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徽省2009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2009高考安徽卷作文題:生活給我智慧
Ⅱ 求2009年安徽高考文科語文考試卷及答案
你把郵箱留下,發你郵箱里。
Ⅲ 2009年語文高考安徽卷答案
一、(9分)
1.(3分)A 2. (3分)B 3.(3分)C
二、(32分)
4.(3分)B 5.(3分)C 6.(3分)C
7.(10分)
(1)老人知道了我們的心思,說:「我不需要(他們)了。」(於是我們)各自揣著書出來了。
(2)立恭折斷竹子。鑿出孔吹起來,發出洞簫一樣的聲音。
(3)一會兒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禮說:「為什麼不給我詩呢?」
8.(4分)
空惆悵:慨嘆世人忙於節日的喜慶,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節後重的歷史內涵;表達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
無人解:抒發了作者不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懷,也表達了對屈原忠義氣節的崇敬。
9. (4分)
手法:對比。
簡析:上闋中眾人的繁忙喜慶和作者的獨自惆悵形成對比;下闋中世俗對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讀《離騷》的深切感傷形成對比。(答:「反襯」,且簡析合理也可。)
10. (5分)
(1)駑馬十駕 (2)天下歸心 (3)叢菊兩開他日淚 (4)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5)談笑有鴻儒 (6)只是當時已惘然 (7)回首向來蕭瑟處 (8)薄霧濃雲愁永晝
三、(25分)
11.(4分)董師傅領小翠游湖。
12. (7分)
董師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藝精湛,質朴善良,樂於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13.(6分)
(1)反映了董師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為情節發展作了鋪墊(或「為情節發展埋下伏筆」)。
(1)運用比喻,描繪丁香、連翹在燈光下晶瑩璀璨的艷麗之美。
運用比擬(或「擬人」),形容海棠盛開時爭奇斗艷的勃勃生機。
14.(8分)
(1)①因關心、幫助別人而快樂。如:董師傅領小翠游湖;送小翠回家。
②因生活知足、心態平和而快樂。如:家裡平安;日子平靜;錢足夠用;小翠對雕花窗戶不作評價,董師傅也不在意。
③因有生活情趣,善於發現美麗而快樂。如:董師傅看夕陽西下,看月上樹梢;向小翠介紹如何看塔影。
④因工作得心應手,有成就感而快樂。如:董師傅在校園許多地方都有業績;特地向小翠介紹自己的創作——雕花窗戶。(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2)示例一: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做人要像董師傅那樣,腳踏實地,厚道本分,心態平和,有立足於世的本領,有適合自己的人生定位。
示例二: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從小翠身上,我們意識到,面對新環境要學會適應、學會生存。
示例三:校園漸向公園靠攏,說明生活環境總在不停地變化。這啟示我們:無論生存環境怎樣改變,不變的應該是人的自然與本真;我們應在喧鬧的環境中尋找一塊心靈的綠洲,避免浮躁。
示例四:在熙攘的校園中,董師傅熱心幫助小翠的情景啟示我們:和諧的氛圍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去營造、去呵護。
(答案不止一種。要求依據作品,談出真情實感和正確的價值取向;言之成理,語言流暢。)
四、(24分)
15.(3分)D 16.(3分)A 17.(3分)D
18.(7分)
整體概括:我省多方面加強維護農民工權益工作。
分別概括:①清查農民工工資支付問題。
②擴大農民工保險范圍。
③關心農民工子女教育。
19.(4分)
新 春 對 聯 翠柳迎春千里綠 黃牛耕地萬山金
教師辦公室對聯 桃李滿園春綉錦 芝蘭繞階座凝香
20.(4分)
示例:學習者主觀上有學習的動機,並且願意諸行動
學習者具備一定的學習方法,並且會不斷總結學習經驗
學習者有較強的學習意志,並且能夠持之以恆
五、(60分)
21.(60分)
Ⅳ 2009和2010年高考安徽語文卷的閱讀題
董師傅游湖
宗璞
董師傅在一所大學里做木匠已經二十幾年了,做起活兒來得心應手,若讓那些教師們來說,已經超乎技而近乎道了。他在校園里各處修理門窗,無論是教學
樓、辦公樓、教師住宅或學生宿舍。都有他的業績。在一座新造的仿古建築上,還有他做的幾扇雕花窗戶,雕刻十分精緻,那是他的傑作。
董師傅精通木匠活兒,也對校園里的山水草木很是熟悉。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識,可能聘他為業余園林鑒賞家,其實他自己也不了解。一年年花開花落,人去人來;教師住宅里老的一個個走了,學生宿舍里小的一撥撥來了。董師傅見得多了,也沒有什麼特別感慨的。家裡妻兒都很平安,掙的錢足夠用了,日子過得很平靜。
校園里有一個不大的湖,綠柳垂岸,柳絲牽引著湖水,湖水清澈,游魚可見。董師傅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來湖邊大石上閑坐,點上一支煙,心靜如水,十分自在。
