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資料第一課答案《長恨歌》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專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屬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Ⅱ 長恨歌 導學案的答案
我怎麼知道
Ⅲ 對《長恨歌》主題的理解
最佳答案 《白居易:長恨歌》譯文【原文】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采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譯文】漢家的皇上看重傾城傾國貌,立志找一位絕代佳人。可惜當國多少年哪,一直沒處尋。楊家有位剛長成的姑娘,養在深閨里沒人見過她容顏。天生麗質無法埋沒,終於被選到皇上身邊。她回頭嫣然一笑,百般嬌媚同時顯現出來。六宮的粉白黛綠啊,立刻全都褪掉了色彩。正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她肌膚如凝結的油脂。侍女扶出浴,正嬌懶無力,初承恩就在這一時。花一般容貌雲一樣鬢發,金步搖在頭上顫。美好的春宵,春宵太短!太陽多高天於才睜眼,從此再不早早上朝去和那些大臣見面。追陪歡樂,伺候宴席,她總在皇帝身旁轉。春天隨從春遊,夜晚也是她獨占。後宮美人兒三千人,對三千人的寵愛都集中在她一身。深宮的夜晚,她妝飾好了去伺候聖君。玉樓中宴會,春天和她一起醉倒了人。姐姐弟兄都封了大邦,好羨人呀,一家門戶盡生光。叫天下做父母的心腸,覺得生男兒還不如生個女郎。
【原文】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翅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
【譯文】避暑的驪宮,高插雲霄。宮中仙樂飄,人間到處都能聽到。宮里緩歌曼舞,徐徐地彈琴慢慢地吹簫。皇上整天看,總也看不飽。誰知道漁陽反叛的戰鼓會震地敲,把霓裳羽衣曲驚破了!皇家城闕煙塵出現,天於的大駕,一千輛車,一萬匹馬,逃往西南。才走到百來里,走走又站站。六軍不肯前進可怎麼辦?宛轉蛾眉竟死在皇上馬蹄前。她的花鈿丟在地上沒人收,還有她頭上的翡翠翹呢,她的金雀,她的玉搔頭。皇上掩著臉,想救救不了,回頭看,眼淚和血一起流。棧道插雲彎彎曲曲上劍閣,風颳起黃塵格外蕭索。峨眉道上沒多少行人,天於旌旗也沒了光彩,陽光是那樣談薄。蜀江水這么碧綠喲,蜀山這么青翠,皇上日日夜夜懷念情思難斷絕。離宮看見月光是傷心顏色,夜裡聽雨打棧鈴也是斷腸聲息。
【原文】
天旋地轉回龍馭,至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譯文】總算有一天,天旋地轉聖駕得回京城,又走到這里——叫人徘徊不忍離去。馬嵬坡下泥土中間找不著了,美人當年白白死去的那塊地。君臣互相看看,眼淚灑衣襟,向東望,信馬由韁回京城。回來看看宮苑園林,太液池芙蓉未央宮翠柳依舊媚人。那芙蓉花多像她的臉,那柳葉多像她的眉,見花見柳怎叫人不落淚。怎不感觸啊,在這春風吹開桃李花的日子,在這秋用打梧桐落葉的時辰!太上皇住南內與西宮,秋草長閑庭,不掃它滿階落葉紅。當年椒房間監青眉已老,梨園弟子頭上白發初生。晚上螢蟲飛過宮殿,太上皇悄然憶想。夜裡挑殘了孤燈睡不著,只聽宮中鍾鼓遲遲敲響。夜這么長,看看天上銀河還在發光。天快亮,還不亮!霜這么重,房上鴛鴦瓦這么冷,翠被冰涼,有誰同擁?你死去了,我還活著,此別悠悠已經隔了年,從不見你的靈魂進入我的夢。
【原文】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扇,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譯文】京城有位修煉過的臨邛道士,能以精誠把亡魂招致。可感動的是上皇輾轉懷念的深情,使方士殷勤地去把她尋覓。他御氣排雲像一道電光飛行,上了九天,又下入黃泉,可是都沒見到她的蹤影。忽然聽說海上有座仙山,那山在虛無縹緲中間。仙山樓閣玲瓏似朵朵彩雲,有許多美妙的仙子。其中有位叫太真,雪樣肌膚花樣容貌,聽來好像是要找的人。方士到了仙宮,叩西廂的門,報捎息的是仙人小玉和董雙成。她聽說漢家天於派來了使臣,不由驚斷了仙家九華帳里的夢。推開枕穿上衣下得床來,銀屏與珠簾都依次打開。只見她頭上雲髻半偏,剛剛睡醒,花冠還沒整好便走下堂來。風吹著她的仙衣飄飄旋舉,還像當年她的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一雙眼淚落下來,好似春天一枝梨花帶著雨。她含情凝自感謝君王:自從生離死別難見面,音信兩茫茫。昭陽殿里的恩愛從此斷絕,蓬萊宮里的日月這么漫長!往下看人間,只看見雲霧看不見長安,只能將舊物表表我的深情,把金釵鈿盒兩樣東西帶還。金釵留一股,鈿盒留一扇,我們一家分一半。只要我們的心像金和鈿一樣堅牢,雖然遠隔天上與人間,總還能相見!臨走叮嚀還有一句話兒緊要,這句誓言只有他和我知道。七月七日長生殿,半夜裡沒人我們兩個話悄悄:在天上我們但願永做比翼鳥,在地上我們但願水做連理枝條。天長地久也有一天會終結,這恨啊,長久不斷,永不會有消除的那一朝。
