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評價2017年浙江語文高考題目
今年的題目都非常爛,唯一亮點是全國卷那個挑古詩作文,魏源那句格局很大,有利於高手發揮,大多數同學也能有話說。
多少年沒看見像幾年前上海題目,他們,這樣簡單有溫情的題目了。
Ⅱ 2017考點通高考語文綜合試卷三
在做了高考試題後,回想剛剛過去的緊張的復習工作,想想努力和結果,預測和驗證,的確有很多事情需要反思和總結,下面就個人感受和認識向大家匯報一下 二.試卷分析 今年高考語文試題與我們平時所做的模擬試卷沒有多大區別。與去年的試卷相比,最大的特點是閱讀量的加大,而試卷在其他題目的設置上,適當增加了難度。如現代文閱讀部分,科技文選的太深奧,考生讀後找不到思路,對成績影響很大。文言文中有一些生僻字,影響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翻譯題的解答。作文採用了給材料作文的形式。而所給材料也不是為了引出話題,而是包含一種寓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自主立意。這多少給考生帶來些迷亂,但細分析起來,這樣考察是在降低難度,因為考生可以就材料中的任何一點體會,展開評析即可。 整個試卷的知識結構模式分為閱讀題和表達題,閱讀題又分為必考題和選考題。必考題包括科技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古詩詞知識的積累與運用。選考題要求從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中選考一題。表達題又分為語言運用題和寫作題,與我們平時所做的模擬試卷相同,這是穩。但試卷的難度較去年有所增加,特別是語言運用及作文難度明顯大於平時訓練,更突出了對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及綜合概括能力的考查,這是變。這種變化是對學生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的一種考驗。 三.備考總結 這一年雖在緊張復習中度過,感覺自己也很勞累、疲憊,但看到試題時才發現很多地方並未備足,並不是說經過了時間有了過程就有成果。 其一,文言文部分我們下的工夫最大,做的題最多,第一輪時細講了所學的文言文課文,第二輪細講了復習資料上的文言文題,第三輪又印發了文言文復習題,在模擬考試中,又把文言文作為重點進行講解,學生的答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從學生的高考後的反映看,問題還是最大,得分情況還是最差。教訓是對文言文的學習應該從高一就抓起,任何一個知識點都不能忽視,要講細講全,更要讓學生牢固地掌握文言文的相關知識。 其二,閱讀題分析不細不深,我們在第一遍復習時就課內文章分類講解了特點,專業術語等,第二遍綜合各文體的常識邊做題邊分析,模擬時發現學生答題情況較差,就挑選幾道專門的題集中訓練,集中講析,自認為准備好了,看到試題時卻發現,講的那些幾乎沒用,學生對文章都把握不準,有方法以怎麼用得上?教訓是提高能力比傳授知識要重要的多。 其三,教會學生答題方法。高考題的答案必須具備3個基本特點:條理性,簡明性,概括性。具體而言,主觀題答案必須分點,答題時標上序號,語言一定要簡潔明確,用詞要具有概括性,要體現出對文章原詞句意思的概括歸納,答案拒絕簡單的照抄原文句,更拒絕散文化的語言。 不足很多,但細想起來,有幾點經驗也是仍可沿用的,權且表達如下: (一)學好語文課本 剛進高三,我先領學生對語文必修一至五個模塊的課文進行了系統復習,這一遍經單元為單位,分步驟細致串講,先是利用早讀時間重讀課文,品味精典,課上再就課文的綜合特點,文體的特點闡明概括,然後把四篇課文分類,從各類中挑一重點細講,目的一是熟悉優美語句,這字音、字形、語病、寫作、鑒賞等題打基礎。 復習古文用時較長,這里古字通假,詞類活用,文言句式的基本規則等,因為高考命題雖然考查課外的文言語段,但是考到的釋詞譯句內容,都要靠課內學習的知識,形成的能力遷移出去來解答,而且還涉及到默寫填空。所以這一面復習很重要。 (二)加強寫作訓練 從高一到高三,甚至開考前一周,都沒放鬆對寫作的要求,尤其高三後半年,由兩周一次習作改為每周一次,而且都是當堂完成,不允許拖拉,這限制時間限制文體的做法,雖然有點殘酷,但堅持下來,確實有益,經過這番訓練,兩個班的學生,很少有擔心寫不起的。 再就是幫助學生找到他們能發揚個性的寫作內容及寫作方式,根據三年來學生寫作的情況,幫他們分析各自擅長的文體及熟練的材料,這樣學生寫作時就有話可說,駕輕就熟,運用自然,運用自然順手。 作文的分值有60分多,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語文高考的成敗,從功利的角度說,最後復習階段背一些優秀的開頭和結尾,收集一些較新的論證材料,也會為文章增色不少。 (三)強化課堂限時訓練 在高三第二學期,由於學生復習內容多,負擔重,我很少布置課後作業,而是將練習題在課堂上限時完成,以強化學生的答題能力和應試能力。還狠抓學生字體和卷面的整潔,使絕大多數學生的字體和卷面的整潔程度有了很大改善。還要求學生把以前用過的復習材料按知識點整理起來,到後期進行復習,有利於學生查漏補缺,效果良好。從教研室,網上和各兄弟學校獲取高考信息,分析篩選用於沖刺階段的教學。 總之,不管是對考生還是對教師來說,語文都是一門難以准備的學科:試題靈活,與課文聯系少,作文分值很大,考察能力多,歷屆高考可以說沒有語文滿分的。我們要抓住重點,總結經驗,為以後的語文教學提供豐富的經驗和教訓,使成績能有大的提高。
Ⅲ 首次曝光,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卷有哪些變化
和2016年相比,2017年全國新課標語文《考試說明》在試題結構、賦分、題型、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既遵循了穩定性和承繼性,又體現了創新性。具體表現為:
(1)取消選考,將「文學類文本閱讀」與「實用類文本閱讀」列為必考,在這兩類文本閱讀中增加了「理解」能力層級。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試題設置為一道四選一客觀選擇題,兩道主觀題;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試題設置為一道四選一、一道五選二客觀題,一道主觀題。
(2)增加了對古文化知識的考查;
(3)在「論述類文本閱讀」欄目中,增加了「閱讀中外論述類文本,了解政論文、學術論文、時評、書評等論述類文體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達方式。閱讀論述類文本,應注重文本的說理性和邏輯性,分析文本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內容。
(4)加強了對信息篩選、整合能力的考查。
(5)詩歌閱讀改為一道五選二客觀題和一道主觀題。
(1)論述類文本閱讀。全國三套卷的設題都中規中矩,難度適中。其中有數個選項在文中已找不到完全對應的文字,但含意又不脫離文章。
(2)文言文的考查沿襲15年的考點。
(3)古代詩歌閱讀將詩歌的寫什麼與怎麼寫合在一起考查,思想感情是必考考點,答案精煉,配分科學、規范。
(4)名句名篇默寫。三套卷題型均為根據語境填寫詩文句子,注重考查經典篇目中膾炙人口的名句或富有哲理、啟迪智慧的句子,不偏不怪。
(5)文學類文本閱讀。甲卷為外國小說,乙、丙卷均為中國小說。材料長度均為1400字左右。注重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構思技巧。新的變化在於探究題回歸。
(6)實用類文本閱讀。三套卷均為現代人物傳記閱讀。
(7)語言文字運用,進一步加強對語言表達准確的考查,如試卷中的第15題與第17題。第15題是虛詞填空;第17題選用思維流程圖。
(8)寫作。2016年作文題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關注社會缺失,緊扣時代熱點,聚焦立德樹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擴展閱讀,考查學生真實的寫作能力,真正實現以表達與交流為提高的考試目的。乙卷一改以往的文字材料形式,以漫畫作文出現。
Ⅳ 2017高考試卷全國都一樣嗎
不一樣,有個別省自主命題
