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語文文言文閱讀題:虞潭,字思奧
《晉書·虞潭傳》原文及譯文
【原文】
虞潭,字思奧,會稽餘姚人,吳騎都尉翻之孫也。父忠,仕至宜都太守。吳之亡也,堅壁不降,遂死之。潭清貞有檢操,州辟從事、主簿,舉秀才,大司馬、齊王冏請為祭酒,除祁鄉令,徙醴陵令。值張昌作亂,郡縣多從之,潭獨起兵斬昌別率鄧穆等。襄陽太守華恢上潭領建平太守,以疾固辭。遂周旋征討,以軍功賜爵都亭侯。陳敏反,潭東下討敏弟贊於江州。廣州刺史王矩上潭領廬陵太守。綏撫荒余,鹹得其所。又與諸軍共平陳恢,仍轉南康太守,進爵東鄉侯。尋被元帝檄,使討江州刺史華軼。潭至廬陵,會軼已平,而湘川賊杜弢猶盛。江州刺史衛展上潭並領安成太守。時甘卓屯宜陽,為杜弢所逼。潭進軍救卓,卓上潭領長沙太守,固辭不就。王敦版潭為湘東太守,復以疾辭。弢平後,元帝召補丞相軍諮祭酒,轉琅邪國中尉。
帝為晉王,除屯騎校尉,徙右衛將軍,遷宗正卿,以疾告歸。會王含、沈充等攻逼京都,潭遂於本縣招合宗人,及郡中大姓,共起義軍,眾以萬數,自假明威將軍。乃進赴國難,至上虞。明帝手詔潭為冠軍將軍,領會稽內史。潭即受命,義眾雲集。時有野鷹飛集屋樑,眾咸懼。潭曰:「起大義,而剛鷙之鳥來集,破賊必矣。」遣長史孔坦領前鋒過浙江,追躡充。潭次於西陵,為坦後繼。會充已擒,罷兵,征拜尚書,尋補右衛將軍,加散騎常侍。
成帝即位,出為吳興太守,秩中二千石,加輔國將軍。以討充功,進爵零縣侯。蘇峻反,加潭督三吳、晉陵、宣城、義興五郡軍事。會王師敗績,大駕逼遷,潭勢弱,不能獨振,乃固守以俟四方之舉。會陶侃等下,潭與郗鑒、王舒協同義舉。侃等假潭節、監揚州浙江西軍事。潭率眾與諸軍並勢,東西猗角。遣督護沈伊距管商於吳縣,為商所敗,潭自貶還節。
尋而峻平,潭以母老,輒去官還餘姚。詔轉鎮軍將軍、吳國內史。復徙會稽內史,未發,還復吳郡。以前後功,進爵武昌縣侯,邑一千六百戶。是時軍荒之後,百姓飢饉,死亡塗地,潭乃表出倉米振救之。又修滬瀆壘,以防海抄,百轉賴之。
咸康中,進衛將軍。潭貌雖和弱,而內堅明,有膽決,雖屢統軍旅,而鮮有傾敗。以母憂去職。服闕,以侍中、衛將軍征。既至,更拜光祿大人、開府儀同三司,給親兵三百人,侍中如故。年七十九,卒於位。追贈左光祿大夫,開府、侍中如故, 謚曰孝烈。
【譯文】
虞潭,字思奧,是會稽郡餘姚縣人,是東吳騎都尉虞翻的孫子。他的父親虞忠,官至宜都太守。吳國滅亡的時候,他堅守城池不投降,最終死在那裡。虞潭清正堅貞有節操,州府徵召他為州從事、主簿,後被推舉為秀才,大司馬、齊王司馬冏請他擔任祭酒,任命為祁鄉縣令,後調任醴陵縣令。時值張昌作亂,郡縣多隨從的,虞潭單獨起兵殺了張昌別部鄧穆等。(平亂後)襄陽太守華恢上書推薦虞潭擔任建平太守,(虞潭)以生病為由堅決推辭。於是轉戰征討,因軍功被封為都亭侯。陳敏謀反,虞潭東下到江州討伐陳敏的弟弟陳贊。