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中語文閱讀及答案
(一)
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後面的練習(分)
北京人易於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有窩頭,就知足了。大腌蘿卜,就不錯。小醬蘿卜,那還有什麼說的。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蝦米皮熬白菜,嘿!我認識一個在國子監當過差,伺候過陸潤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說:「哪兒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別處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麼神?我至今考查不出來。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卻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個人一輩子吃的大白菜摞起來大概有北海白塔那麼高。
…………
我們樓里有個小夥子,為一點事,打了開電梯的小姑娘一個嘴巴。我們都很生氣,怎麼可以打一個女孩子呢!我跟兩個上了歲數的老北京(他們是「搬遷戶」,原來是住在胡同里的)說,大家應該主持正義,讓小夥子當眾向小姑娘認錯,這二位同志說:「叫他認錯?門兒也沒有!忍著吧!——『窮忍著,福耐著,睡不著眯著』!」「睡不著眯著」這話實在太精彩了!睡不著,別煩躁,別起急,眯著,北京人,真有你的!
15.「大白菜文化」指的是什麼?(3分)
16.在胡同文化中,北京人是易於滿足的,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下面這段話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這一特點。請從內容、形式兩方面分析這段話的好處。
有窩頭,就知足了。大腌蘿卜,就不錯。小醬蘿卜,那還有什麼說的。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蝦米皮熬白菜,嘿!(4分)
17.「睡不著眯著」這話實在太精彩了!結合上下文說說它精彩在什麼地方?(3分)(二)
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後面的練習(15分)
這些傳記中人的生涯,幾乎都是一種長期的受難。或是悲慘的命運,把他們的靈魂在肉體與精神的苦難中磨折,在貧窮與疾病的鐵砧上鍛煉;或是,目擊同胞受著無名的羞辱與劫難,而生活為之戕害,內心為之碎裂。他們永遠過著磨難的日子,他們固然由於毅力而成為偉大,可是也由於災患而成為偉大。所以不幸的人們啊!切勿過於怨嘆,人類中最優秀的和你們同在。汲取他們的勇氣做我們的養料吧;倘使我們太弱,就把我們的頭枕在他們膝上休息一會吧。他們會安慰我們。在這些神聖的心靈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強烈的慈愛,像激流一樣飛湧出來。甚至毋須探詢他們的作品或傾聽他們的聲音,就在他們的眼裡,他們的行述里,即可看到生命從沒像處於患難時那麼偉大,那麼豐滿,那麼幸福。
18.「這些傳記中的人」所指的一種人是( )
A.「以思想與強力稱雄」的人 B.靠心靈而偉大的人
C.畢加大佐與蒲爾民族 D.不幸的人們
19.下列表現不屬於「這些傳記中的人」的基本特徵的一項是()
A.在憂患困頓的人生征途上歷盡苦難與蹉跌而不改初衷。
B.靈魂在肉體與精神的苦難中磨折,在貧窮與疾病的鐵砧上鍛煉。
C.既有頑強的毅力,更有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
D.汲取名人的勇氣做自己的養料,心靈得到求助而走向成功。
20.「他們固然由於毅力而成為偉大,可是也由於災患而成為偉大」下列觀點與這句話不相吻合的一項是()
A.逆境更易於造就英雄,更易於促人奮斗。
B.富有毅力則頑強奮斗,身處患難則奮斗不止。
C.前一個「成為偉大」是進行超人斗爭而取得成功,後一個「成為偉大」是指一直從事超人的斗爭。
D.前一個「成為偉大」是指取得成功,後一個「成為偉大」是超人的斗爭。
21.側重表現「內心為之碎裂」的一項是( )
A.在悲慘的命運之中不能成功 B.貧窮與疾病纏繞自身
C.目擊同胞受著無名的羞辱與劫難 D.永遠過著磨難的日子。
22.「人類中最優秀的和你們同在」的含義是什麼?
(三)
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後面的練習(18分)
為自己減刑(余秋雨)
一位朋友幾年前進了監獄。有一次我應邀到監獄為犯人們演講,沒有見到他,就請監獄長帶給他一張紙條,上面寫了一句話:「平日都忙,你現在終於獲得了學好一門外語的上好機會。」
幾年後,我接到一個興高采烈的電話:「嘿,我出來了!」我一聽是他,便問:「外語學好了嗎?」他說:「我帶出來一部60萬字的譯稿,准備出版。」
他是刑滿釋放的,但我相信他是為自己大大地減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寫了一個被囚禁的人無所事事時度日如年,而獲得一本棋譜後日子過得飛快。外語就是我這位朋友的棋譜,輕松愉快地幾乎把他的牢獄之災全然赦免。
真正進監獄的人畢竟不多,但我卻由此想到,很多人正恰與我的這位朋友相反,明明沒有進監獄卻把自己關在心造的監獄里,不肯自我減刑、自我赦免。我見到過一位年輕的公共汽車售票員,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歡這個職業,懶洋洋地招呼,愛理不理地售票,不時抬手看看手錶,然後滿目無聊地看著窗外。我想,這輛公共汽車就是這位售票員的監獄,他卻不知刑期多久。其實他何不轉身把售票當作棋譜與外語,滿心歡喜地把自己釋放出來呢!
