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考試卷作文是什麼
一件有趣的事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有趣的事,不要看我小,我也有過很多趣事。
在我四歲那年的一天,媽媽和爸爸上班不在家,我除了看電視也沒有可乾的。一個人無聊死了,想出去玩,又想起媽媽臨走對我說的話:「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不要獨自一人出去玩。」我打消了這個念頭。忽然,我眼前一亮,看見陽台上放著媽媽辛辛苦苦養的花,這花兒正開得好看。媽媽養花養得這么好,我要給媽媽個驚喜---讓花兒「重生」,怎麼「重生」呢?這還有點難,我左想想,右想想,我靈機一動,絕得可能就是不把花兒用剪刀剪下來,留下葉子,然後澆水,說干就干,我找來剪刀,挑選了一盆迎春花,「喀嚓」「喀嚓」地把花兒通通剪下來,只留下葉子。我端來一盆很涼的水澆到了花盆裡,看著我的勞動成果我「咯咯」地笑了,希望能又讓花兒開放,我耐心等待著,看見花兒不是以前的樣子。於是,我又端來一杯水,倒在花盆裡,我等呀等,盼呀盼,一直盼到媽媽回來了,我高興地喊:「媽媽,快來看,我要讓您的花兒『重生』啦!」媽媽趕快跑到陽台,看見剪下的花兒,氣得哭笑不得,我很奇怪,驚訝地問:「媽媽,難道我讓花兒重新開放做得不對嗎?我也想親自養養花 」媽媽笑著對我說:「傻瓜,現在正是開花時期,花兒自己會開放,然後慢慢凋謝,明年才會長出新的花兒。」哦,我馬上拿來剪下的花和玻璃膠,媽媽驚奇地問:「你拿這個幹麼?」「我把花粘上去吧」我回答。媽媽更是哈哈大笑,「你把花的頭都剪掉了,粘上去也會凋謝,只能等明年再開花了」說完接著笑,我也跟著她傻笑,我們的笑聲傳遍了整個家。
現在已經過去六年了,我想起來,還是覺得可笑,我幼稚的舉動講給爸爸聽,他也哈哈大笑,可見這是一件多麼有趣、可笑的事兒啊!
2. 2015屆9年級第一學期月考試卷(2),語文試題(人教版)
題目是?
3. 2013年重慶一中高2015級高一下期半期考試語文試卷答案
2013年重慶一中高2015級高一語文下期半期考試題答案
4. 2015年語文考試半欺八年級卷子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第課送東陽馬生序閱讀《送東陽馬生序》中兩段文字,完成1—5題。①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②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1.哪兩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或用法相同?()()A.是人多以書假余B.不敢稍逾約C矣...以中有足樂者.D..之供無案牘之勞形《陋室銘》..E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策之不以其道《馬說》凡所應有,無所不有《口技》..2.用現代漢語翻譯「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答:3.第①段中《詩》《書》分別指和。4.本文採用對比的方法闡明道理,請你在上述兩段文字中找出一組對比,並說說其闡明了什麼道理?答:5.下面的詩句中哪一句不能揭示本文作者關於求學的觀點?()A.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B.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C.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D.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1.AE2.等到了成年,更加仰慕聖賢之道。3.詩經、尚書4.示例:「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與「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相對比。通過對比說明處於優越條件下不能學有所成,只能說明其用心不專。(其它對比也可以。)5.C閱讀《送東陽馬生序》中的語段,回答6-10題。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覽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6、下面句中加線字的意義不相同的兩項是()()A、走幾欲先走B、以走送之俯身傾耳以請C、色未嘗稍降辭色D、是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以是人多以書假余E、者以中有足樂者京中有善口技者7、翻譯下面的句子。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8、第一段中最能概括宋濂求學情形的兩個詞是?9、「嗜學」和「家貧」是一對矛盾,作者是如何解決的?(用文中原話回答)選文第一段作者吃的穿的都不如別人,他為什麼「略無慕艷意」?(用原文回答)。10.認為讀書苦,幾乎是所有中學生的共同感受。宋濂之苦,聞所未聞;諸生之福,過之不及。當你深諳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時,你對讀書之苦想必會有新的認識,結合課文,說一說你的認識。6、AF7、住在旅店,主人每天提供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滋味的享受8、勤艱9、「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10、言之有理即可。閱讀《送東陽馬生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1-15題。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苦此。11.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相同的是哪兩組?A既加冠觀..而多髯者(《核舟記》)策之不以其道(《馬說》)..C深山巨谷中..有五點明處(《山市》)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口技》)..E久而乃和.