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2008年廣東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2008年廣東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發布時間:2021-02-25 07:22:23

⑴ 求2008年高考語文試題(全國卷II)逐題詳解

http://www.lnyuwen.com.cn/zthb079.htm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文試題(全國卷II)

(供貴州、黑龍江、吉林、雲南、甘肅、新疆、內蒙古、青海、西藏使用)

詳細解答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至4頁,第Ⅱ卷5至 10頁。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在答題卡上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清楚。請認真核准准考證號、姓名和科目。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3.本試卷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 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1.jpg: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新來的王老師為人不苟言笑,同事們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譚校長有時還會跟他開點無傷大雅的玩笑。

B.近幾年,來中國演出的外國藝術團絡繹不絕,不過人們對俄羅斯芭蕾舞團的《天鵝湖》還是情有獨鍾,屢看不厭。

C.美國博物館的收費可謂各盡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費,有的分時段收費,還有的是否交費、交費多少由參觀者自行決定。

D.中、日、韓三國參加這次圍棋比賽的運動員,水平都在伯仲之間,誰能勝出,就要看誰具有更好的競技狀態和心理素質了。

【參考答案】 C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辨析和使用成語的能力,需根據語境和詞義來分析。B項犯了張冠李戴的毛病,「各盡所能」 意思是「各人盡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語應該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館的收費」。A項「無傷大雅」的意思「指雖有影響但對主要方面沒有妨害」,B項「絡繹不絕」意思是「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D項「伯仲之間」,比喻差不多,難分優劣。這三項成語使用均恰當。】

3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金烏炭雕工藝精湛,採用純天然顏料著色,具有高雅、時尚、個性的藝術享受,還能吸附有毒有害氣體,是一種環保藝術品。

B.該縣認真實施「村村通」這一全省規劃的八件實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區率先解決了農村百姓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

C.中俄兩國元首在致辭中一致表示,要以舉辦「國家年」為契機,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深化兩國各領域的交流合作。

D.聽說博士村官潘汪聰要給大家講農技課,大家興致很高,還沒到時間,村委會會議室就擠滿了很多村民來聽課,場面好不熱鬧。

【參考答案】C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辨析並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練掌握病句的幾種類型。A項搭配不當,「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將「享受」改為「特色」;B項成分殘缺和語序不當,「實施」缺少賓語中心語,第一分句可以改為「該縣認真開展這一全省規劃的八件實事之一的『村村通』安裝工作」;D項表意不明和語序不當,「還沒到時間」改為「還沒到上課時間」,「村民來聽課」改為「來聽課的村民」。】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鐵路客車動車組先進的計算機網路控制技術, , , ,

, 。列車防火系統也很先進,重要設施都附有防火裝置

①並與地面通訊,實現地面對列車的監控 ②能實現對動車組各個系統的控制

③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動車組即可自動減速或停車 ④同時對系統進行監視和故障診斷

⑤無需人為干預

A.②①⑤④③ B.②④①③⑤ C.⑤④③②① D.⑤④①③②

【參考答案】B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語言表達連貫和文章邏輯順序安排的能力,解答時需要通讀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內容。文段先講「動車組」的優越性,再講「異常情況」時的特點,注意「同時」「並」「一旦」等語言標志。】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在明王朝統治中國的276年間,白銀經歷了一個不同尋常的貨幣化過程。明初,明朝禁用金銀交易,到了明後期,白銀則已經通行於全社會。迄今為止,對於這一貨幣化過程,中外學術界無不以《明史》正統初年明英宗「弛用銀之禁」、「朝野率皆用銀」的詔令為根據,以為是朝廷推行的結果。實際上,明代白銀的貨幣化是自民間開始,到明英宗以後才逐漸為官方認可、自上而下地展開。隨著白銀成為合法貨幣,白銀迅速滲透到了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使得市場前所未有地活躍起來。到了嘉靖年間,整個中國對白銀產生了巨大的需求,標志著這一貨幣化過程基本完成。

此時,一方面明朝國家財政白銀入不敷出,另一方面從皇族到平民都有對於白銀的大量需求。在國內白銀開采和供應遠遠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人們開始將尋求的目光投向海外。中國外來白銀最早的源頭是日本,雖然日本出產的金銀在16世紀中葉以前就有向外出口的記載,但那時日本向中國輸出的主要是刀劍、扇子、屏風、硫磺等。情況的轉變是自16世紀40年代開始的。當時,來自中國福建、廣東、浙江的船隻不斷到達日本九州。它們的目的不再以物易物,而是以物易銀。有需求就有開發和供給。也正是這一時期,日本銀礦的開發得到了迅速發展,16世紀後半葉日本的輸出品中,白銀獨占重要地位,而對中國絲與絲織品的巨大需求,則構成了銀產量激增的日本方面的原因。在美洲方面,當西方走向世界尋求財富時,最早尋找的是黃金,但也是從16世紀40年代開始,西班牙在美洲轉而開采白銀且產量激增。當時達到菲律賓的西班牙人幾乎立刻了解到中國商品對於他們的意義,立即開始與中國海商的貿易。美洲白銀不僅從馬來西亞流向中國,帶動了整個東南亞貿易。也從歐洲運至印度,再流到中國,以換取中國的絲綢、瓷器、水銀、麝香、硃砂等。從1540年到1644年這一百年間,日本白銀產量的絕大部分和美洲白銀產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國,葡萄牙學者加良斯.戈迪尼奧因此將中國形容為一個「吸泵」。

明代白銀的貨幣化,意味著中國由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走向商品經濟轉變,同時也使中國更多更主動地走向世界。以貴金屬白銀為徵象,明代中國與兩個歷史轉折的開端相聯系,一個是中國古代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的開端,另一個就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開端。(摘自萬明《明代白銀貨幣化:中國與世界連接的新視角》)

5、下列對於「明代白銀貨幣化」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由於明初朝廷禁用金銀進行交易,因此白銀貨幣化的進程並沒有開始。

B.正統初年明英宗頒布「弛用銀之禁」的詔令,表明白銀開始貨幣化。

C.明代白銀貨幣化雖然是從民間開始的,但後來朝廷的推行加快了它的進程。

D.明代嘉靖年間,整個中國對白銀的巨大需求促使白銀成為了合法貨幣。

【參考答案】C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以及篩選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時需要准確把握原文信息。A項顧此失彼,「朝廷禁用金銀進行交易」,但民間已經開始了;B項斷章取義,是學術界的觀點與實際不符;D項因果倒置,「白銀成為了合法貨幣」後才使「中國對白銀的巨大需求」。C項根據文章第一段的信息可知為正確選項。】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明代嘉靖年間,由於國家經濟惡化,財政困難,最終形成了白銀入不敷出的局面。

B.16世紀中葉以前日本向中國輸出刀劍、扇子、屏風、硫磺等,白銀並不佔主要地位。

C.戈迪尼奧之所以稱中國為「吸泵」,是因為明代中國吸納了全球數量龐大的白銀。

D.白銀貨幣化標志著中國農業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轉變,和中國商品的進一步走向世界。

