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康震語文課

康震語文課

發布時間:2020-12-15 14:35:09

① 康震的身世是怎麼樣的

「詩詞才子」康震:文盲爺爺是書香家庭的引路人


康震1970年出生於陝西綏德,畢業於陝西師范大學,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他多次出任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欄目文學顧問、鑒賞嘉賓。不僅如此,康震還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詩仙李白》《詩聖杜甫》《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系列。他舉止儒雅,聲音洪亮,講解古代詩詞、文化典故深入淺出,親切生動,粉絲熱情地稱他為「詩詞才子」。


追憶自己人生經歷,讓康震最為感恩的,是他那追求並踐行耕讀文化的書香家風:「我特別佩服我爺爺。我爺爺就是一個陝北高原不識字的老農民,家庭條件特別差,但他培養了自己七個兒女,子女們都通過讀書,成為了教授、人民教師、部隊幹部等各行各業的人才。」他說自己的爺爺是書香家庭的引路人……



康震的爺爺生活在陝西省綏德縣田莊鎮紫柏灣村,他幼年家境貧困,給王家溝村王世昌家放羊。恰好王家辦冬學,他想學,但主家不允許,於是偷偷站在門外窗檯,用手指將窗戶紙戳破了聽課。從那時起,爺爺就深知求學的重要,認識到一個人沒有文化是很難成器的。


爺爺育有5子2女7個孩子,堅決主張所有兒女都要讀書。當時條件艱苦,兩個舅公苦勸爺爺,五個兒子總得留一個在身邊擔水、砍柴、招呼家裡吧?女兒遲早是人家的人,念書有什麼用?你這樣,老了要遭罪呀!但爺爺毫不動搖,他把個人得失置之度外,完全為子女的前途考慮。


雖然爺爺目不識丁,但他尊師重教,注重後代的文化學習。他的7個子女有的成為了名校教授,有的成了國家幹部,有的成了部隊領導,均是各行各業的人才。如今爺爺已去世幾十年了,但康震經常想起老人家,他一次次在心裡告慰老人:「爺爺,您可以放心了,您的後世子孫都長成了您想要的模樣,您是書香家庭的引路人。」

② 「百家講壇」里的「康震」和「於丹」是一個學校的嗎他們認識嗎他們兩個在一起不錯。

不是吧。康震是北京師范大學的,俺也是。俺沒聽說過於丹這個人,所以回應該不是我們答學校的。
康震么……這學期還在給我們上課呢,我們普遍覺得他在百家講壇上沒有在課堂上講得好……可能是因為不能隨意發揮他的幽默風格吧。

③ 康震講詩詞微信上如何打卡

2月21日消息,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和博導、《中國詩詞大會》嘉賓康震2月回21日在自己的微答信朋友圈進行辟謠,表示自己從未在微信渠道開設過任何詩詞類課程。

網路知道上也有很多人詢問,因為康震講詩詞公共號有很多涉黃內容,

所以你自己看著辦

④ 百家講壇:康震 蘇軾《手足之情》講稿

畫外音:在上期節目中,康震老師介紹了蘇軾的家庭生活,對於豁達豪放而又極重感情的蘇軾來說,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無疑是他生活的精神支柱和創作源泉。除了妻子孩子之外,蘇軾對兄弟姐妹的同胞之情,也同樣感人至深。不過,說到這里,我們不禁有一個疑問,民間盛傳,蘇軾有個聰明美麗的妹妹,名叫蘇小妹,兄妹倆之間還發生過許許多多生動而有趣的故事。那麼,蘇小妹在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呢?蘇小妹的故事,又究竟從何而來呢?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康震副教授繼續走近蘇軾,精彩講述蘇軾的手足之情,系列節目蘇軾第八集《手足之情》正在播出。敬請關注。