廣州刺史王矩上書推薦虞潭兼任廬陵太守。安撫荒亂後的災民,(讓他們)都能各得其所。又與諸軍共同平定陳恢,又轉任南康太守,晉封爵位為東鄉侯。不久被元帝命令,讓他征討江州刺史華軼。虞潭到廬陵,正好遇上華軼之亂已經平定,而湘川叛賊杜弢仍然勢力很大。江州刺史衛展上書推薦虞潭兼任安成太守。當時甘卓屯兵駐扎在宜陽,受到杜弢的威脅。虞潭進軍救援董卓,董卓上書推薦虞潭兼任長沙太守,(虞潭)堅決推辭不去任職。王敦上書推薦虞潭任湘東太守,又以有病推辭。杜弢被平定後,元帝徵召(虞潭)補任丞相軍諮祭酒,轉任琅邪國中尉。
隋煬帝做了晉王,(虞潭)任屯騎校尉,又升任右衛將軍,升任宗正卿,因病請假回家。適逢王含、沈充等人攻打進逼京城,虞潭就在本縣招集同族,以及郡中的大族,共同發起義軍,有上萬人,自己暫任明威將軍。於是赴京同赴國難,來到上虞。明帝親筆詔書任命虞潭為冠軍將軍,兼任會稽內史。虞潭就接受任命,義兵雲集。當時有野鷹飛落在屋頂梁,大家都害怕。虞潭說:「我們剛剛發起義軍,而剛毅兇猛的鳥就來了,打敗叛賊是一定的了。」於是派長史孔坦領先頭部隊渡過浙江,追蹤沈充。虞潭駐扎在西陵,做孔坦的後續。適逢沈充已被抓獲,(雙方)停戰,(虞潭)被徵召授予尚書之職,不久補為右衛將軍,加授散騎常侍。
成帝即位,出任吳興太守,俸祿滿二千石(實為一年1440石),加授輔國將軍。以討伐沈充有功,進爵位為零縣侯。蘇峻反叛,加封虞潭督為三吳、晉陵、宣城、義興五郡軍事。恰逢朝廷軍隊潰敗,皇帝被迫遷移,虞潭勢力弱,不能單獨奮起,於是堅守來等待四方的行動。與陶侃等人東下,虞潭和郗鑒、王舒協同義舉。陶侃等人暫代虞潭節鉞、監管揚州浙江西部軍事。虞潭率領部眾與各軍合力,東西犄角。派遣督護沈伊在吳縣抵禦管商,被管商打敗,虞潭自我貶澤交回節鉞。
不久蘇峻(的叛亂)被平定,虞潭以母親年老為由辭職,就離職回到餘姚。皇帝下詔(讓虞潭)轉任鎮軍將軍、吳國內史。又改任會稽內史,沒有出發去任職,又返回吳郡。因為前後的功勞,晉封爵位為武昌縣侯,食邑一千六百戶。這時兵災以後,百姓飢餓,死者遍地,虞潭就上書拿出官倉的米救濟百姓。又修築滬瀆壘,來防止海上寇賊搶劫,百姓賴此生活好轉。
咸康年間,晉封衛將軍。虞潭表面雖然溫和柔弱,但是內心堅韌精明,有膽識有決斷,雖然屢次統領軍隊,但很少有失敗。後因母親去世服喪離職。守喪期滿除服,又以侍中、衛將軍之職被朝廷徵召。來到京城以後,又被授予光祿大人、開府儀同三司之職,配備親兵三百人,侍中之職照舊兼任。79歲,在官位上去世。(死後)被追贈左光祿大夫,開府、侍中之職照舊,贈謚號為孝烈。
2. 《晉書.虞潭傳》
《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1] 。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3. 跪求 虞譚 字思奧 會稽餘姚人的文言翻譯
晉書 虞潭傳
給你來段翻譯.
