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二年級語文黃山奇石有哪些特點
《黃山奇石》是小學語文第四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語言生動,描寫形象,富有情趣。我基於對課文特點和學生狀態的深刻分析,事先進行了精心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運用了電教媒體,獲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課文特點與學生狀態分析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寫--那裡景色秀麗神奇,又有具體形象的描寫--仙桃石,猴子觀海等4種奇石。作者形象生動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就在校的學生來講,很少有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大多數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可是本學期出,在歸類識字中,通過看圖識字,學習?quot;安徽黃山"等風景名勝,學生又對桃、猴、雞、等有豐富的生活經驗。這樣,我在教學中,便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藉助電化教學手段,聲情並茂,生動形象地強化學生感知,努力學懂這篇課文。
二、教學方案設計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通過對黃山奇石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黃山風景秀麗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發了學生們對祖國黃山的喜愛。同時也更加熱愛偉大祖國的山河。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在教學本課時充分運用了電教媒體,使學生真實、生動、形象地感知課文內容。更准確、更直觀。同時對文章中的重點詞語有幫助學生理解的重要作用。黃山風景真實地出現在學生眼前。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教學中我還充分利用掛圖,布置在版書里,例如:仙桃石的掛圖對應著版書文字"仙桃石"使學生直觀、生動地感知文字與文字所表現出的畫面。生動、活潑教學效果較好。根據文章的特點,我採用了許多教學策略。
1.讓學生充分地想像
在教學時我充分地讓學生進行想像。例如:我設計了許多讓學生想像的問題,1"為什麼人們給這塊奇石起名字為仙桃石呢?"2"仙人指路這位仙人會說些什麼呢?"3、"天狗望月這塊奇石文章中沒有這幅圖,你能想像出天狗望月這塊奇石的樣子嗎?quot;等等。學生在想像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們思維的豐富性、深刻性、准確性與創造性。
2.讓學生通過言語廣泛交流
在教學本課時,我努力設計問題有一定的分量,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讓學生廣泛交流,例如:給奇石起名字、通過寫法遷移讓學生按描寫四種奇石的方法,口述天狗望月這塊奇石的樣子。還有"猴子觀海這塊奇石有趣在什麼地方?"等等這些問題的設計。學生組織語言的過程中,訓練了思維過程,語言表達能力。真正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
3.通過想像、再表達、再看錄像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豐富的想像,然後表達,最後再看錄像的方法進行教學。例如:教學"仙桃石"等四種奇石,和略寫了"天狗望月"等幾種奇石,我都採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過程不以錄像阻滯學生的想像,充分調動和挖掘學生智力因素。
三、基本的教學過程
我教《黃山奇方萄Ч談萁萄康納杓屏巳縵陸萄Ч蹋?/p>
1.激發情感、形象體驗、整體感知。
首先通過錄像,展示出"黃山"其中的一個畫面,然後根據歸類識字[1],學生所獲得的已有知識經驗,和屏幕上的畫面相互對照,感知這就是"黃山"。接著教師提問:"誰去過黃山?""誰在電影電視里見過黃山的風光?"學生回答的不夠准確,完整。師說:"今天這節課老師帶你們到黃山游覽一翻,你們高興嗎?學生非常高興!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教師放錄像"黃山奇觀"風光片,秀麗的風光與錄音范讀相結合,感染了學生,激發學生樂學興趣,進入了情境,心弛神往、自然地進入了課文的學習情境之中。
2.藝術開篇,解題定向,創設情境
《黃山奇石》一課的課題,我設計在講完第一自然段才出示完整的。在教學中,對第一自然段中的兩個重點詞語"聞名中外""秀麗神奇"通過對兩個詞語的分析鑒賞、學生體會出黃山"奇石"秀麗神奇、有趣極了,知道作者下文要介紹,描寫的正是"奇石"。就在這時板書"奇石",此時,課題出示完整,學生頭腦中想像著黃山的奇石到底有多神奇,多有趣呢?學生在設計的情境中開始積極主動的學習。
3.電教運用,有利於感性向理性認識的飛越。
如教學《黃山奇石》第二段,通過讀、品詞析句,讓學生感知"仙桃石"的神奇有趣之後,教學時,我提問:"這塊石頭像什麼?"學生回答"像桃子"我又問:"這塊石頭非常像桃子,那就叫它桃子石不行嗎?為什麼叫它'仙桃石'呢?"學生展開了想像"平常的人無法把這么大的桃石搬上山,是神仙從天上把天上的仙桃扔下來,變成了仙桃石?quot;可見,學生已是"語悟悟其神" ;這從學生朗讀時流露出來的喜愛之情和驚嘆之語也可看出來,最後教師問:"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呢?"從而學生明白了作者怎樣寫。在學習完課文描寫的四種奇石後,通過錄像再觀4種奇石的真實畫面。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和真實的影像進行對照,後經賞析的熏陶。久而久之,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自然會提高,思維同時也得到了發展。
教學第三、四、五段時,奇石的名字的命名,是根據石頭的樣子加上人們的想像最後來命名。如"金雞叫天都" ,教師問:"為什麼稱這幾塊巨石為金雞?quot;學生回答:"是早上太陽光照射在巨石上,就像鍍了一層金一樣,所以稱金雞" 。教師依次再問:"叫天都又是怎麼回事呢?"學生回答:"是因為這幾塊巨石正對著天都峰,所以人們給這幾塊巨石命名為金雞叫天都" 。從而學生從學會最終達到會學。此時教師放錄像再觀看"金雞叫天都"的情景。
