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觀刈麥 翻譯
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抄,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 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 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酒漿, 相互跟隨給在田裡勞動的人送去,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 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樑受炎熱的陽光烘烤。 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在割麥者旁邊, 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筐。 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 因為繳租納稅,家裡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飢腸。 現在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 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餘糧。 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㈡ 觀刈麥(翻譯)
農家很抄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里人們加倍繁忙。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
婦女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酒漿,相互跟隨給在田裡勞動的人送去,收割小麥的男子漢都在南岡。
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背受炎熱的陽光烘烤。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憐惜夏日天長。
又有一個貧苦婦女抱著孩子.在割麥者旁邊拾取散落的麥穗,放入左臂上挎著的一隻破筐。
聽他們相互訴說:「因為繳納租稅.家業田地都巳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填填飢腸。」聽到這話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
我有什麼功業德行,卻不從事農耕蠶桑?—年領取三百石米的薪俸,到了年底還有餘糧。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㈢ 《觀刈麥》翻譯是什麼
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酒漿,相互跟隨給在田裡勞動的人送去,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樑受炎熱的陽光烘烤。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在割麥者旁邊,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筐。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因為繳租納稅,家裡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飢腸。現在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餘糧。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㈣ 觀刈麥 注釋、翻譯
《觀刈麥》示意圖
觀刈(yì)麥 作者:(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fù)隴(lǒng)黃。 婦姑荷(hè)簞(dān)食,童稚(zhì)攜壺漿, 相隨餉(xiǎng)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zhuó)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遺穗(suì),左臂懸敝(bì) 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wèi)悲傷。 家田輸稅(shuì)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lì)祿(lù)三百石(dàn),歲晏(yàn)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注釋
(1)刈(yì):割。(本詩為古體詩) (2)隴 :同「壟」,田埂,這里泛指麥地。 (3)覆隴黃:小麥黃熟時遮蓋住了田埂。覆:蓋。 (4)婦姑:媳婦和婆婆,這里泛指婦女。 荷(hè)簞(dān)食(shí):擔著圓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簞食:竹籃盛的食物。 童稚攜壺漿:小孩子提著用壺裝的漿水。漿:古代一種略帶酸味的飲品,有時也可以指米酒。 餉(xiǎng)田:給在田裡勞動的人送飯
觀刈麥(1張)。 丁壯:年輕力壯的男子。 南岡:地名。 (5)足蒸暑土氣:雙腳受地面熱氣熏蒸。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熱的陽光烘烤。 (6)惜:珍惜.捨不得浪費。 (7)秉(bǐng)遺穗:握著從田裡拾取的麥穗。秉,用手握著。 敝:破。 (8)相顧言:指互相訴說。顧:視,看。 (9)輸稅:繳納租稅。 (10)曾(zēng):一直、從來。 事:從事。 農桑:農耕和蠶桑。 (11)吏祿三百石(dàn):當時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約是三百石米。石: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古時候念dàn,現在念shí) (12)歲晏(yàn):年底。晏,晚。 (13)丁壯:青壯年男子。 (14)餉田:給在田裡勞動的人送飯。
譯文
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 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 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漿水, 相互跟隨給在田裡勞動的人送去飯食,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 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樑受炎熱的陽光烘烤。 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在割麥者旁邊, 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筐。 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 因為繳租納稅,家裡的糧食都已交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飢腸。 現在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 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餘糧。 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編輯本段創作背景
