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6考點通。高考語文綜合試卷(一)的答案
2016新課標考點通高考語文綜合測試一答案
② 2016考點通.高考語文綜合試卷答案
一 閱讀80分 (一)(17分) 1.(2分)A 2.(3分)因為作者故意不使用(1分)大家默認(1分)的社會約定(1分)來解釋地圖,所以這個練習只是一個把戲。 3.(2分)答案示例:形象直觀地說明理論模型的特點 評分說明:‚形象直觀‛1分,‚理論模型的特點‛1分。 4. (3分)C 5. (3分)答案示例:本文語言還具有平易近人的特點,如文中多次使用設問,使用‚我們‛‚你‛等人稱代詞,拉近了讀者與作者的距離。 評分說明:特點1分,如‚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等,結合例子作具體分析2分。 6. (4分)答案示例:從文中看,理論模型的特點有:一、理論模型不同於其表示的對象,但兩者易於混淆;二、理論模型與其表示的對象之間具有結構上的特定相似性;三、理論模型需要一套基於專業知識的約定來構建和解釋;四、理論模型是不完美的,主要體現在不完整、不精確兩方面。 評分說明:一個特點1分。第一個特點中的‚易於混淆‛、第三個特點中的‚基於專業知識的約定‛,是理論模型區別於地圖的特徵,須明確寫出才可給分。 (二)(19分) 7. (3分)C 8. (4分)用乾脆有力的‚扯、抓、跨‛等動詞(1分),生動地寫出老婦人動作麻利(1分)和毫不猶豫(1分),也充分表現出她的熱心善良(1分)。 9. (4分)答案示例:運用比擬和通感的手法,變聽覺為視覺,化無形為有形。用步履的緩慢搖擺表現出聲音在‚我‛心頭久久縈繞,對‚我‛觸動很大,也與句中‚蒼老‛一詞相一致。 評分量表:
分值 等級描述 答題模式 4分 緊扣關鍵詞語所做的賞析全面而細致。 應答為③④,加上①②⑤中的任意一項。 3分 聯系關鍵詞語所做的賞析較全面細致。 應答為③,加上①②④⑤中的任意一項。 2分 有賞析,但不全面、不具體。 應答為③,或①②④⑤中的至少兩項。 1分 有相關分析。 應答為①②④⑤中的任意一項。 0分 所答內容與試題無關或分析錯誤。 非上述模式。 量表說明:答題模式中,‚①‛表示‚比擬‛‚通感‛中的任意一項,‚②‛表示‚變聽覺為視覺‛‚化無形為有形‛中的任意一項,‚③‛表示‚用步履的緩慢搖擺表現出聲音在『我』心頭久久縈繞‛,‚④‛表示‚對『我』觸動很大‛,‚⑤‛一表示‚與句中『蒼老』一詞相一致‛。 10. (4分)第一次轉變是由滿懷惱恨到懷疑、動搖(1分),轉變的原因是老婦人善意的揣測觸動了‚我‛(1分)。第二次轉變是由懷疑、動搖到徹底釋懷(1分),原因是老婦人的話
8 讓‚我‛領悟到應該用善良寬容去化解心中的怨恨(1分)。 11.(4分)評分量表:
分值 整體印象 等級描述 答案示例 4分 優秀 想像豐富,合乎作品內在情理;起到結尾作用,語言有意蘊。 輕輕將那張已經揉皺並被雪水洇濕的紙條撕碎,然 後回轉身,慢慢朝火車站方向走去。 3分 良好 想像合乎作品內在情 理;有結尾作用;語言通順。 (1)將那張記錄著怨恨的紙條扔進了垃圾箱,然後向火車站走去。 (2)敲開了門……午夜的月台上,她向我揮著手,隱沒在漫天雪花中。 2分 中等 想像基本合乎作品內在情理,結尾作用不明顯;語言較通順。 (1)想了想,轉身走了。 (2)敲開門,看著她詫異又有些許不安的眼神,我告訴了她我的來意,不再憤恨,暢談後愉快啟程。 1分 較差 想像與作品內在情理不一致。 (1)但此時的我卻已失去了再向她質問的興趣了,這一場雪早就將這之前的怨氣都吹得煙消雲散了。 (2)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應該討伐一番。但是,我又想起了老婦人的話。怎麼辦呢? 0分 很差 內容與作品內在情理 相悖或毫無關聯。 (1)暈倒了。 (2)敲開了門。門後出現的竟然是那位老婦人。 (三)(6分) 12. (1)積善成德(2)俯察品類之盛(3)長安不見使人愁(4)月迷津渡(5)隨意春芳歇(6)必有鄰(7)吹皺一池春水(8)都雲作者痴 評分說明:答對1空給1分;考生答案超過6空時,按前6空評分。 (四)(8分) 13.(1分)B 14.(3分)B 15.(4分)答案示例:畫線句借雨寫懷,借眼前大雨洗塵垢、潤焦槁的景象,形象地表現作者滌污穢、惠天下的抱負,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又以‚造物不言功‛,寄託作者不以功自居的寬闊胸襟。這樣寫言近旨遠,物我渾然。 評分說明:雨景的特點1分,情懷2分,效果的分析1分。 (五)(18分) 16. (4分)(1)振興(2)質朴(3)料想(4)美好 17. (2分)A 18. (5分)答案示例:滏陽有個叫焦通的人,侍奉父母禮數缺失,被堂弟控告。彥光沒有判他罪,把他帶到州學,責令他在孔子廟觀看效法。 評分說明:‚事親‛‚禮闕‛‚為從弟所訟‛‚弗之罪‛‚將至州學‛‚令觀於孔子廟‛為6點,1點有錯誤扣1分,扣到0分為止。 19. (2分)評分量表:
9
