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晉祠公園的各種問題。
晉祠公園門票70元/人
可以蹭旅遊團的導游,跟著旅遊團聽就可以了
主要是自己玩,一般2個小時
❷ 讀《晉祠》 梁衡,回答幾個小問題。謝謝!
我小學生,剛學了這課,沒搞懂
晉祠》
梁衡
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懸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懸。山腳有泉水湧出,就是有名的晉水。在這山下水旁,參天古木中林立著百餘座殿、堂、樓、閣,亭、台、橋、榭。綠水碧波繞迴廊而鳴奏,紅牆黃瓦隨樹影而閃爍,悠久的歷史文物與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一體,這就是古晉名勝晉祠。
西周時,年幼的成王姬誦即位,一日與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隨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葉,剪成玉圭形,說:"把這個圭給你,封你為唐國諸侯。"天子無戲言,於是其弟長大後便來到當時的唐國,即現在的山西作了諸侯。《史記》稱此為"剪桐封弟"。姬虞後來興修水利,唐國人民安居樂業。後其子繼位,因境內有晉水,便改唐國為晉國。人們緬懷姬虞的功績,便在這懸瓮山下修一所祠堂來祀奉他,後人稱為晉祠。
晉祠之美,在山美、樹美、水美。
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伸開的兩臂,將這處秀麗的古跡擁在懷中。春日黃花滿山,徑幽而香遠;秋來,草木鬱郁,天高而水清,無論何時拾級登山,探古洞,訪亭閣,都情悅神爽。古祠設在這綿綿的蒼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嬌羞迷人。
這里的樹,以古老蒼勁見長。有兩棵老樹,一曰周柏,一曰唐槐。那周柏,樹干勁直,樹皮皺裂,冠頂挑著幾根青青的疏枝,偃卧於石階旁,宛如老者說古;那唐槐,腰粗三圍,蒼枝屈虯,老幹上卻發出一簇簇柔條,綠葉如蓋,微風拂動,一派鶴發童顏的仙人風度。其餘水邊殿外的松、柏、槐、柳,無不顯出滄桑幾經的風骨,人游其間,總有一種緬古思昔的肅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如聖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沖雲霄,它的樹皮卻一齊向左邊擰去,一圈一圈,絲紋不亂,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繩。其餘有的偃如老嫗負水,有的挺如壯士托天,不一而足。祠在古木的蔭護下,顯得分外幽靜、典雅。
這里的水,多、清、靜、柔。在園內信步,那裡一泓深潭,這里一條小渠。橋下有河,亭中有井,路邊有溪,石間有細流脈脈,如線如縷;林中有碧波閃閃,如錦如緞。這么多的水,又不知是從哪裡冒出的,叮叮咚咚,只聞佩環齊鳴,卻找不到一處泉眼,原來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隱於亭後。更可愛的是水清得讓人叫絕。無論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線好,游魚、碎石,絲紋可見。而水勢又不大,清清的波,將長長的草蔓拉成一縷縷的絲,鋪在河底,掛在岸邊,合著那些金魚、青苔、玉欄倒影,織成了一條條的大飄帶,穿亭繞榭,冉冉不絕。當年李白至此,曾贊嘆道:"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瀉翠娥。"你沿著水去賞那亭台樓閣,時常會發出這樣的自問:怕這幾百間建築都是在水上漂著的吧!
