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2013年廣東省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2013年廣東省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發布時間:2021-02-05 19:48:04

Ⅰ 求廣東省歷年高考語文試題(2000-2008)

http://www.lnyuwen.com.cn/zthb075.htm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解析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的讀音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A、滋潤/蘊含 贍養/瞻仰 調試/調和
B、對峙/嗜好 竣工/英俊 強迫/倔強
C、造詣/逃逸 堤岸/提拔 抹黑/抹布
D、湖畔/裝扮 慪氣/樞紐 阻塞/邊塞
【標准答案】.D
【試題解析】 本題主要考察字音,這是基礎,(A項分別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項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項yì/yì tī/tí mǒ/mā;D項pàn/bàn òu/shū sè/sài)
【高考考點】 對新課標所要求的注音要求掌握!!
【易錯提醒】 A項和B 項考生容易判錯!!
【試題解析】 A扣人心弦:形容詩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動;B怨聲載道: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群眾普遍不滿。義無反顧: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不退縮回顧;怒形於色: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高考考點】成語是基礎!
【易錯提醒】對成語也是不能理解!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對這部小說的人物塑造,作者沒有很好地深人生活、體驗生活,憑主觀想像加了一些不恰當的情節,反而大大減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種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著固定的儀式:先把柏樹枝和香草堆在山頭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間放上糌粑或五穀,然後灑上幾滴水,點燃以祭祀神靈。
C、我們平時所用的調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鈣、磷、鐵和維生素B等成分,被皮膚吸收後可以改善面部皮膚營養缺乏。
D、高速磁懸浮列車沒有輪子和傳動機構,運行時與軌道不完全接觸,列車的懸浮、驅動、導向和制動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
http://www.lnyuwen.com.cn/zthb021.htm
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

語文試卷

(說明:本試卷為完整無誤的校訂版,附答案及大部分試題的詳解。詳解部分,雖然耗費了不少精力,但由於本人學識水平的有限和手頭資料的缺乏,僅是一孔之見,定有不少疏漏乃至謬誤之處,請使用者斧正。該試題詳解僅用於同行切磋,本人保留對詳解部分版權的享有,不得用於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廣東省惠來一中語文組方仕貞)

本試卷共8頁,24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鍾。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組是( )

A.崢嶸 猙獰 慎重 縝密周全 B.詛咒 趔趄 狙擊 神情沮喪 C.譏誚 眉梢 俏麗 峭拔剛勁 D.輟筆 啜泣 拙劣 相形見絀

答案:B。分別讀zǔ;qie;jū;jǔ。

A項「崢、猙」讀zhēng;「慎」讀shn;「縝」讀zhěn。

C項「誚、俏、峭」讀qio;「梢」度so。

D項「輟、啜」讀chu;「拙」讀zhuō;「絀」ch。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父親收藏的那些產於不同時代、具有不同造型、來自不同國家的玩具汽車,把小小的書房擠得滿滿當當,間不容發。

B.我們不能因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國NBA,就妄自菲薄地說,我國的籃球運動足以與歐美籃球強國抗衡了。

C.沈從文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因在《邊城》中描繪了一個獨特的湘西世界,展現了豪爽與浪漫的湘西風情而名噪一時。

D.我倆考慮問題時,他習慣從大的方面著眼,我總是從具體方法入手,雖然南轅北轍,但總能殊途同歸。

答案:C。「名噪一時」指名聲傳揚於一個時期,指當時名望很重,符合語境。

更多

Ⅱ 2013年高職高考廣東省3+證書考試 語文沖刺模擬試卷答案

不好意思,我絞盡腦汁還是幫不了你,因為我不是出卷老師,所以我沒有答案,還望見諒!!!