虞潭,字思奧,會稽餘姚人,吳騎都尉翻之孫也。父忠,仕至宜都太守。吳之亡也,堅壁不降,遂死之。潭清貞有檢操,州辟從事、主簿,舉秀才,大司馬、齊王冏請為祭酒,除祁鄉令,徙醴陵令。值張昌作亂,郡縣多從之,潭獨起兵斬昌別率鄧穆等。襄陽太守華恢上潭領建平太守,以疾固辭。遂周旋征討,以軍功賜爵都亭侯。陳敏反,潭東下討敏弟贊於江州。廣州刺史王矩上潭領廬陵太守。綏撫荒余,鹹得其所。又與諸軍共平陳恢,仍轉南康太守,進爵東鄉侯。尋被元帝檄,使討江州刺史華軼。潭至廬陵,會軼已平,而湘川賊杜弢猶盛。江州刺史衛展上潭並領安成太守。時甘卓屯宜陽,為杜弢所逼。潭進軍救卓,卓上潭領長沙太守,固辭不就。王敦版潭為湘東太守,復以疾辭。弢平後,元帝召補丞相軍諮祭酒,轉琅邪國中尉。
譯文:
虞潭,字思奧,會稽郡餘姚縣人,是吳騎都尉虞翻的孫子。他的父親虞忠,官至宜都太守。吳國滅亡時,虞忠堅守城池不投降,就為國捐軀了。虞潭清正堅貞而得操守,州郡徵辟他為從事、主簿,又推舉他為秀才。時任大司馬的齊王司馬冏請他擔任祭酒,出任祁鄉縣令,又改任醴陵縣令。時逢張昌造反,很多郡縣都跟著他作亂,唯獨虞潭領軍斬殺了張昌別部鄧穆等人。(平亂後)襄陽太守華恢推薦虞潭擔任建平太守,虞潭以生病為由堅決拒絕。便從此開始四處征戰,因軍功獲封都亭侯。陳敏叛亂時,虞潭領軍東下到江州討伐陳敏的弟弟陳贊。廣州刺史王矩又推舉虞潭擔任廬陵太守。虞潭安撫了受戰亂影響的災民,讓他們各得其所。又與各路軍隊一起平定了陳恢的叛亂,轉任南康太守,進封爵位為東鄉侯。不久,虞潭被元帝徵召,命他去討伐江州刺史華軼。虞潭到廬陵時,趕上華秩已經被消滅了,但湘川亂賊杜弢還聲勢正旺。江州刺史衛展推薦虞潭兼任安成太守。當時甘卓駐軍宜陽,被杜弢軍所逼迫。虞潭便領軍前去解救甘卓,之後甘卓上書推舉虞潭兼任長沙太守,虞潭堅決地推辭了。王敦任命虞潭為湘東太守,虞潭又以生病為由推辭了。杜弢之亂平定後,晉元帝(時任丞相的司馬睿)召任他為丞相軍諮祭酒,爵位晉升為琅邪國中尉。
4. 急求!晉書•虞喜傳的譯文 跪求啊!
原文:
虞喜,字仲寧,會稽餘姚人,光祿潭之族也。父察,吳征虜將軍。喜少立操行,博學好古。諸葛恢臨郡,屈為功曹。察孝廉,州舉秀才,司徒辟,皆不就。元帝初鎮江左,上疏薦喜。懷帝即位,公車征拜博士,不就。喜邑人賀循為司空,先達貴顯,每詣喜,信宿忘歸,自雲不能測也。
太寧中,與臨海任旭俱以博士征,不就。復下詔曰:「夫興化致政,莫尚乎崇道教,明退素也。喪亂以來,儒雅陵夷,每覽《子衿》之詩,未嘗不慨然。臨海任旭、會稽虞喜並潔靜其操,歲寒不移,研精墳典,居今行古,志操足以勵俗,博學足以明道,前雖不至,其更以博士征之。」喜辭疾不赴。咸和末,詔公卿舉賢良方正直言之士,太常華恆舉喜為賢良。會國有軍事,不行。咸康初,內史何充上疏曰:「臣聞二八舉而四門穆,十亂用而天下安,徽猷克闡,有自來矣。方今聖德欽明,思恢遐烈,旌輿整駕,俟賢而動。伏見前賢良虞喜天挺貞素,高尚邈世,束修立德,皓首不倦,加以傍綜廣深,博聞強識,鑽堅研微有弗及之勤,處靜味道無風塵之志,高枕柴門,怡然自足。宜使蒲輪紆衡,以旌殊操,一則翼贊大化,二則敦勵薄俗。」疏奏,詔曰:「尋陽翟湯、會稽虞喜並守道清貞,不營世務,耽學高尚,操擬古人。往雖征命而不降屈,豈素絲難染而搜引禮簡乎!政道須賢,宜納諸廊廟,其並以散騎常侍征之。」又不起。
