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2015虹口區語文一模試卷

2015虹口區語文一模試卷

發布時間:2021-02-10 04:56:12

Ⅰ 求2015上海初三虹口區英語一模答案

2015虹口區英語一模答案:(附作文範文)
答案:
26-30 ADDBC 31-36 BDDBA 37-40 BACBB 41-45 CBABC

46-49 EDCB 50-53 CEDA

54. ninth 55. radios 56.China 57.politely 58.building
59. unfair 60.exciting 61.confidence

62. Do have 63. How much 64.said sorry 65.be cleaned
66. isn』t it 67.If I 68.I spent more than an hour on thehomework yesterday.

69-74 DBBCDB

75-80 BCBABD

81. enough 82. bigger 83. die 84.glass 85.bad 86. exercising
87. fresh

88. He discovered ruins of Incacity.
89. About 43 kilometers.
90. It plans to build a cablecar to the top of Machu Picchu.
91. It is too dirty.
92. It will discussthe plans.

93. When itcomes to the last winter holiday in my junior school,many thoughts hit me in mymind.
Aboveall,I am supposed to study harder,as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to the SeniorHigh School is coming,which plays an incredibly important role in my schoollife.Then now that I have grown up,what I am expected to do ,as an alt, is todeal with my stuffs by my myself rather than my parents.Last but not least,asmy parents have done a lot for me,in return,I should help them to do thehousework and do whatever I can to rece their heavy burdens in my spare time.
Only inthese ways can I make my last winter holiday in junior school meaningful.

Ⅱ (急急急)2010上海市虹口區語文一模卷作文則么寫啊

寫理論與實踐的辯證,
附素材: 思路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准
實踐是知識的來源
實踐可以充實、發展理論
實踐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
重視實踐也不要輕視書本知識的學習
實踐要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之下進行
實踐可以磨煉人的意志,鍛煉人的能力
講求實踐反對空談
實踐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
實踐並不意味著蠻干

名言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不下水,就無從學習游泳。——茅盾
勞動是一切知識的源泉。—— 陶鑄
事業是理論和實踐的生動統一。——亞里士多德
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歌德
實踐必須永遠建築在堅實的理論之上。——達•芬奇
生活中最大的目的,並不是知識而是行動。 ——艾•赫胥黎
行動是通往知識的惟一道路。——蕭伯納
有知識的人不實踐,等於一隻蜜蜂不釀蜜。——薩迪
理論所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實踐將為你解決。——費爾巴哈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劉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實踐出真知。——俗語
知識是寶庫,但開啟這個寶庫的鑰匙是實踐。——佚名
不要擔心犯錯誤,最大的錯誤是自己沒有實踐的經驗。——佚名

