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管理員自我評價怎麼寫啊 [加分]
我的理念是:在年輕的季節我甘願吃苦受累,只願通過自己富有激情、積極主動的努內力實現自容身價值並在工作中做出最大的貢獻:
作為初學者,我具備出色的學習能力並且樂於學習、敢於創新,不斷追求卓越;作為參與者,我具備誠實可信的品格、富有團隊合作精神;作為領導者,我具備做事干練、果斷的風格,良好的溝通和人際協調能力。受過系統的經濟相關專業知識訓練,有在多家單位和公司的實習和兼職經歷;有很強的忍耐力、意志力和吃苦耐勞的品質,對工作認真負責,積極進取,個性樂觀執著,敢於面對困難與挑戰。
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我,懇切地需要能夠在貴單位找到無限動力的事業支點,而我的熱情和激情也必將為貴單位帶來應有的價值,相信您的選擇和我的努力會為我們帶來雙贏的結果!
真誠地希望您能夠為我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平台,更希望我的加入能夠為您帶來卓越的價值!
❷ 有人說」開卷有益」,有人說」開卷未必有益,看了不健康的書反而有害.」正反的該怎麼說
兩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書籍有優劣,只要我們善於辨別,遠離那些庸俗有害的書,書籍一定能成為「我」進步的階梯。
【相關知識】:
口語交際:
是一項新鮮而古老的訓練內容,是知識與能力的綜合應用和體現,在平時訓練中,要讓口、耳、眼、手等多種感官並用在語言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情景寫話:
是要求考生依據特定的情境進行作答。「情景寫話」類試題提供的情景往往密切聯系生活,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口語交際題考查形式及應對技巧:
主要通過書面形式的表述題來評估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常見的考查方式是設置特定的情境,要求學生寫出別人講話的言外之意,或寫出人物當時可能說的話,或寫出討論的焦點和不同意見,或圍繞話題談自己的看法,或對某些事物進行評價,等等。
題目類型。
1、「介紹」類:自我介紹、介紹朋友、介紹家鄉、介紹一處名勝古跡、介紹一種動物或植物等等;
2、「獨白」類:說笑話、說故事、說願望、說奇思妙想、說讀後感觀後感、說經驗談教訓、說目擊情況等等;
3、「交往」類:道歉、祝賀、待客、轉述、勸阻、贊美、批評、安慰、解釋、采訪、購物、問路、打電話、導游等等;
4、「表演」類:當眾演講、致歡迎詞、主持節目等等;
5、「討論」類:對不對、好不好、行不行、怎麼辦、小小建議、小小討論、小小辯論等。
答題要求:
1、言之有「禮」,即根據特定的情境採用文明得體的用語;
2、言之有「物」,即有具體內容,不講空話、套話或含糊不清的話;
3、言之有「序」,即按一定的順序說,注意事物內在的聯系及因果關系,力求意明句暢;
4、言之有「節」,即話要簡潔明了,不拖泥帶水。
❸ 幾十年前讀小學時學過一篇課文《統籌方法》影響我一生,誰能給個原文
統籌方法
華羅庚
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它的實用范圍極廣泛,在企業管理和基本建設中,以及關系復雜的科研項目的組織與管理中,都可以應用。
怎樣應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壺茶喝。當時的情況是:開水沒有;水壺要洗,茶壺茶杯要洗;火生了,茶葉也有了。怎麼辦?
辦法甲:洗好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開的時間里,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等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備工作,洗水壺,洗茶壺茶杯,拿茶葉;一切就緒,灌水燒水;坐待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丙:洗凈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坐待水開;水開了之後,急急忙忙找茶葉,洗茶壺茶杯,泡茶喝。
哪一種辦法省時間?我們能一眼看出第一種辦法好,後兩種辦法都窩了工。
這是小事,但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產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來。
水壺不洗,不能燒開水,因而洗水壺是燒開水的前提。沒開水、沒茶葉、不洗茶壺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們的相互關系,可以用下面的箭頭圖來表示:箭桿上的數字表示,這一行動所需要的時間,例如15表示從把水放在爐上到水開的時間是15分鍾。
從這個圖上可以一眼看出,辦法甲總共要16分鍾(而辦法乙、丙需要20分鍾)。如果要縮短工時、提高工作效率,應當主要抓燒開水這個環節,而不是抓拿茶葉等環節。同時,洗茶壺茶杯、拿茶葉總共不過4分鍾,大可利用「等水開」的時間來做。
是的,這好像是廢話,卑之無甚高論。有如走路要用兩條腿走,吃飯要一口一口吃,這些道理誰都懂得。但稍有變化,臨事而迷的情況,常常是存在的。在近代工業的錯綜復雜的工藝過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這么簡單了。任務多了,幾百幾千,甚至有好幾萬個任務。關系多了,錯綜復雜,千頭萬緒,往往出現「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情況。由於一兩個零件沒完成,耽誤了一台復雜機器的出廠時間。或往往因為抓的不是關鍵,連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這一環節之後,還得等待旁的環節才能裝配。
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或先或後,關系不大,而且同是一個人的活兒,因而可以合並成為:
用數字表示任務,上面的圖形可以寫成為:
(?洗水壺 ?燒開水 ?洗茶壺茶杯、拿茶葉 ?泡茶)
看來這是「小題大做」,但在工作環節太多的時候,這樣做就非常必要了。
這里講的主要是時間方面的事,但在具體生產實踐中,還有其它方面的許多事。而我們利用這種方法來考慮問題,是不無裨益的。
