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語文書說木葉答案

語文書說木葉答案

發布時間:2021-02-08 23:06:04

1. 林庚先生的《說木葉》原文

說 「 木葉 」

林庚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 《九歌》 ) 自從屈原吟唱出這動人的詩句,它的鮮明的形象,影響了此後歷代的詩人們,許多為人傳誦的詩篇正是從這里得到了啟發。如謝庄《月賦》說:「洞庭始波,木葉微脫。」陸厥的《臨江王節士歌》又說:「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雲歇山。」至於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則其所受的影響更是顯然了。在這里我們乃看見「木葉」是那麼突出地成為詩人們筆下鍾愛的形象。

「木葉」是什麼呢?按照字面的解釋,「木」就是「樹」,「木葉」也就是「樹葉」,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說明的;可是問題卻在於我們在古代的詩歌中為什麼很少看見用「樹葉」呢?其實「樹」倒是常見的,例如屈原在《橘頌》里就說:「後皇嘉樹,橘徠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隱士》里又說:「桂樹叢生兮山之幽。」無名氏古詩里也說:「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可是為什麼單單「樹葉」就不常見了呢?一般的情況,大概遇見「樹葉 」 的時候就都簡稱之為「葉」,例如說:「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 ( 蕭綱《折楊柳》 ) 「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 陶淵明《擬古》 ) 這當然還可以說是由於詩人們文字洗煉的緣故,可是這樣的解釋是並不解決問題的,因為一遇見「木葉」的時候,情況就顯然不同起來;詩人們似乎都不再考慮文字洗煉的問題,而是盡量爭取通過「木葉」來寫出流傳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柳惲《搗衣詩》 )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沈佺期《古意》 ) 可見洗煉並不能作為「葉」字獨用的理由,那麼「樹葉」為什麼從來就無人過問呢?至少從來就沒有產生過精彩的詩句。而事實又正是這樣的,自從屈原以驚人的天才發現了「木葉」的奧妙,此後的詩人們也就再不肯輕易把它放過;於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詩歌的語言中,乃又不僅限於「木葉」一詞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詩中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這里的「落木」無疑的正是從屈原《九歌》中的「木葉」發展來的。按「落木蕭蕭下」的意思當然是說樹葉蕭蕭而下,照我們平常的想法,那麼「葉」字似乎就不應該省掉,例如我們無妨這么說:「無邊落葉蕭蕭下」,豈不更為明白嗎?然而天才的杜甫卻寧願省掉「木葉」之「葉」而不肯放棄「木葉」之「木」,這道理究竟是為什麼呢?事實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賦》里已經說過:「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這里我們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詞確乎並非偶然了。古代詩人們在前人的創造中學習,又在自己的學習中創造,使得中國詩歌語言如此豐富多彩,這不過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從「木葉」發展到「落木」,其中關鍵顯然在「木」這一字,其與「樹葉」或「落葉」的不同,也正在此。「樹葉」可以不用多說,在古詩中很少見人用它;就是 「落葉」,雖然常見,也不過是一般的形象。原來詩歌語言的精妙不同於一般的概念,差一點就會差得很多;而詩歌語言之不能單憑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見。從概念上說,「木葉」就是「樹葉」,原沒有什麼可以辯論之處;可是到了詩歌的形象思維之中,後者則無人過問,前者則不斷發展;像「無邊落木蕭蕭下」這樣大膽的發揮創造性,難道不怕死心眼的人會誤以為是木頭自天而降嗎?而我們的詩人杜甫,卻寧可冒這危險,創造出那千古流傳形象鮮明的詩句;這冒險,這形象,其實又都在這一個「木」字上,然則這一字的來歷豈不大可思索嗎?在這里我們就不得不先來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們似乎應該研究一下,古代的詩人們都在什麼場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說都在什麼場合「木」字才恰好能構成精妙的詩歌語言;事實上他們並不是隨處都用的,要是那樣,就成了「萬應錠」了。而自屈原開始把它准確地用在一個秋風葉落的季節之中,此後的詩人們無論謝庄、陸厥、柳惲、王褒、沈佺期、杜甫、黃庭堅,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吳均的《答柳惲》說:「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這里用「高樹」是不是可以呢?當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黃雀行》就說:「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這里的「高樹多悲風」卻並沒有落葉的形象,而「寒風掃高木」則顯然是落葉的景況了。前者正要借滿樹葉子的吹動,表達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這里葉子越多,感情才越飽滿;而後者卻是一個葉子越來越少的局面,所謂「掃高木」 者豈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闊嗎?然則「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這里要比「樹」更顯得單純,所謂「枯桑知天風」這樣的樹,似乎才更近於「木」;它彷彿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正是「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

