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八年級語文上冊新聞知識

八年級語文上冊新聞知識

發布時間:2021-02-12 06:58:15

⑴ 求初二語文 新聞兩則重點知識點

《新聞兩則》知識點精講

【學習目標】

一、了解新聞的特點和結構。

二、體會新聞語言簡明、准確的特點。

三、了解戰役的經過,樹立熱愛祖國,珍惜幸福生活的觀念。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基礎知識精講】

課文全解

一、背景材料

1.《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時代背景

1947年7月到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國范圍內轉入戰略進攻。1948年秋,人民解放軍連續發起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給國民黨反動派以致命打擊。1949年4月15日,國共雙方談判。20日南京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和平協議上簽字,談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軍「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人民,保衛中國人民領土主權的獨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軍即執行最高統帥的進軍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東至江陰,長達一千華里的戰線上,發動了渡江戰役,國民黨反動派慘淡經營了長達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一觸即潰。23日晚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宣告國民黨反動派政權覆滅。

2.《中原我軍解放南陽》背景資料

這則新聞說,「去年七月,南線人民解放軍開始向敵後實施英勇的進軍」,又說到「人民解放軍偉大的勝利的攻勢」。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第一年殲滅國民黨軍112萬人,1947年6月底,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以主力一部挺進中原,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在外線大量殲滅國民黨軍;以部分武裝堅持內線作戰,收復失地。10月10日,解放軍總部發表宣言,號召全國人民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戰爭第二年,解放軍殲滅國民黨軍152萬人,攻克大批國民黨軍重點設防的城市,為與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創造了條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軍連續進行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這一則新聞發布於1948年11月5日,遼沈戰役已勝利結束,電文說:「杜聿明則剛從徐州飛到東北,一戰慘敗,又逃到了葫蘆島」,即指蔣軍在遼沈戰役中的失敗。淮海戰役是1948年11月6日發起的,這則新聞發電正是淮海戰役前夜。

二、課文剖析

1.重點精講

怎樣把握這篇新聞的諸種要素?

新聞的要素,也是記敘要素,包括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新聞比較簡短,把握新聞六要素也不難。只要把六個要素化成六個問題,閱讀的時候留意這六點,一點也不含糊,就能清楚地把握住了。

「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心裡懸著六個問題,就會注意:

①人物?中路軍30萬人。

②時間?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時內。

③地點?安慶、蕪湖線。

④原因?要渡江。

⑤經過?突破安慶、蕪湖線。

⑥結果?渡過三十萬人,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

一般新聞作品的各種要素不像這樣集中,但是把握要素的方法是一致的。養成留意要素的習慣,讀別的敘事性作品,也容易把握情節內容了。

這篇新聞,分述中路軍、西路軍、東路軍,就要分別把握各種要素。

2.寫法精講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渡江戰役1949年4月20日晚開始,6月2日結束,戰役關鍵是開始後的四天。在渡江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刻,毛澤東親自撰寫《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及時報道戰況,給全國人民和全軍將士以極大鼓舞,對於瓦解敵軍鬥志,鼓舞我軍士氣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①要迅速了解新聞的主要內容,是看標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從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戰役的壯闊。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的奇觀。可以想像,千里江面上,萬船齊發,冒著炮火,奮勇挺進,直取對岸的景象。可以想像,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該是多麼激動振奮!

②要比較詳細地了解新聞的內容,是看導語。——從導語還可以知道渡江區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長達一千餘華里。從導語還可以知道戰役的全局,敵陣業已沖破,戰役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③要更為細致地了解新聞的內容,是看主體部分。主體部分報道了三路大軍渡江的進展,列表如下:

時間

兵力

渡江兵力

中路軍 安慶——蕪湖

20日夜~日夜

30萬

30萬

西路軍 九江——安慶

21日17時~22日22時

35萬

2/3

東路軍 南京——江陰

21日17時~22日22時

35萬

大部

主體部分還分析了中西兩路敵軍毫無鬥志的原因,我軍是英勇善戰,銳不可當,敵軍則被自己玩弄的和談陰謀瓦解了鬥志。

這篇新聞,氣勢磅礴。毛澤東作為全軍統帥,匯總各路戰役,全面報道渡江戰役,反應了整個戰役的磅礴氣勢,表現了恢宏的氣度。

這篇新聞,語言准確精練,鏗鏘有力,書面語和口頭語相穿插,相得益彰。

3.難點精講

謀篇布局探究:為什麼按中、西、東的順序敘述?西路軍與東路軍是同時發起渡江作戰的,為什麼先說西路軍,再說東路軍?分述三路戰況,為什麼又能一氣呵成?

中路軍首先發起渡江作戰,所以先說。西路軍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敵軍抵抗甚為微弱,而東線敵軍抵抗較為頑強,所以西路接中路說,合在一起,可以議一議。最後說東路激戰,文勢也湧起高潮。

這篇新聞的主體,三路三個層次,看三個層次的銜接,就可以捂出全文一氣呵成的道理。中路和西路,都從時間說起,中路一層開頭是「二十日夜起」,西路一層開頭是「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這樣並列,層次分明,又緊相銜接。說了西路戰況之後,又合起來有所議論,議論最後一句是「湯恩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於南京九江一線。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話題從「西面」轉向「東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轉到了下一層。可見,作者是很注意一層與一層之間的銜接的,所以全文流轉順暢,一氣呵成。

問題全解

一、語言探究

作者在新聞報道中譴詞造句是怎樣做到准確精練、鏗鏘有力的?

1.准確。

①首先是用詞准確。例如,「沖破」「突破」詞義有所區別,「沖破敵陣」「突破安慶、蕪湖線」「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都運用得准確。又如,東面防線經過整天激戰,敵軍一部分被殲滅,另一部分被擊潰,不是一概殲滅,或者一概說「擊潰」,而是說「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

②一個詞往往還有程度的差別,有時需要說明程度,表達才算準確。例如,「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加上「較為」二字就十分准確。而湯恩伯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加上一個「很」,可見他驕傲自負的心理。

③必須明確交代的地方,一點也不含糊。例如「西起九江」後面還註明「不含」,也是為了明確。

2.語言的精練、鏗鏘。

①能用單音節的詞不用雙音節詞。電文要求極端精練,軍事用語更要求斬截有力。

②適當採用文言詞。例如「至發電時止」斬截有力,如果寫成「到發電文的時候為止」,就拖沓了。又如「現已佔領」不說「現在已經佔領」。這類例子還很多。

3.這篇新聞許多語句很富有表現力。寫我軍,寫敵軍,語言具有鮮明的褒貶色彩。例如,表現我軍英雄氣概和強大氣勢用了「沖破」、「橫渡」、「英勇善戰」、「銳不可當」等詞語;報道我軍勝利的戰果,選取了「佔領」、「殲滅」、「控制」、「封鎖」等詞語;寫敵軍則用了「紛紛潰退」、「毫無鬥志」、「很泄氣」等等,揭露了敵軍不堪一擊的虛弱本質。

二、新聞中議論的作用

新聞一般以記敘為主,也可以適當穿插議論,《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主體部分第二層寫戰況之後插入作者簡要議論(「此種情況……都很泄氣。」),其作用是突出我軍英勇善戰,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為什麼不堪一擊的原因,有利於把國民黨廣大官兵與極少數戰犯區別開來,有利於爭取大多數,以瓦解敵軍,從而使這篇文章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基礎知識精講】

課文全解

南陽,自古以來就是戰略要地,我軍解放南陽,軍事上具有重大意義,標志蔣軍走上了節節敗退的道路,我軍走上了節節勝利的道路。毛澤東親自撰寫這則新聞,由南陽的解放,說到一年多來中原地區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反映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大好形勢,鼓舞解放軍民乘勝前進的鬥志。