Ⅳ 大學語文分析題:《長恨歌》傳達了什麼樣的復雜情感 (要求:分點敘述)
一、《寡人之於國也》1.概括本文所體現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內容(1)富民、愛民,以民為本的思想。(2)反對暴政,提倡仁政:①大力發展經濟,尤其是農業、林業、漁業。②注重文化、道德教育。(3)反對兼並戰爭,提倡以仁政來統治天下(4)2.文章是以什麼為線索論述的?圍繞「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這一線索論述3.本文抑揚兼施、循循善誘的說理方法表現在什麼地方?答:先批評梁惠王的治國方法不當,然後再提出實行王道的具體措施,先揭露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行徑,然後再說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這都是先抑後揚的表現。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緒的同時,又能抓住他渴望民眾擁戴的潛在心理進行誘導,在闡述實行王道的具體措施時,採取先易後難、步步推進的程序:這都是循循善誘的體現。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來說明什麼問題?用此比喻為了說明梁惠王雖然自以為對國家盡了心,實際上治國方法與鄰國沒有什麼質的差別。都是喜歡戰爭,因而百姓也不會增多。二、《秋水》1.本文的主旨是什麼?在客觀上有何思想意義?本文的主旨是在無限廣大的宇宙中,個人的認識和作為,都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因而是十分有限的,這一主旨在客觀上給人以有意的啟示,這就是人們不能囿於個人的見聞而自滿自足,應該努力學習,不斷上進。2.試談本篇中的景物描寫對表現主旨所起的作用。本文開頭有一段對河水和海景的描寫。先寫秋水時至,百川灌河,黃河兩岸不辯牛馬,後寫北海浩瀚,不見水端,文章以河水與海水景象的大小對比,來襯托河伯與海若兩種不同的認識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認識是有限的」這一文章的主旨。3.舉例說明本文善於援譬設喻的特色援譬設喻使哲理具體化、形象化。莊子散文善於援譬設喻來表達抽象的哲理,而且比喻往往連類而及,層見迭出,令人目不暇接。本文同樣如此,比喻句有:1、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2、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3、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澤乎?4、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5、此其比萬物也,不似毫末之在於馬體乎?以上比喻說明人的認識,受條件和環境的制約,世間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對的,人的認識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盲木地自我誇耀是愚蠢的,必定會見笑於大方之家。這些比喻以一個個具體生動的形象,把深奧而抽象地哲理表達的淺顯易懂。4.試分析本文的論證方法。本文在說理方面有以下特色:(1)論證結構上,本文經過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層推進,最後把結論推到讀者面前。這種逐層推進的論證結構很有說服力。(2)論證方法上,本文採用了寓言的形式,形象生動,又以類比法為主,用大量的比喻,連類而及,層見疊出生動形象地論證中心主旨。(3)語言修辭上,作者大量運用排比,反詰的修辭手法,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氣勢,增強了說理的力量。