對有的人來說,一個仇人就是一座監獄,那人的一舉一動都成了層層鐵窗,天天為之而郁悶仇恨、擔驚受怕。有人乾脆擴而大之,把自己的妒嫉對象也當作了監獄,人家的每項成果都成了自己無法忍受的刑罰,白天黑夜地獨自煎熬。
人類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尋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設置不自由。環顧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間帶著一座座監獄在奔走。老友長談,苦嘆一聲,依稀有鋃鐺之音在嘆息聲中盤旋。
舒一舒眉,為自己減刑吧!除了自己,還有誰能讓你恢復自由呢?
23.為什麼說:「這輛公共汽車就是這位售票員的監獄」 呢?(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四段中「棋譜和外語」指的是什麼?(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中「象棋的故事」和售票員的例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請說說它們分別表明了什麼意思?(6分)
答:①敘述「象棋的故事」是為了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列舉售票員的例子是為了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列對文章的分析鑒賞,錯誤的兩項是( )( )(4分)
A.本文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展開聯想,通過正反兩方面的物象,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深刻的主題,使人受到啟迪。
B.人進了監獄不要緊,只要能學習一種技能,就會有被減刑的可能。
C.要想為自己減刑,除了自己的爭取之處,還得依靠外界的幫助。
D.禁錮思想的監獄比禁錮肉體的監獄更能束縛人。
E.本文圍繞中心選材,語言朴實而含義深邃,耐人尋味。答案(一)
15.語於滿足,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
16.從內容方面說:作者選擇的幾類物品很有代表性,窩頭等都是最基本的生活用品,作為食品根本不是什麼高檔貨,可北京人卻異常滿足,這就有力地寫出了北京人對物質要求不高的特點。從形式方面說:列舉的食品,窩頭——大腌蘿卜——小醬蘿卜——臭豆腐滴幾滴香油——蝦米皮熬白菜,雖說一樣比一樣好,但這一切根本都還不算上品,可北京人對這些東西的態度卻是「就知足了——就不錯——那還有什麼說的——可以待姑奶奶——嘿!」喜悅和形神、滿足的樣子似乎就在讀者面前。運用短句,表情達意爽快利落,不拖泥帶水,顯得非常乾脆。
17.通過這個典型的細節寫出了住在胡同里的北京人睡不著,不煩躁,不起急的特性,從而很好地表現了胡同文化「忍」這一精義。
(二)
18.C
19.D(是學習「名人」的人的行為)
20.D(「成為偉大」重在進行超人的奮斗,不重在成功;上文的「顯得偉大」才重在成功)
21.C(ABD側重自身的「生活為之戕害」,自己有難憑毅力克服之;同胞有難自己無能為力,因而「內心破碎」)
22.是指閱讀《名人傳》,貝多芬、托爾斯泰、米開朗琪羅等人就相當於在自己身邊一樣。
(三)
23.他把自己關在心造的監獄里,不肯自己減刑、自我赦免,度日如年。(4分,意思對即得分,表達不通順,酌情扣分)
24.使日子輕松愉快的釋放點(或:充實有意義的精神生活)(4分,意思對即得分)
25.①人可以在不自由中尋找自由(3分,意思對即得分)
②人可以在自由中設置不自由(3分,意思對即得分)
26.B、C(4分,每錯一處扣2分)(四)樹皮說 姚克明人皆有臉,樹豈無皮;臉有臉相,皮有皮相。可惜,人們往往只注意觀賞樹葉和花序,忘了樹皮的存在。樹種有千萬,樹皮就有千萬種,好比世界上人有億萬,臉相就有億萬張,絕無雷同。非常有意思,樹皮往往顯現出樹的個性。樟樹長壽,樹皮蒼黑凝重,紋路細細密密,整整齊齊,排列有如豎鱗,錄下無數歲月里風刀霜劍的刻工,那是一片歷經滄桑的象形文字。竹樹清俊,樹皮光滑無斑,每一個節凸凌然,表現出污濁不沾、寧折不彎的節氣。芭蕉是熱帶的子孫,穿著涼爽、簡便,樹皮是一件經常褪去又換上的衣衫,不時露出光溜溜的肉身,它於瀟灑之間散發體溫,又於狂放之中儲存生機。杜仲的樹皮很不起眼,灰褐如土,也無花斑,殊不知它是一樹之寶。只要折斷一小塊薄薄的樹皮,就會看到充滿韌性的無數銀絲。這就是國人皆知的葯材,補肝腎,強筋骨。它還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杜仲膠,絕緣性強,又能抵抗海水的侵蝕。當然,樹皮最可貴的共性在於它們堅韌不拔的獻身精神。風吹雨打,日曬冰封,它們不辭苦難,無怨無悔,擔當起維護生命的重任。人們經常贊美樹根輸送養分;贊美綠葉呼吸自如;贊美花朵芬芳美麗;贊美果實延續生命;假如沒有樹皮甘願充當樹木保護層,大樹恐怕早就枯萎、死去了。遺憾的是,人們經常研究大樹的年輪,感嘆大樹生命力頑強,感嘆造物主偉大,卻忽略了包裹著年輪的樹皮不知幾經風化剝蝕了多少層!