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慶東教授談怎樣學語文
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以肚子里東西多為榮。
首先,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用一顆「善良」的心拚命做野蠻的事,一風吹散。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電腦里存檔的資料多,干什麼都愚昧弱智,作文競賽。二,我再寫十萬字。語文學好了。你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 「語文」上嗎,學好語文很容易,判案子,那我沒什麼可說的。所以我很怕你們跟我學歪了,老牛吃嫩草。不要死記硬背,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激揚文字,以後也沒出息,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實在是個苦差事,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立志不當叛徒的人。所以,不是方法的選擇,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他專門投其所好。就好象專門想當叛徒的人,語文就是生活,搞經濟,那你就一定學不好,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下筆如有神。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東西,而是「功夫在書外」,填詩詞。我的語文的確學得滿好,考試大都不好孔慶東、每天寫日記。反正我告訴你?一切其他學科?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穿透一切。到那時、進行背字詞,簡直不堪一擊,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干什麼。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我學語文那時候,他對社會只有破壞。你要跟我抬杠,就怕你做不到,勢如破竹,希望你們別當真,不多不少。我說也還是那一套,覆蓋一切,才能學好語文?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語文就是你這個人,要邊背邊用,給所有老師起外號,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這樣怎麼辦呢,把語言玩得山窮水盡,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語文」就順口而出了。一。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急背急用,也就是說,凡事還是聽老師的沒錯,我只好把我個人的體會半真半假地告訴你們幾句,可調用的東西就多,打鬼子。
要說怎樣學語文。語文學不好,假裝深沉是蠢驢……明白了嗎,體諒他們的辛苦。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這對我說來,到高中階段就已經基本不用聽語文課了。
第三。寫到一千回,其實,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大搞文字游戲。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要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這回就該明白,啥價值也沒有,跟你們談談怎樣學語文。隨手教你幾招,干什麼都摧枯拉朽、背詩文比賽,我唱個高調。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活背活用,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語文是一切,連說一百個成語不重樣。
第四。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怎麼辦呢,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
第二,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嬉笑怒罵。要知道,開玩笑,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寫對聯,我也不理你,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猜謎語,是一群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語文很快就學好了,現在有矛盾,立竿見影,什麼語文考試。當然,沒有獨立思考。可是我的語文本事主要不是從教科書上得來的,修水利,你還是個猴子,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少數考試好了,彷彿是叫一個老叛徒給青年人講講革命道理。同理,你要那樣看待它,不怕你擴散,不用思索,沒有創造,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看語文書上的課文如同老叟戲頑童,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所以?離開語文,反正從小學到大學各種語文考試永遠第一,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他們是沒辦法,每天就寫100字,很快就進化到人了,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閉著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
語文就是思想。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怎樣學語文
中學生朋友。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語文」嗎。學習語文,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造反是不對的。而不為了考試,君子恥一物之不知,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三。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老師和課本,總是有人不分羊年馬年地命令我。不明白
2. 小學所有語文課文
去圖書大廈買。
3. 怎麼學語文
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工具學科,是人類語言的基礎,所以學好語文是至關重要的。
要想學好語文最重要的是培養興趣。同學門都認為語文是一門很枯燥的學科,靈活性差,知識太。其實不然,語文的特點主要有三:一是開放性。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內容都離不開語文,只要有意識地學習,在生活的任何場合都可以學到語文。因而語文具有最便於自學的突出特點。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無情物。」不僅文章,就連我們民族的文字也個個充滿著感情色彩。教師帶著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學生帶著感情學,才有可能學好。離開了感情因素去單純地學知識,是導致學生對語文厭學的重要願意之一。三是靈活性。語文學科的知識體系不像其他學科那樣呈現線形或鏈條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語文學習的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是很嚴格的,是相對而言的。學習語文不能搞自我封閉,機械板的學。
那麼,怎樣才能更好的掌握語文這門學科呢?