經典素材
「帶女兒去工作」
(在實踐中磨礪人生)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風靡一種「帶女兒去工作」的計劃,凡9~15歲女孩都可以報名參加,而設計這一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女孩提前感覺一下工作的滋味。帶女兒工作可以使得女孩們提前認識現實社會,克服許多心理障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一活動在歐洲許多國家引起不同凡響,僅僅英國就有三百所學校開展了這一活動。美國總統柯林頓也表示自己的女兒切爾西也要了解她的父親是如何工作的。事實上,不只是女孩,男孩也需要鍛煉。鍛煉內容也不僅僅是工作實踐,還包括許多其他內容,如新近興起的「磨難教育」、「學軍學農」,在日本,甚至許多家長鼓勵孩子從事冒險活動,其目的無非是讓孩子多經歷一些坎坷,多接觸一些實踐,這樣可以培養鍛煉孩子們具有頑強的意志,較強的生存能力。
注意實踐磨煉是讓孩子直接理解人生、融入社會、鍛煉意志、培養自信的最重要手段,對於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
李四光對中國第四紀冰川的考察
(實踐能改變錯誤的認識)
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質構造的重要依據,有些外國人對中國的冰川進行過考察,斷言「中國沒有第四紀冰川」。地質學家李四光提出「讓事實說話」,對冰川的研究投入了極大的精力。
1921年,他回國後在太行山的沙河縣、山西大同盆地口泉附近發現了第四紀冰川遺跡,雖遭一些外國專家傲慢地否定,他卻沒有喪失勇氣和信心,繼續帶領學生在太行山、九華山、天目山、廬山等地考察,又發現了許多有力的證據。1933年,李四光以《揚子江流域之第四紀冰期》為題,在中國地質學會第十次年會上作了學術演講,會後專門請中外學者到廬山實地考察。有的外國專家私下對李四光說,如果這些遺跡在國外被發現,早就被公認是冰川遺跡了。此後,李四光加緊了對第四紀冰川的考察,先後在揚子江流域、黃山等地發現了大量遺跡,最終推翻了外國人的錯誤結論。其研究成果對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構造,對發展建設事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盲人的啟示
(實踐是一項終身的事業)
美國化學家、物理學家道爾頓十七八歲時在埃達爾擔任小學教員。他聽說這里有一位約翰•戈夫先生學識淵博,就冒昧地前去拜訪。
道爾頓緊緊地握住了戈夫的手,被眼前的情景弄糊塗了。原來這位當地人人稱道的實驗家,竟是個瞎子。
盲人自己站起來,走向一張大桌子。桌子上的試管儀器五花八門,但都放得井井有條。他毫不費力地取到所要的用具,把容器注滿,沒有灑出一滴葯液,也沒有碰倒和打碎一根最細的玻璃試管,就像一位高明的魔術師在作傑出的表演。在一系列熟練和准確的動作中,表現了知識的力量和頑強的意志。這使得早就打算做實驗的道爾頓,受到了很大的教益。
就這樣,道爾頓開始了他的科研生涯,從此終身不離實驗室。1844年的一個晚上,78歲高齡的道爾頓,步履艱難地走進了他的實驗室,時間,9點差一刻。57年來,他每晚都是這個時候記下當天的氣象數據。他那微微顫抖的手拿起筆來,記下了晴雨表的讀數和氣溫,並在最後一格里記下「微雨」。他滿意地擱筆起身,忽然發現還沒有簽上日期,便又坐下去……幾個小時後,曙光照進道爾頓的實驗室,而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卻已經靜靜地安息了。
第二個普羅米修斯
(實踐需要勇氣)
美國18世紀的傑出科學家、政治家富蘭克林,以其發明避雷針等電學成就而被稱為「電學之父」。
在富蘭克林之前,人們對雷電一直沒有正確的認識。富蘭克林從一次電學實驗中受到啟發,斷定雷電是一種放電現象。為了證實自己的設想,他決心把天空的雷電引下來。在1752年7月的一個雷雨天,他和他的兒子一起做了著名的「風箏實驗」。他將一塊大的絲綢手帕扎到杉木條十字支架上,做成一個風箏。風箏上面固定一根向上伸出幾十厘米的細鐵絲,細鐵絲與放風箏的細麻繩相連,麻繩下端系絲綢帶,綢帶上掛了一把銅鑰匙。風箏穿入帶有雷電的雲層中,閃電在風箏上閃爍。一道閃電掠過,富蘭克林覺得自己拉著麻繩的手有些麻木。他把手指靠近銅鑰匙時,突然,一道電火花向他手上擊去。「天電」被引下來了。後來他又用萊頓瓶收集了「天電」去做試驗,證明「天電」和地電一樣能被金屬傳導,能熔化金屬,能點燃酒精。從此,人們認識了閃電的本質就是大氣中的放電現象。
