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中文言文擴展閱讀答案翻譯及習題BBS系列
你能不能把文章發出來啊,大姐,沒文章發個P啊
我又不是初中生
『貳』 初中文言文擴展閱讀答案翻譯
1.黃琬巧對
黃婉小時侯聰明,祖父黃瓊做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發生日食。京城看不見日食情況,黃瓊把聽見的情況告訴皇上。皇太後招他問日食遮了多少。黃瓊思索答案卻不知道日食情況。黃婉當時7歲,在旁邊:「為什麼不說日食剩下的像剛出來的月亮?」黃瓊恍然大悟,立刻用他的話回答詔書。
2.神童庄有恭
粵中部的庄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聲。(他的)家在鎮粵將軍署旁邊,有一次放風箏玩耍,(風箏)恰好落到將軍署的內院中,庄有恭直接進入要求歸還。所有衙役都認為他歲數小而忽略了他,沒有來得及阻擋他進入。將軍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狀態與眾不同,急促喝問他說:「小孩從哪來的?」庄有恭實話回答。將軍說:「你讀書了沒有?可以對對子嗎?」庄有恭回答說:「對子,小意思了,那有什麼難的!」 將軍問:「能對幾個字的對子?」庄有恭回答:「一個字能對,一百個字也能對。」將軍認為他大氣誇獎他,於是就指著廳里張貼的畫讓他做對子,說:「舊畫一堂,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聞香鳥不叫,見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說:「就是這里一盤棋,便可以對呀。」應聲對道:「慘棋半局,車無輪,馬無鞍,炮無煙火卒無糧,喝聲將軍堤防堤防。」
3.曹植聰慧
陳思王曹植,字子建。他十多歲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及數十萬字辭賦,他還擅長寫作。太祖讀了曹植的文章之後曾問他:「你是請人代筆的吧?」曹植跪下答道:「孩兒出口就能談論,提筆就能寫出文章,請父親當面試試,看是否請人代筆?」當時,恰逢鄴城銅雀台落成,曹操把兒子都帶上台去,讓他們各自作一篇賦。曹植落筆如飛,轉眼即成,而且寫得很值得欣賞,太祖對曹植的才能驚嘆不已。曹植天性隨和,不讓人敬畏,他使用的車馬以及自身的裝束打扮也都不追求華麗。每次去見曹操,曹操都故意用疑難問題來刁難他,但曹植都能應聲而答,因此頗受曹操寵愛。太祖去攻打孫權,派曹植留守鄴城,並告訴曹植說:「我以前作頓邱令時,只有二十三歲。想想當年的所作所為,我至今也不後悔。你如今也二十三歲了,也應當努力啊!」曹植一方面憑借自己出眾的才華受到另眼看待,另一方面,還有丁儀、丁廙、楊修等人的輔佐。太祖猶豫不決,幾次想把曹植立為太子。然而曹植做事我行我素,言行上又不注意修飾,飲酒也沒有節制,而以後成為文帝的曹丕卻暗用權術對付曹植,宮女及太祖身邊的人都給他說好話,因此曹丕被立為太子。曹植有一次乘車在御街上行駛,從司馬門徑直出宮。太祖知道後非常生氣。守衛司馬門的官也因罪被處死。從此以後太祖加重了對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漸失寵。太祖一方面擔心自己死後出現禍患,一方面因為楊修很有才華而且足智多謀,更是袁紹、袁術的外甥,因此捏造罪名,把楊修殺了。曹植心裡更加不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關羽圍困,太祖任命曹植為南中郎將兼征虜將軍,想派他去解救曹仁。為此太祖專門敕令告誡曹植,曹植卻因喝得酩酊大醉而不能受命,太祖懊悔就把曹植罷免了。
4.鮑子難客
齊國姓田的(權臣)出行前在廳堂設宴祭祀路神,(一起吃飯的)幕僚有上千人。宴席上有敬獻魚和大雁 的,姓田的看了,於是感嘆道:「老天對民眾很厚道啊!生長五穀,孕育魚和鳥,用來享用。」所有食客高聲附和。 鮑家男子年齡二十歲,在幕僚中排列在次等的位置,進言道:「不是您說的那樣。天地萬物和我們人類並存,種 類不同而已。種類沒有什麼貴賤之分,只是因為大小、智力不同而互相制約,互相成為食物,並不是為了給誰吃而生存的。人類獲取可以吃的東西吃,難道是天為了讓人吃而孕育它們嗎?況且蚊蟲叮咬(人的)皮膚,虎狼吃肉,豈不是為了蚊蟲而孕育出人、為了虎狼而孕育有肉的生物了嗎?」
5.曹紹夔捉「怪」
唐朝時,洛陽有座寺廟.一個老和尚屋裡的銅磬,常常自己會發出低沉 的聲音.半夜,寺中的鍾聲悠揚地響起來,銅磬也跟著幽幽地響,似鬼魂在 啜泣,如幽靈在飄盪,老和尚神情悸動,恍惚不寧,以為妖怪作祟.時間一 長,老和尚給嚇病了,卧床不起.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們不敢去搬掉那口 銅磬,以免招災上身. 老和尚的朋友曹紹夔前來看望.談起銅磬作怪的事,曹紹夔覺得很奇 怪,仔細察看銅磬,與別的銅磬並無兩樣.這時,寺廟里開飯,飯堂里響起 鍾聲,那磬也跟著發出"嗡嗡"聲響.老和尚又驚惶不安起來.旋即,鍾停 了,那聲音也停止了.曹紹夔見老和尚如此害怕,不由好笑.他故弄玄虛地 對老和尚說:"明天你請我喝酒,我幫你捉妖." 老和尚不相信地搖搖頭,說:"你若能捉妖,別說一頓酒,就是你天天 來,我也請你!" 曹紹夔詭譎地笑道:"捉妖只是舉手之勞,你不用太客氣." 第二天,老和尚備了豐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氣,把好酒好菜吃個精光. 酒足飯飽之後,從袖中抽出一把銼刀,在老和尚眼前晃了晃,然後"刺拉, 刺拉"地把光溜溜的銅磬挫了好幾道口子.老和尚被弄糊塗了:"你這是……" 曹紹夔說:"哪裡有什麼妖怪呢 是因為磬和寺里的鍾標准音相同,鍾 一響,它也就隨著響起來.現在挫了幾道口子後,和鍾的標准音不同了,磬 就不會自己響起來了." 老和尚終於明白了,拍著自己光亮的腦袋說:"怪不得,每次鍾一響, 銅磬也響,原來鬼怪是它."這時,鍾又響了,可是磬真的不再和鳴了,老和尚的病也就好了
6.楊億巧對
一天,寇萊公在中書省,和同事做對子為樂,,寫下了 :「水底日為天上日」,沒人能對,一次恰逢楊大年來辦事,大家就請他對,大年答到:「眼中人是畫前人。」 在坐的人都說對的好。
7.解縉敏對
解縉曾經跟從皇上游內苑。皇上登上橋,問解縉說:「這該怎麼講?」解縉回答說:「這叫一步一登高。」等到下橋,皇上又問他,解縉回答說:「這叫後邊又比前邊高。」皇上非常高興。有一天,皇上對解縉說:「你知道宮中夜來有喜事嗎?你可作一首詩來.」解縉於是說:」君王昨夜降金龍.」皇上於是說:」是個女兒.」解縉便說:「化作嫦娥下九重。」皇上說:」已經死了.」解縉又說:「料是世間留不住。」皇上說:」已經把她投到水裡了.解縉又說道:「翻身跳入水晶宮。」皇上本來打算用詭辯的話難住他.等聽到這詩,深深嘆服解縉的才思敏捷.
8.承宮樵薪苦學
承宮,是琅邪姑幕人,小的時候就死了父親,替別人放豬為生.鄉里徐子盛懂得<春秋>這本經書, 給幾百個學生教授<春秋>.承宮從他房前經過,看見那些學生在講習誦讀,很喜歡,於是忘記了他的豬就聽老師講經書。豬的主人很奇怪他怎麼還不回來,就來找他.看見他在聽講經書,就要用板子來打他。眾位學生一起阻止,才沒有打他。於是就留承宮在門下學習。上山打柴,吃盡苦頭,幾十年裡,就精通了這本經書.
9.恆榮勤學不倦
當初恆榮遭遇非常事變,與同族的叫恆元卿的同處於飢渴困頓之中,但恆榮勤學不輟,元卿譏笑恆榮說:"你只不過是白費氣力罷了,什麼時候能再用上啊!"恆榮笑著不回應他。等到他做了太常,元卿感嘆道:"我就象農家人一樣目光短淺,哪裡料想到學習能有這樣的好處啊!"