永和初,有司奏稱十月殷祭,京兆府君當遷祧室,征西、豫章、潁川三府君初毀主,內外博議不能決。時喜在會稽,朝廷遣就喜諮訪焉。其見重如此。
喜專心經傳,兼覽讖緯,乃著《安天論》以難渾、蓋,又釋《毛詩略》,注《孝經》,為《志林》三十篇。凡所注述數十萬言,行於世。年七十六卒,無子。弟豫,自有傳。
譯文:
虞喜字仲寧,是會稽餘姚人,是光祿卿虞潭的族人。父親虞察,是吳國征虜將軍。虞喜年少時就很有操行,博覽群書,喜歡古籍。諸葛恢治理會稽郡時,虞喜屈身為功曹。舉薦為孝廉,州里舉薦為秀才,司徒來徵召,虞喜全都不去。晉元帝開始統治江東時,有人上疏推薦虞喜。晉懷帝即位後,派公車徵召並授虞喜為博士,虞喜不赴任。虞喜的同鄉人賀循為司空,是顯貴的老
前輩,每次到虞喜家裹,連宿一兩天忘記回家,說虞喜高深莫測。
太寧年問,虞喜和臨海郡人任旭都被徵召為博士,未去赴任。皇帝又下詔書說:「振興教化致力國政,最好是尊崇道德教化,闡明謙抑質朴的道理。自喪亂以來,儒家學說衰落,每當我讀到《子衿》逭首詩,未嘗不感慨萬分。臨海人任旭、會稽人虞喜操守高潔,在險惡的歲月裹也不改變,精研古代經典,處在今天卻能履行古人的道德,他們的志向操守足以激勵世俗,廣博的學識足以闡明道理,前些日子雖然不來應命,要再用博士之位去徵召他們。」虞喜以生病為由推辭不赴任。咸和末年,皇帝韶令公卿舉薦賢良方正敢於直言的人士,太常華恆舉薦虞喜為賢良。適逢國家有戰事,沒有落實。咸康初年,內史何充上疏說:「我聽說舉薦有才乾的人士以後,明堂四門就都能肅穆,任用具有治國才能的大臣,天下就會太平,美善之道能夠彰明,這是有來歷的。現在聖德欽明,想要光大萬世的功業,應整肅好招賢用的車馬,一有賢人馬上就去招納。聽說前賢良虞喜天資卓越,貞純朴實,高尚而在世人之上,約束自己的行為,樹立德行,直到年老也不厭倦,加上治學深廣,博聞強記,鑽研艱深
玄妙的學問,他的勤奮沒有人比得上,身在安靜的地方體察道理,沒有仕宦的心意,在柴門內高枕安卧,怡然自得。最好是用蒲輪車去徵召,用以表彰優異的操守,一方面可以發揚廣遠的教化,另一方面可以改變鄙薄的風俗。」疏奏上去,皇帝下詔說:「尋陽人翟湯、會稽人虞喜都恪守常道,清白堅貞,不營謀世務,專心讀書,節操高尚可以和古人相媲美。從前雖然有徵召他的詔令,但是他們不降身屈節,這難道是白絲布難染而求才的禮數怠慢嗎!施政方略的實施需要賢才,應該把他們招納到朝廷裹來,這二人都用散騎常侍的職位來徵召。」虞喜又不應命。
永和初年,有關官員上奏說十月大祭,京兆府君應當遷居祖廟,征西、豫章、穎川三府君剛缺社主,內外廣泛商議也無法決斷。當時虞喜在會稽,朝廷派人前往虞喜那裹去詢問。他就是這么被看重。
虞喜專心鑽研經傳,同時也研讀讖書緯書,撰寫《安天論》來詰難渾天和蓋天這兩種天體學說,又解釋《毛詩略》,注釋《孝經》,著《志林》三十篇。注述共有數十萬字,流行於世。七十六歲去世,沒有兒子。弟弟虞豫另有傳記。
沒分沒關系的啦。。。。
5. 晉書·列傳第四十六 虞譚字思奧
《晉書·列傳第四十六· 虞譚傳》全文如下:
虞潭,字思奧,會稽餘姚人,吳騎都尉翻之孫也。父忠,仕至宜都太守。吳之亡也,堅壁不降,遂死之。潭清貞有檢操,州辟從事、主簿,舉秀才,大司馬、齊王冏請為祭酒,除祁鄉令,徙醴陵令。值張昌作亂,郡縣多從之,潭獨起兵斬昌別率鄧穆等。襄陽太守華恢上潭領建平太守,以疾固辭。遂周旋征討,以軍功賜爵都亭侯。陳敏反,潭東下討敏弟贊於江州。廣州刺史王矩上潭領廬陵太守。綏撫荒余,鹹得其所。又與諸軍共平陳恢,仍轉南康太守,進爵東鄉侯。尋被元帝檄,使討江州刺史華軼。潭至廬陵,會軼已平,而湘川賊杜弢猶盛。江州刺史衛展上潭並領安成太守。時甘卓屯宜陽,為杜弢所逼。潭進軍救卓,卓上潭領長沙太守,固辭不就。王敦版潭為湘東太守,復以疾辭。弢平後,元帝召補丞相軍諮祭酒,轉琅邪國中尉。
帝為晉王,除屯騎校尉,徙右衛將軍,遷宗正卿,以疾告歸。會王含、沈充等攻逼京都,潭遂於本縣招合宗人,及郡中大姓,共起義軍,眾以萬數,自假明威將軍。乃進赴國難,至上虞。明帝手詔潭為冠軍將軍,領會稽內史。潭即受命,義眾雲集。時有野鷹飛集屋樑,眾咸懼。潭曰:「起大義,而剛鷙之鳥來集,破賊必矣。」遣長史孔坦領前鋒過浙江,追躡充。潭次於西陵,為坦後繼。會充已擒,罷兵,征拜尚書,尋補右衛將軍,加散騎常侍。
成帝即位,出為吳興太守,秩中二千石,加輔國將軍。以討充功,進爵零縣侯。蘇峻反,加潭督三吳、晉陵、宣城、義興五郡軍事。會王師敗績,大駕逼遷,潭勢弱,不能獨振,乃固守以俟四方之舉。會陶侃等下,潭與郗鑒、王舒協同義舉。侃等假潭節、監揚州浙江西軍事。潭率眾與諸軍並勢,東西猗角。遣督護沈伊距管商於吳縣,為商所敗,潭自貶還節。
尋而峻平,潭以母老,輒去官還餘姚。詔轉鎮軍將軍、吳國內史。復徙會稽內史,未發,還復吳郡。以前後功,進爵武昌縣侯,邑一千六百戶。是時軍荒之後,百姓飢饉,死亡塗地,潭乃表出倉米振救之。又修滬瀆壘,以防海抄,百轉賴之。
咸康中,進衛將軍。潭貌雖和弱,而內堅明,有膽決,雖屢統軍旅,而鮮有傾敗。以毋憂去職。服闕,以侍中、衛將軍征。既至,更拜光祿大人、開府儀同三司,給親兵三百人,侍中如故。年七十九,卒於位。追贈左光祿大夫,開府、侍中如故,謚曰孝烈。子仡嗣,官至右將軍司馬。仡卒,子嘯父嗣。
嘯父少歷顯位,後至侍中,為孝武帝所親愛,嘗侍飲宴,帝從容問曰:「卿在門下,初不聞有所獻替邪?」嘯父家近海,謂帝有所求,對曰:「天時尚溫,{制魚}魚蝦鮓未可致,尋當有所上獻。」帝大笑。因飲大醉,出,拜不能起,帝顧曰:「扶虞侍中。」嘯父曰:「臣位未及扶,醉不及亂,非分之賜,所不敢當。」帝甚悅。隆安初,為吳國內史。征補尚書,未發,而王廞舉兵,版嘯父行吳興太守。嘯父即入吳興應廞。廞敗,有司奏嘯父與廞同謀,罪應斬。詔以祖潭舊勛,聽以疾贖為庶人。四年,復拜尚書。桓玄用事,以為太尉左司馬。尋遷護軍將軍,出為會稽內史。義熙初,去職,卒於家。
斐字思行,潭之兄子也。雖機干不及於潭,然而素行過之。與譙國桓彝俱為吏部郎,情好甚篤。彝遣溫拜斐,斐使子谷拜彝。歷吳興太守、金紫光祿大夫。王導嘗謂斐曰:「孔愉有公才而無公望,丁潭有公望而無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官未達而喪,時人惜之。子谷,位至吳國內史。
