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的初中語文老師作文600字
我的初中語文老師小學的時候,總覺得語文如此枯燥,甚至到乏味的程度.我的成績也一直不好,家裡人總問我原因,我被迫地說:"老師教的不好."事實真的如此么? 上了初中,我又見到一位語文老師.她已經40多歲了,臉上浮華的一面已經褪去,但卻仍是滿面紅光,她的職位也夠嚇人,是本地高考的出卷人之一,下來教初中的然而我向來不看這些成績,當她上第一節課時便提到了這句話,我滿不在乎,覺得她這句話反而將她的形象抹殺了一部分.另外,她打扮十分時尚,甚至比年輕人還靚麗,我不禁懷疑這不是個正經的老師. 有些出乎意料,初一第一個學期的期中考我考了102.5,班級第17,與以前相比確實有長足的進步,驚訝之餘,我才想起開始拼湊著這個語文老師的藍圖. 是的,沉穩大度,理論第一,賞罰分明.想說這個老師的優點,說不定說一天也說不完呢.而且也很多才多藝,會唱歌,或許還會跳舞(見過老師學新疆姑娘扭脖子),大概是近朱者赤吧,也只能這么解釋了.他訓斥學生時最憤怒的時候,也不過是提高八度,決不傷人自尊心.當你受罰時,說不定你心裡是暖暖的呢,你會覺得應該受罰,也感覺不到老師的任何憤怒,自然也就心甘情願.所以我們課堂氣氛超好,成績也越來越好.只不過由於我們懶惰一些,有時會招惹老師生氣. 在作業問題上,老師確實頗花費一番心思,對於我們班的頑疾,確實說的口乾舌燥,卻沒什麼好的成效,這就出現了在課上老師潸然淚下的一幕,她背過身去小聲啜泣,當她調整好情緒後,仍然以平穩的語調給我們講道理.我剎那間感到我是一個三歲毛孩,過於讓老師操心,在此深深說一聲對不起!老師我們愛您!我們會以優異的語文中考成績來回報您! 以前就一直想把這篇文章寫下來,苦於沒有用電腦的時間,今天抽空我終於寫了下來,聊以自慰,也希望現在的許多學生看到後,看到你們的老師的優點,努力學習回報老師!我的初中班主任昨天是教師節,一大早給初中的班主任,也是英文的啟蒙老師石莉芳發了一條祝福簡訊。過了一會,看了老師的回復,不禁百感交集。石老師說:「感謝你在這特殊的日子想起我,你一直是我引以為豪的學生,願你一切順利!」 想來真是慚愧,自打畢業以後,就沒再去看望過石老師。印象中在高中和大學期間,分別有兩次在過年期間約了同學一塊上門拜年,但沒有聯系電話無法提前預約,兩次都因為老師回了老家而未嘗見面。大學畢業以後,忙七七忙八八,最近三年沒有回家鄉,與老師們也徹底失去聯系。前些日子,老媽回老家,意外的在火車上遇見了石老師,這才重新接上頭。 回望我的求學生涯中,每個階段都能遇到幾個敬業有責任心又有愛心的老師們。否則,像我那種愛吵鬧愛講小話注意力很難集中的好動小孩,自尊心有時強到自負,間或又自卑心理作怪,時而馬大哈,時而超級敏感,應該具備成為叛逆問題學生的潛質。還好,一路走過來,至少在大學以前的老師心目中,我都能算得上是好學生了吧,呵呵~~ 上初一那年,我10歲半,整個人還處在MENMEN懂懂的無知狀態。小學升初中時,老媽原以為我的成績肯定能上重點中學四中,可是不知何故最終卻被分到了離家最近的三中。好在當時人小,還不太了解重點與非重點的差距,心理上沒有任何落差,還慶幸不用像去了四中的同學那樣,這么早就得離家獨自過寄宿生活。我清楚的記得那時常因為拎不幹凈洗臉毛巾的水,而被老爸數落,如果要自己手洗衣服,那得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況且開學就被分到了尖子班,讓我的虛榮心得到了小小滿足,打定決心要按老媽所說的,做「小雞中的鳳頭」。。。 印象當中,石老師當時年輕的很,20多,剛結婚沒多久,我看她的第一眼就喜歡。人長得漂亮且精神,透著些王熙鳳的潑辣勁。短發,平日淡妝打扮,是要強的個性。喜歡穿高跟鞋,笑起來咯咯的,聲音有種穿透力。常常遠遠的聽到那特別的腳步聲或是笑聲,就知道是她來了。沒事的時候,喜歡咬一邊的下嘴唇和嘴唇上的暴皮。 石老師教書非常認真,對學生要求嚴格。第一節課我記得是系統的講應該如何學習英語,一再強調不可以採用漢字標注的方法來讀單詞。學完26個英文字母沒多久,就開始教音標,練發音。當時沒有太多先進的教學輔助設備,石老師經常用小卡片的方式來幫助我們加強記憶。每一節課的單詞都要默寫,課文經常要抽背。時常還有其它學校或班級的英語教師來向石老師取經,上公開課。 因為喜歡石老師,為了引起她的注意,我很認真的聽課,提前背單詞背課文預習功課。每天放學前默寫單詞的時間,是我最興奮的時刻。老師一念完單詞,就飛快的寫下來,然後打個響指以示第一個完成。很快,我就感覺到石老師開始注意我,有時課堂上遇到同學們都答不出來的題目,或是背不全的文章,老師就會示意性的看看我,然後我的表現時間就到了。 初中三年中,除了二年級的一個學期因為石老師懷孕生產,班主任由語文老師暫代,英語也換了老師(天啊,對這個代課的英語老師,我已然全無印象),整整兩年半的時間,石老師作為我們唯一的班主任,一直從初一帶到初三畢業。 那幾年中,石老師對於我而言,亦師亦母,更有些類似偶像的指引作用。我的言行舉止自覺不自覺的模仿她的一切,比如說剪短發,咬嘴唇,以及跟男生打架的時候,更多的採用掐人的方式。。。保證出眾的英語成績,更是我給自己定的第一目標。 在我的記憶之中,石老師作為老師的形象一直非常完美,英語一級棒,非常負責任,同時對我照顧有加。但是在當時眾多調皮的男同學心目中,嚴厲的石老師讓他們又敬又怕。 那時老師體罰學生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每次默寫完,成績很糟糕的同學,會被要求回家抄寫更多遍作為家庭作業。