10.宋太宗學書
宋太宗當政的時候有一個叫王著的人『學有軍發,深得其法 這一句不太清楚,大概是說他學某種體的書法學的很好』 王著在韓林苑當侍書。皇帝處理政事之餘還喜歡煉書法,好幾次派內侍拿自己寫的書法給王著看,王著次次都說(寫得)不好,於是太宗就努力的臨摹學習『後來(太宗)又拿書法來詢問王著(的意見),王著還是像先前一樣說(書法寫得不好)。有人問他的意圖,王著說:「雖然寫得好,但是如果那麼快就說好,恐怕聖上就不再(對書法)用心。那之後,皇帝的書法精妙絕倫,超越前古,世人都認為這是王著規勸他的得益。
11.崔景偁拜師
我當初在京城認識景偁,和(他)結交為朋友,景偁按照長兄的禮節來對待我。幾年後,不久又面朝北方向我奉上禮物,請求作(我的)徒弟。我感到慚愧並謝絕了,沒有接受(禮物)。(景偁)說:「我師從您,並不是圖取功名啊.先生您不寫世俗的文章,也不是個庸俗的人,我是希望我有希望做您的學生啊.」
12.為人大須學問
唐太宗對房玄齡說:「做人非常需要學習與求問。我過去因為許多 凶敵沒有平定,東征西討,親自參與軍事,沒有空暇讀書。近來, 到處安靜(沒有紛亂),人在殿堂,不能親自拿著書卷,(就)命令 別人讀給我聽。做國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書里。古人說:『不學習,一無所知,處理事情只有煩惱。』不只 是說說,回想年輕時的處事行為,很是覺得不對。」
13.讀書五失
清朝的袁文清(從來不知道清朝有個袁文清,但直到一個袁江,字文濤)曾經說:「我小時候讀書有五個過失:泛泛的瀏覽但沒有什麼選擇,這樣問題就是知道得多但是沒有什麼要旨;喜歡古人的言行,思想總是保守,不敢遠望,這樣的問題就是學說正統但是沒有什麼創意;收集材料、筆記過於死板,一個材料沒有說完就老是改開頭,這樣的問題就是作無用功;聽說別人的優點,總是馬上學習、模仿,這樣的問題就是不切實際地追求太高的目標;喜歡學習寫作,沒有能夠保留下底稿,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
14.顏回好學
顏回29歲,頭發全白了,過早地死去。孔子哭顏回哭得十分傷心,說:「自從我有了顏回,學生們更加親近我。」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不幸年紀輕輕就死了,現在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了。」
15.張孝基仁愛翻
許昌的士人張孝基,娶了同里的富人的女兒為妻。富人只有一個兒子,不賢能,富人痛斥並驅逐了他。富人病得快死時,將家財都給了張孝基。孝基按禮儀為他料理了後事。很久以後,富人的兒子在路上乞討,張孝基看到他,同情的說:「你會澆園嗎?」富人的兒子回答:「如果憑澆園能有吃的,我就非常幸運了。」張孝基讓他澆園。富人的兒子能夠憑自己的力量,孝基很奇怪,又對他說:「你能管倉庫么?」回答說:「能夠澆灌田園,已經喜出望外了,何況管理倉庫呢?我更加幸運了。」孝基讓他掌管倉庫。富人的兒子非常謹慎馴服,沒有過失。孝基慢慢觀察他,知道他改過自新,不再像以前一樣,於是將他父親的財產都歸還給他了。
16.陳實與「樑上君子」
陳實,是東漢人,為人仁厚慈愛。有一年鬧飢荒,有一個偷盜的人進入他的屋子,在樑上等候。陳實暗中看到了他,於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兒子(孫子)起來,嚴肅地訓斥他說:「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惡的,只是習慣了成為習性,於是就成了這樣子。」兒子(孫子)說:「成了誰?」陳實指著樑上的盜賊說:「就是那樑上的君子。」盜賊大驚,自己跳下地,磕頭賠罪。陳實告誡他說:「看你的形貌,不像大惡之人,應該反省自己為好。」看他好像很窮,於是命人給了他二匹絹。從此縣中沒有偷盜的人了。
17.趙簡子元日放生
有邯鄲的民眾在正月元旦這一天將他們捕獲的野雞獻給簡子。簡子很高興,賞賜給了他們很多東西。門客問簡子為什麼重賞。簡子說:「在正月元旦這天將獵物放生,是表示一種恩德。」門客說:「民眾知道您要將獵物放生,所以爭相獵取它們,反而使他們死了很多。如果您想放生,不如禁止人們捕獵他們。捕獵之後再將其放生,您的恩德是彌補不了犯下的過失的。」簡子說:「你說得對。」
18.鄧攸棄兒保侄
鄧攸是晉國人。鄧攸的弟弟很早便過世了,留有一個小孩,算是孤兒了。正值社會動亂,北方的胡人入侵首都,搶奪牲口。鄧攸帶著妻子孩子逃亡他鄉。吃光了食物,胡人再次逼近。鄧攸對妻子說:「我的弟弟死得早,只留下了一個孤兒。現在如果我們帶著兩個小孩子逃命,大家都會死。不如我們放下我們的孩子,帶著弟弟的孤兒逃走吧。」妻子聽後淚如雨下。鄧攸安慰她說:「不要哭了,我們還年輕,日後還會有孩子的。」妻子聽後也就同意了。
19.張之萬之馬
張尚書張之萬,養了一匹紅馬,非常神勇,曾經日行千里,卻沒有氣喘吁吁。有一個軍人看見非常喜愛,派人來買,張之萬不答應。那人一定要買,張之萬無奈,於是讓那人牽了去。沒過幾天,馬被送了回來,張之萬很奇怪,詢問緣故,那人說:「剛剛騎上去,就被馬掀了下來。連連換了幾個人,都被掀了下來。這匹馬是劣馬,於是退回來。」張之萬求之不得,於是退回了錢收回了馬。等到張之萬乘馬時,非常溫馴,和以前一樣。原來是這匹馬希望跟隨主人。
20.王安石辭妾
王安石為知制誥在嘉佑六年,當時他的諸弟皆已成立,家中負擔不象過去那麼重了,當時他還任工部郎中、糾察在京刑獄,官職與俸祿都有提升,已經步入社會上層了,因此賢惠的吳夫人也想讓丈夫享受一下上流社會的待遇,偷偸為他買了一個妾侍奉左右。大概王安石家中當時既無姬妾,又無丫環侍女,因而看到家中出現一個陌生的年輕女子非常吃驚,忙問她是什麼人。這一女子告訴他是夫人令其侍奉左右的,王安石便明白怎麼回事了,又問她姓氏家世,何以至此,她則答稱本為軍中大將之婦,由於丈夫運米失舟,按照規定必須陪償,結果用盡全部家產也不夠,只好將她賣掉抵債。王安石對她的悲慘境遇十分同情,又問夫人用多少錢將她買來,她言是九十萬。這個數字對於王安石來說也不算小,他卻將這一女子的丈夫喚來,令其夫婦相聚如初,並將九十萬盡賞他們。
21.宋仁宗忍餓
一天早上,宋仁宗高興之餘,對身邊的大臣說:"晚天晚上我睡不著,於是就覺得肚子很餓,特別想吃燒羊!"大臣聽到後即問:"那聖上何不吩咐小的去取些來?"仁宗聽後說道:"你聽說過在皇宮里只要什麼事情都索要,臣民百姓也會效仿的嗎?我是真的擔心如果這次我向你們索取要了,你們以後就會連夜宰殺,以備我急要了!那麼久而久之,就要浪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去宰殺很多畜生呀!何不忍下一時的飢餓,而不去無止境的屠殺呢?
22.范仲淹罷宴
范仲淹鎮守邠州時,閑暇帶領部屬登上城樓准備酒宴,還沒有開始舉杯飲時,看見數十個帶孝的人正在准備裝殮之物.他馬上派人去詢問,原來是客居此處的讀書人死在了邠州,准備出殯葬在近郊,可是棺槨等物尚未齊備.范仲淹很傷感,立即撤掉了酒席,厚厚地救濟了他們,讓他們能完成裝殮這件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嘆甚至有感動的流下眼淚的.
