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那裡有聾人用的口語教才
聾人喪失了聽覺功能,無法自然獲得語言,為了生存,為了表達思想、交流感情,必須藉助手的比劃、指點及表情、姿態等,把某些信息傳遞給對方,看的人則根據視覺器官收到的信號,理解這種信息,這就產生了手語。因此可以說,聽力語言的喪失是手語產生的前提,客觀世界是手語產生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聾人這個特殊的群體就不會產生手語這種特殊的語言。
有人認為語言是手語產生的前提和基礎。事實上,聾人正是因為沒有掌握有聲語言,所以才創造使用了手語。手語的產生不依賴於有聲語言,手語在使用中也並沒有依賴於漢語的語法規則,而有其自身的獨特性。例如:1、顛倒句:葡萄很酸,我不喜歡吃。聾人打成:葡萄酸,吃,我不喜歡。2、省略句:小明在操場上跑步。聾人打成:小明跑步,操場。3無量詞句:我買了三支鉛筆。聾人打成:我買鉛筆三。
漢語有兩種存在形式:口語和書面語。手語在聾人的交際中的作用相當與漢語的口語。把手語看作一種語言也是從這一角度上說的。
從語言學的角度看,有聲語言具備語音、詞彙、語法三要素。如果說有聲語言是以語音、文字為思維的物質外殼,並結合詞彙、語法規則而成為語言。聾人手語則是以手勢動作、表情姿態為思維的物質外殼,並結合手語詞彙、語法規則而成為語言。手語的語音就是它的手勢動作和表情姿態。
打開《中國手語》,序言第一句就說「手語是聾人交際的工具,它作為一種語言以被人們所接受。」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在《漢語拼音在聾啞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說:「事實證明,手語是有使用價值的交往手段,是一種能夠表達思想的無聲語言。
二、兩種語言形式在國內外聾校教學中的現狀
現行的聾校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語言手段,必須以口語為主導,憑藉課文,合理運用手指語、手勢語和板書作輔助語言手段,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看(聽)話,說話能力……」。我國從1956年開始實施口語化教學。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的聾校語文教學依然是以口語為主的教學。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在聾童語言教學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從絕大多數的聾校畢業生的語言水平看,還是極不理想,首先表現為和正常人的溝通之間存在很大困難;其次表現在他們的書面語言經常出現的顛三倒四,丟三落四,胡里糊塗的紊亂現象。提出這個問題不得不提到一個特殊教育界的回歸主流運動。所謂回歸主流就是讓聾人真正的回歸主流社會,實現充分、平等參與社會,共享人類文明的目標。其核心思想是讓殘疾兒童盡可能的與普通兒童一起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改變以特殊教育為主要安置方式的傳統隔離模式,從而使所有殘疾兒童盡可能地從小就參與普通社會中的學習與生活,最終實現特殊教育支流回歸融合進普通教育主流中去的理想。從1880年國際米蘭會議後,口語教學占據了聾教育的主導地位,我國則是從1954年開始實驗的,並在1956年寫入了聾校語文教學大綱。回歸主流就必須讓聾人盡可能的學會說話和看聽話。但是,眾所周知,聾人是聽不清或聽不見的,要求他們看(聽)、讀實在是困難重重。他們能看(聽)懂本班老師的幾個簡單的誇張的口型,在主流社會中又有多大的實用效果呢?