倘若再仔細深究,我們就會發現,樹皮對於人類的饋贈也是一種無私的殉道。如今,衣冠楚楚的人們,大概已經忘記了小學課本上就寫著,自己的遠祖曾經以樹皮作薪、取暖、果腹。一頁又一頁史書上卻是記載著,不知道有多少災荒之年的生命,依靠樹皮而得以延續。假如拋卻審視美醜標準的陳規陋習,人們就會不斷看到自己身邊到處有著這位並不漂亮的朋友的影子。它雖已粉身碎骨,卻又重生,面目全非,精魂猶在。譬如說,有人每天幸福地在裝橫精美的新房裡生活起居,是不是注意到衣櫃、壁櫥之中就有著樹皮製成的夾板?有人每天讀書看報寫字,面對著一頁頁紙張,是不是想到早在二千年前紙張就是樹皮的化身了?成就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東漢蔡倫,就是依靠樹皮作為重要材料,造出紙張,大大推動了社會的文明進化。樹皮並不聲張,只是默默奉獻,歷史卻是石破天驚,永不泯滅!看來,樹皮為大千世界提供的哲學意蘊是深邃、奧妙的。「看事物不要只看錶面現象」,似乎是一句格言;樹皮卻另有別說:表面現象並不僅僅表現表面。
1、《樹皮說》的「說」是______________,與此相同的是古代名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中的「說」。
2、第①段中說「樹種有千萬種,樹皮就有千萬種」,「絕無雷同」,表明樹皮______________,與②段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相應。
3、第②段寫了樟樹皮、竹樹皮的□□和它給人的□□,寫了杜仲樹皮的□□,由此來表現不同樹皮的□□。
4、第③段從樹皮_______________的角度,第④段是從樹皮______________的角度,來表現樹皮的共性,即______________。
5、聯想有相似聯想、相關聯想、對比聯想、因果聯想等,本文第④段主要運用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從而突出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中劃線的兩句話是否予盾?請寫250字左右的短文,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1、 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馬說》;《師說》(《愛蓮說》、《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2、各具有其特殊性(意對即可)「樹皮往往顯現出樹的個性;」3、外形;感覺;(感受)功用(作用)個性4、保護樹的生命對人類的貢獻;堅韌不撥的獻身精神5、對比聯想;因果聯想;樹皮對人類生存和社會文明進步的巨大貢獻(意對即可)6、本質上並不予盾,表面現象是本質的外化,透過現象可以看到本質。(要點正確即可)(五)小魚與波浪 林清玄一條小魚浮出水面看藍天,偶然間遇到了波浪。小魚便與波浪在海面上游戲,隨著波浪上下起伏、洶涌前進。小魚在波浪里興奮得大叫:「你每天都過著這么刺激的生活嗎?簡直太棒了。」波浪說:「豈止是每天過這樣刺激的生活,幾乎每一刻都這么刺激呀!不有更刺激的,要有潮汐變化,或者狂風暴雨,那才真是興奮得心臟都會跳出來!」小魚說:「真希望我也每天隨著風雨、潮汐流動,不知道有多麼好!」在波浪中游戲的小魚,很快就累了,他對波浪說:「波浪,我想到海底安靜安靜,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呢?」波浪還來不及回答,就被一個大浪沖到很遠的地方,小魚只好自己潛入海底,休息去了。小魚每天都上來和波浪遊戲,每次都邀請波浪到海底去,但波浪總是沒有回答,就被沖走了。這一天,小魚下定決心要問明原因,他問波浪說:「我要到海底安靜安靜,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呢?」問完話,小魚就緊緊牽著波浪的裙子,被沖到很遠的地方。波浪無奈地說:「我也很想到海底安靜一下,可是不行呀!波浪只能活在海面上淺淺的地方,進了海底就死了。而且,我們波浪是不自由的,被後面的浪推著前進。一起風,跑得快累死了;潮汐一變,又被拖得全身發顫。真希望我能變成小魚,潛入深深的海底,休息休息……」波浪還沒有說完,突然被一個大浪打到幾丈高,小魚嚇得一溜煙鑽進平靜無波的海底。小魚心裡想著。「像波浪這樣生活,實在太可憐了,連一刻也不能安靜,又不能自主。還是做一條小魚比較好呀!」
1、根據前文看,第5段中橫線上應有的短語是______________,這說明小魚想追求______________的生活。
2、第⑥段在全文結構上所起的是______________所用。小魚「很快就累了」,要到「海底安靜安靜」和第⑤段形成了______________,
說明______________。
3、⑦、⑧兩段主要突出「波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引出它對______________的渴望。
4、段11中橫線上應填入的詞語是()A、勇往直前B、無拘無束C、不由自主D、情不自禁
5、從全文來看,為什麼「還是做一條小魚比較好呀」?