Ⅲ 2013廣東省語文高考試卷 作文

六、本大題1小題。抄60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個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為人慷慨,熱心於慈善事業。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個貧困家庭,生活難以為繼。他同情這幾個家庭的處境,決定向他們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興地接受了他的幫助。
一家猶豫著接受了,但聲明一定會償還。
一家謝謝他的好意,但認為這是一種施捨,拒絕了。
要求:
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
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
③不少於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Ⅳ 求高考語文廣東卷答案及解釋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解析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的讀音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A、滋潤/蘊含 贍養/瞻仰 調試/調和
B、對峙/嗜好 竣工/英俊 強迫/倔強
C、造詣/逃逸 堤岸/提拔 抹黑/抹布
D、湖畔/裝扮 慪氣/樞紐 阻塞/邊塞
【標准答案】.D
【試題解析】 本題主要考察字音,這是基礎,(A項分別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項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項yì/yì tī/tí mǒ/mā;D項pàn/bàn òu/shū sè/sài)
【高考考點】 對新課標所要求的注音要求掌握!!
【易錯提醒】 A項和B 項考生容易判錯!!
【試題解析】 A扣人心弦:形容詩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動;B怨聲載道: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群眾普遍不滿。義無反顧: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不退縮回顧;怒形於色: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高考考點】成語是基礎!
【易錯提醒】對成語也是不能理解!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對這部小說的人物塑造,作者沒有很好地深人生活、體驗生活,憑主觀想像加了一些不恰當的情節,反而大大減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種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著固定的儀式:先把柏樹枝和香草堆在山頭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間放上糌粑或五穀,然後灑上幾滴水,點燃以祭祀神靈。
C、我們平時所用的調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鈣、磷、鐵和維生素B等成分,被皮膚吸收後可以改善面部皮膚營養缺乏。
D、高速磁懸浮列車沒有輪子和傳動機構,運行時與軌道不完全接觸,列車的懸浮、驅動、導向和制動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
【標准答案】D
【試題解析】A「反而」使用不當;C「改善」缺賓語,在「缺乏」後缺增加「情況」;D句式雜糅,「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改為「都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或「都是靠電磁力來實現的」。
【高考考點】 病句的基本類型
【易錯提醒】病句不能改出!
4、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禹貢》主要以山脈、河流和海洋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區分為九州,不受當時諸侯割據形勢的局限,把廣大地區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分別闡述九州的山川、湖澤、土壤、物產等,是自然區劃思想的萌芽。
【試題解析】 (按總分結構排序。)
【高考考點】對語言的感知能力!!
【易錯提醒】不知怎麼排!!
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周訪字士達,本汝南安城人也。漢末避地江南,至訪四世。吳平,因家廬江尋陽焉。訪少沉毅,謙而能讓,果於斷割,周窮振乏,家無余財。為縣功曹,時陶侃為散吏①,訪薦為主簿,相與結友,以女妻侃子瞻。訪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參鎮東軍事。時有與訪同姓名者,罪當死,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數十人皆散走,而自歸於帝,帝不之罪。尋以為揚烈將軍,討華軼。所統厲武將軍丁乾與軼所統武昌太守馮逸交通,訪收斬之。逸來攻訪,訪率眾擊破之。軼將周廣燒城以應訪,軼眾潰,遂平江州。
帝以訪為振武將軍,命訪與諸軍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軍船艦,訪作長岐棖以距之,桔槔不得為害。訪復以舟師造湘城,軍達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訪步上柴桑,偷渡,與賊戰,斬首數百。賊退保廬陵,復圍弘於廬陵。弘大擲寶物於城外,軍人競拾之,弘因陣亂突圍而出。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擊,又破之,奔於臨賀。帝又進訪龍驤將軍。
訪既在襄陽,務農訓卒,勤於採納。王敦患之,而憚其強,不敢有異。訪威風既著,遠近悅服,智勇過人,為中興名將。性謙虛,未嘗論功伐。或問訪曰:「人有小善,鮮不自稱。卿功勛如此,而無一言,何也?」訪曰:「將士用傘,訪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訪練兵簡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於撫納士眾皆為致死聞敦有不臣之心訪恆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選自《晉書?周訪傳》,有刪改)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周窮振乏,家無余財 振作
B、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 收留
C、訪復以舟師造湘城 前往
D、訪威風既著,遠近悅服 愉快
【標准答案】C
【試題解析】(A應為「賑濟」;B應為「抓獲、扣留、收監」;D應為「高興地降服」)
【高考考點】文言基本解釋!!
【高考考點】對文言的感知能力!!
7、下列各句中的「之」,屬於代詞作前置賓語的一項是 (3分)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歸於帝,帝不之罪
C、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
D、將士用命,訪何功之有
【標准答案】B
【試題解析】「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高考考點】文言基本解釋!!
【易錯提醒】文言基本解釋!!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周訪功績卓著,曾先後被朝廷授予揚烈將軍、厲武將軍、龍驤將軍等職務,成為一代名將。
B、周訪性格剛強,一旦蒙冤決不會忍氣吞聲。為此,他深受皇帝賞識,並得到了獎勵提拔。
C、在討伐敵人的戰斗中,周訪親臨前線指揮。他既英勇果斷,又能隨機應變,因而屢戰屢勝。
D、在襄陽時,周訪重視生產、軍訓,勤於收集糧食等軍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