有些貪玩的男同學時常第二天沒法按期上交,可能會被留校,餓著肚子補抄。還有上課講小話,做小動作的男生,經常會被掐以示警告,還有諸如罰站或是單獨把課桌搬到講台上的特殊待遇。 即使是老師喜愛的學生,犯了錯一樣遭罰。其時我玩心還很重,雖然最愛上英語課,但依然有一次玩得忘呼所以不記得寫家庭作業。第二天被罰,加寫10遍還是20遍,晚上被老媽領回家後,哭哭啼啼寫到凌晨,隔天腫著眼睛和手上交。從此以後,初中階段再也沒有忘記過寫作業。 其實回想起來,當時作為尖子班的班主任,學校給的壓力,家長的壓力,升學的壓力應該都挺大的。在非重點學校任教,本來學生的基底參差不齊,整體學風比起重點中學來有一定的差距,要管好當時已經開始進入青春期的小男小女生,需要一些強硬的方法和技巧。年輕又要強的石老師按照自己的理解,採取的一套治理辦法,在當時的狀況下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但終歸還是有不能認同和理解的學生。在若干年後,同學聚會中談及石老師,明顯的兩派:升入高中再入大學的同學對石老師一致的肯定之辭,而有些同學,卻把後來的厭學誤讀歸結到老師身上。 在我看來,學生時代老師的作用無疑非常重要,但某一位老師的影響並不是絕對唯一的。一個人的成長,自身的因素,家庭的影響,結交的朋友,各種大環境的作用,所有的合力,最終造就了今天的我們。 當一個好老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當一個學生一致認可的好老師,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當時的石老師,辛勤而努力的在作一個負責,任勞任怨的園丁~~
Ⅱ 中學語文教師如何"下水作文"作文
「教師下水作文」意思是「布置學生寫的作文,老師也寫一篇。」老師寫出來的作文就是下水作文。
Ⅲ 淺談教師如何下水作文
劉國正先生說:"你要教會學生寫文章,自己要先樂於和善於寫文章,教起來才能左右逢源。猶如游泳教員自己要專於游泳,鋼琴教師自己要精於彈琴,道理是很簡單的。"他還說:"但看我們的老一輩語文教育家,無一不是文章能手,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文章藝術是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的。如果在不久的將來,從我們語文教師的隊伍中涌現出一大批文章能手,很值得我們為此開一個慶祝會,因為這正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乃至提高整個語文教學質量的一項基本建設。"劉國正先生呼籲教師寫好"下水作文",看似要求高了一些,實則是一種科學的建議,是一個起碼的要求。
教師寫下水作文一方面是激發學生興趣。一位教師說出了他的做法和感受。他在寫下水文時,從不把自己的作文給學生當範文用,更多的時候是和學生比賽。他事前告訴學生,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寫,看誰寫得更好,然後在講評作文時咱們大家一起評,看老師的作文怎麼樣。有好多次評最佳作文時,學生評的不是他,因為有比他的習作更好的。他自己這時候就不是老師了,而是成了一個和學生一樣的習作者,師生是平等的,互相欣賞,又互相批評。這時學生對作文非常感興趣,和老師比賽,有時還超過老師,這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在作文教學改革之中,教師勤於動筆不僅是言傳身教,更重要的是通過寫"下水"文,教師能真正體驗寫作規律,在教學中把寫作規律和教學規律更好地結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老師自己動手,他才會懂評價學生作文,如果一個題目他寫不出,他就可以更寬容學生的作品,也可以學習他們作文中的精彩;如果一個題目他寫得很好,那講授就有了依據,學生學習也有方向。這實在是教學相長的好辦法。
下面就教師培養學生寫下水作文的習慣,採取什麼措施與步驟談一談我們的建議:
一、整體規劃
在每學期開學前制訂學期作文教學計劃時,就應該同時考慮"下水"作文計劃,選擇好"下水"的場合、"下水"的方式等,使之與作文教學計劃融為一體。
二、悉心垂範
垂範作文往往是在充分准備之後進行的,有時間收集素材,立體思維。垂範作文,深辟的題目要立足於精,力求淺顯易懂。
三、同步急就
中學作文一般都是限時的,教師"下水作文"如能和學生同步完成,學生愈加信服。同步急就文章最棘手的是一時難覓許多材料,沒有篩選的餘地;即使有,一時也難以分析、組合,話說不到點子上。把這種感受告訴學生,促使學生平時注意積累,注重分析習慣的養成。
四、蜻蜓點水
所謂蜻蜓點水是指對新授寫作技法的關鍵部分"下水"示範,而無需寫作完整的篇章。學生習作一般都是每周一篇(大小間隔),要求學生習作一篇,教師也"下水"一篇是不現實的,也無此必要。教師在關鍵時刻下水,不失為事半功倍之法。
五、評改鑒別
王充說過:"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篇無補"。這顯然是對成功之作而言的。利用不成熟的文章,從反面曉喻為文之道,來個"疑義相與析",也可以起一點"為世"而作的作用。再說,將"下水"文章交給學生評改鑒別,還能鼓勵學生敢於"班門弄斧",善於"吹毛求疵",提高鑒別能力,促進自改能力的提高。
那麼如何培養教師寫下水作文的習慣呢?
