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怎樣評價一節語文課

怎樣評價一節語文課

發布時間:2020-12-15 19:16:50

1. 評價一堂好語文課的標準是什麼

有鑒於此,我只能在語文課堂評價方面提出一些帶觀察性質的評課標准,而無法就細節方面給出具體的操作規程:

一、看師生之間的交流是否順暢。

一堂優質的語文課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總是不受形式和場合的限制。也許教師的語速過快,也許學生在回答教師的問題時答非所問,但只要師生雙方在交流時是自然的,順暢的;只要在整堂課堂上我們看不到為了迎合聽課而刻意收斂、刻意搞一些應景的形式(諸如討論、分組、表演等時髦活動),那我們基本上可以判定這堂課的教學方式對師生雙方都是適合的。

二、看課堂主打流程有沒有體現出教師的個性。

所謂課堂主打流程就是教師課堂上運用的最多,教師最擅長的教學流程。讀說聽寫,任何一種語文學習手段,只要運用得當,都能夠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提高。有些語文教師長於口頭表達,有些語文教師長於書面寫作,有些語文教師語文素養一般但在落實方面卻能一絲不苟,有些語文教師喜歡當甩手掌櫃,只把激發學生興趣作為自己始終關注的焦點。如果這位教師的口才好到足以讓聽課教師也拍手叫好;如果這位教師在指點學生寫作方面能夠一語中的,切中要害;如果這位教師在抓落實方面肯花費相當的時間;如果這位教師能四兩撥千金,廖廖數語便讓學生忙個不亦樂乎;那麼,即使這位教師滿堂灌了,即使這位教師整堂課氣氛沉悶,即使這位教師可能會被批教學理念陳舊,即使這位教師可能會被懷疑組織課堂經驗缺乏,我覺得這位教師的個性化的東西也理應得到評課者的肯定。

三、看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教師如何處理學習中出現的新問題。

一個盡心盡責的教師總是最大可能地預見到課堂上會出現的各種問題,並提前做好准備。在這方面,相信大部分負責任的教師都能做到。但問題是,在實際聽課過程中,我們總是無法將所有的問題全部預見到。比如說學生平時課堂氣氛活躍,但在聽公開課時突然集體怯場;比如本該順暢的教學環節突然間因為某個學生跑偏的話題而中途受阻;比如有喜歡較真的學生突然提出一個讓教師很頭疼的問題,並且可能影響到教學環節的順利實施……凡此種種。當課堂上突然有這種突發狀況發生時,正是檢驗一個教師教學智慧和應變能力的時候。

四、看一堂課的課堂容量與學生接受水平是否一致。

一堂語文課是否高效,應該看學生接受了多少,而不應該看教師講了多少。教師講的再多,如果學生一節課下來,什麼也沒有留下,只是聽了半天的熱鬧,那這樣的課講的再精彩也沒有用。實踐證明:有經驗的教師一堂課的效率,往往可能抵得上普通教師兩節課的效率。