康震:上節課呢,我們給大家介紹了蘇軾的家庭:《天倫之樂》。那麼蘇軾,我們前面講過,他的父親蘇洵實際上生過三男三女,蘇軾實際上是老五,蘇轍是老六。前面他的姐姐和哥哥早年都去世了。講到這兒可能有的觀眾會說了,說我們聽說,不是三男三女,是三男四女,蘇軾還有一個妹妹,叫蘇小妹,她的如意郎君就是蘇軾的學生秦觀。他們倆談戀愛,結了婚。沒錯,在民間的傳說當中,蘇軾是有個妹妹叫蘇小妹,她跟秦觀結婚這檔子事兒,以小說的形式寫出來,比較早的是在哪兒呢?明代有個小說家,叫馮夢龍。他有一部小說集叫《醒世恆言》,里邊就講了這個蘇小妹和秦觀結婚的事兒,題目是《蘇小妹三難新郎》,故事說得跟真事兒似的。說這洞房花燭夜啊,蘇小妹抖了個機靈,給秦觀出了一個上聯。這個上聯怎麼寫的,說――「閉門推出窗前月」。我把門關上,把窗戶打開,一輪明月照進室內。對下聯,下聯對不出來不許進洞房。秦觀那也是大才子,在門外頭轉了幾個圈,愣是沒對出下聯來。蘇軾一看妹夫--准妹夫,這么難受,想幫他一把,從旁邊偷偷地揀起一塊石頭,「撲嗵」扔到院里池塘里頭,哎,秦觀那不是一般人,聽見這「撲嗵」一聲,靈感就來了,下聯出來了,什麼呀?――叫「投石沖開水底天。」 對得多好啊,這水裡邊不是有星星、月亮的倒影嗎?水裡也有另外一個天空啊,那不就是「投石沖開水底天」,簡直是絕對。進洞房了。說這個蘇軾跟他妹妹呀,也老是鬥嘴。蘇軾拿他妹妹開心,說呀:「未進門前三五步,額頭已到大堂前。」說你長一奔兒頭,腦門特大,進門剛走兩三步,腦門子先到客廳了。這拿妹妹開涮,不像話。這個蘇小妹也不甘示弱啊,說蘇軾「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尚未到腮邊。」長一馬臉,特長。但是我們發現,這個對子裡面都很機智,是文人的一種游戲。這些故事都很真實啊,我一說大家都笑了。可是,我要非常遺憾的告訴大家,真的,蘇軾沒有這么個妹妹,真沒有。說這個話是要有根據的,蘇軾跟他的弟弟蘇轍,現存互通的書信就有好幾百封了。那裡邊既沒有提到他們倆有一個什麼妹妹,也沒有提到過說秦觀和他們蘇家有什麼親戚關系。你想秦觀第一次見到蘇軾是什麼時候?他第一次見到蘇軾的時候,已經二十九歲了,蘇軾當時是四十三歲,那個時候秦觀已經結婚了,他的夫人叫徐文美,不叫蘇文美,姓徐。而且蘇軾的朋友們所寫的書信以及他們寫的筆記里邊,也從未提到過有一個蘇小妹。那大家就說,那幹嘛人家憑空捏造出來一個蘇小妹,逗你玩兒吶?不是。我們留心看這個蘇小妹身上的一些特點呀,跟蘇軾太像了。她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喜歡出一些個文學難題,有點像腦筋急轉彎兒,專門給這些風流才子、文學青年出一些個特別好玩、特別機智、但是又特別難對付的文學急轉彎兒。這些特點,都是蘇軾身上有的,所以在人們看來,像蘇軾這么一個非常智慧而風趣的人物,他應該有一個同樣美麗、智慧而風趣的小妹妹,蘇小妹其實就是智慧風趣的蘇軾一個美麗的倒影,這就是蘇小妹的意義。