當然,這種方法,需要通力合作,因而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能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❹ 鄧稼先的事跡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
他自1958年開始組織領導開展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從而邁開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
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組織領導並親自參與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試驗工作。
(4)華羅庚語文課擴展閱讀:
鄧稼先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為了他的祖國中國的強盛,為了中國國防科研事業的發展,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奮鬥了數十年。他常常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充分體現了他崇高無私的奉獻精神。
他在中國核武器的研製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卻鮮為人知,直到他死後,人們才知道了他的事跡。 他是最具有農民朴實氣質的科學家。鄧稼先敏銳的眼光使中國的核武器發展繼續快步推進了十年,終於趕在全面禁止核試驗之前,達到了實驗室模擬水平。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槍聲響起。22天後,北平淪陷了。日本侵略者召開了「慶功會」。時年13歲的鄧稼先無法忍受這種屈辱,當眾把一面日本國旗撕得粉碎,並扔在地上踩了幾腳。這件事發生後,鄧以蟄的一個好友勸他說,此事早晚會被人告發,你還是盡早讓孩子離開北平吧。
無奈之下,鄧以蟄讓鄧稼先的大姐帶著他南下昆明,那裡有南遷的清華和北大教授,還有眾多的老朋友。臨走前,父親對他說「稼兒,以後你一定要學科學,不要學文,科學對國家有用。」鄧以蟄憑自己的經驗寄希望於鄧稼先,但這句話在鄧稼先的腦海里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鄧稼先
編輯於 2019-11-09
TA的回答是否幫助到你了?
能夠幫助到你是知道答主們最快樂的事啦!
有幫助,為TA點贊
無幫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55個回答
人福利!總裁商業思維課程免費看_老總必看!
總裁商業思維,免費視頻,蘇老師總裁商業思維,前100名免費送,打造自動化團隊,同行老總都在看的總裁商業思維,讓您的業績直線上升的秘訣...
泌陽縣志遠教育咨詢信息服務部廣告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nlop輪胎京東有優惠,輪胎保養一站購!
nlop輪胎「京東」汽車用品大牌鉅惠,領券滿199減60,點擊搶購,讓您的愛車出色制動安全守護!
廣告2020-10-17
鄧稼先的主要事跡?
鄧稼先的光輝一生(徐焰) 鄧稼先,192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翌年,他隨母到北京,在擔任清華、北大哲學教授的父親身邊長大。他5歲入小學,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學,與比他高兩班、且是清華大學院內鄰居的楊振寧結為最好的朋友。鄧稼先在校園中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在父親安排下,他隨大姐去了大後方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1945年抗戰勝利時,鄧稼先從西南聯大畢業,在昆明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投身於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並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大教職工聯合會主席。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許鹿希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後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德珩的長女。1954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征詢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後,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准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1959年6月,蘇聯政府終止了原有協議,中共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後,一面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在遇到一個蘇聯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助下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關系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後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鄧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八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又任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國務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雖長期擔任核試驗的領導工作,卻本著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精神,在最關鍵、最危險的時候出現在第一線。