一、下水作文的定位:下水作文不同於平時的文學寫作,要針對應試作文與學生的寫作心理行文。思想的傾訴,如果下水作文寫成平時的文學創作,容易在不經意間給學生造成誤導,本人在這方面就有過不成功的教訓:讓學生寫自己感興趣的題目,然後把自己曾經發表的文字列印下來發給學生看,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散亂的結構是學生在現時的寫作中無法學習與把握的,也是不利於應試作文的。還有一些作品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寫作心理,一些他們這個年齡所無法理解的思想與過於傷感的情緒是不利於他們閱讀與學習的。
二、下水作文行文時應該注意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寫作的難點與重點。內容通俗易懂,富有童趣,是下水作文的典範之作。在寫作下水作文的過程中,教師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才能發現學生寫作中的難點與重點。也許一個作文題目對於我們來說是小菜一碟,可以找到相當多的素材,並且從這些素材中挖掘深刻的意蘊,但是學生確不見得能夠做到,那麼教師在行文的過程中就得考慮在課堂里如何指導學生從課本從生活里尋找寫作的素材與如何從這些素材中挖掘主題,闡發思想。教師通過自己的作文實踐去思考,寫這樣的作文哪些地方不好處理,哪些地方好處理。有了切身的體會再去看學生的作文,就可以明了地看出學生作文的得與失,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就能得心應手,從容不迫。
三、讓學生品評下水作文的得與失,讓學生暢所欲言。老師的文章並不見得讓所有的學生服氣,他們也能發現你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不管他們的意見是否得當,都不要打消他們評論的積極性,這樣既有利於提高課堂的參與意識,又有利於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面前要有平民意識,讓學生暢所欲言,也是迅速提高自己寫作水平的一種
Ⅳ 教師下水作文
[教師下水作文]
近來,我拜讀了一些優秀教師的作文論文,他們精湛的教學理念與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讓我折服,教師下水作文。在他們的精心點撥下,學生揮灑自如,一篇篇充滿個性的文章在學生的筆尖下誕生。我總是在想,如果教師胸中無墨,學生能寫出這么優秀的文章嗎?盡管現在的孩子攝取的信息多,知識面廣,但是學生怕作文,教師怕上作文課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尤其是小城鎮和農村。究其原因,我覺得關鍵是教師心中無文,以至於在教學中隔靴搔癢,紙上談兵。 顧之川說:‘下水文’能給廣大青年語文教師以深刻的啟迪,因為一個語文教師有寫作體驗和沒有寫作體驗,對學生的寫作指導,效果大不相同。沒有寫作體驗,教師的指導往往隔靴搔癢;有了寫作體驗,教師的指導就能對症下葯。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注重親身體驗。體驗,不僅指學生,教師也要體驗。師生的共鳴往往產生於共同的體驗,而共鳴是教學的崇高境界。我衷心希望,青年語文教師都能寫一點‘下水文’。劉國正先生也說:你要教會學生寫文章,自己要先樂於和善於寫文章,教起來才能左右逢源。猶如游泳教員自己要專於游泳,鋼琴教師自己要精於彈琴,道理是很簡單的。他還說:但看我們的老一輩語文教育家,無一不是文章能手,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文章藝術是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的。如果在不久的將來,從我們語文教師的隊伍中涌現出一大批文章能手,很值得我們為此開一個慶祝會,因為這正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乃至提高整個語文教學質量的一項基本建設。劉國正先生呼籲教師寫好下水作文,看似要求高了一些,實則是一種科學的建議,是一個起碼的要求。(二)教師下水作文,是學生作文的拐杖 崔巒指出:教師‘下水’,這是最切實的指導。教師要求學生寫的作文,最好自己先寫一寫。寫與不寫大不一樣。學生普遍怕作文,關鍵是不知道為什麼寫,寫什麼,怎麼寫。那麼教師的下水文無疑給學生的仿寫起導航、排憂、解惑的目的。古人雲:名師出高徒,一語道出了教師的素質對學生發展的重要影響。我經常下水示範,以健康而強烈的感情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幫助學生克服作文時的畏難情緒,使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道,因情動而相隨,進而喜歡作文。教完三年級《我是蘋果》這篇兒童詩後,我寫了下水文《我是雪花》請學生評議,然後讓學生仿寫。學生談作色變,更何況是詩呢?但經過教材的學習,下水文的指引,學生躍躍欲試,一首首充滿童真、童趣,富有創意的兒童詩一揮而就。指導《一件難忘的事》時,當時我班學生根本不覺得有什麼事值得回顧,就算有,也不知道怎樣把它寫下來。於是我就把自己孩提時的幾件小事說給學生聽,把自己寫的下水文《這件事真使我心有餘悸》讀給學生聽,中學生作文《教師下水作文》。這樣,拉近了習作與學生的距離。學生再也不感到無事可寫了。下水文起到了開茅塞,啟心竅的作用。指導《第一次……》時,學生的思維只是停留在《第一次炒菜》、《第一次洗手帕》、《第一次拖地》等別人已經寫得很多的材料上。於是我說:張老師的童年也像你們一樣,也曾經有過許許多多的第一次,而發生在小學二年級時的那一次,卻使我至今難忘。你們想知道這一次是什麼事嗎?誰來猜一猜?第一次受到老師表揚。第一次獲獎。第一次參加演出。……學生眾說紛紜,卻很少有學生提到第一次受批評之類的話題。我想,原因一,是學生盲目崇拜老師,覺得老師小時侯不可能犯錯;原因二,現在的學生都很自信,不願暴露自己的過錯,以免同學取笑,更何況是老師呢。於是我說:同學們,老師是人不是神,是人都會犯錯,關鍵是看你是否敢面對錯誤,努力改正。老師也曾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逃學。啊?!學生驚訝、疑惑,有的甚至交頭接耳。於是,我先簡要地敘述了逃學的經過,然後問:你們想知道老師是怎樣把這件事寫下來的嗎?當我懷著沉痛的心情朗讀自己的下水文《第一次逃學》時,學生聽得特別專注,生怕漏掉任何一個單詞。