《觀刈麥》是白居易任陝西盩厔(今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作品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詩人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縣尉在縣里主管緝捕盜賊、徵收捐稅等事。正因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對勞動人民在這方面所受的災難也知道得最清楚作品賞析全詩分四層,第一層四句,交代時間及其環境氣氛。「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說的事情就發生「人倍忙」的五月。這兩句總領全篇,而且一開頭就流露出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一派豐收景象,大畫面是讓人喜悅的,可是沒有人能想到在這豐收景象下農民的悲哀。 第二層八句,通過具體的一戶人家來展現這「人倍忙」的收麥情景。婆婆、兒媳婦擔著飯籃子,小孫兒提著用水壺裝著的漿水,他們是去給地里幹活兒的男人們送飯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後先忙家務,而後做飯;小孫子跟著奶奶、媽媽送飯時一起到地里。她們是要在飯後和男人們一道幹下去的。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這四句正面描寫收麥勞動。他們臉對著大地,背對著藍天,下面如同籠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們用盡一切力量揮舞著鐮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記了炎熱,因為這是「虎口奪糧」,時間必須抓緊。天氣如此之熱,白天又如此之長,而人們卻竭力苦幹,就怕浪費一點時間,可見人們對即將到手的麥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種違背人之常情的寫法來突出人們此時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賣炭翁》中有「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之語,「願」字的用法與此處「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層八句,鏡頭轉向一個貧婦人,她被捐稅弄到無法生存,現時只能以拾麥穗為生,這是比全家忙於收麥者更低一個層次的人。她左手抱著一個孩子,臂彎里掛著一個破竹筐,右手在那裡撿人家落下的麥穗,這樣做十分累,收獲卻很少。但她沒有辦法,當時正是收麥的時候,還有麥穗可撿,換作別的時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討了。而她們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種、有麥可收的人家,只是後來讓捐稅弄得走投無路,把家產,土地都折變了,致使今天落到了這個地步。讀者可以想像:現在忙於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樣,無地可種,只能以拾麥穗為生。 第四層六句,寫詩人面對豐收下出現如此悲慘景象的自疚自愧。這段文字是全詩的精華所在,是作者觸景生情的產物,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詩的最後發表議論,這是白居易許多諷諭詩的共同路數。這首詩的議論不是直接指向社會病根,而是表現為作者自疚自愧,這也是一種對整個官僚貴族社會的隱約批評。白居易只是一個三百石的小小縣尉,那些大官僚、大貴族們其實更應該感到自疚自愧。賦稅是皇帝管的,作者無法公開反對,他只能用這種結尾來達到諷諭的目的。 作品的題目叫《觀刈麥》,而畫面上實際出現的,除了刈麥者之外,卻還有一個拾麥者,而且作者的關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後者身上。他們二者目前的貧富苦樂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們的命運卻有著緊密的聯系。今日凄涼可憐的拾麥穗者是昨日辛勞忙碌的刈麥者;而今日辛勞忙碌的刈麥者明日又有可能淪落成凄涼可憐的拾麥者。只要有繁重的捐稅在,勞動人民就永遠擺脫不了破產的命運。作者在這里對當時害民的賦稅制度提出了尖銳批評,對勞動人民所蒙受的苦難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進而把詩人自己擺進去,覺得他自己和勞動人民的差別太大了,問心有愧。白居易的這首詩真實地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情緒,呼喊出了勞動人民的聲音。全詩在寫作上的基本特點是不帶任何誇張地、如實地描寫現實生活場景。作者選取了舉家忙碌和凄涼拾穗這兩個鏡頭,使之構成強烈對比。前者雖然苦累,但他們暫時還是有希望的,至於後者,則完全是斷梗浮萍,朝不保夕了。揭露了當時統治者的殘酷行為,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白居易畫像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gūi)人,唐代詩人。800年(貞元十六年)中進士,歷任盩厔縣尉、左拾遺、東宮贊善大夫、江州司馬、杭州、蘇州刺史、太傅等職。白居易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他所寫的 《秦中吟》、《新樂府》,敢於針對當權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會矛盾,他又是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人。白居易的敘事詩如《長恨歌》、《琵琶行》,描寫細膩,生動感人,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影響極為廣泛。在詩歌創作理論上,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主張。現存詩3000多首,有《白氏長慶集》。 白居易的思想,綜合儒、佛、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其「兼濟」之志,以儒家仁政為主,也包括黃老之說、管蕭之術和申韓之法;其「獨善」之心,則吸取了老莊的知足、齊物、逍遙觀念和佛家的「解脫」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貶江州司馬為界。白居易不僅留下近三千首詩,還提出一整套詩歌理論。他把詩比作果樹,提出「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與元九書》)的觀點,他認為「情」是詩歌的根本條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與元九書》),而情感的產生又是有感於事而系於時政。因此,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必須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反映一個時代的社會政治狀況。他繼承了《詩經》以來的比興美刺傳統,重視詩歌的現實內容和社會作用。強調詩歌揭露、批評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詩歌表現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則。他的這種詩歌理論對於促使詩人正視現實,關心民生疾苦,是有進步意義的。對大歷以來逐漸偏重形式的詩風,亦有針砭作用。但過分強調詩歌創作服從於現實政治的需要,則勢必束縛詩歌的藝術創造和風格的多樣化。