不知為什麼,學校里的人越來越多,校園漸向公園靠攏。每逢節日,湖上亭榭掛滿彩燈,遊人如織。一個「五一」節,董師傅有一天假。他傍晚便來到湖邊,看遠處樓後夕陽西下,天漸漸暗下來,周圍建築物上的彩燈突然一下子都亮起來,照得湖水通明。他最喜歡那座塔,一層層燈光勾勒出塔身的線條;他常看月亮從塔邊樹叢間升起。這時月亮卻看不見。也許日子不對,也許燈太亮了。他並不多想,也不期望。他無所謂。
有人輕聲叫他,是前日做活兒那家的女工,是他的大同鄉,名喚小翠。她怯怯地說:「奶奶說我可以出來走走,現在我走不回去了。」董師傅忙滅了煙,站起身說:「我送你回去。」想一想,又說:「你看過了嗎?」小翠仍怯怯地說:「什麼也沒看見,只顧看路了。」董師傅一笑,領看小翠在熙攘的人群中沿著湖邊走,走到一座小橋上,指點說:「從這里看塔的倒影最好。」通體發光的塔,在水裡也發著光。小翠驚呼道:「還有一條大魚呢!」那是一條石魚,隨著水波盪漾,似乎在光輝中跳動。又走過一座亭子,那是一座亭橋,從亭中可以環顧四周美景。遠岸丁香、連翹在燈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擠滿枝頭,好不熱鬧。亭中有幾幅楹聯,他們並不研究。董師傅又介紹了幾個景點,轉過山坡,走到那座仿古建築前,特別介紹了自己的創作——雕花窗戶。小翠一路贊嘆不已,對雕花窗戶沒有評論。董師傅也不在意,只說:「不用多久,你就慣了,就是這地方的熟人了。大家都是這樣的。」他頓了一頓,又說:「可惜的是,有些人整天對著這湖、這樹,倒不覺得好看了。」
倆人走到校門口,董師傅在一個小攤上買了兩根冰棍。倆人舉著冰棍,慢慢走。一個賣花的女孩跑過來,向他們看了看,轉身去找別人了。不多時,小翠說她認得路了。董師傅叮囑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隨地扔,自己轉身慢慢向住處走去。他很快樂。
11.這篇小說的主要情節是什麼?(4分)
答:
12.概括小說中董師傅這一人物形象。(7分)
答:
13.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這篇小說中的表現手法。(6分)
(1)董師傅每晚到湖邊閑坐的細節描寫,有什麼作用?
答:
(2)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對文中畫線句子的景物描寫進行賞析。
答:
14.這篇小說意蘊豐富,給人以多方面的啟迪。請結合作品,分別對下面兩個問題進行探究。 (8分)
(1)文末說「他很快樂」。請舉例說明董師傅快樂的緣由。(說出兩點即可)
答:
(2)小說中將「校園漸向公園靠攏」作為人物活動的背景,請結合這一背景,談談這篇小說給你帶來什麼啟示。(圍繞某一方面談即可)
答:
11.(4分)董師傅領小翠游湖。
12. (7分)
董師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藝精湛,質朴善良,樂於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13.(6分)
(1)反映了董師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為情節發展作了鋪墊(或「為情節發展埋下伏筆」)。
(1)運用比喻,描繪丁香、連翹在燈光下晶瑩璀璨的艷麗之美。
運用比擬(或「擬人」),形容海棠盛開時爭奇斗艷的勃勃生機。
14.(8分)
(1)①因關心、幫助別人而快樂。如:董師傅領小翠游湖;送小翠回家。
②因生活知足、心態平和而快樂。如:家裡平安;日子平靜;錢足夠用;小翠對雕花窗戶不作評價,董師傅也不在意。
③因有生活情趣,善於發現美麗而快樂。如:董師傅看夕陽西下,看月上樹梢;向小翠介紹如何看塔影。
④因工作得心應手,有成就感而快樂。如:董師傅在校園許多地方都有業績;特地向小翠介紹自己的創作——雕花窗戶。(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2)示例一: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做人要像董師傅那樣,腳踏實地,厚道本分,心態平和,有立足於世的本領,有適合自己的人生定位。
示例二: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從小翠身上,我們意識到,面對新環境要學會適應、學會生存。
示例三:校園漸向公園靠攏,說明生活環境總在不停地變化。這啟示我們:無論生存環境怎樣改變,不變的應該是人的自然與本真;我們應在喧鬧的環境中尋找一塊心靈的綠洲,避免浮躁。
示例四:在熙攘的校園中,董師傅熱心幫助小翠的情景啟示我們:和諧的氛圍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去營造、去呵護。
(答案不止一種。要求依據作品,談出真情實感和正確的價值取向;言之成理,語言流暢。)
2010
①羅永才被第一聲雞叫驚醒,外面的世界裡像是有了點擾動。春夜總是這樣,驚乍乍的,其實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羅永才還是下了床,開門出去看看,聽聽。
②就在去年這個時節,他去山王莊給亡妻洗碑①。那裡有個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藝 很好。
③那時季候比現在略早些,自然界己走在春氣里了,艷陽高照。路兩邊的一些大樹,都拔地而起,枝幹粗壯,有一種強悍奔放的氣勢,各各踞守一方。羅永才左右看著,一路往山村那裡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頭邊上,一個破院框子,里頭亂放著各種大小石料。羅永才兀自進了那個院子,見那正房的兩扇門緊鎖著 ,射門縫往裡頭瞅瞅,半星光亮都沒有。他白跑了一趟,卻也不覺著損失什麼。