在學生評析後,我放手讓學生寫,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結果,學生的習作異彩紛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三、教師下水作文,是提升自己文化素養的過程古人雲: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教作文,必須自己會作文;要學生寫,必須自己會寫,先寫。這樣做一是讓學生信服,二是讓學生有所遵循,這是一種桃李效應。教師的威望是隨文而生,隨級而增的,學生的寫作水平則步其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教師做下水文,對自己研究如何教學很有好處。教師寫下水文的過程,頭腦中就建構了作文過程。教師作文的心理與經驗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如果能展現給學生,學生會受益匪淺的。如一次童話課,我先在黑板上版畫了一幅著名畫家豐子愷的畫——乞命,學生經過仔細觀察,各敘己見,編寫了一篇篇內容各異的童話。但在批閱時,我明顯感到學生習作的不足:語句不通順,前後顛三倒四,中心不突出等問題。於是,我根據某些學生編寫的內容,也編寫了一篇《乞命》。俗話說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學生在討論教師的下水文時,提出了一些十分中肯的意見,有利於教師對文章的修改,進一步寫好文章,提高自身素養。學生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學生與教師都相得益彰。總之,教師下水利多而弊少。當然,因教師的水平有限,下水文不可能像大文豪的作品那樣無懈可擊,所以往往會產生誤導,或禁錮學生思維,抑制學生個性,不利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的新課程教學目標的實施。因此,教師除了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外,還要注意適時出示下水文,研究科學的教學方法,讓下水文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主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Ⅳ 小學教師下水作文
[小學教師下水作文]一如往常,睜開惺忪眨眼,一邊在心裡咒罵一邊開車往學校趕:討厭的學校,每天早晨都要上操,跟勞改犯沒什麼兩樣,小學教師下水作文。不過,也許是淑慶的電話,溫暖了一天的心情,感覺早晨的風也是格外的清澈迷人,套用一個比喻:像是一首怡人的田園小夜曲。看來通感往往是在快樂的時候產生的吧。 到了校門口,穿過早已擁擠不堪的師生群,跑步上三樓,好了,總算及時趕到了辦公室門口了,一切和往常一樣。推開虛掩的門,同事李瓊、李雯、陳紅貫等早已到了。怎麼,都那樣地看著我?頭發沒梳好?經常的事啊。太晚了,還沒開操呢!在辦公桌前坐下,赫然看到右上角一簇盛開的紅玫瑰,好眩目啊!你們班送你的,我們都是一朵,你那麼多,這就是區別啊!咱班的英語茶(學生簡稱老師為tea)李瓊笑著開口了。心止不住地喜悅,像是從未買過彩的人卻中了頭彩,意外地欣喜若狂,看著一雙雙失落亦或羨慕亦或心事重重的眼睛,卻又不敢太露富了。哦,是嗎?我只冒出這樣一句話.對你的愛是真心真意的,給我們的是‘一心一意’。李雯老師指著她桌上的一支玫瑰說, 政治茶的口才讓人不得不佩服!走上講台的時候,看到了一雙雙充滿笑意和調皮的眼睛,和往常的假裝老實真是不太一樣哦。真的,你們也快樂嗎?是不是也像過節一樣?對呀,想起來歌德對兒子說過的話:親愛的兒子,你離開這里的時候,你種的鮮花留下了!送人玫瑰,手有餘香,不快樂,才怪呢!上午,辦公室的禮物也越來越多了,有朱雲健從香港帶回來的可愛的卡通圖案的向日葵;有陳思思的很可愛的水杯;對了,還有潘夢琪送給我一個很漂亮的胸針,讓陳紅貫眼直了半天。黎明老師也收到了最愛的鮮花:香水百合!陳紅貫一直對著辦公室嚷:要鮮花,要鮮花!劉建湘老師趕緊把收到的一支玫瑰送給了她。教師節的喜慶盪漾開來,我的玫瑰開在桌上,鮮艷欲滴,芳香誘人。每一個來到的人都要忍不住在桌前駐足,一個女同事不無遺憾地說:這些孩子怎麼這么傻?太浪費了,買瓶沐浴露給你該洗好久吧?我記得人家說愛鮮花是我們女人的天生嗜好, 愛面子是我們女人強烈的個性,這二者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啊,怎麼今天?年輕漂亮的何旖君也收到了最美麗的玫瑰,還是他們班一男孩送的。她捧著鮮花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有人問:男朋友送的?是啊,我的小男朋友送的!何開心地回答,小學生作文《小學教師下水作文》。6班原來一直是最讓老師頭痛的差班,他們也商量著給原班主任丁其平老師送了好大一束的鮮花,還寫了一封很長很真誠動人的信:老師,以前的我們太不懂事了,老惹您生氣,現在失去了,才知道要珍惜。呵,現在的孩子好像只會說這句話,言情肥皂劇看得是不是太多了點?校門外的左邊,有一處鮮花臨時銷售處;右邊,還放著一籃一籃漂亮的水果。因著教師節的喜慶氣氛,校園內外充滿了歡樂。人與人之間,也因之多了一份親近、理解、關愛,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起來。張老師,你班那系統我裝好了。是學生吳荻的爸爸吳文打來的電話,他跑了三趟,終於成功地幫我們教室的電腦裝上了最新的系統。哦,辛苦您了,謝謝!中午回到家,打開忘記帶的手機,陸續有簡訊傳來:找遍心田的每一個角落,尋遍腦中所有的詞語,滿是給您的祝福和謝意。讓我從心底喚一聲:謝謝您,老師!讓我從心底說一聲:祝福您,老師!(呵,有點麻。)張老師啊,教師節快樂!嘿嘿,祝你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天天開心!幸福每一天,煩惱遠離你!我是你的學生,你也一定猜不到我是誰,在此我就不留名啦。謝謝你,老師!(什麼胡言亂語,這不丟我的臉嗎?難怪不留名。)月華初上,夜涼如水。聽是誰在問: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何時尋得夢中的仙人?老師,教師節快樂!你可聽得我對月的祈禱:一切安好!(還好著呢,幹嘛說得這么讓人心驚膽戰的?)這些亂七八糟的東東,是去年畢業的學生發來的。這群沒良心的,把他們送到大學了,現在只用一角錢就把咱給打發了。呵呵,教師節快樂!為什麼不呢?〔小學教師下水作文〕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Ⅵ 下水作文的利弊