【參考答案】A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篩選和推斷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確把握原文信息作答。A項無中生有,在原文中並無「經濟惡化,財政困難」等信息。B、C、D三項可以篩選和整合第二段和第三簡訊息看出均為正確選項。】

7、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16世紀中葉以後,在日本各種輸出品中,最受中國歡迎並得到大量交易的是白銀。

B.西方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是尋求黃金,因此西班牙早期在美洲的主要礦產是黃金。

C.美洲白銀不僅從菲律賓,也從歐洲經過印度流入中國,這就帶動了更多地區的貿易。

D.晚明時期,中國對於白銀的巨大需求,是當時世界經濟全球化開始形成的根本原因。

【參考答案】D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的能力,需要根據原文信息和人文知識推斷。D項誇大事實,「中國對於白銀的巨大需求」應為「白銀的貨幣化」,「 開始形成」應為「開端」。 A、B、C、三項可以根據原文第二段信息推斷,均為正確選項。】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正確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王曇首,琅邪臨沂人,太保少弟也。幼有業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財,曇首唯取圖書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馬屬,從府公修復洛陽園陵。與從弟球俱詣高祖,時謝晦在坐,高祖曰:「此君並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曇首答曰:「既從神武之師,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悅。行至彭城,高祖大會戲馬台,豫坐者皆賦詩;曇首文先成,高祖覽讀,因問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門戶何寄。」高祖大笑。曇首有識局智度,喜慍不見於色,閨門之內,雍雍如也。手不執金玉,婦女不得為飾玩,自非祿賜所及,一毫不受於人。太祖為冠軍、徐州刺史,留鎮彭城,以曇首為府功曹。太祖鎮江陵,自功曹為長史,隨府轉鎮西長史。高祖甚知之,謂太祖曰:「王曇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曇首為侍中,誅徐羨之等,平謝晦,曇首之力也。晦平後,上欲封曇首等,會宴集,舉酒勸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無復今日。」時封詔已成,出以示曇首,曇首曰:「近日之事,釁難將成,賴陛下英明速斷,故罪人斯戮。臣等雖得仰憑天光,效其毫露,豈可因國之災,以為身幸。陛下雖欲私臣,當如直史何?」上不能奪,故封事遂寢。時兄弘錄尚書事,又為揚州刺史,曇首為上所親委,任兼兩宮。彭城王義康與弘並錄,意常怏怏,又欲得揚州,形於辭旨。以曇首居中,分其權任,愈不悅。曇首固乞吳郡,太祖曰:「豈有欲建大廈而遺其棟梁者哉?賢兄比屢稱疾,固辭州任,將來若相申許者,此處非卿而誰?亦何吳郡之有。」時弘久疾,屢遜位,不許。曇首勸弘減府兵力之半以配義康,義康乃悅。七年,卒。太祖為之慟,中書舍人周赳侍側,曰:「王家欲衰,賢者先殞。」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節選自《宋書.王曇首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與從弟球俱詣高祖 詣:拜訪
C.乃能屈志戎旅 乃:於是
D.若但如民,門戶何寄 但:只是
【參考答案】C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需要結合原文語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採取篩選的辦法排除不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C項「乃」,應為「副詞,卻,竟然」。 再根據上下文詞義和用法推斷可知A、B、D三項詞的解釋,均為正確的。】

9、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王曇首「受賞識」和「善治家」的一組是

A.曇首有識局智度 一毫不受於人

B.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 婦女不得為飾玩

C.誅徐羨之等,平謝晦 閨門之內,雍雍如也

D.此坐非卿兄弟,無復今日 豈可因國之災,以為身幸

【參考答案】B

⑵ 求廣東省歷年高考語文試題(2000-2008)

http://www.lnyuwen.com.cn/zthb075.htm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解析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的讀音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A、滋潤/蘊含 贍養/瞻仰 調試/調和
B、對峙/嗜好 竣工/英俊 強迫/倔強
C、造詣/逃逸 堤岸/提拔 抹黑/抹布
D、湖畔/裝扮 慪氣/樞紐 阻塞/邊塞
【標准答案】.D
【試題解析】 本題主要考察字音,這是基礎,(A項分別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項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項yì/yì tī/tí mǒ/mā;D項pàn/bàn òu/shū sè/sài)
【高考考點】 對新課標所要求的注音要求掌握!!
【易錯提醒】 A項和B 項考生容易判錯!!
【試題解析】 A扣人心弦:形容詩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動;B怨聲載道: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群眾普遍不滿。義無反顧: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不退縮回顧;怒形於色: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高考考點】成語是基礎!
【易錯提醒】對成語也是不能理解!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對這部小說的人物塑造,作者沒有很好地深人生活、體驗生活,憑主觀想像加了一些不恰當的情節,反而大大減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種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著固定的儀式:先把柏樹枝和香草堆在山頭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間放上糌粑或五穀,然後灑上幾滴水,點燃以祭祀神靈。
C、我們平時所用的調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鈣、磷、鐵和維生素B等成分,被皮膚吸收後可以改善面部皮膚營養缺乏。
D、高速磁懸浮列車沒有輪子和傳動機構,運行時與軌道不完全接觸,列車的懸浮、驅動、導向和制動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
http://www.lnyuwen.com.cn/zthb021.htm
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

語文試卷

(說明:本試卷為完整無誤的校訂版,附答案及大部分試題的詳解。詳解部分,雖然耗費了不少精力,但由於本人學識水平的有限和手頭資料的缺乏,僅是一孔之見,定有不少疏漏乃至謬誤之處,請使用者斧正。該試題詳解僅用於同行切磋,本人保留對詳解部分版權的享有,不得用於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廣東省惠來一中語文組方仕貞)

本試卷共8頁,24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鍾。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組是( )

A.崢嶸 猙獰 慎重 縝密周全 B.詛咒 趔趄 狙擊 神情沮喪 C.譏誚 眉梢 俏麗 峭拔剛勁 D.輟筆 啜泣 拙劣 相形見絀

答案:B。分別讀zǔ;qie;jū;jǔ。

A項「崢、猙」讀zhēng;「慎」讀shn;「縝」讀zhěn。

C項「誚、俏、峭」讀qio;「梢」度so。

D項「輟、啜」讀chu;「拙」讀zhuō;「絀」ch。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父親收藏的那些產於不同時代、具有不同造型、來自不同國家的玩具汽車,把小小的書房擠得滿滿當當,間不容發。

B.我們不能因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國NBA,就妄自菲薄地說,我國的籃球運動足以與歐美籃球強國抗衡了。

C.沈從文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因在《邊城》中描繪了一個獨特的湘西世界,展現了豪爽與浪漫的湘西風情而名噪一時。

