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八下語文第五單元詞義

八下語文第五單元詞義

發布時間:2021-03-06 19:28:14

①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一詞多義

http://speed2.zxxk.com/softInfo.aspx?InfoID=370066
很好,
http://www.5156e.com/page/06-06-29/10604.html
可以下載習題
參考資料:專屬http://www.5156e.com/page/06-06-29/10604.html
很好

② 跪求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課外古詩詞的理解性默寫或賞析(包含答案)

八年級(下)理解性背誦默寫
 (一)《酬樂天揚州初席上見贈》(劉禹錫)
1.《酬樂天揚州初席上見贈》中飽含詩人無限的辛酸和憤怒的詩句是:巴山楚水凄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
2.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詩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二)《赤壁》
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對赤壁之戰的歷史結局進行判的句子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三)《過零丁洋》(文天祥)
1.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概括寫出詩人被捕前的全部經歷的詩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2.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現宋朝國勢危亡,個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借地名寫出形勢和情況的危急凄苦的詩句是: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4.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為正義事業而英勇獻身且點明詩歌主旨的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四)《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1.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天下人美好祝願,抒發離人心願的語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此事古難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3.從歷史的角度看,台灣和祖國的分離只是暫時的,這正如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所說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們堅信兩岸終將統一,台灣定能回歸祖國。
4.宋代著名詞人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下闋開頭描寫月光流轉的名句是: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 (五)《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1.張養浩在《山坡羊•潼關懷古》這首曲中,對在離亂中遭受苦難的人民深表同情且點明該曲主旨的句子是: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2.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中揭示出歷史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任何強大的統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終的滅亡的詩句是: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3.《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寫潼關的雄偉氣勢,暗示它是兵家必爭之地的詩句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4.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寫出了潼關地勢險要的句子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 (六)《飲酒》(陶淵明)
1.陶淵明《飲酒》中表現了怡然自得,恬淡閑適,熱愛自然,曠達胸襟的詩句是: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
2.陶淵明的《飲酒》中表明詩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而無車馬喧」的原因是:心遠地自偏。
3. 陶淵明的《飲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說明白,卻又不可言傳的詩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七)《行路難》(李白)
1.李白的《行路難》中通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兩句的動作細節刻畫,形象地揭示了他內心的苦悶抑鬱。
2.李白《行路難》中形象生動地描寫「行路難」的詩句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3.李白《行路難》中體現李白積極進取精神,抒發遠大志向的詩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1.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描寫到被子的兩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卧蹋里裂。
2.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關心民間疾苦,同情勞動人民,表現詩人雖身處逆境仍然能樂觀向上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3.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杜甫舍己為人,至死不悔的決心的兩句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 (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1.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寫冬景)的兩句詩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表達對朋友依依不捨之情的詩句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3.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兩句詩是: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4.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借自然景物寫凄涼寒冷景象(或描寫塞外風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5.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沙漠冰封,愁雲慘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啟下過渡作用)的詩句是: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 (十)《己亥雜詩》(龔自珍)
1.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形象地表達了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且代落花立意,傾吐心曲,表現崇高的獻身精神的句子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寫詩人辭官之後的離愁別緒的詩句是: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 (十一)《贈從弟》(劉楨)
劉楨的《贈從弟》中以山風的猛烈反襯松枝的剛勁的詩句是: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 (十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敘將別之時,氣勢宏偉,已寓不必傷別之意,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調的詩句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來鼓勵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幾千年人們心聲的名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勸慰友人不要哀傷,表達出詩人豁達,爽朗的胸懷的詩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為離別而傷感的詩句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十三)《登幽州台歌》(陳子昂)
1.陳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達陳子昂懷才不遇的詩句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2.陳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發詩人獨立於悠悠天地間,孤獨寂寞之情的詩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十四)《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1.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以春景來烘托友人間的依依惜別之情(或描寫送別環境)的詩句是: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2.《送元二使安西》中直接表現對朋友真摯感情的千古名句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十五)《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1.《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中運用想像抒發作者豪情壯志,表現詩人不凡抱負的詩句是: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2.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中以無盡的流水喻無窮的憂愁,形象地寫出了詩人內心的愁苦的詩句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3.《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中描寫詩人虛度光陰,報國無門的句子: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 (十六)《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翰愈)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寫出了早春的細雨蒙蒙,春色若隱若現,報告了春天早來的消息的詩句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十七)《無題》(李商隱)
1.李商隱《無題》中贊美獻身事業,奉獻不止的精神的詩句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2.李商隱的《無題》中寄託作者仕途苦悶的心情,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寫傷別的詩句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3.李商隱的《無題》中寫女子離別後的擔心,含有兩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4.李商隱的《無題》中通過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徑,表達了自己情感的詩句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 (十八)《相見歡》(李煜)
李煜《相見歡》中以絲的千頭萬緒比喻離愁的紛亂和難解的詩句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 (十九)《登飛來峰》(王安石)
王安石《登飛來峰》中富於哲理,借情抒景,表達自己銳意改革的遠大政治抱負的詩句是: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 (二十)《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1.辛棄疾《清平樂•村居》中寫夫婦恩恩愛愛的句子是: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2.辛棄疾《清平樂•村居》中傳神地表現兒童的天真和頑皮可愛的句子是: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③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第五單元通假字,古今重點詞義,重點句,一詞多義,重點字句,文章中心