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陽更暖,鳥雀啾啾,老遠就聽見當當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頭聲,腳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盤腿坐了一個人,五十來歲,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經看出來了,下方上圓。他洗的時候,左手是鏨子,右手是錘,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熱,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錘一錘,如泣如訴。羅永才看得呆了,心裡只是有一種感覺:春陽日暖,萬象更新,雀鳥蘇醒、飛翔、游戲、鳴叫、盤繞,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時此刻能想些什麼,該想些什麼,各人都不一樣,各人也都是只按著自個的路 子走的,惟這破院里的這一個麻臉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覺,木獃獃地坐在亘古石頭旁邊,一錘一鏨,洗了幾十年,也還是不急不躁,不去趕那些過場,湊那些熱鬧,真叫人覺得不容易!
⑤羅永才呆望許久,才進了院子。那匠人手並不停,只抬起臉:「你找俺?」羅永才遞了一根煙過去,半蹲下,低著腔說:「想麻煩王師傅,給 洗塊碑。」匠人道:「洗塊什麼樣的?」「兩米的,青白石的料子。什麼時候能成?」「打今個算,要十日。」羅永才交了押金,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隨手拾塊碎石壓住,打單褂兜里掏出個紙片遞給他。那紙片上什麼沒有,只有一個紅指頭印子。羅永才寫下要刻的字遞過去,匠人接了,一字一頓念了一遍,然後折疊成一個小塊,裝進兜里,講:「十日後你來拉唄。」就不再理羅永才,低下頭,又一錘一錘,洗手下的那塊石碑去了。
⑥羅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 個好天,響響晴。他一直往匠人家裡去,進了院子,果然又見那匠人在石料邊,坐成一團修行,木了樣的,只一錘一錘洗那石碑。匠人望見她進來,也不驚,也不乍,手裡也不停,只是講:「時候還沒到呢。」頓了一下,又講:「來找俺的,都是那樣個心緒。不如你就上山上轉轉,心裡就好受了。」羅永才低頭看碑,已經洗出個大概,清白厚實,幽深遠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煙,閑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
⑦那山也正在春時里,半山的松樹,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閑石。春陽暖融融的,溫意無盡,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 哪些芽子望去甚有張力,生命的趣味濃厚,又鮮活不盡。羅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麼作想,再往前走時,山有些陡,樹影濃郁起來,就有了些寒意,這時從山上下來一個山民,瘦精精的,挑著兩大捆紫紅色的短針山草,山草捆上還搭了兩件破舊衣服,一把竹柄的竹耙子。他看見羅永才,就立住腳,和他講起話來。羅永才猜他只有五十來歲,他說已經七十七了,家裡只剩下老兩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麼,現時就靠他挑草換些油鹽錢。那擔草也有七八十斤,挑著得走幾架山頭,羅永才不免感嘆幾聲。老人又說自己身體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他那些地便撂荒了。他說話的時候,也不放下擔子,只把擔子在兩肩上換來換去。他和羅永才講了一氣,才分手下山。羅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氣上了山頂,山頂有片舊廟剩的牆框子,四面不見人。他默然站了一會兒,才起步往山下走。到了山下,就又感覺到了春陽的暖意,身上也輕松多了。
⑧幾天以後,他叫了輛三輪車,進山馱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兩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墳前栽了。
⑨春夜裡的一點擾動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裡的雞叫過一陣子,又都不叫了。天氣很晴朗,空氣卻有涼意。羅永才在院子里站了一會兒,看看天上的星星,轉過身,慢慢回屋去了。[來源:學科網]
(原作發表於《芒種》,作者許輝,有刪改)
[注] ①洗碑:刻碑。
11.根據小說第④至第⑥段內容,概括王世石匠的形象特點。(5分)
答:
12.請對小說畫線處景物描寫的特點和作用簡要分析。(6分)
答:
13.請為這篇小說擬一個恰當的試題,並說明理由。(6分)
答:
14.有人認為,這篇小說敘述了一個平常人的尋常事;有人認為,這是一篇意蘊豐富的精緻作品。
請結合文本,聯系自身閱讀小說的經驗和對傳統文化精神的認識,談談你的見解。(8分)
答:
可以看看畢淑敏等名家的小說和文集,高考時很多時候都是他們的文章題目!