編輯本段教材選入
《觀刈麥》被選入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背誦第一首 語文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30課詩詞五首第一首 長春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十課唐詩四首第三首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二十四課古代詩詞三首第二首。 晉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上冊課後古代詩詞
㈤ 《觀刈麥》的原文內容及翻譯分別是什麼
《觀刈麥》為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原詩如下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譯文:
農民終年沒有閑暇,到了五月更加繁忙。
夜裡吹來暖暖南風,地里小麥蓋壟成熟金黃。
婦女用筐挑著食物,孩子提壺盛滿水。
相伴一起到田裡送飯食,男人在南山岡勞作。
腳被地面熱氣熏蒸著,背烤著火辣的陽光。
精疲力竭卻不覺得酷暑嚴熱,只是珍惜夏日白日時間長。
又見一位貧苦農婦,抱著孩子跟在人旁。
右手拿著撿的麥穗,左臂掛著一個破筐。
她回頭述說家境,聽聞的人都為她悲傷。
為了繳稅只得家田賣盡,靠撿麥來穗果腹。
而如今的我又有什麼功德,從沒種過田采過桑。
一年有三百石的俸祿,到了年底還有餘糧。
想到這些暗自慚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㈥ 《觀刈麥》原文和譯文
一、原文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2、譯文
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相互跟隨著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樑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
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筐。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因為繳租納稅,家裡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飢腸。
現在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餘糧。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3、作者
唐代白居易
一、創作背景
《觀刈麥》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諷諭詩。這首詩大約作於唐憲宗元和元年(805年)至元和二年(806年)間,是白居易任陝西盩厔(今陝西省周至縣)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
二、賞析
這首詩敘事明白,結構自然,層次清楚,順理成章。詩一開頭,先交代背景,標明是五月麥收的農忙季節。接著寫婦女領著小孩往田裡去,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飯送水。
隨後就描寫青壯年農民在南岡麥田低著頭割麥,腳下暑氣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累得筋疲力盡還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干點活。寫到此處,這一家農民辛苦勞碌的情景已經有力地展現出來。
接下來又描寫了另一種令人心酸的情景:一個貧婦人懷里抱著孩子,手裡提著破籃子,在割麥者旁邊拾麥。她要來拾麥的原因是她家的田地已經「輸稅盡」──為繳納官稅而賣光了,如今無田可種,無麥可收,只好靠拾麥充飢。
這兩種情景交織在一起,有差異又有關聯:前者揭示了農民的辛苦,後者揭示了賦稅的繁重。繁重的賦稅既然已經使貧婦人失掉田地,那就也會使這一家正在割麥的農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麥者,乃是昨日的割麥者;而今日的割麥者,也可能成為明日的拾麥者。
強烈的諷諭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詩人由農民生活的痛苦聯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適,感到慚愧,內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段抒情文字是全詩的精華所在。它是作者觸景生情的產物,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白居易寫諷諭詩,目的是「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在這首詩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農民和作為朝廷官員的自己作鮮明對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謂用心良苦。
㈦ 觀刈麥的古詩翻譯
農家很少復有空閑的制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
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
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酒漿,
相互跟隨給在田裡勞動的人送去,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
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樑受炎熱的陽光烘烤。
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在割麥者旁邊,
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筐。
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
因為繳租納稅,家裡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飢腸。
現在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
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餘糧。
