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教版八年級上語文 《短文兩篇》 原文
《陋室銘》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回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答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愛蓮說》
: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
甚(有的版本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❷ 八年級上冊語文短文兩篇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
策勛來十二轉"策"通"冊"出門源看火伴"火"通"伙"對鏡帖花黃"帖"通"貼"
3、古今異義:
聞:不聞機杼聲今義:用鼻子聞古義:聽到
去:旦辭爺娘去今義:從一地到另一地古義:離開
但: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今義:表示轉折關系的連詞,但是。古義:只
走:雙兔傍地走:今義:行走古義:跑
4、詞類活用:
願為市鞍馬:買,名詞作動詞用
❸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短文兩篇內容
1,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⑴高,有仙則名⑵。水不在深,有龍則靈⑶。斯是陋室⑷,
惟吾德馨⑸。苔痕上⑹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⑺,往來無白丁⑻。 可以調素琴⑼,閱金經⑽。無絲竹⑾之⑿亂耳⒀,無案牘 ⒁之勞形⒂。南陽⒃諸葛廬,西蜀子雲亭⒄。孔子雲:「何陋之有⒅?
」編輯本段作品譯文山不一定要高,有神仙(居住)就能聲名遠揚。水不在於多深,有龍(居住)就成為靈異的(水)了。這是間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覺得簡陋了)。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縱情談笑的是博學多識的人,來往沒有文化淺薄的人。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這里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雲的玄亭。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編輯本段作品註解、詞語注釋題目:選自《全唐文》卷608。陋室:簡陋的屋子。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韻。後來發展成一種文體。 ⑴ 在:在於,動詞。 ⑵ 名:出名,名詞作動詞。 ⑶ 靈:顯得有靈氣,名詞作動詞。 ⑷ 斯是陋室:這是簡陋的屋子。斯:此,這。是:表判斷。陋室:簡陋的屋子。 ⑸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 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惟:只。吾:我,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6〕上:動詞,長到,蔓到。 ⑺ 鴻儒:即大學問家,這里指博學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鴻:大。儒:有學問的人。 ⑻ 白丁:原指平民百姓,這里指沒有學問的人。 ⑼調素琴:彈奏不加裝飾的琴。調:彈奏。素琴:素雅的古琴。 ⑽金經:指指用泥金書寫的佛經。 金經
⑾絲竹: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這里指音樂。 ⑿之:助詞,不譯。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⒀亂耳:擾亂雙耳。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亂,擾亂。 ⒁案牘(dú):官府的公文。 ⒂勞形:使身體勞累(使動用法)。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形:形體、身體。 ⒃南陽:地名,今河南省南陽市西。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卧龍崗中隱居躬耕。 ⒄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雲的亭子。這兩句是說,諸葛廬和子雲亭都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出仕前曾隱居南陽郡隆中山中。揚雄,字子雲,西漢時文學家,蜀郡成都人。廬,簡陋的小屋子。 ⒅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屬於賓語前置。之,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全句譯為:有什麼簡陋的呢?
2.(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án)。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有的版本為盛)愛牡丹。予(yú)獨愛蓮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xiè)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愛,陶後鮮(xiǎn)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編輯本段作品譯文
濂溪清賞
水裡陸地上各種花草樹木,值得喜愛的有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只愛菊花。自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都喜愛牡丹。我只愛蓮花的從污泥里長出來卻不被沾染,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並不顯得妖艷,它中間貫通,外部筆直而不彎曲,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散播到遠處,更加清幽,筆直而潔凈地立在那裡,人們可以在遠處觀賞它,卻不可以靠近玩弄它呀。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喜愛菊花的人,在陶淵明之後就很少聽到了。喜愛蓮花的人,像我一樣的還能有誰呢?喜愛牡丹的,當然有很多人了!
編輯本段句子翻譯⒈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án)。
水上、陸地上,草本的,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有很多。
⒉晉陶淵明獨愛菊。
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歡菊花。
⒊自李唐來,世人甚(盛)愛牡丹。
從唐朝以來,天下的人們大多喜愛牡丹。
⒋予(yú)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漣而不妖,
我唯獨喜愛蓮花,我只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沾染(污穢),在清水中洗滌過卻不顯得妖媚。
⒌中通外直,
(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
⒍不蔓不枝,
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
⒎香遠益清,
香氣遠播,更加顯得清幽,
⒏亭亭凈植,
它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裡。
⒐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它們),但不可以貼近玩弄它啊。
⒑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居者;
⒒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
⒓蓮,花之君子者也。
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此句為判斷句,從「者也」看出,其中真正的關鍵是判斷動詞——「是」)
⒔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唉!(在此作語氣助詞)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說了。
⒕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誰呢?