畫外音:看來,蘇小妹純粹是喜愛蘇軾的人們專門杜撰出來的一個虛幻的文學形象,而在現實中,蘇軾擁有的唯一一個一奶同胞,就是他的弟弟蘇轍。蘇轍,字子由,號潁濱遺老,出生於公元1039年,比蘇軾小三歲。說起蘇軾蘇轍兄弟,那真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獨特現象。因為像他們兩個人這樣,同為當世的大文學家,同在政壇上達到巔峰,彼此政治立場與人生經歷又驚人的相似,相互又都視對方為最重要的知己的兄弟,實在是少之又少。那麼,蘇軾蘇轍兄弟倆的這種深厚情意,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康震:那麼我們說,這樣的一種現象它是怎麼形成的呢?首先是由於他們兩個人啊從小一起接受教育,一起讀書,從小長大,所以培養起來特別深厚的兄弟的情誼。這個蘇轍啊在祭奠他兄長的祭文里邊怎麼說呢,他說啊:手足之愛,平生一人,幼學無師,受業先君,兄敏我愚,賴以有聞,寒暑相從,逮壯而分。什麼意思啊,就是我們兩個,互相之間的這種手足之情,畢其一生只有一個人,我這一輩子,手足之情最重最重的,就是我的兄長蘇軾。而我的兄長蘇軾,手足之情最重的,就是我。我們兩個從小讀書的時候沒有老師,父親就是我們的老師。不管是春天,秋天,夏天,冬天,不管是天氣熱,還是天氣冷,我們兩個都老在一起讀書,總在一起成長,一直到壯年以後,各自成家,才分開。所以這是一個什麼呢,是一起讀書,一起成長的這個過程,才能夠產生非常深厚的兄弟的情誼,我覺得這對我們現在的青少年的成長啊,也是很有教育意義的,很有啟發意義的。(蘇軾)他寫過的一首很著名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這個詩很有名,有這么四句: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這個詩非常深刻,一個二十多歲的年青人寫出這樣的詩,證明他在思想上已經很成熟了。茫茫的一片雪原之上,突然飛來一隻鳥,停在這雪地上,片刻地停留,突然又飛走了,只在雪地上留下它的什麼呢?趾爪的痕跡。不一會兒,大雪紛紛飛來呀,把留下的趾爪印就遮住了。所以他感覺--蘇軾感覺什麼呢?感覺到人生無常,我們在這個世上能夠留下來的,就象這個飛鳥在雪地上留下來的指爪的印痕一樣,不一會兒,就會被象大雪一樣的命運層層地覆蓋。那麼我和我的弟弟子由那麼深厚的感情,從小培育出來的兄弟之情會不會在未來的仕途當中、未來的人生命運當中、也會被命運的大雪所遮蔽呢?所以詩人想到這個地方啊覺得無比地惆悵而又無比地難過,但我們要指出的一點是什麼呢?這種深刻的人生的無常感難道不是因為特別深厚的兄弟的情意而引發的嗎?如果不是對一個人過分地牽掛,過分地摯愛,過分地留戀,就不會產生這么深遠的人生無常。更何況當時他還只是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就是子由和子瞻這兄弟兩個人,感情是非常地深厚,非比尋常,是由於他們從小一起長大的這樣一個背景。
畫外音:人生在世,聚少離多,蘇軾蘇轍兄弟走上仕途之後,也是天各一方。公元1074年,三十九歲的蘇軾在結束了杭州通判的任期之後,為了能夠和在濟南作官的弟弟蘇轍離得近一點,以便兩個人能經常見面,便主動向朝廷申請到山東密州作官,可是,已經有五年時間沒有見面的兄弟倆,這次想見面的願望又落空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而那首流傳千古的中秋詞作《水調歌頭》又是蘇軾怎樣創作出來的呢?