D.我倆考慮問題時,他習慣從大的方面著眼,我總是從具體方法入手,雖然南轅北轍,但總能殊途同歸。

答案:C。「名噪一時」指名聲傳揚於一個時期,指當時名望很重,符合語境。

更多

⑶ 2008廣東省高考語文總復習答案

什麼書啊

⑷ 2008年廣東高考語文試卷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解析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的讀音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A、滋潤/蘊含 贍養/瞻仰 調試/調和
B、對峙/嗜好 竣工/英俊 強迫/倔強
C、造詣/逃逸 堤岸/提拔 抹黑/抹布
D、湖畔/裝扮 慪氣/樞紐 阻塞/邊塞
【標准答案】.D
【試題解析】 本題主要考察字音,這是基礎,(A項分別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項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項yì/yì tī/tí mǒ/mā;D項pàn/bàn òu/shū sè/sài)
【高考考點】 對新課標所要求的注音要求掌握!!
【易錯提醒】 A項和B 項考生容易判錯!!
【試題解析】 A扣人心弦:形容詩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動;B怨聲載道: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群眾普遍不滿。義無反顧: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不退縮回顧;怒形於色: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高考考點】成語是基礎!
【易錯提醒】對成語也是不能理解!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對這部小說的人物塑造,作者沒有很好地深人生活、體驗生活,憑主觀想像加了一些不恰當的情節,反而大大減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種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著固定的儀式:先把柏樹枝和香草堆在山頭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間放上糌粑或五穀,然後灑上幾滴水,點燃以祭祀神靈。
C、我們平時所用的調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鈣、磷、鐵和維生素B等成分,被皮膚吸收後可以改善面部皮膚營養缺乏。
D、高速磁懸浮列車沒有輪子和傳動機構,運行時與軌道不完全接觸,列車的懸浮、驅動、導向和制動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
【標准答案】D
【試題解析】A「反而」使用不當;C「改善」缺賓語,在「缺乏」後缺增加「情況」;D句式雜糅,「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改為「都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或「都是靠電磁力來實現的」。
【高考考點】 病句的基本類型
【易錯提醒】病句不能改出!
4、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禹貢》主要以山脈、河流和海洋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區分為九州,不受當時諸侯割據形勢的局限,把廣大地區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分別闡述九州的山川、湖澤、土壤、物產等,是自然區劃思想的萌芽。
【試題解析】 (按總分結構排序。)
【高考考點】對語言的感知能力!!
【易錯提醒】不知怎麼排!!
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周訪字士達,本汝南安城人也。漢末避地江南,至訪四世。吳平,因家廬江尋陽焉。訪少沉毅,謙而能讓,果於斷割,周窮振乏,家無余財。為縣功曹,時陶侃為散吏①,訪薦為主簿,相與結友,以女妻侃子瞻。訪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參鎮東軍事。時有與訪同姓名者,罪當死,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數十人皆散走,而自歸於帝,帝不之罪。尋以為揚烈將軍,討華軼。所統厲武將軍丁乾與軼所統武昌太守馮逸交通,訪收斬之。逸來攻訪,訪率眾擊破之。軼將周廣燒城以應訪,軼眾潰,遂平江州。
帝以訪為振武將軍,命訪與諸軍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軍船艦,訪作長岐棖以距之,桔槔不得為害。訪復以舟師造湘城,軍達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訪步上柴桑,偷渡,與賊戰,斬首數百。賊退保廬陵,復圍弘於廬陵。弘大擲寶物於城外,軍人競拾之,弘因陣亂突圍而出。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擊,又破之,奔於臨賀。帝又進訪龍驤將軍。
訪既在襄陽,務農訓卒,勤於採納。王敦患之,而憚其強,不敢有異。訪威風既著,遠近悅服,智勇過人,為中興名將。性謙虛,未嘗論功伐。或問訪曰:「人有小善,鮮不自稱。卿功勛如此,而無一言,何也?」訪曰:「將士用傘,訪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訪練兵簡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於撫納士眾皆為致死聞敦有不臣之心訪恆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選自《晉書?周訪傳》,有刪改)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周窮振乏,家無余財 振作
B、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 收留
C、訪復以舟師造湘城 前往
D、訪威風既著,遠近悅服 愉快
【標准答案】C
【試題解析】(A應為「賑濟」;B應為「抓獲、扣留、收監」;D應為「高興地降服」)
【高考考點】文言基本解釋!!
【高考考點】對文言的感知能力!!
7、下列各句中的「之」,屬於代詞作前置賓語的一項是 (3分)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歸於帝,帝不之罪
C、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
D、將士用命,訪何功之有
【標准答案】B
【試題解析】「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高考考點】文言基本解釋!!
【易錯提醒】文言基本解釋!!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周訪功績卓著,曾先後被朝廷授予揚烈將軍、厲武將軍、龍驤將軍等職務,成為一代名將。
B、周訪性格剛強,一旦蒙冤決不會忍氣吞聲。為此,他深受皇帝賞識,並得到了獎勵提拔。
C、在討伐敵人的戰斗中,周訪親臨前線指揮。他既英勇果斷,又能隨機應變,因而屢戰屢勝。
D、在襄陽時,周訪重視生產、軍訓,勤於收集糧食等軍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

【標准答案】C
【試題解析】A「厲武將軍」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訪的官名。B文中「被皇帝賞識」並非因「蒙冤不會忍氣吞聲」,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D把「採納」誤解為「收集糧食等軍需品」。)
【高考考點】文言整體感知!!
9、斷句和翻譯。(10分)
⑴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斷句。(4分)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著意紅。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 更憑青女①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注]①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這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麼自然屬性?都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
⑵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麼不同?(5分)
【試題解析】(1)描述了木芙蓉開花的自然屬性。運用了擬人手法。
(2)呂詩著重描寫的是逍遙閑適,任由風吹雨打的形象;范詩寫的木芙蓉孤苦、心酸,處境凄涼,但作者並沒有把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閑適之士的豪邁與大度的形象,後者是在凄苦孤獨的環境中的樂觀者形象。
1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選則按前3題計分)(6分)
⑴吾嘗終日而思矣, ;吾嘗跛而望矣, 。
(《荀子?勸學》)
⑵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 。
(李商隱《錦瑟》)
⑶ ,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
(辛棄疾《破陣子》)
⑷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 。(蘇軾《赤壁賦》)