Ⅳ 2009年安徽省高考語文卷答案解析
http://www.zxxk.com/feature/2009gk/gksoft.aspx?InfoID=933736
你可以參考一內下容
Ⅵ 2009年安徽省高考語文試卷哪裡有
上這個http://e.qq.com/a/20090607/000412.htm
Ⅶ 要2009到2011年安徽高考語文選擇題答案,1~3,4~6,15~17。
h,kj
Ⅷ 2010安徽高考語文試題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安徽卷)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9分)
1.(3分)A 2.(3分)D 3.(3分)D
二、(32分)
4.(3分)B 5.(3分)B 6.(3分)A
7.(10分)
(1)譯文:周太祖剛入關時,賀蘭祥與晉公護都在晉陽,後來(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們到身邊來。
(2)譯文:到這次從新前往,老百姓因他的到來而感到安心。
(3)譯文:當時已經和梁國互通友好,使者往來,官方和私人贈送的禮品,(賀蘭祥)一概都不接受。
8.(4分)
邊境發生戰爭,時局艱危,朝廷中無人為國分憂;歲末暮年,漂泊異地,政治上被冷
落,孤獨寂寞;詩人崇高的責任感、強烈的愛國熱情與其艱難的處境、報國的願望難
以實現形成巨大的反差。
9.(4分)
借代,如「煙塵」代指邊境戰事;與後文的「鼓角」相應,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突出了戰爭的緊張,渲染了時局的艱危。
用典,如「請纓」典出《漢書•終軍傳》;在詩句中暗示朝中無人為國分憂,藉以表達詩人對國事的深深憂慮。
10.(5分)
⑴而神明自得 ⑵願乞終養 ⑶征蓬出漢塞 ⑷枯松倒掛倚絕壁
⑸此時無聲勝有聲 ⑹羨長江之無窮 ⑺楚天千里清秋 ⑻衣冠簡朴古風存
三、(25分)
11.(5分)
技藝高超,講究信譽,為人朴實,心地善良,從容淡定。
12.(6分)
特點:採用白描的手法描寫了萬物復甦、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作用:襯托羅永才漸趨溫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轉變,推動小說情節的發展。
13.(6分)
示例:⑴碑 理由:①「碑」是貫穿情節始終的線索;②「碑」「洗碑」暗示著羅永才的心理變化(由悲到喜的)過程。
⑵王石匠 理由:①小說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體現作者的創作意圖。
⑶轉變 理由:①羅永才的心理轉變是故事的主要內容;②以羅永才的心理轉變來表現小說的主旨。
14.(8分)
示例一:這篇小說從題材來看,敘說的是平常人的尋常事,但體現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
人文關懷。作者將目光投向普通人,顯示了對底層人物命運的關注;用暖筆、亮筆來寫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實則蘊含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引導人們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艱難。
示例二:這是一篇意蘊豐富的小說。羅永才最終擺脫喪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響以及大自然的啟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堅忍,分別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擔當,他們的生活態度深深的感染了羅永才,而使得他發現春回大地的可愛,人間生活的溫暖。
示例三:這是一篇藝術上頗為精緻的小說。結構上,以碑貫穿全文,講述了羅永才四次前往山王莊的故事,同時,洗碑的故事有嵌在春夜的回憶中,首尾圓和,別致精巧。語言看似平時,實則富有表現力。
四、(24分)
15.(3分)D 16.(3分)C 17.(3分)C
18.(5分)
序號 修改
① 「在」調至「參加」前。
② 「反應」改為「意識」。
③ 「與」改為「向。」
⑤ 刪除「之際」。
⑦ 「多次」調至「主動放棄」前。
19.(5分)
①以人為本 ②生態和諧 ③空間舒適 ④生活節能
20.(5分)
示例:⑴啟迪我們的智慧,提升我們的境界。
⑵陶冶我們的情操,凈化我們的心靈。
Ⅸ 2009年安徽高考語文試題答案
上安徽招生考試網
Ⅹ 2009安徽省高考語文試卷哪裡找
本試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安徽卷)
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第Ⅰ卷第1頁至第5頁,第Ⅱ卷第6頁至第8頁。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鍾。
考生注意事項:
1.答題前,務必在試題卷、答題卡規定的地方填寫自己的姓名、座位號,並認真核對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中姓名、座位號與本人姓名、座位號是否一致。務必在答題卡背面規定的地方填寫姓名和座位號後兩位。
2.答選擇題(第Ⅰ卷1~6題,第Ⅱ卷15~17題)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
3.答非選擇題(第Ⅰ卷7-14題,第Ⅱ卷18~21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要求字體工整、筆跡清晰。作圖題可先用鉛筆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繪出,確認後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描清楚。必須在題號所指示的答題區域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