6此文是一篇內涵比較深厚的寓言,說的是人生問題。請你寫一篇250字左右的短文,談談你的感想和認識。 參考答案:1、能變成一個波浪;充滿刺激、興奮(意對即可;「刺激」不少)2、轉折(或「承上啟下」、「過渡」)對比一味的追求刺激是不可能的,因為生活還必須有休息和安靜(意對即可,注意與「怕苦怕累」無關)3、匆忙、沒有自由;必要的休息和寧靜(無「必要的」應扣1分)4、C 5、波浪雖有刺激、興奮,但沒有休息和寧靜,更重要的是沒有自由。而小魚有自由,可以追求刺激、興奮、快樂的生活,又可以享受必要的休閑和寧靜6、略,只要從文中引出,能自圓其說即可。
❷ 語文閱讀題高中
第五題,做題的關鍵是抓住對老人的心理描寫,多劃線,然後總結。第六版題,作用類的題,要從內權容,結構,主題方面入手,大致是三個方面,如果你覺得還有其他的作用你可以寫上去,多寫不會扣分的。我沒有直接寫答案,只告訴你怎麼解答,要靠自己喲,加油。
❸ 高中語文閱讀題題目及答案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3題。(93年,全國卷)
據美國K大學的研究人員稱,大多數「生物降解」塑料並不真正降解。
利用能隨時降解普通有機物質(例如紙和木屑)的細菌所進行的試驗表明,包括塑料垃圾、「用後即丟」的尿布、飲料瓶等在內大多數產品並不是可以生物降解的研究人員指出,術語「生物降解」這個詞的使用是不規范的。一些生產廠家說,這些產品如果在物理上發生變化,則是可能生物降解的,它們一旦與其他物質混合,便會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長。研究人員認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質在需氧條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厭氧條件下它們則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經他們試驗的每個產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達到上述標准。
1.文中「術語『生物降解』這個詞的使用是不規范的」 這句話的意思是( )
A.「生物降解」不是一個科學的術語。
B.「生物降解」這個說法名不符實。
C.「生物降解」在現實中不存在。
D.「生物降解」這個術語的運用有語法錯誤。
2.文中說「試驗」所藉助的主要方法是( )
A.化學的B.生理的C.生物的D.物理的
3.下列與k大學研究人員的試驗結果有關的說法,哪幾項是正確的?( )
A.凡是稱可以「生物降解」的塑料產品都根本不能降解。
B.一些塑料生產廠家的功用宣傳不實。
C.在生物降解過程中應出現物質的分解和轉化。
D.塑料產品的廢棄物多數不會自溶自消。
E.這些塑料產品在物理上發生變化之後就可以生物降解。
F.生物降解在不同條件下都會出現氧化現象。
答案與解析:
1.B ,「生物降解」這個術語使用不規范,是「研究人員」的看法,因為這些產品都不能達到科學家所認為的「降解」標准,這是一些生產廠家歪曲商業宣傳曲解了科學術語,使其名不符實,因此B 項是正確的。文章有「真正的生物降解」等詞句,可見A、C項的否定性說法是不對的。D 項說法與本文內容毫不相干。
2.C,文章開頭「利用……細菌所進行的試驗表明」,這句證明了C項是正確的答案。文中「二氧化碳、水、甲烷」這些化學術語容易迷惑人,會誤選為A項。「物理上發生了變化」是生產廠家說的,試驗是「K 大學研究人員」做的,二者不能等量齊觀,選D項也是錯的。
3.C、D、F,對照原文,A項「凡是……都……」的說法言過實,文章中說的是「大多數」。B項的說法本身是正確的,但研究人員的試驗結果無關。E項是生產廠家的見解,本身未必科學,且與科學家的試驗無關。C、D、F 三項符合原文意思。
文字表述題是高考現代文閱讀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題型,這類試題綜合性強,更能測試出學生的語文能力。綜觀幾年來語文試卷的變化,我們發現淡化客觀題,強化主觀題已是趨勢。但從歷年高考的現代文閱讀測試結果看,考生在這類試題的得分並不理想。筆者有幸參加2006年浙江的語文高考閱卷,針對考生答題失誤的普遍現象,我以浙江卷為藍本並涉及部分全國卷的同類問題作了歸納,嘗試探索出幾點應對策略,希望能給你有所幫助!