23.顧榮施炙
顧榮在洛陽時,應別人的邀請去赴宴。在宴席上,他發覺烤肉的下人對烤肉垂誕,很想吃幾塊。於是他拿起自己的那份烤肉,讓下人吃。同席的人都恥笑他有失身份。顧榮說:「一個人每天都烤肉,怎麼能讓他連烤肉的滋味都嘗不到呢?」後來戰亂四起,晉朝南流,每當遇到危難,經常有一個人在顧榮左右保護他,顧榮感激的問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當年的「受炙人」。
24.逆旅主人無情
在京城裡一種住店,客人來了,給他一間房,便可歇息,早晨到了,客人出去辦事,晚上回來睡覺,什麼生活上的事皆是客人自便,但是月租還是挺貴的,如果不給那麼多錢,就會吃官司。如果生了病的客人,就要趕他走,如果病危了,雖然還有些氣息,還沒死,就把他丟棄街頭,還要霸佔他的錢財。懷孕的婦女被店主認為是不吉利的,絕對不會讓她住。這種住店非常的薄情寡義。但是這種店主絕不是天生就是如此,而是因為是在京城,魚龍混雜,所謂形勢使然
25.陸元方賣宅
陸少保,字元方,曾經在洛陽賣一套房子。家人們要把它賣出去,買房子的人求見,於是元方告訴他說:「這房子很好,就是沒有泄水於外的處所。」買房子的人聽了,立即推辭不買了。子侄們為這說了埋怨他的話,元方卻說:「如果我不說的話,我就是在欺騙他。」
26.岑鼎
戰國時代,齊國出兵攻打魯國,索要岑鼎。魯國國君偷梁換柱,把另外一個鼎獻與齊 君,然後請求訂立互不侵犯條約。齊君不 相信這個鼎是真品,提出附加條件:如果 柳季說是真的,我們就接受。魯君只得派 人去請柳季。柳季說:您把岑鼎看作鎮國 之寶,而我把食用看作安身立命的根本。 現在您想毀壞我的信用,保全您的岑鼎, 我難以從命。魯君無奈,只好獻出岑鼎。
27.楊萬里與「誠齋」
楊萬里,字廷秀,是吉州吉水人。紹興二十四(1154年)中進士,做了贛州司戶,後調任永州零陵縣丞。當時張浚被貶謫在永州,正比們辭客,楊萬里三次前往拜訪都不能見到,寫信盡力請求才被召見。張浚用使心意正直誠懇的學問(即儒家中庸之學)教導勉勵她。楊萬里(立志)一生都服從他的教誨,於是把書齋命名為「誠齋」
28.和氏璧
在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荊山採石。意外的發現了一塊石頭。雖然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堅信在石頭裡面一定有好玉。他把玉獻給楚國當時的國王,楚厲王。厲王派人去檢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來說,那隻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裡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厲王覺得自己被欺騙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腳。厲王之後,他的兒子武王繼位。卞和又去獻玉。可是大家仍然堅持認為那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於是,卞和又因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腳。 武王去世後,他的兒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獻寶玉。但是因為他失去了雙腳,無法行走,於是他只能懷抱玉石坐在路邊大哭。文王聽說了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來。文王命人把那塊石頭剖開,裡面果然又一塊寶玉。最令人驚奇的是這塊玉從側面看是綠色的,從正面看是白色的。因為是卞和所獻,所以這塊玉就被成為和氏璧。後來這塊和氏璧被製成皇帝的玉璽,代代相傳,成為大中國統治者無上權力的象徵。
29.幽王擊鼓
周朝定都豐、鎬,接近西戎人。周王與諸侯約定,在大路上修建碉堡,在上邊擺放戰鼓,(鼓響的時候)遠近都能聽到,假使戎人來到,擊鼓相告,諸侯的兵馬都來救天子。戎人曾經來到,幽王擊鼓,諸侯的兵馬全都來到,衰姒非常高興,笑了起來。幽王想讓褒姒笑,因此幾次擊鼓,諸侯的兵馬幾次來到而沒有見到戎人。到了後來,戎人真的到了,幽王擊鼓,諸侯的兵馬沒有到來,幽王死在驪山之下,被天下人恥笑。
30.許生端方
道光年間,姑蘇渡的橋畔,有一個書生正在渡河。書生姓許,二十歲,風度翩翩,很有才氣,舉止儒雅沒有戲言,有古代賢士的風范。三更時,看到岸邊火焰沖天,鑼聲人聲震得讓人心驚,知道是店鋪失火了。許生為他嘆息。剛剛抬頭看,看到窗中跳下一名女子,肌膚潔白,身上沒有穿衣服,掉落在船頭,幾乎被女子嚇得掉在河中,許生正色道:「姑娘受驚了。」女子十分惶恐,看到了俊朗的書生,想要跳河。許生勸阻她說:「既然躲避了火,為何又投河呢?」於是用被褥裹住她的身體,拿著蠟燭坐在那等待天明,眼睛沒有看其他地方。火滅後,東方已經發白,女子的父親知道了拿著衣服到舟中,女子穿上衣服,拜謝許生,回去了。
31.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做宰相的時候,兒媳婦的親人蕭氏子到京城,拜見王安石,王安石邀請他吃飯。次日,蕭氏子著盛裝前來赴宴,以為王安石定會設盛宴款待。時間已到中午,蕭氏子感到非常餓但又不敢離去,又過了一段時間,主人才讓客人入座,水果蔬菜之類都沒有準備,客人心裡已經感到很奇怪。酒過三巡,才上來兩塊胡餅,接著上了四份切好的豬肉,不一會兒就上飯了,旁邊僅菜湯之類而已。蕭氏子平素很嬌縱,不再吃飯,只吃了胡餅中間一小部分,剩下餅的四周都不吃。王安石將餅的四周都取過來自己吃了,蕭氏子感到非常羞愧,便回去了。
32.王安國直言
王安國性格直率,疾惡如仇。王荊公一開始職務為參知政事,閑暇的時候因為閱讀晏元獻公的詞而笑著說:「做宰相怎能做這種小(志氣)的詞?」平甫回答:「晏元獻公也只是偶爾因為得意之事而這樣,在工作上哪能如此。」當時呂惠卿作為館職(疑為招待意)也坐在一旁,正經說到「為政必須先端正自己的言詞,何況(不詳)」平甫正色道「發表不正經言詞,還不如小人。」呂惠卿因此認為和這兩人道不同,不相為謀,疏遠二人。
34.海瑞清廉
都御史海瑞,在官舍死了。同鄉做官的人,只有在戶部做事的蘇民懷一人。蘇民懷檢查清點他做官的俸祿,竹箱子里有八兩銀子,麻布兩丈,幾件舊衣服罷了。這樣的都御史又有幾個?王鳳洲評價他說:「不怕死,不愛錢,不結伙。」這九個字概括了海瑞的生平。即使千言萬語贊揚他,能勝過著評論嗎?