4.總結學發、指導遷移、形成能力。
黃山奇石》一課,二、三、四、五自然段描寫奇石的方法是一樣的,都是先寫"奇石在什麼地方,什麼樣子,根據想像起名字" 。教師在電腦上點擊出學法規律,讓學生開動腦筋,師說:"我們通過學習,可以給奇石起名字,反過來,知道奇石的名字,也可以想像奇石的樣子。"學生通過討論,最後按老師出示的寫法,敘述"天狗望月"這塊奇石的樣子。這樣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與形成,就一定能達到質的飛躍。
5.聲情並茂、形象生動、引發學生愛國熱情
在課尾,引導學生熱愛黃山、熱愛祖國的山河,我設計了讓學生給黃山沒有名字的奇石起名字。學生通過看錄像畫面給奇石起了許多生動、有趣的名字。從而感到祖國的黃山還有許多有趣、神奇的奇石,正等他們去給起名字呢!最後我問:"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最想說的是什麼?能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嗎?"學生說出了他們對祖國黃山的熱愛、同時要立志去建設黃山和祖國的山河,要把祖國的山河建設得更美麗!
《黃山奇石》一課,充分利用電化教學,使學生從中了解到黃山的奇石多而有趣、神奇。電教手段的運用不僅解決了學生沒有的生活經驗,而且更進一步的學習到了祖國黃山的美麗。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電化教學的運用是針對學生的無意注意,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興趣、自覺地去學習,就象看電影一樣,不知不覺地記住情節那樣。這種課堂電化教學中教師對信息的加工與學生腦中內部的信息加工的"里應外合" ,使課堂教學由量的遞增達於質的飛躍,最後完成教學目標。
② 二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黃山奇石老僧,采葯,怎麼仿寫優秀作文
您好,範文如下:
仿寫一:
黃山的奇古有很多,就說」飛來石」吧,它好像是專從土星上飛下來的一屬塊碎石,落在山頂。它高高聳立著,一直朝著土星遙望,好想什麼時候能再飛回去。
每當太陽升起,在一條陡峭的山路上,有一塊巨石就化身成一位身穿袈裟的老和尚,它背上還背了一個裝滿草葯的背簍,老和尚正匆匆地往山下走。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老僧采葯」。
每當夜幕降臨時,有一座山峰上的一塊巨石就變成了一隻大烏龜。它伸著長長的脖子,遙望著大海,似乎在想它在大海里的同伴和家人。這就是有名的「烏龜探海」。
黃山的奇古千奇百怪,栩栩如生。讓我們一起來給其它怪石起名字吧!
仿寫二:
黃山的奇石有很多很多,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幾個特別有意思的奇石。
就說「飛來石」吧,它直直地站立在山頂上,像一艘航行中的帆船。難道它是外星人遺留下來的太空飛船嗎?
「老僧采葯」就像一位老人家背著籮筐去采葯,他采了滿滿一籮筐,草葯都從筐里冒出來了,正急忙地往家趕,好像家裡還有病人在等著他一樣。
最後來說說「金龜探海」。它像一隻海龜趴在山頂上,伸著脖子,望著大海。它彷彿很想重新回到大海里去游泳,去尋找它的家人和朋友。
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很多,到時候你可以親自去看看。
③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二課黃山奇石中的它們指的是
黃山奇石不計其數,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飛來石、猴子觀海、仙人下棋、天狗望月、仙人曬靴、仙女彈琴等.
④ 二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黃山奇石,天狗望月怎麼畫
課文描寫的生動形象,非常逼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⑤ 二年級上冊課文《黃山奇石》這第三幅圖是什麼
應該是仙人指路吧
⑥ 二年級語文黃山奇石第三幅圖是什麼石
第三幅是仙人指路。
第一幅圖是仙桃石;
第二幅圖是猴子觀海;
第四幅圖是金雞叫天都。
⑦ 二年級《黃山奇石》文章
《黃山奇石》: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裡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內那些怪石容,有趣極了。
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隻猴子。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的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雲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遠遠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
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隻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
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岩石,正等你去給他們起名字呢!
(7)二年級上冊語文黃山奇石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
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情趣迥異,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其分布可謂遍及峰壑巔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或與松結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
本文就是根據黃山上的怪石創作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