2. 怎樣評價一節語文課的好 65533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要評價學生閱讀素養,須對這一復雜的活動有理性認識。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自己主動地在頭腦中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習過程不是簡單的信息輸入、存儲和提取,而是新舊經驗之間的雙向交互作用的過程。因此,評價學生的閱讀素養要從他們掌握閱讀策略的程度評價,不太能採用客觀量化評價,而應為定性評價。朗讀這種有聲語言藝術是閱讀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實踐中能起到增加學生積累,培養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的作用。如何對學生在朗讀中的停頓、重音、語速、語調等基本朗讀技巧上進行評價指導,顯得極為重要。德、法、英、美、**、中六國都比較注意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和技巧,朗讀和默讀就是其中一項。他人評價和自我評價相結合:他人評價主要有專家評價、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等,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學生在鼓足勇氣、盡心盡力地讀過之後,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評價,他人評價應針對朗讀的具體情形、朗讀者素質的優劣,告訴學生他們的朗讀優勢在哪裡,該如何進一步發揮;缺點在哪裡,該如何彌補;使學生明白應該怎樣讀才能讀好。這樣既能滿足讀者和聽著的心理需求,又能給學生指明努力方向,提高他們的朗讀能力。用「點睛」之語,就能「指點迷津」。但筆者認為自我評價也不容忽視,朗讀的心理過程包括感知、理解、想像、欣賞、表達幾個階段。具體說,藉助書面語言,運用形象思維,喚起自己的內心視覺形象,把文中的人、事、景、物變成可以看到、聽到、聞到、嘗試、觸到的客觀世界中的種種事物,在想像中產生情感體驗,從而達到讀者與作者的情感共鳴,實現讀者對作者的情感發展,然後再通過口語把自己形成的情感體驗鮮明地表達出來。這樣復雜的朗讀心理過程,只有讀者自己在活動,其他人無法參與.無法體會,無法評述。因此,教學中應盡可能讓讀者評價自己的讀,在他欲評無言或評而不準時,再採用他人評價,這樣他能更好地認識自己、改進自己,提高自己。將直接評價和啟發評價相結合。不少教師喜歡對學生朗讀情況隨堂直接進行評價,這樣評價學生能明確自己的得失,便於改進和提高,但教學中有時也需要運用啟發評價。文章表達的情感十分復雜,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朗讀要求,採用不同的評價方法。要求學生「讀通」課文的,可以採用直接評價;要求學生「讀懂」課文的,應該採用啟發評價,即通過啟發性的問題引導讀者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感悟,自己體驗,自己表達。這樣既引導了讀者,又啟迪了聽者;既評價了朗讀,又指導了朗讀;既訓練了讀法,又訓練了思維。至於默讀速度可用一定時限為單位,被測學生同時開始,同時結束,然後計算不同學生的不同速度;也可以用一段文字為單位,分別計算不同學生讀完的時間,從而確定各學生每分鍾的讀速。默讀理解測試則在單位時間根據閱讀目的和材料採取抓內容要點、抓關鍵字、詞、句、段的讀法測驗學生默讀效果,看學生能否把握閱讀材料大意,能否從閱讀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如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中茨威格《偉大的悲劇》選文,這篇課文長達十頁,我讓學生捕捉典型人物和典型環境為閱讀目的,限時十五分鍾,讓學生完成一份關於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預習作業來測試學生默讀速度和理解效果。如何進行寫話與習作教學評價袁貴峰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小學生作文難,已成廣大教師、學生、家長面臨的語文教育中的頭等大事,以至於不少報刊都了這項討論,可以說,這個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大家形象地把小學「作文難」現象成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連我們許多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老師都為小學生感嘆:小學生閱歷太少,寫作文所用的素材也很少,要他們寫作,尤其是讓他們寫出有意義的事、甚至要他們寫出有教育意義的事,實在是難為這些少不更事、天真無邪的娃娃們了。