富蘭克林最早提出了避雷針的設想,並且經過多次試驗,製成了實用的避雷針。德國大哲學家康德贊揚他說:「富蘭克林是從天上取火種的第二個普羅米修斯。」
經典的創作
(實踐是創造之源)
《戰爭與和平》是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長篇巨著。書中戰爭場景的描寫非常生動形象,讀後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托爾斯泰的親自考察。
列夫•托爾斯泰創作《戰爭與和平》,當他寫到俄法雙方在鮑羅京諾會戰的一段文字時,總感到描寫得很抽象、不具體,他決定親自去戰場考察一番。到了鮑羅京諾,他仔細巡視了這個歷史戰場的一切遺跡,把它的地形面貌牢牢記在心裡,還特地畫了一幅圖,標上一條地平線和樹林,標明各個村莊、河道的名稱,及當年
會戰時太陽移動的方向等。回到家裡,又把自己觀察到的印象同歷史文獻上記載的材料聯系起來分析研究,直到一切都清楚明白了,他才坐到桌邊,重新寫這段文字,這個會戰場面,
寫得不僅生動,且色調明朗、壯觀。
無獨有偶,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的作者司馬遷也非常重視實地考察。在動筆之前,司馬遷游歷過大江南北,全國各地,尋訪先人的遺跡。他曾經訪問過夏禹的遺跡,眺望過范蠡泛舟的五湖,訪求過韓信的故事,訪問過劉邦、蕭何的故鄉,考察了秦軍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他還北過涿鹿,登長城,南遊沅湘,西至崆峒。壯游使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也為撰寫《史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林肯的故事
(鼓足勇氣去實踐)
1862年9月,美國總統林肯發表了《解放黑奴宣言》,這是美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有一位記者去采訪林肯。記者說:「據我所知,上兩屆總統都曾經想過廢除黑奴制,《宣言》也早在他們那時就起草好了,可是都沒有簽署它。他們是不是想把這一偉業留給您去成就英名呢?」林肯回答說:「可能吧。不過,如果他們知道拿起筆需要的僅是一點勇氣,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懊喪。」林肯說完就匆匆地走了。記者一直沒有弄明白這番話的含義。
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以後,記者才在林肯留下的一封信里找到了答案。在這封信里,林肯講述了自己幼年時的一件事:「我的父親曾經以較低的價格買下了西雅圖的一處農場,地上有很多石頭。母親建議把石頭搬走,但是父親說:『如果這些石頭可以搬走的話,那原來的農場主早就搬走了,他也就不會把地賣給我們了。這些石頭都是一座座小山頭,與大山連著,哪裡搬得完呢?』有一天,父親進城買馬去了,母親帶著我們在農場勞動。她說:『讓我們把這些礙事的石頭搬走,好嗎?』於是我們就開始挖那一塊塊石頭。不長的時間,我們就把石頭搬光了。因為它們並不像父親想像的那樣,是一座座小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塊。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們晃動的。」
哥倫布的難題
(實踐才是最重要的)
1493年,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後從海上回到西班牙,成了西班牙人心目中的英雄。國王和王後把他待作上賓,封他做海軍上將。有些貴族卻瞧不起他,他們鼻子一哼:「這有什麼稀罕!只要駕了船一直往西去,誰都會碰上那塊陸地的。」