康震:蘇軾到了密州以後做了知州,中秋節到了,他跟蘇轍本來是想靠近了能夠見面,沒想到他剛剛到密州的時候想繞道去濟南看他的弟弟,冬天的時候,航道被封了,在後來的歲月里邊因為彼此之間公務都很繁忙,一直沒有機會見面。所以當宋神宗熙寧九年這個中秋節到來的時候,他想起五年沒有見面的弟弟,心中非常地感慨,這個中秋之夜喝了很多酒,寫下了一首千古的名篇《水調歌頭·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我們原來說過的,就是蘇軾的這一首中秋詞一寫出來,就是別人的,你就都歇了吧,就不要再寫了,全都擱筆。這個話也不是我講的,是古代的著名的詩評家說的。你看他這個詞啊,雖然寫的是中秋,想念的是他的弟弟蘇轍,但是傳達出來的千古的情意,讓我們浮想聯翩,不能自已。我們說什麼叫千古絕唱?千古絕唱就是前面人唱過了之後你就不要再唱了。寫出這樣的絕唱,可以說把所有人的在中秋之夜所要能夠表達的情意,都通通地表達了出來。作者為什麼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因為他在現實生活當中不得意。我剛才講過了,跟弟弟五年都沒有見面了,本來來這個地方就是要跟弟弟見面的,結果還見不著,在現實生活中,在日常的政務當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麻煩,所有的這一切,都讓他感覺到想要逃避現實,離開現實。可是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是李白,所以他說什麼呢?「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正在他的恍惚之間呢,他又順著這一縷充滿了人情味兒的月光,回到了人間。瓊樓玉宇,當然非常瀟灑,可是我們知道,只有那一縷清冷的月光,能夠傳遞最為深情的兄弟的情意和人間的情懷。所以我覺得在蘇軾的這首詞里邊,特別充分地表達了這樣的一種情懷,就是他既對現實的生活充滿了無比的溫情和關愛,同時又極力地想要沖破現實的桎梏,達到一種情感和生活的自由。正是把這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使得這首詞賦予了一種更高層面的人生的智慧。所以我前面曾經講過,說蘇軾這個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超然達觀,但從來都不孤芳自賞;他熱情好客,但從來都不世故圓滑;他這個人才華橫溢,但從來都不自鳴得意。他的人生境界,是一種圓融的境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特別喜歡這首詞的原因,就是他的出發點是在中秋之夜懷念兄弟,可是他的終結點卻到達了一個一般的人很想到達、卻很難到達的圓融的人生境界。這種人生境界是超然達觀與關愛人間相結合的。

畫外音:據不完全的統計,蘇軾蘇轍兄弟相互之間往來的詩詞多達200多首,《水調歌頭》無疑是其中的巔峰之作。而在其它的詩文和書信當中,兄弟兩個人會如何看待和評價對方呢?在世人公認的文壇領袖蘇軾的眼中,弟弟蘇轍的文章,到底寫得怎麼樣呢?

康震:蘇軾和蘇轍都很喜歡誇獎對方,這是很自然的也可以理解。蘇轍當然不用說了,他特別地敬仰和羨慕自己這位才華橫溢但有時候總愛犯各種各樣小錯誤的兄長。他在兄長的墓誌銘里邊這么說,《東坡先生墓誌銘》:撫我則兄,誨我則師。當我的兄長撫摸我的後背的時候,那是我的大哥;但當他教誨我的時候,他就是我的老師。那麼蘇轍從來都是把他的哥哥看成是一個亦師、亦友、亦兄的人。蘇軾他認為他們兄弟兩個是各有所長,不能老說我就比你高多少,我就比你優秀多少。他認為,蘇轍的優秀和好處,別人之所以體會不出來是什麼原因呢?他說蘇轍這個人跟我不一樣,為人特別地沉穩、沉靜、低調,所以他的文章就跟他的人一樣,也是不事張揚,特別地沉靜和低調,這就是世人很不了解我這個弟弟文章好在何處的原因。蘇轍說,只有他的哥哥跟他是真正的知己。為什麼呢?蘇軾寫詩文哪,有些詩文願意給別人看,但有些詩文只願意給他這弟弟一個人看。他認為這些不願意公之於眾的詩文,只有他的弟弟最了解其中的內涵。所以他們兄弟兩個人之間,不僅僅是感情上、血肉的親情上非常地深厚,同時在詩文的交往方面,在知識的交往方面,也是對方的一個知己。他們都很善於通過寫詩和寫文章來表達自己對對方的理解,你比如說,蘇軾在杭州做通判的時候,他的弟弟蘇轍在陳州、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的淮陽做學官,有點類似於陳州市的教育局局長這樣的位置。但那個地方很窮,它不重視學官。蘇軾寫了一首詩,叫《戲子由》,就是拿子由開玩笑,寄給他的弟弟,實際上是要為他弟弟出一口氣。我這么寫你,就可見當地政府是怎麼對待你這個學官的,對待你這個教育局長的,其中有這么四句:《戲子由》(節選)