然而,最美的還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古代文化。這里保存著我國古建築的"三絕"。
一是聖母殿。這是全祠的主殿,是為虞侯的母親邑姜所修的。建於宋天聖年間,重修於宋崇寧元年(一一○二年),距今已有八百八十年。殿外有一周圍廊,是我國古建築中現在能找到的最早實例。殿內寬七間、深六間,極寬敞,卻無一根柱子。原來屋架全靠牆外迴廊上的木柱支撐。廊柱略向內傾,四角高挑,形成飛檐。屋頂黃綠琉璃瓦相扣,遠看飛閣流丹,氣勢雄偉。殿堂內宋代泥塑的聖母及四十二尊侍女,是我國現存宋塑中的珍品。她們或梳妝、灑掃,或奏樂、歌舞,形態各異。人物形體豐滿俊俏,面貌清秀圓潤,眼神專注,衣紋流暢,匠心之巧,絕非一般。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盤龍。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盤龍殿柱。雕於宋元皊二年(一○八七年)。八條龍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風從雲生,一派生氣。距今雖近千年,仍鱗片層層,須髯根根,不能不叫人嘆服木質之好與工藝之精。
三是殿前的魚沼飛梁。這是一個方形的荷花魚沼,卻在沼上架了一個十字形的飛梁,下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撐,橋面東西寬闊,南北翼如。橋邊欄桿、望柱都形制奇特,人行橋上,隨意左右,如泛舟水面,再加上魚躍清波,荷紅映日,真樂而忘歸。這種突破一字橋形的十字飛梁,在我國現存的古建築中是僅有的一例。以聖母殿為主的建築群還包括獻殿、牌坊、鍾鼓樓、金人台、水鏡台等,都造型古樸優美,用工精巧。全祠除這組建築之外,還有朝陽洞、三台閣、關帝廟、文昌宮、勝瀛樓、景清門等,都依山傍水,因勢砌屋,或架於碧波之上,或藏於濃蔭之中,揉造化與人工一體。就是園中的許多小品,也極具匠心。比如這假山上本有一掛細泉垂下,而山下卻立了一個漢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腦門,笑眯眯的眼神,雙手齊肩,托著一個石碗,那水正注在碗中,又濺到腳下的潭裡,卻總不能滿碗。和尚就這樣,一天一天,傻呵呵地站著。還有清清的小溪旁,突然跑來一隻石雕大虎,兩只前爪抓著水邊的石塊,引頸探腰,嘴唇剛好埋入水面,那氣勢好像要一吸百川。你順著山腳,傍著水濱去尋吧。真讓你訪不勝訪,雖幾游而不能盡興。歷代文人墨客都看中了這個好地方,至今山徑石壁,廊前石碑上,還留著不少名人題詠。有些詞工句麗,書法精湛,更為湖光山色平添了許多風韻。
這晉祠從周唐叔虞到任立國後自然又演過許多典故。當年李世民就從這里起兵反隋,得了天下。宋太宗趙光義,曾於太平興國四年(公元九七九年)在這里消滅了北漢政權,從而結束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一九五九年陳毅同志游晉祠時興嘆道:"周柏唐槐宋獻殿,金元明清題詠遍。世民立碑頌統一,光義於此滅北漢。"
晉祠就是這樣,以她優美的身軀來護著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她,真不愧為我國錦綉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❸ 鄂教版小學語文6年級17課【美麗的晉祠】用了那些手法,表達效果。
我剛剛上完來這一課自,運用了比喻、擬人、對偶、對仗、排比。比喻、擬人表達效果都是形象生動具體的說明了晉祠(一種景)的什麼特點和作者對晉祠的熱愛,對祖國大好山河、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偶和對仗的表達效果都是使句子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排比的表達效果是增強語勢,強調晉祠(一種景)的什麼特點,更能表達作者的什麼思想感情。
我很自信,百分之九十五是對的,這些表達效果老師都要我們背了的!
❹ 學完《晉祠》這篇課文後,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用兩三句話把你的感受寫下來吧
晉祠的美,在山,來在樹,在水自。""這里的水,多、清、靜、柔。" 三句六字,揭開了晉祠美之所在,一句四頓道出流水誘人之處。讓人流連往返,也寫出晉祠獨特的美。他把自然與政治,山水與偉人融為一體,寫法獨特,獨出心裁。
❺ 課文《美麗的晉祠》中運用了哪些表達方法
1、簡要介紹作者.