因此,自20世紀80年代起,西歐、北美等一些歐美國家逐步採用了雙語教學,並獲得了成功。他們主張聾人手語是聾人必須掌握的第一語言。現代特殊教育主編沈玉林老師在訪問英國期間,與吉姆·凱爾教授、蘇珊教授(伯明翰大學教育學院)以及其他專家討論過此話題。英國吉姆.凱爾教授說,"雙語"就是掌握和使用兩種語言,一個是第一語言,一個是第二語言。聾人雙語教育就是讓聾童學會兩種語言,使用兩種語言。這兩種語言一種是聾人手語,這是聾人的第一語言,也是他們的母語,應該讓聾童先接觸和學習聾人手語;另一種語言就是主流社會的語言,在英國就是英語,這是聾人的第二語言,聾童在第一語言的基礎上來學習第二語言,而且能夠學好第二語言。
蘇珊教授說:"聾雙語教學是聾教育中採用聾人群體中的語言(如手語)和健聽人群體中的語言(如英語)的一種教學方法。為什麼要倡導雙語教學呢?蘇珊教授列舉了五點原因:第一,手語已被人們尤其是語言學家看作是一種語言;第二,以往的口語教學法的實踐結果已經證明聾童的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第三,聾人家庭來的聾童,其學習能力、理解能力、交往能力等往往高於健聽人家中的聾童;第四,聾校畢業生更喜歡使用手語;第五,一般社會中雙語思想的發展變化,尤其在雙語國家中(如斯堪得拉維亞諸國),雙語的重要作用已深入人心。蘇珊介紹說,在挪威、瑞典、丹麥等國,政府已經明文規定聾校要實行雙語教學,聾雙語教學在這些國家已取得了成功經驗。
從以上的談話中可以看出,雙語教學已經形成了一套理論體系。江蘇省銅山聾啞學校也進行了雙語教學的試驗,並取得了成功經驗。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口語教學依然是我們現行的聾校語文教學的主流。口語教學受益最大的只是這些有殘余聽力的聾啞學生,而這部分學生在聾啞學校中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三、聾人手語和口語使用情況比較
在聾校課堂教學觀摩中,我們經常看到學生在課堂上被限制使用手語,而只能用口語進行交流,有的聾校在低年級階段甚至根本不教學生手語,在課堂上限制手語的使用,要求學生發出聲音來說話。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手語其實是禁止不了的,學生不敢公開在課堂上打手語,但在桌子下還是偷偷地打,或在課後是經常的打,在社會上更是每天必須的交際工具。
銅山縣聾啞學校鮑紅安的調查報告認為聾生主觀趨向的最佳交流手段仍是手語,達53.8%。但同時也可看出,聾生的價值觀也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口語因其能適應主流社會而被28.3%的聾生所認可,書面語因其能較好地與各種人群進行溝通,而被30.2%的聾生認可。從調查報告也可以看出,聾生在交往的過程中,作為交流的主體,較多使用的交流手段是手語,而作為交流的客體,因交流主體的不同在與之交流時使用不同的交流手段,如:社會聾人與之交流常使用手語,主流社會人群與之交流常使用書面語,家人與之交流則常是不同交流手段的結合。總之,手語在聾生的交往中占據著主要的位置,是其他交流手段不可替代的。
現在,我們看到中央電視台,各地方電視台已經有了手語同步翻譯。這實際上也承認了手語是一種語言,尊重了聾人習慣使用手語的現實。
四、手語是聾人的第一語言。
英國BRISTOL大學「聾人研究中心」通過研究發現聾童在出生後至三歲期間與聾媽媽生活交往過程中獲得手語的過程,於健全兒童和有聽力的母親在這段時間交往中獲得的語言的過程是同步的。父母都是聾人的聾兒,他們從小就和家人頻繁的使用手語,慢慢習得之後,就有了一套母語的符號系統,這樣就可以大量的接受信息,理解其內容。在教學實際中,我們的確也發現這樣的情況,來自聾人家庭的聾兒要比來自正常家庭的聾兒更靈活,接受知識的速度更快。實際上道理很簡單,語言能力的培養和形成是潛移默化、日積月累中完成的。這種早期習得的第一語言為他們以後學習第二語言打下了極為有利的基礎。我的學生中有一個來自普通學校的插班生(父母都是健聽人),是在初一的時候插進來的。由於他沒有殘余聽力,根本無法適應普通學校的教學模式。插到本班後,因為以前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手語,所打的手語基本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方土手語,或自己創造的手語。老師打的手語他不懂,他打的手語別人不懂。給課堂中師生的交流帶來很多麻煩。他既沒有能掌握好第一語言,又無法學得第二語言,這樣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國外一些聾教育專家做了大量的實驗,得出結論:手語是訓練聾童的一種有效的語言手段,對小年齡聾童的的好處要比大年齡聾人的好處多,同時對口語的學習並無不利影響。那麼造成聾童語言(書面語)習得的障礙又主要在於什麼地方呢?我想還是在於聾童沒有很好的掌握他們的第一語言,缺乏詞彙的積累和沒有很好的掌握漢語的語法有關。這一問題將在《聾人手語對書面語的習得的影響》這一論文中論述。
