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的古文有哪些
古文:第十課:晏子使楚.
第十三課:人琴俱亡.
第十六課:小石潭記.
第十七課:記承天寺游.
第二十五課:治水必躬親
『貳』 蘇教版必修三試卷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期末考試試卷
一 基礎知識(每題2分)
1 下列句中加點字讀音全對的一項是( )
A.盎然àng 鏗鏘kēng 厄運è 命運多舛jié
B.窒息zhì 罡風gāng 繾綣juǎn 荒誕不經dàn
C.孟陬zōu 溷藩hùn 逡巡 qūn 煢煢孑立qióng
D.孱頭 chàn 黜惡chù 佝僂 jù 雲蒸霞蔚wèi
2 下列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愧怍 賒賬 遐思 殘羹冷灸
B.鳳願 壅蔽 寒暄 萬薈爭榮
C.灰燼 庇護 笑渦 徇私忘法
D.齏粉 砂礫 蹙眉 計日程功
3 下列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一個人要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B.每次小組討論會,他都是先入為主地發言,並虛心聽取大家的意見。
C.新產品的試驗已經到了關鍵階段,希望大家盡心盡力,因為功敗垂成就在此一舉。
D.珠寶專賣店裡的櫃台里,各種各樣的名貴寶石俯拾皆是,吸引了眾多顧客。
4 使上下文銜接最好的一組是( )
我爬了一段崎嶇的山路,便看見一片竹樓________________ 原來已經到了翠竹岩苗寨了。
A.亮著燈火的樓上,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編著竹笠
B.樓上亮著燈火,編著竹笠的苗家姑娘三五成群
C.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亮著燈火的樓上編著竹笠
D 樓上亮著燈火,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編著竹笠
5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在座談會上,五個少數民族的人大代表都作了熱情洋溢的發言。
B.各級黨政幹部能不能將「三個代表」牢記在心上,是決定黨的事業成敗與否的關鍵。
C.網際網路作為一種傳媒,可以在世界范圍內使各地的人們憑網路共享同樣的信息。
D.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的反動行徑,對於曾經飽受侵略戰爭的禍患的撰稿人們和其他亞洲國家人民是不能容忍的。
二 古文閱讀
嗟乎!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於天下,卒以吳郡之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於猝發。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觀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而又有剪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於朝廷,贈謚褒美,顯榮於身後;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於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故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
6、加點字與「不能容於遠近」中的「遠近」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禍患常積於忽微
B素善留侯張良
C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D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7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於朝廷
B失其所與,不知
C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
D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8、加點字與「安能屈豪傑之流」中的「屈」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
B.項伯殺人,臣活之。
C.籍吏民,封府庫。
D.荊人慾襲宋,使人先表雍水。
9、 下列句中不是名詞作狀語的一項是( )
A.人皆得以隸使之 B.故擇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C.項伯亦拔劍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D.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0、下列加點詞語的文言意義與現代意義比較接近的一項是( )
A.非常之謀難於猝發 B.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
C.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 D.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11、與「贈謚褒美,顯容於身後」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B.亞父者,范增也
C.大王來何操?
D.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三、翻譯 (4分)
1、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四、填空題(6分)
1、有善始者實繁 。
2、憂勞可以興國 。
3、今兩虎共斗,其勢不懼生,吾所以為此者 。
五、古詩鑒賞(6分)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渾羅帳。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關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1、本詞寫了人生的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的特點是,少年:_______中年:_____________老年:_____________。
2、分析「聽雨」這一意象在詞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現代文閱讀(13分)