但我們做語文教師的在習作教學中所持的評價觀對學生的習作水平產生了哪些影響,是否有利於小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分析。一、評價的標准尺度對小學生習作水平的影響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常常在不經意間會遇到這樣的現象:一不小心學生上了三年級要求寫作文了,突然發現絕大部分小學生不會寫作,於是如臨大敵,趕緊想法,課堂強調、課下找家長談話,請家長配合指導。家長看老師著急的樣子,也恐懼起來,最普遍的做法是趕緊上作文補習班,於是,作文補習班市場也紅紅火火起來了。由於教師對學生習作水平的評價標准尺度運用不當是產生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1、教師人為設置坡度,導致學生作文水平「卡殼」。《語文課程標准》對小學1—6年級各階段的習作水平分別作了不同的要求:1—2年級把習作叫作寫話,3—6年級叫習作。以1—2年級的寫話為例,課標提出的要求是:(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相反的情況是小學1—2年級的寫話並沒有引起老師們的重視,充其量只是在講課為了讓學生理解生詞,而讓學生遣詞造句;為了應付考試而訓練學生看圖寫話而已。這種單一的評價標准和尺度障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至於寫作興趣及自信心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這種教學模式伴隨著學生進入三年級,導致學生不會作文現象的發生是必然的,因為教師所持的評價觀在此時陡然升高,讓學生難於接受,無形中為學生的寫作水平的發展設置了一個巨大的障礙,學生自然會怕作文,覺得作文難了。怎麼呢?給學生一個可以接受的坡度,讓他努力一下,就能觸摸到自己想要的高度。如有的低年級語文老師設計了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坡度練筆」、「寫話」練習等,引導剛剛入學的孩子寫自己的新學校、新朋友、新老師、新課本、新書包、新學科、新的學習方法等等,引導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引導二年級學生觀察、認識寫作大自然的現象,寫自己開心的事、煩惱的事、助人為樂的事、哭鼻子、掉眼淚的事,自己會做的事,招待客人的事、寫家鄉襄樊大橋、自己的卧室等等。有了這樣扎扎實實的寫話能力的訓練,到三年級真正寫作時,就不會出現像前面所說的那種陡然「卡殼」的狀態了。2、降低評價標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在小學生的作文內容上,由於教師的評價觀太高,以及應試的指揮棒苦苦地要求我們的小學生寫「有意義的事」,甚至要求他們寫「有教育意義的事」,迫使小學生找範文,因而普遍出現小學生作文「說空話、說套話的現象,隨之就自然出現了小學生作文沒有個性特點的問題,小學生作文也就失掉了童趣和天真。如寫做好事必寫老三樣:攙盲人過馬路、公共汽車上給老人讓座、做值日忘了關窗,回家後冒雨回到教室把門窗關好。我覺得,不是這樣的好事不該做,而是這種好人好事都寫了幾十年,聽膩了,老師也改膩了!當代著名教育家張田若先生認為:小學生作文教學的目標,就是練習,是一種訓練,是一種學生作業。小學生作文不是創作,不能苛求小學生作文的社會功能。有個別小學生寫出了供人欣賞的文藝作品,當然是好,要愛護培養。但這不是小學生作文教學的目標。廣大的小學生是不會寫出文學作品的,對他們也不能這樣要求。正如梁啟超所說:「文章做得好不好,屬於巧拙問題,巧拙關乎天才,是不可以教可以學的。」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一步一步地練習寫作,學會寫各種文體的一般寫法,即所謂的規矩。這種練習也是通常強調的語言運用方面的基本功。我以為,教師在每一階段教會學生一定的寫作基本功,只要學生掌握了,就可以給學生一個滿分,大可不必從開頭到結尾,從遣詞造句到思想觀點到文采等方面求全責備。要求太高,學生畏難了,也不肯、不愛寫作了。假如評價的標准低一檔,學生既掌握了寫作的方法,又有了信心,寫作的興趣更濃了,孰優孰劣,不言而明。