1997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聾人問題國際會議,大會全面肯定了手語為聾人母語的立場,確認手語為聾人的第一語言。確認通過手語學習本國語言和學科知識最有效。因此,我們應當改革現行的聾校教育體系,在承認聾人手語為聾人第一語言的前提下,從學前教育開始,採用包括手語在內的各種切實有效的交流形式,以達到早期開發聾幼兒智力的目的。
五、聾人手語必須規范化
手語是聾人之間的交際工具,聾校的學生不會因為教師不教學生手語就不用手語交往,這與健全兒童生活在社會中自然學會說話一樣,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的。老師在課堂上不教學生手語造成的後果就是手語的極其不統一。各種地方手勢就會越來越多。這就好象普通話和方言的關系。筆者在近十年來幫助公安系統審問來自各地的聾啞人的過程中就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來自全國各地的聾人都打著各自的方土手語。很難看懂到底說的是什麼,如果是讀過書的,還能藉助文字來說明。如果是沒讀過書,那可就根本沒辦法翻譯了。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都能教學生標準的聾人手語---《中國手語》,這樣聾生的手語就統一規范了。也就不會出現聾人看不懂中央電視台的手語翻譯這種情況了。
讓聾啞人真正的掌握他們的第一語言---聾人手語。聾人手語是他們最常用、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他們學習其他語言的基礎。現行的以口語為主的聾校教育體系是並不十分適合大多數聾人的實際情況的。
⑵ 北京有沒有免費的聾啞人職業培訓學校,能上文化課的,所以急需啊~
不知這個能不能幫助到你,有個聾啞兒童免費職業培訓的機會: 北京市大興內區博愛孤老殘兒促進協容會教育培訓分會擬於2011年10月舉辦聾啞職業培訓班。
7—25周歲聾啞人員,免學費、學習所需資料材料費、食宿費。
由北京黃浦大學、北京民族大學玉藝術理論教授潘德珠先生。由中國書畫藝術界名家、中華金獎藝術家、21世紀傑出華人書畫藝術家王敬琦先生親自指導授課。高蹺跳繩吉尼斯世界紀錄獲得者丁加偉先生。親自指導授課。
課程包括:
一、基礎知識文化課、語文、數學、美術等義務教育文化課
二、玉石雕刻職業培訓
三、書法篆刻職業培訓
四、職業高蹺理論課、高蹺實習課、表演藝術、剪紙等手工製作
聾啞孩子學習期滿後,具備初級雕刻工水平,學習期滿成績優秀者分會協助安排工作。高蹺藝術學習優秀,可提供央視及其他電視綜藝節目上鏡的機會,在國內外文化交流中,推薦學員,協助安排工作。
具體地址:北京市大興區禮賢鎮兒童福利院
⑶ 求北京免費的聾啞人職業培訓學校,可以上義務教育文化課的,急需啊~
北京市大興區博愛孤老殘兒促進協會教育培訓分會擬於2011年10月舉辦聾啞職業專培訓班。
7—25周歲聾啞人員屬,免學費、學習所需資料材料費、食宿費。
由北京黃浦大學、北京民族大學玉藝術理論教授潘德珠先生。由中國書畫藝術界名家、中華金獎藝術家、21世紀傑出華人書畫藝術家王敬琦先生親自指導授課。高蹺跳繩吉尼斯世界紀錄獲得者丁加偉先生。親自指導授課。
課程包括:
一、基礎知識文化課、語文、數學、美術等義務教育文化課
二、玉石雕刻職業培訓
三、書法篆刻職業培訓
四、職業高蹺理論課、高蹺實習課、表演藝術、剪紙等手工製作
聾啞孩子學習期滿後,具備初級雕刻工水平,學習期滿成績優秀者分會協助安排工作。高蹺藝術學習優秀,可提供央視及其他電視綜藝節目上鏡的機會,在國內外文化交流中,推薦學員,協助安排工作。
具體地址:北京市大興區禮賢鎮兒童福利院
聯系人:丁加偉
⑷ 四年級下冊語文27課中的聾啞人的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在哪
把文章發過來,我告訴你
⑸ 一個成年聾啞人想上聾啞學校,請問知情者有什麼好的建議
現在畢業了沒有分配工作啊.過去的有啊..都是自己找工作啊
⑹ 聾啞人識字嗎假如會,怎麼認識字
去聾校語文立體教學
聾校語文教學是一門最艱巨的學科,也是涉及整個聾教育的大問題,本人撰寫了一篇文章供同行討論。
淺談聾啞學校語文的立體教學