第五單元 桃花源記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東晉著名田園詩人。不滿當時現實,棄官歸隱。《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都是傳世名篇。我們還學過他的《歸園田居》。
 文言詞語
【一般詞語】
[緣]沿著,順著。[夾岸]兩岸。夾,在兩旁。[數]幾。[芳]香花。[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英,花。[繽紛]繁多樣子。[復]再。[彷彿]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才]僅。[平曠]平坦開闊。[儼然]整齊的樣子。[屬]類。[阡陌]田間小路。[悉、咸]全,都。[黃發]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怡然]形容喜悅。[乃]竟然。[具]詳細。[問訊]打聽消息。[雲]說。 [嘆惋]感嘆驚訝。惋,驚訝,驚奇。[延]邀請。[語(yù)]告訴。[扶]沿,順著。[向]從前,舊的。[及]到。[詣]到。[遣]派。[欣然]高興的樣子。[規]計劃。[果]實現。
【一詞多義】
[中] ①年間。(晉太元中)②中間。(中無雜樹) [志] ①標記。(尋向所志)②做標記。(處處志之)[為] ①(wéi)作為(武陵人捕魚為業)②(wèi)對,向。(不足為外人道也)[尋] ①尋找。(尋向所志)②隨即,不久。(尋病終)[聞]①聽說。(村中聞有此人)②聽到的事情。(具言所聞)[舍]①(shě)舍棄,放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屋舍儼然)[作] ①勞作。(其中往來種作)②做。(設酒殺雞作食)
【古今異義】
[鮮美]古:鮮艷美麗。今:食物味道好。[開朗]古:地方開闊,光線充足。今:樂觀,暢快,不陰郁低沉。[交通]古:交錯相通。今:各種運輸郵電事業的總稱。[妻子]古:妻子兒女。今:男子的配偶。[絕境]古:與世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的境地。[無論]古:不要說,(更)不必說。今: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相同。[如此]古:像這樣。今:這樣。[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滿。
【詞類活用】
[異]感到詫異。[窮]盡,有走完或窮究根源之意。[盡]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
【成語】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變得開闊明亮的樣子。也比喻對某個道理長期思索不解而後突然明白。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
[無人問津]比喻無人探問價格或情況。津,渡口。
[怡然自樂]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美好世界。
 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語句回答:
1.描寫桃花林美麗景色的語句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描寫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定平和的語句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語句是:便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現桃花源中自然環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5.表現人民生活恬適的句子:往來種作;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6.表明漁人總體感受的句子:豁然開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來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時亂。
8.表明漁人背信棄義的句子:詣太守,說如此。
(二)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寫桃花林又什麼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麗的氣氛,暗示將會出現奇境,為寫桃花源的美好做鋪墊。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現了漁人怎樣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窮其林」中的「窮」字表現了漁人怎樣的心理?
由於「甚異之」,想探個究竟。
4. 「豁然開朗」照應前文什麼內容?
初極狹,才通人。
5. 為什麼村人「見漁人,乃大驚」?
村人對陌生人出現感到驚異,表明桃花源與世隔絕很久。
6.「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會環境是怎樣的?
社會動盪,戰爭頻繁,民不聊生。
7. 桃花源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狀況、精神狀態怎樣?
自然環境:美麗富饒;②社會環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狀況:安居樂業;④精神狀態:自由快樂。
8.「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從文中可推斷漁人向桃花源中人說了什麼?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會動亂,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為什麼嘆惋?作者為什麼不一一寫出漁人的話?
為時代變遷,桃花源外社會黑暗動盪,人民生活痛苦而嘆惋。
本文主要寫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戰亂;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沒有必要一一寫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復出焉」的原因是什麼?
先人已飽受戰亂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會中再過痛苦的生活。
11.為什麼村人說「不足為外人道也」?
對漁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後破壞他們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為什麼要寫「尋向所志,不復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個似有實無的虛幻世界,並不存在。也表達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為什麼要寫劉子驥尋訪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給桃花源增添奇異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隱含了作者無力改變社會現實的無奈。
14.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樣的特點?(作者追求的是怎樣的生活?)
環境優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風淳樸;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人自食其力,安居樂業,和平安寧的理想社會。
15.作者為什麼要虛構一個與現實對立的美好世界?
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廣大人民的願望;對美好生活嚮往,對黑暗社會批判。
16.寫出文章的整體思路。
(漁人)發現桃源、訪問桃源、離開桃源。
 遷移拓展
1.與「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語是什麼?
豁然開朗。
2.你怎樣看待陶淵明筆下的理想社會?
它與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當時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跡,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3.漁人是個怎樣的人?寫漁人有怎樣的作用?
漁人背信棄義、不守諾言。
寫漁人的作用:一方面與桃花源中人的淳樸好客形成對比,加深了人們對桃花源外社會的認識,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會;另一方面,本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漁人是組織材料的需要。
4.針對第二段語句作簡要評注。
本段駢散結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連貫流暢,精煉有意境。「黃發垂髫」又運用借代修辭,增強了語言表現力。
5.由「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你能從中聯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啟示?
圍繞「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為,必須經歷一些艱難苦難」回答即可。
6.第二段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入手描寫的?請你以「桃花源美在……」領起,寫兩點賞析性文字。
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環境的優美,桃花源美在社會生活寧靜。
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難於桃花源,不復出焉的行為的?
桃花源人在當時是很幸運的,能躲避禍患,生活安定;但從積極意義上來講,躲避不是永遠的,應該起來抗爭。(談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8.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國,你的理想王國是怎樣的?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來。
(自我做答)

