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6課青山不老的重點
1、識「虐、踞、淤」,理解「肆虐、風雨同舟、三番五次、歸宿、山川共存、內日月同輝」的意思。容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理解老人所創造的奇跡,說說青山不老的含義,領悟老人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是六年級上冊嗎
⑵ 新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16課青山不老課件
點擊鏈接,這里內有容http://wenku..com/link?url=o22Z-7FkOS1utafOzU4BMNlr_8frGMnirNg_-mqVlar9qJH_mU1ElxgYTDdHxTaiIk0NqG3Ju
⑶ 小學六年級上冊第16課
你們進度好快 等一下
⑷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6課
我才學到第二單元。等我學到再告訴你
⑸ 第16課《盼》課件人教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
第16課《盼》課件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誰知道?
⑹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十六課課文
你還我也是讀小學的,望採納!
16 * 青 山 不 老①
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里,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kàng)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
我知道這條山溝所處的大環境。這是中國的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nüè)的地方,是乾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jù)之地。過去,這里風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頭。縣志載:「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②而墜。」③就在如此險惡的地方,我對面這個手端一桿旱煙袋的瘦小老頭,竟創造了這塊綠洲。
我還知道這個院子里的小環境。一排三間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飯,帶上干糧扛上鐵鍬進溝上山;晚上回來,吃過飯,抽袋煙睡覺。65歲那年,他組織了七位老漢開始治理這條溝,現在已有五人離世。他可敬的老伴,與他風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樹回來時,發現她已靜靜地躺在炕上過世了。他已經81歲,知道終有一天自已也會爬不起來。他唯一的女兒三番五次地從城裡回來,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後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他敲著旱煙鍋不緊不慢地說著,村幹部在旁邊恭敬地補充著……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跡。去年冬天,他用林業收入資助每戶村民買了一台電視機——他還有宏偉設想,還要栽樹,直到自己爬不起來為止。
在屋裡說完話,老人陪我們到溝里去看樹。楊樹、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窪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著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老人說:「這樹下的淤(yū)泥有兩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這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
看完樹,我們在村口道別。老人拄著拐杖,慢慢邁進他那個綠風盪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許老人進去後就再也出不來了。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已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本文作者梁衡,選作課文時有改動。②丈:原市制單位,一丈約等於3.3333米。③這句話的大意是,風大的時候,能把牛馬等大牲畜吹得向後倒退,有時能把它們卷上七八米的高空再拋下來。
⑺ 六年級上冊語文16課的主要內容。和感受深刻的句子,並寫出體會。。還要分段!反正是預習
一位老人,在環境這么為惡劣的情況下,不顧惜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在這里生存專,一直種樹,老人屬還有個更宏偉的夢想,一直種樹到死。我體會到了老人堅定、熱愛祖國的精神,我們要像這位老人一樣熱愛大自然的一切生物為大自然獻一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和熱愛我們偉大磅礴的祖國!讓她越來越強大!~
小提示:完全屬於是自己的話語,並沒有任何的抄襲。謝謝。 我是一名六年級的學生,目前也正在預習第16課 《青山不老》 是人教版的。 如果我答的好,請贊同,謝謝!~~
⑻ 六年級上冊語文同步16課
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溝里,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 我知道這條山溝所處的大環境。這是中國的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是乾旱、霜凍、沙暴等一切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之地。過去,這里風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頭。縣志載:「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就在如此險惡的地方,我對面的這個手端一桿旱煙袋的瘦小老頭,竟創造了這塊綠洲。 我還知道這個院子里的小環境。一排三間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起來抓把柴煮飯,帶上干糧扛上鍬進溝上山;晚上回來,吃過飯,抽袋煙睡覺。65歲那年,他組織了七位老漢開始治理這條溝,現在已有五人離世。他可敬的老伴,與他風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樹回來時,發現她已靜靜地躺在炕上過世了。他已經81歲,知道終有一天自己也會爬不起來。他唯一的女兒三番五次地回來,接他出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後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他敲著旱煙鍋不緊不慢地說著,村幹部在旁邊恭敬地補充著……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跡。去年冬天,他用林業收入資助每戶村民買了一台電視機——他還有宏偉設想,還要栽樹,直到自己爬不起來為止。 在屋裡說完話,老人陪我們到溝里去看樹。楊樹、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窪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而依著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老人說:「這樹根下的淤泥也有兩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這些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 看完樹,我們在村口道別,老人拄著拐杖,慢慢邁進他那個綠風盪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許老人進去就再出不來了。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樣東西。是真正與山川共存,日月同輝了。 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