4.考試結束,務必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並上交。
第Ⅰ卷(閱讀題 共66分)
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近年來,「通俗歷史熱」不斷出現於媒體的報道之中。作為一種關涉史學的文化現象,我們有必要從歷史學的角度對其進行考察。
「通俗歷史熱」是商品經濟和文化教育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定會出現的一種現象。實際上通俗歷史並非「新生事物」,它以講說形式流傳的歷史已經相當久遠了。它廣泛流行於民間,是民眾了解過去、熟悉歷史、滿足自身歷史求知慾的主要途徑。一般情況下,這種歷史的口頭講說是以十分平靜的方式存在於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走熱」。但是,當商品經濟趨於發達、文化教育發展迅速的時候,人們在從事賴以謀生的職業活動之外,帶有文化色彩的業余需求會隨之增長,對作為文化存在常見形態之一的歷史知識,其「求解」慾望也會趨於強烈。這種社會需求的增長促使與時代發展息息相關的史學不得不進行必要的適時性調整,從而在隔塵絕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種以滿足公眾意願為基本出發點的通俗化的歷史敘述——口頭的或文字的,並作為用以「交換」的精神產品出現在市場之上而日益「走熱」。兩宋講史及宋元平話的一度活躍便是其中典型的事例。在當今市場經濟逐步成熟、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為提高、高等教育開始走向大眾化的時代,人們的業余文化需求顯著增長,久遠的塵封舊事引起了人們日益濃厚的興趣。這使通俗歷史在當下有了「升溫」的沃土,其「歷史的慣性」開始充分顯現出來。客觀地說,對於廣大民眾而言,在古奧難懂的傳統史著和「學術模式」的現代史書皆難「卒讀」的情況下,通俗化的歷史幾乎成為他們「探尋過去」的唯一選擇。
這種現象的出現,對史學終極功能的實現是非常有利的。史學的職任是記錄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總結其發展規律,以保證社會的良性運轉,促進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滿足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這是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終極追求」。這種目的追求決定了史學傳播范圍與學科效應的正比例關系,即傳播范圍愈廣,對社會走向文明與進步、對推動人類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大。而在社會道德的層面上,長久以來,史學都帶有濃厚的「天職文化」色彩,視道德教化為天然職任。它通過「貶惡揚善」以優化民風,激活有利於社會進步與文明的向善意識,從而使俗靜民和成為一種「常態」並最終惠及大眾和社會。同時,歷史知識的廣泛傳播,對社會整體智慧的提高也是不無裨益的。不可否認,中國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為規范與道義原則,只有用通俗的現代語言加以表達與闡釋,才能使這種優秀的傳統文化在今天最大限度地得到活化,成為社會道德與精神的組成部分。也就是說,「通俗歷史熱」促進了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有效傳承,對史學社會功能的實現,對社會的文明與進步,都是極為有利的。正因為如此,通俗歷史的講說與著述之「趨熱」,應當受到歡迎和鼓勵。
當然,歷史的通俗化不等於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這已經被歷史所證明。「通俗歷史熱」的深入發展,要求通俗歷史在外在形式變化的基礎上,走向記述內容與歷史觀念等核心部分的變化。具體而言,就是要把講說與記述的重點,由「廟堂」轉向民間,由官場轉向社會。更多地關注下層、關注民眾,以體現史家應有的現代眼光,這才是更高層次的、成熟形態的通俗歷史。
(摘編自李小樹《關於「通俗歷史熱」的歷史學考察》)
1.從原文看,下列關於「通俗歷史熱」在當今出現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通俗歷史以十分平靜的講說形式廣泛流行於民間的歷史已相當久遠了。
B.市場經濟和文化教育的迅速發展促使人們對業余文化的需求顯著增長。
C.人們對久遠的塵封舊事興趣日益濃厚,對歷史的「求解」慾望趨於強烈。
D.古奧難懂的傳統史著和「學術模式」的現代史書,讓廣大民眾難以「卒讀」。
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通俗歷史以滿足公眾的意願為基本出發點,作為一種用於「交換」的精神產品出現在市場之上,它的「走熱」有著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
B.為適應時代發展,滿足廣大民眾在業余文化方面的追切需求,史學不得不走出隔塵絕俗的精英式研究誤區,適時調整了研究目的和方式。
C.通過「貶惡揚善」的方式以優化民風,激活有利於社會進步與文明的向善意識,這是史學的「終極追求」在社會道德層面上的具體表現。
D.中國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為規范與道義原則,只有用通俗的現代語言加以表述與闡釋,才能在今天得到最大限度的活化和有效傳承。