顧眾,字長始,吳郡吳人,驃騎將軍榮之族弟也。父秘,交州刺史,有文武才幹。眾出後伯父,早終,事伯母以孝聞。光祿朱誕器之。州辟主簿,舉秀才,除餘杭、秣陵令,並不行。元帝為鎮東將軍。命為參軍。以討華軼功,封東鄉侯,辟丞相掾。秘卒,州人立眾兄壽為刺史,為州人所害,眾往交州迎喪,值杜弢之亂,崎嶇六年乃還。秘曾蒞吳興,吳興義故以眾經離寇難,共遺錢二百萬,一無所受。
及帝踐阼,征拜駙馬都尉、奉朝請,轉尚書郎。大將軍王敦請為從事中郎,上補南康太守。會詔除鄱陽太守,加廣武將軍。眾徑之鄱陽,不過敦,敦甚怪焉。及敦構逆,令眾出軍,眾遲回不發。敦大怒,以軍期召眾還,詰之,聲色甚厲。眾不為動容,敦意漸釋。時敦又怒宣城內史陸喈,眾又辨明之。敦長史陸玩在坐,代眾危懼,出謂眾曰:「卿真所謂剛亦不吐,柔亦不茹,雖仲山甫何以加之!」敦事捷,欲以眾為吳興內史。眾固辭,舉吏部郎桓彝,彝亦讓眾,事並不行。敦鎮姑孰,復以眾為從事中郎。敦平,除太子中庶子,為義興太守,加揚威將軍。
蘇峻反,王師敗績,眾還吳,潛圖義舉。時吳國內史庾冰奔於會稽,峻以蔡謨代之。前陵江將軍張悊為峻收兵於吳,眾遣人喻悊,悊從之。眾乃遣郎中徐機告謨曰:「眾已潛合家兵,待時而奮,又與張悊剋期效節。」謨乃檄眾為本國督護,揚威將軍仍舊,眾從弟護軍將軍颺為威遠將軍、前鋒督護。吳中人士同時響應。
峻遣將弘徽領甲卒五百,鼓行而前。眾與颺、悊要擊徽,戰於高莋,大破之,收其軍實。謨以冰當還任,故便去郡。眾遣颺率諸軍屯無錫。冰至,鎮御亭,恐賊從海虞道入,眾自往備之。而賊率張健、馬流攻無錫,颺等大敗,庚冰亦失守,健等遂據吳城。眾自海虞由婁縣東倉與賊別率交戰,破之,義軍又集進屯烏苞。會稽內史王舒、吳興內史虞潭並檄眾為五郡大督護,統諸義軍討健。潭遣將姚休為眾前鋒,與賊戰沒。眾還守紫壁。
時賊黨方銳,義軍沮退,人咸勸眾過浙江。眾曰:「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錢唐以南五縣。若越他境,便為寓軍,控引無所,非長計也。」臨平人范明亦謂眾曰:「此地險要,可以制寇,不可委也。」眾乃版明為參軍。明率宗黨五百人,合諸軍,凡四千人,復進討健。健退於曲阿,留錢弘為吳令。軍次路丘,即斬弘首。眾進住吳城,遣督護朱祈等九軍,與蘭陵太守李閎共守庱亭。健遣馬流、陶陽等往攻之。閎與祈等逆擊,大破之,斬首二千餘級。
峻平,論功,眾以承檄備義,推功於謨,謨以眾唱謀,非己之力,俱表相讓,論者美之。封鄱陽縣伯,除平南軍司,不就。更拜丹陽尹、本國大中正,入為侍中,轉尚書。咸康末,遷領軍將軍、揚州大中正,固讓不拜。以母憂去職。
穆帝即位,何充執政,復征眾為領軍,不起。服闕,乃就。是時充與武陵王不平,眾會通其間,遂得和釋。充崇信佛教,眾議其糜費,每以為言。嘗與充同載,經佛寺,充要眾入門。眾不下車。充以眾州里宿望,每優遇之。以年老,上疏乞骸骨,詔書不許。遷尚書僕射。永和二年卒,時年七十三。追贈特進、光祿大夫,謚曰靖。長子昌嗣,為建康令。第三子會,中軍諮議參軍。時稱美士。
張闓,字敬緒,丹陽人,吳輔吳將軍昭之曾孫也。少孤,有志操。太常薛兼進之於元帝,言闓才幹貞固,當今之良器。即引為安東參軍,甚加禮遇。轉丞相從事中郎,以母憂去職。既葬,帝強起之,闓固辭疾篤。優命敦逼,遂起視事。及帝為晉王,拜給事黃門侍郎,領本郡大中正。以佐翼勛,賜爵丹陽縣侯,遷侍中。