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鈾球加工等生死系於一發的危險時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員身邊,既加強了管理,又給作業者以極大的鼓勵。 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裡仔細檢驗。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被損,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後,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去裝雷管,並首次以院長的權威向周圍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1985年,鄧稼先最後離開羅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參加會議。醫生強迫他住院並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對自己妻子以及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安慰,平靜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中央盡了一切力量,卻無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鄧稼先去世前不久,組織上為他個人配備了一輛專車。他只是在家人攙扶下,坐進去並轉了一小圈,表示已經享受了國家所給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後,1999年國慶50周年前夕,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又向鄧稼先追授了金質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選自2001年6月25日《北京青年報》) 三、楊振寧與鄧稼先的友誼(徐勝藍、孟東明) 1964年10月,浩瀚的戈壁灘上空升起了一團蘑菇雲,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兩年之後,第一顆氫彈又放出炫目的光芒。這曾使全世界為之震驚。人們都知道奧本海默是美國的「原子彈之父」,薩哈羅夫是前蘇聯的「氫彈之父」,然而,中國的「兩彈」元勛是誰? 1986年6月,中國各大報紙均在首要位置介紹這位了不起的科學家: 名字鮮為人知 功績舉世矚目 「兩彈」元勛——鄧稼先 1986年6月,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簽署命令,任命鄧稼先為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1986年7月,國務院授予鄧稼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和獎章。 核工業部為表彰鄧稼先20多年來為發展我國核武器做出的重大貢獻,為使他那不計名利、甘當無名英雄和艱苦奮斗、捨生忘死的革命精神發揚光大,號召廣大科技人員向他學習。 鄧稼先可歌可泣的優秀事跡,他那偉大的抱負和精忠報國的感人精神深深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外國有一本書,題為《比一千顆太陽還亮》。鄧稼先獻身的事業,亮過一千顆太陽!他從34歲接到命令研製中國的「大炮仗」以來,告別妻子和兩個幼小的兒女,隱姓埋名進入戈壁灘。20多年來,他和他的同事們沒有任何人在報刊上占過巴掌大的版面。他們都把自己的姓名和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愛埋在祖國最荒涼最偏僻的地方。人們常常忘記他們,只有當「大炮仗」的沖擊波沖擊各國地震監測站,引起世界一次又一次矚目的時候,人們才想起他們的存在…… 1986年7月29日,為中國核武器事業奉獻畢生精力的元勛鄧稼先病逝於北京。 全國上下為這位中華精英過早離開人世而感到悲痛。 他的朋友們懷著無比悲痛、崇敬的心情獻給他一支輓歌——《懷念鄧稼先院長》: 天府楊柳塞上煙, 問君此去幾時還? …… 實驗場上驚雷動, 江河源頭捷報傳。 …… 不知鄧老今何在? 忠魂長眠長江畔。 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寫道: 踏遍戈壁共草原, 三十五年前。 連克千重關, 群力奮戰君當先。 捷音頻年傳, 蔑視核訛詐, 華夏創新篇。 君視名利如糞土, 許身國威壯河山。 哀君早辭世, 功勛澤人間。 國務院總理專程從外地趕回北京參加鄧稼先的追悼會,他說:「鄧稼先同志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典範,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驕傲。」 「稼先逝世,我極悲痛」。鄧稼先的岳父、全國政協副主席、90高齡的許德珩老人在他送的大幅挽幛上這樣悼念鄧稼先。 在地球的另一面,遠隔萬里重洋的楊振寧教授懷著無限悲痛的心情,給鄧稼先的夫人許鹿希教授打來了唁電。 楊振寧先生和鄧稼先先生有著深厚的友誼,讓我們讀一讀北京醫科大學許鹿希教授撰寫的《懷念稼先》中的第八節《半個世紀的友誼》的一段吧! 「文革」初期,氫彈爆炸了,但核武器的研製並沒有到頭。可在那個烏煙瘴氣的年代,就連稼先他們核武器研究院也未能倖免。林彪、「四人幫」組織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把斗爭矛頭指向稼先等十幾位理論部的負責人。稼先非常清楚地知道這時只要說一句違心的話,就會給中國的核武器事業帶來巨大的損失,他頑強地頂著,處境很危險。正在此千鈞一發之際,似乎蒼天有眼,1971年楊振寧先生從紐約經巴黎飛抵上海。下飛機後,開列了他要見的人的名單,名單上第一個就是鄧稼先。這張名單很快傳到中央,稼先立刻被召回 北京會客。不久,在周總理親自干預下,基地里暗無天日的局面結束了。 楊振寧先生當然不知道他們的這次會晤對稼先來講有著多麼重大的意義,但是我們全家人從心底深深地感激他。 楊先生與稼先從小就有著深厚的情誼。