梁衡(1946——),山西霍縣人.196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長期在基層當記者.現任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全國記協常務理事.主要從事散文創作、散文理論研究.作品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1996年在《佛山文藝》發表的散文《忽又重聽「走西口」》獲《美文》、《文學自由談》、《佛山文藝》三家聯合舉辦的「心繫中華」散文徵文優秀獎.有散文三篇《晉詞》、《覓渡,覓渡,渡何處》和《夏感》入選中學教材.主要著作有《新聞三部曲》(3卷)、《數理化通俗演義》(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傑鬼雄》.
2、處理字詞:
軒榭xiè 皴裂cūn 虯枝qiú 璀璨cuǐ càn
須髯rán 老嫗yù 蔭護yìn 瀛勝樓yíng
二、分析課文
(一)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和脈絡
找三位同學和老師合作讀課文,其餘同學邊聽邊畫出每段的中心句.
1、 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麼?
(晉祠.)
2、 晉祠的總體特徵是什麼?
(悠久的歷史文物和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融為一體.)
3、 照應這一特點的是哪些段落?(以板書形式歸納)
(2——5節)優美的自然風景
(6——11節)悠久的歷史文物
(二)研讀2——5節
1、 晉祠優美的自然風景主要表現在哪兒?
(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
2、 晉祠的山美在哪裡?這里作者用了一些修辭手法來分析晉祠山美的特點,請找出來,並說說有何作用.
(山的特點是巍巍的,長長的,四季宜人.比喻、擬人,形象地說明了山的特點.)
3、 精讀第四段,討論下面問題:
A、這段文字說明了晉祠樹的什麼特點?按怎樣的順序來說明?
(古老蒼勁,造型奇特.先分說,後總說.語段最後一句總寫了晉祠在古木蔭蔽下給人的感受.)
B、文章用哪些詞語,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周柏」的特點?
(「勁直」「皺裂」「疏枝」「偃卧」「盤屈」「柔」「如蓋」「虯」「粗大」這些詞語,從樹干、樹皮、樹頂、枝條和姿態等方面來說明.)
C、寫樹的造型奇特主要以什麼樹為例?(左扭柏.)
D、文章用兩個比喻句說明了「左扭柏」的什麼特點?
(文章用了兩個比喻句來說明「左扭柏」挺拔高大的形象和左扭的特點.)
E、文中「地下旋起的一股煙」改為「地下冒起的一股煙」行不行?
(在第一個比喻句中,「旋」不能改為「冒」.因為「冒」表示這股「煙」細小,而「旋」表示粗大,緊湊,並向一個方向轉,突出其高大、左扭的特點.)
F、與這個「旋」字相呼應的有哪兩個字?
(這個「旋」字又和「擰」「繩」呼應,形象而傳神.)
4、 精讀第五段,討論下面問題:
A、這段文字寫晉祠的「水」的特點有哪些?哪個特點寫得最詳細,哪個特點幾乎沒有專門寫出來,但又可以從其他特點的介紹中體會到?
(多清靜柔.)
B、本段用了哪些語句,從哪些方面來說明晉祠水「多」的特點?
(在園里信步,但見這里一泓深潭,那裡一條小溪.石間細流脈脈……林中碧波閃閃……這些水都來自「難老泉」.)
難老泉的來歷,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傳說在晉祠北邊二十里地的金勝村,有一個姓柳的姑娘,嫁給了晉祠所在地的古唐村.她婆婆虐待她,一直不讓她回娘家,每天叫她擔水.水源離家很遠,一天只能擔一趟.婆婆又有一種脾氣,只喝身前一桶的水,故意增加擔水的困難,不許換肩,折磨她.有一天,柳氏擔水走到半路上,遇到一個牽馬的老人,要用她擔的水飲馬.老人滿臉風塵,看樣子是遠路來的,柳氏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把最後一桶水遞給了馬.可是馬彷彿渴極了,喝完後一桶水連前一桶水也喝了.這使柳氏很為難:再擔一趟吧,看看天色將晚,往返已經來不及了;不擔吧,挑著空桶回家,一定要挨婆婆的辱罵、鞭撻.正在躊躇的時候,老人就給了柳氏一根馬鞭,叫她帶回家去,只要把馬鞭在瓮里抽一下,水就會自然湧出,漲得滿瓮.