宛丘先生長如丘,宛丘學舍小如舟。常時低頭誦經史,忽然欠伸屋打頭。

這什麼意思啊?說我這個弟弟,你們陳州的這個學官哪,身材高大,像一座山丘一樣。可是,你們陳州這個地方的學舍、教室、辦公室小得就象一葉小舟一樣。你們的這個陳州的學官天天都在屋檐底下讀經史,一抬頭,就被屋檐打到頭上了。所以蘇軾對他這個弟弟很關心,但是因為他自己鞭長莫及,他寫了這首詩來表達自己的一種憤懣之氣,他替他的弟弟要出這口氣,但他沒地方出,只好通過詩來表達。 畫外音:蘇軾蘇轍兄弟相互引為知己的一個經典故事,莫過於「烏台詩案」了。公元1079年,時任湖州知州的蘇軾被指控在詩句里譏諷朝廷,掌握官員生殺大權的御史台派出了太常博士皇甫遵前往湖州,准備緝拿蘇軾回京問罪。此時,正在河南任職的蘇轍提前知道了這個消息,他該怎麼做呢?是給當時還蒙在鼓裡的兄長帶個口信,好讓他有所准備,還是嚴守機密,不動聲色?在骨肉親情與嚴刑峻法之間,蘇轍將會做出怎樣艱難的選擇?而在面臨死亡威脅的時候,蘇軾想到的第一個人,又會是誰呢?

康震:蘇轍馬上做了兩件事,這兩件事,他自己都是要吃官司的。第一件事,他馬上派了一個人星夜快馬,要把這個消息、要告訴誰呢?當時還在湖州蒙在鼓裡的蘇軾。這是犯法的事情啊,我們現在的話來講,你這是通風報信嘛,再往前走一步,就成了窩贓了、窩藏了。還好,他這匹馬本來是趕不過皇甫遵的那匹馬,但是皇甫遵到了揚州以後,他兒子病了,耽誤了小半天。所以呢,蘇轍派出的信使先到一步,起碼讓他的兄長能有半天的時間把驚魂先定下來,然後考慮怎麼對付的問題。後來事實證明,蘇轍因為這樁罪被貶到了筠州。我們知道在古代的封建官場上,不要說兄弟之間,父子之間都投井下石。他做的第二件事是什麼呢?他第二件事是馬上給朝廷上了一道奏章,請求削掉自己所有的官職,用來贖兄長的罪過。你要知道,蘇軾和蘇轍早年的時候志向都是很高遠的,我們原來說了,他們兩個學養豐厚,所以不懼怕考試,一考就考個很高的名次。考那麼高的名次干什麼,又不是掛在牆上,弄在相框里邊做獎狀的,是要有為於天下的。那麼現在哥哥遭了這么大的難,做弟弟的不但通風報信、以身試法,而且要求削減自己的官職用來贖兄長的罪過,這個在古代的封建官場上是極為少見的,如果不是知己,很難有這樣的行為。(那麼)當蘇軾知道,他是誤以為自己要被判了死刑的情況下,他首先想到的一個人是誰呢?是蘇轍。給他弟弟寫了一首絕命詩,很有名的: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獄中示子由》(節選)