他們兩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華園兩家人又住隔壁。鄧父鄧以蜇和楊父楊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楊振寧教授的弟弟楊振平與稼先也很要好。少年時代的稼先與少年楊振寧總在一起打牆球,彈玻璃球,甚至還比賽爬樹。上中學稼先和楊振寧都同在北平崇德中學,楊振寧比稼先高兩級,後來他們兩人又是西南聯大的校友。解放前夕,稼先和楊氏兄弟又都赴美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稼先就與他們分開了,不過他們的友情卻一直保持著。 自1971年以後,楊先生多次回來訪問、講學。稼先與他總少不了敘舊聊天。有一次楊先生到我們家,他說想和稼先一起騎車去頤和園。為安全起見,這樣的要求我們著實不敢答應他。還有一次,我們一道去北海仿膳,大家邊吃邊談笑著,楊先生對稼先說:「這回你可以吃飽了,想當年在美國留學的時候,你可是常常餓肚子的呀!」可不是嘛,稼先留學的時候,生活很艱苦,開始沒有獎學金,吃飯不敢按飯量吃,只能按錢吃。有一段,他和洪朝生(現在科學院低溫物理中心工作)合住在一位美國老太太的閣樓里,有一次他倆去吃飯,兩份牛排端上後,稼先看了看,對洪朝生說:「我這塊小,你那塊大。」洪朝生就把自己那份給了稼先。……回想起這些往事,楊先生與稼先都笑了。 後來,楊先生多次送書給稼先,有《楊振寧論文選集》,有《讀書教學四十年》等,都寫著「稼先」或「稼先弟」存念。稼先60壽辰時,楊先生特意送他一副國際象棋。稼先住院後,楊先生到醫院看他,並且為他找特效葯。最後一次,楊先生送給稼先一大束鮮花,這鮮花象徵著兩人永存的友誼,正像楊先生給我的唁電中所說的:「稼先為人忠誠純正,是我最敬愛的摯友。他的無私的精神與巨大的貢獻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恆的驕傲。」 最後,我想以楊振寧先生的一句話作為我這篇懷念文章的結束語: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能這樣估價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們應為稼先慶幸!」 稼先沒有虛度此生! 1987年10月23日,楊振寧在宋健、周光召等陪同下來到八寶山公墓,祭奠與他有著半個世紀深情厚誼的摯友鄧稼先。 深秋的北京,瑟瑟秋風給人們帶來寒意。八寶山公墓在安放骨灰的靈堂外面庭院里搭起了一個靈堂,鄧稼先的巨幅遺像前擺著楊振寧送的花籃,緞帶上寫著「鄧稼先千古楊振寧敬輓」。 楊振寧眼含熱淚面對鄧稼先的遺像肅立默哀,鞠躬悼念。 祭奠儀式結束後,鄧稼先的夫人許鹿希女士按照鄧稼先生前囑托,向楊振寧贈送一套安徽出產的石刻文房用具,上面寫著「振寧、致禮存念稼先敬留」。許鹿希女士深情地說,這套文房用具象徵著鄧稼先和楊振寧的鄉情和友誼。 鄧稼先是楊振寧的中學、大學同學,他為中國的核事業做出如此重大的貢獻,然而,過去中國並沒有在報刊重點宣傳、表彰他。1986年6月,鄧稼先病重期間,楊振寧去醫院探望他。後來,楊振寧又向中央領導同志談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國早就應該把對中國、對國際有貢獻的科學家介紹出來。 楊振寧非常敬重鄧稼先,他說:「鄧稼先是中國的帥才,他能得到中國領導人的絕對信任,也能得到群眾的絕對信任,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他又說:「中國高層人士選定他當領導者來研究原子彈,這位人士是很有眼光的人。我認識鄧稼先,又認識美國的奧本海默和泰勒。這三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鄧稼先隨和、靦腆,又沒有行政工作的經驗。當初美國的格羅夫斯將軍也聘任了沒有行政經驗的奧本海默當主持人,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稼先的個性完全不同,是另外一種帥才。我收集了許多鄧稼先的材料,我期待有一天有人能寫篇有關鄧稼先的傳記,我希望傳記能把他對中國的貢獻詳細表達出來。」 歷史沒有忘記他們!198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60周年,中央電視台播放了長達12集的電視片:《讓歷史告訴未來》。在第8集里,有這樣的畫面和解說: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壯麗場面展現在熒光屏上,欣喜若狂的中國人民、套紅的《人民日報》號外……,鄧稼先先生的高大身軀也出現在熒光屏上。 …… 「1971年,當楊振寧得知,中國兩彈全部是由中國人自己製造成的,他離開宴席走進了洗手間,那時,他已是淚流滿面了!」
7贊·891瀏覽
鄧稼先感人事跡
總結歸納精選(1): 鄧稼先的愛國故事: 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鄧稼先於1947年透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透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這位取得學位剛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下了在美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回到了一窮二白的祖國。 總結歸納精選(2): 鄧稼先的精神品質:社會嗑 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的愛國思想是從小就養成的,並支撐著他的一生。在愛國無功的狀況下,是父親的一番肺腑之言點亮他心中的燈盞,從此,抱著科技救國的信念,鄧稼先刻苦求學,走出了一條輝煌的成功之路。 鄧稼先優秀的精神品質首先表此刻回國的發奮上,甚至堪稱典範,他是義無反顧、迫不及待,拳拳報國之心溢於言表!回國後,鄧稼先在所有場合表現出的無私、執著、吃苦耐勞、獻身精神,以及熱情、謙和、善於團結協作等,都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可貴品質和精神風貌。 總結歸納精選(3):千秋萬歲名 鄧稼先小時候的故事: 鄧稼先從小就有愛國情懷。13歲時,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爆發了,日本侵略者遍布京城。當時,日本侵略者有個規定:凡是中國百姓從日本哨兵面前走過,都要向其行鞠躬禮。鄧稼先雖然還不能完全明白這是怎樣回事,但他知道這是一種侮辱,於是,他寧願繞道走,也不去向侵略者行禮,以免自己的人格受到
