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初一語文上冊作業本

初一語文上冊作業本

發布時間:2020-12-14 21:09:57

❶ 七年級上冊人教版的語文作業本全部答案

1.(1)níng ()zhā

(3)yāu (4)shùn

2.與①相比,②強調的是看到的結果一一「大海」,③強調的是「我看到大海」前要「翻過山」。

3.示例:D是上了弦的弓,是等待。

H是向上的雲梯,是進取。

4.山:指困難,也可以指實現理想之路;

海:指自己追求的理想境界,也可以指一個全新的世界(或是「奮斗目標」、「未被認識的世界」)

5.想知道「山那邊是什麼」、「山那邊是海嗎」。

6.不能換。「一座座」、「一次次」表明要爬上許多山頂,戰勝許多失望才能實現理想。

7.從小對美好事物的嚮往之情(或: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的渴望之情)。

8.因為父輩安於命運,固守鄉土,不知向外發展,這是保守、惰性的表現,它使人「疲倦」、沮喪。

9.山民遺憾的是見到大海的理想不能在他身上實現。

10.山民是閉塞、保守,但又有渴望沖破封閉、保守的強烈願望而卻付諸行動的人。

11.示例:只要堅持就一定能成功。/只要心中有海,從現在開始,努力去翻越一座座山。

課後「研討與練習」部分參考答案

一.海:是理想境界;

山:是重重艱難險阻。

詩歌告訴我們要想到達理想境界,是要歷盡千辛萬苦的。惟有不怕困難,百折不撓,才能實現人生的理想。

二.1.「痴想」原意是發呆地想,這里的意思是,總是神往於大山外面的世界,達到了痴迷的程度。說明「我」從小就不願困
居於狹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鐵青著臉」,是「我」心情沮喪時的主觀感受。本希望看見大海,結果望見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喪極了,好像山在
那裡責備我痴心妄想,臉色鐵青。

3.因為總以為爬上山頂就可以望見大海,所以每座山頂都是那樣富有誘惑力。

4.「枯乾」形容對理想的渴望。

三.略。

絕對正確,因為是老師給的

❷ 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給我題呀,語文作業本我有的是。

❸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答案(11課)的

1.和 鶯 生 境
2. 春回大地 春色滿園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查成語字典)
3. ③ 這壇女兒紅醞釀了如此多的年頭,便為著今日的喜事。面對著台下的觀眾我停下了演講,醞釀了一下又繼續講起來了。
4.C
(一)
5.(1)春的顏色: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2)春的聲音: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
(3)春的氣味:花里帶著甜味。
6.答:不同意,以為蜜蜂不是用口發出生意的所以不能用叫。
7.相似點:都是明亮的、燦爛的、星星點點地在閃爍。
野花特點:多,小,鮮艷。
(二)
8.盼春【1】
繪春【2到7】
頌春【8到10】
9.春天是勤勞和智慧栽種的希望、夢幻和理想
10.熱愛生活熱愛春天的人。
11.(1)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2)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同學我也是一題一題差的你看在我這么幸苦的份上能多給我點分嗎?

