,與《荷花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集中體現了孫犁「詩體小說」的特點。除此之外,這些景物描寫還具有如下三個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體現了小說的情節的真實性。小說雖然是虛構的,但它的情節和細節卻要合乎情理,貼近現實生活,這樣才能讓讀者信服、叫好乃至拍案稱奇。《蘆花盪》中的老英雄「是一個將近六十歲的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乾瘦得像老了的魚鷹,而且不帶一支槍」,這樣的老人怎樣為大菱、二菱復仇呢?不光讀者會產生懷疑,就是兩個女孩子也深表懷疑。可是文中的景物描寫卻為老英雄的勝利復仇增加了可信性,讓我們覺得事情的發生是那樣的合乎情理。作者在寫老人實施復仇計劃之前有兩句十分簡短的景物描寫,閱讀時是萬萬不能放過的:「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煙氣。」正因為紅日當空,天氣非常悶熱,鬼子才會下船,泡到清涼的淀水裡,忘乎所以地洗澡、戲耍;也正因為天氣非常悶熱,鬼子才會對清涼幽香可口的蓮蓬垂涎欲滴,爭搶著去追趕老人,最終一個個成了老人鉤子上的死魚,老人也因此得以痛快淋漓地為大菱、二菱報仇雪恨。鬼子不下船,老人的復仇計劃無從實施;鬼子不搶蓮蓬,老人的復仇計劃依然無望,而這所有環節的發生,都和復仇前看似非常平常的兩句景物描寫密切相關。可見,看似平常的景物描寫卻體現了情節的真實性,這就是好的文學作品帶給我們的啟示。

二、推動了情節的向前發展。在護送這一情節中,一切都是那樣靜謐、安詳,「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愛美的女孩兒陶醉在這寧靜的月色里,忘記了身體的病痛和戰爭的創傷,將發燒的手浸在清涼的淀水裡,又掬一把潑到臉上,洗凈戰火、硝煙和泥塵,露出了俊俏的富有少女青春氣息的臉龐。生活原本就應該是這樣美好恬靜與安寧的,可是「遠遠有一片陰慘的黃色的光,突然一轉就轉到她們的船上來。女孩子正在擰著水淋淋的頭發,叫了一聲。」這樣的景物描寫打破了眼前暫時的寧靜,暗藏著危機和不安全因素,為下文的遇敵和受傷打下了鋪墊。在復仇的情節中,景物描寫也很好地推動了情節的向前發展。「這里的水卻是鏡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一看就知道,平靜中暗藏著老人復仇的怒火,拉長的水草就是日寇的葬身之地,緊接著那痛快淋漓的復仇場面的出現,也就顯得自然而然了。

三、逼真地渲染了氣氛,恰到好處地烘託了人物形象。「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裡,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這是小說開頭的一段集中的景物描寫,寫得有聲有色,意蘊豐富。「敵人」「炮樓」點明了環境氣氛的陰森,敵人的兇狠、嚴酷,面目的可憎,而另一方面,家鄉的景物又是那樣的優美和恬靜:「星星也像浸在水裡」,像「要滴落下來的樣子」,淀水的晶瑩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裡,隨著微風的輕拂激起層層漣漪,使得星星也閃爍不定起來,一切都是那樣充滿著詩情畫意!這樣美好的田園卻遭日寇的野蠻侵略和糟蹋,怎能不喚起我們同仇敵愾團結起來保衛家鄉的決心?由此可見,作者藉助景物描寫來渲染氣氛,讓讀者心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在烘託人物方面,也是匠心獨運。「月亮落了,半夜以後的葦塘,有些颯颯的風響。」寫月落之後葦塘的颯颯風響,襯託了老艄公沮喪、內疚的心情,從一個側面表現了老人的倔強、自尊的性格,這也正是不可戰勝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性格。「在那裡,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多麼富有動感,多麼富有詩意,我們彷彿看到了老人那摧不倒的勝利的雄姿,高高屹立在風中,老人的形象成就了一幅剪影,成了民族精神的化身。用這樣如詩如畫的景物來襯託人物形象,在眾多戰爭題材的作品中,也只有孫犁能夠做到這樣,這也正是孫犁的小說具有永恆、無窮的藝術魅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柒』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蘆花盪》 快快快,急用!

抗日戰爭時期來,在冀中平原日軍封鎖的源蘆花盪里,一位乾瘦的撐船老人每天夜裡自如地穿梭在蘆葦叢中,里外交通,運輸糧草,護送幹部,為抗日的戰士們提供戰斗資源和情報,使得戰士們得以休養和更好備戰。在一次護送兩個女孩進蘆花盪看病的途中,被敵軍發現,由於過於自信,導致大女孩受傷,老人力保兩姐妹的安全,順利躲開敵軍的追殺,但畢竟是自己的失誤,他感到很丟人現眼,愧對於兩姐妹。老人決心為大女孩報仇,在第二天以自己多年來的經驗和智謀,使鬼子陷入了自己的圈套,痛打十幾個鬼子,為大女孩報了仇,也挽回了自尊。
作者正是通過寫這樣一個痛打日本侵略者,討還血債的傳奇故事,展示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說明中國人民是不可征服的英雄民族。
這是我自己收集總結的,希望你滿意,另外給我一些懸賞分吧,挺費勁的!祝你學習進步!

『捌』 八年級上冊語文 蘆花盪的中心思想

課文主題
這是一篇詩情畫意扣人心弦的小說。小說主要描寫了一個老英雄,還讓我內們看到英雄少年的風容貌,還讓我們想到葦塘里堅持抗戰的隊伍。從葦塘的歌聲可以想見他們不怕艱險,豪邁樂觀,鬥志昂揚。讀這篇小說,可以感受到,在敵後抗日根據地,男女老少都發動起來了。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抗日戰爭必勝。

閱讀全文

與八年級上冊語文蘆花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