10贊·14,229瀏覽2020-09-14
鄧稼先的最主要事跡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槍聲響起。22天後,北平淪陷了。日本侵略者召開了「慶功會」。[38] 時年13歲的鄧稼先無法忍受這種屈辱,當眾把一面日本國旗撕得粉碎,並扔在地上踩了幾腳。這件事發生後,鄧以蟄的一個好友勸他說,此事早晚會被人告發,你還是盡早讓孩子離開北平吧。無奈之下,鄧以蟄讓鄧稼先的大姐帶著他南下昆明,那裡有南遷的清華和北大教授,還有眾多的老朋友。臨走前,父親對他說「稼兒,以後你一定要學科學,不要學文,科學對國家有用。」鄧以蟄憑自己的經驗寄希望於鄧稼先,但這句話在鄧稼先的腦海里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象。[10] 「許身國威壯河山」 1979年,在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裡仔細檢驗。 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 1986年6月,楊振寧(右)看望病中的鄧稼先 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破損,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後,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去裝雷管,並首次以院長的權威向周圍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14] 1985年,鄧稼先離開羅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參加會議。醫生強迫他住院並通知他已患有癌症。[11] 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對自己妻子以及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安慰,平靜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11] 最後一枚獎章 鄧稼先一生功勛卓著,獲獎無數,他生前的最後一枚獎章是在醫院的病房裡獲得的。1986年7月17日下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鵬、全國總工會書記羅干、國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朱光亞、核工業部部長蔣心雄等領導,前往解放軍總醫院,向鄧稼先頒發全國勞動模範證書和獎章,以表彰他為中國核武器研究工作和核事業所作出的特殊貢獻。這是「七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授予的第一個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授出的第一枚全國勞動模範獎章。[40-41] 鄧稼先莊重地把獎章戴在胸前,高興地說:「今天李鵬副總理親臨醫院授予我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我感到萬分激動。核武器事業是成千上萬人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我只不過做了一小部分應該做的工作,但黨和國家就給我這樣的榮譽,這足以說明黨和國家對尖端事業的重視。我現在雖然患病,但我要頑強地同疾病作斗爭,爭取早日恢復健康,為國防科研事業再盡一些力量,以不辜負黨和國家對我的希望。」[42-43] 就在戴上這枚獎章的12天後,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全身大出血,醫治無效,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他為之奮斗、奉獻了一輩子的中國核事業。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鄧稼先對妻子許鹿希說:「假如生命終結後可以再生,那麼,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 庶民本色 在「兩彈元勛」鄧稼先留給後人的照片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學究形象。實際上,鄧稼先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在衣食住行上均表現出極強的「庶民本色」[44] 。 鄧稼先穿衣服從不挑剔,一般就是一套灰色咔嘰布的中山裝,衣服樣式也基本沒什麼變化,一套衣服一穿就是很多年,很久也不見他置辦新衣服[44] 。不過鄧稼先的著裝是十分講究的,他的衣服雖然不新,但從來都是干凈、整齊,從不因為工作繁忙而在服裝上顯示出「沒時間收拾」的樣子[44] 。 鄧稼先在「吃」上是相當講究的[44] 。在經濟條件允許的范圍內,他總是在節假日吃上一頓。鄧稼先很喜歡請客,每每花上10元錢在飯館請同事們熱熱鬧鬧地吃上一頓。而一個人的時候,他也不忘一飽口福。調回北京後,他一般都要在星期天去岳父許德珩家裡團聚一次。而在去岳父家的途中,鄧稼先都選擇在當時北京的繁華地段西單附近下公交車,找一家有名的飯館用餐。這樣做,既可以不給岳父家裡添麻煩,又可以滿足自己的愛好。雖然鄧稼先身居領導職務多年,但從不開單間、去雅座,而當時散座席上還沒有「排隊叫號」一說,所以每當進入正值飯點的餐廳,鄧稼先就和普通市民一樣,看準了一位要吃完的食客,站在其後面等座,有時一等就是半個小時[44] 。 鄧稼先喜歡喝酒,在聚餐或下館子時,只要不影響工作,一般都會喝上比較好的白酒二兩,但從不過量[44] 。鄧稼先的父親鄧以蟄也喜愛飲酒,親家許德珩去看望鄧以蟄的時候,往往會帶上一瓶頂級的國產白酒作為禮物送給親家。鄧以蟄在得到許德珩送來的酒後,往往叫兒子鄧稼先來陪他喝上一杯,而鄧稼先也是只喝二兩。在許進的印象中,鄧稼先只有一次喝酒「突破」到三兩。究其原因,時值鄧稼先團隊的一位同志的子女由於種種原因而無法參加高考,一時又沒有解決之策,讓他非常發愁,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多喝了好幾杯[44] 。 鄧稼先除了喝酒,香煙也抽得很「勤」,一天大概一包左右[44] 。他抽煙也很講究,一般只抽當時的一個牌子,實在沒有了偶爾也用另一種代替,抽的時候喜歡加上一個煙嘴。但當時這兩種香煙很難買到,於是鄧稼先就不把煙帶在身上,而是會放幾盒在辦公室,讓喜歡抽煙的同事們分享。因此,除了談工作的一部分人外,很多同事來辦公室找鄧稼先說的頭一句話是:「老鄧,來一根。[44] 」 在從事核工業研究期間,鄧稼先根本無暇娛樂[44] 。調回北京後,鄧稼先有了一些業余時間,就喜愛上了聽京劇,且不管什麼戲都喜歡聽。由於工作時間不固定,他從來不預先買票,也不託別人幫著買,而是一有時間就趕到北京護國寺的劇場前,和別人一起等退票。他「經驗」豐富,從來不在售票窗口等退票,而是在離劇場稍遠的地方尋找「真想退票」的人,結果每次均能買到價格適當的退票,准時進入劇場[44] 。 鄧稼先還有一個愛好是看電影[44] 。當時,國管局於每星期六晚上在政協禮堂放電影,一般連放兩場,鄧稼先每場必看。他看電影,從來都是坐公交車前往,有時電影結束得很晚,末班公交車沒有了,政協機關的同志想叫個車把他送回家,他都是連說「不用,不用」,邁開腳步向家的方向走去[44] 。