轉眼老人和馬都不見了.
柳氏提心吊膽地回家,試試辦法,果然應驗.以後她就再也不擔心了.婆婆見柳氏很久不擔水,可是瓮里卻總是滿的,很奇怪.叫小姑去看,發現了抽鞭的秘密.又有一天,婆婆破天荒允許柳氏回娘家,小姑拿馬鞭在瓮里亂抽一陣,水就洶涌噴出,溢流不止.小姑慌了,立刻跑到金勝村找柳氏.柳氏正梳頭,沒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綹頭發往嘴裡一咬,一氣跑回古唐村,什麼話沒說,一下就坐在瓮上.從此,水從柳氏身下源源不斷地流出,流了千年萬年,這就是「難老泉」.
C、在寫「多」和「柔」著兩個特點是,各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D、引用李白的詩句有什麼作用?(說明水的靜.)
E、為什麼說「這幾百間建築怕都是在水上飄著的」?(說明水多.)
F、這段文字按怎樣的順序來說明?你是怎樣理解最後的「總」?
(作者藉助修辭手法,運用優美的句式表寫說明晉祠水的特徵,然而最美的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古代文化.)
(三)研讀6——11節
1、 晉祠的自然風景很美,然而最美的還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古代文化.這里保存著我國古建築中的「三絕」,咱們先來看三絕之首----聖母殿.
精讀第七段,討論下面問題:
A、本段從哪幾個方面介紹聖母殿?
(建築年代早,規模較大,結構獨特,氣勢雄偉,巧奪天工.)
B、從這五個方面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介紹聖母殿的?
C、本段哪一句話具體表現聖母殿及42個侍女泥塑是我國現存泥塑中的珍品?
(第7節最後一句.)
D、補充:晉祠聖母殿的彩塑是我國宋代宮廷生活的真實寫照.她們各有專職,身份、性格無一雷同,舉手投足,顧盼生姿,世態人情,絲毫畢現.這組國內罕見的侍女群像,在藝術風格上,已經擺脫了南北朝以來宗教和神的束縛,而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刻畫上,它所表達的思想內涵決不會是建築主人的意圖,而恰恰是雕塑藝人的深刻構思.從中,我們看到了北宋社會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真實人物,體會到她們之間的社會和由此產生的復雜心態和深刻個性.
侍女們生活的年代距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是藝術卻把她們真實、永遠地再現給了後人.告訴我們,在1000年前,有這樣一些人就是這樣地生活著.不朽的藝術造就了不朽的形象,不朽的形象使我們充分感受到藝術的神奇,這就是晉祠宋塑帶給我們的感悟和啟迪.
2、 殿前柱上的木雕盤龍又有何特點呢?(生動,精巧.)
3、 精讀第九段,討論:
A、「飛梁」指什麼?哪句話可以解釋?(十字形的橋.)
B、魚沼飛梁的奇特體現在哪裡?(人行橋上,可以隨意左右.)
(補充:魚沼飛梁在聖母殿與獻殿之間,古人以圓者為池,方者為沼,沼中多魚,故曰:「魚沼」;其上立架十字形橋,「架虛為橋,若飛也.」故曰:「飛梁」.)
對於飛梁,古時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在最初崛山多福寺創建時,因那裡什麼都好,就是沒有水.山僧不得不求助於五台山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念其心誠,施一錦盒,再三叮囑,不到崛山中不得打開.山僧一路艱辛,走到上蘭村,耐不住性子,竟偷偷開一小縫看裡面究竟裝著什麼,突然兩條小龍騰空而去,一條就落到上蘭村竇大夫遇難處,變成魚沼.最後還是苦了崛山,沒水.山僧氣得將錦盒扔在施工現場,還算不錯,錦盒掉到石縫中,居然變成一個淺淺水井.直到今天,山僧住持就以這一淺池為生活用水.