主觀題失誤主要原因及探析
一、審題不清,答非所問
有許多同學在做現代文閱讀時,往往是粗略閱讀一遍全文後,匆匆掃一眼題目,就倉促答題,審題不清,答非所問。
例如:(2006年浙江卷19題)結合全文,理解「我還發現了人類普遍的相互對照的四個動作的秘密」一句的含義,完成下面的題目。第三問:⑶使用「普遍」一詞的原因是
正確答案是:①兩個世界、兩種生活的對立是人類普遍存在的;②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對立關系(人與人的對立;平面與立體的對立;表象世界與本質世界的對立;成人世界與孩子世界的對立)。
有的考生卻答為:「具有一般性」、「人類所共有的特性」。語言的表述本身就不清晰,題干中的「結合全文」,也沒有注意到,只是對「普遍」一詞作了個字面解釋,結果答非所問。
又如:(2006年全國卷14題)在「細心地想著植物突破土地,在陽光下成長的聲音」一句中,作者為什麼要用「想著」?這樣寫有什麼好處?(4分)
正確答案是:①植物成長的聲音一般是聽不到的,用「想」比「聽」更合適;②這樣寫有一種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現力。
我在用該題對學生進行測試時,相當部分同學卻答為:「虛實結合」、「與下文的嗅形成一種反襯」、「作者在感受這種聲音,聲音是虛的,這樣寫把虛物實寫,實物動態化,更形象」、「體現我的好奇,引出下文」等等一些莫名其妙的答案。「虛實結合」、「反襯」是表現手法,題干並沒有問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而「引出下文」、「動態化」「更形象」更是信口開河,答非所問。究其原因是考生根本沒有細讀題干,審清題意,連問題都沒有搞清楚,就倉促答題。
二、研讀不深,分析不透
高考閱讀題大多在文意的深層領會上設題,而許多考生不能透過表象進行深入的研讀和分析,只是跟著感覺走,不能綜觀全文,領悟要義。
例如:(2006年浙江高考卷第18題)文章開頭眼鏡商說「我」是「獨眼龍」。請聯系文中對話部分,分析眼鏡商這樣說的原因。(2分)
正確答案是:①「我」右眼近視,左眼遠視,雙眼不能同時使用;②「我」看到的是二維的平面世界,看不到三維的立體世界。
有的考生答為:「為讓我買一副眼鏡」、「我的兩眼視力不協調」、「為了更好地說服自己買他的眼鏡」、「只用一隻眼睛看事物」等等。很明顯考生對全文根本沒有讀懂,對於作者借用寓言形式所闡明的生活哲理,根本沒有領悟,看到「眼鏡商」幾個字,立刻想到的是商人,想到商人的行為和心理,就斷然作答,離題萬里。
又如:(2006年浙江卷第19題)請結合全文,理解「我還發現了人類普遍的相互對照的四個動作的秘密」一句的含義,完成下面的題目。
第2問:「秘密」是指
正確答案是:平面生活和立體生活的對立。
有的考生答為:「為握手而伸出平展的手與握拳頭打人的手的對立」、「最平面的微笑和微笑時伸出舌頭的對立」、「這些動作簡單,而握手微笑易化解隔膜」等等。這類答案的錯因在於考生遵循了答題可在文中找的技巧,但卻沒有透過表象挖掘實質,沒有領會本文的主旨。
三、歸納不全,遺漏要點
高考閱讀很重視考查學生的歸納能力,在此題的設置上,有時側重於整篇文章中心主旨的歸納,有的側重於幾個語段的理解。要求考生在答題時要全面考慮,綜合分析,並學會用自己的話來表達。
例如:(2006年浙江卷20題)文章末尾,作者借用培根和杜飛的畫形象地演繹兩個不同的世界。請你據此推斷這兩位畫家的藝術風格,並用自己的話分別加以概括。(各不超過12個字)(6分)
⑴培根的繪畫風格:
⑵杜飛的繪畫風格:
正確答案為:⑴ ①誇張的;②批判的;②立體的。⑵ ①優雅的;②歌頌的;③平面的。
而有的考生答為:「立體的帶有侵略性,平面的充滿自然界氣息」。這個答案顯然只概括出了一點,帶有「侵略性」的作答,只是抄襲了原文,不夠准確。另一考生答為:「真實,張揚、誇張」的答案,是沒有聯系全文,推斷錯誤的結果。
又如:(全國卷17題)聯系全文,概括寫出本文的主旨。(6分)
本題測試考生對全文的理解及概括歸納表達的能力。
正確答案:①通過發現「陽光的香味」,肯定農夫的陽光生活、美好勞動、務農的選擇;
②評價夜來香和曇花的香「沒有壯懷」,強調人的嗅覺在都市裡退化;
③肯定一種貼近陽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此題6分,顯然答案3點,每點2分。其實從分值上考生也可以推斷出此題答案有三點。綜觀全文進行概括歸納,基本可以做到不遺漏要點。大部分考生失分原因就是歸納不全。
四、語句不通,表意不明
閱讀題的檢測,不僅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更是考查其表達能力。有的考生能讀懂文章,但卻不會表達,不能用通順、簡潔的文字全面、准確、鮮明的答題。
例如:浙江卷19題第3問,有的考生答道:「在人類社會中,多數人都是這樣,除少數的獨眼龍」,「為其利益而顛倒是非是普遍的」,「舉的例子普遍,說明一般工作是二維空間動作、是平面的,有說服力」等等,這樣的句子實在是讓人費解。
以上結合例子略談四點,雖然高考閱讀文字題在解答中失誤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原因,無外乎就是沒有讀懂文章,不會審題,不會表達,不懂閱讀規律與答題技巧。所以考生在平時的閱讀及訓練中,要清楚閱讀規律,掌握一些閱讀方法與技巧以避免失誤。
應對措施
一、遵循閱讀規律,清楚試題設題規律,整體感知與深入分析相結合。
高考現代文的設置,強調整體閱讀,是一個由分而總,有局部到全局的相對完整的測試系統。所以解題時要從整體出發,通讀全文,弄清線索,理清思路,進而把握文章主旨。主旨清楚了,局部就明白了;思路弄清楚了,才知道每段、每句話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間關系。結合每道題的要求,深入分析,自然就容易得到正確答案。