這一則新聞沒有分段,要把握全文內容,需要劃分層次。

第一層,是導語,概述中原我軍解放南陽,指出南陽守敵棄城南逃的背景、時間。

第二層,是背景資料,用兩則史料說明南陽自古以來在軍事上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第三層,回顧過去一年蔣介石從重視南陽到放棄南陽的變化,指出蔣軍全局潰敗的背景。

第四層,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進而回顧一年多來南線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偉大勝利。

成績主要有三項。第一,恢復和建立了穩固的根據地,創立了七個軍區,極大地擴大了老根據地。

第二,殲滅了大量的國民黨正規部隊,發展了我黨武裝力量。

第三,糾正了「左」的策略,採取了正確的策略,孤立了敵人,鞏固了根據地。

第五層,預言南陽逃敵王凌雲前途黑暗。

讀這一則新聞,可以感知,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階段以後,我軍完全掌握了全國戰場的主動權,經過一年多英勇奮戰,蔣介石全軍崩潰之勢已成,敗局已無可挽回。

問題全解

這一則新聞,為什麼不僅報道解放南陽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來南線人民解放軍的戰績?

南陽解放,是南線人民解放軍一年多來取得偉大勝利的必然結果,所以南洋解放之日正是總結一年多來偉大勝利的最好時機。另一方面,總結一年多來的戰績,也可以說明蔣軍為什麼棄城南逃。

【學習方法指導】

學習新聞,可以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了解它的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第二步,重點掌握結構的五部分:標題、導語、主題、背景、結語。按照結構特點,理清層次,掌握文章內容,了解各部分聯系。

第三步,細讀消息,考慮作者為什麼按照這樣的順序安排新聞內容?新聞中的議論性語言,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文章的語言有什麼特色?

【拓展訓練】

1.新聞的基本特點

新聞,也叫消息,是用概括敘述的方式和扼要簡明的文字對國內外新近發生的具有社會意義的典型事實所作的准確簡短的報道。新聞的基本特點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時效性。新聞消息講究一個「快」字,它有很強的時間性,過了這個時間眾人都已知曉,再發表,意義就不大了。如《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開頭部分所顯示的時間「22日22時」就充分體現及時性,在第一時間把新聞傳遞出去。

第二,真實性。新聞是客觀事實的報道,在敘述上,人名、時間、地點、時間的來龍去脈都不能做任意的誇大或縮小。如《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一文中的渡江地點「西起九江(不含)」一句就體現了表述的真實性。而渡江人數的准確表述也能體現其特點:「至發電時止,該路35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2/3,余部23日可渡完。」其中「至發電時止」是准確表述了渡完35萬中2/3的人數的時間。

第三,結構的特殊性。新聞的結構是由標題、導語、主體三部分組成的。他們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標題是對中心事件的高度概括,是讀者看了標題就知道事件的眉目。導語是對事件或事件中心起概述作用。一篇新聞對內容的安排,多採用「倒金字塔」的布局形式,把內容的精華部分放在開頭的導語中,其他部分是對導語的闡述和補充,而主體部分則是詳細報道事件的內容。如《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主體部分詳盡報道了中路軍、西路軍和東路軍的戰況,並對渡江情況加以評論。

2.《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寫作特色

①依時敘事。三路大軍渡江作戰的情況,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這樣安排,場面雖大,但大而不亂;內容雖多,但多而不雜。

②詳略得當。報道各路現實並沒有平均用筆力,對東路軍的戰況寫的較為詳細突出。這是因為敵軍的防線比較鞏固,其次,「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更重要的是,這一地區在戰略上具有重要意義,直接關繫到能否包圍敵軍,解放南京。因此在報道我軍進展時,和中西兩軍有幾處不同,一是較具體地寫了戰斗情況;二是更具體地寫了戰果。

③敘議結合。在報道中路軍進展情況後,插入一段簡要議論,這種議論即交待了我軍取勝,敵軍失敗的政治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此使讀者進一步了解了整個國民黨反動派政權必然覆滅的命運,從而深化了報道的主題。

