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的案例
春風也度玉門關
——淺談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中文言文教學的操作策略
內容摘要:
小學文言文教學因其特殊的內容和階段,成為高段教學中的一大難點。筆者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把握文言文教學的目標,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初步讓學生認識了解文言文知識。從文言文教學的動力之源興趣和文言文教學的點金之石誦讀兩方面展開論述,從適時滲透、情境創設和以點帶面三個方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朗讀、背誦和積累三方面對誦讀進行策略嘗試。
關鍵詞:小學語文 ; 人教版教材; 文言文教學; 操作策略
錢夢龍在《文言文教學改革芻議》中指出:「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死角」,即使在語文教學改革很紅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學這塊「世襲領地」上仍然是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景象。現行的人教版教材除了編入大量的現代鮮活白話文外,第一次在小學高年級課本中編入了《楊氏之子》、《伯牙絕弦》、《學弈》和《兩小兒辯日》等四則文言文。相比以前小學教材文言文一片空白,選進了文言文,是一個進步,反映了編者重視文言文閱讀的良好願望。這樣的編排注意了第三、四學段教學內容的相互聯系,又適應了兒童認知螺旋上升的需求,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為第四學段的文言文學習奠定基礎。
《語文課程標准》要求:「讓學生吸收祖國語言文化的珍貴遺產,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這可以理解為是針對古詩文教學所言。《標准》提出文言文教學的總目標是「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顯然這一目標是針對7—9年級而提,因為在階段性目標中,只在7—9年的目標中對應這一要求,作了「.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的表述。在5—6年級的階段目標中,也有「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但這一要求是把「詩」和「文」放在一塊兒講的……………………而且 詳細請見 《春風也度玉門關 》
B. 如何寫語文教學案例賞析
語文教學案例仿照下面格式寫:
一、案例的撰寫應遵循以下原則
(1)指導性。案例的撰寫必須體現課改精神以及我省教育廳下發的教學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能有效指導教師教學。
(2)有幫助。案例的撰寫必須從教師的實情出發,面對教師的實際困難,給教師提供切實的幫助。要把對教師的「你應該如何」的要求,轉化為廣大教師可操作或具有實際作用的教學設計。所編撰的教學設計的撰寫語言,提倡朴實。
(3)體現教材本身的追求。案例的撰寫具有教材二度開發的含義,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使用教材。所撰寫的教學案例,在理念、體系、課文處理方式等方面,必需與教材本身的追求保持一致。案例的撰寫主要工夫應該花在如何把教材的「幾道題」轉化為課堂教學的45分鍾(或90分鍾)。
二、教學案例的格式:
以下格式供參考
(一)
【標題】
標題要具體、明確。通用格式為「**版**年級**內容的教學設計」,一般不用副標題。可以設計一個課時,也可以設計幾個課時或系列教學。
【署名】
寫明單位、姓名、郵編、聯系電話、電子信箱。如果署名是教研組或多人合作,應說明誰是執筆人或第一作者。
【正文】
一、設計思想
簡要說明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理論依據和設計特色。
二、教材分析
1.分析《課程標准》、《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對本課教學內容的要求。
2.分析本課內容的組成成分和在模塊學習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本課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三、學情分析
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基礎;
2.分析學生學習本課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3.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採取的各種學習策略。
四、教學目標
用具體、明確、可操作的行為語言,描述本課的知識、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教學目標。
五、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本課教學中所運用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
七、課前准備
1.學生的學習准備;
2.教師的教學准備;
3.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布置;
4.教學用具的設計和准備。
八、教學過程
這是教學設計的主體部分。分幾個環節具體說明教師指導活動、學生學習活動及師生交互活動。一般應採用文字敘述加點評的格式,不要採用表格或流程圖的形式。
九、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
十、作業設計
【問題研討】
提出2-3個與本課設計相關的、值得反思和討論的問題。
【參考資料】
具體列出本課設計的主要參考資料,格式舉例如下:
著作類
文章類
網路文章類
翻譯著作類
【字數要求】
每課教學設計字數以2000—6000字為宜。
C.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經典案例的內容簡介
《做創造的教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經典案例》希望能針對現狀,消除教師的尷尬版,解決教師課堂教權學操作中的實際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活動是由一個一個的細節構成的。細節雖小,卻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學必定離不開對細節的研究與雕琢。喚起教師對教學細節的關注、對教師智慧的關注、對教學實效的關注、對自身發展的關注、對教學創新的關注,搭建一個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學細節、教育智慧、教學實效、自學發展、教學創新的理論詮釋與實踐案例,這是我們編寫《做創造的教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經典案例》的真實意圖。
D. 關於語文課不教內容教什麼 教育故事或案例