(註:難的是我們的教師放不下高高舉起的評價標准!)二、忽視對寫作材料准備過程的評價,導致學生作文時無話可說,不會詳寫作文學生作文時無話可說,或在作文時三言兩語,草草完事,讓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十分頭疼,大有恨鐵不成鋼之感。課標要求不同學段學生的寫作都需要佔有真實、豐富的材料,教師的評價觀要重視學生寫作材料的准備過程。不僅要具體考察學生佔有什麼材料,更要考察他們佔有各種材料的方法。要用積極的評價,引導和促使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針對小學生作文素材「無米下鍋」的問題,廣大語文教師也作了積極的探索和開發,有的老師甚至幫助學生「找米下鍋」。如時下流行的搞一個活動,讓學生寫一篇作文的做法。細思量,這實在是一種無奈之舉啊!葉聖陶先生說:「寫作的根源在於自身的生活。」還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的流個不歇。」孩子自有孩子的生活,有他們的喜怒哀樂,有他們的喜怒哀樂,有些事情看起來作文不是道,但那也是生活啊!孩子們們的「源泉」是豐富的,可「溪水」為什麼會「枯竭」呢?據調查,學生最感興趣或最拿手的作文是童話、科幻、夢境等內容的習作,很多學生都不愛「寫人記事」類型的,理由是記不清細節。而「科幻童話」類則不同,它可以怎麼想就怎麼寫,好寫!於是,搞完活動馬上寫的作文形式就應運而生了!可是,時間長了,活動的次數多了,也就是說老師幫學生「找了」很多「米」。老師們也發現:不少同學「燒」出了「香噴噴」的「米飯」,但「燒夾生飯」的還是不少。雖然同學們對寫人記事類型的作文感興趣,但寫得比較精彩的還是那些平常作文基礎好的,觀察及寫作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其他很多同學只是把活動的過程記錄下下,像「流水帳」似的,乾巴無味。再後來,大家只是對活動本身感興趣,對作文又開始厭倦了。這是怎麼回事?事實證明這種幫學生「找米」的做法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在培養學生寫作能力上是一種淺嘗輒止的行為。怎麼呢?有些激烈的體育比賽項目,裁判是無法用肉眼來判斷的,只好藉助電子影象設備,使用最普遍的要數「慢鏡頭」回放了,只有重放「慢鏡頭」,才能看清運動員的動作、身體所處位置的微小差距。吃蛋糕也是一樣,一大塊蛋糕擺在你的面前,怎麼吃?很簡單,切開來吃!生活中還有這樣類似的許許多多的例子。再來看看我們引導學生開展的活動:活動過程是要放慢鏡頭的,平時只讓學生整體去觀察,那隻能給學生一個整體的印象,不切開看還是寫不出好作文的,也就是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和技巧。在活動中提醒學生觀察活動中人物的衣著外貌、表情、動作,告訴學生注意記住自己的想法,事後再進行及時采訪,活動時心中的想法、感受,猜猜其他人心裡會想些什麼�6�7�6�7老師的提醒、提問,是幫助學生回憶,幫助學生觀察,從而讓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經過這樣較長時間的訓練,相信學生不僅寫師生游戲活動得心應手,寫其他類型的寫人記事作文也能得心應手,也就是說他們掌握了「找米」的技巧和能力後,自己才能「找米下鍋」。回頭再來看看葉老的話:「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的流個不歇。」這話自然是正確的,不過還可以加上一句:要想讓「溪水活潑潑的流個不歇」,還需要我們當老師的做好「渠道」的疏浚工作啊!三、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1、修改的意義。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王安石字斟句酌,成就了「春風又綠江南岸」這樣的名句,賈島再三「推敲」,留下了遣詞用語的千古佳話。葉聖陶、呂淑湘、張志公、朱德熙等語文教育老前輩則非常重視學生作文的批改,僅從開明出版社出版的《葉聖陶中小學生作文評改舉例》一書就可見一斑。書中有一篇中學生的習作,題目叫《一張畫像》,葉老從題目改起,將「張」改為「幅」,認為這樣莊重些;文中的一些地方經葉老修改,用詞准確了,句子干凈規范了,讀起來也順暢了;他還在作文後面加了簡短的鼓勵性評語。一個普通中學生的作文居然得到一位大作家的指點和鼓勵,使小作者從此樹起了寫作的信心,後來成了著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肖復興。