35.呂蒙正不記人過
呂蒙正不喜歡記著別人的過失。初任參知政事(副宰相),進入朝堂(百官治事之所)時,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簾內指著呂蒙正說,「這小子也當上了參知政事呀?」呂蒙正裝作沒有聽見而走過去了。與呂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憤怒,下令責問那個人的官位和姓名。呂蒙正急忙制止,不讓查問。下朝以後,那些與呂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仍然憤憤不平,後悔當時沒有徹底查問。呂蒙正則說:「一旦知道那個人的姓名;則終身不能忘記,不如不知道那個人的姓名為好。不去追問那個人的姓名,對我來說也沒有什麼損失。」當時的人都佩服呂蒙正的度量。
36.梁鴻尚節
梁鴻家庭貧困然而他推崇節操,博覽群書,沒有不知曉的事情。讀完書,就到林苑放豬,曾經不小心留下火種,牽連到別的人家。於是尋訪被燒的人,問他們損失的財務,把自己的豬作賠償懷給主人。他的主人的得到的補償很少,梁鴻說:「沒有別的財富,願意讓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因為做工勤奮,老人見梁鴻不是一般人,於是就批評主人,而稱贊梁鴻是忠厚的人。於是,開始敬佩梁鴻,把豬懷給他,梁鴻不接受。
37.蹇材望偽態
蹇材望,四川人,是湖州的副知州,元軍的將軍。蹇材望自己誓言必死。於是作了一塊大錫牌,上面刻著:「大宋的忠臣蹇材望。」而且用兩片銀片鑿出小孔,在上面寫上:「得道我屍體的人,希望為我埋葬,還希望為我祭祀,題目為『大宋忠臣蹇材望』。這銀子是用來作為替我埋葬的費用。」每天把錫牌和銀子扎在腰間。只等待元軍到達湖州城。則自己跳入水中,而且通告鄉人以及平日往來的人,人人都同情他。正月初一,元軍入城,蹇材望已經不知到哪兒去了。人們都說他被淹死了,不久元軍騎馬歸去,才知道早一天出城迎拜,就得到了本洲的知府。
38.米芾索貼
米芾詼諧機智,在真州,曾經到菜攸的船上,菜攸拿出收藏的王石軍的《王略貼》展示。米芾驚嘆,相求想用他的畫來交換,菜攸思想上對這件事感到為難。米芾說:「你如果不聽從我,我不想活了,馬上跳入江中自殺。」於是大叫,抓住船的船舷准備跳江,菜攸立刻把畫給他。
39.趙孟富過揚州
元朝昌盛的時候,揚州有個姓趙的,富裕而且好客。他家有個明月樓,人們寫的春聯,大多是不滿意的。一天,趙子昂經過揚州,主人知道了,把他邀到明月樓上迎接,用盛晏款待他,所有的器具都是銀質的。酒席吃到一半,拿出紙筆相求做一幅對聯。子昂納起筆寫道:「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主人拿到後非常開心,把酒器全部撤下把它們全部贈給趙子昂。
40.歐陽修不喜釋氏
歐陽修不喜歡佛教,談佛教的讀書人,歐陽修定板著臉看對方,而歐陽修年幼的兒子字「和尚」,有人問:「你既然不喜歡佛,卻為什麼用『和尚』給兒子命名呢?」歐陽修說:「因為都鄙踐它,如今用牛驢的名字為小兒子命名。」提問的人大笑,而且佩服他的辯解力。
41.唐伯虎識破術士
有個術士求見唐伯虎,極力地說修煉的好處。唐伯虎說:「如此高妙的道術,為什麼不自己干?反而要賜予我?」術士說:「只恨我自己淺福!我看過的人很多,有福氣的人,沒有像你這樣的.」唐伯虎笑著說:「我只有仙福,在城北有一間房間,非常僻靜,你到那邊修煉,練出以後各的一半。」術士還沒有省悟,每天到家來,拿出一個扇子求唐伯虎題詩,唐伯虎寫道:「破布衫中破布裙,碰到人就會說會煉銀,那為何不燒一些自己用?玩弄把戲罷了。」
42.朱文公受騙
朱熹的腳有病,曾經有個道士為他熱敷,都市覺得輕松安適。朱熹非常高興,重謝他。並且贈他一首詩,說道:「好幾年靠著細竹竿扶著我行走,一針就覺得有特殊的功效,出門住著拐杖兒童會嘲笑,不再是以前的匍匐而行。」倒是拿到詩後便直接走了,沒有幾天,腳上的病又發作了,比沒有用熱敷時更嚴重。立刻派人尋找道士,已沒有人知道他的去處了,朱熹感嘆道:「我不想懲罰他,只想追回那首詩,怕他拿著這首詩去害其他人。」
43.章淳書絕壁
章淳曾經和蘇軾一同游南山,到了仙游潭,潭的下面面臨著萬丈懸崖,兩岸非常的狹窄。章淳要求蘇軾下仙游潭在石壁上寫大字留念,蘇軾不敢,章淳踩著險石下去,用毛筆蘸著墨在石壁上寫了幾個大字,說「蘇軾、章某來此」蘇軾拍章淳的背說:「章淳往後得志,必定能殺人。」章淳說:「為什麼?」蘇軾說:「能自己拚命的人必能殺人。」章淳大笑。
44.李白之死辯誤
世間很多傳言李白在當塗採石,因為喝醉了酒乘船在長江里行駛,看見月亮的影子便彎下身子去取。於是便淹死了。因此當地有個「捉月亭」。我查閱李陽冰作的《草堂集序》說:「陽冰作地方官,李白的病很危急,草稿有萬卷,手集還未編寫,躺在床上寫稿紙,讓我為他作序。」後來李華寫《太白慕志》也說:「寫《臨終歌》而死。」於是世間的謠傳不能相信,大概與杜甫因為喝白酒牛靈而死是相同的。
45.雋不疑之母
雋不疑巡視下屬各縣,省查囚犯有無冤情,回來後,他的媽媽總是問雋不疑:「有沒有平反?讓幾個人因平反而活命?」如果雋不疑平反的人多,母親就很高興,笑著給他夾菜吃飯,說話與平時不一樣。如果沒有平反出獄,母親就不開心,不給他吃飯。因此雋不疑做官,嚴厲卻不殘酷。
『叄』 初中文言文擴展閱讀(升級版) 的目錄!
【原文】
裴坦尚儉
楊收、段文昌皆以孤進貴為宰相,率愛奢侈。楊收內女適裴坦長子,資裝豐厚,什容器多用金銀。而坦尚儉,聞之不樂。一日,與其妻及兒女宴飲,台上用碟盛果實,坦欣然,既視其器內,有以犀為飾者,坦盛怒,遽推倒茶台,拂袖而出。乃曰:「破我家也。」他日,收果以納賂,竟至不令。宜哉!(出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九)
【注釋】
1、孤進:特別求取上進,謂非常出色。
2、率:都。
3、適:女子嫁人。
4、不令:不善;不肖。令,美好的。
【譯文】
楊收和段文昌都因為特別出類拔萃而做了宰相,他們兩人都喜歡奢侈生活。楊收的女兒嫁給了裴坦的大兒子,陪嫁的財物非常豐厚,日常用具大多是金銀做成的。而裴坦提倡節儉,知道了很不高興。一天,裴坦和妻子兒女一起吃飯,桌子上有用碟子裝著水果,裴坦很高興。但是當他看到碟子裡面有犀角做的裝飾時,非常生氣,立即將茶桌推倒,拂袖而去。一邊走一邊說:「這是在敗壞我的家風啊?」後來,楊收果然因為收受賄賂,竟至不得善終。太應該了!
『肆』 初中語文擴展閱讀七年級文言文答案
版本1
[編輯本段]
原文: 有迂氏者,世稱迂公,性吝嗇.籬敗不修,瓦裂不茸.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東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號且詬,詰曰:吾適爾,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為父?何以為夫?"迂公無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後二月,天晴月朗,不見雨兆.迂公嘆曰:"適茸治,即不雨,豈不徒耗資財!"
譯文
[編輯本段]
有一個姓迂的人,世人稱他迂公,性情吝嗇。籬笆破了也不修理,屋頂上的瓦片破了也不修理。
一天,半夜下起了大雨,屋子漏雨就像被注了水,妻子和兒子(文言文中的妻子解釋為妻子和兒子。)東躲西藏但還是被雨水打濕了大半身,妻子邊喊邊罵,責問他說:「我嫁給你,是因為你家中富貴,卻沒想到要受這種苦累,你是怎麼當父親的?怎麼當丈夫的?」
迂公無可奈何,第二天,請來工匠把屋子修好。然而,在後來的兩個月中,天氣晴朗無比,看不見將要下雨的徵兆。迂公嘆息道:「剛剛將屋子修好,卻又不見下雨,這不是白白浪費許多工錢嗎?」
寓意
[編輯本段]
這個故事諷刺了缺乏遠見的人,批評了一種目光短淺的人.
版本2
[編輯本段]
原文:久雨屋漏,一夜數徙床,卒無干處,妻兒交詬。迂公急呼匠葺治,勞費良苦。工畢,天忽開霽,竟日晴朗。
公日夕仰屋嘆曰:「命劣之人!才葺屋便無雨,豈不白拆了工費也?」
譯文
[編輯本段]
下了很久的雨房屋漏雨,一夜(之間)多次移床,終於沒有乾的地方,妻子兒子交替著罵。迂公趕忙叫來工匠修理,勞作花費實在辛苦。修好屋子,天忽然開晴了,一直晴朗。迂公整天仰望屋(頂)嘆道:「命運不好的人啊!才修屋便沒有雨,豈不是白花了勞力費用嗎?」
寓意
[編輯本段]
這個故事同樣諷刺了缺乏遠見的人,批評了一種目光短淺的人.