陳曉華(深圳育才中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教師苦心探索,各出奇招,為作文教學的「汪洋」獻上自己明凈的水滴。其中「下水作文」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於是有人在岸上指揮若定,有人深入水中,躬身示範,各持一端而又各有千秋。教師要不要「下水」,什麼時候「下水」,「下水」的利弊如何?今天我們幾位借「鎮西茶館」這方寶地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探索,大家暢所欲言吧。
李多嬌(深圳育才二中):一位體育老師曾說過,要想讓學生學會游泳,首先得推他們入水。讓他們通過在水中的沉浮翻騰,逐漸掌握水性,並試著站立起來以自救。至於老師,所要做的是在岸上教會他們基本的動作要領,看著他們在水中撲騰,必要時拉一把而已。這種方法雖然粗魯,但很實用。原理就是:學游泳的才是游泳的主體。作文也一樣,學生才是作文的主體,老師永遠無法替代。
朱艷芸(深圳蛇口培訓中心):我認為這種風氣固然存在,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否定「下水作文」。教師「下水作文」,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在共同的習作中進行情感的交流、心靈的對話、思想的碰撞,這是一種心靈上的契合。有了這種心靈的碰撞和契合,就有可能實現教和學之間的零距離。學生看到自己尊敬的老師為自己付出的勞動,心靈上一定有許多感慨,而這種感慨,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產,是可以取得巨大的感情回報的。在寫作的時候,學生期待著老師的作文,看看老師的範文怎麼樣。如果很好,可以給學生一種啟迪;學生覺得有道理,覺得精彩,那份敬佩之情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並且滲透在以後的語文學習當中,這是一筆難得的精神財富。
何碧峰:我並不否認這種個例,但就本質來說,「下水」還是缺少足夠的科學依據。教師與教練都是「傳道授業解惑」者,二者似乎頗有互通之處,但其教育目標和教學手段是迥乎不同的。游泳教練追求的最大目標是讓運動員奪金牌、破紀錄,為此,教練和運動員講究「出發時間、轉身時間、沖刺時間、劃距、劃頻、速度、分段成績」,其要求刻板而近乎教條;而作文教學的最大目標在於培養學生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為此,老師和學生講究立意、文采、個性、風格,推崇「創作」。何況就算是游泳,也並不見得非要挺著肚皮的教練「下水」不可,我們常見的情形是運動員在池裡劈波斬浪,教練員則在岸上掐著秒錶「指點江山」呀!
陳曉華:蔡振華不一定是劉國梁的對手,陳運鵬也游不過楊文意。可教練給隊員作一定的示範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對初學者來說,這樣的示範太重要了,否則,他們就很難掌握規范的動作,運動水平也很難提高。學生學習寫作也是如此。
何碧峰:在技巧方面,我們固然不反對和排斥模仿借鑒,但我認為作文是忌諱「動作規范」的。就算「下水」,也應該是在學生完成一篇同類的習作之後。如果教師先「下水」示範,無疑會束縛了學生的手腳,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他們的創造精神。再出色的語文教師恐怕也寫不出各種風格的文章,如果全班數十個學生都模仿一種風格,亦步亦趨,那麼,學生在考場上也許能寫出四平八穩的文章,並獲取一個不算太低的分數,卻不能迸發出靈感與創造的火花。這種「下水」與我們提倡的創新教育、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學游泳會嗆水,但嗆得多了就熟悉了水性。作文也是如此,寫得多了就會摸出一些「門道」。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最好辦法是讓學生自己構思,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寫出真情實感,語文老師所需要做的是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及時的鼓勵,而不是用「下水文」去限制學生的思維。
朱艷芸:何老師這話有點片面。我們知道,作文的思路和立意是豐富多彩的,師生之間同時習作,哪裡會束縛學生的思維?莫非教師不讓學生寫不同於自己的構思和立意的作文不成?這不是成了武大郎開店了嗎?我們提倡百花齊放,學術上也倡導百家爭鳴,師生一起寫作,至少可以多一種思路和創造,如果教師在充分肯定學生的基礎上,比較師生作文的優劣,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鼓勵,又何來限制之說呢?應該說,「下水作文」更能開闊學生的思路和視野,豐富學生的寫作思路才是。
何碧峰:創作源於生活,而老師和學生的生活內容有天壤之別。老師如果表現的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真情實感,那麼,其結果往往要麼是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要麼是成人化的話語不適合給學生做範文,甚至是「兒童不宜」。怎麼辦呢?只有為「下水」而「下水」,一個方法是硬著頭皮去「下」,當「硬著頭皮」也不知如何「下」時,就只好不了了之;另一個方法是老師把自己兒童化,有個老師不無驕傲地說:「我寫的『下水文』,在教師範文大賽中好幾篇得了獎。我寫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班上某個學生,用他的口氣來寫。」如果不是為了讓所有的語文教師去當兒童文學作家,這種把自己兒童化的做法就實在讓大多數老師難以接受——明明是半老的徐娘,何必去假扮天真的少女?何況「假扮」並不是人人都能夠「假扮」來的。如果教師「下水」的水平不能明顯超過學生,那麼不但不能起到示範的作用,反而損害了威信,甚至成為學生的笑柄。事實上,「下水文」不如學生的優秀作文也完全可能。「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試想,如果初三的學生寫一篇《二十年之後回母校》之類的想像作文,恐怕沒有一個老師敢保證自己肯定能寫出超過學生的優秀習作。既然這樣,有人標榜的「我布置每篇作文時都先『下水』或和學生一同『下水』」符合求實精神和科學精神嗎?就算一些老師「下水」的水平的確很高,但是經常「下水」,會使自己成為「游泳」和「競賽」的參與者,把「泳池」變成了展示個人技巧的舞台,卻可能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是一位「教練」,忘記了「泳池」本應是「游泳初學者的學習場所」。有喧賓奪主的嫌疑。作為語文教師,的確應該加強自己的寫作素養,但是,他的寫作方向首先應該是教研論文,而不應該是「兒童文學」或「下水文」,這正如一位優秀的游泳教練,最重要的是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而不是要跟運動員比誰游得更快。還有人以為,只有通過寫「下水文」才能夠了解學生作文的甘苦,那麼,教練是否只有和運動員同泳才知道運動員的甘苦呢?其實,老師通過撰寫教研論文同樣可以體會學生寫作的甘苦。