這是小學課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中講的一個例子。由此看來,善於修改,對自己來說是一種能力,一種良好的習慣,在別人看來,則是一種了不起的美德,一種非凡的人格魅力。《語文課程標准》也明確提出「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2、小學作文修改的現狀。我們的語文老師在修改作文方面做得怎樣呢?僅僅是寫幾句高高在上式的評語,由老師圈出幾個在瀏覽學生作文時發現的錯別字而已,至於修改病句、字斟句酌地推敲則屬於罕見行為了。對於新課標提倡的「要引導通過學生自己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這一要求,則僅僅是停留在偶爾為之的層面上,並未真正大面積推廣、研究和使用。3、對小學作文批改方式的探索。需要說明的是,「批改」是指修改文章、作業等並加上批語。通俗地說,「批改」=「批+改」。在作文教學中,批改者較多的是指教師,對小學生來說,主要的還是自主性的修改。怎樣改才最有效呢?我們看看下面的這種方法:「互改法」簡介有人說,大作文、小作文是擺在語文老師面前的兩座大山。愚公移山,感動了上帝,派神仙搬走了兩座山。我們的上帝就是學生!能不能讓學生也參與批改作文呢?答案是肯定的。《語文課程標准》中也有「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和「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6�7�6�7」這樣的目標要求。著名的語文教育改革家、特級教師魏書生曾倡導的作文互改法也很值得我們借鑒,現結合小學作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作簡要介紹。(1)修改項目劃定。小學生自主修改側重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分項計分。①格式是否正確。②卷面是否整潔。③錯別字有幾個。④有幾處病句。⑤標點符號有幾處明顯用錯。至於作文結構安排得如何,內容是否具體,感情是否真實,主要由教師批改。(2)操作方法例析。有些項目修改可採用流水作業的方法,如改錯別字一項,可讓甲、乙、丙三個輪流修改同一篇作文,甲發現6個錯別字,乙如果認為是7個,甲就要寫出為什麼漏改1個的原因,如果丙改出是8個,那麼,甲、乙都要寫出漏改的原因。(3)互改法的可行性。①學生有這樣的心理:願意看別人的作文,更願意給人家挑毛病。②每次修改,一個一篇,負擔不重,對於修改的人來說,每次改的對象不同,改起來有新鮮感;對於被改的人來說,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換人修改,可以看到不同的同學對自己作文的修改,也有新鮮感。(4)互批的好處。①因為自己的作文要給其他同學改,寫作時就會格外認真,以盡量避免「出醜」。②多次修改的實踐,能牢記住作文的幾項常規要求,修改別人的作文,既提高了發現錯誤的能力,也培養了自覺修改的習慣。③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多名同學的作文,可以發現、學習雖人的長處,對缺點,也能引以為戒。以上三點歸根到底,都有助於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④教師只看一部分學生的批改情況,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用於研究教材教法,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當然,互改作文的方法並不適合於每個年級,不適合於每個班級,每次作文。即使是搞這項專題實驗的班級,也還有一個從扶到放的過程。在開始階段,可選一兩篇具有代表性的習作寫在黑板上,或用毛筆抄寫,或用投影出示,在教師指導下,全班集體評改,讓學生發現問題,修改遺漏;其餘學生的作文可進行略改,加些批註,發給各人,令其自改,在此基礎上,再發動大家互改;對部分作文基礎差的學生,常用的還應該是教師既改又批,多些面批;中等程度以上的學生,則可以少改多批,適當面批,啟發自改。作文批改的方式很多,無論怎樣改,都要兼顧全體學生,使全班學生都受益。教師精改的要讓學生通曉這樣改的道理;略改的要因文而異,因人而異;互改自改的,教師則要注意信息的反饋和結果的分析。以上側重於談「改」,至於怎麼下批語,在內容上,要說明修改理由,點撥自悟思路,指點自改方法;在措詞上,要注意口氣委婉懇切,多作表揚鼓勵。我們不能期望用一種改法,改一次作文就能徹底解決作文中的種種問題,但只要我們語文老師能著眼於學生的發展,頭腦中時時綳緊「批改」這根弦,靈活機動地運用各種有效的方法,成效就會越來越顯著。