我這一輩子跟你做兄弟我還沒做夠,我下輩子、下下輩子,我都要跟你永遠世世代代,永永遠遠地結這個兄弟的情意。(這個)一個人快要死的時候,在面臨死亡的威脅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第一個人,這個人在他的生命當中占據著最高的位置,最重要的位置,最要害的位置。雖然後來是一場誤會,但是卻由此檢驗出了兄弟兩個人的感情,兄弟兩個人的知己之心。

畫外音:北宋朝元佑更化時期的九年時間,蘇軾蘇轍兄弟共同經歷了他們政治生涯的頂點,後來,隨著政權更迭,新黨重用,身為舊黨人物的蘇軾蘇轍同時被貶,他們也共同經歷了政治生涯的谷底。其中,最受新黨記恨的蘇軾當然首當其沖,被貶到了遙遠的廣東惠州與海南,而蘇轍也在後來被貶到了廣東雷州。在這樣的艱難情況下,蘇軾蘇轍的兄弟之情會受到影響嗎?蘇軾這一路上,以及落腳之後的巨大開銷,會有人來幫忙解決嗎?而蘇軾蘇轍兄弟兩個人的最後一面,又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

康震:那麼現在問題就來了,因為蘇軾這個人雖然官做得很大,但是他平時並無積蓄的習慣。他要從當時他在定州做知州一直要跑到現在的廣東的英德,然後再到廣東的惠州,那要走很長的路,需要大量的盤纏。怎麼辦呢?他只好到弟弟家裡,請求經濟上的援助。蘇轍一下子就給了他多少錢呢?七千緡。七千緡是一個什麼概念呢?相當於七百萬文錢,七百萬。就是我因為受了您的連累,我也被貶到汝州了,我這兒也犯愁的時候,我給你七百萬。當然有的人說了,哎喲蘇轍真有錢哪,是啊有錢是我自己的,我憑什麼給你啊?我自己也可以用啊。給了他這七百萬錢,這七百萬錢可是救命錢,那麼這七百萬錢應該說對於蘇軾後來到了惠州,甚至到了海南,甚至從海南返回來以後安置家業,起了很關鍵的作用。你看,兩個人不但在政治上互相為對方著想,那麼在經濟上,蘇轍可以說是傾囊相助,這個在世風澆薄的官場里邊,更為少見。

宋代有一部很有名的史料筆記叫《老學庵筆記》。那麼當時呢,這個《老學庵筆記》里邊記載了兄弟兩個人見面的一個場景:蘇軾將由惠州再次被貶到儋州海南,而蘇轍呢也將被貶到雷州。他們兩個人在哪兒見了面呢?在藤州這個地方見了面。《老學庵筆記》裡面記載:兄弟兩個人見了面之後啊,很有感慨,在路邊上找了個小吃店,想吃點東西。坐下來以後呢,你想藤州這個地方啊,也是一個蠻荒之地,沒有什麼好吃的。過了一會兒食物端上來了,就是一些很粗糙的餅子,還有一些味道很奇怪的菜湯。(這個)蘇轍呀吃了兩口,實在下咽不了,嘆了一口氣把筷子放下了。蘇軾跟他弟弟性格不一樣,狼吞虎咽,一會兒就把不知道什麼味道的這頓飯就給吃下去了,然後看著他的弟弟說了一句什麼話呢?說難道你還要等著慢慢地咀嚼咽下去嗎?說完這句話放聲大笑。後來呀,黃庭堅聽到這個故事,認為什麼呢,認為這是他的老師在踐行佛法的一個很重要的舉動。就是世間的一切苦,都成為磨礪蘇軾心靈世界的很重要的契機。那麼再苦的苦,再難吃的飯,再難喝的水,對於蘇軾來講,也是一種磨礪。但是對於蘇轍來講,就未必如此。