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活板》).1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讀音有誤的是哪一項?A、余幼時即嗜(shì)學B、既加冠(guàn)..C、主人日再食(shí)D、同捨生皆被(pī)綺綉.13.用現代漢語翻譯「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譯文]14.作者求學如此艱辛卻能學有所成,他的這一段經歷能作為什麼觀點的有力證據?請寫出這一觀點。[答]15.《送東陽馬生序》一文成功運用對比手法表現主題,請結合上面的語段作具體說明。[答]11.AD12.C13.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了。14.有了主觀的勤奮,一切艱難困苦都可以克服。(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優越的學習條件,而在於刻苦勤奮。)15.文中介紹了自己衣食粗劣、生活儉朴的狀況,又仔細描述了同捨生精美的衣著打扮,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表明作者一心向學,不追求口體之奉的情況,以此突出全篇的中心。閱讀《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完成16~20題。①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②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緄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未嘗稍降辭色()(2)俟其欣悅()..(3)腰白玉之環()(4)媵人持湯沃灌()..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藏書之家道..A今諸生學於太學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知衾擁覆..DC假諸人而後見也撰長書以為贄..1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中從哪些方面敘述作者青少年時期求學的艱難?用簡潔的語言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作者「組袍敝衣「處在「被錦綉??燁然若神人」的同學中間。卻「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對此你有何評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臉色(神色)等待、等掛在腰間熱水17.B18.①在非常寒冷的冬天,硯台都結了堅固的冰,手指凍得沒法屈伸,仍然不敢放鬆抄書②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了。19.幼時得書之難,成年後求師的叩問之難;旅途之艱,生活之苦。20.精神上的富足能戰勝物質上的貧困。閱讀《送東陽馬生序》中選段,完成21~24題。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口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21.下面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A.每假借於藏書之家與朱元思書..B.禮愈至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C.媵人持湯沃灌及其日中如探湯..D.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贈從弟..2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余則緄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第二自然段採用了_______________手法,點出自己甘願吃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4.分別用簡潔的語句概括上文兩段的內容。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22.略23.對比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24.第一段:講述作者本人求學之難和用心之專。第二段:講述作者本人求學時道路之苦、生活之艱,得出要勤苦求學的結論。
5. 2015年下學期期終考試試卷五年級語文答案
姓名:曹溈沁
6.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半期考試卷
期中考試么?
7. 2015年至2016年語文下冊期中考試的卷子是什麼
四、請你在正確的音節上打上「√」。(6分)
1、小老鼠長(zhǎng cháng)著一條長長版(cháng zhǎng)的尾巴。
2. 李老師的權音樂(lè yuè )課,同學們感覺真快樂(lè yuè)。
五、比一比,再組詞。(10分)
亮( ) 活( ) 起( ) 向( ) 隊( )
高( ) 話( ) 趕( ) 同( ) 認( )
六、讀一讀,連一連。(9分)
溫暖的 翅膀 精彩的 樹林
動聽的 歌聲 彎彎的 球賽
透明的 春天 茂密的 小路
七、 照樣子寫一寫。(13分)
8. 誰有期中考試試卷,2015的語文,現在的
幾年級呢?
9. 2015年四年級上冊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是啊!好久沒痛看一晚電視,好久沒痛玩一次電腦,好久沒痛聊一次閑天,好久沒有痛打一次籃球…… 好多個好久,漸漸就積累成為好多個煩惱。「已經初三了,馬上中考了,你就少玩一會兒吧!等考上好的大學有了好的工作,你再玩也不遲啊!」這是母親經常念在嘴邊的。那麼試問,考完大學是不是還要繼續努力學習找個好工作呢?找到好工作是不是又要努力工作,好盡快成家立業呢?成了家,立了業,那麼是否……
好多個是否 ,好多的疑問!
走在街上,忽然停住腳步,望望這個繁忙的城市,燈紅酒綠,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穿梭不息。忽然有一絲絲感悟。城市的忙碌是不是也會帶給城市煩惱呢?或許吧!不過這樣的煩惱又換來了什麼呢?是啊,換來了許多。從一個鄉村演變為小鎮,從一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