 愛蓮說
 基礎知識
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元公是周敦頤的謚號。
 文言詞語
 常規詞語
【蕃(fán)】多。【獨】僅。【盛】大規模。【予】我。【染】沾染。【濯】洗滌。 【清漣】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植】立。 【褻(xiè)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謂】認為。【隱逸】隱居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鮮】少。 【宜】應當。【眾】多。
 詞類活用
【蔓】生枝蔓。【枝】張枝節。【亭亭】聳立的樣子。
 閱讀探究
1. 在第一段中,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蓮的可愛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意在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操?
從環境習性、體態香氣、清高氣質等方面,表達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2. 「陶後鮮有聞」中的「陶」指誰?文中的「鮮」與哪個詞語構成反義詞?
指陶淵明。文中與「鮮」構成反義詞的是:眾(蕃)。
3. 從作者對蓮的贊美來看,這種君子應具備怎樣的品格?
鄙棄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風,潔身自好,保持堅貞的氣節和高尚的品德。
6.「予獨愛蓮」中的「獨」表現了作者什麼態度?
遺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
7.「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表現了蓮花什麼特點?
莊重、高雅(清高)。
8.作者把蓮和牡丹對舉,其用意是什麼?
批判貪圖名利、追求富貴的世風,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品格。
9.作者不願隱逸,也不貪圖富貴,他追求什麼?
在污濁的世間,堅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10.作者以蓮自況,表現了他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委婉地批判了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
11.文中的蓮花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不追求名利,在污濁的環境中,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12.作者寫蓮表白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寫菊表白自己不願隱逸的生活態度,寫牡丹表白自己對追逐名利世風鄙棄的生活態度。
13.「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慨嘆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趨炎附勢的人太多。
14.怎樣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嘆?
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既不想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5.用原文語句回答。
1) 蓮象徵什麼?
君子的美好品德。
2) 文中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隨俗浮沉,又莊重、質朴,不孤高自許、嘩眾取寵(或表現蓮的高潔,概括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高貴品德和堅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3) 高度概括蓮高貴品質的句子(點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4) 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或特立獨行,正直不苟,豁達大度)因而美名遠揚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5) 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的句子是: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6) 「世人甚愛牡丹」,這是因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貴者也;「予獨愛蓮」的根本原因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16.請在文中找出一句駢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7.襯托分正襯和反襯兩種。本文用菊花和牡丹來襯托蓮,其中菊花屬於正襯,牡丹屬於反襯。
 遷移拓展
1.細細考慮,「菊之愛」可以有兩重含義:①做一個避世的隱士;②像陶淵明那樣保持獨立的人格。你贊成哪一種說法?談談看法。(自圓其說既可。)
如:贊成兩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塵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2.魯迅有詩:「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好問濂溪稱凈植,英隨殘葉墜寒塘。」這首詩稱頌的是哪一種花?
蓮花。
3.喜歡哪一種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現。你喜愛哪一種花?說明喜愛的原因(包含駢句)。
梅花。它頂風冒雪,「凌寒獨自開」。(傲雪盛開人皆頌,迎寒綻放世堪揚。)
蒲公英花。花朵雖小,卻遍布各地,有極強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葉瘦能醫疾。)
菊花。在萬花紛謝之時獨自開放,決不隨波逐流,且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百花凋謝始露面,孑身盛開也吐香。)
4.孟子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與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種觀點,談談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觀點。人的思想受環境的影響,「孟母擇鄰」說的即是這個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頤的觀點。只要人保持堅貞的操守,潔身自好,即使處於污濁的環境中也能不受其影響。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靜。