60贊·1,750瀏覽2019-10-13
鄧稼先事跡
總結歸納精選(1): 鄧稼先的愛國故事: 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鄧稼先於1947年透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透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這位取得學位剛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下了在美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回到了一窮二白的祖國。 總結歸納精選(2): 鄧稼先的精神品質:社會嗑 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的愛國思想是從小就養成的,並支撐著他的一生。在愛國無功的狀況下,是父親的一番肺腑之言點亮他心中的燈盞,從此,抱著科技救國的信念,鄧稼先刻苦求學,走出了一條輝煌的成功之路。 鄧稼先優秀的精神品質首先表此刻回國的發奮上,甚至堪稱典範,他是義無反顧、迫不及待,拳拳報國之心溢於言表!回國後,鄧稼先在所有場合表現出的無私、執著、吃苦耐勞、獻身精神,以及熱情、謙和、善於團結協作等,都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可貴品質和精神風貌。 總結歸納精選(3):千秋萬歲名 鄧稼先小時候的故事: 鄧稼先從小就有愛國情懷。13歲時,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爆發了,日本侵略者遍布京城。當時,日本侵略者有個規定:凡是中國百姓從日本哨兵面前走過,都要向其行鞠躬禮。鄧稼先雖然還不能完全明白這是怎樣回事,但他知道這是一種侮辱,於是,他寧願繞道走,也不去向侵略者行禮,以免自己的人格受到
1,823瀏覽2020-09-14
鄧稼先的英雄事跡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身高183厘米,安徽懷寧人,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一位偉大而倍受尊敬的物理學大師,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為祖國奉獻出一生的前輩。 編輯本段鄧稼先個人概述 1948年至1950年去
❺ 高一語文人教版《華羅庚》課後習題答案
精銳教育提醒你:
一、積累運用
1.選出下列注音有錯誤的一項
A.蜚聲(fēi) 簞食(dān) 椽子(chuán) 愛憎分明(zènɡ)
B.靡涯(mǐ) 耿然(ɡěnɡ) 顯赫(hè) 坎坷(kǎn kě)
C.扉頁(fēi) 間或(jiàn) 一爿店(pán) 乖角兒(juér)
D.監生(jiàn) 褒獎(bāo) 搭赸(shàn) 困在垓心(ɡāi)
2.選出下列字形有錯誤的一項
A.鷹鸇 拘攣 金甌 春溫秋肅
B.朴質 恬靜 倚角之勢 曲意撫慰
C.慘淡 瘟疫 良辰美景 奼紫嫣紅
D.褻瀆 蔓延 蝸角虛名 蠅頭微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1)停止的論點,___________的論點,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論點,都是錯誤的。
(2)而一旦新的方面對於舊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時候,舊事物的性質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新事物的性質。
(3)上寫生課的時候我們要___________老師怎麼用筆。
(4)他不會唱歌,你___________難為他。
A.失望 變革 留神 何苦
B.悲觀 變化 留心 何必
C.失望 變化 留心 何苦
D.悲觀 變革 留神 何必
4.下列各句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仿古建築雖然也雕梁畫棟、黃瓦紅牆,但是缺少基本的古建築常識,不倫不類,令人貽笑大方,不宜提倡。
B.我們生活在大地上,對於宇航員的辛苦無法感同身受,頂多在飛機下降時略微體驗一點失重的感覺。
C.在審片的時候,孫玉勝副總編輯用了一個小時來思考如何既能揭露事實,又能保護線人,在發現無法兩全的時候,他作出了忍痛割愛的決定。
D.在度過了一段低迷期後,李金羽居然一發而不可收拾,以12粒進球在射手榜上獨占鰲頭,曾經以個性張揚而聞名的陽光少年,在這個賽季再次讓人領略到那逼人的青春氣息。
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A.高速磁懸浮列車運行時,與軌道完全不接觸。它沒有輪子和傳動機構,列車的懸浮、導向、驅動和制動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
B.希望各方本著相互尊重、互不敵視、平等協商,努力尋找符合各方利益並為各方接受的解決方案。
C.隨著流動人才的增加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日趨多樣化,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時,開始主動與各地人才市場聯系,以便在更大范圍內挑選更符合要求的優秀人才。
D.曼城足球隊要防曼聯隊「恐怖左翼」的重任,鄧恩不行,貝爾馬迪不行,賴特•菲利普斯更不行,只有孫繼海行。