❹ 初一語文上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第10課答案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知識而又經常溫習功課,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趕來,不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也並不惱怒,不也是個有德的君子嗎?"
【注釋】
(1)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編輯本段第二則:為人處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過了呢 "
【注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音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前436年,魯國人 南武城(現在山東嘉祥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省(音xǐng),註:反省。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
(5)傳不習:傳,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編輯本段第三則:學習方法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廣泛地熟讀典籍,復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會貫通。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才可稱為老師啊。」
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兩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並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
我以為合並這兩種解法,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范圍以內,盡量廣泛閱覽典籍,反復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復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並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也有學者以為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適,因為按字面上解釋,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悟心得,只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為師。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於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
故:舊的知識。
知:領悟。
可:可以。
以:憑。
為:做。
編輯本段第四則: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對自己)有害."
而:連詞,表示轉折
則:連詞,相當於「就」「便」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有害
編輯本段第五則:學習方法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做法)."
知識點:「女」通「汝」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聰明智慧。(其他知不變)
誨的意思:教,傳授。
乎的意思:語音助詞。
由:指孔子的學生仲由
編輯本段第六則:學習態度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里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編輯本段第七則:學習態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編輯本段第八則:怎樣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剛強、勇毅,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
編輯本段第九則:怎樣做人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孔子說:"(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baì三聲)樹是最後落葉的."
編輯本段第十則:怎樣做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編輯本段相關知識
這十則論語內含有的成語:
任重道遠,
三人行,必有我師。
溫故知新,
不亦樂乎。
見賢思齊,
擇善而從。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編輯本段「樂」之解釋
不亦樂乎的「樂」應該讀lè,不應該讀yuè。
因為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論語》第一篇第一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釋是:說,同悅;樂,音洛。《論語 雍也》中還有一句孔子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朱熹注釋也是:好,去聲;樂,音洛。按今天的讀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為快樂的「樂」和「洛」都屬於入聲「十一葯」韻部(見《平水韻》),可見「洛」、「樂」的韻母一樣,加上聲母都是l,當然完全是同音字了。這在南方人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因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樂」發音完全一樣,都讀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話讀,「不亦樂乎」中的「樂」也應該和「快樂」中的「樂」字一樣,都讀成lè。
「樂」是多音字,除了讀yuè(音樂)、lè(快樂)外,在《論語 雍也》篇中還有一處也有很多人讀錯:「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朱熹的注釋是:知,去聲。樂,上二字並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國傳統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聲母(也叫「聲紐」,「五」字的聲母是「疑」,相當於今天的y) ,與下一字的韻母(即「教」的韻母iao)拼讀成yao。可見,在「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二句中,「樂」字作為「喜愛、喜歡」的意思時應該讀yao。
歸納起來,「樂」在古書中的讀音主要有三種:(1)作名詞用的意思是「音樂、樂器、樂工」等,音yuè。(2)作形容詞用的意思是「喜悅、快樂」,音lè。(3)作動詞用的意思是「喜愛、喜歡」,音yào。
編輯本段成語
不亦樂乎
死而後已
溫故而知新
任重道遠
擇善而從
見賢思齊
三人行必有我師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編輯本段通假字
不亦說乎:「 說」同「悅」 ,愉快;
誨女知之乎:女同汝,代詞,代指你;
是知也:「知」同「智」聰明。
編輯本段活用現象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名詞作狀語;
溫故而知新:舊知識,形容詞做名詞;
傳不習乎:傳授的知識,動詞作名詞。
編輯本段古今異義
學而時習之:「時」:古義:按一定的時間,今義:時間
「習」:古義:復習,今義:學習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日,今義:一日
「三」古義:泛指多數,今義:數詞,三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義:真誠,誠實,今義:相信
溫故而知新:「故」古義: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此古義變今義是意擴大了范圍)
擇其善者而從之:「善者」古義:優點,今義:善良的人
「從」古義:跟從(學習),今義:跟從(此古義變今義也是意擴大了范圍)
可以為師矣:「可以」:古義:可以(憑借)把,今義:可能、許可
是知也:「是」:古義:這,今義:表判斷
有朋自遠方來:「朋」古義:志同道合的人,今義:朋友
編輯本段作者-孔子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 家 世 】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於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於其弟鮒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侯家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侯,「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跡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足,復娶顏徵在,生孔子。
【 生 平 】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穀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歷應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觀樂於魯,嘆為觀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贊嘆「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名聞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求學的,幾乎遍及各諸侯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佔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劃,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劃受挫。
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並己,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孔子政治抱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十餘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於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於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❺ 初一上冊語文作業本題目

一 朗讀全詩,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詩歌除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還有深層含義,探究一下,詩中的「海」與「山」,蘊含著什麼意思?

本題從朗讀與把握總體形象入手,感悟這首詩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以體會詩歌的形象性,懂得欣賞詩歌要領會藝術形象所蘊含的意味。

探究「山」所蘊含的意思,要聯想到爬山是怎樣吃力,還要考慮到山是一座座山,無數座山。

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艱難險阻。全詩表達了這樣的思想感情:要達到理想境界,是要歷盡千辛萬苦的。惟有不怕困難,百折不撓,才能實現人生理想。

二 聯繫上下文,品味下邊詩句中加下劃線的詞語(括弧里的問題可做參考)。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這個詞在這里是什麼意思?)

2.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這是寫山的顏色嗎?)

3.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

(「山頂」的誘惑力在哪裡?)

4.一次次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

(「枯乾」在這里是什麼意思?)