在一次宴會上,哥倫布又聽到有人在譏諷他:「上帝創造世界的時候,不就創造了大洋西邊的那塊陸地嗎?發現,哼,這算得上個什麼!」
哥倫布低著頭默不作聲。過了好一會兒,他從盤子里拿起一個雞蛋,站起身來,提出一個古怪的問題:「太太們,先生們,有誰能把這個雞蛋豎起來嗎?」
雞蛋從這個人手上傳到那個人手上,所有的人都試了試,都把雞蛋扶直了,可是一放手,雞蛋立刻倒下了。最後,雞蛋回到了哥倫布的手上。大廳里鴉雀無聲,大家的眼光集中在他手上,都要看看他怎麼能把雞蛋豎起來。

哥倫布不慌不忙,把雞蛋的一頭在桌子上輕輕一敲,磕破了一點兒殼,雞蛋就穩穩地直立在桌子上了。
「這有什麼稀罕?」賓客鬨堂大笑起來。
「本來沒有什麼稀罕,」哥倫布說,「可是太太們,先生們,你們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挑戰亞里士多德
(科學的真理來源於實踐)
16世紀的時候,古代思想家、科學家亞里士多德被認為是歷史上最了不起的人。所有的人都把亞里士多德的話當做真理。
只有一位數學老師伽利略不這么認為,他公開說,要從自然中發現真理,而不是背誦亞里士多德的書本。
一天上課的時候,伽利略對學生們說:「站在樓頂上,左手拿著一個一磅重的鐵球,右手拿著一個十磅重的鐵球,同時扔下去,哪個先著地?」
學生們想了想,回答說:「亞里士多德說過,重的物體下降速度要比輕的快,所以十磅重的鐵球先著地。」伽利略搖搖頭,說道:「不對,亞里士多德錯了,應該是兩個鐵球一起著地。」學生們驚呆了,居然有人敢公開指出亞里士多德說得不對。大家議論紛紛,懷疑地看著伽利略。
於是,他拿著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來到比薩斜塔的頂上。很快,人們看見鐵球像伽利略說的那樣,同時落到了地上。自從伽利略第一個站出來挑戰亞里士多德以後,更多的人認識到亞里士多德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科學的真理來自實踐,而不是一些書本上憑空想像的理論。
王清任著成《醫林改錯》
(修正理論錯誤需要實踐)
王清任是我國清代著名醫學家,其心得之作是《醫林改錯》。書中既有他從事解剖實踐和醫事活動的筆記式記錄,又有他臨床實踐和診療經驗的病案式總結,還有他談醫論道和評古說今的書評式敘述,凝結了作者一生從事臨床醫學研究的心得,他在一些領域里把祖國醫學的理論和實踐推向了一個新階段。
他在研究《黃帝內經》時,發現書中錯誤不少。我國古代醫書中對人體臟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並不確切,所以,他決心修正其中關於人體結構的部分。但是沒有解剖用的屍體卻成為困擾他的一大難題。當時,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災區觀察未掩埋的屍體300多例,逐一進行了解剖和觀察,繪制了大量的臟腑圖。
王清任修正了《黃帝內經》中的有關錯誤,寫成了《醫林改錯》一書,並附上了25幅人體結構圖。
李時珍和曼陀羅
(認識要靠實踐來檢驗)
李時珍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被後人譽為「醫聖」。他是明末清初重實踐、重考查、重驗證的實學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花了將近40年的時間,編寫了著名的醫學著作《本草綱目》。
李時珍在年輕的時候就聽人說,有一種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羅,人們一見到它就會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李時珍費了一些周折,終於找到了這種植物,一時並沒有發現有什麼異常。他為了探明究竟,走到哪裡手裡都拿著曼陀羅。後來他親自服下了曼陀羅,發現它有麻醉和使人興奮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過量時在別人的暗示下,的確可以叫你唱你就唱,叫你跳你就跳。後來曼陀羅被廣泛用於製造麻醉劑。
李時珍和曼陀羅的故事,告訴我們「理論來源於實踐」,他經常身體力行地驗證一些傳說,改變了很多當時人們的迷信思想和以訛傳訛的做法。
紙上談兵
(理論不能代替實踐)
趙括的兵書讀得很多,他父親趙奢是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曾經為趙國立下大功,兵書也讀得不少,可是一談起用兵打仗來,每每敗在兒子的嘴下。他雖然無法說服趙括,但是他認為趙括將來一定會因為用兵誤事,
正因為如此,趙奢臨終留下遺言:趙括千萬不能率兵打仗!
趙奢死後,秦國大兵壓境,趙王剛剛接位不久,年輕氣盛,求勝心切,不顧客觀情況,企圖通過大敗秦國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可是當時統兵的大將是老將廉頗,不肯輕舉妄動,不但未能打敗秦軍,還吃了幾次小敗仗。趙王不高興了,准備換將。

秦軍很害怕廉頗,所以四處散布謠言,說廉頗就要投降了,秦軍就要大獲全勝了,秦軍不怕廉頗,怕就怕趙括!
這些話自然通過曲折的渠道傳到趙王耳里。
趙括還是當上了趙國的統兵元帥。但是,只會誇誇其談,照著兵書用兵的趙括,中了秦國大將白起的妙計,最後身敗名裂,戰死疆場。只掌握書本上的知識還是不夠的,真正的本領是在實際的摸爬滾打中鍛煉出來的。