要說明「木」它何以會有這個特徵,就不能不觸及詩歌語言中暗示性的問題,這暗示性彷彿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後,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正在於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於是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它在不知不覺之中影響著我們;它之富於感染性啟發性者在此,它之不落於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為「樹」的概念的同時,卻正是具有著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常常影響著我們會更多地想起了樹干,而很少會想到了葉子,因為葉子原不是屬於木質的,「葉」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這排斥也就是為什麼會暗示著落葉的緣故。而「樹」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它與「葉」都帶有密密層層濃陰的聯想。所謂:「午陰嘉樹清圓。」 ( 周邦彥《滿庭芳》 ) 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陰」更為真實的形象。然則「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為它們之間太多的一致,「樹葉」也就不會比一個單獨的「葉」字多帶來一些什麼,在習於用單詞的古典詩歌中,因此也就從來很少見「樹葉」這個詞彙了。至於「木葉」呢,則全然不同。這里又還需要說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藝術特徵。

「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了樹干,而且還會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樹的顏色,即就樹干而論,一般乃是褐綠色,這與葉也還是比較相近的;至於「木」 呢,那就說不定,它可能是透著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乾燥的而不是濕潤的;我們所習見的門栓、棍子、桅桿等,就都是這個樣子;這里帶著「木」字的更為普遍的性格。盡管在這里「木」是作為「樹」這樣一個特殊概念而出現的,而「木」的更為普遍的潛在的暗示,卻依然左右著這個形象,於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這落下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而是窸窣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彷彿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動的緣故。它不同於:「美女妖且閑,採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 曹植《美女篇》 ) 中的落葉,因為那是春夏之交飽含著水分的繁密的葉子。也不同於:「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中的黃葉,因為那黃葉還是靜靜地長滿在一樹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雖然是具有「木葉」微黃的顏色,卻沒有「木葉」的乾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飄零之意;而且它的黃色由於雨的濕潤,也顯然是變得太黃了。「木葉」所以是屬於風的而不是屬於雨的,屬於爽朗的晴空而不屬於沉沉的陰天;這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於「落木」呢,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日暮風吹,葉落依枝。」 ( 吳均《青溪小姑歌》 ) 恰足以說明這「葉」的纏綿的一面。然則「木葉」與「落木」又還有著一定的距離,它乃是「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形象。這卻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

