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說勤奮教案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說勤奮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06 07:01:04

❶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

我的事冀教版

❷ 四年級上冊第16課說勤奮讀後感350字左右

說勤奮》是一篇說理性的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學生
勤奮是同,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
的貢獻。

❸ 四年級語文上冊蘇教版教案

您現在的位置: 蓮山課件 >> 教案設計 >> 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教案 >> 正文

16*《母雞》 ★★★
16*《母雞》

作者:佚名 資料來源:網路 點擊數:16 更新時間:2009-9-27 13:33:34

16*《母雞》

學習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歷。

2 鄰居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3 比較本文與《貓》在寫法上的異同點。

一、交流見聞,導入新課

1 交流課前收集的關於母雞的見聞。

2 導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是在熱愛社會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麼,老舍眼裡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雞》。

二、自讀自悟

1 師生共同制定閱讀目標。

(1)圈出生字詞,讀准字音。

(2)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流利、讀正確。

(3)弄清課前「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致怎樣的母雞?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在寫法上個有哪些特點?

2 自主閱讀,邊讀邊批註。

三、匯報交流

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 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1)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語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別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寫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每個事例各用一個恰當的詞語概括。

(3)聯繫上文和生活體驗談談自己對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為「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為什麼?

2 全班交流。

3 同組合作,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分辨褒貶,積累詞語

1 思考討論:

作者在表達自己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感情變化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的感情色彩也發生了變化,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2 分類摘抄詞語。

把自己欣賞的詞句按褒與貶兩類,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復回味,走近老舍

1 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後,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2 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後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課後小節:

當我讀這一課時,被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並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抓住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有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麼為主線,進行交流、體會,最後我還推薦了課外閱讀《麻雀》《柱子上的母雞》。

❹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上《說勤奮》課文里,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我們什麼

通過司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告訴我們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勤奮。

❺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第16課《說勤奮》的讀後感怎麼寫

今天我們學了《說復勤奮》這篇課文,制使我深受感動,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通往理想的橋梁是勤奮,只有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有所貢獻。
課文中講到了北宋著名的史學家司馬光。小時侯,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裡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為止。長大以後他更加勤奮。為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他用了19年時間,終於編成了著名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為我國做出很大的貢獻。

課文中講到了,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他到17歲才進中學。第一學期末,他的學習成績很差,但他毫不氣餒,急起直追。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里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後來他遠渡重洋,到比利時去留學,由於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在歐洲生物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由此可見,即使基礎比別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工夫,也是照樣可以成才的。

這篇課文讓我充滿自信,我要勤奮努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❻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16課說勤奮的課文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什麼?是勤奮。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同學們一定還記得那個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小時候,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裡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為止。以大以後,他更加勤奮。為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他用了19年時間,終於編成了著名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

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到17歲才進中學。第一學期末,他的學習成績很差,但他毫不氣餒,急起直追。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里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後來他遠渡重洋,到比利時去留學,由於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在歐洲生物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由此可見,即使基礎比別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樣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所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如今,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條件雖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記「勤奮」二字。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❼ 四年級語文《說勤奮》是一篇怎樣的課文

《說勤奮》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16課。
這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課文,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❽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全語文教學反思