6.下列句子中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戰國策》里說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於吳市」,坐行就是膝行(蒲服即匍匐);要是按現代的坐的姿勢來理解,又是坐著又是走,那是不可能的。
B.升學率這根指揮棒指揮著教育行為的一切環節:音、體、美——所謂「小三門」成了次要的課程。
C.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在我國的發現,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
D.「楊志的故事」在《水滸傳》里一共只有三回書,一萬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賣刀、得官、失陷「生辰綱」。
二、閱讀鑒賞
(一)閱讀下文,回答後面的問題。
①1932年秋季的一天,熊慶來派人拿著照片到北平火車站把華羅庚接到了清華大學,把他安排在數學系當助理員。這時華羅庚只有21歲。
②進了清華大學,他一面工作,一面學習、旁聽。最先感興趣的是研究數論,在這方面他一直得到熊慶來的鼓勵。
③我國數學家早在1300年前就對數學作出過有價值的貢獻,其中包括:二項式系數的巴士卡三角形,逼進多項式根的方法,解四次方程的聯立方程組的技巧,關於同餘式組的解的「中國余數定理」。但是,到了明朝就停滯不前了。20世紀開始,我國數學家開始吸收西方數學的精華,並繼承古代數學家的傳統,開始發表論文。到20世紀20年代末期,論文逐漸增多,首先是在數論和「精細」分析的領域里。
④華羅庚在清華大學的四年中,在數論方面發表了十幾篇論文,自修了英、法、德文。25歲時華羅庚已成為蜚聲國際的青年學者。一天,清華的教授們聚到一起討論能不能破格把沒有大學畢業文憑的華羅庚提升為助教。會上,有的人贊成,有的人反對。最後,理學院院長葉企孫作了總結,他說:「清華出了個華羅庚,是好事。我們不要被資格所限制!」就這樣,華羅庚迅速由助理員提升為助教、教授,以後又被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聘為研究員,1936年夏天由該會資助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
7.第③段插敘我國古代數學家的貢獻及20世紀以來我國數學研究的情況,這和寫華羅庚有什麼關系?在文中起怎樣的作用?請簡要作答。
8.第④段寫「25歲時華羅庚已成為蜚聲國際的青年學者」,請根據文段寫出華羅庚在25歲時成為蜚聲國際的青年學者的原因。(至少3條)
(二)閱讀華羅庚參加中國共產黨後所作《破陣子•奉答鄧大姐》中的詞句,完成後面題目。
五十年來心願,三萬里外佳音,滄海不捐一滴水,洪爐陶冶砂成金,四化作尖兵。
9.簡要寫出對「滄海不捐一滴水,洪爐陶冶砂成金」兩句的表現手法及含意的理解。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0—13題。
木屐 魯田
(1)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悵的雨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著我,就是馱著犁。
(2)木屐被爸爸疲憊的雙腳拖著,彎彎的田埂上便留下了一行行清晰的屐齒印。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與江南雨伴著他的木屐,隨著池塘邊上的水翻車,一圈圈碾動了歲月的車輪。
(3)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黃牛的背,而犁卻馱上了爸爸的肩膀。雨聲中,我反復聆聽木屐敲擊土地的聲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就在這顫抖的敲擊中,我長大了。
(4)轉眼,到了上學的年紀。爸爸送我上學那天又下雨,我騎坐在爸爸的肩上。然而,一條淹沒小木橋的河水阻住了我們的去路。爸爸捲起褲管,咬著牙涉過冰寒泛骨的春水,我分明聽見他牙關的磕碰並體會到他身體的顫抖。第一次,我感覺江南的雨天是惆悵的。
(5)放學時,我沖出教室,卻發覺雨地里微笑著的爸爸。他執意要讓我騎「高馬」。我執拗不過,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著粗氣將我放下休息,我回頭時卻見一行零亂、不規則的屐齒印。看著爸爸蒼白的臉,我眼淚奪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讓他背了。
(6)於是,我擁有了自己的木屐。
(7)一天,有位同學穿著一雙半舊的雨靴來上學,引起全校學生的羨慕。回到家,我嚷著要一雙雨靴。為了達到目的,幾天後我將我的木屐藏在一個山洞裡,謊稱丟了。從不打罵我的爸爸惱怒了,揚起手打我,落下卻是輕輕的。在他的天平上,一頭是祖輩財物,一頭是兒子。
(8)當晚,堂屋響著不斷的咳嗽聲和斧頭聲,我失眠了,發誓再也不讓爸爸生氣,准備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當我從黎明的迷糊中醒來,卻發現一雙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擺在床前。
(9)我看到套上牛准備去春耕的爸爸通紅的雙眼,我的眼淚悄悄地流了下來。爸爸忽然返身,撫摸著我的頭說:「孩子,要像愛惜牲口一樣愛惜東西。」
(10)我獃獃地點點頭,看著晨曦中爸爸遠去的身影和他身後的一個個屐齒印……
(11)終於,我接到了那張我只能在地圖上才能看到、我夢想的地方來的「錄取通知書」。走的前夜,戴著斗笠的鄉親們來送我,屋檐下擺放著脫下的一排木屐。我在送鄉親們回家時,望著漫天的雨,望著鄉親們遠去的背影,忽然想:「斗笠劃下了一個木屐永遠走不出的圓。」回過頭來,卻發現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門角擺放的沒有繼承人的鐵犁和木屐上。見我望著他,爸爸忙擠出一絲笑,自我安慰地說:
(12)「放心去吧!孩子,我有鄉親們照顧。」
(13)看著爸爸斑白的頭發,我才猛然意識到他老了。
(14)坐在即將行駛遠去的汽車上,我脫下了那雙木屐。這時幾次勸不回去、堅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給我一樣東西,就轉身走了。我知道爸爸不忍分離的痛苦,拚命擦亮雨窗看著他那微駝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悵的雨地里。
(15)我心裡像堵著什麼,不覺觸到爸爸送我的東西,打開一看,竟是一雙新雨靴……
10.文中第1段、第4段、14段分別用了「惆悵」一詞,它們的含義是否相同,請具體解釋。這樣反復寫的作用是什麼?
