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知識小結答案全部答案
應從生字詞語及重點句段的積累、各課主要內容及中心、重點句段的理解(如含義深刻的句子、中心句過渡句的作用等)、該單元課文中所涉及的修辭語法常識、作者簡介及相關知識鏈接等等。
② 部編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第七單元
部編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案 21 古詩三首 出塞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古詩,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詩歌的意思,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入情入境學習古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學習的能力。 3.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描述的意境,體會詩人同情戍邊將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教師激情: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詩的國度里,胸有詩書氣自華。讀詩,能夠陶冶人的情操;讀詩,能夠使我們的生活浪漫多彩;今天,我們就來讀詩,學詩。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之後,談談對題目的理解。 二、初讀古詩,讀通讀順 1.下面請大家自由讀詩,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學生自由讀詩) 2.檢查讀書情況:根據學生朗讀情況教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把詩句讀正確、讀流利。 三、藉助注釋,了解大意 1.藉助工具書、課文的注釋、課前收集的資料,嘗試著理解一下詩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請你和小組等同學交流一下。 2.匯報交流:這一環節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學習成果,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張揚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主體的創新發展,激發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 四、展開想像,領悟詩情 1.指導感情朗讀:在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採用學生自己練讀、指名朗讀、同學評議、小組賽讀、教師范讀等不同的形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這一過程中教師適時發揮電教媒體的作用,創設情景,激發感情,指導朗讀。 2.師創設情景:(音樂起,出示課件)夜色中,荒遠蒼涼的塞外山峰,一輪明月照著邊關,那些背井離鄉、長途跋涉來戍守邊關的戰士們,白天軍務繁忙,到了靜夜,面對邊塞荒涼的關山,面對一輪明月,他們可能會想些什麼呢? 3.學生展開想像,發表看法。 4.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意境,讀出詩的韻味。 五、拓展延伸,積累語言 1.師:一首《出塞》把我們帶到了古代凄涼悲愴的戰爭生活。其實,有許多詩人從不同的角度接觸到這個題材。課外,你收集到了哪些邊塞詩詞,能不能運用我們剛才學習古詩的方法,自讀你最喜歡的一首詩呢? 2.學生自學古詩,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交流自學成果。 4.全班交流匯報,注意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讀詩談體會、合作背詩、輪流背詩、詩配畫……不同的形式匯報。 涼州詞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啟發學生想像,讀懂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體會將士們的豪情,能熟讀成誦。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理解課題 1.西域沙漠,人煙稀少,這,就是唐朝的邊塞重鎮,涼州當地歌曲中夾雜有少數民族的曲調,別具一格,人們稱之為涼州詞,許多詩人都喜歡為它填寫新詞詠唱。今天我們來學習唐朝著名詩人王之煥寫的《涼州詞》。(老師邊說邊寫課題) 2.了解作者王之渙 二、初讀古詩,讀通讀順 1.學生自由朗讀、與同座對讀,注意讀准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自讀情況。 3.教師范讀,指導讀出節奏。 4.學生自由練讀,注意讀出詩的節奏感。 三、藉助注釋,了解大意 1.藉助工具書、課文的注釋、課前收集的資料,嘗試著理解一下詩句的意思。 2.小組交流讀懂了什麼。 四、展開想像,領悟詩情 1.剛才大家通過讀詩初步了解了古詩的內容,你剛才說到那盛宴擺滿了葡萄美酒啊,讓我們讀讀這一句(出示詩句第一行),展開想像,你看到了什麼?(醉人的葡萄酒、那精緻的夜光酒杯閃著亮光盛滿了香甜的美酒。) 引入資料:同學們,這就是夜光杯,相傳是周穆王時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製成,因「光明夜照」得名;涼州往西就是新疆的吐魯番,那裡可是盛產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很多同學發出了驚嘆聲,誰來讀出這樣驚喜的感覺? 這樣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讓你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場景?