【試題解析】(11.(1)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2)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3)醉里挑燈看劍 沙場秋點兵
(4)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題。
詩與直覺 朱光潛
無論是欣賞或是創造,都必須見到一種詩的境界。這里「見」字最緊要。凡所見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詩的境界。一種境界是否能成為詩的境界,全靠「見」的作用如何。
詩的「見」必為「直覺」。有「見」即有「覺」,覺可為「直覺」,亦可為「知覺」。直覺必須是對於個別事物的知,「知覺」必須是對於諸事物中關系的知,亦稱「名理的知」。例如,看見一株梅花,你覺得「這是梅花」,「它是冬天開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來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覺到的是梅花與其他事物的關系,這就是它的「意義」。意義都從關系見出,了解意義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為B」公式表示出來。認識A為B,便是知覺A,便是把所覺對象A歸納到一個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無意義,必須與B、C等發生關系才有意義。我們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須把A當作一塊踏腳石,跳到與A有關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覺對象除開它的意義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視梅花時,你可以將全副精神專注於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視一幅梅花畫似的,無暇思索它的意義或是它與其他事物的關系。這時你仍有所覺,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現的「意象」。這種「覺」就是克羅齊所說的「直覺」。
詩的境界是用「直覺」見出來的,它是「直覺的知」的內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內容。比如說崔顥的《長干曲》,你必須在一頃刻中把它所寫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鮮的圖畫,或是一幕生動的戲劇,讓它籠罩住你的全部意識,使你聚精會神地觀賞它,玩味它,以至於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暫時忘去。在這一頃刻中你不能同時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絕」、「它用平聲韻」、「橫塘是某處地名」、「我自己曾經被一位不相識的人認為同鄉」之類的聯想。這些聯想一發生,你立刻就從詩的境界遷移到名理世界和實際世界了。
這番話並非否認思考和聯想對於詩的重要。作詩和讀詩,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聯想,甚至於思考愈周密,詩的境界愈深刻;聯想愈豐富,詩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聯想時,你的心思在旁馳博騖,決不能同時直覺到完整的詩的境界。思想與聯想只是一種醞釀工作。直覺的知常進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釀成直覺的知,但決不能同時進行,因為心本無二用,而直覺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視。讀一首詩和作一首詩都常須經過艱苦思索,思索之後,一旦豁然貫通,全詩的境界於是像靈光一現似的突現在眼前,使人心曠神怡,忘懷一切。這種現象通常被人稱為「靈感」。詩的境界的突現都起於靈感。靈感亦並無神秘之處,它就是直覺,就是「想像」,也就是禪家所謂的「悟」。
一個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覺中成為一個獨立自足的意象,那就還沒有完整的形象,就還不成為詩的境界。一首詩如果不能令人當作一個獨立自足的意象看,那還有蕪雜湊塞或空虛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詩。古典派學者向來主張藝術須有「整一」,實在有一個深埋在裡面,就是要使在讀者心中能成為一種完整的獨立自足的境界。 (本文有刪改)
13、下面對詩的賞析,符合「直覺的知」的一項是 (3分)
A、在欣賞《詩經?蒹葭》時,注意到了韻腳變化和重章疊唱的特點。
B、在欣賞曹操《觀滄海》時,領悟到了詩人當時的志向與理想。
C、在欣賞杜甫《望岳》時,感覺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偉壯麗。
D、在欣賞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時,體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積淀。
【試題解析】12.C、D(C項信息來源於第2段,「全靠讀者的思考與聯想來完成」與文中「在凝神注視梅花時,你可以將全副精神專注於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視一幅梅花畫似的,無暇思索它的意義或是它與其他事物的關系。這時你仍有所覺,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現的『意象』。這種『覺』就是克羅齊所說的『直覺』」不符;D項「而非艱苦思索的結果」與原文第4段中的靈感是「都常須經過艱苦思索……」相悖。評分標准:多選、錯選的不給分,只選一項且正確的給2分)
13.C(判斷此題主要來自第3段內容。A項「注意到了韻腳變化和重章疊唱的特點」,B項的「領悟到了詩人當時的志向與理想」,D項的「體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積淀」,都屬於「名理的知」。
14、在「詩的境界」形成的過程中,只能有「直覺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這種說法正確嗎?為什麼?(4分)
15、「見」升華為「詩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內容?(4分)

【試題解析】14.正確。因為在欣賞詩歌的過程中,靠的是「直覺的知」,讀者要將全副精神專注於詩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覺中形成獨立自足的意象,那形成不了「詩的境界」。(主要信息來自於第4、5兩段。)
15.從「見」升華為「詩的境界」需要用「直覺」見出來,經過思考之後,豁然貫通,「詩的境界就會像靈光一現似的突現在眼前。

⑸ 求2008高考語文廣東卷23題答案

兒子:您溫暖的眼神像一陣春風,輕輕吹拂著我,鼓勵著我,您諄諄的教誨像一場細雨,默默滋潤著我,激發著我,您高大的身影像一把大傘,時時蔭庇著我,呵護著我。媽媽,我一生的摯愛!

⑹ 2008年高考語文(廣東卷)模擬題(一)答案

2008年高考語文(廣東卷)模擬試題(一)

1.C(A項,「媲」讀pì,其餘都讀bì;B項,「盥」讀guàn,其餘都讀huàn;C項,加點的字全都讀yù;D項,「熾」讀chì,其餘都讀zhì。)
2.A(固若金湯:金屬造的城牆,滾燙的護城河。形容工事無比堅固。不能用來形容「歌舞昇平景象」。)
3.B(休止:停止。止境:盡頭/持續:延續不斷。繼續:(活動)連下去;延長下去;不間斷/完善:完備美好。完全:齊全;不缺少什麼/同步:指互相關聯的事物在進行速度上協調一致。同時:同一個時候。根據語境,應選B。)
4.C(A語序不當,應是「另謀生路,早謀生路,謀好生路」。B 「塑造」缺賓語,在「出格」後加「的形象」。D關聯詞語「只有……就……」搭配不當,應用「只有……才……」)


5.B(滋:滋生、蔓延。)
6.D(連詞,就。A項①表並列關系;②表修飾關系。B項①表目的連詞,來;②介詞,憑借。C項①結構助詞,的;②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B(①「則其心灑然而醒」是「樂」的實質;②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可知這不是「公之樂」;③④由「天下學者皆為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可知均是「公之樂」;⑤寫同游者的「喜」與「幸」。)
8. C(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可知)
9.(1)有人喝醉並且勞累了,就一定會到醒心亭觀望風景。(3分,翻譯對關鍵詞「或」「即」各得1分,語句通順得1分。)(2)邊遠地區的人、鳥和獸、草木生長都適當合宜,這才是歐陽修的快樂。(3分,翻譯對關鍵詞「夷狄」「宜」各得1分,語句通順得1分。「夷狄」譯成「少數民族」也對。)(3)那麼凡是與他在這里同游的人,難道可以不感到歡喜和幸運嗎?(3分,翻譯對「同游於此」和「其可」各得1分,語句通順得1分。)
10.(1)天寒地凍,草木凋零,人跡罕至,冰雪覆蓋,遠山顯得特別明凈空曠;(2分)天色晚了,萬籟俱寂,相送無語,黃河水流聲音顯得更大更急促。(2分)用天寒、日暮惡劣的環境烘托傷心愁苦的離別之情。(2分)
11.(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2)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3)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4)聞道有先後 術業有專攻