分值 等級描述 答案示例 2分 准確概括畫線部分反映出的心理狀態 (1)胸有成竹(2)信心十足 1分 概括的心理狀態與畫線部分有關,但不準確 (1)欲雪前恥(2)爭強好勝 (3)急於糾錯(4)勵精圖治 0分 應答錯誤。 (1)剛愎自用(2)任勞任怨 20. (5分)梁彥光第一次治理相州時,沒有針對相州多詭詐的風氣(1分),沿用了在岐州時‚以靜鎮之‛的方法(1分),導致失敗。第二次治理相州時,一方面揭發壞人壞事,嚴懲狡猾之徒(1分),另一方面立學興儒(1分),以德化人(1分),取得成功。 (六)(12分) 21.(1分)D 22. (2分)對居室‚靜‛的特點進行具體描繪(1分),引出後文‚客‛的感嘆(1分) 23. (2分)C 24. (3分)D 25. (4分)本文先以居靜人不靜的現象,反駁了‚靜系於居‛的看法(1分),再從居不靜人靜的現象,提出‚靜系於人不系於居‛的觀點(1分)。在此基礎上,又把對‚居‛的理解上升為心靈的居所(1分),由此推進一層,提出‚居仁而靜‛這一最為核心的觀點(1分)。全文緊扣‚居‛‚靜‛關系,連貫而下,層層推進。
③ 2007年江蘇省南通市九校高三聯考語文試題附答案
2006—2007學年度南通市九校(學科基地)聯考
(南通中學 南通一中 海門中學 啟東中學 通州中學 如東中學 如皋中學 海安中學 拼茶中學)
語 文 試 卷
本試卷共4頁,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鍾。
一、本題共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與所給注音相同的一項是
A.脛jìng 痙攣 凈化 靚妝 疾風勁草
B.塑sù 情愫 上溯 夙願 滿天星宿
C.便pián 胼胝 駢文 蹁躚 便宜行事
D.人rén 仁愛 荏苒 妊娠 稔如指掌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翕動 定婚 臭哄哄 直言不諱
B.纓珞 圖象 炒魷魚 鋌而走險
C.障蔽 更迭 打嘴仗 針砭時弊
D.煤炭 裝幀 敲竹杠 佶屈鰲牙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
A.他是今年才開始學習電腦的,因此操作起來不免不熟練,我們如果就這樣責備他未免太不講道理啦。
B.阿富汗在歷史上備受外族的侵略,又處於十分復雜的地緣政治格局之中。因此阿富汗人民多年來承受了多方面壓力。
C.澳門市中心的郵政大樓,一身簡朴的灰色,屹立在市中心70多個春秋,華人建築師陳煜培先生匠心獨運的設計與周圍精巧而鮮艷的葡式建築搭配和和諧,凱既美觀大方,又有詩意。
D.看著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他下決心做一個懸壺濟世的企業家,援助那些失學兒童重返學校。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北京時間12月26日,距台灣陸地15公里的海底地層發生7.2級地震,造成1人死亡、3 人受傷的生命財產損失。
B.中國殲十戰機的正式入役,雖然標志著我國空防實力大大提升了一個檔次,卻更意味著我國自主研發高科技兵器的能力跨上了一個新台階。
C.國稅局辦稅人員在對一家公司的申報資料進行稽核時,發現其物耗、存貨與銷售收入等對應關系有疑點,及時進行了納稅評估,使這家企業足額納稅。
D.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由於高原低氧環境引起的人體低氧性疾病,統稱為「高原病」。專家指出,感冒、發高燒、過度疲勞等都是造成「高原病」的誘發因素。
二、本題共3小題,每題3分,共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當時社會上茶宴是一種很流行的社交活動。在唐來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閑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鍾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
宋代開創了「鬥茶」,「鬥茶」的茶室一般為二層建築,當時稱作「茶亭」。
「鬥茶」 採用 「四種十服」方法,參賽者每人飲十服四種茶,然後說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勝者獲得茶亭主人設下的華貴獎品。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葉和非本地茶葉, 「水品」是指沖茶所用水的水質,亦即水的出處。
南宋紹熙二年(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首次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才開始遍種茶葉,並著作了《飲茶養生記》,極力宣揚飲茶益壽延年。在南宋末期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餘杭縣的經山寺求學取經,學習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