《普羅米修斯盜火》教學反思
讓學生生動活潑的探究
——創設情境,引導探究
新課程改革以來,學習方式的轉變成為學科教學中急需探討的話題。如何圍繞文本組織學生探究,這一直成為語文教學方式轉變的難點,經過一年來的探索與實踐,我以情境創設為突破口,找到了一條學生自主探究的有效途徑。現以蘇教版第七冊《普羅米修斯盜火》為例,來談談促進學生有效探究的策略。
一、帶入情境:在探究的樂趣中激發學習動機。
學習心理學告訴我們:兒童既蘊藏著學習的主動性,又有可能消失的可變心理。只有維持兒童的這種學習的主動性,才能使學生對文本的探究深入下去,這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文本,採用不同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奇求知,形成積極的探究心理。這種探究心理的形成,對具有好奇心、求知慾的兒童來講,本身就是一種滿足,一種樂趣。所以在導入新課時教師要設法將學生帶入情境,這就保證兒童在接觸新課時,帶著熱烈的情緒,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究中去。
在教學《普羅米修斯盜火》一文之前,為了激發學生對文本內容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伊始我給學生描述了這樣一個情境:在遠古時代,每到夜晚地球上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到,既不能做飯,也不能取火。只能以動物來充飢,只能以樹葉來遮擋風雨。(電腦展示古代人的生活場景),許多人被子餓死,許多人被凍死。望著這樣的悲慘的景象,大家紛紛出謀劃策。是誰為人類取來第一粒火種呢?
課前的這一富有兒童色彩的童話情境敘述,猶如一塊磁鐵緊緊吸引了學生的心,學生們紛紛被調動起來,萌發了探究的激情,從而激烈地想知道人類第一粒火種的由來,為下面探究文本內容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優化情境:在體驗的樂趣中探究文本意境。
學習動機激發起來後,兒童會興致勃勃地學習文本。文本是語言符號的堆積,如果單純的依靠學生自己是無法體會出文本中的意境的。教師要根據文本提供的豐富形象的語言描繪,將它創設成為一種具體可感的情境,並對一些情境優化、篩選出最適合學生生活體驗的情境,並將他們引入情境,讓他們在體驗中感到樂趣,從而保持思維的敏捷,使他們對文本的探究能不斷進行。
《普羅米修斯盜火》一文探究的主題是普羅米修斯是怎樣盜取火種?為什麼要盜取火種?雖然文本中有許多適合學生體驗的文本情境,如角**境、多媒體情境等都能將學生帶入到文本所描述的畫面當中,但是這些情境都不能抓住文本的主旨,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獲得探究成功的喜悅。所以在教學這課時我運用多種手段,將它組合成一個整體情境,並將學生引入情境中自主進行體驗、探究。
我根據文本內容,整合成一個立體的、多角度的多媒體課件。課件中包括阿波羅駕著太陽車從天空中以駛過的畫面,也包括那凶惡的鷲鷹啄食普羅米修斯肝臟動態場面以及當時的場景圖,但是就是缺少主人公普羅米修斯和大英雄赫剌克勒斯。在教學時,我用製作好的服飾讓學生穿上,分別扮演普羅米修斯和大英雄赫剌克勒斯,讓他們在情境中體驗普羅米修斯的堅強無畏與大英雄赫剌克勒斯的強烈的正義感。為了使電腦媒體與人物表演融合恰到好處,我讓他們自己分別設計人物的語言,以便表演時增強效果。下面觀看錶演的同學,充當當時的古人,讓他們想一想,普羅米修斯被宙斯抓走後,以及看著普羅米修斯被鷲鷹啄食肝臟時自己的表情。這樣表演者、被表演者與多媒體融為一體,增強了情境的感染力,為學生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堅強無畏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獲得親身體驗,給他們留下了寬闊的想像餘地,使他們展開了想像的翅膀,飛到文本描寫的廣遠意境之中……另一方面,由於情感的作用,他們的抽象思維也由難變易,對文本的理解,不僅有具體可感的形象,有自身情感的體驗,而且由表及裡對文本內在內容也有了很深的體會。
三、憑借情境:在創造的樂趣中促進思維發散。
學生們通過情境有情有意地感知文本,但語文教學絕不能以此為終點,還要在此過程上,竭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才能,促進他們的思維興奮點的提升。教師要從文本出發或改變體裁,或轉換角度,或引導質疑,或抒發情感,渲染鼓勵創造的氛圍,在此情此境中,兒童的創造性才易於突發表現出來。
學生在獲得情境體驗後思維被激活了,對文本內容的探究一發不可收拾。現將教學中的一個片斷記錄如下:
生:「普羅米修斯為什麼要去盜火,他怎麼不向宙斯要火呢?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我想大家剛才在情境體驗中就想問這個問題,是不是?
生:(齊說)是的。
師:哪位同學已經思考出答案了。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里,同學們只要細心再讀一讀課文,就能找到。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讀一讀。
生:(開始認真讀課文,一會兒,不少學生抬起頭)
師:誰知道了,先來回答。
生:我認為宙斯是不會把火種給普羅米修斯的,宙斯那樣兇殘,說明他缺乏同情心。這從他懲罰普羅米修斯可以看出來。
師:說得有道理。
生:如果宙斯把火種給普羅米修斯,他看到人間煙火裊裊,怎麼會立刻追查盜火者呢?他那樣生氣,肯定不會把火種給人間的。
生:其實,課文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了,要是宙斯肯給的話,人類就不會在無邊的黑暗中度過一個又一個漫長的夜晚了。
生:課文第二自然段也告訴我們要火種宙斯是不會給的。
師:(驚喜的)真的嗎?具體說說看。
生:這一段說普羅米修斯「決心」為人們盜取天火,「決心」就說明有困難要克服,如果要給的話,就不用「決心」了。
師:太好了。同學們,你們從課文的情境體驗中感受這么多的東西,你們真會學習。
……
學生剛從情境中走出,便提出了很有創造性的問題,而且,他們對問題的回答也是那麼富有創造性,是基於文本,又高於文本的創造。這是教師憑借文本情境,恰當的引導所產生的結果。
巧設情境,給學生的探究活動帶來了生氣,帶來了歡樂,改變了探究就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形成新問題」的單一形式,針對了學生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以「文」為手段,以「情」為紐帶,以「周圍世界」為智慧的源泉,促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終於獲得探究的樂趣、創造的樂趣。