【標准答案】C
【試題解析】A「厲武將軍」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訪的官名。B文中「被皇帝賞識」並非因「蒙冤不會忍氣吞聲」,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D把「採納」誤解為「收集糧食等軍需品」。)
【高考考點】文言整體感知!!
9、斷句和翻譯。(10分)
⑴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斷句。(4分)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著意紅。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 更憑青女①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注]①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這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麼自然屬性?都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
⑵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麼不同?(5分)
【試題解析】(1)描述了木芙蓉開花的自然屬性。運用了擬人手法。
(2)呂詩著重描寫的是逍遙閑適,任由風吹雨打的形象;范詩寫的木芙蓉孤苦、心酸,處境凄涼,但作者並沒有把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閑適之士的豪邁與大度的形象,後者是在凄苦孤獨的環境中的樂觀者形象。
1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選則按前3題計分)(6分)
⑴吾嘗終日而思矣, ;吾嘗跛而望矣, 。
(《荀子?勸學》)
⑵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 。
(李商隱《錦瑟》)
⑶ ,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
(辛棄疾《破陣子》)
⑷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 。(蘇軾《赤壁賦》)

【試題解析】(11.(1)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2)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3)醉里挑燈看劍 沙場秋點兵
(4)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題。
詩與直覺 朱光潛
無論是欣賞或是創造,都必須見到一種詩的境界。這里「見」字最緊要。凡所見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詩的境界。一種境界是否能成為詩的境界,全靠「見」的作用如何。
詩的「見」必為「直覺」。有「見」即有「覺」,覺可為「直覺」,亦可為「知覺」。直覺必須是對於個別事物的知,「知覺」必須是對於諸事物中關系的知,亦稱「名理的知」。例如,看見一株梅花,你覺得「這是梅花」,「它是冬天開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來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覺到的是梅花與其他事物的關系,這就是它的「意義」。意義都從關系見出,了解意義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為B」公式表示出來。認識A為B,便是知覺A,便是把所覺對象A歸納到一個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無意義,必須與B、C等發生關系才有意義。我們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須把A當作一塊踏腳石,跳到與A有關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覺對象除開它的意義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視梅花時,你可以將全副精神專注於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視一幅梅花畫似的,無暇思索它的意義或是它與其他事物的關系。這時你仍有所覺,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現的「意象」。這種「覺」就是克羅齊所說的「直覺」。
詩的境界是用「直覺」見出來的,它是「直覺的知」的內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內容。比如說崔顥的《長干曲》,你必須在一頃刻中把它所寫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鮮的圖畫,或是一幕生動的戲劇,讓它籠罩住你的全部意識,使你聚精會神地觀賞它,玩味它,以至於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暫時忘去。在這一頃刻中你不能同時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絕」、「它用平聲韻」、「橫塘是某處地名」、「我自己曾經被一位不相識的人認為同鄉」之類的聯想。這些聯想一發生,你立刻就從詩的境界遷移到名理世界和實際世界了。
這番話並非否認思考和聯想對於詩的重要。作詩和讀詩,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聯想,甚至於思考愈周密,詩的境界愈深刻;聯想愈豐富,詩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聯想時,你的心思在旁馳博騖,決不能同時直覺到完整的詩的境界。思想與聯想只是一種醞釀工作。直覺的知常進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釀成直覺的知,但決不能同時進行,因為心本無二用,而直覺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視。讀一首詩和作一首詩都常須經過艱苦思索,思索之後,一旦豁然貫通,全詩的境界於是像靈光一現似的突現在眼前,使人心曠神怡,忘懷一切。這種現象通常被人稱為「靈感」。詩的境界的突現都起於靈感。靈感亦並無神秘之處,它就是直覺,就是「想像」,也就是禪家所謂的「悟」。
一個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覺中成為一個獨立自足的意象,那就還沒有完整的形象,就還不成為詩的境界。一首詩如果不能令人當作一個獨立自足的意象看,那還有蕪雜湊塞或空虛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詩。古典派學者向來主張藝術須有「整一」,實在有一個深埋在裡面,就是要使在讀者心中能成為一種完整的獨立自足的境界。 (本文有刪改)
13、下面對詩的賞析,符合「直覺的知」的一項是 (3分)
A、在欣賞《詩經?蒹葭》時,注意到了韻腳變化和重章疊唱的特點。
B、在欣賞曹操《觀滄海》時,領悟到了詩人當時的志向與理想。
C、在欣賞杜甫《望岳》時,感覺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偉壯麗。
D、在欣賞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時,體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積淀。
【試題解析】12.C、D(C項信息來源於第2段,「全靠讀者的思考與聯想來完成」與文中「在凝神注視梅花時,你可以將全副精神專注於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視一幅梅花畫似的,無暇思索它的意義或是它與其他事物的關系。這時你仍有所覺,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現的『意象』。這種『覺』就是克羅齊所說的『直覺』」不符;D項「而非艱苦思索的結果」與原文第4段中的靈感是「都常須經過艱苦思索……」相悖。評分標准:多選、錯選的不給分,只選一項且正確的給2分)
13.C(判斷此題主要來自第3段內容。A項「注意到了韻腳變化和重章疊唱的特點」,B項的「領悟到了詩人當時的志向與理想」,D項的「體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積淀」,都屬於「名理的知」。
14、在「詩的境界」形成的過程中,只能有「直覺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這種說法正確嗎?為什麼?(4分)
15、「見」升華為「詩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內容?(4分)