日本室町中期(十五世紀中葉),「鬥茶」的方法及茶亭幾乎完全模仿中國。可是,室町中期以後,中式茶亭遭廢除,改用舉行歌道和連歌道的會所。於是出現了貴族趣味的茶儀和大眾化的品茶方法。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因此被後世稱為「品茶的開山祖」,珠光使品茶從宋人游藝變成了真正的本土茶道。
珠光流茶道歷經幾代人,到了日本豐臣秀占時代(十六世紀中後期),出現了一位茶道大師千利休,千利休創立了利休流草庵風茶法,一時風靡天下,將茶道發展推上頂峰,千利休被譽為「茶道天下第一人」。他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並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范仍源於中國。而後,千利休在民間的人望威脅到了當政者的權威的時候,將軍豐臣秀吉借口平亂,以莫須有的罪名勒令千利休切腹自殺。
中國的茶道早於日本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國的茶道可以說是重精神而輕形式,在各歷史階段也有不同的表現,百花齊放,但都體現了「清、敬、怡、真」的茶道精神。但今日中國,有大碗茶,有極品茶館,卻無茶道。能見到的茶道,都是日式器具、禮儀、程式、塌塌米式的茶室環境,連服務小姐也是高髻和服,跪式服務,這不令人深思嗎?
5.下列關於「茶道」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茶道的最早記載是中國唐朝的《封氏聞見記》,這證明茶道起源中國而後才流傳到日本。
B.唐朝時茶道的形式是「茶宴」,茶宴是對環境氣氛、操作品飲程序儀式都很講究,流行於上流社會和市井平民的一種社交活動。
C.茶道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日本,都是一種以茶為主題的生活禮儀,也是通過沏茶、賞茶,品茶來內省修行、修身養性的方式。
D.中國茶道被引進日本是由南浦昭明禪師實現的。他是在浙江餘杭經山寺學得茶宴儀程並在南宋末年將茶道帶回日本的。
6.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唐時的茶道是「茶宴」,它突出的是禮儀;宋時流行的是「鬥茶」,它的特色是游藝。
B.鬥茶時如果能說山是否本地茶葉,沖茶之水的由來並且得分最多,便可獲得獎品。
C.珠光流茶道的出現,標志著具有濃郁的中國色彩的茶道日本化的開始。
D.日本茶道的頂峰標志是千利休創立的「利休流草庵風茶法」流行於全世界,但因以茶干政,千利休終被當政者勒令自殺。
7.根據文中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恰當的一項是
A.宋徽宗趙佶愛茶,他認為茶能使人「閑和寧靜」,「致清導和」,這必然影響他,使他性格更軟弱,而這可能影響了北宋對金的政策:對金人屈膝退讓。
B.茶種利茶文化都是由日本僧人引進日本的,可見隨同佛中東傳日本的還有中國的儒學、社會生活習俗等。
c.日本茶道源於中國,但引進後日本創立了「珠光流茶道」、「利休流草庵風茶法」,說明日本民族不僅善於學習,還善於創新。
D.日本茶道四規明顯有著中國茶道的精神,但日後中國茶道式微而日本茶道興盛以至於反傳中國,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中國日本漸漸分道,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
三、本題共3小題,每題3分,共9分。
請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天下輕於身,而士以身為人。以身為人者,如此其重也,而人不知,以奚道相得?賢主必自知士,故士盡力竭智,直言交爭,而不辭其患。豫讓、公孫弘是矣。 當是時也,智伯、盂嘗君知之矣。世之人主,得地白里則喜,四境皆賀;得士則不喜,不知相賀:不通乎輕重也。
湯、武,干乘也,而士皆歸之。桀、紂,太子也,而士皆去之。孔、墨,布衣之士也;萬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與之爭士也。自此觀之,尊貴富人不足以來士矣,必自知之然後可。
豫讓之友謂豫讓曰:「子之行何其惑也?於嘗事范氏、中行氏,諸侯盡滅之,而子不為報;至於智氏,而子必為之報,何故?」豫讓曰:「我將告子其故。范氏、中行氏,我寒而不我衣,我飢而不我食,而時使我與千人共其養,是眾人畜我也。夫眾人畜我者,我亦眾人事之。至於智氏則不然,出則乘我以車,入則足我以養,眾人廣朝,而必加禮於百所,是國士畜我也。夫國士畜我者,我亦國士事之。」豫讓,國士也,而猶以人之於己也為念,又況於中人乎?