2. 幫我找一下高一下學期語文課本中的《說「木葉」》的有關題材

說「木葉」》教材解讀

現代漢語中「樹」的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要比「木」豐富,但現代的「豐富」並不能說明古代也「豐富」,也就是說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古代有沒有「樹葉」這種說法,「木」與「樹」在古人使用過程中到底具備什麼樣的范圍。也就是說,我們先要做點文字的研究工作。
首先,古代到底有沒有「樹葉」這種說法呢?如果有並且和我們現在的詞義范圍是一致的,那麼作者的推論就是正確的。反之,則是不成立的。作者在文章中說「『木』就是『樹』,『木葉』也就是『樹葉』」,這其實說明古代人在想到現在「樹」的概念時,首選的詞語是「木」而不是「樹」。這樣一來古人在看到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樹葉時,想到的詞彙只能是「木葉」而不會說「樹葉」。因為實際情況是在古人的用詞范圍內根本沒有「樹葉」這個詞彙!作者在這里的犯下了「以今解古」的錯誤,出現了錢鍾書先生說提到的「我們反而是古人的長輩」的情況,說得通俗一些就是「兒子生母親」了。
其次,讓我們看看「木」與「樹」在古時的區別。「木」是一個象形字,有根有干有冠,也就是說木本身具有高大的外形。(如《莊子》中提到的「山木」)而「樹」是一個形聲字,它有兩種詞性,一為動詞,一為名詞,在實際應用中以動詞為主,以名詞為輔。「五畝之宅,樹之以桑」即是很好的說明。在其他先秦諸子的文章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就不一一贅述了。這個動詞的詞性現在還保留著,如,樹立,建樹等等。我們先在還說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可以說明「樹」是動詞,而十年的木也是相當高大的。(只是不知道林庚先生會不會把這里的「木」解釋為木頭或老式的木質電線桿子)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樹」的名詞意義。《說文解字》上說「樹,生植之總名。」也就是「樹」的解釋和「植」相關,而「植,戶植也。」《辭源》「植」條注釋③「戶植」雲:「戶植。謂門外閉,中立直木用以加鎖。」 可見「植」是用來鎖門的木,而「樹」是「生植之總名」也就是「種在門外自然生長的鎖門樹的總稱。」當然這只是從字源上來講的,實際的應用還看生活中的一下證據。這些證據來源於作者所引用的有關「樹」的詩句,我們可以看到提到的樹分別是「橘樹」「桂樹」「花樹」(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用高形容樹,表特例的情況,那麼大多數的樹是不會很高大的。同樣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樹」本身在古代作名詞時表示的范圍和性狀。 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根據常識能種的樹只能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幼株,即小樹。還有文中提到郭橐駝種的樹「蚤(早)實以蕃」說明他所種的「樹」是「果樹」,聯系前面的「橘樹」「桂樹」「花樹」我們不難看出古人所用的「樹」有兩方面的限制,一個是在性狀上不會很高,另一個是「樹」在古代所指的往往是果樹,這要比現代漢語中「樹」所指的范圍小得多。
那「樹」為什麼會最終代替了「木」呢?這個問題恐怕還要進一步研究。既然,作者輕率引入了這個話題,筆者也不妨輕率一把。在這里我們不妨猜測一下,一種可能是「木」是書面語,「樹」接近口頭語,在後來的詞語的演變中口頭語逐漸替代了書面語。還有一種可能是樹木經常連用,造成的二者之間詞義的趨同。
《說「木葉」》這篇文章的作者林庚先生既是詩人,又是學者。一般來說詩人重感性,學者重理性。作者二者兼備,但就這篇文章來看,作者創作此文時,更多的傾向於感性了。而筆者認為對漢語這個我們本民族語言進行詮釋時,應該持理性的、審慎的態度,而不是想當然的推測。因此上,我得出了前面的結論。