 陋室銘
 基礎知識
 文學常識
1.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唐代詩人。世稱劉賓客。有《劉禹錫集》。
2.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形成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 文言詞語
【名】有名,著名。【靈】靈異。【斯】這。【德馨(xīn)】品德高尚。馨,香氣。【鴻儒(rú)】博學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白丁】平民。這里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調】調弄。【素琴】不加裝飾的琴。素,樸素,不加裝飾。【金經】指佛經。【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絲,弦樂器。竹,管樂器。【案牘(dú)】官府的公文。案,文書,案卷。牘,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
 理解探究
1.統領全篇並點明主旨的句子(詞語)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類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靈」的性質。
3.文章的點題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從居室環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見「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寫陋室環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語句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由此可知其環境特點是:恬靜雅緻。
6.寫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鴻儒。用一成語概括室中情景:談笑風生。
7.寫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語句是: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從前兩句正面實寫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脫俗的情致;從後兩句反面虛寫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羈絆之情。
8.以古代名賢自況的語句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運用類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與抱負,進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畫龍點睛的句子是:孔子雲:「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話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
10.本文通過描寫陋室,表達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11.《陋室銘》和《愛蓮說》都採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龍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貫穿全篇。
12.寫出文中的駢句,散句。
駢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散句:孔子雲:「何陋之有?」
13.「仙」和「龍」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詞語是:德馨。
14.本文寫陋室,卻沒有一個表現「陋」字,請用四個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
 遷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為什麼?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質條件的好壞,而是精神世界的純潔與充實。他們鄙棄功名利祿,不趨炎附勢,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保持著堅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覺其陋。
2.作者做此銘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負和情操,也流露出諷刺現實的意味。你能看出當時的現實是怎樣的嗎?
官僚士大夫階層思想庸俗、頹廢,居豪宅,尋歡樂。
3.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從本文表達的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來看,作者的思想是積極的;從他獨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來,使自己與污濁的社會隔離開來等做法來看,又是消極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2.人人都有居室,你喜歡的居室是什麼樣的?請描繪出來,並說明你喜歡的原因。(略)

④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文言文語句賞析

《馬說》中表達作者對自己有才華而不被重用的無奈以及對有眼無珠的統治專者的憤怒與諷屬刺的句子是: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與朱元思書》中表達作者鄙棄名利,愛慕自然,暗含歸隱之意的句子是: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⑤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五課詞語