『伍』 誰有初中文言文拓展閱讀的答案
83《王昭君》 漢元帝後宮里的宮女已經夠多了,不能經常見到,就使令畫工畫像,依照圖象的面貌召見寵幸。所有宮女都賄賂畫工,多的達十萬賄錢。只有王嬙不肯行賄,因此就得不到皇帝的召見。匈奴來朝拜,想求得美人做王後。於是皇帝察看圖象,讓王昭君去匈奴。臨去時召見她,長相是皇宮里最美的,而且擅長對答,舉止沉靜文雅。皇帝很後悔,但是名冊已經定下來了。皇帝對外國注重信義,所以不再換人。就追究查明行賄畫工的這件事,畫工都被在市中斬首,抄沒畫工的家產,都有億萬巨額。(1)「案」,同「按」,查。「幸」,寵愛。(2)「閼氏(yan煙支)」,匈奴君長的嫡妻。 (3)「上」,皇上,即元帝。 (4)「閑雅」,文靜優雅。「閑」通「嫻」,文雅。 (5)「名籍」,名冊。 (6)「重信」,重視信用。 (7)「棄市」,在市中斬首。 (8)「籍其家」,「籍」,查抄財產,予以沒收 84《小時了了》 孔文舉十歲時,跟隨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很有名望,擔任司隸校尉。登門拜訪的都是傑出的人才、享有清名的人,以及他的中表親戚,只有這些人才被允許通報進門。孔文舉到了他門口,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通報後,孔文舉進去坐在前面。李元禮問道:「你和我是什麼親戚啊?」孔文舉回答說:「從前我的先人孔仲尼和您的先人李伯陽有師友之親,這樣說來,我與您不是世代通家之好嗎?」李元禮和賓客們對他的回答沒有不感到驚奇的。這時,太中大夫陳韙剛進來,有人把孔文舉的話告訴了他。陳韙說:「小時聰明伶俐,長後大未必會怎麼樣。」孔文舉說:「照您這樣說,您小時候一定是聰明伶俐的了!」陳韙非常尷尬。 1)親戚:親:內親,戚:外親 2)莫不:莫:沒有人,不:不3)奇:感到驚奇 4)佳:有才華 5)師資之尊:拜伯陽為師6)既:.......之後 7)了了:聰明伶俐 85《善善惡惡而亡》 齊桓公外出見到一地的丘墟變問這是原是誰家?回答說是郭氏的丘墟,又問郭氏為什麼會變成丘墟?回答說:那是因為他對好人友好,對壞人憎惡,齊桓公說:對好人友好,對壞人憎惡,應該是存在下去的原因,(現在)卻變成了丘墟,這是為什麼呢?回答說:對好人不去任用,而又不遠離壞人,那些好人知道他看重自己卻不任用自己,就會怨恨他。那些壞人因為他知道他們秉性不好而不喜歡他們,就會仇恨他,你讓好人怨恨你讓壞人仇恨你,又怎麼能不滅亡呢? 86《樂不思蜀》 司馬文王同劉禪一起歡宴,特地為劉禪演唱劉禪故國蜀地的樂音舞蹈,在旁的人們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而劉禪卻歡樂嬉笑,無動於衷。司馬昭看見這種情形就對賈充說:「想不到劉禪竟糊塗到了這種地步,即使諸葛亮活到這時,也幫助不了這個昏庸的君主,何況是姜維呢!」賈充說:「他要是不這樣昏庸,殿下您又怎麼能吞並他呢。」 又另一天,司馬文王問劉禪:「你很思念蜀國嗎?」劉禪說:「這里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國。」知道了這事,隨侍劉禪的郤正就指點他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你應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等到後來司馬昭再次問他時,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說完並閉上眼睛,想裝出要哭的樣子。司馬昭於是說:「為何你剛才所說的話,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沒有錯。」左右的人都笑了。 87《謝安喜不形於色》 謝公與別人在下圍棋,不一會兒淮上的謝玄的書信到了,謝公看了之後沒有說話,只是默默的和客人下著棋,客人問淮上的軍情如何,謝公回答說:"那些小子大破敵軍."在說話時,謝公的神色舉止和平常沒有什麼不同. 謝安得到驛站傳來的信報,知道前秦的軍隊已經擊敗,當時正好與賓客下圍棋,隨手把書信放在床上(這床,可能是現在馬扎之類),一點也沒有喜色,仍舊照常下棋。客人問他,他慢慢回答說:「小傢伙們已經擊敗敵兵了。」直至下完棋,才回到內室,過門框時,木屐上的齒碰折了他也沒發現。(其實他內心極其激動,強裝鎮定) 88《晏子進諫》 有人得罪齊景公,景公非常生氣,命人把他綁在大殿,准備處以分屍的極刑,並且說如果有人膽敢勸阻,一律格殺勿論。晏子(即晏嬰)左手抓著人犯的頭,右手拿著刀,抬頭問景公:「古時聖王明君肢解人犯時,不知先從人犯的哪個部位下刀?」景公立刻站起身說:「放了他吧,這是寡人的錯。」 景公時,刑律條文繁多。有一天景公出遊見有賣踴(被砍去一腳的罪犯所穿的鞋)的。景公就問晏子:「賢卿住的地方靠近市集,可知道踴貴還是普通鞋子貴?」晏子答:「踴貴。」 景公突然有所領悟,於是下令廢除刖刑(砍去罪犯一腳的刑法)。 (很抱歉,其他的找不到。)
『陸』 初中文言文擴展閱讀答案翻譯及習題BBS系列
50.一箭易折,十箭難斷 從前吐谷渾阿豺有十二個兒子:他患病臨近死亡時對他的兒子們說;你們各拿一枝箭給我,我要用然後吩咐弟弟慕利延說:你拿出一支箭來並且折斷,慕利延折斷了它。阿豺又吩咐說:你拿九枝來,再折斷它們,慕利延卻不 能折斷。阿豺對他兒子們說:你們 知道了嗎?一支箭十分容易折斷,很多的箭在一起,則不能可能折斷,所以說,只要你們齊心協力,國家就可以穩固了,說完就死了。
51.罵鴨 在縣的西邊白家莊有某個居民,偷了鄰居的鴨煮來吃。到了夜裡,覺得全身的皮膚刺癢難耐。等到天亮一看,原來渾身長出了毛茸茸的鴨毛,碰到就疼。這個人嚇壞了,可是這種怪病找不到醫生可以醫治。有一天夜裡,他做了夢,夢中有個人告訴他:「你的病是老天爺給你的懲罰,需要讓失主痛罵你一頓,鴨毛才會脫落。」可是鄰居老人一向寬厚,平常損失東西,從不「怒」形於色。於是,這個偷鴨的人就騙老人說:「您的鴨是被某甲偷走,因為他最怕人罵,您罵他一頓,也可警告他以後不可再偷。」 結果,老人笑著說:「誰有閑氣去罵那些惡人呢?」這個人感到更加難堪,只好把實情告訴鄰居老人。於是,老人才痛罵了他一頓,而這個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52.後羿射箭 到了堯統治的時候,有十個太陽一同出來。
灼熱的陽光曬焦了莊稼,花草樹木乾死,老百姓連吃的東西都沒有。
還有其它多種災害,諸如……
於是,堯派後羿去為民除害。
後羿把這些災害一一清除。
堯領導人民建立了如此巨大的豐功偉績,深得民心,受到了人民的愛戴,推舉堯為的領導人。
53.生不逢時 過去周朝有個人,(一生)多次求官沒有得到君主賞識,(直到)年老鬢發斑白,(這天)在路上哭泣。有人問道:「您為什麼哭泣呢?」他回答說:「我幾次謀官都得不到賞識。現在自己傷心已經年邁,失去機會了,因此傷心地落淚。」那人又問:「您為什麼一次都得不到賞識呢?」他回答說:「我少年時苦讀經史,後來文才具備,試圖求官,不料君王卻喜歡任用老年人。這個君王死後,繼位的君王又喜歡任用武士,我改學武藝,誰知武功剛學成,好武的君王又死去了。現在新立的君王開始執政,又喜歡任用年輕人,而我的年齡已經老了,所以終生不曾得到一次賞識,未能做官。」
54.三人成虎 魏國大臣龐蔥,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現在有個一人來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蔥說:「如果有第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有些將信將疑了。」
龐蔥又說:「如果有第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當然會相信。」
龐蔥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里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龐蔥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也了。
55.請君入瓮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 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 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 天手裡,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怒,責令 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裡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 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 查不出結果,太後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 么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准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裡。兩個人你 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 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 說:「哦,請快快指教。」周興陰笑著說:「你找一個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瓮里,你 想想,還有什麼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瓮,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 周點上炭火,然後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鑽 進瓮里吧。」周興一聽,手裡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 我有罪,我招供。」
56.唇亡齒寒 秦國攻打趙國的長平,齊、楚兩國起兵救趙。秦王盤算道:「如今齊、楚前來救趙,如果他們團結一致,寡人退兵未遲;假如他們一盤散沙,則乘勢攻之。」
這時,趙軍糧食告急,派人向齊國借糧,可是齊王不理睬。謀臣周子對齊王說:「大王不如把糧米暫借趙國,讓他擊退秦兵,如果不加理睬,秦兵就會無所忌憚,不會退去。這樣,就正中了秦國的計策,而齊、燕就失策了。而且趙對於燕、齊兩國來說,正是御秦的天然屏障。這正象牙齒跟嘴唇的關系,沒有了嘴唇,牙齒就會感到寒冷。今日趙國罹難,明日滅亡之禍就會降臨到齊、楚身上。因此救援趙國就好比捧著漏瓮、澆滅燒焦的鍋一樣,實在是十萬火急。再說救趙是一種高尚的國際義舉,擊退秦國,也可以張揚名聲,不去顯示正義張揚威名,卻一味地吝嗇糧食,這確實是戰略決策的錯誤啊。」