三、《五代史伶官傳序》1.本文的中心論點和有關警句對我們有什麼啟迪作用中心論點是封建王朝的興亡盛衰不在天命而在人事,這里的人事主要是指人的主觀努力。主要舉出《尚書》上的名言「滿招損,謙得益」做理論根據,然後作者據此闡發自己的看法,很自然的指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並將這一道理推而廣之:「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從伶人說開去,從更廣的范圍給人以啟示。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社會飛速發展,無論國家或個人,要想獲得發展和成功,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常常以這些格言警示自己,要不斷努力拚搏,居安思危,謙虛謹慎。2.試以本文第二段為例,說明作者是如何運用對比手法進行論證的。第二段寫庄宗李存勖興衰成敗的史實,在寫法上欲抑先揚,先極力贊揚成功前的發奮,成功時意氣的胸懷雄壯,極力渲梁其強勝,在告成功定天下之後,再以迅疾的筆調寫其衰敗之速,在盛衰成敗興亡的鮮明對比中,通過盛與衰、興與亡。得與失、成與敗的強烈對比,發出庄宗歷史悲劇的根由所在,使「皆自於人歟」的結論格外讓人信服。3識別文中所運用的理論論據和事實論據,並說明其作用。第一種論據就是用歷史事實做論據,文中第二段用大段篇幅寫了後唐庄宗怎樣接過晉王臨終的三矢及所囑,如何把矢藏於廟而又取出,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如何凱旋而納之,報了梁之大仇,「意氣之盛,可謂壯哉」!然後又寫出如何「倉皇東出,君臣相顧,不知所歸,泣下沾襟,何其衰也!」這樣一個由盛而很快又衰敗的歷史事實。作者緊緊扣題,發出議論,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事實勝於雄辯地證明了作者的論點。第二種論據就是理論論據,主要舉出《尚書》上的名言「滿招損,謙得益」做理論根據,然後作者據此闡發自己的看法,很自然的指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是「自然之理也」。說明庄宗之事就是例證,所以「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發出了警世之語,論據簡潔有力,確鑿無疑。四、《論毅力》1.結合自身經驗,談談本文所說道理有何啟發意義?現代年輕人依賴性強,意志薄弱,鍛煉自己意志。提高毅力,是當今時代獲得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2.本文如何在論證過程中貫串正反對舉方法的?請作具體分析。中心論點,古今中外事業成敗的關鍵,就在於有沒有毅力,即「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開頭起筆就旗幟鮮明運用正反對照的手法突出要闡明的中心論點以此統領全文。全文自始至終運用正反對照的說理方法,如成與敗,逆與順,強與弱,彼與我,「攻虧一簣」和「雖覆一潰」的對瘵,處處闡述了有毅力,與無毅力會造成成功與失敗兩種不同的結果,從而突出了全文的中心論點。3.指出文中運用層遞手法的地方,並說明其作用層遞是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意思遞進而形式相近的語句排列在一起的修辭方法,本文有兩處用層遞手法。一是第二段對身處逆境時五種不同態度的描寫,突出要想成功,應有「至強之人」的毅力,二是第三自然段操舟的對比,這幾種情況的對比用層遞式以此反襯出堅持到底者毅力的重要性。五、《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1.你如何理解「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這句話是蔡元培對青年學子的懇切勉勵,他認為大學是研究高深學問的地方,不是做官發財的台階,因此,學生在校努力鑽研學問,增長見識。這一點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現在,都有非常重要的啟示意義當今大學生,應從三個角度理解:一是大學的性質,研究高深學問者,不應為陞官發財,應為國家,為人民而學。二是時代、社會之需,當今知識經濟時代,高科技發展,沒有高深學問你,無法適應當今時代,當今社會。三是個人角度,學則利國利民,利人利己,不學則誤國誤民,誤人誤己。2.本文的說理有何特點?一、總分結構,重點突出,以「三事」為核心,分別獨立闡述,清晰明了。