帝踐阼,出補晉陵內史,在郡甚有威惠。帝下詔曰:「夫二千石之任,當勉勵其德,綏齊所蒞,使寬而不縱,嚴而不苛,其於勤功督察,便國利人,抑強扶弱,使無雜濫,真太守之任也。若聲過其實,古人所不取。功乎異端,為政之甚害,蓋所貴者本也。」闓遵而行之。時所部四縣並以旱失田,闓乃立曲阿新豐塘,溉田八百餘頃,每歲豐稔。葛洪為其頌。計用二十一萬一千四百二十功,以擅興造免官。後公卿並為之言曰:「張闓興陂溉田,可謂益國,而反被黜,使臣下難復為善。」帝感悟,乃下詔曰:「丹陽侯闓昔以勞役部人免官,雖從吏議,猶未掩其忠節之志也。倉廩國之大本,宜得其才,今以闓為大司農。」闓陳黜免始爾,不宜便居九列。疏奏,不許,然後就職。帝晏駕,以闓為大匠卿,營建平陵,事畢,遷尚書。蘇峻之役,闓與王導俱入宮侍衛。峻使闓持節權督東軍。王導潛與闓謀,密宣太後詔於三吳,令速起義軍。陶侃等至,假闓節,行征虜將軍,與振威將軍陶回共督丹陽義軍。闓到晉陵,使內史劉耽盡以一部谷,並遣吳郡度支運四部谷,以給車騎將軍郗鑒。又與吳郡內史蔡謨、前吳興內史虞潭、會稽內史王舒等招集義兵,以討峻。峻平,以尚書加散騎常侍,賜爵宜陽伯。遷廷尉,以疾解職,拜金紫光祿大夫。尋卒,時年六十四。子混嗣。闓箋表文議傳於世。
史臣曰:季孫行父稱見有禮於其君者,如孝子之養父母;無禮於其君者,如鷹鸇之逐鳥雀。是以石碏戮厚,叔向誅鮒,前史以為美譚。王敦之惡,不足矜其類。然而朱家容布,為大俠之首;酈寄載呂,興賣友之譏。亦所以激揚風俗,弘長名教。王彬艤船而厚其所薄,王舒沈江而薄其所厚,較之優劣,斷乎可知。思行、彪之厲風規於多僻之日,虞潭、顧眾徇貞心於危蹙之辰。龍管為出納之端,{制魚}魚非獻替之術,嘯父之對,何其鄙歟!
贊曰:處明夙令,聲頹暮年。允之騂角,無棄山川。暠稱多藝,綢繆哲後。二三其德,亦孔之丑。世儒憤發,慟顗陵敦。彪之不撓,寧浩旋溫。顧實南金,虞惟東箭。銑質無改,筠心不變,公望公才,斐為其選。
6. 虞潭 晉書 文言文翻譯
晉書 虞潭傳 節選及譯文供參考:
虞潭,字思奧,會稽餘姚人,吳騎都尉翻之孫也。父忠,仕至宜都太守。吳之亡也,堅壁不降,遂死之。潭清貞有檢操,州辟從事、主簿,舉秀才,大司馬、齊王冏請為祭酒,除祁鄉令,徙醴陵令。值張昌作亂,郡縣多從之,潭獨起兵斬昌別率鄧穆等。襄陽太守華恢上潭領建平太守,以疾固辭。遂周旋征討,以軍功賜爵都亭侯。陳敏反,潭東下討敏弟贊於江州。廣州刺史王矩上潭領廬陵太守。綏撫荒余,鹹得其所。又與諸軍共平陳恢,仍轉南康太守,進爵東鄉侯。尋被元帝檄,使討江州刺史華軼。潭至廬陵,會軼已平,而湘川賊杜弢猶盛。江州刺史衛展上潭並領安成太守。時甘卓屯宜陽,為杜弢所逼。潭進軍救卓,卓上潭領長沙太守,固辭不就。王敦版潭為湘東太守,復以疾辭。弢平後,元帝召補丞相軍諮祭酒,轉琅邪國中尉。
虞潭,字思奧,會稽郡餘姚縣人,是吳騎都尉虞翻的孫子。他的父親虞忠,官至宜都太守。吳國滅亡時,虞忠堅守城池不投降,就為國捐軀了。虞潭清正堅貞而得操守,州郡徵辟他為從事、主簿,又推舉他為秀才。時任大司馬的齊王司馬冏請他擔任祭酒,出任祁鄉縣令,又改任醴陵縣令。時逢張昌造反,很多郡縣都跟著他作亂,唯獨虞潭領軍斬殺了張昌別部鄧穆等人。(平亂後)襄陽太守華恢推薦虞潭擔任建平太守,虞潭以生病為由堅決拒絕。便從此開始四處征戰,因軍功獲封都亭侯。陳敏叛亂時,虞潭領軍東下到江州討伐陳敏的弟弟陳贊。