57.四面楚歌 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安營紮寨,士兵越來越少,糧食也吃沒了,劉邦的漢軍和韓信、彭越的軍隊又層層包圍上來。夜晚,聽到漢軍的四周都在唱著楚地的歌謠,項羽大驚失色地說:「漢軍把楚地都佔領了嗎?不然,為什麼漢軍中楚人這么多呢?」項羽連夜起來,到軍帳中喝酒。回想過去,有美麗的虞姬,受寵愛,常陪在身邊,有寶馬騅,常騎在胯下。而今……於是項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詩道:「力能拔山啊豪氣壓倒一世,天時不利啊騅馬不馳。騅馬不馳啊怎麼辦,虞姬啊虞姬你怎麼辦!」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項羽淚流數行,身邊侍衛也都哭了,誰也不能抬頭看項羽了。
58.各自為政 鄭國與宋國一直不合,兩個國家之間常常戰爭發生。有一次,鄭國又准備出兵攻打宋國,於是宋國派出大元帥華元為主將,率領軍隊迎戰敵人。在兩批人馬交戰前,華元為了鼓舞士氣,於是下令宰殺牛羊,准備好好犒賞將士們,忙亂中,華元一時大意忘了分給他的馬夫一份,馬夫心想自己做牛做馬,卻什麼都沒得到,越想越不是滋味,於是懷恨在心。後來,兩國軍隊正式交戰時,馬夫對華元說:「分發羊肉不公平的事你說了就算,但是駕車的事由我作主。」說完,他就把戰車趕到鄭軍陣地中,堂堂宋軍主帥就這樣輕輕鬆鬆被鄭軍活捉了。而宋國軍隊也因為失去了主帥,亂了陣腳,因而被鄭國打敗了。
59.望洋興嘆 秋天裡山洪按照時令洶涌而至,眾多大川的水流匯入黃河,河面寬闊波濤洶涌,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於是河神欣然自喜,認為天下一切美好的東西全都聚集在自己這里。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於是河神方才改變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對著海神仰首慨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到了上百條道理,便認為天下再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的,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而且我還曾聽說過孔丘懂得的東西太少、伯夷的高義不值得看重的話語,開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親眼看到了你是這樣的浩淼博大、無邊無際,我要不是因為來到你的門前,真可就危險了,我必定會永遠受到修養極高的人的恥笑。」
海神說:「井裡的青蛙,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大海,是因為受到生活空間的限制;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冰凍,是因為受到生活時間的限制;鄉曲之土,不可能跟他們談論大道,是因為教養的束縛。如今你從河岸邊出來,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將可以參與談論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沒有什麼比海更大的,千萬條河川流歸大海,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停歇而大海卻從不會滿溢;海底的尾閭泄漏海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停止而海水卻從不曾減少;無論春天還是秋天不見有變化,無論水澇還是乾旱不會有知覺。這說明大海遠遠超過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夠用數量來計算。可是我從不曾因此而自滿,自認為從天地那裡承受到形體並且從陰和陽那裡稟承到元氣,我存在於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小塊石子、一小塊木屑存在於大山之中。我正以為自身的存在實在渺小,又哪裡會自以為滿足而自負呢?想一想,四海存在於天地之間,不就像小小的石間孔隙存在於大澤之中嗎?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於四海之內,不就像細碎和米粒存在於大糧倉里嗎?號稱事物的數字叫做萬,人類只是萬物中的一種;人們聚集於九州,糧食在這里生長,舟車在這里通行,而每個人只是眾多人群中的一員;一個人他比起萬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於整個馬體嗎?五帝所續連的,三王所爭奪的,仁人所憂患的,賢才所操勞的,全在於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辭讓它而博取名聲,孔丘談論它而顯示淵博,這大概就是他們的自滿與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漲時的洋洋自得嗎?」
60.曲高和寡 宋玉是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學生。有一天,楚襄王問宋玉:「現在不少人對你有意見,你是不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宋玉轉彎抹角地回答說:「有位歌唱家在我們都城的廣場上演唱,唱《下里》《巴人》這些通俗歌曲時,有幾千聽眾跟著唱起來;唱《陽春》《白雪》這類高深歌曲時,能跟著唱的只有幾十人;到了唱更高級的歌曲時,跟著唱的只有幾個人了。從這里可以看出,曲調越是高深,能跟著一起唱的人就越少。」
『柒』 初中語文擴展閱讀文言文的答案
32.
東漢時期,有個名叫司馬徽的人,很善於識別人才。但由於當時政治斗爭十分尖銳復雜,他就裝糊塗,別人無論和他講什麼事,不管是好是壞,他都回答「好」。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位熟人。那人問他身體怎樣,一向安好嗎?他回答:「好」。
又有一天,有個老朋友到他家裡來,十分傷心地談起自己的兒子死了。誰知司馬徽也回答:「好!」那個朋友走後,司馬徽的妻子就責備他說:「人家以為你是講道德的人,所以相信你,把心裡話講給你聽。可是你聽人家兒子死了,反而說好,這算什麼?」司馬徽不緊不慢地說:「好!你的話太好了!」他的妻子又好氣又好惱,哭笑不得。
後來人們常用「好好先生」來形容那些是非不分,不敢得罪人,只求平安無事的人。
33.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兒子哭鬧著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說:「你在家等我,回來給你殺豬燉肉吃」。孩子信以為真。
妻子回來,見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備殺豬,趕忙阻攔說;「你怎麼,你真的要殺豬給他吃?我原是哄他的」。曾子認真地說:「對小孩子怎麼能欺騙呢?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影響,我們說了不算數,孩子以後就不會聽我們 的話了」。他果真把豬殺了。曾子言傳身以身作則教,為後世傳頌。
34.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看到自己田裡的禾苗長得太慢,心裡很著急.這天,他乾脆下田動手把禾苗一棵棵地往上拔高一節。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裡,對家裡的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一下子讓禾苗長高了許多!"他的兒子聽了,連忙跑到田裡去看。田裡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35.
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種植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裡一樣,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賣鮑魚的地方,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氣味了,也是融入到環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時間長了回變紅,藏漆的地方時間長了回變黑,也是環境影響使然啊!所以說真正的君子必須謹慎的選擇自己處身的環境。
36
所謂使自己的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欺。要像憎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愛好美好的容貌一樣,這就是說自己不虧心。因此,君子對獨居這事必須謹慎。小人獨居,干不好的事,沒有什麼做不出來的;看見了君子,這才躲躲藏藏地把不好的掩蓋起來,把好的顯示出來。其實人們看他,正像看透他裡面的肺肝一樣,躲藏掩蓋又有什麼益處呢?這就是說,裡面有什麼樣的實在東西,外面就必然會有什麼樣的表現。所以君子必須在獨居時很謹慎。
37
住在天下最廣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廣闊的道路上,能實現志向就與百姓一起去實現,不能實現志向時就獨自施行這一個原則,富貴不能使他折腰,貧賤不能使他改變,武力不可以使他屈服,這就是大丈夫!
38
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圍棋。其中有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要是弈秋講的,他都認真聽,細細品味,認真領悟;另一個人表面上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可是心裡卻認為天鵝要來了,想著怎樣拉弓搭箭把天鵝射下來。他們雖然一起學習圍棋,可是後者不如前者。是他的智力不如別人么?回答:不是這樣的。
39
一個有見識的人,他做學問必然喜歡向別人提問請教。問和學,是相輔相成的,不學習鑽研不可能發現疑難,不提問請教不能使知識廣博。只是喜歡學習但不願時時向別人請教,還算不上是真正愛學習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許你還不能用於實踐,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東西,也許你還不了解它的細微末節,那麼除了向別人請教,又從哪裡去推斷解決呢?