孟嘗君為從,公孫弘謂孟嘗君曰:「君不若使人西觀秦王。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為臣,何暇從以難之?意者秦王不肖主也,君從以難之未晚也。」孟嘗君口:「善。願因請公往矣。」公孫弘敬諾,以車十乘之秦。秦昭王聞之,而欲丑之以辭,以觀公孫弘。公孫弘見昭王,昭王曰:「薛之地小大幾何?」公孫弘對曰:「百里。」昭王笑曰:「寡人之國,地數千里,猶未敢以有難也。今孟嘗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以難寡人猶可乎?」公孫弘對曰:「盂嘗君奸士,大王不好七。」昭王曰:「孟嘗君之好士何如?」公孫弘對曰:「義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諸侯,得意則不慚為人君,不得意則不肯為人臣,如此者三人。能治可為管、商之師,說義聽行,其能致主霸王,如此者五人。萬乘之嚴主,辱其使者,退而自刎也,必以其血污其衣,有如臣者七人。」昭王笑而謝焉,口:「客胡為若此? 寡人善孟嘗君,欲客之必謹諭寡人之意也。」公孫弘敬諾。公孫弘可謂不侵矣。昭王,大王也。孟嘗君,千乘也。立千乘之義而不可凌,可謂士矣。
(選自《呂氏春秋•不侵》)
注釋:①豫讓:春秋時晉國貴族智伯的家臣。②公孫弘:齊國盂嘗君的家臣。 ⑧從:通「縱」,即合縱,六國聯合對抗秦國的策略。 ④不侵:即士義不可侵侮。
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湯、武,千乘也,而士皆歸之。 歸:歸附
B.至於智氏,而子必為之報 報:報答
C.立千乘之義而不可凌 凌:凌辱
D.而因欲以難寡人猶可乎? 難:與……作對
9.文中「而欲丑之以辭」的「以」字,與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字意義和川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
B.故以羊易之
C.斂貲財以送其行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當時的君主,只重視得到物質方面的利益,—旦得到土地就高興,但他們卻輕視人才,即使得到了士人,也並不因此高興,不知道互相慶賀,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孰輕孰重。
B.孟嘗君主張合縱,公孫弘建議先去觀察秦王是否是個能稱帝的君王,如果是個庸君,再合縱也不遲,孟嘗君就採納了他的建議。
c.范氏、中行氏被滅掉以後,作為其門下的豫讓並沒有採取行動,他的朋友不解,豫讓解釋說是眾人養活他的。
D.公孫弘出使秦國,秦正准備用話來羞辱他,以觀察公孫弘的反應。公孫弘義正詞嚴,樹立千乘之國的威嚴,可以稱得上一個士人。
四、(23分)
11.請把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①故士盡力竭智,直言交爭,而不辭其患。豫讓、公孫弘是矣。
②我寒而不我衣,我飢而不我食。
①寡人善盂嘗君,欲客之必謹諭寡人之意也。
12.請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農家望晴
雍裕之
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
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地高處望雲開。
(1)「為問西風早晚回」一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麼特點?請略加分析。(2分)
(2)詩的前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嘗聞」二字用得好,好在哪裡? (2分)
(3)詩的後兩句給人以鮮明的形象感,請結合具體詞語作簡要賞析。(4分)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____________,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韓愈《師說》)
(2)金風玉露一相逢,____________。兩情若是久長時,____________。
(秦觀《鵲橋仙》)
(3)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將進酒》)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____________,與之俱黑。(苟子《勸學》)
五、(共22分)
閱讀下文,完成14—17題。
行板如歌①
王蒙