如何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評價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通過口語交際教學與訓練,讓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際,發展合作精神。」這是課程標准對口語交際課的要求,而在口語交際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樂於說話,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呢?這是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三點:一、情境創設——營造口語交際的具體語境《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李吉林老師也曾說:「言語的發言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得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言語的材料,從而促進言語的發展」。具體的情境,能給予學生更直觀更真實的情感體驗,能有效地激發學生交際的慾望。沒有具體的情境,學生就不可能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因此,教師應善於挖掘日常生活話題,在教學中多方面利用資源,創設有時代氣息和生活情趣的語境,讓學生在多姿多彩的廣闊空間觀察表達。因此,在一節課中,呈現一個學生熟悉的談話情境,是激發學生說話慾望的基礎。在這節課中,我讓學生介紹校園,而校園中的一切都是學生十分熟悉的,很快就喚醒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介紹校園的哪些地方?」的談話中,調動了學生說話的興趣。二、角色定位是重點學生在參與口語交際活動時,實際上是以雙重身份參與的,一是他的社會角色,即學生;二是他的交際角色,即特定交際情境中扮演的那個角色。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必須引導學生進入相應情境,確認自己的不同角色。在這節課的「怎麼介紹校園的這些地方呢?」這一環節中,學生學會了介紹的方法,並且不斷地練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介紹時態度應該怎麼樣呢?」,讓學生明白了文明禮貌。在下一個環節「帶客人逛校園」中,學生的角色發生了轉變,成了小主人兼導游。在向客人介紹校園這一環節中,潛移默化地將課堂上的學到的知識和方法轉化成新的技能。這樣,隨著人物身份、地點情境的變化,言語情境也隨之變化,角色感也越發鮮明。三、「來而有往」——互動性「互動論」原是社會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將社會學的「互動」范疇引入口語交際教學領域,有助於分析師生、生生之間的交際關系。口語交際強調的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師生互動是一種教師和學生之間運用口語進行思想交流、情感溝通、信息傳遞的互動方式,是教師有效地教和學生有效地學的主要方式之一。生生互動則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思想交換、交流溝通的互動過程。口語交際中的傾聽、表達與應對,都應該通過雙方的互動來實現。在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充分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起學生與教師及學生與學生的交際熱情,才能真正實現口語交際課程的目的。如在《介紹校園》一課中,學生不僅學會了「怎樣介紹一個地方」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介紹一個地方的三個活動中,生生、師生的互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一次次口語交際的過程中,大大增強了生生、師生相互交流的機會,使口語交際的互動性得到有效落實。由此,我們也可以想像得到在這種熱烈輕松的氛圍中,口語交際的訓練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如何評價一堂優秀的語文課