意林故事
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代的時候,禪風盛行。人們主張在學習時脫離實際,參禪頓悟。有一位詩人吳可就這樣認為:
學詩渾是學參禪,竹榻蒲團不計年。
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閑拈出便超然。
「竹榻蒲團不計年」,就是要人們不接觸實際,靜心思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用此法學習,即便「自家了得」了,也不過是掌握了一些書本教條;用此法教人,就要誤人子弟了。
而同時代的詩人陸游則反對這種風氣,主張重視實踐。為此,他還寫了一首詩來教育他的兒子: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詩的後兩句則是從書本知識與實踐的關系著筆,強調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比較淺薄,要經過親身實踐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
漁王的兒子
古時候,有個漁人捕魚技術很高,在當地被尊為漁王。但是,漁王的三個兒子捕魚技術都很平庸。漁王很納悶,就去向當地的智者請教:「我的捕魚技術這么好,兒子們為什麼會這么差呢?從他們懂事起直到長大,凡是我總結出來的經驗,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了。可是為什麼他們的捕魚技術還趕不上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呢?」智者聽完他的傾訴,問道:「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漁王肯定地點了點頭。智者說:「你的失誤就在這里。你傳授他們技術,卻不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捕魚。」
漁王的失敗在於只手把手地教給孩子順利的一面,卻從不教會孩子在實踐中去經歷挫折,吸取教訓,直面失敗。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父母,像漁王這樣千方百計為孩子遮風擋雨,不願看到孩子有一點點失敗和挫折。殊不知這樣做卻是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埋下了一個溫柔的陷阱。只有在實踐中才能鍛煉人的能力。
庖丁解牛
庖丁被請到文惠君的府上,為其宰殺一頭牛。他的動作極其熟練自如。他在將屠刀刺入牛身時,那種皮肉與筋骨剝離的聲音,與庖丁運刀時的動作互相配合,顯得是那樣得和諧一致,美妙動人。
文惠君不覺看呆了,他高聲贊嘆道:「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術怎麼會有這么高超呢?」
庖丁見問,趕緊放下屠刀,對文惠君說:「我做事比較喜歡探究事物的規律。我在剛開始學宰牛時,不了解牛的身體構造,眼前所見無非就是一頭頭龐大的牛。3年後,我對牛的構造就完全了解了。我再看牛時,出現在眼前的就不再是一頭整牛,而是許多可以拆卸下來的零部件!現在我就只需用心靈去感觸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可以嫻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構造,將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連的空隙之處,利用這些空隙便不會使屠刀受到絲毫損傷。我就連骨肉相連的部件都不會去硬碰。盡管如此,每當我遇到筋骨交錯的地方,也常常感到難以下手,這時就要特別警惕,瞪大眼睛,動作放慢,用力要輕,等到找到了關鍵部位,一刀下去就能將牛剖開,使其像泥土一樣攤在地上。」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世間萬物都有其固有的規律性,只要你在實踐中做有心人,不斷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會做得十分漂亮。
小馬過河
有一座小山旁邊,住著一匹老馬和一匹小馬。小馬整天跟著媽媽,從來不肯離開一步。