兄弟兩個在藤州見面了以後,知道蘇軾將要渡海而去,不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見上面,所以呢,兩個人在路上走得很慢。到了雷州以後,當天的晚上,蘇軾的痔瘡犯了,疼痛難忍,一個晚上都在呻吟。蘇轍一晚上也沒有睡覺,在枕頭邊上給他的兄長念陶淵明寫的《止酒詩》,勸他的哥哥把酒戒了。到第二天早上,他陪著哥哥過了徐聞,來到海邊,這是他們兄弟兩個人最後一次的見面。所以兄弟兩個人應該說從小在一起長大,走出了眉山,眉州,最後在晚年的時候卻沒有能夠再次地聚首,這對於兩個亦師、亦友、亦兄弟、同時也是最為親密的知己來講,是一個悲劇。但是我們也要說,正是由於有了蘇軾和蘇轍兄弟,才使得中國的文學史出現了耀眼和光彩的一段;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兩個人,我們才真切地體會到什麼叫患難知己,什麼叫休戚與共,什麼叫做最為真實的、真誠的人心,無論是對於我們現在的生活,還是對於未來的生活來講,我覺得蘇軾和蘇轍,就像兩盞明燈,能夠永遠照亮我們未來的路途,也能夠照亮我們每個人的人心。我想,這就是蘇軾和蘇轍手足之情給予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

畫外音:蘇軾蘇轍分手之後,蘇軾在海南生活三年,之後,在北返的過程中,病逝於江蘇常州,終年66歲。蘇轍為兄長做了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墓誌銘,之後隱退在家,74歲時病逝於河南許昌。回望蘇軾蘇轍兄弟的情深意長,的確令我們感動與扼腕嘆息,他們的這段手足之情也成為人們千古傳頌的一段佳話。就讓我們重溫蘇軾的那篇千古絕唱《水調歌頭》,作為本期節目的結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畫外音節目預告:有人說他與革新派、保守派都有矛盾,真是一肚子不合時宜。可他卻說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蘇軾作為中國文學史上一位罕見的通才人物,他在我們的腦海中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印象,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康震將走近大文學家蘇軾,剖析他的廬山真面目---《東坡印象》。

⑤ 康震教授講詩詞說的都對,為什麼寫起詩詞來又

電視機外,他同樣是一位能講、會講的好老師。

他的唐詩選讀公選專課,300人的教室屬能擠進去400人,還有不少學生自帶板凳來上課。他自己的學生甚至都不願意透露星期幾上課,「怕來的人太多搶不到座」。

這樣的盛名之下,他卻說自己是個普通人。

他師從嚴格的學術泰斗霍松林先生,一度擔心自己不能畢業;他愛看科幻片、槍戰片,最愛《拯救大兵瑞恩》;他愛和兒子打游戲,為「拆槍」比不過兒子手快而心生苦惱;他偶爾做飯,拿手菜是常見的酸辣土豆絲。

這樣一個精力充沛又沉澱深厚的「活潑」康震,中文教授,畫畫愛好者,讓沉寂千百年的古詩詞活了起來,重新煥發出萬分迷人的魅力。

⑥ 觀百家講壇康震老師《唐宋八大家》之韓愈後讀《師說》有感!(原創)

[觀百家講壇康震老師《唐宋八大家》之韓愈後讀《師說》有感!(原創)]觀百家講壇康震老師《唐宋八大家》之韓愈後讀《師說》有感!