你想想到些什麼? 碰杯聲、歡笑聲,勸酒聲,多麼歡快的氣氛啊。這情景使人異常興奮。——讀 盛大的酒宴上有很多夜光酒杯盛滿了香甜的葡萄酒,酒席上擺滿了豐盛的食物,很多將士在舉杯歡慶,真是豪華的盛宴啊,真是令人神往啊,誰能把這樣盛大的場面讀出來。指名讀,女生讀。 2.將士們剛要舉杯豪飲時,你們聽,什麼聲音傳來了?(急促的琵琶聲。) 邊聽邊讀,這急促的琵琶聲在催促什麼? (1)這急促的琵琶聲在催促戰士們趕快奔赴戰場。 引讀:邊關的戰事多頻繁、多緊急啊,戰士們剛要舉杯就要上戰場了,多可惜啊,讀。 (2)這急促的琵琶聲還在催促什麼?還有不同的感受嗎?西域人有騎在馬上彈奏他們特有的琵琶以助興的習俗。評價:在這樣的大漠想喝杯酒很難,要舉辦這樣的盛宴更難,這急促的琵琶曲還在催促將士們多飲幾杯酒,直到一醉方休。讀。——是不是應該從「催」里讀出:1快盡興暢飲;2快奔赴戰場3快喝,喝完了要奔赴戰場。 師小結:同學們通過邊讀邊想,從這個「催字」中讀出了不同的情懷。 3.小結:這場酒宴真是非常隆重,有歡快的琵琶聲,有醉人的美酒,酒宴上人聲鼎沸、酒杯交
更多想情請點擊:原創力語文教案
③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教材分析人教(部編版)
第七單元教材分析
一、單元內容總述
1.本單元主題:
本組課文以「革命情懷」為話題,展開學習。本組四篇課文,《古詩三首》《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梅蘭芳蓄須》《延安,我把你追尋》從不同角度講述了名人成長的故事。課文選材精煉,含義深刻,讓學生在閱讀成長的故事中體驗成長的快樂,思考自己成長中的問題。結合課標和本單元的學習要求,在教學本組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要注意在誦讀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進而積累語言。
本組教材的重難點是:一是引導學生通過讀書來感受成長的快樂,激發學生對成長的認識,從而得到啟發。二是在閱讀中體會文章的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並引導學生不斷積累語言,增強語感。難點是深入體會周恩來立志的原因。
《延安,我把你追尋》,畢竟那段歷史我只是從書中了解一點,對學生還說就更陌生了,加之學生搜集資料的途徑較少,所以,在教學這一課時,難度很大。我只有憑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採用講授、灌輸式的學習方式。
詩的第一、二小節,是理解的難點,因為詩中的比喻的本體沒有顯現,大多數學生不知道把什麼比作燕子追尋春光,我告訴學生結合題目來理解。在學生知道後,再讓學生體會「我」追尋延安的心情是急切的。文中的「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的含義直接讓學生結合《英才教程》來理解。但效果不好。學得較輕松的是二、三小節。第五、六小節也是結合《英才》讓學生來理解。花了兩節課的時間才把課文學完。不過,在課堂上給學生讀的時間較多,大部分學生在學完課文後,能把課文背誦下來。這也是學習這課的小小收獲吧。
2.本單元重點:
(1)反復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本單元的課文都是歷史精典古詩故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反復朗讀,才能感受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遠大抱負。《古詩三首》其中《出塞》作者是唐代詩人王昌齡。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願望。《涼州詞》詩中以生活的美好與戰爭的殘酷做對比,抒發了人生感嘆,盡管這首詩的格調是悲壯蒼涼的,但不悲觀絕望;詩人對生活充滿熱愛,對死亡並不畏縮,「醉卧沙場」一語尤其顯示出豪邁的氣概。《夏日絕句》一、二句「言理」,從生為人傑、死作鬼雄兩方面具體說明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襟懷高遠,極富英豪丈夫之氣。三、四句將「楚漢之爭」中的項羽故事,熔冶為詩,語帶惋惜,弦外有音。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說理的事,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梅蘭芳蓄須》講的是梅蘭芳先生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時期,他為了表示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抗議和堅決不給侵略者演戲而把鬍子留起來的事。在日本強盜面前,寧可忍飢挨餓並且放棄自己的事業,也不給日本強盜演出。《延安,我把你追尋》是一首新體詩,詩歌讀起來琅琅上口,但要理解詩歌的內容,感悟詩歌的內涵,對學生來說,還是存在很大的難度。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時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時間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中要抓住課文重點,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真實的體驗和感受,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育資源,用聲音和光影把學生帶入到課文描述的情境中,讓學生去感受和體會,並學會在今後的習作中嘗試運用寫作手法,寫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全冊最新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1-8單元分析(附整體教材解析)請見:
最新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1-8單元分析(附整體教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