❾ 小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說勤奮一課中,寫童第周的一段怎麼分層

是《說勤奮》嗎? 作者通過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的現代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勤奮學習成才的故事,說明「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❿ 說勤奮 課文 原文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原文: 《說勤奮》

一開篇,作者就用一個設問句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還說,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1、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什麼?是勤奮。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板書: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

之後,作者舉了二個例子,一個是司馬光小時候認真讀書,長大了做警枕,最後編制出《資治通鑒》的故事。

2、同學們一定還記得那個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吧, 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 小時候,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裡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為止。長大以後,他就更加勤奮。(板書: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司馬光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天?資聰明)

為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最後,他用了19年時間,終於編成了著名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

另一個是童第周在中學時一開始基礎較差,但通過勤奮努力,成績名列前茅;後來,在留學時,又成功地完成了青蛙卵剝離手術的故事。

3、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他到17歲才進中學。第一學期末,學習成績很差,但他毫不氣餒,急起直追。每天天剛亮,就在校園里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通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了。

問:「毫不氣餒」表現了學習上有一種怎樣的精神?(不服輸的精神)

問:為什麼而「急」?(17歲進中學,成績差)

之後他遠渡重洋,到比利時去留學,由於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在歐洲生物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板書:完成蛙卵剝離手術)

由此可見,即使基礎比別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樣可以成才的。

最後,作者又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4、如今,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條件雖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不能忘記「勤奮」二字。 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10)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說勤奮教案擴展閱讀:

從結構上來說,是非常典型的三段式議論文結構:提出論點——舉例論證——強調論點。學生在學習時,論點比較容易掌握,但是,事例的典型性卻不易理解。第一個事例是古代的,說明天資聰穎的人要想成功,也離不開勤奮。第二個事例是現代的,說明勤能補拙的道理。作者選取這二個事例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從時間性質的不同方面進行了論證,全面而具體。

總結:這篇課文開篇點題,說明了「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這一道理。為了證明觀點,作者敘述了司馬光幼時勤奮,後來編成史學巨著《資治通鑒》,和童第周勤奮成才的故事。如果將這兩則故事進行對比,同學們可以更深入地領會文章的中心。

閱讀全文

與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說勤奮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