12.B(3分。提示:B說的是評論界,不是「我們多數人」。)
13.A E(6分,一個選項佔3分。)
14. 媚俗,傾力地打扮和簡化歷史,以滿足具備初中文化程度的大眾趣味之所好;隨意擺布和利用「歷史」,對歷史不去廓清真相,對現實不去警醒人慎終追遠、激濁揚清;容不得批評,切斷和遺棄了優良的學術傳統。(4分,每一點1分,語句通順1分。)
15.對歷史要注重反思(1分),對現實要強調憂患意識(堅持立足現實而面向歷史的文化憂患意識和反思意識)(1分);允許批評,包容異見,講史和寫史要棄虛就實,有的放矢(2分)。(在答對前面的要點的基礎上,語句通順得1分。)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16.選擇了一個雪花飄飛的冬夜,重點突出了火盆的描寫,突出了環境的靜謐和溫馨,同時也為後面情節的發展做了鋪墊。
17. (1)為了刻畫陌生人兇殘而丑惡的嘴臉,從其熟練的動作來看,他是一個慣犯,一個慣犯也看不出老夫婦的破綻,從側面襯托出老夫婦感情的投入與逼真。(3分)(2)一來歹徒以為樓上有更貴重的東西,二來如果樓上有人會對其作案造成威脅,他必須去探個究竟。(2分)
18. 兩位老人唯一的兒子早在數年前的一個冬天就死了,因為兒子是他們的希望,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是這種難以割捨的情感促使他們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他們總念叨著兒子,關心著兒子,保護著兒子。小說這樣的設置,把老夫婦對兒子真切的感情和深深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4分)另外,整篇小說都是按照老夫婦的兒子在樓上學習而展開的,但是到最後樓上根本就沒有人,是空的,令人出乎意料之外,這是小說懸念設置最成功的地方。(2分)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說明】這道題選材的內容很新,考生對選材的內容可能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考生應該扣緊文本,不要被已有印象所干擾。
19.①整體封裝階段:將沉船、載物與其周圍泥沙按照原狀固定在特殊的鋼制沉箱內。②整體起吊階段:巨型浮吊將沉船和各類分散、易碎的文物一體化、一次性起吊。③整體托浮階段:巨型浮吊將上沉箱垂直上提並平移至海底駁船,再由駁船托出水面。④整體入宮階段:將上沉箱原封移入可人為控制環境的「水晶宮」進行考古發掘。(4分,一點1分)
20.⑴穿梁的環境惡劣,沉船地點海水極深,能見度極低。⑵鋼梁極其粗長,重量極大,而穿孔極為狹窄。⑶沉箱底部淤泥堅硬。⑷工作對象是文物,一旦不慎碰壞將造成巨大損失。(5)缺少現成經驗,只能靠實驗摸索。(5分,每一點1分)
21.⑴「南海一號」所在海域的海水能見度極低,水太深,只有實施整體打撈,才能保證珍貴文物考古信息完整性。(3分)⑵「南海一號」古沉船在水下浸泡了800多年,船體非常脆弱,只有實施整體打撈,才能降低對沉船本身的水下考古打撈的難度,並保證沉船本身的完好性。(3分)


22.【示例】散文寫的是平常生活,不是刻意營造出來的,是悟出來的;小說寫的是吸引人的生活,要有情節起伏;詩歌寫的是理想的生活,要有豐富的想像。(6分,每句2分,意思基本符合就可以給分。本題考查的實際上是文學語言與一般性的語言的轉換。)
23.【示例】從這一次的調查結果來看,高中生與初中生的課外閱讀選擇基本上是一致的。(2分)文藝類讀物仍然是中學生課外閱讀的主流,但是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有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的趨向。(2分)喜歡閱讀政史類、科普類、軍事類讀物的也佔有一定的比例,除此之外,喜歡閱讀其他內容讀物的學生所佔的比例也不少。(2分。)

⑺ 求:2008年高考語文廣東卷模擬試題答案

2008年高考語文(廣東卷)模擬試題(二)參考答案 (2008-06-03 12:20:34)
標簽:教育 分類:模擬試題

2008年高考語文(廣東卷)模擬試題(二)參考答案



1.A(A依次讀zǎi/zài、zhuàn/chuán、dǎo/dào;B依次讀kǎ/qiǎ、dài、fǒu/pǐ;C依次讀mó/mú、háng/xíng、jǐ;D依次讀qiào、hé/hè、jué/jiáo。)

2.D(A「南轅北轍」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社會公平」並不是電信行業的「目的」,而是「商業准則」,這里用「南轅北轍」不恰當,應改用「背道而馳」。B「臨危授命」指在危難之時勇於獻出生命。該句望文生義,將其理解成「在危難之時下達命令」。C「談笑自若」多指在緊張或危急的情況下,仍跟平常一樣,有說有笑。該句的語境是「賽場下」,並不是緊張或危急的情況,應改用「談笑風生」。)

3.C(A 結構混亂,應將「南水北調工程」置於「由於」之後。B不合邏輯,「與紅色文化有關的商標」包括「『同志哥』『紅伢子』『黃洋界』『五指峰』」,二者是包含關系,而非並列關系,應將「以及」改為「等」,或在「以及」之後補上「其它」。D成分殘缺,應在「身高、體重和性別等」後面補上「獲得」的賓語「信息」。)

4.B(要注意前後語意及寫景順序。)



5.C.(遺,讀wèi,贈送。)

6.B.(A①表轉折;②表修飾。B都是「所字結構」。C①憑借;②拿。D①助詞,的;②代詞,它。)

7.C(行賄行為是用金錢物質等去收買人,此項沒有送錢物行為,不屬於表現行賄行為。) 8.C(放犯人外出,是遭到了受賄犯罪的威脅。)

9.(1)卒取視/則皆黃白器也/乃悟張府所盜之物/又以賂卒/賊竟逃命/雖以趙尹之明特/而莫測其奸/可謂黠矣/卒乃以疾辭役/享從容之樂終身/沒後/子不能守/悉盪焉/始與人言(3分,劃對四處得1分)(2)①牢卒想塔上乃是遊人往來頻繁之地,(不可藏金),以為是戲弄他。(3分,翻譯對關鍵詞「沖」「侮」各得1分,語句通順得1分。)②差點兒錯斷這個案子,怪不得他不承認。(3分,翻譯對 「幾」「宜乎」各得1分,語句通順得1分。)

10.【說明】廣東卷還沒出過古典詩歌比較鑒賞的題目,本次模擬試題是作一點嘗試,因為分值有限,這里選的詩歌的閱讀難度有所降低。(1)前一首主要運用了對比手法;(1分)後一首主要用了反問修辭手法。(1分)(2)前一首通過「詩界千年」同「一放翁」的藝術對比,突出陸游是從古至今的詩人中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的主旨。(2分)後一首主旨是為陸游鳴不平,融進自己失意的思想感情,體現出對陸游空有一腔報國之志和出色的軍事才能無從施展,愁悶之餘以詩歌抒發襟抱的深切理解(2分)。

11.(1)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2)庄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3)濯清漣而不妖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4)嘈嘈切切錯雜彈 大珠小珠落玉盤(一句1分,該句有一個錯別字,該句不給分。4題都選答的以前3題計分)



12.C.(不是詆毀《三國演義》,而是歪曲歷史。)

13.C E(C某些作家學者編造「歷史」故事,目的是迎合受眾的獵奇需求,來釣名謀利。E不是「所有文化人」,而是「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

14.研究、評價歷史,應該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嚴肅、客觀、公正地對待歷史,用史實說話,絕不能憑空捏造杜撰;(2分)歷史題材的藝術創作是可以虛構的,不必嚴格考證歷史細節的真偽,但虛構也不能違背基本的史實。(2分)(意思對即可)