在小時候,每當冬夜,我們一家人圍著大圓桌吃飯。我經常坐在祖母身旁,祖母總是摸著我的頭說:「感謝老天爺賞給我們飯吃。記住!飯碗里一粒米都不許剩,要是糟蹋糧食,老天爺就不給我們飯吃!」
剛上小學的我,正念一些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課文。我的學校就是從前的關帝廟,我的書桌就是供桌。我曾給周倉戴上眼鏡,給關平畫上鬍子。祖母的話,老天爺什麼的,我覺得既多餘,又落伍的。
不過,我卻很尊敬我的祖母,因為這飯確實是他們掙來的,這家確實是他們建立起來的。我感謝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謝渺茫的老天爺。
祖父長年在風雨里辛苦,祖母每天在茶飯里辛苦,他們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撿起田中的麥子,為什麼卻要感謝天呢?我,一個孩子,混吃混喝,我為什麼不感謝老天爺?——這個問題,在我心裡一直是個謎。
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頓瀏覽愛因斯坦的《我所看到的世界》,才得到一種新的體會。
我在讀這本書時,看到了愛因斯坦對謝天的看法。比如在與原子始祖波爾的爭辯中,愛因斯坦不忘贊美波爾;在數學大師勞倫茲的記念會上,他謙卑的致詞更使人動容。我忽然發現愛因斯坦想盡量給人一種印象,即「相對論」不是甲發明的就是乙發明的,好像與愛因斯坦不相干一樣。就連在《相對論》書中,愛因斯坦也忽然會天外飛來一筆:「這如不是勞倫茲,就不能出相對論!」像愛氏這樣不居功的態度實在是史冊上少見的。愛因斯坦感謝了這位,感謝了那位,感謝了古人,感謝了今天,就是不提他自己。
我就想,為什麼立功者不居功?像愛因斯坦之於「相對論」,像我祖母之於我家。
幾年來我到處奔波,掙了幾碗飯吃,作了一些研究,寫了幾篇學術文章,真正做了點事以後,才有了一種新的覺悟,即是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自於己者太少。因為要感謝的人太多,就感謝天吧。無論什麼事,也需要先人的遺愛和遺產,眾人的支持與合作,機會的等候和到來,這些缺一不可。越是真正做過一點事,越是感受到自己貢獻的渺小。
於是,創業的人都會自然的想到上天,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想到自己。
1.「謝天」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思想的一部份。根據文意,說明它的內涵:
2.作者對「謝天」思想的領悟經歷了幾次嬗變。根據文意,分四點對此概括說明。
3.愛因斯坦是世界公認的科學家,但在作者眼中,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根據文意簡要回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A.這篇課文開篇敘述童年往事,旨在引發對祖母的深切懷念。
B.全文以「謝天」為線索,採用先分後總的結構,逐層拓展全文主旨。
C.第四段「在我心裡一直是個謎」一句中的「謎」指辛苦勤學者謝天,混吃混喝者不謝天,令人費解。
D.「給周倉戴上眼鏡,給關平畫上鬍子」,表現了我對偶像的嘲弄,也為下文覺得祖母的話「既多餘,又落伍」作鋪墊。
E.第五、六段寫作者「瀏覽」愛因斯坦《我看到的世界》的感受,既解了上文之「謎」,又引發了下文對主題的升華。
七、語言運用與表達(每題3分)
仿句(要求:字句通順,內容健康,有一定的情趣或道理)
1) 一個「朋」字兩個「月」,一個月在水底,一個月在樹巔。樹巔月也是水底月,水底月也是樹巔月。
2) 有米也是糧,無米也是良,去掉糧邊米,加女變為娘,一娘養九子,九子敬親娘。
「五一」節快到了,請給你的父母、老師、同學分別發一條簡訊息(不得出現真實姓名)
父母:
老師:
同學:
八、作文(40分)
有位書法家對一個用廢報紙練字的人說:「如果你用最好的紙來練,你可能會寫得更好。」那人很奇怪的問其原因,書法家笑了笑,提起筆寫了一個字——逼。那人頓悟:這是讓他借紙逼迫自己寫好字。
西方有這樣一則諺語:「如果你想翻牆,請先把帽子扔過去。」
你同意書法家的觀點嗎?請聯系你的所見所聞,寫一篇不少於八百字的作文。體裁不限,題目自擬。
參考答案
一、二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D
A
D
C
B
D
B
B
C
D
三、翻譯
1、唉!魏忠賢的這場禍亂,士大夫們能夠不改變他們志向的,天下這么大,有幾個人呢?(「易」沒有譯出,扣1分)
2、怎麼能夠使豪傑之流屈身,在墓道上握住手腕,抒發他們作為有志之士的悲哀呢?(「屈」沒有譯出,扣1分)
四、填空題
1、有山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3、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_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五、詩詞賞析
1、少年:歡樂甜蜜,無憂無慮。中年:奔波漂泊,憂悶愁苦。老年:孤獨凄涼,心灰意冷。
2、分析「聽雨」這一意象的作用:串聯人生的三個片段,「聽雨」貫穿全文,起到「綵線穿珠」的作用,使文章線索分明,層次清楚。(3分)
六、現代文閱讀
1、「謝天」的內涵:一個人不論他作出多大的成就,得之於人者太多,出自於己者太少,需要感謝的人多了,就只得感謝天。(3分)
2、「謝天」的領悟:(4分)
1)孩童時不屑一顧; 2)將自己與祖父母對比後,覺得不解;
3)前年,初步領悟; 4)自己做了一些成績後,參透真諦。
3、愛因斯坦是一位待人謙和,從不居功自傲的人。(2分)
4、C、E(A旨在引出謝天的話題,B全文採用的是逐層深入的結構,C表現了我的幼稚無知)(4分)
七、語言運用與表達
仿寫(要求:字句通順,編排合理,內容健康,有一定的情趣或道理)
『叄』 蘇教語文必修三必背篇目
我也是蘇教的
母愛 青春 選擇
我們老師說這是必須背的
『肆』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所有古文的知識點
一、文言文字詞。
1、通假字(例)
肇錫余以嘉名(同「賜」)
扈江離與辟芷兮(同「僻」)
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同「搢」,插。)
幾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主辱,臣死有餘僇(同「戮」,罪)
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過,僅僅;同「又」)
獨五人之皦皦 (同「皎皎」,光明顯耀的樣子)
斂貲財以送其行(同「資」)
亦曷故哉(同「何」,疑問代詞)
共其乏困(同「供」,供給)
夫晉,何厭之有(同「饜」,滿足)
秦伯說,與鄭人盟(同「悅」,高興)
失其所與,不知(同「智」,明智)
肉袒伏斧質(同「鑕」,承斧的砧板)
可予不(同「否」)
拜送書於庭(同「廷」,朝堂)