【試題解析】14.正確。因為在欣賞詩歌的過程中,靠的是「直覺的知」,讀者要將全副精神專注於詩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覺中形成獨立自足的意象,那形成不了「詩的境界」。(主要信息來自於第4、5兩段。)

Ⅳ 誰有廣東省2013年語文高考詩歌鑒賞的答案《鷓鴣天》

【答案】(1)詩人用遠近結合的手法,寫聽到樓上玉笛聲而引起思家之情,可遠望去視線 又被闊大的水面以及低低的暮雲阻擋,更增添了思鄉的愁緒。接著詩人又與燕子做類比,燕子築巢安家,自己卻遠在他鄉。上片對愁緒不著一字,卻處處顯愁。 (2)詩人漂泊異鄉,只能在夢中細數家鄉的節日,深夜無眠,折得一枝柳條,雖然不是家鄉蘇堤之上的,卻也勾起自己的思想情緒,令人愁眉不展。

Ⅵ 2013廣東卷高考語文 文言文 宋史 張詠傳 詳細註解

2013廣東高考文言文的譯文和分析

張詠,字復之,是濮州鄄城人。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郡中推舉進士,經眾人評議,把張詠作為第一名推薦。有一位年老博學的儒生張覃,這次沒有能夠考中科舉,張詠和寇準聯合上書郡中首長,推薦張覃為進士第一名,大家都贊許他能夠謙讓。適逢李沆、宋湜、寇準接連推薦張詠的才學,朝廷任命他為荊湖北路轉運使。他上奏請求罷去歸、峽兩州設置的水遞役夫。就職後轉任太常博士。太宗聽說他很能幹,就把他召回了京師。張永德擔任並、代的都部署,有一個小校尉觸犯了軍法,被杖苔死亡。太宗下詔追究他的罪過。張詠重新密封並交還詔書,並且說:「陛下剛剛才委任永德在邊關任統帥,如果因為一個下級校尉的緣故,就追究責罵一位主帥,我恐怕下面的士卒會產生輕慢上級的心理。」太宗不聽眾他的建議。過了不多久,果然發生了士兵威脅訴訟軍校的事情,張詠引述之前發生的事情來勸說,太宗動容地慰勞他。
(第一段寫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寫張詠謙讓第一名進士,體現了他良好的品德;第二件事是張詠請求免除弊政,體現了他能體察民間的疾苦;第三件事情是勸說皇帝不要干預邊關將領治軍,體現的是他的政治謀略。其中,第一、三件事詳寫,第二件事略寫。略去的文字幾乎是關於張詠的任職變遷,不影響文章的理解。但第三件事在《宋史》原書中應另為一段,此處卻歸入第一段,容易產生前言不搭後語的問題,容易影響考生的理解。)