3.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通俗歷史熱」可以擴大史學傳播范圍,傳播范圍越廣,就越有利於社會整體智慧的提高,從而完成史學學科的全面建設。
B.既然通俗化的歷史已經成為廣大民眾「探尋過去」的唯一途徑,通俗歷史講說與著述的「趨熱」就應當受到歡迎和鼓勵。
C.在商品經濟和文化教育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通俗歷史就必然會「走熱」,這種「走熱」現象十分有利於史學終極功能的實現。
D.通俗歷史應當由外在形式的變化走向記述內容與歷史觀念等核心部分的變化,以改變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現狀。
二、(3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游東山記
[明]楊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蔣隱溪先生,年已八十餘,好道家書。其子立恭,能詩。皆意度闊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遊,獨與余相得也。
是歲三月朔,餘三人者,攜童子四五人,載酒餚出遊。天未明東行,過洪山寺二里許,折北,穿小徑可十里,度松林,涉澗。澗水澄澈,深處可浮小舟。旁有盤石,客坐十數人。松柏竹樹之陰,森布蒙密。時風日和暢,草本之葩爛然,香氣拂拂襲衣,禽鳥之聲不一類。遂掃石而坐。
坐久,聞雞犬聲。余招立恭起,東行數十步,過小岡,田疇平衍彌望,有茅屋十數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餘歲,素發如雪,被兩肩,容色腴澤,類飲酒者。延余兩人坐。牖下有書數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難於言。叟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各懷之而出。
還坐石上,指顧童子摘芋葉為盤,栽肉。立恭舉匏壺注酒,傳觴數行。立恭賦七言近體詩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騎而過者,余故人武昌左護衛李千戶也,駭而笑,不下馬,徑馳去。須臾,具盛饌,及一道士偕來,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圖》求詩。余賦五言古體一章,書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飲道士不已。道士不能勝,降跽謝過,眾皆大笑。李出琵琶彈數曲。立恭折竹,竅而吹之,作洞簫聲。隱溪歌費無隱《蘇武慢》。道士起舞蹁躚,兩童子拍手跳躍隨其後。已而道士復揖立恭曰:「奈何不與遺士詩?」立恭援筆書數絕句,語益奇,遂復酌,余與立恭飲,少皆醉。
已而夕陽距西峰僅丈許,隱溪呼余還,曰:「樂其無已乎?」遂與李及道士別。中道隱溪指道旁岡麓顧余曰:「是吾所營樂丘①處也。」又指道旁桃花語余曰:「明年看花時索我於此。」
既歸,立恭曰:「是游宜有記。」屬未暇也。
是冬,隱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與立恭豫約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幾,余歸廬陵,過立恭宿別,始命筆追記之。未畢,立恭取讀,慟哭;余亦泣下,遂罷。然念蔣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屢矣,而樂無加乎此,故勉而終記之。手錄一通,遺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記。
(選自《東里集》,有刪節)
[注]①丘:墳墓。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延余兩人坐 延:邀請。
B. 降跽謝過 謝:感謝。
C.過立恭宿別 過:拜訪。
D.而樂無加乎此 加:超過。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 遂掃石而坐
棄甲曳兵而走
B. 有茅屋十數家,遂造焉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C. 樂其無已乎
其孰能譏之乎
D. 遂與李及道士別
今君與廉頗同列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隱溪隱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謹慎,樂觀曠達,對生死也很淡然;雖然年事已高,還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飲酒,好讀書,擅長詩歌寫作,與作者有著很深的交往,對已逝的父親充滿懷念。
C.立恭提議出遊後應該有游記,可是作者因為事務繁忙,一直未能寫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動筆寫成。
D.文章主要記述了游東山的情況,表現了作者與隱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對老友逝去的感傷。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叟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各懷之而出。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
(2)立恭折竹,竅而吹之,作洞簫聲。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