(1)柴科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心裡,他已經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2)他這容易接受,是由於他的流暢的旋律與洋溢的感情和才華。他的一些舞曲與小品是那樣行雲流水,清新自然,純潔明麗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令人愉悅光明,熱愛生命。他是一個賦予生命以優美旋律與節奏的作曲家。沒有他,人生將減少多少色彩與歡樂!他的另一些更令我傾倒的作品,則多了一層無奈的憂郁,美麗的痛苦,深邃的感嘆。他的傷感,多情,瀟灑,無與倫比。我總覺得,他的沉重嘆息之中,有一種特別的嫵媚與舒展,這種風格像是——我只找到了——蘇東坡。他的樂曲——如第六交響曲《悲愴》,開始使我想起李商隱,蒼茫而又纏綿,瑰麗而又幽深,溫柔而又風流……再聽下去,特別是第二樂章聽下去,還是得回到蘇軾那裡去。
(3)藝術就是永遠悲愴的解釋,音樂就是無法擺脫憂郁的擺脫。擺脫了也還憂郁,憂郁了也要擺脫。對於一個絕對的藝術家來說,悲愴是一種深沉,更是一種極深沉的美。而美是一種照耀著人生苦難的光明。悲愴成全著美,美宣洩著卻也撫慰著悲。憂郁與擺脫,這就產生了一種搖曳,一種美的極致。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哲學。人生苦短,人生苦苦。然而有美,有無法人為地尋找和製造的永恆的藝術普照人間。於是軟弱的人也感到了驕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感到了怡然。這就是柴科夫斯第六交響曲的哲學。
(4)是的,搖曳,柴科夫斯基最令人著迷的是他音樂的搖曳感。有多少悲哀也罷,有多少壓抑也罷。他瀟灑地搖曳著表現了出來,只剩下了美。
(5)這就是才華。我堅信才華本身就是一種美,是一種酒,飲了它,一切悲哀的體驗,都成就了詩的花朵,成就了美的雲霞。它是上蒼給人類的最珍貴的禮物,擁有了這樣的禮物,人類理應更加感激和平安。柴科夫斯基教給人的是珍惜,珍惜生命,珍惜藝術,珍惜才華,珍惜美麗,珍惜光明。珍惜的人才沒有白活一輩子。而這樣的美誰也消滅不了,在火里不會燃燒,在水裡也不會下沉。
(6)我寧願說他是一個抒情作曲家。也許音樂都是抒情的。但是貝多芬的雍容華貴,包含著夠多的理性和諧的光輝;莫扎特對於我來說,則是青春的天籟:馬勒在絕妙的神奇之中,令我感到的是某種華美的陌生……只有柴科夫斯基,他抒的是我的情,他勾勒的是我的夢,他的酒使我如醍醐灌頂。他使我熱愛生活,熱愛青春,熱愛文學。他使我不相信人類會總是像豺狼一樣的你吃掉我、我吃掉你。我相信美的強大,柴科夫斯基的強大。他是一個真正的催人淚下的作曲家。我相信這與人類不可能完全滅絕的善良有關。這與冥冥中的上蒼的旨意有關。
(7)他的一些曲子很重視旋律,有些通俗一點的,甚至人們可以跟著哼唱。其中最著名的應該算是第一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了。我寫過一個中篇小說,題目就叫《如歌的行板》,這首樂曲是我主人公命運的一部分,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不知道有沒有讀者,從這篇小說中聽出柴科夫斯基的音樂來。還有一些其他的青年時代的作品,我把柴科夫斯基看作是自己的偶像與寄託。
(8)真正的深情是無價的。雖然年華老去,雖然我們已經不再單純,雖然我們不得不時時停下來舔一舔自己的傷口,雖然我們自己對自己感到愈來愈多的不滿……又有什麼辦法!如果夜闌人靜,你諦聽了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你也許能夠再次落下你青年時代落過的淚水。只要還在人間,你就不會完全麻木。
(9)於是你感謝柴科夫斯基。
注①行板:音樂速度記號,約為每分鍾60--72拍,相當於人平靜時的心跳節奏或不疾不徐的步行節奏。
14.請分別概括第(6)小節中提到的四位音樂家的音樂的特點。(4分)
15.請閱讀文中第(2)小節畫線的句子,結合全文,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16.文章第(3)小節中「第六交響曲的哲學」、第(6)小節里提到的「上蒼的旨意」的含義務是什麼?請分別作答。(6分)
17.本文為什麼以「行板如歌」為題,請從內容、形式兩方面分點作簡要賞析。(6分)
六、(15分)
18.閱讀下面一則寓言,給蝸牛媽媽寫一句安慰、激勵小蝸牛的話。要求:富有一定的哲理,不超過25字。(5分)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
小蝸牛:毛蟲姊姊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毛蟲姊姊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麼不背這個義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閱為蚯蚓弟弟會鑽土,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
蝸牛媽媽安慰他:——
19.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6分)