4、 其他建築的特點是什麼?
(古樸優美,用工精巧.)
5、 圓中小品的特點是什麼?說明時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極具匠心.舉例子.)
三、小結
1、 思考本文的寫作順序.
(總—分—總的邏輯順序.介紹自然風景是按由上到下,由外到內的順序;介紹歷史文物是按由主到次,由點到面的順序.)
2、 討論本文的寫作特色.
(說明與描寫相結合,生動活潑有趣,這就是文藝性說明文.說明文中,由於說明對象和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如果從寫作方法和表達形式上加以區分,說明文又可以分成兩種基本樣式:一種是平實性說明文,包括說明事物內容、歷史、情狀的介紹性說明文,解釋事物存在和發展道理的闡釋性說明文,簡述事物、事理發展過程的敘述性說明文等,另一種是文藝性說明文,即運用形象化的文學手法所撰寫的說明性文章,包括知識小品、科普讀物、名勝古跡解說詞等.《晉祠》就是一篇以實體事物為說明對象的文藝性說明文.)
3、小結:
「建築是時代的紀念碑」是果戈里的一句名言.由於建築在人類社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具有豐富的形象,並能跨越若干時代成為歷史的痕跡,而這些痕跡正是今天我們深入認識歷史及社會發展規律的一條線索.「當歌唱與音樂沉默的時候,而建築仍在說話.」
今天,我們欣賞了晉祠的悠久歷史和優美的自然風景,你不能不為古人的匠心獨具而贊嘆.只有單純的山水花木、亭台樓閣實在活力不大,而一切詩情畫意寄情托性,還須觀賞者審美心理的再創造.充分調動一切自然的、人工的條件,創造豐富的、流動的步移景異的畫面,既有理性的分析,又有浪漫的想像,情景交融才是晉祠之美的真正所在.
❻ 《晉祠》梁衡的 幾個問題
段落是文章的組成部分,是文章構成的基本單位。理解段落是理解文章的基礎。
為了把握作者思路的脈絡,領會文章的內容,在閱讀文章時,有必要對文章解篇分段。劃分段落時,必須注意從全文出發,通盤考慮。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抓住某一點作為依據,進行分段。劃分段落還要充分注意各類文章體裁的特點,找出其內部規律性。
在劃分段落的基礎上,要能准確地概括段意。歸納段意,是閱讀分析文章的基本環節,也是掌握文章主題思想的基礎,同時又能培養自己的分析綜合能力。歸納段意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⒈摘句法。
段落的總起句、總結句、中心句,往往是一段記敘、描寫或議論的中心,可以直接用它作段意。可以用作段意的句子一般都是每段的中心句、抒情句或議論句。有的段落用好幾句話表明全段的中心意思,這樣的句子要加以緊縮,再作為段意。如《晉祠》一文中有一段,第一層先總說晉祠水的特點:「這里的水,多、清、靜、柔」。後面又分成三小層分別說明描寫水的多、清、靜與柔。顯然,這個段落的總起句可以直接用作段意。
⒉連詞法。
從段落里找出表示本段意思的關鍵詞語,把它們適當串連起來,就可以表達段落大意。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的一段文字:「十塊漢白玉的大浮雕,鑲嵌在大碑座的四周。這些大浮雕高二米,合在一起共長四十點六八米。據地質學家化驗證明,這些浮雕至少能耐久八百年到一千年。每幅浮雕里有而是個左右英雄人物,每個人物都和真人一樣大小,它們的面貌、性格、表情和姿態形象都不相同。」抓住以上加點詞語,並作適當串連,就可把本段段意概括為「介紹說明浮雕的座落、高度、耐久性和人物」。
⒊綜合層意法。
即先概括各段落所屬自然段或各層的主要內容,然後將他們組合成段意。把各層意思用自己的話概括歸納,這是常用的方法。如《向沙漠進軍》一文的第一段所屬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指明沙漠對人類危害之烈,第二層次分析沙漠怎樣危害人類。概括了這兩層的主要內容,就不難概括第一段的段意了。
⒋要素為據法。
記敘文的段意可以以六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為據進行概括。如《撈鐵牛》第一段的段意可概括為:撈鐵牛之因。敘述「一件事」的段落,要抓住「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干什麼」進行概括。