當代語文教育專家崔巒同志指出:「在我們語文教學中,一方面要加強閱讀教學,另一方面要加強讀寫聯系,做到讀寫滲透,讀寫結合。」那麼,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習作訓練呢?我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深深地體會到:教師要把語文知識的傳授與作文基本功的訓練科學地結合起來,並在閱讀教學中教語言、教寫法、練表達,讓學生在閱讀中理解、吸收,在閱讀中學說、學寫。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到如下四個方面:一、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認識能力大家都知道,文章作品有三大作用:?認識作用(即是通過閱文章、讀作品就可以了解、認識社會人生),?教育作用,?審美作用。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為此,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首先要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學生不會寫作文,常常是由於認識事物的水平低,認識寫作材料價值的能力低,面對文題,無物可言。因此,在閱讀教學中,一方面要抓住文與題、人與事、事與理的關系,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使學生作文時善思會想,有言可發。如教學《搭石》一文時,要讓學生深刻理解《搭石》這篇課文,語言質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一定會強烈地感染著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為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通過學習本課,讓學生懂得:?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二、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學生語言學習認識生活,對寫作來說非常重要,文章是用語言來表達的,不學好語言,就無法寫好作文;不教語言,就是等於沒有教作文;不教學語言的課,就不是語文課。語言教學主要是詞語教學和句子教學,使學生有理解、掌握和運用的能力,在閱讀課文中認識、體會語言的准確、鮮明、生動,以及語言對描寫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方式、方法和作用。一篇課文要學習的詞句很多,教學時,首先要精選需要深入學習的詞語句子,作為本課的教學目標。在講讀課文過程中,採取「拿出來,鑽進去,讀出來,用得上」的四步法,讓學生學習、品味、借鑒,把重點詞句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聯系生活環境來理解、運用。如《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教學「寫朝鮮老大娘送打糕給陣地上的志願軍戰士」這一段時,要學的重點詞是「雪中送炭」。針對這個詞語可以這樣提問學生:①課文用了哪些詞語概括這個故事?(雪中送炭),(這叫做引導學生把重點詞語拿出來),(拿出來後,繼續問)。②這個詞語是什麼意思?(在寒冷的雪天,送去炭火。)「課文說老大娘『真是雪中送炭』是下雪天嗎?是送炭嗎?是什麼?以此導入課文閱讀中,達到鑽進去的目的,使學生理解:『雪中』是『戰士空著肚子跟敵人拼了三天三夜』這樣的惡劣環境,『送炭』是老大娘冒著炮火,穿過硝煙給戰士送去打糕。」這樣學習語言,既理解深刻,更記得牢。三、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運用課文寫法的能力教師每教一篇課文,都必須抓住課文中最突出的一個寫作特點,作為該課的教學目標之一,設計出精妙的教法,使學生明確讀課文的特點,領會讀課文的寫法,以致運用。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十分明顯的寫作特點是「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在閱讀教學時,要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深究為什麼說是「了不起的父與子」。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的品讀,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對這些句子的理解體會,一是要注意引導學生想像當時情境,如孩子們所處的環境,如何恐懼;7歲的阿曼達怎樣鼓勵同伴。二是要引導學生體驗,如父親當初「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悲傷與絕望,接下來的堅定與決不放棄,兒子生還後的無比幸福喜悅。三是要加強朗讀訓練,提文入情,以讀促思,在讀中感情,父親堅持在廢墟中尋找兒子這部分課文,朗讀中語調宜輕緩,以表現他的絕望與悲傷。「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語氣應非常堅定。發現兒子後父子的對話,語氣應是興奮的,表現他們劫後重逢的喜悅與幸福。因此,學生就會較深刻地掌握描寫人物的方法,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四、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學生表達訓練這叫模仿訓練,也叫「即席訓練」。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所學到的語言和寫法,必須通過表達才能提高說、寫的能力。因此,每一節課都要有訓練,口練、筆練都應該兼而有之,既練詞句,又練寫法。練詞句,就是用一個詞寫一句話,或用幾個詞寫一段話;練寫法,就是練習寫一些比喻句、抒情句、描寫句、排比連用句、各種形式的開頭(如托物起興式開頭、記敘和描寫引入正文、抒發感情、開門見山式開頭)和各種形式的結尾(如自然式結尾、點明中心式結尾、首尾呼應式結尾、總結全文式結尾,等等)。同時,在教學每一篇課文時,都要做到如下三方面。一是深入鑽研教材,選准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和難點應該在「字、詞、句、結構、寫法」等方面多花時間考慮。二是以訓練為主線,通過動手寫、動口說的訓練來突破各個知識點,使學生口、手、腦並駕齊驅,做到「既練說,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又練寫,提高寫作水平。」三是要設計好每一課的練習題目。課堂上設計的題目,不要求大、求全,而要細致具體,抓住某一點來訓練。我們要把課文分析與作文指導課結合在一起,做到「讀課文學寫作,以寫促讀,讀寫反復,搞好課堂小練筆,從而優化課堂結構:把作文講評與指導引入閱讀課文中,變教師教學生作文為學生閱讀中學作文,變教師批改作文為學生在閱讀中體會自己作文的不足,自行修改;讀一個片斷,就寫一個片斷,這就是一次課堂小練筆。在課文的閱讀教學中,我們還要緊扣寫作,進行一些相應的單項練習,以及進行片斷作文的訓練。如:練寫一個場面、一個人物的肖像、一個人物的行動舉止、一個人物的語言、一個人物的心理活動,或練寫一件小事,或練寫表明自己看法的一段話,等等。每次練筆,都不要求寫得長,而要求學生人人動筆。寫幾十個字,或寫百來個字,都可以。這樣堅持下去,學生練寫的機會就多,寫作興趣就得到培養,寫作能力也就跟著提高。總之,「讀寫結合」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