例如:2006年浙江卷《平面的生活》一文,是藉助寓言的表現形式,具體描繪了平面生活和立體生活的不同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對世界的諷喻。幾道閱讀測試題都是圍繞這個主旨而設置的。如果清楚了這個主旨,那麼19題第2問很容易就能得出「平面生活和立體生活的對立」這樣准確的答案,而不至於答出「隱藏在友好柔和和表面下暴力、丑惡的一面」這樣離題萬里的答案。
二、研讀題干,掌握審題方法,從題干中獲得答題的信息。
閱讀題解題的核心是「提取信息」,這信息不僅僅表現在文章的內容上,還表現在試題題幹上。充分發掘題干中所包含的各種信息,從中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1、看清題干要求,揣摩命題意圖。
命題者命題一般都有明確的考查目的和要求,看清題干要求,才能揣摩出命題人的命題意圖,正確答題。
例如:(06年浙江卷19題)結合全文,理解「我還發現了人類普遍的相互對照的四個動作的秘密」一句的含義,完成下面的題目。從題干中可知:本題是考查對重要語句的理解。第2問「秘密」是指?則明了命題者是欲考查學生對重要語句關鍵詞語的理解,題干中「結合全文,理解『我還發現了人類普遍的相互對照的四個動作的秘密』」一句的「結合全文,理解」則進一步明確了答題的方向,就是要結合全文的主旨談作者使用這個詞的深層含義。明確了命題意圖和答題方向,根據題目的內容很快就能找出回答本題應關注此句話所在的段落並緊扣全文主旨來理解,這樣就會得出「秘密是指平面生活和立體生活的對立」這樣正確的答案了。
2、品味題干中關鍵詞,揣摩隱含信息。
有的題干本身隱含著多方面的要求,必須挖掘出題干中隱含信息,才能找到答題的命脈。如浙江卷19題第3問使用「普遍」一詞的原因?很多考生只是就詞解詞,沒有看到「使用」「原因」這兩個關鍵詞,沒有挖掘出深層的東西,答題不全面或隔靴搔癢,沒有答到點子上。
三、掌握答題技巧,把握答題要領。
領會了主旨,審明了題意,這僅僅是答好題的必要前提,要想准確答題,還需要掌握一些答題技巧要領。
1、找出答題的信息區域,篩選整合答題內容。
命題者有的從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來命題。考生對所要概括的具體內容,一定要找准答題的信息區域,分析綜合,准確全面地解答。
例如:浙江卷18題「文章開頭眼鏡商說「我」是「獨眼龍」。請聯系文中對話部分,分析眼鏡商這樣說的原因。」如果考生注意到「請聯系全文對話部分」一句,就能很快找到答題的區域,從文中對話的內容可見文中由「我雙眼的交替使用」談到了我所見的兩個世界——一個平面世界,一個立體世界。那麼就容易歸納出眼鏡商說我是「獨眼龍」的原因,應該是兩點:一是「我右眼近視,左眼遠視,雙眼不能同時使用」;二是「我看到的是二維的平面世界,看不到三維的立體世界」。
又如第19題第一問「四個動作分別是指?」,解答此題我們首先要找到「題中這句話在文中的位置,然後找出有關動作描寫的語句,也就找到了答題的信息,從「首先」到本段結束,自然就會得出「友好的伸手,惡意的握拳,微笑,伸出舌頭做鬼臉」正確答案。
2、語言操作力求准確、精煉。
很多考生失分都在表述上出了毛病,語句不通,語義不明,答非所問。如何組織好答題的語言,把篩選好的內容准確、精煉的表達出來,顯得十分重要。
(1)、考生要善於利用原文詞句來組織答案。
一般來說,答案所涉及到的關鍵詞語、句子就在原文中。
例如:浙江卷18題答案中的「左眼近視,右眼遠視,不能交替工作」「二維的平面世界,三維的立體世界」,第19題第1問答案中的「友好伸手」「惡意的握拳」「微笑」「伸出舌頭做鬼臉」文中都有這樣的關鍵詞語和句子,找到了這些關鍵詞,以此為基礎,再略加工一下,標准答案就出來了。
(2)、緊扣題意,選好角度,選用恰當句式來回答。
答題時一定要從答的角度,將文中已知信息重新組合,變換恰當的句式來重組。
(3)、語言一定要精煉。
高考閱讀文字題,重在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有的題目明確規定字數,不超字,又能把要點答全,這需要答題的語言要精煉。我們篩選整合好文中相關信息後,一定要把具體、形象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的語言。
例如:浙江卷20題,我們在答題時明了作者舉兩位畫家的例子是為了說明現實中兩個不同世界的同時,還要研讀有關描述兩位畫家的語句,抓住「過分」、「侵略性」、「螺旋狀」、「親切的花枝圖案」、「歌唱的主題」、「輕快的鳥兒」這些詞句,透過這些形象的語言,感悟兩位畫家的風格,進而轉換為「誇張、批判、立體」,「優雅、歌頌、平面」這樣抽象、概括的語言。
現代文主觀閱讀題是一個常考常新的考點,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始終緊扣對學生理解、篩選、概括、整合以及鑒賞評價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概括起來,近幾年高考現代文閱讀命題類型大致有以下五種:
一、詞語理解型
一般來說,高考試題測試詞語的含義,特別關注詞語的語境義,而不是詞典中所詮釋的規范義。該題型常見的命題形式有:1、結合文章內容,簡要闡釋某句的深刻含義;2、根據文意,寫出某詞的含義。