今天看了百家講壇康震老師《唐宋八大家》之韓愈,再次拜讀韓愈的千古名篇《師說》,頗有幾分感想,寫出來跟大家一起交流,觀百家講壇康震老師《唐宋八大家》之韓愈後讀《師說》有感!(原創)。
《師說》里有幾個觀點:
1、古之學者必有師。開篇的這一句,我是覺得表達了一個觀念,就是: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有很多同學經常會說,我是學某某專業的,你說的這個不適合我。我對這種說法是很不以為然的。因為人都是學而知之,不存在適合不適合的問題,只有你學不學的問題。可以這么講,你有能力去學任何一門專業,只不過報考大學的時候你只能選擇一個專業來讀而已。
2、接下來談到: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主要批判不重師道的錯誤態度和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師說》中談到的這點,就是說古時候的聖人,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聖人也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聖人能跟從老師請教,我覺得這種聖人就是有那種空杯的心態,否則你自己本身就是個滿杯,還能學得進什麼東西呢?所以,良好的空杯心態是一個人能不斷進步的條件之一。
3、以孔子為例。引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這點個人覺得也是很重要,有些人好為人師,但是他們意識不到弟子不必不如師。在現代的實踐中還不只是老師之於弟子,甚至有很多人以為以前不如自己的同學,過了若干年之後那同學還是不如自己。《師說》告訴我們,老師與弟子是辨證的一種關系,現在的老師將來可能是別人的弟子,現在的弟子將來也可能是別人的老師。
我覺得在各個高校求學的莘莘學子都將成為我們國家未來的棟梁,這些《師說》中的道理還是對我們有很好的指導作用的。除此之外,我還覺得讀書不能讀死書,學也不能死學,要活學並且要活用。看了百家講壇康震老師的《唐宋八大家》之韓愈部分,也才有機會來重溫這《師說》。老師講授的目的不只是讓我們了解和知道,而是讓我們掌握和理解,並且要和自己的實踐相結合,也就是學以致用。大多數的學生都是聽的時候很有道理,但是講授完課程之後如果你讓他來說一說,他們就沒有任何的見解。所以我認為:我們的莘莘學子要把握這個路線:學-思-用。老師講,我們認真聽,老師講完我們要經過自己認真的思考和加工,最後再通過以後的實踐來表達出來最終完成對社會和國家的貢獻,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讀後感《觀百家講壇康震老師《唐宋八大家》之韓愈後讀《師說》有感!(原創)》。可以這么講,對於康震老師對於唐宋八大家的講授,如果只觀看不思考等於白看,只思考不運用等於白思考。
最後需要闡明一點,韓愈說: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也就是說,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首先是傳道。道是什麼呢?從字面意思就是道理。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老師,首先就要有德,這裡面得道,最好解釋為道德,道理。我為什麼要強調這個道的道德方面的意思呢?因為我們的社會所有的人都是由老師教出來的,因為古之學者必有師。。那首先老師本身就要有德,甚至說老師就是要德才兼備。否則,老師本身就無德,怎麼能教出德才兼備的人才呢?這幾天某大型門戶網站爆出新聞:某大學校長貪污受賄,某大學常務副書記涉嫌貪污受審等等,我們不免要深思:難道這些大學校長不是我們的學校培養出來的所謂傑出人才么?他們是人才么?他們有德么?如果我們培養了很多年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是無德之才,那隻能是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危害,這樣的人才還不如他們無才。
綜上所述,我們的未來需要的是更多的德才兼備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才會是德才兼備的人才。從《師說》聯想到我們的教育,聯想到我們的小學教育,聯想到我們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只有讓高尚的品德從小學生起就開始寫入他們的幼小心靈,我們的社會就會越來越好,違法犯罪才會越來越少,貪污腐敗就會越來越少!

【原文】

⑦ 大家有聽過喜馬拉雅的康震品讀古詩詞嗎怎麼樣值得入手嗎

你好,喜馬拉雅好些讀詩詞的音頻都是免費的。你可以找找有沒有你喜歡的。如果你確實喜歡康震品讀古詩那就值得入手。

⑧ 關於康震老師的課程免費學習的群,是不是都是虛假的

也不一定,有些群錄制了視頻,是可以免費的!

⑨ 康震教授在詩詞大會上回答問題是否備課,竟如此嫻熟

肯定是有過准備的,他們應該是實現知道這場會出現什麼樣的題目,而且他個人也是特別喜歡主席詩詞,每次點評都會有感而發

閱讀全文

與康震語文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