15.將歷史娛樂化的危害是敗壞學術風氣,誤導大眾文化消費,顛覆傳統價值觀念,將傳統文化熱引向歧路。(2分)面對「歷史熱」,有使命感的文化人要堅守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線,杜絕將歷史娛樂化的行為,用藝術的創造再現歷史,為人們提供前行的借鑒,為傳統文化的繼往開來開拓一片新天地。(3分)(意思接近即可)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16.(1)運用復沓的手法,突出「懷想樸素」的題旨,奠定純朴優美的基調,亦使文章充滿詩意。(2分)(2)營造純朴溫馨的氛圍,引起下文對往昔樸素生活場景的回憶。(2分)

17.作者感受到浮躁奢華已充斥世俗,樸素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越來越顯得珍貴,甚至變成一種稀有的商品並突然時尚起來。在作者看來,只有到遙遠的鄉下才能夠找到純正的「樸素」,抒發懷念樸素的鄉間生活的思想感情,所以才會有了這樣的想法。(5分)

18.這樣的說法並不矛盾。(1分,只要有明確的表態都給1分)「遠」與「近」是從不同角度來說的。「多麼近」是說樸素的日子並沒有過去多久;(1分,分析清楚「多麼近」的含意給1分)「多麼遙遠」是說樸素早已被世人淡忘或摒棄。(分析清楚「多麼遙遠」的含意給1分)作者這樣一種看似矛盾的說法,把我們現代人容易健忘,把樸素的生活拋得遠遠的,而去追求那種浮躁的生活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表達了作者對樸素生活的懷想之情。(3分,把這句話的內在含意分析清楚給3分,分析得不理想,酌情扣1—2分)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19.(4分)北大有著悠久的歷史,北大的學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這使懷有深沉愛國思想的季羨林如魚得水,找到安身立命之地,因而對北大有著不一般的情思。(「歷史」「抱負」各2分)

20.(1)季羨林對清華的依戀、對北大的的情思,以及傳主的風格。(2分,答對前兩點得1分,答對三點得2分)(2)這些語句直接展示了季羨林的「神」與「魄」(答「對清華的依戀,對北大的情思或愛國情懷」也對),(1分)使文章真實可信,具有感染力分,(1分)為作者獨特的解讀提供了依據。(1分)

21.大學期間清華園生活的生氣勃勃、充滿活力與民主氣氛、科學傳統,為他打下厚實的知識基礎,北大歷史悠久的愛國主義傳統對他的思想熏陶,給了他安身立命之地,這是季老的「神」所在,也是他自己最看重的。聚焦北大清華的風范,可以了解季老思想的鑄煉和神髓,因此作者說「清華其神,北大其魂」是解讀季羨林的鑰匙。(4分,從北大、清華兩角度談對季老的影響,各2分) 分析評判一個人要把握其思想精髓,不僅看到其學識、性情,更要站在國家民族的高度評判其人生價值。(2分,結合文本和現實談,言之有理即可)



22.

(1)好,我們一起研究吧,我也不一定能夠解出來。(2分,能夠表現出「謙虛」給1分,語句通順給1分)

(2)好的,不過我現在正忙著,等到下課可以嗎?(2分,能夠表現出「現在沒時間」給1分,語句通順給1分)

(3)對不起,我也不一定能夠解出來,您還是下課後請教老師吧。(2分,能夠表現出「委婉地拒絕」給1分,語句通順給1分)

23.【說明】這道題目有幾個要求,第一個是先從三個節日中選擇其中一個節日來寫,第二個是寫描述性的文字而不是議論性、說明性的文字,第三個是所寫的內容要具有該節日的獨特特點,不能隨便寫一個情景,第四個是要最少使用兩種修辭手法。

評分的標準是,如果整段話都不是或者大部分都不是描述性的文字,那麼就判為0分。基本上是描述性的文字,得1分,略有一兩句議論、說明等,不扣分。所寫的內容與能夠反映節日特點得1分。有使用最少兩種修辭手法得1分。餘下3分,主要看語言表達是否通順和生動上。整段話語言通順就可以給2分,能夠做到描述有點生動就再給1分。



24.

【寫作指導】這幅漫畫的主題是諷刺中國家庭、學校、社會的恐嚇式的教育方式。可以從教育者、被教育者、旁觀者等不同的角度切入。可以選擇寫記敘文,寫自己或者他人經歷這樣的教育方式的感受、感悟;可以寫成議論文,對這樣的教育方式的形成、表現等作深入的探討、反思。只要不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就可以了。

作文評分標准參看模擬試題(一)參考答案部分的《作文等級評分標准》。

【參考譯文】

京城繁華市區,盜賊很多,行蹤詭秘,不容易徹底緝捕。趙尚書擔任臨安府尹時,有一賊每次在人家中作案後,一定用白粉在門壁上寫下「我來也」三字,雖然追捕很嚴,但還是久久捉拿不到。「我來也」的名聲,哄動了京城。大家不說捉賊,只說捉「我來也」。

一天,下屬押送一個賊犯來到,說他就是「我來也」。馬上送到監牢審訊,他一點也不承認,又沒有贓物可作證明,未能結案判其入獄。那人在拘禁期間,忽然偷偷地對牢卒說:「我固然經常作賊,但不是『我來也』,現在我知道自己無法逃脫了,只求你好好照看。我有白金若干,藏在保叔塔上某層某處,你可以去把它取回。」牢卒想塔上乃是遊人往來頻繁之地,(不可藏金),以為是戲弄他。賊人說:「別懷疑,只管去,那裡正作佛事,點燃塔燈一宿,逗留一整夜,就可以得到手了。」牢卒聽從了賊人的計謀,果然得到白金,非常高興。第二天清早進入監獄,牢卒偷偷地送酒肉給這賊人。過了幾天,賊人又對牢卒說;「我有東西一壇,放在侍郎橋某處水中,你可以再去取回。」牢卒說:「那裡人多,憑什麼取回?」賊人說:「教你家裡人,用籮筐裝著衣裳,到橋下去洗,偷偷地把壇子放進籮筐,再用衣裳蓋好,抬回就行了。」牢卒又聽從了他的話,這次得到的更多。第二天,牢卒又送酒食給賊人,加以慰勞。牢卒雖然很高興,但不知賊人是什麼意思。

一天晚上,已打二更。賊人低聲對牢卒說;「我想出去一會兒,四更以前趕回,決不連累你。」牢卒說:「不行!」賊人說:「我一定不連累你,即使我不回來,你因失掉囚犯,必然會受到罪責,而我送給你的,盡可以維持生活。假若你不聽從我,卻恐怕會有比這更悔恨的事情!」牢卒無可奈何,只得把他放走。牢卒坐下來等候,他正在憂慮煩惱之時,聽到房檐瓦響,賊人跳了下來,牢卒非常高興,重新給賊人加上鐐銬。剛天亮,開牢門,聽到某門張府報案說:「昨夜三更,被盜,丟失好多器物。賊人在府門上寫下『我來也』三字。」府尹拍著桌子說:「差點兒錯斷這個案子,怪不得他不承認。」只是以不應該犯夜禁,把在押的那個賊犯,打了一頓板子,驅逐出境了事。牢卒回到家裡,他老婆說:「我半夜裡聽見敲門,恐怕是你回來,趕忙起身開門,只見一人把兩個布袋丟在屋裡就走了,我於是把它藏起來。」牢卒打開一看,都是金銀器皿,才知道是張府被盜走的東西,又用它來賄賂牢卒,賊人竟因此逃脫性命。雖然以趙府尹的明察洞見,但還是猜不透賊人的奸滑,賊人真算得上狡黠了!牢卒於是以疾病為由辭職,從容地享樂終身。死後,兒子不能守業,把留下的財寶都花光了,才對別人說出這件事。

