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十首
龜雖壽
曹操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這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背誦時,用心品味詩人的情懷。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庄
孟浩然
「綠樹兩句寫出了農村的優美風光,」開軒「兩句寫出了農家的勞動生活。這些看起來平淡無奇。卻充滿了回歸自然的情趣。
故人具雞黍(shǔ),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xiá)。
開軒(xuān)面場圃(pǔ),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太陽出來了,在高達林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這彎彎的小路,來到禪房,更覺幽靜。悠長的鍾磬聲,在無賴俱靜之中帶來深遠的禪意,使人的心靈愈加沉靜。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都寂,但余鍾磬(qìng)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在楊花落盡、杜鵑聲聲的時節,詩人驚悉好友王昌齡被貶湖南龍標。龍標在當時還很荒涼,詩人十分擔憂,他想吧自己的思念託付明月,帶給遠方寂寞的朋友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隱
明明是寫今日離情,卻設想未來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訴今日離情,足見這離情事何等深沉。其後「巴山夜雨」便成了離情的代用詞。要仔細品味詩句的意蘊。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1]
泊秦淮
杜牧
詩人乘船在秦淮河岸停泊。從附近酒家隱隱傳來歌女吟唱《玉樹後庭花》的歌聲,詩人無限感慨。全詩以敘事帶出議論,但議論並非指向歌女,而是指向不顧國家險難、只顧自己享樂的上層人士。這是詩的弦外之音。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漆公店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其一)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⑵ 求七年級上冊語文書(人教版)中的所有古詩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如下:
一、《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注釋
選自《曹操集》上冊(中華書局1974年版)。這首詩是《步出夏門行》四章中的第一章。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qíao)縣(現在安徽毫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代表作有詩歌《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 臨:到達。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河北省昌黎縣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澹澹(dàn dàn):(水波)盪漾。
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高起。峙:挺立。
星漢:銀河。
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幸,慶幸。 至,極點。
二、《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注釋
選自《全唐詩》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次,停留。北固山,在現在江蘇鎮江北。王灣(生卒年不詳),洛陽(現在河南洛陽)人,唐代詩人。 客路:行客前進的路。
潮平兩岸闊: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相平,顯得十分開闊。 海日生殘夜:夜還未消盡,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殘夜,夜將盡未盡。
江春入舊年:意思是,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 歸雁洛陽邊: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
三、《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注釋
選自《白居易集》卷二十(中華書局1979年版)。錢塘湖,即杭州西湖。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字型大小香山居士。太原(現在山西太原)人。唐代詩人,著有《白氏長集》。
孤山:在西湖的後湖與外湖之間,山上有孤山寺。
賈亭:即賈公亭。唐代貞元中,賈全在杭州做官的時候在西湖造了這個亭。
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漲。
雲腳低: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雲很低,所以說「雲腳低」。
暖樹:向陽的樹。
不足:不夠。
白沙堤:指西湖的白堤,又稱沙堤或斷橋堤。
四、《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注釋
選自《全元散曲》(中華書局1964年版)。天凈沙,曲牌名。思,思緒。馬致遠(約1250-1321以後),號東籬),大都(現在北京)人,元代戲曲作家。
昏鴉:黃昏時的烏鴉。
五、《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 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 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 不但在天;養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詠志。
注釋
選自《曹操集》上冊(中華書局1974年版)。《龜雖壽》是曹操的樂府詩《步出夏門行》四張中的最後一章。
竟:終結,這里指死亡。
螣蛇:傳說中龍的一種,能騰雲霧升天。 驥:良馬。 櫪:馬槽。
烈士:有遠大抱負的人。
盈縮:原指歲星長短的變化,這里指人壽命的長短。 養怡:指調養身心。怡,愉快、和樂。 永年:長壽。
六、《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注釋
選自《孟浩然集校注》卷四(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過,造訪。故人庄,老朋友的田莊。 黍(shǔ):黃米飯。 合:環繞。
郭:這里指村莊的四周。
開軒面場圃:打開窗子,面對著的是打穀場和菜園。 把酒:端起酒杯。
桑麻:這里泛指莊稼。 重陽日:九月九日重陽節。
就菊花:指欣賞菊花與飲酒。就,接近。
七、《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鍾磬音。
注釋
選自《全唐詩》卷一百四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版)。常建(生卒年不詳),大約是長安(現在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破山寺,在現在江蘇常熟虞山北。
初日:早上的太陽。 禪房:僧人的房舍。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這兩句形容後禪院環境幽靜,山光使野鳥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凈盡。人心,指人的塵世之心。破空寺里有空心亭。
鍾磬:鍾和磬,佛教法器。
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
注釋
選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昌隆(現在四川江油)人,唐代詩人。龍標,唐朝縣名(現在湖南黔陽)。王昌齡這次是被貶為龍標尉。
子規:即杜鵑鳥,又稱布穀鳥。 五溪:現在湖南西部五條溪流的總稱。 隨風:有版本寫作「隨君」。
夜郎:古代少數民族國名。轄境主要在現在貴州西部。
九、《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注釋
選自《李商隱詩集疏注》卷上(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李商隱(約813-約858),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懷州河內(現在河南沁陽)人,唐代詩人。
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卻:再。
十、《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注釋
選自《樊川詩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現在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秦淮,河名,發源於江蘇溧水東北,經南京流入長江。
商女:歌女。
後庭花:是《玉樹後庭花》的簡稱。南朝陳後主所作,後世多稱之為亡國之音。
十一、《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注釋
選自《朱熹集》卷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徽州婺源(現江西婺源)人,南宋哲學家、教育家。
一鑒開: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 共徘徊:都在鏡子中一起盪漾。 渠:它。指方塘。
那:哪。
十二、《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注釋
選自《珠玉詞》(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現在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浣溪沙,詞牌名。
去年天氣舊亭台:是說天氣、亭台都和去年一樣。
十三、《如夢令》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注釋
選自《李清照集箋校》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李清照(1084-約1155),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現在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如夢令,詞牌名。
溪亭:溪邊的亭子。 日暮:黃昏時候。 藕花:荷花。
爭渡:怎麼才能把船劃出去。
⑶ 求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的所有古詩
1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4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5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6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7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8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1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2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14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15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裡面《西江月》和《過故人庄》是六年級和好像是三年級園地里學到的。。另外一個《天凈沙·秋思》老師在上課應該提到過的。。很好背的。。
⑷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是哪14首
觀滄海
[ 漢 ]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灣 (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天凈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龜雖壽
[ 漢 ]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
作者: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代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
作者:朱熹 (南宋)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⑸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必背古詩文