⒌用過渡句概括法。
如《趙州橋》中「這座橋不僅堅固而且美觀」這個過渡句,「堅固」是上一段的主要意思,「美觀」是下一段的主要意思,可分別概括為「趙州橋雄偉堅固」、「趙州橋非常美觀」。
❼ 晉祠這一課你會怎麼上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體會作者抓住事物特徵逐層說明的寫作方法;
2、初步學會分析短小的文藝性說明文,體會描寫在說明文中的作用;
3、了解晉祠悠久的歷史文物和優美的自然風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精度重點語段,體會文藝性說明文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導入
今天有幸能和同學們認識,並且共同上一節課。我聽說十中的孩子都很熱情,特別是咱們初二(7)班的同學,希望今天我們合作愉快。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晉祠》,老師先咨詢一個小的地理知識,晉是哪個省的簡稱?——山西,所以晉祠就在山西省的境內。同學們知道嗎,山西可是個好地方,旅遊界流傳這么一句話: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陝西。但是看得並不是自然風光,這兩個地方有很多文化古跡,比如山西著名的雲岡石窟、佛教文化的聖地五台山、晉商文化的代表喬家大院,等等,這些都是同學們熟知的一些文化旅遊勝地。但要論歷史悠久,它們卻遠不及晉祠。
晉祠原是為晉國開國君主唐叔虞作建的祠,雖然修建年代無可考證,但是在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已有記載,可見這之前就已有祠了,足見其年代的久遠。
今天,我們就跟作者梁衡進行一次免費旅遊,讓我們一起走進山西,游覽晉祠吧!
過渡
課前我們布置了預習,讓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在讀文過程中掃清文字障礙,下面老師了解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
檢查預習
一、出示小篇子,檢測預習情況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蒼勁、老嫗、蔭護、須髯、虯枝、拾級、草蔓、細流脈脈、冉冉不絕
二、訂正:
重點放在:蔭護、草蔓、細流脈脈、冉冉不絕
過渡
預習檢測的反饋情況老師還是很滿意的,這說明同學們是認真讀文了
整體感知,梳理結構
1、提問:那我們打開書看課文,晉祠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一句話進行概括。
明確:悠久的歷史文物同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一體
2、提問:為什麼這句話可以概括晉祠的特點?
明確:全文就是從自然風景和歷史文物兩個角度展開對晉祠進行介紹的。
3、教師指導:一般像這樣的文章,第一段總寫事物的特點,尤其是同學們找到的這句話,從兩個方面來對晉祠的特點進行概括,總領了全文。後面就自然而然圍繞這兩個特點來介紹景物,我們看寫其優美的自然景物是哪些自然段?(2—5),悠久的歷史文化呢?(6—11)。
優美的自然風景(2—5)
晉祠
悠久的歷史文物(6—11)
預習課文讀書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筆下的晉祠清幽、古樸
精度課文,感受晉祠的「美」
(一)研讀2——5自然段,感受自然美:
1、提問:晉祠優美的自然風景體現在哪些地方?
明確:第二段——山、樹、水。
2、過渡:文章3、4、5段恰恰是從山、樹、水三方面來介紹描繪晉祠自然風光的。我們來齊讀課文,看看作者介紹了山的什麼特點?是怎麼來介紹的?
3、品讀第三段:
(1)提問:晉祠的山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麼介紹其特點的?