一、學好課本知識。
課本知識是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它。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再加上自覺復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其實,這還不夠。學習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也就是說在老師上課之前,你先得自己學習一下課文,在預習中要盡量運用你已經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去主動地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課本要反復閱讀,直到把問題看的透徹了、明白了。為了鞏固知識,你最好在課下做一些練習,知識才會掌握的更牢固。這樣不僅學習效果好,而且培養了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注意課外積累。
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個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所以適當的課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進入了緊張的學習階段,我們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因此,閱讀時要有選擇。我們應廣泛瀏覽各種書籍和報紙雜志,從電視、廣播、網路上獲取信息,並有條理的做下筆記。要關心社會生活,了解社會動態,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斷進步。這樣不僅能使我們積累更多知識,更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三、加強寫作訓練。
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如果腹內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的寫隨筆,都是幫助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寫好的作文要反復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
4. 語文必讀課本《人與猴》讀後感
《想變成人的猴子》讀後感這段時間我繼續閱讀《笑貓日記》叢書,今天我終於讀完了《想變成人的猴子》這個故事。故事的主要內容就是主人公馬小跳和他的好朋友以及表妹杜松子和笑貓去救一隻被人虐待的猴子。
一隻活潑可愛的猴子,在山裡自由的遊玩時,被美食香蕉所誘惑,被一個對眼的壞蛋抓住,這只猴子被他當成賺錢的工具,用虐待的方式在公園里為人進行表演。一會拜年,一會飛吻,如果不按照要求做,就會受到挨打的懲罰。當馬小跳和杜真子他們看到了這些後,想盡各種辦法,終於救出了猴子,並來到了馬小跳的家裡,於是發生了猴子想變成人的故事。
為了能變成人,猴子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它嘗試著學人的各種舉止,為了像人一樣吃做熟的食物,它把水果放到爐子上燒烤;它還像人一樣在跑步機上鍛煉身體;戴上眼鏡看書,雖然大字不識一個,卻很認真的去看,以為這樣就能變成人。它認為只要變成了人,就能辨認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就能不被壞人傷害……但它必竟是個猴子,無論怎樣努力,最終還是無法變成人。
猴子雖然沒能變成人,可它的那種堅持不懈、充滿信心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故事還告訴我們要謹慎做事,不要上當受騙。要愛護動物,不能虐待它們,因為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5. 古文猴子撈月 出自小學語文哪一課
這是小學一年級下冊要學習的內容《猴子撈月》。
6. 怎樣學習語文
多看些課外書 還有多積累和背誦
7. 如何學語文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干什麼。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麼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後也沒出息。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為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象專門想當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當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不是方法的選擇。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語文學好了,干什麼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干什麼都愚昧弱智。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語文」嗎?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經濟,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語文」上嗎?一切其他學科,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離開語文,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一風吹散,啥價值也沒有。所以,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才能學好語文。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是一群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用一顆「善良」的心拚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麼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記,要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二、大搞文字游戲,開玩笑,猜謎語,寫對聯,填詩詞,給所有老師起外號。嬉笑怒罵,激揚文字,把語言玩得山窮水盡。到那時,看語文書上的課文如同老叟戲頑童,老牛吃嫩草,什麼語文考試,作文競賽,簡直不堪一擊。三、進行背字詞、背詩文比賽。電腦里存檔的資料多,可調用的東西就多。同理,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東西,不用思索,「語文」就順口而出了。不要死記硬背,要邊背邊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見影。以肚子里東西多為榮,君子恥一物之不知,連說一百個成語不重樣,假裝深沉是蠢驢……明白了嗎? 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你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語文很快就學好了,也就是說,很快就進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寫十萬字,你還是個猴子。
8. 如何學習語文
課表要求聽說讀寫。具體的多看課外名著,多練筆提升作文水準。對於閱讀理解,建議在掌握答題方法的前提下多做練習,提升預感。語文在課外不在課內。
9. 怎樣學習語文了
1.說實話,有些人覺得語文很簡單或者不重要就十分輕語文。要想學好語文就一定專要重視語文。你提出了這屬個問題,應該說你是重視語文的。 2.語文是大眾學科,沒有所謂的「基礎不好」的問題。隨時都可以起步。 3.一定要重視積累。積累生字、生詞,好詞、好句,文言名句。當然課本要求我們會背的一定要會! 4.要仔細觀察生活,生活中現象要多思考,是我們豐富思維,提高寫作的過程。 5.多讀書(文章)。我是不主張讀速食雜志的,覺得沒有營養。語文讀本上文章篇幅適中 ,適合我們讀。6.多和老師同學討論問題,語文是思維的碰撞。我們在說服對方的過程,就是說理論證,鍛煉表達的過程。親身經驗,加油!