3. 一個詞語,long(三聲)首,是語文教材里《說「木葉」》這一課的

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

一、說教材
《說木葉》這篇課文選自高中語文必修5第三單元,本單元是必修五冊書中唯一的文藝評論和隨筆單元,或探究藝術表現的語言形式,或評論某種美學現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閱讀這些文章,能打開我們的思路,啟發我們去探究某些問題。三篇課文都闡述詩歌鑒賞的知識,《說「木葉」》排在第二篇,也可看做恰恰是第一篇《咬文嚼字》的範例。著重分析了中國古典詩歌用「木葉」而不用「樹葉」,又由「木葉」發展為「落木」的原因,從而闡發了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作者旁徵博引、條分縷析,思路清晰,說理形象透徹,便於接受。學習本文,一面可以使學生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高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另一面可以引領學生學習文藝隨筆本身的寫作特點。
二、說學情
學生經過初中和高一階段的語文學習,閱讀了一定量的詩歌作品,具備了一定的藝術體驗,學習了鑒賞詩歌的基本方法,具備鑒賞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理解能力。隨著我校課堂改革的發展,學生普遍適應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但對詩歌鑒賞相關的題目存在畏難情緒、惰性思維,對本文的難度預期值較大,影響學習的內動力。而且學生層次水平不一,理解鑒賞的差異較大。針對這一現狀,在教學中要注意問題設計的層次性,讓各類學生都可以對接文本,同時由淺入深地突破,藉助品味詩句中的審美體驗,於形象中認識藝術的規律。
三、說目標和重難點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學生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與技能:1、篩選信息,比較歸納,認識木葉這一藝術形象。
2、理解本文借說「木葉」的藝術特徵,實質是談詩歌語言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1、誦讀法、篩選信息法理清作者觀點,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高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2、通過比較、聯系,理解引用詩詞中的意象及情感,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品味詩句,感悟詩歌語言暗示性帶來的豐富意蘊,喚起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熱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
作為議論文體,「木葉」是文章論題,本文主是圍繞古詩中的「木葉」意象對詩歌的暗示性進行分析說理,所以我將認識「木」與「樹」藝術形象的不同,理解理解本文借說「木葉」的藝術特徵,實質是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認識以小見大的好處作為本課學習的重點。
新的教材觀強調教材只是一個例子,最終要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真正提高學生獨立分析鑒賞的能力,而這也恰恰是我們學生的薄弱環節,所以我把本課的難點定位在1、快速閱讀與精度結合,鍛煉學生提取課文關鍵信息的能力、總結歸納分析的能力;2、拓展訓練,讓學生學會運用文中闡述的知識品味詩歌的意象和情感。
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學生應該成為課堂的主體。因此我一切活動以學生為中心,主要採用學案輔助法、激趣導入法、問題引導法、歸納比較法、探究討論法、拓展延伸法等教法促進教學生成。
本文圍繞「木葉」這一意象旁徵博引,形象說理,學生學習時要充分接觸文本,速讀與精讀結合,充分運用圈點勾畫法、替換對比法、情境想像法理解詩歌語言的妙處,體會其暗示性特徵。
五、課時與教具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計劃一課時,運用電子白板作為輔助工具。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既是對文本的閱讀與鑒賞過程,又是學生提高語文能力,樹立學習主體意識,學會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的過程,結合本課特點,我設計了如下環節:
(一)課前預習布置學案,讓學生課前讀一遍課文,特別是細讀4---6節,填比較表。(因為課文較長,又有很多引用詩詞的注釋,需要學生充分地接觸文本。為了保證預習的有效性設計了學案的表格,同時也引向課堂鑒賞的重點部分。)
(二)激趣導入提問:讀過課文,這篇文章給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根據學生回答引導思考:文中大量援引古詩人詩句,有何作用?介紹作者林庚先生是一位詩人。當年讀清華大學中文系時的畢業論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詩集《夜》,之後先後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詩集,被譽為給詩壇帶來「一份晚唐的美麗」。由詩人而學者,林庚對中國文學史的研究獨樹一幟。在古詩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論點是「盛唐氣象」、 「少年精神」「布衣情懷」 和「建安風骨」。 (由學生對課文的第一印象入手,由形式特點認識文化隨筆的特點,順便解題。「盛唐氣象」、 「建安風骨」拉近了作者與學生的距離)
(三)研讀探究
1、讀最後一節,圈點關鍵詞。(改變讀文順序,從最後一段入手,提煉文章觀點,達到提綱挈領的目的。)
2、小組合作,完善預習作業中的表格,比較歸納「木」與「樹」藝術形象的差別。
3、通過與「落木」的比較完整理解「木葉」這一形象。
4、探究文章的寫作目的,認識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結合,鍛煉學生提取課文關鍵信息的能力、對比歸納分析的能力)
(四)拓展練習思考詩句中不同的「水」的意象的暗示性,按照老師給的模式答題。這首詩是詩人在( )的場合下,通過( )這一意象( )的暗示性,表達了( )的感情。
(本單元課文獨特之處在於學以致用,拓展設計是為了運用本課所學知識,仿照本文「咬文嚼字」的方法對詩歌同類現象進行分析。)
(五)課堂小結 像「木」「水」一樣具有暗示性的形象在古代詩歌中不勝枚舉,如月、松、菊、雁。希望同學們搜集梳理,更希望大家能夠運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去理解詩歌,與詩人做心靈的溝通。
(六)作業布置完成學案中關於「水」的剩餘的兩道練習。(作業安排依然重在學以致用)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要將課堂內容簡潔明了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重點,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木———————————— 空闊舒朗
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 暗示性 藝術形象一字千里
樹—————————————飽滿綿密