二是採用對比論證,主題突出,針對性強。三是情理並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三事」的內容是:一曰抱定宗旨,強調大學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學問」,非為做官致富,其中滲透著精神獨立、學術自由的理念。二曰砥礪德行,強調束身自愛,反對同乎流俗,蘊含著以德治校的思想。三曰敬愛師友,倡導以誠相待,道義相勖,繼承並發展了中國傳統的禮義觀念。!頂端Posted:2008-08-2722:59|[樓主][該用戶目前在線]光陰的故事級別:專版會員[查看作者資料][發送短消息][加為好友]精華:0發帖:1959威望:1047點金錢:1700RMB緣分:5分在線時間:208(小時)注冊時間:2008-08-27最後登錄:2009-01-08小中大引用推薦編輯只看復制六《容忍與自由》1.談談你對「容忍」與「自由」之關系的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只有容忍別人,給別人以自由,別人才容忍你,給你自由,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容忍比自由還更重要。2.胡適認為不存在「絕對之是」,你的看法如何?回答這一問題不要受作者原文意義拘束,要源於作者,高於作者。從哲學角度看,世界上一切道理都是相對的,根本不存在絕對真理,從歷史角度看,所有強調自己「絕對正確」的人,都在歷史面前碰得頭破血流並被歷史的潮流拋棄,從認識角度看,凡認為自己是「絕對之是」時,主觀都超越了客觀,不能全面、深刻、發展地認識客觀世界,都要犯錯誤。3.實際文中的三個例證及其所說明的道理本文善於運用例證法來闡發道理。1、作者年少時援引《王制》專制律條痛罵《西遊記》和《封神榜》。2、宗教史上高爾文活活燒死塞維圖斯等科學家。3、提倡白話文時陳獨秀「不容反對者有討論之餘地」。這三個典型例證,分別證明了文章中三個層次的分論點,都具有十分鮮明而強勁的啟示力和說服力,作者無需多說,讀者就能從事例本身悟出諸多至理深意。4.文本「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大家風範文章從自身經驗談起,坦誠地進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說法,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作者不擺駕駛,將深奧道理融化在平易白話中哦那個,排除了閱讀和理解障礙,容易被讀者接受。這種文風是一種胸有成竹,透徹於心,而後返璞歸真、深入淺出的極高境界,故被譽為「大家風范」。七《咬文嚼字》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這一中心論點的?中心論點是「無論閱讀或寫作,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作者從兩個方面論述。1、先講斟酌文字與表達思想感情的關系。指出文學借文字表現思想感情,沒有一句話換一個說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的,例如《史記》李廣射虎;文字的推敲其實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並不僅僅是為了語句的通暢或漂亮,例如韓愈賈島關於推敲的故事。2、再闡述文字的直指意義與聯想意義的關系、文字的習慣性與創造性的關系。強調語言應該貴在創新。指出科學的文字限於直指意義,文學的文字則必須照顧到聯想意義;語言的習慣性聯想造成套語濫調,「惟陳言之務去」才是創造的態度。2.本文主要採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本文主要採用①歸納法。在論證a.「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科學的文字限於直指意義,文學的文字則必須顧到聯想意義」;b.最後一段「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時採用了歸納法。②歸納論證之例證法。在論證a.「文學借文字表現思想感情,未有一句話換一個說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的」舉了王若虛改《史記》的例子,是例證法;b.論證「文字的推敲其實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並不是為了語句通暢或漂亮」時舉了「推敲」的故事,用的也是例證法;c.