廣州刺史王矩又推舉虞潭擔任廬陵太守。虞潭安撫了受戰亂影響的災民,讓他們各得其所。又與各路軍隊一起平定了陳恢的叛亂,轉任南康太守,進封爵位為東鄉侯。不久,虞潭被元帝徵召,命他去討伐江州刺史華軼。虞潭到廬陵時,趕上華秩已經被消滅了,但湘川亂賊杜弢還聲勢正旺。江州刺史衛展推薦虞潭兼任安成太守。當時甘卓駐軍宜陽,被杜弢軍所逼迫。虞潭便領軍前去解救甘卓,之後甘卓上書推舉虞潭兼任長沙太守,虞潭堅決地推辭了。王敦任命虞潭為湘東太守,虞潭又以生病為由推辭了。杜弢之亂平定後,晉元帝(時任丞相的司馬睿)召任他為丞相軍諮祭酒,爵位晉升為琅邪國中尉。
7. 「2004年全國語文高考試卷中文言文部分《晉書:吳隱之傳》的參考答案」
11 D
12 C
13 C
14、A
15(1)每月初得到俸祿,僅僅留下自身口糧,其餘全都分開周濟親族,家人回績麻紡線來供給早晚飲食。答
(2)雖然才學趕不上隱之,但孝順父母,敬愛父母,敬愛兄長,廉潔奉公仍然沒有改變。
8. 《晉書。列傳第四十六》虞潭字思奧 會稽餘兆人 大司馬 齊王冏請為祭酒…… 文言文翻譯!!!
原文選段:
虞潭,字思奧,會稽餘姚人,吳騎都尉翻之孫也。父忠,仕至宜都太守。吳之亡也,堅壁不降,遂死之。潭清貞有檢操,州辟從事、主簿,舉秀才,大司馬、齊王冏請為祭酒,除祁鄉令,徙醴陵令。值張昌作亂,郡縣多從之,潭獨起兵斬昌別率鄧穆等。襄陽太守華恢上潭領建平太守,以疾固辭。遂周旋征討,以軍功賜爵都亭侯。陳敏反,潭東下討敏弟贊於江州。廣州刺史王矩上潭領廬陵太守。綏撫荒余,鹹得其所。又與諸軍共平陳恢,仍轉南康太守,進爵東鄉侯。尋被元帝檄,使討江州刺史華軼。潭至廬陵,會軼已平,而湘川賊杜弢猶盛。江州刺史衛展上潭並領安成太守。時甘卓屯宜陽,為杜弢所逼。潭進軍救卓,卓上潭領長沙太守,固辭不就。王敦版潭為湘東太守,復以疾辭。弢平後,元帝召補丞相軍諮祭酒,轉琅邪國中尉。
譯文:
虞潭,字思奧,會稽郡餘姚縣人,是吳騎都尉虞翻的孫子。他的父親虞忠,官至宜都太守。吳國滅亡時,虞忠堅守城池不投降,就為國捐軀了。虞潭清正堅貞而得操守,州郡徵辟他為從事、主簿,又推舉他為秀才。時任大司馬的齊王司馬冏請他擔任祭酒,出任祁鄉縣令,又改任醴陵縣令。時逢張昌造反,很多郡縣都跟著他作亂,唯獨虞潭領軍斬殺了張昌別部鄧穆等人。(平亂後)襄陽太守華恢推薦虞潭擔任建平太守,虞潭以生病為由堅決拒絕。便從此開始四處征戰,因軍功獲封都亭侯。陳敏叛亂時,虞潭領軍東下到江州討伐陳敏的弟弟陳贊。廣州刺史王矩又推舉虞潭擔任廬陵太守。虞潭安撫了受戰亂影響的災民,讓他們各得其所。又與各路軍隊一起平定了陳恢的叛亂,轉任南康太守,進封爵位為東鄉侯。不久,虞潭被元帝徵召,命他去討伐江州刺史華軼。虞潭到廬陵時,趕上華秩已經被消滅了,但湘川亂賊杜弢還聲勢正旺。江州刺史衛展推薦虞潭兼任安成太守。當時甘卓駐軍宜陽,被杜弢軍所逼迫。虞潭便領軍前去解救甘卓,之後甘卓上書推舉虞潭兼任長沙太守,虞潭堅決地推辭了。王敦任命虞潭為湘東太守,虞潭又以生病為由推辭了。杜弢之亂平定後,晉元帝(時任丞相的司馬睿)召任他為丞相軍諮祭酒,爵位晉升為琅邪國中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