④去粗取精。對如此廣闊史無前例的偉大戰役的報道,僅選取了最能表現這場戰役基本情況和最突出中心的我三路大軍作戰的事件、地點、人數、戰績以及勝利原因,余則不及。這固然是新聞題材的特殊需要,也體現了作者善於撮要記事的功力。

⑤語言精煉。新聞報道對於語言要求很高,特別是對重大事件的報道,語言必須准確精練,當然還要鮮明生動。這篇新聞稿在這方面是一個典範。

⑵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新聞兩則》課後第二題答案

三、朗讀兩則新聞,然後聯繫上下文,比較下邊每組中的兩個句子,說說哪一句好,為什麼。

①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越過安慶、蕪湖線,到達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共渡過三十萬人。

②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

(提示:注意從詞語含義的差異上體會它們不同的表達效果。)

①結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

②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

(提示:注意比較語句的感情色彩。)

①我們在所有江淮河漢區域,不僅是樹木,而且是森林了。不僅生了根,而且枝葉茂盛了。

②我們在所有江淮河漢區域,不僅建立了穩固的根據地,而且擴大了根據地。我們的根據地不僅鞏固了,而且贏得了人民群眾衷心的擁護。

(提示:注意從語言的生動形象性上比較。)

本題引導學生用比較的方法揣摩遣詞造句,三個小題分別從不同角度探究,都作了提示。宜引導學生細心品味,以增強語感,更好地學習語言。

第一小題,②句好。「突破」表明有敵軍防守,我軍殲滅或擊潰守敵,沖破敵陣。用「越過」表現不出經過戰斗。「渡至」比「到達」含義豐富,有橫渡與到達兩層意思,且文字簡潔有力。「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時間明確,且含渡江迅疾,作戰順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達這些意思。

第二小題,②句好。「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有嘲諷意味,嘲諷湯恩伯過高估計東面防線的鞏固性,過低估計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力,倘說「結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無感情色彩,且與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復。

第三小題,①句好。語言生動形象,森林的形象,枝葉茂盛的形象,生機勃勃,富有氣勢

⑶ 新聞有哪些主要特點初二語文知識。

新聞類型有多種,但它們都有共同的基本特點。主要是:「真實性」,「專時效性」,「准屬確性",「簡明性」。
新聞總的特點
立場:觀點鮮明
內容:真實具體
反應:迅速及時
語言:簡潔准確
新聞的四個特點:真實 新鮮 簡明 精深
新聞與生俱來的基本特點是兩個:一是真實,二是新鮮,由此而延伸出新聞報道上迅速及時的要求。這兩點是新聞最為基本的、最為核心的規律。

⑷ 初二上冊語文第一課,寫新聞

求實發展,乘風破浪
——XX中學開學典禮新聞報道
200X年X月X日,XX中學彩旗迎風招展專,8點30分,全體師生精神抖擻屬的整齊匯聚於學校操場.隨著鼓號隊熱情洋溢的樂曲演奏,XX中學200X年第X學期開學典禮拉開了帷幕.
首先,XXX校長代表學校黨政為新學期典禮致辭,她在講話中高度贊揚了XX中學全體師生上一學期中表現出的甘於奉獻、勇於拼搏的精神,並強調XX中學新的一年要夯實基礎、求實發展.接著她用精妙的譬喻詮釋了文化立校與科研興校內涵意義.她說中國文化尤如參天大樹,民族傳統文化則是它的根.「溯」與「尋」的過程則是科研實踐的過程,她希望全體XX教師繼續發揚敬業、奉獻精神,積極參與、認真投入,明確理解「科研興校,文化立校」的學校辦學思路,尋求教學新突破口,為學生、為自己、為學校的穩定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之後年級組長代表與學生代表講話充滿了對學期的憧憬.