陳曉華:我同意朱老師的觀點,要想知道蘋果的味道,請親自嘗一嘗。我們在作文的構思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存儲自己作文思想的過程,如主題的定位,立意的選擇、確定、升華等。現身說作文,學生聽來很親切,很實在。加上老師曾經在水裡游過,一定有很多體驗。在取捨材料的過程中是怎樣辨析、思考,最後決定;在行文的過程中,怎樣選擇、比較、斟酌個別詞句,最後成文……如果老師能夠把這些體驗說出來,學生就能感同身受。這樣一種境界,恐怕也是我們老師追求的藝術境界吧。倘若老師敢於把自己的作文和學生的作文進行比較,讓學生討論,老師的作文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還不如學生的。並請學生說出理由來,為什麼學生的作文在某個地方比老師的還要好,好在什麼地方,我想,這樣的作文講評課是別具匠心的,至少不會枯燥乏味,而且學生的積極性也會空前高漲,讓學生有所得,有什麼不可以呢?我們面對的學生,不是高水平的學生,更不是世界一流作家,是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他們的作文水平參差不齊,有的還沒有上路,特別需要引領和示範。作為教師,要想了解水的溫度,先下去試試,這對調整作文的難度、了解學生作文的心理、縮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距離是大有裨益的。
夏獻平(深圳育才中學):我也想談談自己的感受。做學生時我是盼望看到老師的「下水文」的。從小學到高二我從沒有看到過自己老師的文章,更不要說看到他寫的同題文章了,雖然在老師講評作文,特別是在為我們樹立寫作信心而說「寫作文不難」時,我們私下就議論過老師的寫作水平,也產生過「想看到老師自己的文章」的念頭,卻每每失望。我想,既然數理化老師講過的題目自己會做,為什麼語文老師講過的作文自己就不能寫呢?是不是語文老師大多隻會說不會寫?我認為,教師「下水作文」的好處,除了陳老師說的可以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外,還有以下兩點:一是,讓學生真正體味到師生間心理交流的快樂和自身慾望得到滿足的喜悅。渴望與老師平等交流,是每個學生的基本心理需求。教師應該做學生最需要做而且有利於教學的事情,教師「下水作文」的本身,就閃耀著人文精神的光芒。我想,不管老師寫作水平如何(其實「下水」的本身也有利於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出於對學生的關心,至少每學年得「下水」一兩次,不然,你的學生也許會感到終生遺憾,你也會因此而失去與他們心理交流和提高自身威信的契機。二是,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信心。學生作文與教師作文,因經歷和學識水平的不同,差距較大。教師「下水作文」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榜樣性和示範性,既開闊了學生的作文視野,又增強了學生學好作文的信心。
夏志明(深圳育才中學):我聽了大家的討論,補充兩點。一是每一位語文老師未必都有寫好「下水作文」的能力,老師是具體的人,人的能力是有差異的。要求每一位老師都具備「下水」的能力也不符合客觀實際。苛求「下水」能力不強的老師「下水」,恐怕勉為其難。與其讓他們寫出沒有靈感的、四平八穩的文章,倒不如不動筆,留下這份空白,不要去污染它。「美食家」未必都能做出美味的食品,「文藝評論家」寫出來的文章未必就比作家好,那又何必強求「語文老師」一定要寫出供學生示範的「下水作文」呢?即使寫不好「下水作文」的語文老師,也完全有可能指導學生寫出好文章。再說,語文老師的工作量是有目共睹的,哪有時間和學生一起完成每一篇作文。二是讓學生寫好作文的方式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再好的方法也難以換取那鮮活生動、水淋淋的真情真性的文字。而當你調動了學生創作熱情、寫作興趣後,再講方法,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就我的教學經歷來看,比較而言,作文講評課是激活學生思維、激發學生興趣的最佳途徑,其效果遠勝於「下水文」。因此教師用心去批改、品味學生的作文,上好作文講評課,是作文教學的關鍵。所以每一位老師不一定必須具備「下水」的能力,但必須都具備調動學生寫作興趣的能力,具備品評學生作文的能力,具備引導學生端正文風的能力。當然,「下水作文」也不是不可以做,有能力、有興趣的老師,偶爾做一做,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當全班學生都感到這篇文章難寫、大家都茫然時,老師應當「該出手時就出手」,該「下水」時就「下水」,甚至如果自己能力不夠,請人代筆都未嘗不可——當然,這要實事求是地向學生講清楚。但總體來說,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地提倡「下水」。
陳曉華:小鳥習飛,小孩學步,無不說明需要牽引的道理。小孩在池塘里戲水,不能沒有大人的牽拉。學生開始習文,也應該由老師牽引著在習作的汪洋中遨遊。問題是怎樣「牽引」。古人說:「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同樣,學生學作文,工夫在文外。老師可以指導學生作文的技巧,但永遠無法代替學生思考,這無疑是正確的。因此,要不要「下水」,什麼時候「下水」,是經常「下水」還是偶爾「下水」,看來是不能一概而論,而要因時、因地、因學生、因老師而異。當然,這也只是一家之言,希望大家繼續討論。
Ⅶ 小學語文下水作文一個難忘的人
因為一次問路時,那個中年男人說不知道,讓我由此開始反感陌生人。可是有一個陌生人,讓我改變了這個偏見,並讓我至今都非常難忘。
那是一個周六的下午,我一個人去爬千佛山,下山時有條險路,每走一步我都盡量小心翼翼的。到了一個很險的洞,我小心地往前爬,生怕摔跟斗。這時,一塊光滑的石頭被我踩著,腳下「哧溜」一滑,嚇了我一大跳,眼看著就要滑下去摔一跤了。
說時遲那時快,突然一雙粗糙而有力的大手伸過來,一把把我拉住了。驚出一身冷汗的我,回頭一看,竟是一個陌生人!