【答題方略】 理解詞語的含義,必須透過詞語的表面義,體味其深刻的內涵:理解詞語的比喻義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對象,尋找它的本體;理解詞語的象徵義,就要尋找詞語的象徵對象;理解詞語的反語義、就要將褒貶互換;理解詞語的雙關義就要注意它是諧音雙關還是語意雙關;理解代詞的詞義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尋找釋義。當然,理解詞語的含義,還必須聯系詞語的具體語境,結合作者觀點、文章主題,從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對應的闡釋。
【高考回放】 「好久以來,『故鄉』就在吸引著我」,句中「故鄉」一詞的含義是________。(方令孺《在山陰道上》,2006年高考湖南卷)
【語段信息】 好久以來「故鄉」就在吸引著我: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些美妙的名稱,像童話一樣,時時在我思想上盤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還想看看祥林嫂放過菜籃子的小河邊……在那濃霧彌漫的黑暗時代,魯迅先生在那裡開始磨礪他的劍鋒,終生把持它,劃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決定要去瞻仰磨劍的聖地。
【溫馨提示】 理解文中重要詞語,要特別注意詞語的表層意思和深層意思。根據語境,作者說「好久以來」「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時時在我思想上盤桓」,並決定要去瞻仰魯迅先生「磨劍的聖地」,由此可知,「故鄉」應不是作者故鄉,而是魯迅的故鄉,亦是作者嚮往的精神家園。
答案:①魯迅的故鄉。②作者嚮往的精神家園。
❹ 高中語文閱讀題及答案
月,夜愈黑,你愈亮,煙火熏不臟你,灰塵也不能污染,你是浩浩天地間的一面高懸的鏡子嗎? 你夜夜出來,夜夜卻不盡相同;過幾天圓了,過幾天又虧了;圓得那麼豐滿,虧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會照了出來的。你照出來了,悲哀的盼你豐滿,雙眼欲穿;你豐滿了,卻使得意的大為遺憾,因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萬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還是學士,還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後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於是,便在這無窮無盡的變化之中統統消失了,而你卻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恆!你對於人就是那砍不斷的桂樹,人對於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吳剛?而吳剛是仙,可以長久,而人卻要以暫短的生命付之於這種工作嗎?這是一個多麼奇妙的謎語!從古至今,多少人萬般思想,卻如何不得其解,或是執迷,將便為戰而死,相便為諫而亡,悲、歡、離、合,歸結於天命;或是自以為覺悟,求仙問道,放縱山水,遁入空門;或是勃然而起,將你罵殺起來,說是徒為亮月,虛有朗光,只是得意時錦上添花,悲哀時火上加油,是一個面慈心狠的陰婆,是一泊平平靜靜而溺死人命的淵潭。月,我知道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現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是說明這個世界,就是在向世人作著啟示:萬事萬物,就是你的形狀,一個圓,一個圓的完成啊!試想,繞太陽而運行的地球是圓的,運行的軌道也是圓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彈球是圓的,彈動起來也是圓的旋轉。圓就是運動,所以車輪能跑,浪渦能旋。人何嘗不是這樣呢?人再小,要長老;人老了,卻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圓的接筍。冬過去了是春,春種秋收後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雞,雞可以吃蟲,蟲可以蝕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這么不斷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復始,一次不盡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歸復著一個新的圓。 所以,我再不被失敗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為老死而悲了,再不為生兒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託嗎?能知道我死後變成何物嗎?活著就是一切,活著就有樂,活著也有苦,苦裡也有樂;猶如一片樹葉,我該生的時候,我生氣勃勃地來,長我的綠,現我的形,到該落的時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讓別的葉子又從我的落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長壽,我卻要深深地祝福我美麗的工作,踏踏實實地走完我的半圓,而為完成這個天地萬物運動規律的大圓盡我的力量。 月,對著你,我還能說些什麼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間高懸的明鏡,讓我看見了這個世界,看見了我自己,但願你在天地間長久,但願我的事業永存。