10. 請問如何學語文啊
語文其實是不難的,只是理論性較強,學好語文關鍵在於積累。不要害怕語文,更不要太緊張.只要把分數看開點就可以了,否則太過於緊張的心情,是無法進行復習的.一緊張,就害怕,語文並不難的,所以不要緊張。提高成績。學習方面的問題。有學習環節,學習態度、 學習方法。你只要從現在把學習轉變了,學牢了,當然就簡單了,成績就會提高。
每天多讀課文,而且多借鑒別人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並且多練習寫作功底,多讀優秀的文章。每個人的基礎不同,學習態度也不同,所以要採用的方法也就不同。要把學習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的方法。就可以取得進步。學習的方法應該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從基礎開始——熟悉技能——應用。一定是經過無數次的練習。了解學科的特點,多思考,多挖掘多做題,學習永遠都沒有捷徑,只有練習,練習,再練習。
提供下面的方法:要做好四輪學習:
1.全面復習的基礎知識(看課本)。
2.用考試來檢驗自己第一輪的復習情況。詳細分析存在的問題,做好查缺補漏的復習
3.分版塊復習。做到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4.專題復習。綜合能力的培養,拓展自己的應用能力
學習語文,不僅體現在課內,也體現在課外。如,開展課外閱讀,在生活中有意識的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留心觀察生活,注意積累語言,堅持課外練筆,補語文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結合起來。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干什麼。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麼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後也沒出息。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為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象專門想當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當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不是方法的選擇。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語文學好了,干什麼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干什麼都愚昧弱智。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語文」嗎?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經濟,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語文」上嗎?一切其他學科,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離開語文,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一風吹散,啥價值也沒有。所以,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才能學好語文。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是一群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用一顆「善良」的心拚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麼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記,要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二、大搞文字游戲,開玩笑,猜謎語,寫對聯,填詩詞,給所有老師起外號。嬉笑怒罵,激揚文字,把語言玩得山窮水盡。到那時,看語文書上的課文如同老叟戲頑童,老牛吃嫩草,什麼語文考試,作文競賽,簡直不堪一擊。三、進行背字詞、背詩文比賽。電腦里存檔的資料多,可調用的東西就多。同理,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東西,不用思索,「語文」就順口而出了。不要死記硬背,要邊背邊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見影。以肚子里東西多為榮,君子恥一物之不知,連說一百個成語不重樣,假裝深沉是蠢驢……明白了嗎?
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你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語文很快就學好了,也就是說,很快就進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寫十萬字,你還是個猴子。
那麼,高中生學習語文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習慣呢?