⑸ 八年級上語文第一課《新聞兩則》,寫一篇200字的校園新聞

我校舉辦法制手抄報作品展 近日,長興第二實驗小學舉辦了主題為:「我與父母共學內法」手抄報作品展。自開展法容制教育活動以來,學校通過一系列的校園法制教育活動,使學生對生活中的法律法規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在活動中他們也積累了大量的法制常識、故事等素材。針對這一有利時機,學校及時組織學生與父母親人共同學習法律知識並合作出刊一期法制專題小報,並組織評比選擇優秀作品在櫥窗展出。小報展出以後,吸引了許多前來觀看的學生。一張張學生自己出版的生動美觀的專題小報,使學生不知不覺中又一次學習了身邊的法律。

⑹ 八年級上冊語文的第一課新聞兩則,仿寫新聞兩則,寫一則校園小新聞,要求要有明確的新聞的格式,最好是寫

我校舉辦法制抄手抄報作品展 近日,長興第二實驗小學舉辦了主題為:「我與父母共學法」手抄報作品展。自開展法制教育活動以來,學校通過一系列的校園法制教育活動,使學生對生活中的法律法規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在活動中他們也積累了大量的法制常識、故事等素材。針對這一有利時機,學校及時組織學生與父母親人共同學習法律知識並合作出刊一期法制專題小報,並組織評比選擇優秀作品在櫥窗展出。小報展出以後,吸引了許多前來觀看的學生。一張張學生自己出版的生動美觀的專題小報,使學生不知不覺中又一次學習了身邊的法律。

⑺ 仿寫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新聞兩則》的新聞該怎麼寫

新聞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新聞的特點:立場、觀點鮮明版,內容真實、具體,權反應迅速,語言簡明准確。

新聞的寫法:主要是敘述,有時兼有議論、描寫。

具體示例如下:

⑻ 八年級上冊語文新聞作文

⑼ 八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第一課《新聞兩則》的課文結構,要快點!

結構是:

第一部分(「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導語,概括點明了全文內容。

第二部分(「二十日夜起」至結束):具體敘述了渡江區域戰斗的戰況。

第一層(「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敘述中路軍渡江情況。

第二層(「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不起絲毫作用。」):寫西路軍渡江情況。

第三層(「湯恩伯認為」至結束):敘述東路軍作戰情況。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第一層(「在人民解放軍~我軍當即佔領南陽」):導語。概述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第二層(「南陽為古宛縣~多是出生南陽一帶」):背景。用兩則史料說明南陽自古以來在軍事上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第三層(「在過去一年中~現有放棄南陽。」):回顧過去一年蔣介石從重視南陽到放棄南陽的變化,指出蔣介石軍隊全局崩潰的趨勢。

第四層(「從此~又逃到了葫蘆島。」):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進而回顧一年多來南線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偉大勝利。

第五層(「王凌雲到襄陽」至結尾。):預言南陽逃敵王凌雲前途黑暗。

(9)八年級語文上冊新聞知識擴展閱讀

新聞從廣義來講,包括消息、通訊、報告文學。從狹義來講,就是消息。它一般有三個特點:

⑴ 讓事實說話,內容真實准確,不能虛構或誇張。

⑵ 報道及時。

⑶ 簡明扼要。

一則新聞(消息)在結構上包含標題、導語和主體三部分,有時還有背景和結尾。新聞多用記敘手法,寫新聞須注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等要素。