論證「誤用聯想易生流弊」時舉了古人的「套語」「濫調」,也是例證法。③「類比法。a.在論證」直指的意義載在字典,有如月輪,……聯想的意義……有如累外圓暈,暈外霞光……「是類比論證;b.在論證」聯想的意義最容易誤用而生流弊「時用」聯想起於習慣,習慣老是喜歡走熟路「做比喻,是類比論證。八、《吃飯》1.「人類所有的創造和活動,不僅表示頭腦的充實,並且證明腸胃的空虛」請就這一觀點談談你的看法人的生活中,物質生活的需要是第一位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是第二位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以物質生活的需要為基礎,但精神生活的需要是高級的生活需要,有時反倒起著重要的作用,二者是相成相濟的。2.找出本文中的比喻句,並聯系錢鍾書談比喻說「不同處愈多愈大,則相同處俞有烘托,分得俞開,則合得俞出意外,比喻就俞新奇,效果俞高」分析本文比喻手法的特點及其審美效果。本文比喻手法的特點在於新奇,即本體與喻體不同處很大,距離很遠,常人想像不到,給人的印象越深。「吃飯」本來是生活小事,作者卻把它和金錢婚姻觀、以公權謀私利的政客本性、輕視勞動人民和普通工作的勞動觀聯系在一起,把吃飯與吃菜的結合同音樂、烹調、合而不同的社會理念聯系在一起,聯想奇特,收到了新奇、獨特、印象極其深刻的效果。巧設陌生化的比喻是一個最顯著的藝術特色。如1、「吃飯有時很像結婚」2、「一碗好菜彷彿一支樂曲」3、「整個人世間好比是做菜的廚房」等比喻,都具有出奇制勝的審美效果。3.本文體現了怎樣的散文風格?它與作者的個性特徵有何聯系?錢鍾書散文的獨特風格是機智雋永,幽默詼諧,作者擅用豐富獨特的類比和巧妙的比喻,表達對社會的獨特而深刻的認識,這是由於他知識非常廣博,信手拈來,想像無比豐富,任思想馳騁,從柏拉圖到孔子,從政治到經濟,從音樂到烹調,從人情世態到人生觀,作者似乎信手拈來,但處處涉筆成趣。這也顯示出錢鍾書任性而發、灑脫自然的個性特徵。九《我的世界觀》1.作者認為,人生的目的何在,不必深思,但卻得出一個「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結論,這如何理解?人是為別人而活著,這是因為人是具有社會性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自然懂得這個道理。再者,愛因斯坦有偉大的人品,他深知自己是依靠著別人的勞動才取得成就的,因此「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著別人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2.作者既認為「客觀世界」是在「藝術和科學工作領域里永遠達不到的對象」,卻又堅執探索「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的「宗教感情」,這如何理解?(1)作者探索「奧秘」、探索「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的「宗教感情」,是基於「宇宙無限、人的認識有限」理念的獻身精神,同時也說明科學和藝術有相通的底蘊。(2)他對科學藝術有獨特的感情,把研究科學藝術的奧秘作為他「生存的目的和意義」(3)他把研究科學藝術的奧秘作為對別人勞動的報答,這正是他的人生觀的具體體現
Ⅳ 長恨歌 白居易答案
長 恨 歌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待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颻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閱讀訓練】
一、
根據課文,簡要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漢皇重色思傾國」在全詩中有何作用?
②「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兩句在詩中有何表達效果?
③簡要概括本詩刻畫的李隆基和楊玉環兩個人物形象的特點。
④試結合詩中第二部分對景物的描寫,舉例說明它們是怎樣和表達情感結合起來的?
二、
1.《長恨歌》開篇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在整首詩中有怎樣的作用?
2.詩中的楊貴妃是怎樣的人物形象?
3.在詩歌的結尾部分,描寫仙境中楊貴妃的形象,採用的是什麼藝術手法?
4.從「聞道漢家天子使」到結尾部分對於刻畫楊貴妃的形象和表現長恨的主題有何作用?