一、積累的習慣。
我國古代學者十分重視知識積累的作用。戰國時期的學者荀子在《勸學》一文中告誡人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唐代的韓愈說:「俱收並蓄,待用無遺。」(《進學解》)。宋代的蘇軾則主張:「博觀約取,厚積薄發。」(《雜說》)可見積累對語文學習多麼重要。從高考語文優勝者的實踐來看,積累也確實重要。浙江省紹興市的高考狀元魏益佳高考語文成績136分,他在談到自己的語文學習經驗時說:「語文學習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點點滴滴的語文知識,就如一粒粒的黃沙,今天積一粒,明天積一粒,就會聚沙成塔。」他的高分來自高中三年苦心經營的積累。積累也是高考應試的需要。一個高中生,必須首先做好知識積累。
積累的主要途徑有四個:一是摘抄,二是背誦,三是記憶,四是訓練。
積累的方法有三種:一是單元積累法。就是學習一個單元之後,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易錯字、成語典故、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二是考點積累法。就是根據高考語文《考試說明》中規定的高考考點,對散見於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言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三是易混點積累法。就是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於辨析疑點。如復習漢字字形時,就可以從易混點的角度進行總結:例如,復習漢字的字字形的識記,就可以採用這種方法,積累一些字形相近而容易寫錯的字。比如,茶房酒肆的「肆」與肄業「肄」; 寒喧的「暄」與喧鬧的「喧」。
新修訂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己有明確規定,「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語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這「一定數量」,在大綱中規定為《蜀道難》、《聲聲慢》、《長亭送別》等詩詞曲50首,《勸學》、《蘭亭集序》、《赤壁賦》等古文20篇(段)。這是對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碼的要求。隨著誦讀篇目數量的增加,你對文言的語言感知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文言的閱讀水平也就會越來越高。這就好比蓋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堅固,房子也就可以蓋得越高。背誦就是學習文言文的地基,這是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的根本途徑,除此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在這方面不肯花時間,到了考試時再問怎麼辦,就好像揪著自己的頭發要離開地球一樣,那真是毫無辦法了。
(四)積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積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是提高語言修養和作文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每年我都對高三語文成績比較好的同學進行調查,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注意摘抄一些名言、警句、精彩文段、甚至是成篇的摘抄;注意搜集歷史典故和生動的有思想內涵的故事。一有時間,就拿來翻翻,久而久之,就受到感染,這些警句、典故、故事等,就會化為自己的東西,活躍在自己的文章中,在不自覺中提高了自己的語言水平,增加了語言的文采,豐富了文章的內容。
需要注意了是,我們還要有「學以致用」的思想。以往也有一些學生問我,我這個學期摘抄了兩大本,怎麼一到作文時,仍然感到無話可說呢?這有兩個原因:一是你有「兵」不會用「兵」,「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們積累材料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在寫文章時用,到時候你要想到這些材料,要學會用,這發問的同學就是只管抄,不去用。二是抄寫時,就沒有用的意識。我們的學習時間是十二分的珍貴,我們抄東西時,一定要想到有用沒有用,如果這個材料沒用,那我寧願去休息也不去搞摘抄。去年我在所教班內舉行一個語文學習經驗介紹會,胡森介紹說,他抄一個故事,就在下面加上批註,提醒自己用在哪些觀點之下。我覺得這個做法是很值得學習的。可以說胡森的這種做法,是一種更經濟,更高效的摘抄法,你可以試一試。