(一)、課內古詩背誦
【觀滄海】(曹操"東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王灣"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棄疾"南宋)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頭忽見。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元)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二)、課外古詩詞背誦
【龜雖壽】(曹操 東漢)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庄】(孟浩然"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唐)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隱"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杜牧"唐)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南宋)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如夢令】(李清照"南宋)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朱熹"南宋)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⑹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的古詩《春》的全文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的古詩描寫春的只有一首《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⑴
孤山寺北賈亭西⑵,水面初平雲腳低⑶。
幾處早鶯爭暖樹⑷,誰家新燕啄春泥⑸。
亂花漸欲迷人眼⑹,淺草才能沒馬蹄⑺。
最愛湖東行不足⑻,綠楊陰里白沙堤⑼。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⑵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華。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
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唐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於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齊平,即春水初漲。初:在古漢語里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是指不久。雲腳低: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雲很低,所以說「雲腳低」。
點明春遊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的時候。雲腳:接近地面的雲氣,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時。「腳」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這里指低垂的雲。
⑷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向陽的樹。
⑸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啄:銜取。燕子銜泥築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重禽鳥。
⑹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⑺淺草:淺淺的青草。才能:剛夠上。沒(mò):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淺淺的青草剛夠沒過馬蹄。
⑻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厭。足,滿足。
⑼陰:同「蔭」,指樹蔭。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築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 [2] [3-4]
白話譯文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眺,但見水面平漲,白雲低垂,秀色無邊。
幾只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築新巢銜來春泥?
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
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6)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擴展閱讀:
白居易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徵,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詩的首聯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顯示出一種動感,說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後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捲的白雲和湖面盪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天容。
頷聯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黃鶯用它婉轉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築巢,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
「誰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並使讀者由此產生豐富的聯想。頸聯寫俯察所見花草。因為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奼紫嫣紅開遍,而是東一團,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
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麼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這一聯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
這兩聯細致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鶯燕新來的動態;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這就准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
前代詩人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受到激賞,正是由於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錢塘湖春行》以上兩聯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只是白詩鋪展得更開些。尾聯略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
白堤中貫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只見綠楊蔭里,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卧碧波之中,堤上騎馬游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詩人置身其間,飽覽湖光山色之美,心曠而神怡。以「行不足」說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也余興未闌。
參考資料 :
錢塘湖春行_網路
⑺ 語文七年級上冊(人教版)的十五首古詩啊
【觀滄海】
東漢 曹操
東臨碣(jié)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dàn dàn),山島竦峙(sǒngzhì)。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zaī),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天凈沙 秋思】
(元)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課外古詩詞背誦,共十首。。
【龜雖壽·步出夏門行】
曹操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注音:黍(shǔ),斜(xiá)。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鍾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
(唐)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歡喜。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如 夢 令】
南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其一)
朝代:南宋 詩人: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就這些啦,好好加油吧~
⑻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下冊所有的古詩名字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有:《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凈沙▪秋思》、《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龜年》、《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夜上受降城聞笛》、《秋詞(其一)》、《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潼關》。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有:《木蘭詩》、《竹里館》、《春夜洛城聞笛》、《逢入京使》、《晚春》、《登幽州台歌》、《登飛來峰》、《游山西村》、《己亥雜詩》、《泊秦淮》、《賈生》、《過松源晨炊漆公店》、《約客》。
1、《觀滄海》
東漢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白話譯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眺望蒼茫的大海。
水波多麼洶涌澎湃,山島高高的聳立在水中。
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生長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蕭瑟的秋風,水中湧起了水花波浪。
雄偉的太陽和皎潔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燦爛的銀河,好像出自大海里。
喜悅高興到了極點,用這首詩歌來抒發自己的心願志向。
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白話譯文:
楊花落盡杜鵑聲聲哀啼,得知你被貶龍標去跋涉五溪。
把我的愁心託付給明月,一同伴隨你奔赴夜郎之西。
3、《次北固山下》
唐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白話譯文:
在青山中旅途,在綠水中行舟。潮水漲滿時,兩岸之間水面顯得更加寬闊。順風行船一帆高掛。
夜還未消去的時候,一輪紅日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思念故鄉的家書要傳到哪裡呢?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
4、《天凈沙▪秋思》
元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白話譯文:枯藤纏繞的老樹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小橋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幾戶人家,荒涼的古道上,迎著蕭瑟的秋風走來一匹孤獨的瘦馬。夕陽早已落下,漂泊未歸的遊子還在天涯。
5、《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白話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