⑻ 廣東省2008年語文高考試題答案

鏈接地址在最下面……
------------------------------------------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參考答案(僅供參考)

1.D(A項分別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項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項yì/yì tī/tí mǒ/mā;D項pàn/bàn òu/shū sè/sài)

2.D(A扣人心弦:形容詩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動;B怨聲載道: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群眾普遍不滿。義無反顧: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不退縮回顧;怒形於色: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3.B(A「反而」使用不當;C「改善」缺賓語,在「缺乏」後缺增加「情況」;D句式雜糅,「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改為「都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或「都是靠電磁力來實現的」。

4.B(按總分結構排序。)

5.C(A應為「賑濟」;B應為「抓獲、扣留、收監」;D應為「高興地降服」)

6.A(A於是、就;趁機。B跟、同。介詞。C來、用來。連詞。D到。介詞。)

7.B(「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8.C(A「厲武將軍」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訪的官名。B文中「被皇帝賞識」並非因「蒙冤不會忍氣吞聲」,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D把「採納」誤解為「收集糧食等軍需品」。)

9.訪練兵簡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於撫納士眾 / 皆為致死 / 聞敦有不臣之心 / 訪恆切齒 / 敦雖懷逆謀 / 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翻譯(1)當時陶侃擔任閑官,周訪舉薦他做主簿的官職,與他結為好友,並把女兒嫁給陶侃的兒子陶瞻。

(2)人們往往有一些優點,很少不自己稱贊自己的,你的功勞那麼大,卻沒有說一句,這是為什麼呢?

10.(1)描述了木芙蓉開花的自然屬性。運用了擬人手法。

(2)呂詩著重描寫的是逍遙閑適,任由風吹雨打的形象;范詩寫的木芙蓉孤苦、心酸,處境凄涼,但作者並沒有把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閑適之士的豪邁與大度的形象,後者是在凄苦孤獨的環境中的樂觀者形象。

11(1)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2)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3)醉里挑燈看劍 沙場秋點兵

(4)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12.C、D(C項信息來源於第2段,「全靠讀者的思考與聯想來完成」與文中「在凝神注視梅花時,你可以將全副精神專注於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視一幅梅花畫似的,無暇思索它的意義或是它與其他事物的關系。這時你仍有所覺,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現的『意象』。這種『覺』就是克羅齊所說的『直覺』」不符;D項「而非艱苦思索的結果」與原文第4段中的靈感是「都常須經過艱苦思索……」相悖。評分標准:多選、錯選的不給分,只選一項且正確的給2分)

13.C(判斷此題主要來自第3段內容。A項「注意到了韻腳變化和重章疊唱的特點」,B項的「領悟到了詩人當時的志向與理想」,D項的「體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積淀」,都屬於「名理的知」。

14.正確。因為在欣賞詩歌的過程中,靠的是「直覺的知」,讀者要將全副精神專注於詩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覺中形成獨立自足的意象,那形成不了「詩的境界」。(主要信息來自於第4、5兩段。)

15.從「見」升華為「詩的境界」需要用「直覺」見出來,經過思考之後,豁然貫通,「詩的境界就會像靈光一現似的突現在眼前。

16.首先父親需要我替他送食物,我是父親的精神理解者和支持者,我還是父親理想的繼承者,所以孤獨的父親需要我。

17.母親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她對父親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親的行動後,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出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對於父親的舉動,她覺得羞辱。但對父親,她雖不理解,在物質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見她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

18.如果說「河的第三條岸」是「父親」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對「父親」的這種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首先是支持,表現在樂意跟隨父親一起上船;在父親需要的時候幫助你「偷」食物;當全家人都走了我還在默默地守護著父親,說「無論何時,我會踏上你的船,頂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為了追求而去,當父親接受你的提議後,我渾身戰栗,害怕極了,甚至「發瘋似的逃掉」,把父親看作是「另一個世界來的人」。

19.「從某種本質意義上說,我們不能聲稱自己取得了什麼進步」指的是生長和繁衍的技術基本沒有變。「我們在其他方面卻取得了進步」指的是我們從那一個古老的分子至今,我們真的已經走得很遠了。(抓住語句在段中的前後文去理解句子的含義。)

20.「慘淡經營」移用手法,把用於人的詞語用到細胞的演變上,生動形象。「讓進」一詞把分子演進過程用擬人化的手法表達出來,形象生動。「白搭」是口語化的語言,明白自然地把某些科學家的不出錯誤的研究加以諷刺。「玩意兒」也是口語化的語言,同樣清楚明白地說明了「完美無瑕的一模一樣的復本」的分子。(抓住科普小品的語言特點進行說明,可分為生動形象、口語化。)

21.「絕妙的錯誤」指的是DNA的演變過程,在不斷的「錯誤」中由單細胞生物逐漸形成不同的生物。之所以稱為「錯誤」是指演變過程中「每一個突變都是某種隨機的全然自發的意外」,比如「在進化路上的某處,核苷酸旁移,讓進了新成員;也可能還有病毒遷移進來,隨身帶來一些小小的異己的基因組;還有來自太陽或外層空間的輻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縫,於是就孕育出人類」這些錯誤。說錯誤是「絕妙」的主要是說這一個個的意外錯誤,才成就了今天的生物。所以標題取名為「絕妙的錯誤」。

22.第一方面:對知識的獲取滿足於感性的把握。第二方面:陰柔之風過盛,陽剛之氣不足。(或具有很強獵奇心理,對歷史缺乏興趣。)第三方面:滿足於傳統,忘記了開新。(或閱讀過於功利,影響年輕一代。)

23.可從小孩的角度也可從婦女(或媽媽)的角度,只要圍繞「情深」書寫,運用兩種以上的修辭方法,鮮明生動即可得滿分。

24.(略)

⑼ 2008年高考語文試卷廣東卷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參考答案(僅供參考)

1.D(A項分別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項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項yì/yì tī/tí mǒ/mā;D項pàn/bàn òu/shū sè/sài)

2.D(A扣人心弦:形容詩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動;B怨聲載道: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群眾普遍不滿。義無反顧: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不退縮回顧;怒形於色: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3.B(A「反而」使用不當;C「改善」缺賓語,在「缺乏」後缺增加「情況」;D句式雜糅,「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改為「都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或「都是靠電磁力來實現的」。

4.B(按總分結構排序。)

5.C(A應為「賑濟」;B應為「抓獲、扣留、收監」;D應為「高興地降服」)

6.A(A於是、就;趁機。B跟、同。介詞。C來、用來。連詞。D到。介詞。)

7.B(「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8.C(A「厲武將軍」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訪的官名。B文中「被皇帝賞識」並非因「蒙冤不會忍氣吞聲」,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D把「採納」誤解為「收集糧食等軍需品」。)

9.訪練兵簡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於撫納士眾 / 皆為致死 / 聞敦有不臣之心 / 訪恆切齒 / 敦雖懷逆謀 / 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翻譯(1)當時陶侃擔任閑官,周訪舉薦他做主簿的官職,與他結為好友,並把女兒嫁給陶侃的兒子陶瞻。

(2)人們往往有一些優點,很少不自己稱贊自己的,你的功勞那麼大,卻沒有說一句,這是為什麼呢?