他額頭上長著密密的皺紋,看樣子有四十多歲了,還戴著一副厚厚的大眼鏡,一副和藹的樣子。沒等我開口,他先著急地問我有沒有事,摔傷了沒有?要不要創可貼?我當場就呆住了,搖了搖頭,不知道說什麼才好。看我沒事了,他才放下心來,一臉擔心地說道:「小朋友,以後不要獨自來爬山,很危險的。你這樣單獨行動,怎麼能讓你爸爸媽媽放心呢?」聽了他的話,我心裡感覺暖暖的,像被冬天的太陽曬過一樣。
回家的路上,我回想著剛才那一幕,內心不禁涌過一絲愧疚之情。這位陌生的大叔讓我明白,其實陌生人並不討厭,有的人也會像親人、像朋友一樣,給自己帶來溫暖。陌生大叔在關鍵時刻不僅拉回了我的安全,還拉回了我對陌生人的偏見。
難忘那位陌生的大叔,難忘大叔那雙有力的大手。
Ⅷ 下水作文的參考資料
要學游泳,必須下水,要教運動員游泳,教練必先下水示範,「下水作文」也由此引申過來.下水作文就是老師布置的作文,老師自己也要寫的.下水作文不一定就是師生同題作文。
以下兩個資料供參考——
1、提升教師自身的寫作素養
2001年,為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水平,某市專門作出了有關規定,九年制學校1至5年級的語文老師,每學期寫作量不少於1萬字,6至9年級的語文老師不少於1.5萬字。現代作家沈從文在高校任老師時教授寫作課,每次布置一個題目,他就從各個角度先寫幾篇,貼在教室的牆壁上,有時甚至密密麻麻貼滿好幾面,讓學生看了以後回去自己寫。這確實是講授作文的好方法,但我們對語文老師要求可不能太高,沈從文是以作家的身份去擔當老師,而我們的老師不可能是作家,而且作文只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部分,所以並不能苛求語文老師一定要寫得一手好作文。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作為老師,有理由而且也應該寫好文章,既然是中小學生的文章,對老師來說應是小菜一碟,應該篇篇佳作。但真正寫時肯定會碰到問題,這時就會知道寫作是多麼難的事情,而且他們在寫時也會發現考試時所提倡的格式化的文章多麼沒有美感,這樣他們才會在自己的教學中做些改革,久而久之會使我們現在整個的教學方法有所改變。
劉國正先生說:「你要教會學生寫文章,自己要先樂於和善於寫文章,教起來才能左右逢源。猶如游泳教員自己要專於游泳,鋼琴教師自己要精於彈琴,道理是很簡單的。」他還說:「但看我們的老一輩語文教育家,無一不是文章能手,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文章藝術是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的。如果在不久的將來,從我們語文教師的隊伍中涌現出一大批文章能手,很值得我們為此開一個慶祝會,因為這正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乃至提高整個語文教學質量的一項基本建設。」劉國正先生呼籲教師寫好「下水作文」,看似要求高了一些,實則是一種科學的建議,是一個起碼的要求。
教師寫下水文一方面能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能避免教學中的許多誤區(如最常見的命題作文,命題往往脫離學生的生活)。另一方面,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老師自己動手,他才會懂評價學生作文,如果一個題目他寫不出,他就可以更寬容學生的作品,也可以學習他們作文中的精彩;如果一個題目他寫得很好,那講授就有了依據,學生學習也有方向。這實在是教學相長的好辦法。在作文教學改革之中,教師勤於動筆不僅是言傳身教,更重要的是通過寫「下水」文,教師能真正體驗寫作規律,在教學中把寫作規律和教學規律更好地結合在一起。
廣大教師隊伍中,有一些是熱愛文學,甚至是著名文學家,他們被稱為教師作家;在作家隊伍中,也有一些當過教師,熱心於教育的更是不計其數。這些人應該成為作文教學改革的中堅力量,只有他們既對寫作規律有著十分真切的體驗,也對教育教學規律十分在行。呼喚作家型教師,要廣大語文教師成為一個作家,要求過高,在實際工作中,要求語文教師寫下水文,增加教師對寫作規律的體驗,是解決向作家型教師轉化的一個重要而且是主要的途徑。
寫下水文其實並不難,教師在為學生寫評語就是一次很好的下水機會。但調查發現,我們許多教師寫評語不是「八股式」圖快,就是隨意評說。寫評語實在應該認真對待。下水文不妨從寫好每一句評語開始。此外,作者向我們的教師推薦老教育家張中行先生的《寫作雜談》一書,雖然它寫於十餘年以前,但對於寫作的規律性東西談得深入而淺出,不失為指導教師自己寫作和教學學生寫作的較好參考書。
2、關於語文教師寫下水文的對話
■關於語文教師寫下水文的對話
劉德斌整理於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
袁朝暉:一個好的游泳教練不一定就是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一名出色的足球運動員也未必就能成為一位好教練,語文教師也如此吧。
林 德才: 教師不是教練
劉愛麗:我並非全同意你的觀點,有可能自己的學生中不乏有寫作靈性的孩子,但是相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老師筆耕不輟,更能理解學生寫作的甘苦。我經常有這樣的感受:拿這學生的作文,似乎能指出他的缺點,但如何具體的修改,未必貼切。老師還是下水的好!
飛哥:語文老師不會寫文章是講不過去的。
劉艷紅:
我看過導演給演員說戲,他的示範確實說不過去。但他高就高在能把演員的情緒調動起來,調整到作品需要的最佳狀態。老師也一樣,首先要會寫文章。但關鍵應做到會指導學生寫。
丁巍鑫:大家都說教師應該會寫文章
,我認為應該加一個「好」字,如果自己寫不出好文章,又從何體現自己的理論是能夠指導學生寫作的呢?
林德才:丁老師,如果要求語文老師都要寫出「好」文章,應該是不切實可行的,畢竟好文章不是所有人都能寫出來的。況且反過來說能寫好文章的人並不見得就能有自己的理論來指導學生。
賈軍:現代的新型教育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必須成為優秀的教練,不僅如此,更要求我們成為擁有優秀運動員感覺的教練。感覺從哪裡來,要從實踐中來。到哪裡去實踐?我們所實踐的結果是不是符合要求?話說回來了,語文教師須實踐的東西太多了,也許永遠也當不好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好教練。不知我說的對嗎?
袁朝暉: 還想說一句:作家是教出來的嗎?