張詠出任益州知州,當時李順造反,王繼恩、上官正總領官兵攻打討伐,卻令軍隊停止不再前進。張詠用言語來激勵上官正,勉勵他親自出征,依然舉行盛大的宴會來為他餞行。上官正因此決定親自前行深入平叛,大勝。當時敵寇橫行的時候,百姓很多都被迫跟從了,張詠寫了文章把朝廷的恩德和信譽告訴他們,讓他們各自回到家中繼續務農。
(此段寫了張詠來到益州任職後的兩件事情,一是激勵官兵勇敢出征,體現了他的軍事才能;二是收復了叛軍士兵的心,使他們無所牽掛地重拾生計,體現了他的民政才能。本段刪減較多,卻能使文段的中心更為集中在對張詠個人才能的描寫上,減少了考生閱讀的難度。)

開始時,四川的士子們都一心求學,不喜歡做官。張詠考察後發現當地人張及、李畋和張逵都很有學問和德行,被同鄉的人所稱道,於是敦促勉勵他們參加科舉考試,這三人也都全部考中了科舉。當地的士子們因為這事都聽從了張詠的勸說。
(此段寫了一件事,這件事仍是張詠任益州主官時發生的,他勉勵有才學和德行的讀書人要敢於通過考試參政,這體現了他愛惜人才的品德。此段刪去的文字,是張詠任益州時的判案和施政效果,以及他丁憂後任兵部郎中時對幣制變革的奏議,雖與全文有一定關聯,但不影響考生理解。)

宋真宗咸平二年夏天,張詠憑工部侍郎的身份掌管杭州。這一年農田歉收,許多百姓私自販賣鹽來維持生計。衙門抓捕了數百名犯人,張詠全都寬免了他們應受的罪罰,而且遣返他們回鄉。部下的官員請教道:「不狠狠地懲罰他們,恐怕沒有辦法禁同類事情的發生。」張詠說:「錢塘一帶十萬戶人家,有八九成挨餓,如果不利用販鹽來使養活自己,一旦他們像蜜蜂一樣聚焦起來做盜賊,那麼造成的憂患就很深了。等到秋天收成後,自當仍然按照過去的法則來罰處。」五年,真宗因為張詠以前在四川治理行為優異,重新任命他掌管益州。適逢派遣謝濤巡撫西蜀,皇上趁機令謝濤傳諭給張詠說:「得到你在四川,我沒有西方的憂慮了。」
(此段寫兩件事,都是出自真宗年間。一是張詠任杭州知州時對因飢荒而走私的百姓的寬恕,體現了他對百姓的愛護,同時也體現了他施政的靈活;二是張詠復任益州知州,這時真宗給了他很高的評價,這體現了張詠才幹出眾。此段刪去了張詠任職的一系列變化,無關宏旨,另外,還省去了張詠對一件遺產案件的審理。審案講究證據,而張詠的審案卻是依據經驗,雖然能夠體現他的機智和治理才能,卻違反了今天法治的精神,因此刪去,可謂合適。)

張詠與青州的傅霖少年是同學。傅霖隱居不做官。張詠已經地位顯赫後,訪求傅霖三十年,都找不到他。到了這時,他來求見,守門的小吏稟告說傅霖請求進見,張詠斥責他說:「傅先生是天下有名的賢能之士,我尚且沒有能夠成為他的朋友,你是什麼人,敢直接叫他的名字!」
(此段寫一件事,即張詠對待朋友、賢士的態度,體現了他愛才惜才的心理。但這段話,一是人物傅霖與全文無關,且沒有介紹他的具體情況,讓考生對此人難以把握,二是「至是來謁」這句話也讓考生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至是」就是什麼時候,這就容易給人留下只是為了第9(2)題才勉強把它放入文中的印象。事實上,前文刪去了整整一段,交代了張詠來到此地任職後的善政,並且得到了民眾極力的擁戴,但此時為官清正的他卻病入膏肓。「至是」即承此而來,而後文則交代了兩人見面一個後,張詠就去世了,由此更體現了這次見面的珍貴。)

閱讀全文

與2013年廣東省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