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22課課文
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內惟吾德馨。苔容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
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
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❷ 八年級上冊 22課短文兩篇 課文內容
陋室銘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成為靈異的(水)了。這是簡陋的屋子,只要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屋子簡陋了)。苔蘚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與我談笑的都是學識淵博的大儒,往來的沒有淺薄的庸人。可以彈奏白色的古琴,閱讀珍藏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我的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雲的玄亭。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愛蓮說
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án)。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xiè)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愛,陶後鮮(xiǎn)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中、陸地上的各種花草樹木,受人喜愛者特別的繁多。晉朝的陶淵明惟獨喜愛菊花。自從唐代以來,世上的人們都很喜愛牡丹。我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成長出來,卻不受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並不顯得妖艷。蓮花的葉柄中間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傳播得越遠就越顯得幽香;筆直地挺立在那裡,只可以在遠處看,而不可以在近處玩弄。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人;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之後就很少有聽聞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喜愛,人應該是很多了。ǎn)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❸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22課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東晉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lin]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味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譯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何許:何所,什麼地方。不詳:不清楚)。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於是用「五柳」為號(因:連詞,於是,便。以為號:用『五柳』為號。以:介詞,省略了指代「五柳」的代詞賓語「之」。焉:句尾語氣詞,表示提示氣)。性情閑靜,說話不多,不羨慕名利。喜歡讀書,不追求過細的理解(按:這里指不拘泥字面,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實質)。每次對精神旨趣有所領會,便高興得忘了吃飯。性格酷愛喝酒(嗜:酷愛),家境貧窮,不能常得到。親戚老朋友知道他這樣,有時就准備酒宴邀請他(親舊:親戚故舊,舊:指老朋友。或:肯定性無定代詞,這里代時間,有時候。招:邀請)。前往飲酒總是把酒全部喝完,事先便打定了主[發『煮』,非『竹』]意必醉(造:到,往。輒:每每,總是。盡:指把酒全部喝完)。每次喝醉了酒,退席下來,說走就走,一點也不留戀什麼(曾:語氣副詞,與否定副詞「不」連用,以加強否定語氣。吝情:留戀,顧念。去留:復合偏義詞,這里偏指「去」意。)。房屋四壁空盪盪的,擋不住風雨也遮不住太陽(環堵:房屋四壁。堵:牆。蕭然:空空盪盪,形容一無所有的情景)。粗布短衣破破爛爛,打有補丁,盛[發『成』]飯食的圓形竹器、水瓢經常是空的,安然自若的樣子呀(短褐:粗布短衣。穿結:破破爛爛,打有補丁。穿:有破洞。結:補綴,打補丁。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常寫文章使自己歡樂,稍稍表達出自己的志趣[『去』非輕聲](頗:程度副詞,稍,略)。從內心深處忘卻名利榮辱等(忘懷:從內心深處忘卻,指一點也不放在心上),用這種超然世外的態度來度過自己的一生。
贊道(贊:史傳體文章結尾部分的評語。這篇文章是摹仿史傳體寫的,所以用『贊』來作評結尾):黔婁的妻子有這樣的話(春秋時魯國人[一說齊國人],終身自潔,不求仕進。家貧,死後停屍窗口,衣被不能蔽體),「對貧賤不悲傷憂愁,對富貴不渴望追求(戚戚:愁苦的樣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樣子)」,體味一下這兩句話(味:品位,體會),五柳先生就是黔婁這一類人吧(茲:代詞,指五柳先生。若人:這樣的人,指黔婁。儔:同類)!飲酒賦詩,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歡樂(銜觴:指飲酒。觴:酒杯。樂其志: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歡樂。樂:用作使動)。(五柳先生)是無懷氏時代的百姓吧?(或者)是葛天氏時代的百姓吧(與:句尾語氣詞,表探詢語氣)?
❹ 八年級語文上冊 21課。22課。24課。25課。26課。27課。29課。30課。的課文
21、桃花來源記 陶淵明
22、短文兩篇自
陋室銘 劉禹錫
愛蓮說 周郭頤
23、核舟記 魏學洢
24、大道之行也 《禮記》
25、杜甫詩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26、三峽 酈道元
27、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28、觀潮 周密
29、湖心亭看雪 張岳
30、詩四首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使至塞上 王維
渡荊門送別 李白
登岳陽樓(其一) 陳與義
❺ 人教版八上語文第22課課文,急!!!!!!!!!