⒖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對於牡丹的喜愛,應該有很多人了。
予(yú)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漣而不妖這句描寫蓮花的高潔、質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描寫蓮花正直
❹ 語文八年級上冊人教版短文兩篇翻譯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有靈氣回了。這間簡陋的答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蘚給石階鋪上綠毯,芳草將簾內映得碧青。說說笑笑的是學問淵博者,來來往往的沒有粗鄙的人。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成堆的)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雄的玄亭。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❺ 初二上語文短文兩篇注釋
陋室銘的:(1)在:在乎、在於,動詞。
(2)名:這里用為動詞,著名、聞名。
(3)靈:靈異,有靈氣。
(4)斯:這。是:判斷動詞。陋室:陳設簡單而狹小的房屋。
(5)惟:只。
(6)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德馨:這里指品德高尚。馨,香氣。吾,我,這里指住屋的人。
(7)鴻儒:學識淵博的學者,鴻:大。儒:舊指讀書人。
(8)白丁:本指科舉時代沒有功名的人,這里與「鴻儒」對舉,泛指不學無術的平庸小人。通俗講為沒有學問的人。
(9)調(tiáo)素琴:調,原指調弄,這里指彈奏。彈奏閑雅的古琴。素:不加裝飾的。
(10)金經:古代用泥金書寫而成的佛經,一說《金剛經》
(11)絲竹:琴、瑟、蕭、笛等樂器的總稱,「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12)亂耳:擾亂耳朵。
(13)案牘(dú):公文,文告。
(14)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勞,使……勞累。
(15)南陽:地名,今河南省南陽市西。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卧龍崗中隱居躬耕。
(16)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楊子雲的亭子。這兩句是說,諸葛廬和子雲亭都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出仕前曾隱居南陽郡隆中山中。楊雄,字子雲,西漢時文學家,蜀郡成都人。
(17)何陋之有:有什麼簡陋的呢?之,表賓語提前。全句意為「有何陋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裡,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❻ 八年級上冊 22課短文兩篇 課文內容
陋室銘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成為靈異的(水)了。這是簡陋的屋子,只要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屋子簡陋了)。苔蘚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與我談笑的都是學識淵博的大儒,往來的沒有淺薄的庸人。可以彈奏白色的古琴,閱讀珍藏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我的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雲的玄亭。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愛蓮說
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án)。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xiè)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愛,陶後鮮(xiǎn)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中、陸地上的各種花草樹木,受人喜愛者特別的繁多。晉朝的陶淵明惟獨喜愛菊花。自從唐代以來,世上的人們都很喜愛牡丹。我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成長出來,卻不受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並不顯得妖艷。蓮花的葉柄中間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傳播得越遠就越顯得幽香;筆直地挺立在那裡,只可以在遠處看,而不可以在近處玩弄。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人;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之後就很少有聽聞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喜愛,人應該是很多了。ǎn)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❼ 語文八年級上冊22課短文兩篇翻譯
《陋室銘》翻譯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居住就靈異了。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青苔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雲的玄亭。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愛蓮說》翻譯
水上,陸上各種草和木的花,可愛的非常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污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污染,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裡,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寶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愛好,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❽ 八年級語文上冊27課 短文兩篇的全部解釋和思想感情、寫作背景
《答謝中書書》
原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具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
山河的壯美,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賞的。這里的高峰插入雲霄,清流澄澈見底,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在陽光下各種光彩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蔥翠。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記承天寺夜遊》