明確:▲比喻——形象生動的描繪出晉祠周圍山的雄偉、連綿不斷的特點;
▲「擁」——擬人手法形象的寫出晉祠處於群山的環抱之中。
▲ 對偶——景色清幽,在這樣一種景色之下去游覽晉祠當然會心曠神怡了!
(2)過渡:可見晉祠在群山的環擁之中,平添了不少的情趣,那樹呢?有什麼特點?作者又是怎麼來介紹的?我們請一位同學來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老師的問題,並在文中勾畫出來。
4、品讀第四段:
(1)指名朗讀;
(2)提問:晉祠的樹有什麼特點?作者怎樣進行介紹的?
明確:列舉了周柏、唐槐、左扭柏,說明了晉祠樹古老蒼勁的特點;
▲周柏——「勁直」、「皺裂」、「挑」、「青青的疏枝」、「偃卧」;
▲唐槐——「粗大」、「虯枝盤曲」、「簇簇」、「綠葉如蓋」;
▲松柏槐柳——「老嫗負水」、「壯士托天」;
▲「左扭柏」——「拔地而起」、「直沖雲霄」、「擰」、「旋」。
(3)正因為懸瓮山的參天古木蒼勁古老,終年遮蔽著晉祠,文中的一個詞語用的特別好——「蔭護」,使之幽靜、典雅,營造出一種古樸的意境。那晉祠的水呢?美不美?這么美的文段老師也想讀一讀,同學同意嗎?那同學們應該思考哪些問題?
5、品讀第五段:
(1)老師范讀文段:
(2)提問:水的特點是什麼?作者如何介紹的?
明確:特點——多、清、靜、柔。
▲多——這里……那裡……橋下……亭中……路邊;「信步」隨意走動,水處處可見,顯其多;遊人感覺「這幾百間建築恐怕都是在水上漂著的吧」,為什麼會產生此種感覺?更見其多;
▲清——「游魚碎石,歷歷可見」,歷歷即一個一個清清楚楚的,說明其水清;
▲靜——「細流脈脈」、「流勢都不大,輕輕的微波」;
▲柔—— 「如線如縷」、「如錦如緞」、「織成一條條大飄帶」,運用比喻手法形象的寫出晉祠的水伸手可觸的質感。
▲「晉祠流水如碧玉」——引用了李白的詩句,這句話本身就把晉祠比作碧玉,形象地描繪其清透、柔滑,涵蓋了晉祠流水清、靜、柔的特點。
(3)過渡:恰恰是這里的這樣的水,襯托著晉祠,賦予了它無限的靈氣。山作背景、古樹掩映、水繞其間,自然風景宛如畫卷,但在作者看來這些並不是晉祠最美的地方,什麼才是晉祠最美的?(還在於祖先留給我們的古代文化)
(二)研讀7——11自然段,走進晉祠的人文價值:
1、提問:晉祠林立一百多座殿堂樓閣和亭台軒榭,作者主要抓住什麼介紹它的人文景觀?
明確:古建築中的「三絕」——聖母殿、木雕盤龍、魚沼飛梁。
2、提問:「三絕」分別「絕」在何處?
明確:▲聖母殿——現存最早(時間久遠)、殿內寬敞卻無一根柱子(結構精巧)、泥塑聖母像及42個姿態各異的侍女(藝術價值),(作者是如何描寫這42個侍女的?排比——動作或姿態;形體、神態、衣紋——肖像);
引導:現在同學們見過得精緻的東西很多了,可是大家想像一下,在距今近千年以前的那種生產力比較低下、科學技術比較蒼白的古代,就能製造出結構如此精巧、藝術巧奪天工的聖母殿,確實堪稱一「絕」,當然從中也可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和智慧。
▲木雕盤龍——現存最早(時間久遠)、木質優良(質地精良)、工藝精巧(藝術價值);
▲魚沼飛梁——罕見的十字形飛梁(造型奇特,可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和智慧)
3、除此之外,作者還介紹了什麼?它們有什麼特點?