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㈧ 觀刈麥的翻譯
譯文:
農民終年沒有閑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夜裡吹來暖暖南風,地里小麥蓋壟熟黃。
婦女用筐挑著食物,孩子提壺盛滿水湯。
相伴到田裡送飯食,男人勞作在南山岡。
腳被地面熱氣熏蒸,背烤著火辣的陽光。
精疲力竭不覺酷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又見一位貧苦農婦,抱著孩子跟在人旁。
右手拿著撿的麥穗,左臂掛著一個破筐。
聽她回頭述說家境,聽的人都為她悲傷。
為了繳稅家田賣盡,靠撿麥穗填充飢腸。
如今我有什麼功德,從來沒有種田採桑。
一年俸祿有三百石,到了年底還有餘糧。
想到這些暗自慚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觀刈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詩描寫了麥收時節的農忙景象,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詩人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
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寫作手法上,詩人將全景式刻畫與特定人物描寫相結合,夾敘夾議,使全詩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8)八年級上冊語文觀刈麥翻譯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觀刈麥》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諷諭詩。這首詩大約作於唐憲宗元和元年(805年)至元和二年(806年)間,是白居易任陝西盩厔(今陝西省周至縣)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
縣尉在縣里主管緝捕盜賊、徵收捐稅等事。正因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對勞動人民在這方面所受的災難也知道得最清楚。
二、賞析
這首詩敘事明白,結構自然,層次清楚,順理成章。詩一開頭,先交代背景,標明是五月麥收的農忙季節。接著寫婦女領著小孩往田裡去,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飯送水。
隨後就描寫青壯年農民在南岡麥田低著頭割麥,腳下暑氣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累得筋疲力盡還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干點活。
寫到此處,這一家農民辛苦勞碌的情景已經有力地展現出來。接下來又描寫了另一種令人心酸的情景:一個貧婦人懷里抱著孩子,手裡提著破籃子,在割麥者旁邊拾麥。
她要來拾麥的原因是她家的田地已經「輸稅盡」──為繳納官稅而賣光了,如今無田可種,無麥可收,只好靠拾麥充飢。
這兩種情景交織在一起,有差異又有關聯:前者揭示了農民的辛苦,後者揭示了賦稅的繁重。繁重的賦稅既然已經使貧婦人失掉田地,那就也會使這一家正在割麥的農民失掉田地。
今日的拾麥者,乃是昨日的割麥者;而今日的割麥者,也可能成為明日的拾麥者。強烈的諷諭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詩人由農民生活的痛苦聯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適,感到慚愧,內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這段抒情文字是全詩的精華所在。它是作者觸景生情的產物,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寫諷諭詩,目的是「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
在這首詩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農民和作為朝廷官員的自己作鮮明對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謂用心良苦。
㈨ 觀刈麥翻譯
譯文復
莊稼人很少空閑日子,五月里制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間一場南風吹過,那小麥鋪滿隴溝焦黃。
婦女們擔著竹筩粟飯,孩童們提著瓦罐漿湯。
前行後攆去送晌到田裡,小夥子們正操勞在南岡。
兩腳被蒸騰著暑天的土氣,脊樑被灼烤著火般的太陽。
力氣耗盡了也不覺得熱,只是貪圖這夏日好天長。
更有那些窮苦的女人,抱著嬰兒在他們一旁。
右手去撿那丟掉的麥穗,左臂懸挎著破爛的扁筐。
聽她們相互間三言兩語,禁不住引起我無限的悲傷:
"我家的收成全繳了稅,拾這點漏兒壓壓飢荒。」
如今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從來也不從事農耕蠶桑。
從九品吃祿米足三百石,每年到頭來還有餘糧。
想到這些真是暗自慚愧,整天到晚怎麼也不能遺忘。
㈩ 《觀刈麥》白居易(原文+翻譯)
一、原文:《觀刈麥》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二、譯文:
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
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
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
相互跟隨著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
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樑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
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
右手拿著撿的麥穗,左臂掛著一個破筐。
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
因為繳租納稅,家裡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飢腸。
現在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
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餘糧。
想到這些暗自慚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10)八年級上冊語文觀刈麥翻譯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觀刈麥》這首詩大約作於公元805年(唐憲宗元和元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間,是白居易任陝西盩厔(今陝西省周至縣)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諷諭詩。
二、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