有一天,老馬讓小馬獨自把一袋麥子背到磨房裡去。從小馬的家到磨房,要蹚過一條小河。小馬走到小河邊,看見河水擋在前面嘩啦嘩啦地響著,心裡有點怕了,猶豫起來。
一頭老牛正在河邊吃草,於是小馬連忙跑過去問:「牛伯伯,請你告訴我,我能過河去嗎?」
老牛回答說:「水很淺哪。還不到我的小腿那麼深,怎麼不能過去呢。」
小馬聽了,立刻就朝小河跑去。「喂!慢點跑,慢點跑!」小馬停住腳抬頭一看,原來是一隻小松鼠。小松鼠蹲在一棵大松樹上,搖著大尾巴,對小馬說:「小馬,你可別聽老牛的話。水很深,一下水就會淹死的!昨天,我們的一個同伴過河,就給大水沖跑了!」
這下,小馬沒有主意了。它決定回去問媽媽。媽媽看見小馬回來了,奇怪地問:「為什麼回來了?」小馬把事情說了一遍。媽媽說:「你為什麼不自己試一試呢?」
小馬覺得有道理,它一口氣跑到河邊,立刻跳到水裡。河水剛好齊到小馬的膝蓋,不像老牛說得那麼淺,也不像小松鼠說得那麼深。
只有自己親身實踐才會對事物有比較深刻的了解。
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屠格涅夫是19世紀俄國文壇上享有世界聲譽的傑出作家 ,他筆下有一個非常典型的文學形象「羅亭」。
羅亭身上集中了19世紀40年代俄國進步貴族知識分子的優點和缺點,是這些人的一個典型。他受過良好教育,接受了當時哲學思想中最主要思潮的影響,有很高的美學修養;他信仰科學,關心重大社會問題,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標並有為理想而奮斗的決心;他熱情洋溢,才思敏捷,口才出眾,能感染人、吸引人。但是他徒有過人的天賦和才智,卻不會正確將其運用、付諸斗爭實踐。因此,羅亭曾被列寧稱為「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羅亭這個人物有血有肉、真實可信,成為俄國文學史上繼奧涅金、畢巧林以後又一個光彩照人的「多餘人」形象。
巧調「紅蟻兵」
在甘蔗林里,害蟲蔗螟對甘蔗的破壞十分嚴重。人們想了許多方法來對付蔗螟,都無濟於事。然而,小小的紅螞蟻卻能對付凶惡的蔗螟。一發現害蟲,紅螞蟻就會毫不猶豫地沖上去,把蔗螟咬死。如何使每塊甘蔗園都布下紅螞蟻的「戰場」,對蔗螟展開全面殲滅戰呢?
蔗農們在生產實踐中,想出了一個調遣「紅蟻兵」的好辦法。
每年四五月間,最怕水災的紅螞蟻知道南方的雨季開始了,就得離開自己的家園,從低地向高處轉移。蔗農們就趁機把一隻只細管子插在紅螞蟻轉移的路上。管子是蘆葦制的,上下兩節,節中有一個小孔。逃難中的紅螞蟻發現這個理想的「避難所」,就成群結隊地鑽進管子里,還用泥土封住上面的空洞。
幾天以後,蔗農們就把所有用泥封口的管子收集起來。
在乾旱的季節,紅螞蟻是無緣無故不想轉移的。這怎麼辦呢?蔗農們就用「人工降雨」的辦法,逼迫它們遷徙。
他們先把一隻只細管子插在螞蟻窩的附近,傍晚時候,在螞蟻窩附近澆水。紅螞蟻本來忙了一天,完全沒有料到會大難臨頭。它們不得不匆忙地遷移。在逃難的路上,一發現附近的細管子,就爭先恐後地鑽進去。
這樣,蔗農們每次能收集到幾百隻、幾千隻管子。然後,把一隻只裝著紅螞蟻的管子插遍甘蔗園。
逆流而上的石獸
從前,滄州城南有一座臨河寺廟,廟前有兩尊面對流水的石獸,據說是「鎮水」用的。有一年,暴雨成災,大廟山門倒塌,將那兩尊石獸撞入河中。廟僧一時無計可施,待到十年後募金重修山門,才感到那對石獸的不可或缺,於是派人下河尋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東流,石獸理應順流東下,誰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見其蹤影。這時,一位在廟中講學的先生提出他的見解:石獸不是木頭做的,而是由大石頭製成,它們不會被流水沖走,石重沙輕,石獸必然於掉落之處朝下沉,你們往下游找,怎麼找得到呢?旁人聽來,覺得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話:我看不見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應求之於上游。眾人全愣住了。老兵解釋道:我等長年守護於此,深知河中情勢,那石獸很重,而河沙又松,西來的河水沖不動石獸,反而把石獸下面的沙子沖走了,還沖成一個坑,時間一久,石獸勢必向西倒去,掉進坑中。如此年復一年地倒,就好像石獸往河水上游翻跟頭一樣。尋找者依照他的指點,果真在河的上游發現並挖出了那兩頭石獸。