我們可以去下水,名家名篇也算下水文吧。好象規律和方法,方法和實踐,實踐和教學,總是不能統一的.就像誰都知道點球怎樣進門,鄭智也能踢丟一樣。
難說再見:能寫好文章的人並不見得就能有自己的理論來指導學生,這話確實不假,但一個寫不好文章的老師一定也指導不好學生。一個出色的運動員不一定能當好教練,但有幾個教練不是優秀的運動員?試想一個寫不好文章的語文老師如何用自己的語言魅力去啟發、感染學生?一個寫不好文章的語文老師最起碼不會是一個出色的語文老師。
Ⅸ 如何培養語文教師寫下水作文的習慣
劉國正先生說:"你要教會學生寫文章,自己要先樂於和善於寫文章,教起來才能左右逢源。猶如游泳教員自己要專於游泳,鋼琴教師自己要精於彈琴,道理是很簡單的。"他還說:"但看我們的老一輩語文教育家,無一不是文章能手,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文章藝術是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的。如果在不久的將來,從我們語文教師的隊伍中涌現出一大批文章能手,很值得我們為此開一個慶祝會,因為這正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乃至提高整個語文教學質量的一項基本建設。"劉國正先生呼籲教師寫好"下水作文",看似要求高了一些,實則是一種科學的建議,是一個起碼的要求。
教師寫下水作文一方面是激發學生興趣。一位教師說出了他的做法和感受。他在寫下水文時,從不把自己的作文給學生當範文用,更多的時候是和學生比賽。他事前告訴學生,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寫,看誰寫得更好,然後在講評作文時咱們大家一起評,看老師的作文怎麼樣。有好多次評最佳作文時,學生評的不是他,因為有比他的習作更好的。他自己這時候就不是老師了,而是成了一個和學生一樣的習作者,師生是平等的,互相欣賞,又互相批評。這時學生對作文非常感興趣,和老師比賽,有時還超過老師,這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在作文教學改革之中,教師勤於動筆不僅是言傳身教,更重要的是通過寫"下水"文,教師能真正體驗寫作規律,在教學中把寫作規律和教學規律更好地結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老師自己動手,他才會懂評價學生作文,如果一個題目他寫不出,他就可以更寬容學生的作品,也可以學習他們作文中的精彩;如果一個題目他寫得很好,那講授就有了依據,學生學習也有方向。這實在是教學相長的好辦法。
下面就教師培養學生寫下水作文的習慣,採取什麼措施與步驟談一談我們的建議:
一、整體規劃
在每學期開學前制訂學期作文教學計劃時,就應該同時考慮"下水"作文計劃,選擇好"下水"的場合、"下水"的方式等,使之與作文教學計劃融為一體。
二、悉心垂範
垂範作文往往是在充分准備之後進行的,有時間收集素材,立體思維。垂範作文,深辟的題目要立足於精,力求淺顯易懂。
三、同步急就
中學作文一般都是限時的,教師"下水作文"如能和學生同步完成,學生愈加信服。同步急就文章最棘手的是一時難覓許多材料,沒有篩選的餘地;即使有,一時也難以分析、組合,話說不到點子上。把這種感受告訴學生,促使學生平時注意積累,注重分析習慣的養成。
四、蜻蜓點水
所謂蜻蜓點水是指對新授寫作技法的關鍵部分"下水"示範,而無需寫作完整的篇章。學生習作一般都是每周一篇(大小間隔),要求學生習作一篇,教師也"下水"一篇是不現實的,也無此必要。教師在關鍵時刻下水,不失為事半功倍之法。
五、評改鑒別
王充說過:"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篇無補"。這顯然是對成功之作而言的。利用不成熟的文章,從反面曉喻為文之道,來個"疑義相與析",也可以起一點"為世"而作的作用。再說,將"下水"文章交給學生評改鑒別,還能鼓勵學生敢於"班門弄斧",善於"吹毛求疵",提高鑒別能力,促進自改能力的提高。
那麼如何培養教師寫下水作文的習慣呢?
一、下水作文的定位:下水作文不同於平時的文學寫作,要針對應試作文與學生的寫作心理行文。思想的傾訴,如果下水作文寫成平時的文學創作,容易在不經意間給學生造成誤導,本人在這方面就有過不成功的教訓:讓學生寫自己感興趣的題目,然後把自己曾經發表的文字列印下來發給學生看,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散亂的結構是學生在現時的寫作中無法學習與把握的,也是不利於應試作文的。還有一些作品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寫作心理,一些他們這個年齡所無法理解的思想與過於傷感的情緒是不利於他們閱讀與學習的。
二、下水作文行文時應該注意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寫作的難點與重點。內容通俗易懂,富有童趣,是下水作文的典範之作。在寫作下水作文的過程中,教師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才能發現學生寫作中的難點與重點。也許一個作文題目對於我們來說是小菜一碟,可以找到相當多的素材,並且從這些素材中挖掘深刻的意蘊,但是學生確不見得能夠做到,那麼教師在行文的過程中就得考慮在課堂里如何指導學生從課本從生活里尋找寫作的素材與如何從這些素材中挖掘主題,闡發思想。教師通過自己的作文實踐去思考,寫這樣的作文哪些地方不好處理,哪些地方好處理。有了切身的體會再去看學生的作文,就可以明了地看出學生作文的得與失,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就能得心應手,從容不迫。
三、讓學生品評下水作文的得與失,讓學生暢所欲言。老師的文章並不見得讓所有的學生服氣,他們也能發現你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不管他們的意見是否得當,都不要打消他們評論的積極性,這樣既有利於提高課堂的參與意識,又有利於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面前要有平民意識,讓學生暢所欲言,也是迅速提高自己寫作水平的一種激勵與鞭策。
四、學生寫作之後,讓學生自己介紹心得。請幾位寫作成功的同學到台前朗讀自己的作文並談寫作心情。因為學生作文比教師的"下水作文"更貼近同學實際,所以更能調動其積極性,激起情感上的共鳴,聽同學朗讀和介紹時,他們往往情動於衷、思發於胸。
採用這種方法,需要注意:其一、課前要給有關同學充足的准備時間,讓他們對自己的成功經驗能認真歸納總結;其二,學生對老師評出的這些佳作可能產生不同看法,教師在課堂上應努力營造民主氛圍,鼓勵同學們大膽發表意見,以此鍛煉其思辨素質和表達能力。
總之,下水作文能給學生榜樣的力量,與學生心靈互動。加強寫下水作文的意識並且在下水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是需要繼續探索的問題。形成一種"老馬識途奮進,百駿飛蹄奔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