⑽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所有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第一課《新聞兩則》1.《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學習要點:1)掌握新聞的相關知識;培養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2)把握新聞「用事實說話」的特點,品味本課的語言。 3)探究我軍勝利的原因,感悟正義戰爭的強大力量。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2.《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學習要點:1)掌握消息的結構。 2)把我消息報道的三個特點。 3)增進對新中國創建歷史的了解,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二課《蘆花盪》 學習要點:1)了解小說情節,理解小說主旨。 2)通過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的作用。 3)學習老英雄的愛國精神,培養自己真摯的愛國情感。本課用時文體一課時(2個小時)第三課《蠟燭》學習要點:1)了解通訊的文體特徵。 2)把握人物形象,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3)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四課《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學習要點:1)了解文章的背景材料。 2)領悟作者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 3)記住祖國的屈辱史,發奮學習,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五課《親愛的爸爸媽媽》學習要點:1)體會重點詞語的含義,整體感知課文。 2)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3)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悟和平的珍貴,增強維護和平的信心。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六課《綜合學習 寫作 口語交際》學習要點:1)培養對資料信息的搜集處理能力。 2)通過活動開闊文化視野,增長有關戰爭的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 3)提高對戰爭的認識,培養熱愛和平的情感和社會責任感。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二單元 第七課《阿長與<山海經>》學習要點:1)掌握重點字詞和重點語句的含義,學習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的手法。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探究文章錘煉語言的方式,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魯迅先生對一位普通勞動婦女尊敬、感激、懷念之情。本課時用一課時(2個小時)第八課《背影》學習要點:1)了解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把握課文內容:積累重點詞語。2)採用多角度閱讀等方式進行整體感知,品味朴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的語言。3)體味父愛的偉大,對父母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本課時用一課時(2個小時)第九課《台階》學習要點:1)積累本文重要生字詞;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材的寫法;探究敘述、描寫的表達方式在文中的作用。2)朗讀課文,探究文章的寫法:分析父親的形象特點及意義。3)感受父親性格中的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培養對待人生的積極健康的心態。本課時用一課時(2個小時)第十課《老王》學習要點:1)理清思路,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分析人物描寫的作用。2)朗讀課文,感受語言風格;探究文章的寫法。3)理解文章所提倡的人是平等的,人與人之間之間應該相互關愛的思想。本課時用一課時(2個小時)第十一課《信客》學習要點:1)識記重點字詞;學習文章典雅而又精闢的語言。2)把握文章脈絡,品味語言特點,理解思想內容。3)樹立誠信為本做人理念。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十二課《寫作 口語交際 綜合性學習》學習要點:1)了解認識,關愛普通人,培養善於與人相處,與人共事,與人合作的精神。 2)培養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3)提高自己搜集資料,篩選資料的能力,培養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三單元 第十三棵《中國石拱橋》學習要點:1)抓住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理清文章的結構和說明順序。 2)體味本文准確的語言,學習本文的說明方法。 3)感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激勵自己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為祖國作貢獻。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 第十四課《橋之美》學習要點:1)理解作者喜愛橋的原因。 2)通過理解在內容和表達上都具有個性色彩的句子,提高錘煉語言的能力,培養語感。 3)體會作者獨特的審美觀點,學會從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提高審美能力。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十五課《蘇州園林》學習要點:1)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徵逐步展開說明的方法。 2)學習本文分類別,作比較,打比方,摹狀貌等說明方法。 3)體會蘇州園林的藝術地位與價值,認識蘇州園林的與眾不同之處,培養自己的審美情趣。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十六課《故宮博物院》學習要點:1)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築的方位,特徵,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築設計上處處反映以封建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2)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築群和有詳有略說明事物的方法。 3)認識故宮是中國古代的藝術寶庫,激發民族自豪感。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十七課《說「屏」》學習要點:1)了解文中介紹的有關「屏」的知識,培養提取信息的能力。 2)感知課文,把握說明對象特徵,感受科學小品文語言的詩意和韻味,增強語感。 3)激發對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獲得審美方面的知識。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十八課《綜合性學習 寫作 口語交際》學習要點:1)培養利用網路等多種工具搜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2)比較全面的了解橋的結構,功能,建築材料等,並能用說明性的語言介紹具體的橋。 3)領略我國豐富的橋文化,提高文化素養。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四單元 第十九課《大自然的語言》學習要點:1)學習積累物候學的有關知識;培養和提高概括文章內容要點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文章的寫作技巧,體會文章的准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 3)激發熱愛科學,探究科學奧秘的志趣,培養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第二十課《奇妙的克隆》學習要點:1)了解克隆的相關知識。 2)了解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4)認識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本課用時一課時(2個小時)

閱讀全文

與八年級語文上冊新聞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