那位守河堤的老兵的眼光何以那麼犀利,蓋因其長年守護於此,常與湍急的河流打交道,洞悉河中情勢和石獸走勢。悖理見智,真知灼見只能出自實踐。

應用與創新
認真地多讀些書
知識源於實踐。在人類歷史上,一代代的人通過實踐不斷地使科學知識向前發展。後來的人因為可以接受前人已經取得的知識,並且在這個基礎上依靠新的實踐而求得新的知識,所以後來的人就能夠比前人更加聰敏,具有比前人更進步更豐富的科學知識。要接受前人已經取得的知識和已經達到的科學成就,要使一個人的知識不局限於個人經驗所及的小范圍內,就應當多讀些書。
歷史上一切有成就的科學家、理論家,沒有一個不是孜孜不倦的苦學者。馬克思不僅攻讀哲學、經濟學、歷史學、法學這些方面的書,而且在語言學、數學以及其
他自然科學方面,也是博覽群書,並且在很多方面達到了很高的造詣。有一次當他生病不能從事研究工作的時候,還閱讀了好些生物學的書。當然,馬克思並不是死守著書本知識的人。他不但參加了革命的實踐運動,
而且進行了革命性的理論創造。
高爾基說:「幾乎每一本書都似乎在我面前打開了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口。」「書讀得越多,書籍就越使我和世界接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讀書的方法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讀書的人又積極地關心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那麼,我們就能夠成為書本的主人,而不是書本的奴隸。

讓我們找個時間,坐下來,靜靜地讀書。

Ⅲ 虹口區初三語文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抽查試卷

寶山區初中語文第一來學期期自末質量檢查文件
寫作:標題:學會清理小顆粒的沙子
提示:有人說,人累了不遠處的山,常常鞋企的糧食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必要學習總是倒了一堆沙子鞋。
要求:(1)600字左右的話,風格不限(詩歌除外),(2)是不是他的真實姓名,學校名稱,用一位老師的話,B學校C學生代替;(3)不能被復制的文件中的閱讀材料;(4)注意書寫正確,卷面整潔。

Ⅳ 2104年虹口區初三語文一模卷 議論文學無止境。誰能幫我梳理一下這篇文章的層次!!!最好有板書的形

格式有么親。我給你填寫內容

Ⅳ 求2015屆閘北區語文一模答案,謝謝

一、閱讀
80


(一)
(18

)

1


2
分)獨立

真誠(或純真)

創造(或獨創)
(對一處
1
分)

2


3
分)神閑氣定,不拘一格(或擯棄雜念,氣定神凝)
(意思對即可,超過字數扣
1
分)

3


4
分)運用了排比、比喻的辭格,

1
分)從名、利、權三個角度全面地詮釋了藝術喪失

獨立品格的原因和世俗之態。
(1

)
用比喻,形象生動;

1
分)用排比,內容集中,剖析
全面,且句式整齊,鏗鏘有力。

1
分)

4

D

2
分)

5

C

3
分)

6


4
分)提示:
(1)
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避免了議論文體說理性過強、形象性不足,

有可讀性;
(2)
簡潔含蓄,生動形象;
(3)
深入淺出,言簡意賅。
(擇取一點即可;例子
1
分,
分析
2
分,表達
1
分)

(二)

19
分)

7

(4

)
作用有二:其一,承上啟下,用「畫外音」式的闡述凸現更緊張的氛圍。
(2

)

其二,突出人與狼的生死對峙,強調「耐心」所起的決定作用。
(2

)
8

(3

)4
硬灌」有兩層含意:一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的被動行為;二是非常難受。

1
分)