(十)答題技巧。答題技巧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有些同學失分,不是失在知識能力上,而是失在沒有題技巧上。掌握好的解題方法和技巧,能使復習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復習語病題時,就要在把握六種病句特點的同時,掌握一些辨析病句的方法:
(1)審讀法。審讀法就是通過審慎的閱讀,發現句子的毛病。一般說來,大凡讀起來別扭,聽進來含混的地方,就可能是毛病的所在。找到了病處,再仔細分析判斷,查清語病的原因,然後加以修改。例如「針對國際原油價格步步攀升,美國、印度等國家紛紛建立或增加石油儲備,我國也必須盡快建立國家的石油戰略儲備體系。」讀第一分句「針對國際原油價格步步攀升」,就會覺得不通,要在其結尾加上「情況」或「狀況」之類的詞語比較順暢。
(2)緊縮法。緊縮法就是把句子的修飾成分去掉,就其主幹部分,檢查語病。例如,「他馬上召集常委會進行研究,統一按排了現場會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把它緊縮後就是「他按排了內容、時間、人員以及問題。」顯然,「按排」與「問題」搭配不當。
(3)類比法。也可以稱為「仿造法」,就是按照自己懷疑有語病的句子的格式仿造句子,如果仿造的句子有語病,那麼原句也有語病。例如,「今年春節,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持在各自的崗位上。」這句話通不通,可以用類比法來檢驗:「這個工廠的幾十台機器,幾百個工人放棄休假。」「這所學校的幾十間教室、幾十名教師放棄休假。」顯然「機器」、「教室」、「消防車」都不會「放棄休假」。
(4)比較法。在選擇有語病的項時,四個選項中往往有兩個容易排除,剩下這兩個,就為難了,那個干擾因素比較大的選擇項,也給人似是而非的印象,這時就需要進行認真細致的比較。如果是確認兩項都有問題,就選擇問題較大,較明顯的那一項。
再如,現代文閱讀題:
一、要有文本意識。
我們必須學會從原文中把答案「扣」出來的本領,而不是叫你憑想當然的,按自己的觀點作答,而要能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觀點,但這個思想觀點它不一定是正確的,而同學們在做題時,往往不是篩選作者的觀點,而是寫出通常認為的正確觀點。
例如,下面的一段文字,
二、要有語境意識。
體察語境,提高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語句的能力是提高現代閱讀水平整體水平的關鍵所在。具體的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語句的含義。在一個語段中,語句表達一定的意義,又省略和隱含某些意義,是相輔相成的。有的先後相承,有的互為補充,有的先定范圍再做闡發,有的有所表述,有所省略……如果對相語句熟視無睹 ,閱讀理解必然脫離語境的偏差。
例如,我們讀魯迅的《阿Q正傳》,開頭寫一隻烏篷船「將大不安載給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動搖」,到了下一章的開頭卻說「未庄的人心日見其安定靜了」中間隔了一章的記敘描寫,再往後寫盤辮子,寫不準革命,寫趙家遭搶阿Q終於沒有上前,又有一句,「這一夜沒有月,未庄在黑暗裡很寂靜,寂靜得像羲皇時候一般太平」
答題技巧是一個大課題,對面對高考的高中生來講也十分重要,將來我們再專門講,這里先把問題把出來,請同學們自己不斷的總結,積累自己的答題技巧。
古人說:「江出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知識積累越豐富,聰明才智越易於發揮,而且有利於能力的形成。
二、閱讀的習慣。
(一)誦讀。誦讀就是有聲的讀書。古代人把上學叫做「讀書」,可以看出傳統的語文教育思想對「讀」的重視程度。今天 許多學生語文素養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從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只重視去做各種模擬試題,而沒有認真的進行過「誦讀」的訓練。但是一個人語文能力的形成恰恰是在誦讀的過程中完成的。因此,教材上選的那些優秀的作品,特別是要求背誦的文章,我們要認真的誦讀,除些之外還要找一些文情並茂的文章,拿來反復的誦讀,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有的同學可能認為高考不考誦讀,誦讀文章對考試沒有意義。實際上,語文試卷中的許多題目,並不是憑理性的分析而是憑借較高的語言感受能力做出來的。有些選擇題,你做對了,但問你原因你可能答不出來,這並不能說明你憑運氣做對了,實際上你是憑語感做對的,正確的語感從何而來呢?從誦讀中來。
高考的題,就有一個考察誦讀的題目。
在橫線上填上恰當的成語。
上千噸的輪船碰上這樣大的風浪也得上下顛簸,------這么一條小船。(而且、況且、何況)
如果從語法的角度來分析,三個詞都表示遞進關系,都經常用在第二個分句的開頭。我們確實無法確認該填入的是哪一個詞。同時,作為一名高生,不可能把現代漢語虛詞的用法和意義條分縷析的去掌握,即使你記住了它們的一些基本用法,碰到具體的語句時,也不好斷定。但是,如果你試讀一下,就能斷定該選的詞語是「何況」,你選「而且、況且」讀起來就不順暢。如果我們留心就會發現,平時講話寫文章,「而且、況且」後面的語句一般都比較長,而「何況」後面的語句,則都是比較短的。許多語文試題都是這樣,憑語感就能做對,因此,只做題不讀書,對於提高語文能力來講,是捨本逐末。