眾所周知,麥當勞品牌的創造人是雷•克羅克,他以非凡的經營才能,把麥當勞兄弟的小餐館變成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自己也成為美國最有影響的企業家之一。但是據說,當年從麥當勞兄弟手裡買下特許權的除了克羅克之外,還有一個荷蘭人。
兩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經營之路。相比之下,克羅克比較愚蠢,他只開麥當勞店,加工牛肉、養牛的錢都任由別人賺去了:而荷蘭人卻非常聰明,他不僅開麥當勞店,而且所有的賺錢機會都不讓別人染指。他投資開辦了牛肉加工廠,使加工牛肉的錢也流入自己的腰包:後來他想:我幹嘛買別人的牛,讓別人賺走養牛的錢呢!隨後他自己辦了一個養牛場。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克羅克把麥當勞開遍了全世界,而那個荷蘭人呢?人們找啊找,終於在荷蘭的一個農場里找到了他,他什麼也沒有,就養著200頭牛。
讀了上面這段文字,你有些什麼感悟?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你的感悟提煉山來,分條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每條不超過60字)
20.提取下面一段話中「作者」的觀點,寫下四個關鍵詞語。(4分)
作者在《審美化生存建構》一書中,提出我國圖書出版應盡快實現由傳統封閉型、雷同型、生產型向外向型、創新型、經營型出版形態轉變的觀點,並倡導將這一理論應用到我國出版業的研究中,試圖通過對我國的出版業成為一種產業、出版物成為一種商品的考察來描繪一個中國式的法則。
七 (60分)
21.按要求作文
「氣」可以指空氣、氣體,也指某些素養或特徵,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狀態或品格。
曹劌論戰,「一鼓作氣」;岳飛抗金,「氣吞山河」。俗話說「樹活一層皮,人活一口氣」,這句俗語中的「氣」,僅僅是指空氣嗎?
請根據以上提示或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寫一篇作文。
要求:
1.自命題,命題中必須包含「氣」字。
2.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3.不少於800字。
南通市九校聯考參考答案與評分標准
語 文
一、(12分,每小題3分)
1.A(B 「星宿」xiǜ.C「便宜」biànD荏rěn苒 妊rèn娠 稔rěn如指掌)
2.C(A「定婚」應為「訂婚」「臭哄哄」應為「臭烘烘」。B「纓珞」應為「纓絡」或「瓔珞」。「圖象」應為「圖像」。D「佶屈鰲牙」應兒「佶屈聱牙」。)
3.D「懸壺濟世」指行醫,不用於企業家援助那些大學兒童。(A「不免」表示某種結果不可避免。「未免」同一些詞語搭配表示對某種事物、行為的評價和對過分的情況的不以為然。皆合沿境。B承受:接受、經受:備受:經受得很多,比「承受」 的數量多且程度深。皆合語境。 C匠心獨返:獨特地運用精巧的心思, —般用於文學、藝術方面的獨特構思,此處是建築藝術構思,故適用。)
4.C (A定中不配。句中無「財產」損失。B復句關聯詞錯。據句子邏輯關系,「雖然」應為「不僅」,「卻」刪去。 D句式雜糅,去掉「造成」或「誘發」。)
二、(9分,每小題3分)
5.D(流行於「市井平民」錯。當時大行於「王公朝士」,而後三種茶宴皆流行於上層社會)
6.D (「流行了全世界」錯。文中「風靡天下」指流行全日本。「以茶干政」錯。千利休未乾政,只是「人望威脅到了當政者的權威」。注意「莫須有」三字。)
7.A (愛茶,「閑和寧靜」的生活方式、環境氣氛可能影響其性格,並無使他的性格軟弱的必然性。「更」,言此前已軟弱,屬主觀臆測。)
三、(9分,每小題3分)
8.B報仇
9.B (A因為B用C來D憑)
10.C (「眾人養活他的」,理解錯誤)
四(共23分)
11.(9分)①所以士人才會竭力盡智,用直言相諫,而不避禍患。豫讓、公孫弘就是這樣的。(「爭」,進諫1分:「辭」,避免1分:「是」,這樣1分)
②我寒冷的時候他卻不給我衣服穿,我飢餓的時候他也不給我食物吃。(」衣」」食」作動詞1分:「不我衣」「不我食」賓語前置1分:全句翻譯通順1分)
③我同孟嘗君很友好,希望您一定小心地向盂嘗君表明我的心意。(「善」作動詞,與……友好1分,「諭」表明1分:補充山「向盂嘗君」1分)
12.(1)運用了擬人和設問的修辭手法,賦西風以人格。(2分)
(2)表達了詩人焦灼地盼望西風早早回去的憫農心情。「嘗聞」二字寫山了詩人對大氣變化的關切,造成緊迫感,有烘托氣氛的作用。(3分)
(3)「如鶴」描繪丁白發的形象,「鶴立」的姿態給入持久、執著的感覺,與出了農人的迫切心情:其次,「麥地」的背景,交代廠季節和「農家望晴」的原因,「高處」暗示了農人的急切心情,顯得非常形象。(4分)
13.(6分。一句1分)
(1)師不必賢子弟子 (2)便勝卻人間無數 又豈在朝朝暮暮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餘散盡還復來