(賈平凹《對月》)1.第1、2段描寫月亮的形象,其作用是什麼?答:展示月亮的可貴品質,為表達作者的感悟作鋪墊。2.文中「月,我知道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一句中「冤枉」「曲解」表現了三種人生態度。請用自己的話,概括這三種人生態度。答:⑴過於執迷,以為命該如此。⑵自以為覺悟,看破紅塵。⑶怨天尤人,感情用事。(這三種人生態度見第4段)3.文章開頭結尾都說月亮「是浩浩天地間的一面高懸的鏡子」,其含義是什麼?至少從兩個方面回答。答:⑴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月亮全能照出來。(見第2段)⑵給人們以啟示:萬事萬物都要一個圓一個圓地完成。(見第5段)⑶啟發自己端正人生態度,踏踏實實地走完自己的圓。(見第7段)4.下面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A、E)A散文描寫了月亮明明白白、光光亮亮的形象,表現了對光明磊落品質的追求。B第4段借寫人們對月亮的曲解和描寫不同的人生態度,為後文描寫「我」的對月之悟做了鋪墊。C本文以「對月」為線索,運用直接與月亮對話的方式,有利於展示作者的心跡,突出主旨。D第5段由對月亮的描寫轉入作者的抒懷,既有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又有哲理性的升華。E第6段「活著就是一切……苦裡也有樂」反映了作者的真實思想,流露出淡淡的消極情緒。(A項「對光明磊落品質的強烈追求」理解不當,本文表達了要像月亮一樣「踏踏實實地走完我的小圓」的願望;E項「消極情緒」理解不當,這里表現了作者不為喜怒哀樂生死所惑的大徹大悟,情緒並不消極。)
❺ 高中語文閱讀抄答案
基本是沒用的,而且很枯燥不容易堅持下來。閱讀要經常練習,總結答題思路和答回題語言。建議你多答做一些閱讀題,再讀讀課外讀物,《讀者》比較不錯,要勤加思考才行,讀過去不想等於白讀了,浪費時間了。時間寶貴,學習沒有捷徑。
你說的方法可以試著先自己做一邊閱讀題,再和答案對照一下,看哪裡是沒有想到的,等過一段時間再把答案讀幾遍。
希望能幫到你。
❻ 語文閱讀答案 高中的
1. 相同點:都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對景物進行了生動細致地描寫,文字逼真而傳神,畫面生趣盎然,充滿生命的張力,字里行間都滲透著對生命的敬畏、對生活的熱愛,都體現把個體的生命融入到豐富的世界中去,生活才更精彩,人生才有價值。
不同點:前者著力表現「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由此驅除作者落寞、孤寂與悲觀消沉,激發作者面對生與死的思考時,慶幸並感激「上帝」對生命的安排,讓作者感受到生命的全部情感和意蘊。
後者則著力表現莊稼地的祥和、平靜的美好意境與蓬勃的生機。句中的「祈禱」與「咒語」是對萬物生命的召喚,也是對萬物生命避免天災人禍的祈禱;暗示下文這塊地的最終歸宿,反襯人類在金錢面前而失去理智,對既是自然的也是精神的土地恣意地破壞。
2. 四季變換的色彩、收獲的場景、生長的美麗,以及莊稼的事情給人的快樂、悸動與成就感,讓人迷醉的氣息,每時每刻的童年境界。
3. 作用:① 結構上,承上啟下。由前文對往昔的「這塊土地」細膩傳神、飽含贊美之情的描寫,過渡到下文作者對眼前的它慘遭蹂躪、失去曾經的豐富性和可以覺察的活力的描寫與慨嘆以及憂慮。② 內容上,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塊地」命運改變的原因,就是被許多用金錢衡量的眼光瓜分的。
4. ① 體現自己對「土地」執著的熱愛,不會因社會的某些原因而有所改變;② 表明當今的許多人對土地「慘遭蹂躪」熟視無睹、無動於衷;③ 揭示並諷刺當今的許多人用金錢衡量的眼光來看待土地,自私、貪婪、「經濟」至上的觀念是一種貽害久遠的「近視」;④ 當然,也體現作者在這種大背景下,內心的無奈與憂慮。
答:失去莊稼的土地將永遠失去曾經的豐富性和可以覺察的活力;失去了莊稼,大地就失去了色彩和美感,也失去它滋養萬物的價值。 。
13.從文中看,作者由城市中的一塊莊稼地感受到怎樣的美?(4分)
答:①它是莊稼賴以生存的根本,是孕育生命的母體。②它色彩豐富,充滿生機,能給人身心享受。③它讓人有成就感,讓人迷醉。④它讓人每時每刻都置身於無邪、無知、天真、純潔的境界。 。
14.文章第二、三段在表達上有什麼特色?聯系全文,這樣寫有何作用?請作簡要分析。(6分)
答: 文章第二、三段選取玉米等莊稼地代表性事物,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這塊土地充滿生機與活力(2分)。這些手法的運用,這就與下文寫到的這塊莊稼地被破壞、被佔用的情形構成了鮮明對比,也流露出作者對土地的深深懷念之情,對失去土地的無奈、不滿之情,以及對人們急功近利的思想行為的否定 。
15.作者對城市發展佔用耕地現象流露出否定的態度。你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的?請作簡要闡述。(6分)
答: (1)應該辯證地看待這一現象。土地是植物的生存之本,綠色是生命之源,我們要珍惜、保護土地;城市要發展,佔用耕地不可避免,但要用之有度。要考慮城市發展的實際需要,不能以土地換金錢,不應只顧眼前利益而盲目犧牲耕地。(2)耕地是不可再生資源,佔一點就少一點,然而其作用很大,政府一定要科學規劃,嚴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