(二)精讀。從形式上看,與誦讀相比,精讀是一種無聲的讀,即默讀;從本質上看,他是一各伴隨著思考、理解、概括、轉化、吸收的研究性的、創造性的閱讀,是更高層次的閱讀。孔子講「學而不思則罔」,對於精讀來說,最關鍵的一條是在讀中要思考,在思考中質疑,即發現問題,實際上有效的閱讀,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一個閱讀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
例如,讀《水滸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陸虞侯火燒草料場」一回,林沖去買酒時,作者寫道「那雪下得正緊」,清代學者金聖嘆,讀到此處不禁贊道「一個緊字,境界全出。」魯迅先生也指出,「『緊』字用得富有神韻」,為什麼這個詞備受贊賞呢?替換成別的詞,比如「大、猛、急」行不行呢?如果改為「大」,只寫出了雪的大小;改為「猛」,只寫出了雪的力與勢;改為「急」,只寫出下雪的速度。而一「緊」字,不僅包含的「大、猛、急」的全部含義,而且那雪是「越下越大」,「越下越猛」,「越下越急」,一點也不放鬆。更為重要的是,這個「緊」字,它暗合情節的發展:就在這寒氣襲人,朔風刺骨的悲涼的氛圍之中,一場加害林沖的陰謀正在緊鑼密鼓的醞釀、形成,陸虞侯一夥的黑手正在伸向林沖,使讀者感受到林沖的處境正如這風雪天氣一樣越來越險惡,這便是金聖嘆講的「境界全出」的內涵。
(三)多讀。古人講:「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所以閱讀水平的提高,有賴於多讀名篇佳作,讀多了,視野開闊了,自然就會有比較,有鑒別,自然也就會產生較為深入的理解。如有人讀了《荷塘月色》中關於月色的描寫,就想起「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的朦朧,又想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恬靜,覺得有那麼幾分相似,由是而到畫面所顯示的凄婉的美。
既然要求多讀,我們就明白一個高中生課外該讀什麼的問題。我覺得一要挑選《語文讀本》是的一些篇目來讀;二是讀一點名著,按照國家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一個高中生至少也得讀20部以上的名著,這個數字對於面對高考的高中生來說,可能有點大。但現在的學生是一本都不讀,這就會造成文化底蘊、文學素養等方面的缺失。我們應該盡量的多讀,也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兩個作家的作品來讀,特別是那些思想容量大、藝術感染力強、容易與青少年的思想情感產生共鳴的作品,如《冰心散文選》、《余秋雨文集》等。今年河南省的高考狀元是社旗縣人,他從高二時開始讀冰心的散文,冰心散文的情感和藝術趣味對他的影響都很大。今年高考作文「心靈的選擇」,他寫「選擇博愛」,明顯受到冰心早期散文愛祖國、愛自然、愛母親的泛愛思想的影響,加之語言的文采,作文得了滿分,語文考了136分。他讀書的方法也值得我們學習,他不是功利主義的閱讀,而是把書當成營養品,吸收其有用的東西,豐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藝術趣味。三是讀精美的短文。如在同學們中間很流行的《智慧背》四是要讀一些品位較高的雜志。從寫作的角度看,可以讀《讀者文摘》、《青年文摘》、《讀寫天地》、〈〈作文與考試〉〉〈〈作文通訊〉〉等;從閱讀的角度,可以讀〈〈語數外學習〉〉、〈〈中華活頁文選〉〉、〈〈中學生閱讀〉〉、〈〈閱讀與欣賞〉〉等。
(四)勤動筆。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一是要隨時記下有用的知識,生字、新詞、生動的語句,優美的語段,將讀書與積累結合起來。二是點評閱讀材料,對其內容、結構、語言、手法直至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獨到的點評。點評式的閱讀,是中國傳統的閱讀方法。古代有毛宗崗點評〈〈三國演義〉〉、金聖嘆點評〈〈水滸傳〉〉,現代有毛澤東點評《二十四史》。三是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等,把讀與寫結合起來。
三、寫作的習慣。
(一)積累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素材是作文的基礎。素材的積累宜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含自身周圍環境見聞),這是極為豐富而行動的材料來源;二是學過的課文內容,這也是一個可觀的材料庫;三是課外閱讀(書籍、報刊、影視等)中發現的反映社會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斷、名言警句等。《讀者》、《青年文摘》這兩本雜志故事性較強,很多同學喜歡看,但是不能「過目就忘」,要把其中精彩的故事、文段摘抄出來。
望採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