4. 林庚說木葉的一字千里為什麼要改成一字千金

人教版高中來語文教材自必修五編選了林庚先生的《說「木葉」》一文。
文末有一個詞不知為什麼先後出現了變化,原來的「一字千里」被改成「一字千金」。
我覺得這種修改是不妥當的。原文是這樣的:
「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在這個語言環境里,要講「差別」,用「一字千里」比較妥當。而「一字千金」是稱贊文章精妙,價值高,並不符合原文意思。為什麼要把
它改成「一字千金」呢?
也許考慮「一字千金」是成語,而「一字千里」不是。這就更加不應當了。我們不能因為有某個成語,連相關的詞都不能用了。何況現在化用成語,已經成為一種時髦的文化現象。如一些廣告語:「
咳」不容緩(止咳葯廣告);默默無「蚊」(蚊香廣告);隨心所「浴」(熱水器廣告);步步「糕」升(食品廣告)。常見一些文章標題也喜歡化用成語,亦庄亦諧,妙趣橫生。比如一篇談「臉面」的雜文《面面俱「道」》,顯然是成語「面面俱到」的化用。標題以「面」扣住話題「臉面」,而文章又從各方面闡述臉面的「道理」,題文一致,相得益彰。

5. 高中語文必修五 第九課,根據,說「木葉」,仿寫怎麼說月亮,500字左右

木葉本意樹葉,來卻又不同!為何?
樹葉自代表綠色暗示春意,生機。而木葉也表示枯萎沒有生氣!更彰顯此詩的意境!
月亮在古詩中多為明月,代表皎潔,明亮。
而此次仿寫恰如木葉般寫出月之無光,暗淡

明月幾何?光之借陽!
陽之光芒,約之萬丈,普照大地,生命之光!
月本無光,光之借陽,發揮余熱,昏暗中亮!
月之多半愁思與酒,陽喻希望!
月無華光兼時有陰缺,不為圓滿!陽卻載輝煌!
陽是天空中的王者!月是它的影子!
說木葉更顯滄桑,道冷月更知凄涼!

6. 高中語文必修5新學案第九課說木葉二語言積累

【合作探究】
一、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為內涵豐富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如月、梅、柳、杜鵑等。請根據課文所闡釋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理論,體味古詩中的「月亮」意象的藝術特點。
一剪梅(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雪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相見歡(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杜甫《月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的《蘇幕遮》
江南月,如鏡復如鉤。似鏡不侵紅粉面,似鉤不掛畫簾頭,長是照離愁。——歐陽修《望江南》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歐陽修《生查子》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呂本中《採桑子》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家飄零在外頭?——南宋民歌《月兒彎彎照九州》
二、我國古典詩歌中,有許多意象由於具有相對穩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據此,有些同學覺得分析詩歌很容易了,以為只要記住常見意象的基本寓意,那麼就可以游刃有餘地鑒賞詩歌了。的確,在我國詩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對穩定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內蘊,但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詩人或語境中所表達的情感是不同的。同學們在具體的詩歌的分析中還是要考慮具體的語境的。有時候,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詩人筆下,會表現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愛桃花,寫過一首詠桃詩:「禁苑春暉麗,花蹊綺樹裝。綴條深淺色,點露參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風共一香。如何仙嶺側,獨秀隱遙芳。」而杜甫卻說「輕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貶得一錢不值。
再如毛澤東和陸游的兩首《卜運算元•詠梅》和王安石《梅花》,境界就迥異。試分析三首詩詞的各自境界。