5《長恨歌》作為一首長篇敘事詩字里行間處處充溢著感情作者是怎樣表達的
【參考答案】
一、
①從內容上而言,它點明了唐玄宗的好色。從結構上而言,體現了作者構思上的獨具匠心。構成了全詩綱領,既提示了故事悲劇的原因,又喚起和統領全詩。
②詩人以此作結,既點明題旨,回應開頭,又深化了主題,加重了「長恨」的分量,同時也給讀者留下聯想、回味的餘地。
③李隆基:既荒淫重色又對愛情真誠執著。
楊玉環:美貌、忠貞。
④唐玄宗在逃往西南的路上,四處是黃塵、棧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無光,秋景凄涼,這是以悲涼的秋景來烘託人物的悲思。
在蜀地,面對著青山綠水,還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傷心,大自然的美應該有恬靜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卻沒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內心的痛苦。這是以樂景寫哀情,使感情更進一層
二、
1、開篇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是全篇綱領,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劇原因,又喚起和統領著全詩。接著寫重色輕國的帝王,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終於如願以償,沉湎於歌舞酒色之中,以致釀成安史之亂,這一動亂便導致了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的毀滅。
2、在詩中,楊貴妃是一個忠於愛情的美麗女子形象。在仙境中,她已位列仙班,但她仍不高興,「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她的內心是凄苦、悲怨的,她不能忘記過去的美好愛情。她臨別贈給使者一半釵、一扇盒,讓他交給玄宗,以表達她堅定不移的信念,「天上人間會相見」,並希望玄宗牢記他們的誓言:「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些描述充分展示了楊貴妃對愛情的忠貞不渝。
3、詩人採用的是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在海上虛無縹緲的仙山上,楊貴妃殷勤迎接漢家的使者,含情脈脈,托物寄詞,重申前誓,照應唐玄宗對她的思念,進一步深化、渲染了「長恨」的主題。
4、①這一部分中唐玄宗在海上虛無縹緲的仙山上找到楊貴妃。楊「聞道漢家天子使」,殷勤迎接,含情脈脈,托物寄詞,重申前誓,照應唐玄宗對她的思念,進一步深化、渲染了長恨的主題。②此部分極力刻畫楊震驚、激動、委屈等心理活動,以及信誓旦旦的愛情告白,突出了楊對愛情的忠貞不渝,是對前文她嬌媚恃寵的補充,更加豐富和完善了這一人物形象。
5、這首詩以景寫情情中見景。在作者筆下感情的抒發往往與景物的描寫融為一體。馬嵬坡兵變後玄宗懷著無限傷感前往西蜀「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在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原上蕭瑟的秋風捲起漫天的風沙天昏地暗這既是實寫秋天的黃土高原更是為了襯托玄宗孤寂凄涼的心境可謂虛實相間。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則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玄宗的內心是悲涼的所以他見到的景色也都顯得黯淡無光令人傷心欲絕。類似的描寫都極富詩情畫意有很強的感染力量。
Ⅵ 大學語文的長恨歌的問題
我的看法:
我認為白居易的長篇歌行《長恨歌》一詩中的主旨應有多重主旨,既回贊揚了唐玄宗與楊答貴妃的千古愛情,也諷刺批判了唐玄宗沉溺女色誤國的悲哀之舉,以及更多的隱藏意味和主旨等等……
我對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楊玉環的愛情還是很贊美的,畢竟他們是一對真心的愛人,都互相彼此深愛著對方,真可謂是《長恨歌》中所描繪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此言不虛!但是他們的錯誤在於沉溺聲色,荒廢朝政,寵幸佞臣,導致了悲慘的安史之亂,大傷元氣,大傷國運!
綜上所述:《長恨歌》主旨多樣,並不光是批判和嘲諷,也有一定的贊美與褒揚,而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的確是「驚天地、泣鬼神」,但他們也同樣鑄成了大錯,耽於享樂,不思家國,所以最終導致了楊貴妃被迫自縊,玄宗失權,國家(唐朝)遭受慘痛的戰爭和災禍!