速表明狼血流入「他」的體內並非有意為之,而是自然結果。盡管惡心與不適,由於虛弱
無力卻無法抗拒。
(1

)
這兩個字,表現了「他」在特定環境中韻特有狀態與感受。內涵豐
富,精確傳神。
(1

)
9


2
分)
這是因為發現者距離較遠,
更由於
「他」

「挪動」
(
已經無法使兒辨別出是
「人」
)

所以被誤以為是「東西」
,是某種動物。

1
分)將「他」改稱「它」既展現了被發現的真實
情形,更呈現出「他」當時的「非人」狀態。

1
分)

10


2
分)
B

11


4
分)示例:第②段中「他的指頭彎得像鷹爪一樣,可是抓了個空」
,是一處細節描寫。
「抓」字精準;這是「他」的反擊方式。由於無力,
「他」無法用拳或其他更有效的方式;
由於虛弱,沒有「抓」到!生死關頭卻「抓了個空」
!令人窒息,令人心驚膽戰。
(實例
1
分;分析
2
分;文字
1
分)

12.

4
分)提示:

1
)熱愛生命要有堅定的求生信念。

2
)熱愛生命要善用智慧,善於同艱
險環境作斗爭,不喪氣,不放棄。

3
)熱愛生命要有頑強的毅力,百折不饒,戰斗到生命的
最後一刻(答對
2
點即可;觀點
2
分,闡述
2
分)

13.

6
分)

1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
)鏡中衰鬢已先斑


3
)其意常在沛公


4
)哀吾生之須臾


5
)克終者蓋寡


6
)水無常形


7
)收之桑榆


8
)則孤陋而寡聞

(四)
8


14.

2
分)○
2
清新淡雅(或明麗生趣、天朗氣清)

15.

2
分)
D
16.

4
分)本句是詞的畫龍點睛之筆(
1
分)

「殷勤」是擬人化的手法;天公有情義,昨夜
下了一場好雨,使人度過了涼爽的一天。

1
分)但細細品味,這個「涼」字,卻含有自嘲
的辛酸,隱藏著作者的人生感慨。

2
分)

(五)
17


17.

4
分)

1
)顧及,考慮


2
)只,僅


3
)罪(或案件)


4
)平時

18.

2
分)
C

7

19.

5
分)


1
)你為官時,常常(或曾經)在晚上點燈
..
處理官府的文書,多次停下來
...
嘆息。


2

(如果
..

我要尋求拯救理由最終不行的話,
那麼
..
被判死刑者和我都沒有什麼遺憾了
...

(在
意思對的前提下,加點的部分為得分點,
1

1
分)

20.

2
分)

1
)夫常求其生(
2
)猶失之死


3
)而世常求其死也(對一處
1
分)

21.

4
分)歐陽修為官從政之道,可概括為兩個字:寬、簡;其核心是「為民」


2
分)隊
百姓不放縱,更不「苛急」
---
謂之寬;處理政事不廢馳,更不「繁碎」—謂之簡。

1
分)
寬簡有度,張弛適宜,治國安民,實為明智之舉。

1
分,意思對即可)

(六)
12


22


2
分)
B
23


3
分)
B
24.

2
分)治之有道,行之有序(超過字數扣
1
分)

25.

3
分)數詞運用較多的是第○
2
段。有的是實數,如「曳以兩牛,翼以十夫」
;有的是概
數,如「三卧三起、成者十九」


1
分)實數表述准確,概數具體可感。

1
分)這些數詞的
使用,均有助於說明「移樹」的經過,為下文說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1
分)

26.

3
分)相同點:均為獎掖後學的臨別贈言;同屬議論文文體。不同點:
《移樹說》
採用了記敘、說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行文靈活、自然;
《師說》是典型的議論文,提出
問題、分析論證,邏輯清晰、縝密。
(意思對即可;異同各
1
分,文字
1
分)

Ⅵ 虹口區一模語文試卷答案誰能幫我發下

0分 哎

閱讀全文

與2015虹口區語文一模試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