承天寺:在現在湖北黃岡南。
元豐六年:即公元1083年。元豐,宋神宗年號。
念無與為樂者: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念,想到,考慮。與為者樂,共同游樂的人。
張懷民:作者的朋友。名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豐六年也被貶到黃州,寄居承天寺。
遂:於是。
寢:入睡。
相與步於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與,一同,共同。
庭中如積水空明:意思是月色灑滿庭院,如同積水充滿院落,好像如積水清澈透明。
如積水空明:好像積水清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藻、荇(xìng):泛指水草,水草總稱。荇,一種多年水生草,葉子像心臟形,面綠背紫,夏季開黃花。
蓋:承接上文,解釋原因,相當於「原來」。
閑人:這里是指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蘇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一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自稱閑人。在句中譯為清閑的人,或有著閑情雅緻、高雅志趣的人。
但少閑人:只是缺少清閑的人。但,只是。閑人,清閑的人。
耳:罷了。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脫下衣服准備睡覺時,月光照進堂屋的門戶,(於是)很高興地起來走動。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去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的地面上,月色如積水般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月光下竹子和柏樹枝葉的影子。
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們兩人這樣的清閑的人罷了。
《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
文章以感慨發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作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來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筆觸具體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雲,清流見底」,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凈,用筆洗練,寥寥八字,就寫出了仰觀俯察兩種視角,白雲高山流水三重風物,境界清新。「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又改用平遠、高遠的視角極目遠眺,青翠的竹木與五彩的山石相映襯,呈現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在清爽宜人的畫卷上平添了萬物勃發的生命力。「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由靜景轉入對動景的描寫。猿鳥的鳴叫聲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夕陽的余暉中,魚兒在水中競相嬉戲。這四句通過朝與夕兩個特定時間段的生物的活動,又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這十句作者擇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組合,使讀者對山川景物產生完整、統一的印象。
最後,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實欲界之仙都」,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
王國維雲:「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文寫景,沒有僅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靈魂,即自然萬物的勃勃生機,通過高低、遠近、動靜的變化,視覺、聽覺的立體感受,來傳達自己與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悅,體現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答謝中書書》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開頭寫道「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這個「美」字,是山川風物的客觀形態,也是作者對山川風物的審美感受——愉悅,「實欲界之仙都」,將在山水之中飄飄欲仙的自得之態表露無疑。「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
這篇山水小品,僅用了六十八個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羅了四時,兼顧了晨昏,山川草木,飛禽走獸,抒情議論,各類皆備,可謂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本文的成功,主要表現在如下三方面。
優美的意境。自然景物的綺麗風光,本身就構成優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獨特的藝術感受,以飽和著感情的語言再現它,激起讀者審美的興致,從而形成文學作品的意境。本文作者從如下幾方面濡墨染彩、熔裁營構,使文章清幽雋雅,像詩一般優美動人。其一,山水相映之美。有山無水則無趣,有水無山又乏味。山水相伴相映,則神采煥然,情味盎然。這里是「高峰入雲」。峰,其形峻峭;入雲,高入天際。山下是「清流見底」。水流迤邐,清明澄澈。峰高水清,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山青水綠固然清幽雅靜,但色調單一卻使人感到冷寂。這里「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還有「青林翠竹,四時俱備」。石岩壁立千仞,五色爭輝,眾彩紛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間雜其中,就如五彩錦緞上綴以碧玉翡翠,頓成奇觀。兩岸猶如懸著兩幅錦幛,上有藍天作背景,下有流水為襯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則更為絢麗動人。其三,晨昏變化之美。前面寫了四時俱備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早晨,先是白霧繚繞,繼而是如絮如帶,再而是似煙似縷,最後不見霧紗,只見晨曦,猿啼鳥鳴,眾音齊會,生機勃勃。傍晚,紅日西沉,暮靄罩山,飛鳥歸林,猿猴息樹,山色蒼茫,這時原來潛游水底的魚飛躍而出,靜中見動,寂中現響,別具意趣。作者觀察極細,筆致極纖,把握了事物特徵,描摹山水情態,使人目隨筆轉,情偕意遷,晨景熱烈歡躍,暮象清靜幽寂,給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其四,動靜相襯之美。客觀景物不會單調劃一,散文寫法也切忌呆板凝滯。作者很注意動與靜的變幻與配搭。一是形體的動與靜:高峰為靜,流水為動;二是光色的動與靜: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三是聲響的動與靜: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以上各種景物,交相作用,互為影響,構成了一幅怡神悅性的山水畫軸。