40
北方人生來不認識菱角的,(有個北方人)在南方當官,酒席上吃菱角,連殼一起放進口裡。有的人(就)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那人自己護短,說:「我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來清熱。」有人問道:「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回答說:「前山後山,什麼地方沒有!」
菱角生長在水中卻說是在土裡生長的,這是因為他硬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
41
越國沒有車,有個(越國的)旅遊者在晉楚國的郊區得到(一輛)車,(那車的)輻條爛的車輪(都)壞了,車轅和車衡連接處的銷子斷了車轅便廢了,(那車)沒什麼用處。然而因為他的家鄉從沒有過車,(他就)用船裝載了車回家在眾人面前誇口。觀看的人聽信了他的吹噓,以為車本來就是這樣的,效仿了做的人接連不斷。一天,有晉楚的人見了(他們的車)就譏笑他們笨拙,越人以為(晉楚人)欺騙自己,(就)沒有理睬。等到有敵寇入侵他們的領地領土,越人駕著(那)破車抵禦敵寇。車子壞掉了,(打了個)大敗(仗),始終還不明白是車的原因。
42
邴原幼時喪父,幾歲時,從書塾經過,(聽見書聲琅琅)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小孩子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那些讀書的,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來羨慕他們不孤單,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傷,因此而哭泣。老師憐憫地說:「你如果立志讀書,我願意免費教你,不收學費.」邴原進了學堂,學習異常努力。一個冬天,就讀熟了《孝經》和《論語》。
43
恕為人非常講信用,說話沒有不算數的。他從建業回老家會稽去,向諸葛恪告別,諸葛問他什麼時候回來,卓恕說「某日」。
到了這一天,諸葛恪做東請客,都停著不吃不喝,為了等待卓恕的到來。客人們都以為,從會稽到建業相距千里之遙,怎麼能按時到來。停了一會,卓恕果真到了,滿座的客人都驚訝不得。
孔子言: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
說話不算數,打折扣,這就等於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再要彌補可就難了,所以不要輕易答應自己可能做不到的事情,好比不能輕易的下承諾一樣。
44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然後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後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後才能自己刻苦地鑽研;知道了不解困惑之處,才能是自己變的更強,更聰明.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
45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46
裴光德在中書省(指宰相府)任職時,有個官職也不小的老朋友從遠方來拜訪他。裴公招待他相當優厚,舉止行動相當親切。朋友在他的府第內毫無拘束之感。乘機請求他在京城官府謀個判司做做。裴光德對他說: 「您確實是個有能力的讀書人,但是這官給您做不合適。我不敢因為老朋友的私情而敗壞了朝廷的制度。要是往後有瞎了眼的宰相同情你,可能會獲得這個官職。至於我,萬萬不會這樣做。」
47
孟子年少時,家住在墳墓的附近。孟子經常喜歡在墳墓之間嬉遊玩耍。孟母見此情景,就覺得這個地方不適合居住,於是就帶著孟子搬遷到市場附近居住下來。可是,孟子又玩鬧著學商人買賣的事情。孟母又覺得此處也不適合孟子居住,於是又搬遷到書院旁邊住下來。此時,孟子便模仿儒生學作禮儀之事。孟母認為,這正是孟子所適宜居住的地方,於是就定居下來了。
48
樞密院直學士陳述古任建州浦城知縣時,有人丟失了東西,抓到一些人卻不知道哪個是真正 的盜賊。於是陳述古騙他們說:「某某廟里有一口鍾,能辯認盜賊,特別靈驗。」他派人把 那口鍾抬到官署後閣,祭祀起來,把這一群囚犯帶到鍾前,自己對犯人說:「沒有偷東西的 人,摸這口鍾,它不響,偷了東西的人一摸它,鍾就會發出聲響。」述古親自率領他的同僚 ,在鍾前很恭敬地祈禱。祭祀完畢後,用帳子把鍾圍起來,便暗地裡讓人用墨汁塗鍾,過了 很久,鍾塗好以後,帶領被捕的犯人一個個讓他們把手伸進帷帳里去摸鍾,出來就檢驗他們 的手,發現都有墨汁,只有一人手上無墨。述古對這個人進行審訊,於是他才承認自己是盜 賊。原來這個人是害怕鍾響,沒有敢去摸。
49
莊周家貧,所以到監河侯那裡借糧米。監河候說:「可以,我將要收到封地的稅金,借給你三百金可以嗎?」莊周忿然作色說:「我昨天來,路上聽到呼喊的聲音,四面張望見乾涸的車轍中有一條鯽魚。我問它說:『鯽魚,來,你是做什麼的呢?回答說:『我,東海的波臣。你能給一升半斗的水救我的命嗎?』我說:『可以,我要去南方勸說吳、越的國王,引西江的水來迎接你,可以嗎?』鯽魚忿然作色說:『我失去了我不能離開的水,困在這里,我得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活,你卻要我等西江的水,還不如趁早到賣干魚的店鋪去找我呢!」』
50灼熱的陽光曬焦了莊稼,花草樹木乾死,老百姓連吃的東西都沒有。
還有其它多種災害,諸如……
於是,堯派後羿去為民除害。
後羿把這些災害一一清除。
堯領導人民建立了如此巨大的豐功偉績,深得民心,受到了人民的愛戴,推舉堯為的領導人。50.一箭易折,十箭難斷 從前吐谷渾阿豺有十二個兒子:他患病臨近死亡時對他的兒子們說;你們各拿一枝箭給我,我要用然後吩咐弟弟慕利延說:你拿出一支箭來並且折斷,慕利延折斷了它。阿豺又吩咐說:你拿九枝來,再折斷它們,慕利延卻不 能折斷。阿豺對他兒子們說:你們 知道了嗎?一支箭十分容易折斷,很多的箭在一起,則不能可能折斷,所以說,只要你們齊心協力,國家就可以穩固了,說完就死了。
51.罵鴨 在縣的西邊白家莊有某個居民,偷了鄰居的鴨煮來吃。到了夜裡,覺得全身的皮膚刺癢難耐。等到天亮一看,原來渾身長出了毛茸茸的鴨毛,碰到就疼。這個人嚇壞了,可是這種怪病找不到醫生可以醫治。有一天夜裡,他做了夢,夢中有個人告訴他:「你的病是老天爺給你的懲罰,需要讓失主痛罵你一頓,鴨毛才會脫落。」可是鄰居老人一向寬厚,平常損失東西,從不「怒」形於色。於是,這個偷鴨的人就騙老人說:「您的鴨是被某甲偷走,因為他最怕人罵,您罵他一頓,也可警告他以後不可再偷。」 結果,老人笑著說:「誰有閑氣去罵那些惡人呢?」這個人感到更加難堪,只好把實情告訴鄰居老人。於是,老人才痛罵了他一頓,而這個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52.後羿射箭 到了堯統治的時候,有十個太陽一同出來。
灼熱的陽光曬焦了莊稼,花草樹木乾死,老百姓連吃的東西都沒有。
還有其它多種災害,諸如……
於是,堯派後羿去為民除害。
後羿把這些災害一一清除。
堯領導人民建立了如此巨大的豐功偉績,深得民心,受到了人民的愛戴,推舉堯為的領導人。
53.生不逢時 過去周朝有個人,(一生)多次求官沒有得到君主賞識,(直到)年老鬢發斑白,(這天)在路上哭泣。有人問道:「您為什麼哭泣呢?」他回答說:「我幾次謀官都得不到賞識。現在自己傷心已經年邁,失去機會了,因此傷心地落淚。」那人又問:「您為什麼一次都得不到賞識呢?」他回答說:「我少年時苦讀經史,後來文才具備,試圖求官,不料君王卻喜歡任用老年人。這個君王死後,繼位的君王又喜歡任用武士,我改學武藝,誰知武功剛學成,好武的君王又死去了。現在新立的君王開始執政,又喜歡任用年輕人,而我的年齡已經老了,所以終生不曾得到一次賞識,未能做官。」
54.三人成虎 魏國大臣龐蔥,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現在有個一人來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蔥說:「如果有第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有些將信將疑了。」
龐蔥又說:「如果有第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當然會相信。」
龐蔥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里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龐蔥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也了。
55.請君入瓮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 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 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 天手裡,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怒,責令 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裡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 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 查不出結果,太後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 么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准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裡。兩個人你 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 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 說:「哦,請快快指教。」周興陰笑著說:「你找一個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瓮里,你 想想,還有什麼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瓮,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 周點上炭火,然後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鑽 進瓮里吧。」周興一聽,手裡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 我有罪,我招供。」
56.唇亡齒寒 秦國攻打趙國的長平,齊、楚兩國起兵救趙。秦王盤算道:「如今齊、楚前來救趙,如果他們團結一致,寡人退兵未遲;假如他們一盤散沙,則乘勢攻之。」