本題根據詩歌語言凝練的特點,引導學生探究關鍵詞語所蘊含的意義。這種品味,有一定難度,但是品味得好,又很有興味,能增強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欣賞詩歌和其他文學作品的能力,教師應視情況幫助學生探究。

1.「痴想」原意是發呆地想,這里的意思是,總是神往於大山外面的世界,達到了痴迷的程度。說明「我」從小就不願困居於狹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鐵青著臉」,是「我」心情沮喪時的主觀感覺。本希望看見大海,結果望見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喪極了,好像山在那裡責備我痴心妄想,臉色鐵青。

3.因為總以為爬上山頂就可以望見大海,所以每座山頂都是那樣富有誘惑力。

4.「枯乾」形容對理想的渴望。

三 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提示:這個大海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既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澀的;既可以是寧靜的,也可以是狂暴的;既可以是開朗的,也可以是陰郁的……

本題是結合課文的練筆。「提示」表明「大海」不一定象徵理想,這樣就拓寬了思路。最容易寫的還是第一次到海濱旅遊,可以寫對大海的嚮往,到海濱終於見到大海的心情,寫大海無比壯闊的美,等等。
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❻ 浙江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堂作業本整片的答案

http://wenku..com/link?url=-
只有來到源23課求採納

❼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答案

題目: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暮色開始四合。在一片寂靜中,我伏在岩石上,回恐答懼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動彈。 暮4.「 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具體指什麼?5.從最後兩段文字中找出描寫「我」心理變化的語句,並指出發生變化的原因。
6.文中加點詞寫「我」的突起,這兩次哭泣的含義有什麼不同?
(1)第一次:
(2)第二次:
7.文中這位父親最值得你贊賞的是哪一點?

回答:
4.爬山懸崖,不敢上也不敢下,最後在父親引導下而下來
5.「我信心大增」 「我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小心翼翼」「我頓時有了信心」變化原因是因為「我」是一人走下懸崖的,覺得自己克服了困難,變有了一種成就感。
6.第一次:害怕、恐懼、緊張
第二次:心有餘悸、激動、
7.我贊賞他是引導孩子克服困難下來,而不是抱孩子下來。因為這樣可以幫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自己獨自克服困難

採納採納採納採納採納採納採納啊!.....打字很累 這我自己寫得,老師改過沒錯,我也對過附帶的答案了。

❽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參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作業本參考答案: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項為之強 項:頸,脖頸。強:通「僵」,僵硬。 2、徐噴以煙 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鶴唳雲端 果:果真,果然。唳:鳥鳴 4、以從草為林 林:樹林
5、興正濃 興:興趣 6、方出神
方:正
7、鞭數十,驅之別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驅:趕 8、必細察其紋理
細:仔細。察,觀察
9、昂首觀之 昂:抬。 首:頭。之:它,代蚊子 10、為之怡然稱快 怡然:愉快的樣子
二、譯句

1、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於空中 1、夏天的蚊群飛鳴聲像雷聲一
樣,我把它們比作鶴群在空中飛舞。 2、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2、仰起頭來觀察這種景象,脖頸因此
都僵硬。
3、神定,捉嚇蟆,鞭數下,驅之別院 3、心神安定下來,捉
住蛤蟆,鞭打了它幾十下,把它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 三、閱讀全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圍繞物外之趣,寫了哪幾件事? 1、寫了觀蚊如鶴、神
游山林、鞭打蝦蟆三件事
2、「余時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麼? 2、見藐小之物必察其

紋理。
3、本文有哪些詞語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漢語中? 3、明察秋毫、
怡然稱快、怡然自得、龐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開篇用「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4、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
5、「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這里指癩蛤蟆是否恰當,為什麼?
5、恰當。這時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聯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實物
已經被放大千倍萬倍,與蚊蟲相比,癩蛤蟆自然成了「龐然大物」。它的突如其來,即被形容為「拔山倒樹而來」就很好理解了。
七年級上冊:《論語》十則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 案
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1、同「悅」,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2、多次進行自我檢查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罔:迷惑。殆:危害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齊:相同
5、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是,這。知,通「智」,聰明。 6、溫故而知新
6、故,舊的知識
7、士不可以不弘毅 7、弘毅:寬廣,剛毅
8、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寫出這課至今還用的成語。
溫故而知新、任重道遠、死而
後已、見賢思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填空。

1、子曰:「學而時習之, 。」 孔子說:學習知識,進
而按時溫習它,不也是高興的事嗎?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 孔子說:光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讀書學習,就什麼都學不到。 3、子曰:「見賢思齊焉, 。」 孔子說:看見賢人就要想著向他學習,看見不賢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沒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 , 。」
孔子說:三個人在一起
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點供自己學習,發現自己也存在著他們有的缺點時,就應該注意改正。
5、子曰:「 , 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可以做老師了。 6、子曰:「歲寒, 。」 孔子說:碰上寒
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7、子曰:「其恕乎,
, 。
孔子
說: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討厭的事,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8、子曰:「由,誨女知乎!