龍肝鳳髓: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輕視意)內。容
光大門楣:光耀門庭,光宗耀祖。門楣,門庭、門第。
習以為常:常做某種事情或常見某種現象,成了習慣,便覺得正常了。
肅然起敬:恭敬地產生敬仰或欽佩的感情。
萬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變得煥然一新。
一壟lǒng
教諭yù
躥房越脊cuān
門楣méi
椽子chuán

⑥ 八年級下語文第五單元字詞解釋測試題

八年級下冊文言文復習資料
與朱元思書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風煙俱凈( )2、從流飄盪( )3、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
5、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 )6、蟬則千轉不窮( )7、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 )
8、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 )9、橫柯上蔽( )
二、給下列字注音:
縹( )湍( )邈( )泠( )嚶( )鳶( )戾( );窺( )柯( )
三、譯下列文言句子
1、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3、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5、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6、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四、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1、 本文總領全文的句子是( )
2、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寫水流勢湍急,《三峽》一文中的哪句話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 )
3、 文中「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一句表達了作者怎麼樣的思想感情?
( )
4、 請找出文章里具體描繪富春江的「異水」「奇山」的句子( )
5、從聽覺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體語句( )
5、 鳶飛戾天者息心和經綸世務者忘反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
五柳先生傳
一、 下列字注音:嗜( )輒( )吝( )簞( )頗( )褐( )汲( )觴( )
二、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造飲輒盡( )( )2、簞瓢屢空,宴如也( )3、茲若人之儔乎( )4、不戚戚於貧賤( )5、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6、每有會意( )7、親舊知其如此( ) 9、曾不吝情去留( )
10、環堵蕭然( ) 11、短褐穿結( ) 13、以此自終( )
14、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 ) 15、銜觴賦詩( )
三、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2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3.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4、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5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四、閱讀課本,回答下列問題
1、五柳先生三大愛好是指什麼?( ) 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 )
2、文中哪句話是陶淵明歸隱形象的總體勾勒,使一位沉默寡言,淡泊功利的隱世名士飄然而生?
3、「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表現了五柳先生怎麼樣的性格特點?
馬 說
一.解釋加線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祗辱有奴隸人之手( )4駢死於槽櫪之間( )( )
5不以千里稱也 ( )( )6才美不外見( ) 7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8、一食或盡粟一石 ( )( )10策之不以其道 ( )( )12食之不能盡其材( )( )13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 )14執策而臨之( ) 15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 ) ( )( )
二、翻譯下面的句子。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4、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5、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三、給下列句中加點的\"食\"字注音並釋義。
①一食或盡粟一石( )( ) 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③食不飽,力不足。( )( ) ④食之不能盡其材。( )( )
四、按要求默寫:
1本文的中心論點(也是領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 。2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
3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或表明愚妄無知,平庸淺薄的統治者對千里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

4全文的主旨句是(也是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
5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由此我們可想到《馬說》的一句話:
6、美往往存在於平凡的事物當中,有時我們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使其遭受不應有的遭遇,使我們為之遺憾痛心,這種遭遇與〈〈馬說〉〉中千里馬的遭遇相似,相應的句子是:
7.本文採用「托物寓意」的寫法。本文的「千里馬」、「伯樂」、「食馬者」各有喻指 :
8.本文通過描寫千里馬的遭遇,表達韓愈怎樣的思想?
9.作者以千里馬喻人才,從文中千里馬的遭遇來看,人才展現才華最需要的是什麼?

10.對對聯。上聯:無才難做千里馬 下聯:
11.「策之」「食之」「鳴之」是什麼句式?作用是什麼?
12.清代龔自珍的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與本文所闡述的選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試加以說明。

13.古往今來,許多懷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筆調,抒寫出自己心中的憤慨並流傳為千古名句。請你寫出你熟悉的兩句,並標明作者和出處。
送東陽馬生序
一、 給下生字注音:
嗜( )硯( )怠( )叱( )咄( )篋( )屣( )媵( )衾( )纓( )綺( )
二、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 2、援疑質理( )( ) 3、益慕聖賢之道( )4、俟其欣悅( )5、滕人持湯沃灌,以衾以覆( ) ( )6、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7、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 )8、四支僵勁不能動( )9、同捨生皆被綺綉 ( ) 11、弗之怠( )

