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語文課改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論文
《語文課標標准》指出:聽、說、讀、寫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讀是閱讀教學重要環節之一。我認為,語文教學的實質就是言語能力的培養,而言語能力的核心是語感,語感左右著語文教學的實質和效率,而朗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能力的重要途徑。語文課要充分重視學生的朗讀,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語文所蘊含的豐富情感。
我們學校地處農村。這些大山裡的孩子由於在日常生活中,與家長、與社會甚至與老師交流都使用的是方言,很少有機會使用普通話,導致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較低。加之,目前農村學校教師老齡化十分嚴重,擔任小學語文教學的多為老教師,他們只要求學生朗讀,缺少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導致學生朗讀課文不流利、加字、掉字、錯字、缺乏感情等情況普遍存在。因此,提高農村小學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已經迫在眉睫。結合近幾年的語文教學,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
一、狠抓拼音,鞏固朗讀基礎。
農村學校學生受當地語言環境的影響,在生活中很少說普通話,在朗讀課文時口語較重,並且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學生的朗讀水平要有所提高,最首要的條件就是先把字音讀准。比如:n、l不分;前鼻韻母與後鼻韻母不分;腦袋讀成laodai、歡迎讀成huanyin。低年級教師在教學這些內容時可以要求學生做成卡片,幫助學生區分並加強記憶,高年級教師在處理這些問題要及時糾正、強化練習。並且老師們要做到持之以恆,堂堂必教,時時必糾。朗讀文章只有先讀正確,才能讀流利,然後才能讀出感情。因此,在低年級狠抓拼音教學和識字教學是提高農村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前提條件。
二、范讀課文,熏陶感染學生。
盡管新課改已經進行了好幾年,但很多教師仍然還沒有轉變自己的觀念,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輕視能力的培養。語文教師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必須先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當教師的朗讀達到一定的水平後,在課堂以生動、優美的語言為學生范讀,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以此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三、創設情境,加深學生理解。
語文課本中有一些課文內容離農村孩子的生活較遠,這些課文學生比較難理解。對於此類課文老師可以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加深理解。例如:我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的《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課文用了很大的篇幅寫了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可學生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無法想像課文中所描寫的優美景觀,在課堂上,我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了這些美景以及珍貴文物的圖片,把學生帶入課文,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學生充分理解後,這時學生就通過自己的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體會表達了出來,學生的朗讀水平無形中就得到了提高。因此,創設情境是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一個重要手段。
四、加深理解,激發朗讀情感。
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重點要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要求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又在理解後的朗讀中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回顧近幾年的語文教學生涯,我一直非常重視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而在訓練學生的朗讀時,我一直要求學生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與感受表達出來。例如:我在引導學生朗讀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地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這一句話時,我先問學生同學們,在這樣的園里漫步,你想出來嗎?誰能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第一個同學起來讀的語速較快,我又問誰比他更喜歡欣賞這些優美的景色,都不想出來了?學生就明白了讀這一句話語速要慢一點兒。我又問:誰完全被這些優美的景色陶醉了,都忘了出來了?這時,同學們朗讀的興趣都被激發出來了,都爭著要來讀並且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體會讀出來了。在語文課上,我堅持用這個方法來訓練學生的朗讀,使學生的朗讀能力有了一個較大的提升,也正是用這個方法來讓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想互促進的。
五、開展活動,創造展示平台。
對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培養不應該僅僅局限於課內,而應該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為了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我經常開展一些詩朗誦、講故事、演講比賽等一些小型的班內活動,為學生創造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並及時的對一些表現好、進步大的同學提出表揚。這些活動的開展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讓學生積累了更多的課外知識。同時也使自己的語文教學更加輕松。
朗讀教學貫穿了整個小學語文階段的教學,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只要我們教師能轉變觀念,正確認識朗讀培養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有耐心、有恆心,科學地進行朗讀訓練,我相信農村小學生朗讀差的局面一定會有所改善。
B. 對小學語文課改的幾點體會論文:我對小學語文課改的
如何看待小學語文課改
進入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廣大教師更進一步認識到了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所以在課改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在此過程中存在了一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徹底的解決,將會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發展非常不利。
新課改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要將學習交給學生,使學生通過自己願意採取的方式去獲得所要掌握的知識。這肯定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但有些教師擔心如果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會影響教學的進度,使教學任務不能順利地完成。教師存在這種思想,必定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流於形式,僅僅成為課堂的一種裝飾。還有些教師認為,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要將課堂徹底交給學生,教師的指導越少越好,於是,當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這些教師往往無所事事,甚至做於當堂課無關的事情。
在課改教學中,有些語文課堂上,學生就是按導學案的設計學習,學生把導學案看作是試卷對待,有些學生把課文泛泛地讀一遍,就做下面的環節,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的教師為了合作而合作,大大小小的問題都讓學生合作討論,給人感覺學生很「忙」,課堂一場「活躍」。還有,小學課改慣用的一種教學模式是「表揚式」,學生誰回答對了,教師就讓大家鼓掌邊叫:「好,好,你真棒!」以此來激勵學生,這對一、二年級學生很管用,但對五、六年級作用不是很大。
總之,在課改中教師要明確學生學習任務,適時設計合作探究活動,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不要無所事事,要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小組中去指導,監控學生的合作。對於一些教學模式要根據自己的學生實際情況而定,不能管用一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