Ⅶ 長恨歌第一段全解
「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作於元和元年(八○六),當時詩人正在今陝西同至縣任縣尉。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遊仙游寺,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的。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
,正在沒完沒了地吃著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並不拘泥於歷史,而是借著歷史的一點影子,根據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從中蛻化出一個迴旋曲折、宛轉動人的故事,用回環往復、纏綿悱惻的藝術術形式,描摹、歌詠出來。由於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實中人的復雜真實的再現,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故事的焦點,也是埋在詩里的一顆牽動人心的種子。而「恨」什麼,為什麼要「長恨」,詩人不是直接鋪敘、抒寫出來,而是通過他筆下詩化的故事,一層一層地展示給讀者,讓人們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詩歌開卷第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看來很尋常,好像故事原就應該從這里寫起,不需要作者花什麼心思似的,事實上這七個字含量極大,是全篇綱領,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劇因素,又喚起和統領著全詩。緊接著,詩人用極其省儉的語言,敘述了安史之亂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終於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描寫了楊貴妃的美貌、嬌媚,進宮後因有色而得寵,不但自己「新承恩澤」,而且「妙妹弟兄皆列土」。反覆渲染唐玄宗得貴妃以後在宮中如何縱欲,如何行樂,如何終日沉湎於歌舞酒色之中。所有這些,就釀成了安史之亂:「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這一部分寫出了「長恨
」的內因,是悲劇故事的基礎。詩人通過這一段宮中生活的寫實,不無諷刺地向我們介紹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個重色輕國的帝王,一個嬌媚恃寵的妃子。還形象地暗示我們,唐玄宗的迷色誤國,就是這一悲劇的根源。
Ⅷ 新編大學語文中《長恨歌》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長恨歌的主題說歷來眾說風雲,有政治主題說的,有愛情主題說的,也有愛情主題說的。
當然筆者認為是雙重主題說,但是愛情佔8分,政治佔2.
首先,從第一層「漢皇重色思傾國」到「盡日君王看不足」作者用了隱喻的筆法,這也是唐朝詩人慣用的習作筆法,應為唐皇帝與漢皇帝在中色這方面有一樣的癖好。這一段寫的就是玄宗皇帝中色,而且整日沉迷於美色中,連早朝也不上,誤國誤民,還將貴妃的親戚也分侯賜爵的。
第一段是揭露了玄宗的荒淫無度,但是沒有寫的直接,只是一般的敘述。
第二層從「漁陽鼙鼓動地來』到「回看血淚相和流」寫的是因為重色而導致的安史之亂,玄宗皇帝出逃,貴妃被賜死。
第三層從「黃埃散漫風蕭索」到「魂魄不曾來入夢」作者用大量的筆墨在描繪貴妃死後,玄宗皇帝朝朝暮暮情,生死兩重天,但是思念卻不能截斷,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叫人如何不淚垂,描寫的就是君王對貴妃的思念,把愛情歌頌的那樣的淋漓盡致。
第四段是從臨邛道士鴻都客到此恨綿綿無絕期,寫的是貴妃在思念君王,在得知皇帝派使者到來時,花冠不整下堂來,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體現出貴妃的思念之情之切。
所以從整體來分析是愛情佔8.
其次這首詩的藝術手法
第一對仗手法突出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原作比連理枝。等都是對仗,起作用是便於吟誦,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 能夠把生離死別的痛哭和生死兩從天的思念以及至死不渝的忠貞愛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第二、採用重復手法
反復就是為了強調某種意思,突出某種情感,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生。這是為了強調玄宗對貴妃的專寵。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遲遲和耿耿是為了強調渲染氣氛,突出玄宗對貴妃的無限思念之情,悠悠生死別經年,中的悠悠是為了突出玄宗和貴妃生離死別有一年後,那種纏綿餓愛情還未能被割斷,反而更加強烈。
第三、頂針手法
如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是採用了頂針手法,頂針的作用是進一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節奏緊蹙,
最後是寫作手法
作者採用了避實就輕,虛實結合的的寫作手法,淡化歷史,美化愛情。
作者在描寫玄宗和貴妃這段為世人不齒的公公和兒媳婦之間的戀情時,採用的就是避實就輕的寫作筆法,只是寫道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一筆帶過。而更多的去發掘那種刻骨銘心的愛情,他拋棄了帝王的外衣,單純的男女之愛。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顏參差是。聞到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這是虛寫,目的是在創造一個神秘的仙界,讓倆人的愛情可以延續,也更能突出兩人的忠貞愛情,不管是生還是死,都一樣的執著,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