短文兩篇
原文.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歡菊花。自唐朝以來,世人很喜歡牡丹。我則惟獨喜愛蓮——蓮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泥的沾染;它經過清水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內空外直,沒有(纏繞的)蔓,(也)沒有(旁逸的)枝;香氣遠播,更顯得清芬;它筆直地潔凈地立在水中,(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誰呢?對於牡丹的愛,那當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陋室銘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靈異了。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青苔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雲的玄亭。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❻ 求八年級上冊語文21 22 26 27 29課課文 翻譯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魚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途的遠近。忽然看見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生長在溪流兩岸,長達幾百步。(桃花林)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艷美麗,落花紛紛。漁人感到十分詫異。又繼續往前走,想要走到桃花林的盡頭。
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便出現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下了船,從洞口進去。剛開始洞口很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整整齊齊的,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到處都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孩子各個都安閑快樂。
(村人)看見了漁人,都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村人),於是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擺了酒,殺了雞做食物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世人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了,於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不再來往。(村人)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都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後,告辭離去。村裡人告訴他:「(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都做記號。回到郡里,去拜見太守,述說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前往,尋找以前所做的記號,最終迷失了(通往桃花源)方向,再也找不到原來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志向高潔的隱士,聽說了這樣,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就病死了。此後再也沒有問路訪求(桃花源的人)。
1.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譯:東晉太元年間,有一個武陵人以打魚為生。注釋:「武陵是湖南常德歷史上的第二個行政區劃,魏晉後,武陵郡轄沅水流域諸縣。」(《武陵藏珍---沅澧流域歷史文化圖說》周新國 周波 著 )
2.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譯:有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的遠近。
3. 忽逢桃花林,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譯:忽然看見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生長在溪流的兩岸,長達幾百步,其中沒有別的樹,芳草鮮艷美麗,落花紛紛。
4.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譯:漁人對此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
5.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譯:桃林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就出現了一座山。
6. 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譯: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就下船,從洞口進去。
7.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
譯:剛開始洞口很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齊。
8.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交通,雞犬相聞。
譯: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子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到處都可以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
9.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發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
譯: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孩子們各個都安閑快樂.
10.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譯:(村人)看見了漁人,就非常的驚訝,問(漁人)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了。
11. 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譯:(村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備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
12.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譯:村裡的人聽說有這個人,都來打聽消息。
13.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
譯:(村人)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縣的人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14. 不復出焉,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
譯:從此不再從這里出去,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來往了。