10.(1)描述了木芙蓉開花的自然屬性。運用了擬人手法。

(2)呂詩著重描寫的是逍遙閑適,任由風吹雨打的形象;范詩寫的木芙蓉孤苦、心酸,處境凄涼,但作者並沒有把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閑適之士的豪邁與大度的形象,後者是在凄苦孤獨的環境中的樂觀者形象。

11(1)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2)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3)醉里挑燈看劍 沙場秋點兵

(4)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12.C、D(C項信息來源於第2段,「全靠讀者的思考與聯想來完成」與文中「在凝神注視梅花時,你可以將全副精神專注於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視一幅梅花畫似的,無暇思索它的意義或是它與其他事物的關系。這時你仍有所覺,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現的『意象』。這種『覺』就是克羅齊所說的『直覺』」不符;D項「而非艱苦思索的結果」與原文第4段中的靈感是「都常須經過艱苦思索……」相悖。評分標准:多選、錯選的不給分,只選一項且正確的給2分)

13.C(判斷此題主要來自第3段內容。A項「注意到了韻腳變化和重章疊唱的特點」,B項的「領悟到了詩人當時的志向與理想」,D項的「體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積淀」,都屬於「名理的知」。

14.正確。因為在欣賞詩歌的過程中,靠的是「直覺的知」,讀者要將全副精神專注於詩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覺中形成獨立自足的意象,那形成不了「詩的境界」。(主要信息來自於第4、5兩段。)

15.從「見」升華為「詩的境界」需要用「直覺」見出來,經過思考之後,豁然貫通,「詩的境界就會像靈光一現似的突現在眼前。

16.首先父親需要我替他送食物,我是父親的精神理解者和支持者,我還是父親理想的繼承者,所以孤獨的父親需要我。

17.母親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她對父親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親的行動後,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出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對於父親的舉動,她覺得羞辱。但對父親,她雖不理解,在物質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見她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

18.如果說「河的第三條岸」是「父親」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對「父親」的這種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首先是支持,表現在樂意跟隨父親一起上船;在父親需要的時候幫助你「偷」食物;當全家人都走了我還在默默地守護著父親,說「無論何時,我會踏上你的船,頂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為了追求而去,當父親接受你的提議後,我渾身戰栗,害怕極了,甚至「發瘋似的逃掉」,把父親看作是「另一個世界來的人」。

19.「從某種本質意義上說,我們不能聲稱自己取得了什麼進步」指的是生長和繁衍的技術基本沒有變。「我們在其他方面卻取得了進步」指的是我們從那一個古老的分子至今,我們真的已經走得很遠了。(抓住語句在段中的前後文去理解句子的含義。)

20.「慘淡經營」移用手法,把用於人的詞語用到細胞的演變上,生動形象。「讓進」一詞把分子演進過程用擬人化的手法表達出來,形象生動。「白搭」是口語化的語言,明白自然地把某些科學家的不出錯誤的研究加以諷刺。「玩意兒」也是口語化的語言,同樣清楚明白地說明了「完美無瑕的一模一樣的復本」的分子。(抓住科普小品的語言特點進行說明,可分為生動形象、口語化。)

21.「絕妙的錯誤」指的是DNA的演變過程,在不斷的「錯誤」中由單細胞生物逐漸形成不同的生物。之所以稱為「錯誤」是指演變過程中「每一個突變都是某種隨機的全然自發的意外」,比如「在進化路上的某處,核苷酸旁移,讓進了新成員;也可能還有病毒遷移進來,隨身帶來一些小小的異己的基因組;還有來自太陽或外層空間的輻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縫,於是就孕育出人類」這些錯誤。說錯誤是「絕妙」的主要是說這一個個的意外錯誤,才成就了今天的生物。所以標題取名為「絕妙的錯誤」。

22.第一方面:對知識的獲取滿足於感性的把握。第二方面:陰柔之風過盛,陽剛之氣不足。(或具有很強獵奇心理,對歷史缺乏興趣。)第三方面:滿足於傳統,忘記了開新。(或閱讀過於功利,影響年輕一代。)

23.可從小孩的角度也可從婦女(或媽媽)的角度,只要圍繞「情深」書寫,運用兩種以上的修辭方法,鮮明生動即可得滿分。

24.(略)

⑽ 2008年廣東高考語文試題閱讀

《河的第三條岸》是莊子式的寓言,用文學來傳達形而上的哲學觀念,傳達作者對世界、人生的看法。

而作者對於世界與人生的看法究竟是什麼?

這是一個多元的甚至沒有確切可能的答案——就像「河的第三條岸」。所有的猜解只是向「可能」接近,但沒有標准。

我猜解的可能性是:

1、等待

等待的最終結果等待的失敗和無法等待;等待的結果與付出的時間和代價無關;等待的結果與內心的期望的結果完全不同。

任賢齊唱「我等的船還不來」,如果用一生等待的船真的來了呢?發現,自己卻只是葉公好龍一場?劉德華在《十面埋伏》對章子怡說:.「三年來,我無時無刻都在想念你。」還說:.「我等了你三年,比不上他陪你三天。」

2、逃離

逃離了現場逃離了世俗流放了心。

盡職、本分、坦白——意味著責任、堅守與誠實,這是最高美德。然而,最高美德在沒有激情的世俗中開始無奈,繼而,絕望,以至冷酷到底,沒有親情可以感動他,沒有世俗可以約束帶他。逃離就意味著決裂。

其實,「我」一直沒有理解父親,就算理解了父親,也沒有父親那種毅然決然的勇氣。

最後,當「我」面臨生老病死的困惑的時候,曾經想「頂上父親的位置」,然而,最終的「我」並沒有踏上那隻船。

3、堅忍

在女性的愛的內涵中,堅忍是最大的「愛的美德」之一。

母親背著一個家庭的生活;母親在無法改變父親離開時只是臉色蒼白,那是絕望——想起薛寶釵看著賈寶玉去考科舉時的模樣;母親的帶著羞辱的輿論中保持鎮定;母親除了承擔家庭的生活壓力與社會的輿論壓力,還須要給一個不可能上岸的丈夫准備糧食;母親最後走了。

母親是現實的勇者;父親是精神的勇者;而我,對精神家園的守望最後幻滅成了無盡的恐懼……

閱讀全文

與2008年廣東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