(4)白沙在涅
五(22分)
14.(4分) 貝多芬:雍容華貴,理性
莫扎特:青春,有活力
馬勒:神奇,陌生
柴可夫斯基:催人淚下 ,使人充滿愛意
15.(6分)結構上:總領全文,引出下文對柴科夫斯基的才華、作品中的感情以及作品旋律的逐次敘述。
內容上:闡述了柴科夫斯基之所以容易接受,成為我生活一部分的原因。
16.(6分)(1)音樂使軟弱的人在人生的苦痛中感到驕傲,安慰,怡然。(2) 上蒼讓柴科大斯基用音樂的形式,把懂得珍惜、更加感激和平安這樣最珍貴的禮物送給人類。
17.(6分) 內容上:(1)和柴科大斯基音樂的特點相一致(2)生動形象且簡明扼要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題。
形式上:(1)運用了比喻、雙關的手法(2)串聯起文章內容,起到組織材料的作用。
(內容3分,如只答出其中—點得1分,兩點全答出得3分;形式3分,比喻、雙關要結合具體內容,否則修辭這個點只能得1分)
六、(15分)
18.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不靠地,我們靠自己。(5分)
19.(1)人生的日標要專一,抱定一個志向並鍥而不舍地為之奮斗,目標就很可能實現;反之,什麼目標也實現不了。(或者:精力集中,全心全力地去干一件有意義的事,就可能幹得出色,如果戰線拉得太長,攤子鋪得太大,將一事無成。)(3分)
(2)事情要人家一塊干,錢要人家一起掙,才能賺得盆滿缽滿:如果太貪心,什麼錢都想自己掙,到頭來反倒兩手空空。(3分)
20.出版 形態 轉變 法則(4分)
七、作文(參考06年高考開分標准)
④ 2016屆高三大聯考語文五 新課標卷答案圖片
第I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聚落考古在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標志性、概括性意義,在文明起源研究中有著無法替代的重要意義。不過文明起源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體系工程,大型聚落和城市只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一個結晶。在文明形成過程中,聚落和城市可以理解成文明體的表層結構,是文明的結果與呈現。支持表層結構進步與改變的,是與生產直接相關的技術因素的發展——特別是導致集約化生產出現的關鍵性技術因素的突變,以及由此引起的基礎社會結構的變遷和建立在其上的社會文化形態的形成。因此,技術因素在文明起源過程中,提供了原生動力,是文明起源的內因。技術因素、基礎社會結構與文化變遷,可以理解成驅動文明這輛馬車前行的兩輪,相互支持,互為表裡。從世界文明史發展的視野看,決定不同區域文明特質的常常是那些文明體的表層結構,而驅動文明馬車前行的技術因素在不同文明體中通過交流存在明顯互動性,存在著趨同現象。
和其他事物的發生發展和成熟一樣,夏文明體的出現並非偶然,是外因和內因交互作用的結果。公元前3千紀下半葉開始以來,西方文明因素向中原地區匯集的步伐加快,使這里演變成文化的接觸與交融的漩渦地帶。整個公元前3千紀的下半葉數百年間,中原文明已經孕育了深層的變革,至2千紀初前後,夏文明誕生。
公元前3千紀下半葉西方文化因素向中原頻繁匯集,更多學者不斷舉出南方以水稻種植文化的北傳和對黃河流域農業文化產生的深刻的影響來進行說明:源於中國境外更多的文化因素這一時期傳至中原,對中原文明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和所起的作用,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實際上,這些外來文化因素引起中原地區的社會變化更為深刻,甚至是革命性的,所以近來有學者立足於青銅技術的西東向傳播的史實,用「青銅革命」來概括這一時期社會的變化。
青銅技術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之一,這是因為每一件青銅器都需要找礦、開礦、選礦、熔煉、設計、鍛造和鑄造等系列工序,如果是合金,一件銅器的產生就需要更復雜的程序,這無疑需要嚴密有效的基礎社會組織才能實現。其次是小麥,小麥是一種高產農作物,中原地區夏代或略早突然開始普遍種植的小麥,對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由於小麥是需要灌溉的農作物,因此它的大面積種植需要公共管理系統對水源進行分配與調節。國際學術界曾站在水利資源分配的角度,探究過西亞兩河流域以及埃及文明出現的動因。可以推測相應的水利灌溉與水源管理知識體系的應用,與中原夏代文明機制的不斷成熟必然存在內在關系。牛羊類動物牲畜傳入中原內地對中原早期文明發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牛羊人工畜養傳入中原內地後,大大改變了當地傳統的以豬肉為主的肉食結構,豐富了人類的營養,增強了人類體質。