縝密的結構。本文雖屬小品,可是作者仍精心結撰,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從古至今,以「共談」概說人人皆愛,以「美」點明全文中心。當中部分則具體敘寫山川之美。最後殿以「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先以感嘆總括前文,復以名人證實此說。這樣,首尾呼應,議敘結合,使文章主體部分更為鮮明突出。文中的寫景部分,先仰視「高峰入雲」,再俯瞰「清流見底」,復平看「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後又分 「曉」與「夕」兩層來寫,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結構得如此經緯分明,脈絡貫通,十分難得。
凝練的語言。這篇小品語言極富特色,言簡意賅,無一句之虛,無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給人以印象,再以「入雲」給人以具象。同樣,先以「清流」使人初感,「見底」則給人以實感。「五色交輝」「猿鳥亂鳴」「沉鱗競躍」,「交」「亂」「競」幾個副詞的運用,使顏色、聲音、動作的狀態表露無遺。本文以四言句為主,很是整飭,最後以長句收束,猶如滔滔急流,瀉入大海。
《答謝中書書》反映了作者陶弘景娛情山水的思想。南北朝時,因政局動盪,矛盾尖銳,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畫水,表明自己所好,並作為對友人的安慰,如吳均的《與顧章書》《與朱元思書》,都屬此類。這類作品雖沒有表現積極進步的政治觀點,但卻以其高超的藝術筆力,創作了具有相當美學價值的精品,具有較高的鑒賞意義。
記承天寺夜遊
作者: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開衣服想睡覺時,月光從窗口射進來,我愉快地起來行走。想到沒有可與自己一起游樂的人,於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縱橫交叉,都是綠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沒有月光,哪裡沒有綠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兩個這樣的閑人
《記承天寺夜遊》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時候,「月色入戶」,於是「欣然起行」,月光難得,不免讓人欣喜。可是沒有人和自己共同賞月,只好去找同樣被貶的張懷民,這裡面有多少貶謫的悲涼與人生的感慨呀!兩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閑的。自比「閑人」,則所有意味盡含其中。
說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霍松林)
蘇軾自己評論他的文學創作,有一段話很精闢:
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文說》)
這段話,可與他的另一段話相補充:「夫昔之為文者,非能為之為工,乃不能不為之為工也。山川之有雲霧,草木之有華實,充滿勃鬱而見於外,夫雖欲無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這里最重要的一點是:文,是「充滿勃鬱」於內而不得不表現於外的東西。胸有「萬斛泉源」,才能「不擇地皆可出」;胸中空無所有,光憑技巧,就寫不出好文章。蘇軾的確是胸有「萬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創作而言,那「萬斛泉源」溢為政論和史論,濤翻浪涌,汪洋浩瀚;溢為游記、書札、序跋等雜文,迴旋激盪,煙波生色。
《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只有84個字,從胸中自然流出,「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無從劃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幾十個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瀉無余,還有什麼韻味?細讀此文,雖自然流行,卻「與山石曲折」,層次分明。「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這像是寫日記,老老實實地寫出年月日,又寫了個「夜」字,接下去就應該寫「夜」里干什麼。究竟干什麼呢?「解衣欲睡」,沒有什麼可乾的。可就在「解衣」之時,看見「月色入戶」,就又感到有什麼可幹了,便「欣然起行」。干什麼呢?尋「樂」。一個人「行」了一陣,不很「樂」,再有一個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個可以共「樂」的人,就去找他。這些思想和行動,是用「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幾句表現出來的。尋見張懷民了沒有,尋見後講了些什麼,約他尋什麼「樂」,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筆下,這都是要寫的。作者卻只寫了這么兩句:「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接著便寫景: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步於中庭」的時候,目光為滿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種錯覺:「積水空明」,空明得能夠看清橫斜交錯的各種水草。院子里怎麼會有藻、荇之類的水草呢?抬頭一看,看見了竹、柏,同時也看見了碧空的皓月,這才醒悟過來:原來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運用之妙,因人而異。不能說作者沒有用這個比喻,但他的用法卻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與山石曲折」,至此當「止於不可不止」了。「止」於什麼呢?因見「月色入戶」而「欣然起行」,當止於月;看見「藻、荇交橫」,卻原來是「竹、柏影也」,當止於「竹柏」;誰賞月?誰看竹柏?是他和張懷民,當止於他和張懷民。於是總括這一切,寫了如下幾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寥寥數筆,攝取了一個生活片斷。敘事簡凈,寫景如繪,而抒情即寓於敘事、寫景之中。敘事、
寫景、抒情,又都集中於寫人;寫人,又突出一點:「閑」。入「夜」即「解衣欲睡」,
,兩個「閑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觀賞的景色,都歷歷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