15.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村人)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16. 此人一一為(wèi)具言所聞,皆嘆惋(wǎn)。
譯:這個人對(村人)一一詳細地說了他所聽到的,(村人)都感嘆、惋惜。
17.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譯:其他的人各自又都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後,向村裡人告辭。
18. 此中人語(yǔ)雲:「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
譯:村人告訴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
19.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譯:(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原來的路劃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
20. 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說如此。
譯: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報告了他進出桃花源的事情。
21.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譯: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標記,最終迷路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22.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譯:南陽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打算前往。
23. 未果,尋病終, 後遂無問津者。
譯:但願望未能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後就再也沒有人探尋(桃花源)了。
太元:東晉孝武帝司馬曜(yào)的年號(376~396)。
世外桃源: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個人間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詞,相當於西方的極樂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來,完美主義者無不苦苦追尋、刻意營造自己想像中的「世外桃源」。(作者的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比喻不受外面影響的生活安樂、環境幽靜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語、賓語、定語
為:作為。
緣:沿著,順著。
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
武陵:古代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帶。
為業:以……為生。為:作為。
行:劃船。
遠近:偏義復詞,這里指遠。
忽逢:忽然遇到。
夾岸:兩岸。
雜:別的,其它的。
英:花。
鮮美:鮮艷美麗。
落英繽紛:落英墜落的花瓣。繽紛,繁多而紛亂的樣子。
甚:很,非常。
異:以...為異,對……感到奇怪。
盡:盡頭。
便:於是,就。
欲:想要。
窮:盡,窮盡,這里是「走完」的意思。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
林盡水源:林盡(於)水源。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
得:看到。
彷彿:隱隱約約,看不真切。
若:好像……似的。
舍:舍棄,丟棄。
初:起初。
才:副詞,僅僅,只能。
才通人:僅僅容得下一個人通過。通:使……通過。
豁然開朗: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心情十分舒暢。 形容由狹隘幽暗一下子變為開闊明亮。也形容對某一問題從長期思索不解而後忽然領悟。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舍:房屋。
曠:空闊,寬闊。
儼(yǎn)然:整齊的樣子。
之:這。
屬:類。
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東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錯相通。
雞犬相聞:(村落間)雞鳴狗叫的聲音,彼此都可以聽得見。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其:那。
種作:耕田勞作。
著:穿著。
悉:都。
如:像。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黃發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安閑快樂的樣子。怡然,快樂的樣子。老人和小孩。 黃發,古時認為老人頭發由白轉黃是長壽的表徵,借指老年人。垂髫,古時小孩不扎結頭發,頭發下垂,借指兒童。髫,小孩下垂的頭發。
並:都。
乃:於是,就。
大:很,非常。
所:……的地方。
從來:從……地方來。
具:詳細。
之:代指他們。
要(yāo):通「邀」,邀請。
咸:副詞,都,全
問訊:詢問打探(消息)。
雲:說。
先世:祖先。
妻子:指妻子、兒女。
邑人:同鄉人。
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
復:再。
焉:兼語詞,從這里。相當於「於之」,「於此」。
間隔:與外界隔絕。
今:現在。
乃:竟然。
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
嘆惋:感嘆惋惜,嘆息。惋:驚嘆。
延:邀請。
為:給。
具言:詳細地說。(所+動詞 構成名詞性結構)
具:通「俱」,完全,詳盡。
停:逗留。
辭去:辭別離開。
語:對……說。
不足:不值得。桃花源
為,向、對。
道:說。
既:已經。
得:找到。
便扶向路:就沿著原來的路(回去)。
扶:循,沿著、順著。
向:原先的,舊時的,以前的。
處處志之:處處都做了記號。志,名詞作動詞,作標記。之,音節助詞,無義。
及:到了。
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詣:到,拜訪。特指到尊長那裡去。
說如此:說明了像這種情況。如此,判斷句,像這樣的話。
即:立即。
遣:派遣。
尋向所志: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所志,所做的標記。志:做的標記。(名詞性) 所單獨可不翻譯。
遂:竟,最終,終於。
復:又,再。
得:取得,獲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南陽:郡名,治所在現在河南南陽。
劉子驥:名驎(lín)之,字子驥,東晉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晉書·隱逸傳》里說他「好游山澤」。
高尚:志向高潔。
欣然:高興的樣子。
規:計劃,打算。
尋:隨即,不久。
未果:沒有結果,意思是沒有實現。 果:實現。
問津:問路,這里指訪求,探求的意思。
津:渡口。
[編輯本段]考點
1.重要實詞
緣、異、窮、具、咸、妻子、邑人、絕境、間隔、無論、語、足、及、詣、津
2.重要虛詞
乃、為、其
3.一義多詞
(1)緣、扶=沿著 (2)要、延=邀請 (3)悉 、咸 、皆=都 (4)具=詳細地
4.古今異義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多為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妻子(古義:(兩個人)妻子和兒女;今義:(一個人)對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稱呼,指妻子)
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鮮美(古義:鮮艷而美麗;今義: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各種交通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不足(古義:不值得、不必;今義:不夠) 註:今義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 :不足掛齒