答:含義 ;
作用 。
11.文中11段寫道:「斗笠劃下了一個木屐永遠走不出的圓。」結合全文,請解釋這句話的含義。
12.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感人的形象。請分析概括「父親」身上有哪些特點。
13.下面對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A.本文是一篇感情凝重的散文精品。它醇厚朴實,展現了讓人難忘的「父親」那寬厚而堅韌的精神世界,表達了作者對父愛的感激之情。
B.這篇散文以「木屐」為線索,貫穿全篇。文章選取這樣一個江南常見的生活道具作為切入口和文章線索,突出表現了「父親」那深沉凝重的感情。「木屐」象徵的正是血濃於水的父子真情。
C.「沉重的木屐」和「江南的雨」為全文營造了一種濃郁的抒情氛圍,很好的表達了「我」對父親難以忘懷的感情。這種感情是復雜的:這其中有對父親深深的敬意,也有對父輩生活方式的反思和批判,滲透著一種深遠的憂慮。
D.作者選取了幾個感人至深的場景進行了細致描寫,突出刻畫了父親的動作、神態、心理,同時也融入了自己的感觸,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E.當「我「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而遠去求學時,父親卻「神色黯然」,是因為「父親」捨不得「我」的離開,不願意承受這種分離的痛苦。
三、深層探究
14.華羅庚在古稀之年時說:「樹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學之道,誡之以空,誡之以松。我願一輩子從實以終。」根據課文所提供的材料,談談你對「空」、「松」、「實」的理解。
四、表達交流
15.華羅庚在詩中寫到「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強調了勤奮、刻苦對於成才的重要性。你如何理解這兩句詩?你認為成才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據此寫一篇短文談談你的看法。
真題演練
1.日常交際中,注重禮貌用語、講究措辭文雅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請寫出下列不同場合中使用的兩個字的敬辭、謙語。(2005年高考廣東卷)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說「特意來看您」,更文雅一點,也可以說「特意登門拜訪」。
(1)想託人辦事,可以說「請您幫幫忙」,也可以說「 您了」。
(2)請人原諒,可以說「請原諒」、「請諒解」,也可以說「請您 」。
(3)詢問長者年齡,可以說「您多大歲數」,也可說「您老人家 」。
思路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在生活中的一些常用的禮貌用語,如果平時能夠掌握一些,則解答此題就較容易了。若知道的少,則盡量找所給的詞語的同義詞。
答案:①拜託(或者是「勞駕」) ②多多包涵 ③高壽。
(解析與答案)
一、積累運用
1.答案:A(zènɡ—zēnɡ)
2.答案:B(「倚」應為「掎」)
3.答案:B
4.答案:C(A.「貽笑大方」與「令人」不能連用;B.「感同身受」意思為「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給人帶來的麻煩自己也能親自感受到」,多用於代替別人表示謝意;D.應改為「一發而不可收」)
5.答案:C(A.「靠的是利用……實現」雜糅。B.本著……的精神、原則等,成分殘缺。D.「防……重任不行」,搭配不當,應說「承擔……重任)
6.答案:A(B.冒號改為逗號;C.括弧里的句號刪去;D.頓號一律改為逗號,因為它們是三個相對獨立的段落,兩組引號都去掉)
二、閱讀鑒賞
(一)7.答案:插敘我國古代數學家的貢獻及20世紀以來我國數學研究的情況,可以使讀者在一個縱向的、更為深廣的背景上理解華羅庚的數學研究,突出華羅庚數學研究的卓越。
8.答案:(1)他一面工作,一面學習、旁聽,自修了英、法、德文,非常勤奮;
(2)熊慶來教授的鼓勵;
(3)清華大學重視人才,不為資格所限;
(4)華羅庚自身的天賦。
9.答案:表現手法:比喻,把黨、祖國比喻為「滄海」「洪爐」,把自己比喻為「一滴水」「砂」。含意:表達了對黨和祖國的熱愛與感激,表現出謙虛的精神。
(二)
10.思路解析:把握住了全文的思想感情,「惆悵」一詞的含義就比較容易把握了。再結合各段的內容,容易作出判斷。
答案:文中「惆悵」一詞的意思都是一樣的,是心裡難過、傷感(傷心)的意思。(2分)作者之所以反復寫江南的雨天是「惆悵」的,是為了給全文營造一種凝重而帶有感傷情調的抒情氛圍。
11.思路解析:解答此題時要抓住句子裡面的「永遠」「圓」等詞語的意思,並加以引申,理解它們的深層含義或者比喻含義。
答案:留戀舊式生活的觀念,束縛著人們開辟新的生活道路;固守傳統的生活方式,便永遠也「走」不出新的天地。[意思對即可。]
12.思路解析:一物形象的概括一是抓住人物的動作,從動作中來看其性格特點。一是抓住對其心理的描寫。
答案:父親的身上主要體現了這樣一些特點:①對兒子的寬厚深沉的摯愛(「我」在父親的背上長大;為了送「我」上學,父親背「我」涉過「冰寒泛骨的春水」;就連「父親」的打落下也是「輕輕的」);②勤勞堅韌的精神,吃苦耐勞的品性(「父親」的背上,除了背著我,「就是馱著犁」。除了愛孩子,就是下田種地。);③生活簡朴,珍愛物品(「父親」對木屐的鍾愛,表現的就是一種簡朴的生活方式;父親的話「孩子,要像愛惜牲口一樣愛惜東西」)。④戀舊的思想(爸爸一輩子穿木屐、制木屐、戀木屐,反映了老一輩留戀舊式生活的思想)[可任意答3點。]
13.思路解析:B、「木屐」象徵的應是「父親」簡朴的生活方式;C、「批判」錯,是「反思」而不是「批判」;「但也滲透著一種深遠的憂慮」錯,應該是:在深深的敬意中滲透著深深的憐惜。E、「父親神色黯然」,是因為感覺到他的「鐵犁」無人繼承,他的「木屐」無法讓兒子承繼下去。
答案:A D
(三)14.思路解析:此題要求對課文有一定的熟悉,回答時切忌脫離開課文,只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一定要兩者結合起來。
答案:略
四、表達交流
15.提示:華羅庚的兩句詩強調了「勤」和「辛苦」,說明後天的勤奮努力可以彌補甚至改變天分的不足,一個人的才能可以在刻苦的實踐中不斷增長。成才固然需要天賦、環境、機遇,等等,而主觀努力往往是最重要的條件。以上只是基本的看法,寫作短文時盡可各抒己見,允許並鼓勵發表不同意見。
❻ 從高中語文必修一的第5課華羅庚的課文,找出華羅庚的簡介,
華羅庚(1910年復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制,出生於金壇金城鎮,是世界著名數學家,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在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運算元」、「華—王方法」等。他為中國數學的發展作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美國著名數學家貝特曼著文稱:「華羅庚是中國的愛因斯坦,足夠成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學院院士」。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