三、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於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4、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5、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
7、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8、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9、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10、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四、閱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本文作者寫自己年輕時學習上的艱苦情景,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
2、作者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表現了什麼?
3、用一句話概括第二段的內容
4、作者在寫自己的清苦生活時,為什麼要寫同捨生奢華的生活?
5、「卒獲有所聞」這里的「聞」指什麼?
6、 讀完全文;你覺得應該學習作者的什麼精神和品質?
7、與作者當年的學習條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優越的地方?說說現代中學生有怎樣的苦樂觀?

⑦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文言文翻譯

21.與朱元思書 (天空中),江面上的煙霧都消散盡凈,天與遠山都顯現著同樣的顏色。(我乘船)隨水流漂浮游盪,任憑船兒時而向東,時而向西。從富陽到桐廬,大約一百多里,奇峭的山和奇異的水,是天下獨一無二的美景。 水都呈碧綠潔白之色,千丈深的江水清澈見底。江底游動的魚兒和細沙碎石,可以看到底,毫無障礙。急流的江水比箭還快,迅猛的大浪像飛奔的馬。 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蒼翠的樹木,透出一股寒涼之意;山巒憑借著(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這些山巒彷彿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群山)都在互相競爭高低,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山峰。泉水沖擊著岩石,發出泠泠的清越的泉聲。美麗的百鳥相向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時間地叫個不停,猿猴也長時間地叫個不斷。那些像老鷹飛到天上一樣(為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就會平息追求功名利祿的心;那些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還可以看見太陽。
22.五柳先生傳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為住宅旁邊植有五棵柳樹,於是就用「五柳」作為自己的別號了。五柳先生安閑沉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五柳先生)喜歡讀書,但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讀書有所領悟的時候,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五柳先生)生性喜歡喝酒,但因為家裡貧窮不能經常喝酒。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擺了酒席就叫他來一起喝酒。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離開,竟沒有捨不得離開。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破舊得連風和太陽都無法遮擋,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盛飯的碗和飲水的工具經常是空的,而他卻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寫詩作文章當娛樂,稍微抒發自己的志趣。他能夠忘掉世俗的得與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為自己確定的志向而感到快樂,他也許是無懷氏時期治理下的人吧?也許是葛天氏時期遺留下來的人吧?
23.馬說 世間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不經常有。所以即使是名貴的馬,也只能在馬夫手裡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槽櫪之間,不把它稱作千里馬。 日行千里的馬,有時一頓能吃下一石糧食。喂馬的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人不懂得(要根據)它能(日行)千里(的特點)來喂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能夠日行千里呢? 驅使它,不能按照適當的方法,喂養它,又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馬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24.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我年幼時就非常愛好讀書。(因為)家裡貧窮,(所以)沒有辦法擁有書來學習,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親自抄錄,按約定時間送還。冬天天氣十分寒冷,硯台里的墨汁結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伸直,也不敢有一點懈怠。抄完後,趕緊跑去送還書,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願意把書借給我,我就能夠廣泛地閱讀很多書。到了成年以後,我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才學淵博的老師交往求教,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拿著經書向鄉里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和聲望高,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站著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俯下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大聲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個字回復;等到他高興了,則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最終獲得學識。 當我跟從老師學習時,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走在深山巨谷中,寒冬刮著凜冽的寒風,大雪數尺深,腳上的皮膚因寒冷乾燥而開裂卻不知道。到了學舍,四肢凍僵得不能動彈,僕人用熱水澆洗(我的手腳),拿被子圍蓋(我),過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旅館里,主人每天只提供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食物可以享受。同屋的同學們都穿著綉花的絲綢衣服,戴著紅色的帽帶和寶石裝飾的帽子,腰上掛著白玉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光彩照人宛如神人;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中間,一點也沒有羨慕的意思,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了。大概我的勤奮以及艱苦就像這樣。
25.詩詞曲五首 (略)自己查吧 人教版

⑧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 直指解釋是什麼意思

直指: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

閱讀全文

與八下語文第五單元詞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