多年從事聾教育的老師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聾生的語文最難教,化的精力最大而收效較小。一般九年制的聾校畢業生,能寫好文章的不多見,而詞語顛倒、句不達意、結構紊亂的為數不少。這是什麼原因?是否有良策可治?我們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開展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在實踐中也制定了一些具體的方法和措施;初步有這些體會:
一、抓好語文學科的主陣地。
聾校語文教學大綱中這樣寫到:語文是對耳聾學生「進行發音、聽話(看話)、說話和祖國語言文字教學,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聽話(看話)、說話、閱讀和作文能力,發展觀察和思維能力,並受到生動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
原上海出板社出版的聾啞學校低年級語文要求學生掌握398個普通話常用音節的讀音(直呼音節),這樣有利於學生藉助拼音學詞識字和說話。在漢語拼音教學的同時要打好字詞基礎,讓學生在理解、掌握課文中詞語基礎上認識生活中遇到的生字新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拓寬識字學詞的渠道。我們稱為它為「每日一詞」
中年級要嚴格進行句和段的訓練。在低年級的教學中學生掌握許多詞語和初步建立了句子的概念。隨著年級升高,在句子教學中,不但通過直觀讓學生理解復雜的句意,而要重視培養他們認識事物間關系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生正確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懂得句子間的內在聯系。運用多種練習方法(如句式練習、用詞造句、縮句、擴句、改換句式、仿造句子、看圖寫句、看演示寫句子),使句子教學生動有趣,同時又能讓學生在各種練習中逐步掌握句子。盡量做到天天練、日日寫,我們稱它為「每日一句」。在此基礎上要進行連句成段的訓練,如:看圖寫連貫的句子、看演示寫一段話、連篇成段等。讓聾生將已掌握的句子串起來連成一段,說明一個事物、敘述一件事情、反映一個問題,為連段成篇打好基礎。
高年級進行篇章的綜合練習。作文練習五、六年級每學期十八篇,七、八年級每學期十七篇。主要形式有「片段練習」、「看圖作文」、「命題作文」、「應用文練習」、「對話練習」及「修改作文」。除抓好這些教材規定的篇章練習外,必須結合本地實際和聾生活動范圍增加一定數量的篇章練習。如「參觀記」、「影評」、「讀書筆記」、「書信」、「日記」等。日記的練習對聾生很有高的實用價值。一篇好的日記,就象一篇作文一樣能描述一天中的某一件事、某一個人物、某一事情的情節。我校對五年級以上的學生要求每個星期寫三篇日記,九年級畢業時一個學生就有500篇左右的日記練習,語文知識和寫作水平必然會有顯著的提高。例:陳義東同學每個學期都能按照這樣的要求做了,畢業後來信感謝老師對他的辛勤教育,這封上千字的來信基本無錯誤之處,老師看了說「這樣的畢業生--合格。」
二、在數學、常識、思品等學科進行語言文字教學
「語文是學好文化知識的工具」,語文學好了對其它學科的學習當然有利多了。由於聾校的教材體系不同於普通學校,聾生的認知能力又落後於健全孩子,我們不能單靠語文教師孤軍作戰,而要發揮諸種學科教師的積極性,進行協同作戰。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對各學科提出語言文字教學的要求。聾校語、數兩套全國統編教材與普通小學教材相比較,語文學科明顯低於數學學科的要求。其它學科還未能形成體系,各地聾校所用的教材還不統一。數學、常識、思品等學科中出現大量字詞超前於語文學科,這對該學科的教學帶來一定影響。最突出的是數學學科,在運算定律、概念、算理、應用題中出現的大量生字詞。如處理得好就會形成良性循環,處理不當會造成惡性循環。這也是聾校「應用題教學難」的結症所在。我們對這些學科出現的生字詞要求任課教師借用漢語拼音這個識字拐棍為聾生及時掃除障礙,形成本學科的教學語言。
2.加強各學科的備課管理。備課是上好課的基礎和前提,要使各科教學都都能注重聾生的語言文字教學,必須加強各學科的管理。我們為了形成語言文字教學的整體要求,對各學科備課進行了改革,提出了備課不僅要備好教材、學生兩頭知識結合點的教學方法,更要備好本課中的學的生字新詞及這些字詞所組成的句子和怎樣掃除這些字詞的障礙。如何使學生掌握本課的有關語言。備課項目中還專門設置了「語言訓練」欄目,要求各科教師在備課中都能按照整體要求在傳授本學科專業知識的同時,完成語言文字教學的任務。
3.開展跨學科的教學研究活動。為了使各學科相互了解語言文字教學情況,近年來我們開展了跨學科的教學研究活動。一是跨學科的互相聽課。我們對各科老師規定每學期的聽課量,其中要求聽本學科的佔60%,其它學科的佔40%。二是組織全校性的評課活動。每個教研組每學期由一位老師上大組課,全校各科教師都參加聽課,聽後進行評議。評議該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是否綜合進行語言文字教學,效果如何。