明確:次要建築——古樸精巧;園中小品——極具匠心。
(在介紹園中小品時,主要抓住了假山下的石雕小和尚——可愛;溪旁的石雕大虎——有氣勢;石壁石碑上的題句——文人墨客喜愛這個地方)
小結
這部分,作者先抓住了晉祠中的主要建築——「三絕」,並一一對它們進行介紹,然後再去寫那些次要建築和園中小品,這樣便從主要到次要全方位的展示了晉祠的人文價值,也就是說在晉祠的古建築中處處都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這也就不難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晉祠最美的還在於祖先留給我們的古代文化了!
總結
1、那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文章,作者在文章的第一段就概括的介紹了晉祠的特點在於悠久的歷史文化同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融為一體,之後,分別從自然景物和歷史文化兩方面來具體介紹,那我們看最後一段,它很顯然是對全文進行——總結,作者把它比作是璀璨的明珠,可見對晉祠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進行了高度的評價。所以從結構上看,這篇文章是總——分——總結構。
2、提問:可是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作者在文中具體介紹晉祠特點時和第一段概括晉祠特點的順序不一樣,是作者一時疏忽?還是精心安排?
明確:通過作者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晉祠的歷史價值遠遠高於自然風景的欣賞價值,是它的人文價值使其具有歷史的厚重,因此作者為了突出它的歷史價值就在概括時放在了前面;但是行文中具體介紹時,作者就要遵循人們游覽順序和認知規律,先從晉祠的自然風景寫起,這樣,使文章達到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更體現了晉祠悠久的歷史文化同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融為一體的特點。
結語
所以說同學們還是很幸運的,雖然囚於斗室,僅僅是品讀文字,便可輕輕鬆鬆的到著名的晉祠游覽一番。這里的字讓風景的確優美,山、樹、水都有自己的特點,它們襯托著晉祠,山擁、樹蔭、水托,無不給晉祠營造了古樸的意境。但是風景處處有,如果僅此缺少里歷史的內涵、文化的底蘊,也許就不會吸引那麼多的文人墨客,成為人文旅遊的勝地。
不知道同學們的晉祠之行是否盡興,可能大家收獲各不相同,如果仍有意猶未盡者,可自費旅遊去感受它的悠久與優美吧!
作業
4、5、7種任選一段,刪去文中描寫語句之後,再與原文進行比較,分析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要求:1、要表達自己的觀點;
2、具體闡述理由;
3、100字左右
❽ 《晉祠》主旨是什麼
晉祠從周唐叔虞到任立國後自然又演過許多典故。當年李世民就從這里起兵反專隋,得了天下。宋太宗趙光屬義,曾於太平興國四年(公元九七九年)在這里消滅了北漢政權,從而結束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一九五九年陳毅同志游晉祠時興嘆道:"周柏唐槐宋獻殿,金元明清題詠遍。世民立碑頌統一,光義於此滅北漢。"
晉祠就是這樣,以她優美的身軀來護著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她,真不愧為我國錦綉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❾ 鄂教版小學語文6年級17課【美麗的晉祠】中的山 樹 水和小品有什麼特點
晉祠的山:巍巍的,長長的,雄偉(比喻,擬人)
晉祠的樹:古老蒼勁,造型奇特(周內柏,唐槐)容
晉祠的水:多,清,凈,柔(總——分)
晉祠的小品:極具匠心,精緻(和尚可愛,老虎威猛)
我是小孩子,剛上完這課!!!
❿ 關於<晉祠>的一些問題
<晉祠>是一篇以實體事物(晉祠)為說明對象的說明文,我們還學過另一專類說明文則以事屬例為說明對象,如內容同樣是園林名稱的<蘇州園林>.
<晉祠>的特徵是悠久的歷史文物同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融為一體
<晉祠>一文運用了描寫和說明相結合的文法,把晉祠的特徵介紹得具體形象,形神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