(摘編自劉學堂、李文瑛《史前「青銅之路」與中原文明》)
1.下列關於「文明起源」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盡管聚落考古在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標志性、概括性意義,但是大型聚落和城市只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一個結晶,文明起源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體系T程。
B.與生產直接相關的技術因素的發展,以及由此引起的基礎社會結構的變遷和建立在其上的社會文化形態的形成,是支持文明表層結構進步與改變的因素。
C.技術因素、基礎社會結構與文化變遷,是驅動文明這輛馬車前行的兩輪,相互支持,互為表裡,技術因素在文明起源過程中,提供了原生動力。
D.從世界文明史發展看,文明體的表層結構常常決定不同區域文明的特質,驅動文明車馬前行的技術因素在不同文明體中,從各不相同逐漸趨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中原文在幾百年間孕育了深層的變革,2千紀初前後,夏文明誕生,夏文明體的出現並非偶然,是外因和內因交互作用的結果。
B.西方文明因素從公元前3千紀下半葉開始向中原地區匯集的步伐加快,使中原地區演變成文化的接觸與交融的中心地帶。
C.源於中國境外很多文化因素在公元前3千紀下半葉傳至中原,對中原文明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但一直遭到學界的否定。
D.可以用「青銅革命」來概括的,以為青銅技術的西東向傳播為主要表現之一的外來文化因素引起中原地區社會革命性的變化。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每一件青銅器都需要找礦、開礦、選礦、熔煉、設計、鍛造和鑄造等系列T序,如果是合金,T序更為復雜,這需要嚴密有效的基礎社會組織才能實現。
B.中原地區夏代或略早突然開始普遍種植高產農作物小麥,這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之一。小麥的大面積種植使公共管理系統對水源進行分配與調節。
C.從水利資源的分配與西亞兩河流域和埃及文明出現的關系,可以推測水利灌溉與水源管理知識體系的應用,與中原夏代文明機制的不斷成熟有關系。
D.牛羊人工畜養傳人中原內地後,大大改變了當地的肉食結構,豐富了人類的營養,增強了人類體質,對中原早期文明發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 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張學顏,字子愚,肥鄉人。登嘉靖三十二年進士。遼撫李秋免,大學士高拱欲用學顏,或疑之,拱日:「張生卓犖倜儻,人未之識也,置諸盤錯,利器當見。」侍郎魏學曾後至,拱迎問日:「遼撫誰可者?」學曾思良久,曰:「張學顏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進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
遼鎮邊長二千餘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鄰敵。官軍七萬二千,月給米一石,折銀二錢五分,馬則冬春給料,月折銀一錢八分,即歲稔不足支數日。自嘉靖戊午大飢,士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撫王之誥、魏學曾相繼綏輯,未復全盛之半。繼以荒旱,餓莩枕籍。學顏首請振恤,實軍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戰馬,信賞罰。黜懦將數人,創平陽堡以通兩河,移游擊於正安堡以衛鎮城,戰守具悉就經畫。
建州都督王果①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撫順,守將賈汝翼詰責之。果益憾,約諸部為寇,副總兵趙完責汝翼啟釁,學顏奏曰:「汝翼卻杲饋遺懲其違抗實伸國威苟緣此罷斥是進退邊將皆敵主之矣臣謂宜諭王杲送還俘掠否則調兵剿殺毋事姑息以蓄禍。」趙完懼,饋金貂,學顏發之,詔逮完,而宣諭王杲如學顏策。諸部聞大兵且出,悉竄匿山谷。果懼,十二月約海西王台送俘獲就款,學顏因而撫之。
時張居正當國,以學顏精心計,深倚任之。學顏撰會計錄以勾稽出納。又奏列清丈條例,厘兩京、山東、陝西勛戚莊田,清溢額、脫漏、詭借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餘萬頃。民困賠累②者,以其賦抵之。自正、嘉虛耗之後,至萬曆十年間,最稱富庶,學顏有力焉。學顏八疏乞休,許致仕去。卒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