❾ 七年級語文上冊作業本內容,要內容不要答案

《在山的那一邊》
一、基礎知識:
1.給下面黑體的字注音。
痴想( )誘惑( )喧騰( )漫濕( )
2.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隱mì( )huàn( )想piāo( )灑shùn( )間
3.解詞。
①痴想:
②隱秘:
③誘惑:
4.填空。
①本文是詩歌,按體裁分,本詩屬於 ;從表達方式的角度看屬於 。
②本文作者是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信念,表達了一個哲理。詩人取象於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 ,用群山比喻 ,用爬山比喻 ,意象壯闊,意蘊豐富。
二、拓展創新: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熱愛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既然鍾情於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1.給下面的字注音。
①兼( )②襲( )③濘( )
2.「風雨兼程」的意思是什麼?這里是什麼含義?

3.如何理解「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這句話?

4.本詩蘊含什麼哲理?

《童趣》
一、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1、項為之強。 2、徐噴以煙。
3、果如鶴唳雲端。 4、以從草為林。
5、興正濃。 6、方出神。
7、鞭數十,驅之別院。 8、必細察其紋理。
9、昂首觀之。 10為之怡然稱快。
二、句子翻譯
1、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於空中。
翻譯:
2、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翻譯:
3、神定,捉嚇蟆,鞭數下,驅之別院。
翻譯:
三、簡答
1、文章圍繞物外之趣,寫了哪幾件事?
答:
2、「余時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麼?
答:
3、寫出本文的兩個成語:
4、4、文章開篇用「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答:
5、「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這里指癩蛤蟆是否恰當,為什麼?
答:

一、古詩默寫
《龜雖壽》 曹操

, 。 , 。 ,
。 , 。 , ;
, 。 , 。
《過故人庄》 孟浩然
, 。 , 。
, 。 , 。

二、理解性默寫
1、曹操的《龜雖壽》一詩中最能體現詩人曹操慷慨激昂,壯懷激烈情感(雄心壯志)的詩句(含比喻)是「 , 。 , 。」出自本文的成語是「 」 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2、孟浩然《過故人庄》寫農村優美風光的詩句是「 , 。」寫農村勞動生活句是「 , 。」表現對朋友、對鄉村的依戀之情的句子是「 , 。」
三、《名著導讀》填空
1、冰心,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壇,便以宣揚「 」著稱。
2、《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詩人 《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
3、總的說來,《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 ;二是 。三是 。
4、冰心原名 ,詩集《繁星》、《春水》是人們公認的小詩最高成就,被茅盾稱為「繁星格」、「 春水體」。
5、《繁星》、《春水》詩集表現了: 、 、 三大主題,這三大主題構築了冰心思想內核---------「 」。
8、「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這是一首哲理小詩。詩人把人生事業的成功比喻為花,把成就事業的起步階段比喻為花的「 」,把奮斗的辛勞比喻為培養花的「 」,把自我犧牲比喻為滋潤花的「 」,生動貼切,發人深思。

《論語》十則
一、詞語解釋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吾日 三省吾身 。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見賢思齊焉,
5、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 知也。

6、溫故而知新 。
7、士不可以不弘毅 。
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二、句子翻譯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翻譯: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翻譯: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譯:

三、簡答
1、孔子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揭示了松柏怎樣的品質?你從中獲得怎樣的啟示?
答:

2、請至少寫出3個出自《<論語>十則》的成語,並解釋這些成語的含義。
答: 

ƒ
五、文學(文體)常識背記
1、《論語》是早期語錄體散文,是記錄 的一部書,共20篇,約485章,是 經典著作之一。《論語》與《 》、《 》、《 》合稱「四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
2、孔子(前551~前479),名 ,字 , 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 、 ,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後人尊為「至聖」「聖人」。其思想核心是「 」,反對殘暴統治,同情人民疾苦。

一、古詩默寫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 。 , 。
, 。 , 。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 。 , 。

二、理解性默寫
1、唐代詩人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寫出優美意境的句子是「 , 。」
2、李白對朋友寄託滿懷思念的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抒發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其他你知道的表達思友之情的詩句有哪些?試寫兩句

❿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第一課答案

答案如下:

1、(1)ning (2)zha 第一聲(3)you(4)shun

2、2強調的是看到的結果大海 3強調的是要翻過山

3、M是兩座知識的大門,是學習

4、海:理想奮斗目標,全新的世界 山:重重困難

5、無意中產生的一種信念

6、不能,『一座座』『一次次』說明『我』戰勝了許多困難和失望

7、表現了詩人渴望、堅定、興奮、欣喜的感情

8、因為他想有那麼多座山,要有多少代的子孫才能見到大海

9、他遺憾他的祖先沒有像他那麼想,不然,見到大海的就是他了

10、我認為山民是一個對任何一件事情都充滿期待和渴望的人

閱讀全文

與初一語文上冊作業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