1.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題
2.天津市:版所有科目全權部自主命題
3.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題
4.江蘇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題
5.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題+新課標Ⅰ卷(英語聽力部分)
6.海南省:自主命題(政、史、地、理、化、生)+新課標Ⅱ卷(語、數、英)
2016年全國絕大多數省份使用國家考試中心命題試卷。由於多數省份的加入,新課標全國卷開始分成Ⅰ 卷、Ⅱ卷和Ⅲ卷。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廣東、河南、山東英語及綜合採用全國Ⅰ 卷;甘肅、青海、西藏、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內蒙古、陝西、重慶、海南語數英採用全國Ⅱ卷;廣西、雲南、貴州、四川語文及文綜,採用全國Ⅲ卷。
2017年 四川全科、浙江英語加入新課標全國卷。
Ⅳ 如何評價 2017 年全國各地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語文,數學(文理都有),英語,文綜,理綜都用全國卷,江西省從2015年高考開始版使用全國的新課標權1卷,其它各省市都先後會使用全國卷作為高考試卷,在新課標1卷中是沒有單選和閱讀表達,取而代之的是選句子(七句選五句填入短文中,共十分),短文改錯(在一篇文章中挑出十個錯誤,共十五分)短文填詞(在橫線上填單詞的正確形式,忘了是一分一個還是一分半一個)
Ⅵ 如何評價2017年高考全國卷語文作文題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郵寄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全國卷,我是很有信心的,且我押中了其中三個詞。每年高考前我都給我的學生發一些押題的模板範文和材料解析。我跟我的學生明確說過,近年絕逼不會再考漫畫了,而一定是考時下熱點時事,要你談它本身,果然。
為什麼要考時事呢?首先,這是全國卷,不能只顧一省的特點;其次,高考是大學招生考試,很多人誤以為作文一定要寫得文采粲然,讓閱卷老師誤以為是李白轉世,其實不存在的。大學不會專門招作家。他們需要的是,面對當下熱點時事,有自己的觀點立場,有自己 健康豁達的價值觀的學生(我總這樣跟我的學生講。)
現在我來分析評價一下全國一卷。
這篇材料有幾個硬性要求,1,你這篇文章是要「介紹給外國青年」 的。是一篇導游式的文章,且對象是外國青年,不能是老人或小孩,因此你介紹的方式要符合面向你所介紹對象的特點;2,你這篇文章要把你選的幾個詞進行有機關聯,而不能完全獨立像兩篇不相乾的文章。題目給了十二個熱點話題。要求你選其中兩三個,這樣就避免了以往材料作文讓學生進入備考盲區的尷尬。考前兩三天我還特地叮囑我的學生,這些天你多拿手機刷些新聞。希望他們真的有這么去做。
這十二個詞就是從新聞里提取出來的。具體怎樣去寫這篇作文的內容,見仁見智,我不多說。(很多人跟我反映,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共享單車還有點陌生,那麼請不要寫這個。)
我想評價一下這道題的意義。首先,這篇文章顯然不會再讓很多人寫偏題(除非你沒注意到我前面提的那兩點硬性要求,不合要求要扣5—10分,離題是要扣15-25分 的。),這是它的優點。另外一個,對於一些當下時事事件的看法,每個考生各不相同,這就給閱卷帶來了非常不穩定的因素,這是它的考察難度,也可以說是今年全國卷作文的一個機制缺點吧(不要急著罵我不站在考生角度上想,全國900多萬,全國卷使用人數超過一半,你想想,閱卷老師面對一個不穩定的東西,給分能做到比以往更公正么?)
它的終極意義:更加註重考察學生是否與時俱進和有無自我獨立觀點、價值觀了。比如共享單車(小黃車被大量人為破壞一事),比如空氣污染(華人留學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