卜運算元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運算元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梅 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7. 人教版語文必修五《說木葉》文章4-6段分別闡述了什麼內容,請簡要概括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1)作者是採用什麼樣的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舍的深厚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答:作者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並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或:借景抒情。通過柳條、藤蔓、黃鶯的描寫,表現惜別之情。)
(2)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和「啼」兩個動詞就用得准確傳神,請分別予以簡要分析。
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條藤蔓修長柔軟的特點,又寫出了柳條藤蔓牽衣拉裾的動作,表現它們依戀主人不忍主人離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黃鶯鳴叫的特點,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別,讓人聯想到離別的眼淚。
2、閱讀下列兩首元曲,回答問題。
[中呂]賣花聲·懷古二首 張可久
(其一)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①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其二)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②。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注】 ①金谷名園: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建金谷園以行樂。
②將軍空老玉門關:指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
你認為這兩首元曲哪一首的結尾更好請簡述理由。
要求:所答內容不少於80字。
評分參考: 如果認為以「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作結好,則從情景交融的間接抒情含蓄特點論,可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例。 如果認為以「一聲長嘆」作結好,,則從直接抒情,感情激烈飽滿、愛憎分明角度論,可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等例。
3、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後回答問題。(6分)
蟾宮曲·九日① 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②,歸雁橫秋③,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④,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注:①九日:農歷九月九日,中國人素有登高思鄉習俗。②對青山強整烏紗:意為自己勉強登高。烏紗泛指帽子。③歸雁橫秋:應為「橫秋歸雁」的倒裝句式。④金杯錯落:酒桌上觥籌交錯。
這是元曲作家張可久寫的一首被後人稱為「清而且麗」的散曲。張可久終生仕途失意,故終日沉湎詩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間。你認為這首曲中揭示主題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點染了一種怎樣的氣氛?「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的描寫是否與主題有關?
答:從標題「九日」及全文內容看,本文主題應為重陽佳節,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應為表達主題的句子。
「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點染了一種凄涼的氣氛,這種氣氛的渲染,有助於思鄉主題的表達。
「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憶從前歌舞昇平的歡樂景象。用從前歌舞昇平的稍縱即逝襯托現實中人老白發的凄涼,告戒遊子不再留念他鄉,而是「倦思」故鄉。這恰是主題的最好表達。
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後面問題。(6分)
漢江臨泛 王 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都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1)三、四兩句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
(2)頸聯中哪兩個詞用得極妙,找出來並簡析。
(3)從整首詩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
答:(1)江水的流長邈遠和兩岸青山迷迷濛蒙、時隱時現的特點。
(2)「浮」和「動」。「浮」表面上寫城郭在水面上飄動,實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動,「動」表面上寫天空在搖盪,實言波濤洶涌,浪拍雲天。(意思對即可)
(3)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充滿了積極樂觀的情緒。
6、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6分)
待儲光羲不至 王維
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要欲聞清佩,方將出戶迎。
晚鍾鳴上苑,疏雨過春城。了自不相顧,臨堂空復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經明了。空復情。自多情。
(1)作者根據什麼判斷友人儲光羲不會再來看望自己?請結合作品作簡要分析。(2分)
(2)全詩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感情?作者是通過哪些具體細節來表達這種感情的?(4分)
答:(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細雨。(2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①扣"晚鍾鳴上苑"或詩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②扣"疏雨過春城"分析作答。只摘抄頸聯而不作分析的給1分。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2)①盼好友到來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悵惘之情。(1分。意思對即可。可緊扣詩題中"待"字或體味全篇詩情回答) ②清早就已經打開層層的屋門;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傾聽有沒有友人車子到來的聲音;以為聽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響聲,正要出門去迎接,哪知卻原來是自己弄錯了。(3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三點可分別扣"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和頷聯作答。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7、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後面的問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 語言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渲染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首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渲染出詩人在異鄉作客的生疏不適的孤獨感。
② 後人評價「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兩句詩在全詩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對這一評價請簡要闡述你的鑒賞體會。
答:A。「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兩句詩挑選出重陽登高和茱萸插頭兩個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詩的直抒胸臆 ,顯得深沉含蓄。 B。本為詩人思念兄弟,卻以「遙知」二句翻轉一面,化出幻覺,寫家鄉的兄弟為失落詩人而遺憾不已。詩人把「我思人」的情緒,折射為「人思我」的幻覺,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少一人」的缺憾更須體貼。這正是這兩句的出乎常情之處,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餘味無窮。
追問:
答得挺好的嘛 合我心意就行了

8. 說木葉,木葉的特徵

木葉忍村。
1、首領的名字由柱間取名為火影,村子的名字由斑取名為木葉專忍村。
2、「木」代表森之千屬手一族(千手一族領袖千手柱間擁有木遁的血繼界限),「葉」代表宇智波一族(宇智波一族族徽外形是扇葉)。
3、木葉村的整體是個扇形, 當任何人走進木葉時,第一眼就會看到矗立在木葉最高峰的歷代火影的石像。
4、火影便是木葉隱村的首領,迄今為止木葉已經誕生了七位火影。

閱讀全文

與語文書說木葉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