通過分析復語文課程標制準的意義,明確一堂優秀語文課的評價要求。一堂優秀語文課的評價標准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看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看教學理念是否貫徹;看教學內容安排是否合理;看教學方法是否使用得當;看教與學的結合是否良好;看教學過程的處理是否恰當;看教學基本功是否扎實;看教學效果是否良好;面向全體學生,努力實現一堂優秀語文課的評價標准。

4. 如何評價一節好的語文課

聽課、評課是教育管理者檢查質量教學質量以及教師相互交流經驗的重要途徑,也是評估教學的重要手段.由於在語文教學評估中有很多項目是較難精確量化的,也很難嚴格地控制全部的無關變數,所以,不能用測試得到的數據來說明所有的問題.因此,常常通過聽課,對教師的課堂活動進行系統的觀察;通過評估,對教師的教學情況作出客觀的判斷一節語文課的性質、目的、任務不同,評估的標準是不同的.如一節閱讀課的評估標准,與一節作文的評估標准就不一樣.同是閱讀課,由於要完成的教學內容、任務以及文章的體裁不同,評估的標准也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可從以下方面著手評課. 一、評教學目標是否明確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語文教學過程是一個訓練的過程,包括聽、說、讀、寫的基本功訓練.教學目標是否明確,主要指語文基本功訓練的目標是否明確,需要傳授哪些知識、培養哪些能力.進行哪些語文基本功訓練、採用哪些方法,每一項知識、訓練達到什麼程度,都是否做到明確、具體. 例如,對一節閱讀課的評估,主要看讀、寫訓練是否落實;是否既能緊扣語言文字來理解內容,又能根據內容來體會語言文字的作用;在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的同時,又能時時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通常,傳統的老師對一堂閱讀課的評估,往往只側重在學生的回答好不好上,對學生讀得如何,課文讀得熟不熟,讀得好不好往往重視不夠,至於課堂上是否動動筆,練一練,就不大注意了,也就是課堂熱鬧就是好課.有的老師在這方面就做得比較好.如有的老師在講讀完《甜甜的泥土》(筆者要舉例論述)要讓寫信給王小亮.對於這種加強筆頭練習的做法,評課時一要給予肯定,二是加強學習. 二、對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確 理解教材是教好一節語文課的基礎.教師對教材內容的正確理解,主要包括對教學要求、教材重點、難點的把握,對關鍵語句的正確理解,對課文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的正確把握,對寫作特色的正確品悟.對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確,反映了教師的知識水平和語文能力. 明確教學要求,把握重點、難點,這是正確理解教材的前提和基礎.教學要求要定準,重點、難點要找准,這是教師鑽研教材的基本功.對關鍵語句的理解,是指要抓住重點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對課文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的理解,是指能在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主要觀點.(筆者舉例論述)三、對教材的處理是否恰當 恰當地處理好教材是教好一節語文課的關鍵.對教材的處理是否恰當,反映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對教材的處理,主要始對教學內容、重點、難點的處理,以及據此設計的基本教學思路.對教材的處理是否恰當,包含以下方面. 1.看對教學內容的取捨是否合理.如,淡化結構、層次教學,重在整體感知課文,如《社戲》 2.看教學的重點、難點是否突出.就語文課來說,所謂重點、難點,一是課文本身的重點、難點,指對突出課文中心起關鍵作用的內容和一些學生不易理解的內容;二是基本功訓練的重點,指在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功訓練過程中,選擇一兩項著重進行訓練.(筆者舉例論述) 3.看是否善於從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出既符合教材特點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思路.教學既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又考慮學生的實際.首先,教學思路不是憑空而來的,是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設計的.其次,教學設計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變化了的情況(主要指「學」的一方出現了新情況,如學生提出新的有價值的問題,應納入教學中解決;原作為教學的重點,教學中卻比較容易得以解決,就不必多費功夫),調整教學設計,使之更加適合教學的需要.同時還要評出教師設計的銜接語言. 四、教學過程是否體現了正確的教學思想 分析一節語文課,當然要分析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設計是否合理,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得當,主要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體現了正確的思想.表現在以下方面. 1.看教師如何處理教與學的關系.看一節語文課是否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主要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動性結合得怎樣.具體來說,包括四個方面:一看教師是否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二看是否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體現了學生自主的學習;三看是否體現了教師引導學生在不斷的探索中得出結論的過程;四看是否重視學習方法的滲透,朝著「自主讀書」「自主作文」的方向努力. 2.看課堂上學生是否有足夠的語文活動(包括討論). 3.看教師如何處理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關系.主要看教師是單純地傳授語文知識,還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特別要看教師是否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4.看教師是否講求實效.講求實效,就是要反對形式主義,反對毫無實效的走過場,也反對看似熱熱鬧鬧、生動活潑,實際上學生在語言文字訓練上收效不大的現象. 五、教師的基本功、教學藝術如何 語文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主要包括四個方面:(1)語言基本功.要求能夠流暢地運用普通話進行教學,語言規范,用詞准確,語句通順,講課通俗易懂,並能及時發現、糾正學生說話中的語病;(2)朗讀基本功.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方面可為學生示範;(3)板書基本功.要求寫字正確、工整、熟練.(4)教態.要求教態自然、親切,感情飽滿,舉止端莊. 語文教師的教學藝術,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語言藝術.如,說話是否得體,語言是否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等;(2)啟發誘導的藝術.如,是否善於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是否善於點撥、相機誘導等;(3)駕馭課堂教學過程的藝術.如,是否善於使用引人入勝的導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環節是否緊密,過渡是否自然,是否善於巧妙地處理課堂的偶發事件等.

5. 如何評價一節語文課的教學效果

務實高效!