三、在學習生活環境和各項活動中滲透語言文字教學
要使聾生在校期間學到扎實的語文知識,具有一定的閱讀、寫作能力。這不僅要抓好語文學科和其它學科的教學,而且要重視環境對學生的影響以及各項活動的滲透作用。
1.學習環境。教室是學生主要的學習場所,在教室里應根據不同年級的語文水平創設不同的語言文字環境。例如:黑板報低年級應出些漢語拼音、看圖識字、看圖寫話;中年級可出每日一句、句子訓練、看圖學句;高年級可出日記選登、文章節選、讀書筆記等。還有學習園地、知識角、紅領巾角等都可成為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產生影響。
2.生活環境。聾校一般都有住校生、而縣(市)級聾校則更多些,因此生活環境對聾生語言文字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學校一日常規。早晨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晚上應怎麼安排。一日三餐的菜譜、菜的名稱,如何種植,它的生長情況,成熟後又怎樣加工成菜餚等,周末文藝生活電影電視,我們將生活常規形成文字,菜譜請人填寫,電影電視打上字幕或用手語翻出,使聾生在校生活處處能學到語言文字。
3.各項活動。聾生從小失去聽力,缺乏父母、親戚、鄰居的語言訓導。在聾校每一項活動都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例如:外出參觀學習,教師事先要對活動內容、過程進行周密考慮,向學生提出參觀要求:看些什麼?學習那些東西?會用上哪些語言?參觀時老師帶上一些卡片、粉筆,學生帶上小本子,看到什麼就能及時進行教學,回校後要求學生及時整理成文;在組織觀看電影、電視、戲劇時要求教師及時將故事主要人物、情節、事情發展情況隨時告訴學生,促進學生思維的形成和發展,提高他們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⑺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課文27課主要內容是什麼
課文記敘的是來作者在自西湖玉泉看魚時,發現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經過多次觀察,作者不僅發現他所畫的魚活靈活現,還發現了他是一位聾啞人,所以欽佩之情油然而生,這件事的記敘,說明畫畫只有看得真切才能畫得逼真的道理(這個道理可推到其它方面),贊揚了那位聾啞青年做事認真,極端投入的品格。
⑻ 大家好,我是聾啞人,我心裡有一個問題想不明白。
你的意思是聾啞人的九年教學里竟然沒有化學,生物,物理,地理四個門科,版還有語文,數學權,英語跟正常人所讀門科差別大。
到高中,門科不容易和正常人一樣。有了物理門科,但難過的是缺少是三個門科化學,生物,地理。特別是沒有專門建實驗室和實踐
這個很簡單的,因為在一定意義上,你們對外界的信息的接受度是有限的,所以學習的內容會有不同的
⑼ 當一次聾啞人或者殘疾人寫一篇作文三百字
我想我是不能代表學生們的喜好的,可以當一回盲人,我明顯感覺有些犯難了,書中要求我們參加一次體驗活動:同學們,當一回家。」讓學生體驗什麼呢,也可以做一天老師,與大家交流?孩子們又最願意體驗什麼呢,我讓各個小組長把他們討論的結果交上來?請同學們先預習一下習作7?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然後分小組討論你們最想體驗的活動:翻開語文書,參加一次文體排練或社區活動……把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寫出來,明天該是我們的習作課了。一段時間以後,你們在家做好防護措施,在班級內也開展一次護蛋體驗。給學生通報結果後,注意不要放在盒子里,讓小組長記下來,老師想徵求一下大家的意見、聾啞人。結果發現全班五個組,轉眼間新課即將結束了。另外兩個小組分別想體驗「盲人」與「老師」,大家都同意少數服從多數。師,我們這一冊語文書最後一篇習作要求是「組織一次體驗活動,你們最想體驗什麼呢、殘疾人,有三個組願意和例文中的小作者一樣來一次「護蛋」體驗的,最終決定體驗什麼上課時徵求他們的意見。我要求大家明天從家裡帶來一個雞蛋,我們明天開始一中午的護蛋體驗快樂體驗輕松寫作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習作7《護蛋》習作教學實錄 2013年5月27日 下午課前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