(3)已而道士復揖立恭曰:「奈何不與道士詩?」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8~9題。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頡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①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②。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注]①五色臂絲:荊楚風俗,端午節以五彩絲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淚羅江。
8.從全詞看,「空惆悵」和「無人解」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什麼?請分別結合上闕和下闕作簡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選做五小題)(5分)
(1)騏驥一躍,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荀況《勸學》)
(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3) 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園心。 (杜甫《秋興八首》)
(4)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___________________ 。 (韓愈《師說》)
(5) ___________________ ,往來無白丁。 (劉禹錫《陋室銘》)
(6)此情可待成追憶? ___________________ 。 (李商隱《錦瑟》)
(7) ___________________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
(8) ___________________ ,瑞腦銷金獸。 (李清照《醉花陰》)
三、(2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
董師傅游湖
宗璞
董師傅在一所大學里做木匠已經二十幾年了,做起活兒來得心應手,若讓那些教師們來
說,已經超乎技而近乎道了。他在校園里各處修理門窗,無論是教學樓、辦公樓、教師住宅或學生宿舍。都有他的業績。在一座新造的仿古建築上,還有他做的幾扇雕花窗戶,雕刻十分精緻,那是他的傑作。
董師傅精通木匠活兒,也對校園里的山水草木很是熟悉。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識,可能聘他為業余園林鑒賞家,其實他自己也不了解。一年年花開花落,人去人來;教師住宅里老的一個個走了,學生宿舍里小的一撥撥來了。董師傅見得多了,也沒有什麼特別感慨的。家裡妻兒都很平安,掙的錢足夠用了,日子過得很平靜。高考資源網
校園里有一個不大的湖,綠柳垂岸,柳絲牽引著湖水,湖水清澈,游魚可見。董師傅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來湖邊大石上閑坐,點上一支煙,心靜如水,十分自在。高考資源網
不知為什麼,學校里的人越來越多,校園漸向公園靠攏。每逢節日,湖上亭榭掛滿彩燈,遊人如織。一個「五一」節,董師傅有一天假。他傍晚便來到湖邊,看遠處樓後夕陽西下,天漸漸暗下來,周圍建築物上的彩燈突然一下子都亮起來,照得湖水通明。他最喜歡那座塔,一層層燈光勾勒出塔身的線條;他常看月亮從塔邊樹叢間升起。這時月亮卻看不見。也許日子不對,也許燈太亮了。他並不多想,也不期望。他無所謂。高考資源網
有人輕聲叫他,是前日做活兒那家的女工,是他的大同鄉,名喚小翠。她怯怯地說:「奶奶說我可以出來走走,現在我走不回去了。」董師傅忙滅了煙,站起身說:「我送你回去。」想一想,又說:「你看過了嗎?」小翠仍怯怯地說:「什麼也沒看見,只顧看路了。」董師傅一笑,領看小翠在熙攘的人群中沿著湖邊走,走到一座小橋上,指點說:「從這里看塔的倒影最好。」通體發光的塔,在水裡也發著光。小翠驚呼道:「還有一條大魚呢!」那是一條石魚,隨著水波盪漾,似乎在光輝中跳動。又走過一座亭子,那是一座亭橋,從亭中可以環顧四周美景。遠岸丁香、連翹在燈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擠滿枝頭,好不熱鬧。亭中有幾幅楹聯,他們並不研究。董師傅又介紹了幾個景點,轉過山坡,走到那座仿古建築前,特別介紹了自己的創作——雕花窗戶。小翠一路贊嘆不已,對雕花窗戶沒有評論。董師傅也不在意,只說:「不用多久,你就慣了,就是這地方的熟人了。大家都是這樣的。」他頓了一頓,又說:「可惜的是,有些人整天對著這湖、這樹,倒不覺得好看了。」高考資源網
倆人走到校門口,董師傅在一個小攤上買了兩根冰棍。倆人舉著冰棍,慢慢走。一個賣花的女孩跑過來,向他們看了看,轉身去找別人了。不多時,小翠說她認得路了。董師傅叮囑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隨地扔,自己轉身慢慢向住處走去。他很快樂。高考資源網
11.這篇小說的主要情節是什麼?(4分)高考資源網
答: 高考資源網
12.概括小說中董師傅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7分)高考資源網
答: 高考資源網
13.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這篇小說中的表現手法。(6分) 高考資源網
(1)董師傅每晚到湖邊閑坐的細節描寫,有什麼作用? 高考資源網
答:
(2)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對文中畫線句子的景物描寫進行賞析。
答:
14.這篇小說意蘊豐富,給人以多方面的啟迪。請結合作品,分別對下面兩個問題進行探究。 (8分)
(1)文末說「他很快樂」。請舉例說明董師傅快樂的緣由。(說出兩點即可)
答:
(2)小說中將「校園漸向公園靠攏」作為人物活動的背景,請結合這一背景,談談這篇小說給你帶來什麼啟示。(圍繞某一方面談即可)
答:
絕密☆啟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安徽卷)
語 文
第Ⅱ卷(表達題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3分)
A.黃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蒼勁多姿的青松、水質清凈的溫泉和波滔起伏的雲海聞名於世,不愧是譽滿全球的旅遊勝地。
B.合肥新機場建設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將使我省交通樞紐地位更加凸顯,有助於安徽在中部地區的新一輪競爭中奪得頭酬。
C.電影《梅蘭芳》真實再現了京劇大師梅蘭芳截然不同的兩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飛揚光鮮亮麗,生活中術訥寡言不黯世事。
D.從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斷壁殘垣,2008年.我們艱難跋涉;從奧運圓夢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年,我們激情飛揚。
1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3分)
A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這次全國選拔中脫穎而出,以主攻手人選的身份進入中國排協公布的新一屆國家女排20人大名單。
B.現在少數媒體放著有重要新聞價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點逸聞就筆走龍蛇,這種做法真是令人費解。
C.新課程標准要求我們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努力貫徹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堅決摒棄那種不尊重學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學方法。
D.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極大沖擊,曾經富庶的大西洋某島國如今經濟狀況已如履薄冰,瀕臨「國家破產」的邊緣。
17.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3分)
A.強台風襲擊這座海濱城市時,呼嘯的狂風夾著密集的雨點嘩嘩地下了起來,一小時後部分地段積水便深達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癱瘓。
B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國的部分地區相繼爆發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衛生組織對此高度重視,並迅速採取了一系列緊急應對措施。
C.這份工作報告,不僅全面總結了改革開放30年來我縣醫療衛生事業不斷改革和發展,而且指明了構建我縣醫療衛生保障體系的方向。
D.我市高新區不斷完善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積極參與「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試驗區」的建設。
18.下圖有三個板塊,請先用一句話對三個板塊的內容作整體概括,再各用一句話作分別概括。(7分)
整體概括(18字以內):
分別概括(每句12字以內):①
②
③
19.將下面的短語組成兩副七字對聯,並填寫在相應的橫線上。(4分)
芝蘭繞階 黃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滿目
千里綠 春綉錦 座凝香 萬山金
新春對聯 教師辦公室對聯
20.下面是甲、乙兩位同學關於「自主學習」的問答。請仿照乙同學對「能學」所作解釋的句子的形式,在橫線上填入恰當的解釋文字。(4分)
甲同學:你能告訴我「自主學習」有哪些要點嗎?
乙同學:好的。我認為自主學習有四個要點,就是能學、想學、會學、堅持學。「能學」是指學習者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並且具備基本的學習能力;「想學」是指 ;「會學」是指 ;「堅持學」是指 。
五、(6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彎道超越」本是賽車運動中的一個常見用語,意思是指車手利用彎道超越對手。旁道是每個車手都必須面對的。相對於直道而言,彎道上困難大,變數多。過彎道時,原來領先的車手可能因為彎道而落後,而本來落後的車手也可能利用彎道超越對手。現在,這一用語已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並被廣泛借用到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其中的「彎道」一般被理解為社會進程中的某些變化超越人生道路上的一些關鍵點。這種特殊的階段充滿了各種變化的因素,極富風險與挑戰,更蘊含著超越對手、超越自我的種種機遇。
上面的文字,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或感悟?請根據你的聯想或感悟寫一篇文章,不少於800字。
【注意】①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
②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④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⑤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