6. 新課改下如何評價一節語文課

在新課改的實踐中,對提高語文教學高效性的一些因素已得到了廣大教師的認可,如充滿個性的琅琅書聲,基於文本的閱讀體驗和扎扎實實的語言訓練等,但對於標准問題的探討也一直沒有停過。到底怎樣的語文課才是一堂好課,是一堂高效的課,我認為,語文教學是否高效,可以從三方面去審視:1.這堂課是否朴實; 2.這堂課是否關注學生的發展,是否關注效益意識; 3.這堂課是否體現語文價值。其中第一點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原生態,使好課人人能上;第二點體現了語文教學的課程目標,而且體現了在單位時間里的工作效率問題;第三點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所特有的價值。從我目前的教學研究和實踐來看,我認為下面這幾點可以作為高效課堂的標准來參考。
一、一堂高效的課應是一堂朴實的課
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是「常態性」,這種課是平時都能上的課,而不是很多人幫你准備,然後才能上的課。現在的一些公開課,就一堂課而言,它是高效的,在教育理念上,確實給我們聽課者起到了引領的作用,但他們為這一堂課而做的准備工作卻幾倍於平時的課前准備,是平時的教學中無法效仿的。也有的公開課,是對設計的一種重演,課堂變得太完美,沒有一點差錯,缺乏真實感,使我們看不到學生在課堂中真正的成長和進步。因此,高效的語文課堂應是原生態的課堂,「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提質量」才是語文課堂的改革方向。
二、一堂高效的課應是一堂不累的課
用累與不累來區別課的好壞和高效程度,主要是考慮到我們課堂教學的立足點應該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識。一堂語文課的意義不僅局限於教給學生某些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利用優美、富有激情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一堂課的高效與否,不是上課的老師說了算,也不是評委說了算,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學生。如若學生始終能被精彩的課堂所吸引,在強烈氛圍的渲染下不知不覺地度過40分鍾,學生在一堂課中始終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那就是一堂高效的課。
三、一堂高效的課應是一堂能體現語文價值的課
我們經常說語文要教出語文味來,要能體現語文的價值,語文味該怎樣教出來?語文的教學價值該怎樣體現?這幾個問題,目前一線教師非常關注而且極力想在操作層面上弄明白。歷史上語文課曾經上成思品課、常識課、鑒賞課、故事課,其重要原因都是沒有準確地把握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課程的性質弄明白了,語文該教什麼也就明白了。找到了語文教學的價值所在,語文教學也就有了方向。
一堂高效的語文課,歸根到底是在追求語文教學的效率、效益和效能上,在具體的標准及其評價體繫上,應該是開放的、多元的,絕不能用一把尺子、一種刻度來衡量,只有形成更多的共識,才能更有利於新一輪語文課改的推進。

7. 怎樣評價一節好的語文課

我認為一節成功的語文課必須突出「三個性」,抓好「三個點」,具有「四個度」。教師把握這些評價要素,有助於聽課、評課和教學反思,提高教學研究水平。

8. 如何評一節小學語文課

一節語文課的性質、目的、任務不同,評估的標準是不同的。如一節聽話說話課的評估標准,與一節作文的評估標准就不一樣。同是聽話說話課,由於要完成的教學內容、任務不同,評估的標准也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教學目標是否明確
語文教學過程是一個訓練的過程,包括字、詞、句、段、篇和聽、說、讀、寫的基本功訓練。教學目標是否明確,主要指語文基本功訓練的目標是否明確,需要傳授哪些知識。進行哪些語文基本功訓練,每一項知識、訓練達到什麼程度,都應十分明確、具體。
例如,對一節閱讀課的評估,主要看讀、寫訓練是否落實;是否既能緊扣語言文字來理解內容,又能根據內容來體會語言文字的作用;在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的同時,又能時時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下面是一位教師教學《一夜的工作》的片斷,這段教學緊扣課文的語言引導學生理解思想內容,很好地把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思想教育統一起來。
二、對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確
理解教材是教好一節語文課的基礎。教師對教材內容的正確理解,主要包括對教學要求、教材重點、難點的把握,對詞、句的正確理解,對課文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的正確理解,對課文層次結構和寫作特點的正確理解。對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確,反映了教師的知識水平和語文能力。
三、對教材的處理是否恰當
恰當地處理好教材是教好一節語文課的關鍵。對教材的處理是否恰當,反映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對教材的處理,主要始對教學內容、重點、難點的處理,以及據此設計的基本教學思路。對教材的處理是否恰當,包含以下方面。
看對教學內容的取捨是否合理。如,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不要求學生掌握語法、修辭之類的知識(只要求學生部分地在實際中運用),如果教學中向學生講授主語、謂語、擬人、比喻等語法、修辭知識,顯然違背了大綱的要求,即「超綱」。教學大綱規定六年制三年級「學習分析自然段,歸納主要內容」,如果教學時要求學生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這也不符合大綱的規定,即「越位」。

閱讀全文

與怎樣評價一節語文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