間隔(古義:隔絕; 今義:兩個地方分隔開)
儼然(古義:整齊的樣子; 今義:形容很像)
緣(古義:沿著 ;今義:緣故,緣分)
津(古義:渡口。指訪求、探求的意思。 今義:口液)
外人(古義: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義:局外人)
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
彷彿(古義: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今義:似乎,好像)
開朗(古義:地方開闊,光線充足;今義:樂觀,暢快)
扶(古義:沿、順著;今義:攙扶,用手按著或把持著)
志(古義:做標記;今義:志氣)
延(古義:請;今義:延伸,延長)
悉(古義:都;今義:熟悉)咸(古義:全;今義:一種味道)
既(古義:已經;今義:關系連詞,既然)
尋(古義:隨即,不久;今義:尋找)
向(古義:以前的,舊的;今義:方向)
5.詞類活用
盡(林盡水源):形容詞用作動詞,消失。
異:形容詞用為動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
前: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前。
窮:形容詞用作動詞,(窮盡,走到盡頭。)
焉:兼詞,「於之」,即「從這里」。
志:做標記,名詞作動詞。
未果,果:名詞作動詞,實現
6.一詞多義
尋:①尋向所志(動詞,尋找)
②尋病終(副詞「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動詞,「下船」丟棄。舍棄)
②屋舍儼然[舍(shè),名詞,「房屋」)
中:①中無雜樹(「中間」)
②晉太元中(「年間」)
③其中往來種作(「裡面」)
志:①處處志之(動詞,「做記號」)
②尋向所志(志,獨字譯為做標記.與所連用,譯為'所做的標記')
之:①忘路之遠近(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可譯為「的」)
②聞之,欣然規往(代詞,「這件事」)
③處處志之(助詞,起協調音節作用,無實意)
為:①武陵人捕魚為業(讀wéi,動詞,作為)
②不足為外人道也(讀wèi,介詞,對,向)
遂:①遂迷,不復得路(「最終」)
②遂與外人間隔(「於是」)
向:①尋向所志(原來)
②眈眈相向(看)
得:①便得一山(出現)
②得其船(找到)
聞:①雞犬相聞(聽見)
②問有此人(聽說)
7.多詞一意
文中出現了三對詞都是一個意思,這種詞類叫做多詞一義。有:"便要還家",「要」(通假字)和"餘人各復延至其家",「延」都是"邀請"的意思;"緣溪行」,「緣」與「便扶向路」,「扶」都是「沿著」的意思;「悉如外人」,「悉」和「咸來問訊」,「咸」,還有「皆出酒食」,「皆」都是「都」的意思。"不足為外人道也",「道」與「此中人語雲」,「語」都是「說」的意思
8.同義詞
都——1)悉:悉如外人
2)皆:皆嘆惋
3)咸:咸來問訊
4)並:並怡然自樂
5) 具:具答之
沿------1)緣:緣溪行
2)扶:便扶向路
邀請—1)要:便要還家
2)延:餘人各復延至其
9.通假字
便要還家(要,通「邀」,邀請)
問所從來,具答之(具,通「俱」,詳盡)
10.古漢語句式
1)判斷句
例: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也」表判斷。句意: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是「(村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見了漁人,都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村人),於是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擺了酒,殺了雞准備食物款待他。)
省主語:
例一: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是「〈小口〉彷彿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個小洞口,〈小口裡面〉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從口入。(是「〈漁人〉便舍船,從口入」的省略。句意:〈漁人〉就丟下船,從洞口進去。)
本文省略主語有多處,如:「(小口)初極狹,才通人。」「(武陵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其中,(人們)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村中人)皆嘆惋。」翻譯時一並補出。
省賓語:
例一:問所從來(是「問之所從來」的省略。「之」代「漁人」。句意:問〈漁人〉從哪裡來。)
❼ 八年級語文上冊22課文文言文翻譯
《陋室銘》翻譯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回龍居住就靈異了。答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青苔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雲的玄亭。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愛蓮說》翻譯
水上,陸上各種草和木的花,可愛的非常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污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污染,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裡,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寶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愛好,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❽ 八年級下冊語文22課原文
人教版的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
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
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
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
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譯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而就以「五柳」為號。性情閑靜,說話不多,不羨慕名利。好讀書,不鑽牛角尖;每有會意之處,便高興得忘了吃飯。好喝酒,可惜家境貧窮不能常常得到。親戚或老朋友知道他這樣,有時就准備了酒邀請他來喝。他只要一去總是喝光,約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從不掩飾自己的感情。家裡四壁空盪盪的,擋不住風雨也遮不住太陽。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爛爛的,縫綴補綻著;常常沒有吃的沒有喝的,但心裡很坦然。常寫文章娛樂自己,顯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懷了,並堅守這原則直到死去。
贊曰:黔婁的妻子有這樣的話: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說這一類人吧!醉酒賦詩,以娛樂自己的心志。是無懷氏之民嗎?是葛天氏之民嗎?
❾ 八上、語文、人教版、第21&22課、、原文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發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wéi)具言所聞,皆嘆惋(wǎn)。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雲:「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後遂無問津者。 愛蓮說 (北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