這時,趙軍糧食告急,派人向齊國借糧,可是齊王不理睬。謀臣周子對齊王說:「大王不如把糧米暫借趙國,讓他擊退秦兵,如果不加理睬,秦兵就會無所忌憚,不會退去。這樣,就正中了秦國的計策,而齊、燕就失策了。而且趙對於燕、齊兩國來說,正是御秦的天然屏障。這正象牙齒跟嘴唇的關系,沒有了嘴唇,牙齒就會感到寒冷。今日趙國罹難,明日滅亡之禍就會降臨到齊、楚身上。因此救援趙國就好比捧著漏瓮、澆滅燒焦的鍋一樣,實在是十萬火急。再說救趙是一種高尚的國際義舉,擊退秦國,也可以張揚名聲,不去顯示正義張揚威名,卻一味地吝嗇糧食,這確實是戰略決策的錯誤啊。」
57.四面楚歌 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安營紮寨,士兵越來越少,糧食也吃沒了,劉邦的漢軍和韓信、彭越的軍隊又層層包圍上來。夜晚,聽到漢軍的四周都在唱著楚地的歌謠,項羽大驚失色地說:「漢軍把楚地都佔領了嗎?不然,為什麼漢軍中楚人這么多呢?」項羽連夜起來,到軍帳中喝酒。回想過去,有美麗的虞姬,受寵愛,常陪在身邊,有寶馬騅,常騎在胯下。而今……於是項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詩道:「力能拔山啊豪氣壓倒一世,天時不利啊騅馬不馳。騅馬不馳啊怎麼辦,虞姬啊虞姬你怎麼辦!」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項羽淚流數行,身邊侍衛也都哭了,誰也不能抬頭看項羽了。
58.各自為政 鄭國與宋國一直不合,兩個國家之間常常戰爭發生。有一次,鄭國又准備出兵攻打宋國,於是宋國派出大元帥華元為主將,率領軍隊迎戰敵人。在兩批人馬交戰前,華元為了鼓舞士氣,於是下令宰殺牛羊,准備好好犒賞將士們,忙亂中,華元一時大意忘了分給他的馬夫一份,馬夫心想自己做牛做馬,卻什麼都沒得到,越想越不是滋味,於是懷恨在心。後來,兩國軍隊正式交戰時,馬夫對華元說:「分發羊肉不公平的事你說了就算,但是駕車的事由我作主。」說完,他就把戰車趕到鄭軍陣地中,堂堂宋軍主帥就這樣輕輕鬆鬆被鄭軍活捉了。而宋國軍隊也因為失去了主帥,亂了陣腳,因而被鄭國打敗了。
59.望洋興嘆 秋天裡山洪按照時令洶涌而至,眾多大川的水流匯入黃河,河面寬闊波濤洶涌,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於是河神欣然自喜,認為天下一切美好的東西全都聚集在自己這里。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於是河神方才改變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對著海神仰首慨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到了上百條道理,便認為天下再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的,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而且我還曾聽說過孔丘懂得的東西太少、伯夷的高義不值得看重的話語,開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親眼看到了你是這樣的浩淼博大、無邊無際,我要不是因為來到你的門前,真可就危險了,我必定會永遠受到修養極高的人的恥笑。」
海神說:「井裡的青蛙,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大海,是因為受到生活空間的限制;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冰凍,是因為受到生活時間的限制;鄉曲之土,不可能跟他們談論大道,是因為教養的束縛。如今你從河岸邊出來,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將可以參與談論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沒有什麼比海更大的,千萬條河川流歸大海,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停歇而大海卻從不會滿溢;海底的尾閭泄漏海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停止而海水卻從不曾減少;無論春天還是秋天不見有變化,無論水澇還是乾旱不會有知覺。這說明大海遠遠超過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夠用數量來計算。可是我從不曾因此而自滿,自認為從天地那裡承受到形體並且從陰和陽那裡稟承到元氣,我存在於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小塊石子、一小塊木屑存在於大山之中。我正以為自身的存在實在渺小,又哪裡會自以為滿足而自負呢?想一想,四海存在於天地之間,不就像小小的石間孔隙存在於大澤之中嗎?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於四海之內,不就像細碎和米粒存在於大糧倉里嗎?號稱事物的數字叫做萬,人類只是萬物中的一種;人們聚集於九州,糧食在這里生長,舟車在這里通行,而每個人只是眾多人群中的一員;一個人他比起萬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於整個馬體嗎?五帝所續連的,三王所爭奪的,仁人所憂患的,賢才所操勞的,全在於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辭讓它而博取名聲,孔丘談論它而顯示淵博,這大概就是他們的自滿與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漲時的洋洋自得嗎?」
60.曲高和寡 宋玉是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學生。有一天,楚襄王問宋玉:「現在不少人對你有意見,你是不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宋玉轉彎抹角地回答說:「有位歌唱家在我們都城的廣場上演唱,唱《下里》《巴人》這些通俗歌曲時,有幾千聽眾跟著唱起來;唱《陽春》《白雪》這類高深歌曲時,能跟著唱的只有幾十人;到了唱更高級的歌曲時,跟著唱的只有幾個人了。從這里可以看出,曲調越是高深,能跟著一起唱的人就越少。」
『捌』 初中語文拓展閱讀文言文翻譯
王要進攻楚抄國,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於進諫,就叫他死!」有一位舍人名叫少孺子,想諫又不敢,他就懷揣彈弓到後花園去,露水灑濕了衣裳,這樣過了三個清晨。吳王知道後說:「你來,何苦把衣裳淋濕成這個樣子?」少孺子回答道:「園子里有樹,樹上有蟬,蟬在高高的樹枝上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後。螳螂俯著身子向前爬去要捉蟬,而不知黃雀在它身傍。黃雀伸著頭頸要啄螳螂,而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張開的彈丸。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好處,而不顧身後隱藏著禍患啊!」吳王說:「您說得好啊!」於是停止用兵。
『玖』 《初中語文擴展閱讀文言文》62篇「唇亡齒寒」閱讀及答案。
唇亡齒寒
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寶也。」對曰:「若得道於虞,猶外府也。」公曰:「官之奇存焉。」對曰:「宮之奇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諫,且少長於君,君昵之,雖諫,將不聽。」
乃使荀息假道於虞,曰:「冀為不道,入自顛轉,伐鄍三門。冀之既病,則亦唯君故。今虢為不道,保於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請假道以請罪於虢。」虞公許之,且請先伐虢。宮之奇諫,不聽,遂起師。夏,晉里克、荀息帥師會虞師伐虢,滅下陽。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於盟府。將虢是滅,何愛於虞!且虞能親於桓、庄乎,其愛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公曰:「吾享犯豐絮,神必據我。」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緊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
冬,晉滅虢。師還,館於虞,遂襲虞,滅之。(節選自《左傳·僖公五年》,有刪改)
1.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若得道於虞,猶外府也——府:古時國家收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
B.晉不可啟,寇不可玩——玩:把玩
C.今虢為不道,保於逆旅——保:通「堡」,作動詞用,據守
D.師還,館於虞——館:作動詞用,住宿用膳,此處指駐扎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晉萄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太醫以王命聚之
B.宮之奇諫,不聽,遂起師/桓侯遂死
C.晉,吾宗也,豈害我哉/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D.乃使苟息假道於虞/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虞公不聽勸阻,一意孤行的一組是( )
①虞公許之,且請先伐虢
②官之奇諫,不聽,遂起師
③君昵之,雖諫,將不聽
④晉,吾宗也,豈害我哉
⑤弗聽。許晉使
⑥虞不臘矣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
4.下列是對原文內容的理解概括和推論,其中不正確的兩項是( )
A.本文寫晉國兩次假道於虞,前略後詳,十分得當。
B.晉國的大夫苟息請求用屈地出產的駿馬和垂棘出產的寶玉作禮物,向虞國借路來進攻虢國,虞公欣然接受,爽快答應,可見自占以來,華夏民族就「禮尚往來」。
C.虞公利令智昏,不聽勸諫,一意孤行,引狼入室,導致國滅身辱,真是咎由自取。他是一個既貪且愚、可鄙可笑的國君。
D.晉獻公虛偽狡詐,以寶物為誘餌,引誘虞公上當,對外擴張,滅掉虢、虞,是一個貪得無厭值得抨擊的國君。
E.宮之奇以「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精心設譬,巧妙勸諫,但虞公始終不聽。盡管無力回天,但他仍然不失為一位善於料事、見識高超的忠誠能幹之臣。
5.將文中畫線的句子譯為現代漢語。
(1)宮之奇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諫,且少長於君,君呢之,雖諫,將不聽。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A
3.D
4.BD
5.(1)官之奇這個人,性格懦弱,不能堅決進諫勸阻,而且從小就和虞君在宮里一起長大,虞君只是對他親昵,即使進諫,虞君也不會聽從的。
(2)虢國是虞國的鄰國,虢國滅亡,虞國必定跟著滅亡。晉國的貪婪的野心不能讓他打開,外敵入侵不能忽視。干一次錯事已經夠了,難道還可以來第二次嗎?俗話所說的「牙床和頰骨相互依存,嘴唇缺了,牙齒就會寒冷」,說的就是虞國和虢國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