召有司案圖(同「按」)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同「佯」,假裝)
設九賓於廷(同「儐」)
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同「穆」)
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同「熟」,仔細)
請奏盆缻秦王(同「缶」)
距關,毋內諸侯(同「拒」,據守;同「納」,納入)
要項伯(同「邀」,邀請)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違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同「早」,早上)
令將軍與臣有郤(同「隙」,隔閡,嫌隙)
因擊沛公於坐(同「座」,座位)
拔劍切而啗之(同「啖」,吃)
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絲毫)
涇流之大(同「徑」,直)
不辯牛馬(同「辨」,分辨、辨別)
其不仁茲甚(同「滋」,更加)
2、一詞多義(例)
間:
得間奔真州(機會)
出沒於長淮間(之間)
間以詩記所遭(間或,有時候)
間至趙矣(抄小路)
度:
予自度不得脫(估計)
付之度外(考慮)
發:
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拿出)
非常之謀難於猝發(發動)
而又有減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頭發)
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抒發)
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發送)
徒:
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類人)
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空,徒然)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僅僅)
拜:
拜為上卿(授予官職)
拜送書於庭(叩拜)
見:
徒見欺(被)
於是王召見(接見)
我見相如(看見,遇見)
不見水端(看見)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被)
計:
計未定(計策)
竊計欲亡走燕(打算)
臣從其計(主意)
廉頗藺相如計曰(商量,商議)
故:
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所以)
故遣將守關者(特意)
君安與項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如:
不如因善遇之(及,比得上)
沛公起如廁(往,去)
意: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料想)
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圖)
舉:
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舉起)
殺人如不能舉(盡)
謝: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道歉,謝罪)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感謝)
乃令張良留謝(兼有道歉和告辭之意)
若:
望洋向若而嘆(海神名,北海若)
以為莫己若者(比得上)
聞:
聞道百(聽見)
且夫吾嘗聞(聽見,聽說)
少仲尼之聞(見聞,學識)
始: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
始吾弗信(開始)
幸:
而君幸於趙王(寵幸)
則幸得脫矣(僥幸)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不幸短命死矣(幸運)
始皇帝幸梁山宮(特指皇帝到某處去)
負:
寧許以負秦曲(使……擔負)
負其強(倚仗)
決負約不償城(違背)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辜負)
肉袒負荊(背負)
引: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引趙使者藺相如(延請)
引車避匿(調轉)
秦軍引而去(避開)
引酒且飲(拿)
所以:
而法其所以為法(……的依據)
此其所以敗也(……的原因)
以:
即除逆閹廢祠之址以葬之(連詞,表目的)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介詞,表憑借)
於是乘其厲聲以呵(連詞,表修飾)
中丞匿於溷藩以免(連詞,相當於「而」,表承接)
『伍』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必背篇目 急
《指南錄後序》、《五人墓碑記》、《離騷》、《諫太宗十思疏》、《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鴻門宴》
『陸』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書本課後積累與應用中文言文的背誦要求。
蘇教版普通高中語文實驗教科書必修三第一專題:祖國土 一、江山多嬌內容目標1.引導學生感受祖國美,了解人與祖國之間不可分割的關聯,懂得愛國情感是人類普遍的情感。 2.了解祖國的文化內涵,認識祖國對個體的意義以及自身對國家所應承擔的責任,激發愛國之情。 3.進一步認識散文的文體特徵,感受散文寫景狀物的特點以及運用多種表現手法的表達效果。 學習要求1.能掌握知人論世的讀書方法,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作家的身世以及寫作的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學會結合有關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 2.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尤其要注意揣摩文中的關鍵語句去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注意分析藝術手法,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3.研習《祖國山川頌》,了解「頌」這一傳統表現手法的特點,理解祖國的含義及人與祖國之間無法割捨的關系的原因;研習《長江三峽》,能夠把握文章藉助景物描寫抒發的愛國情懷,掌握文章抓住景物特徵的寫作手法;研習《肖邦故園》,能理解肖邦的音樂與故鄉、祖國的關系,感受肖邦的愛國情懷,把握祖國與個體之間的雙向意義。 4.能有感情地朗讀文章,選擇一定的朗讀技巧,傳達出景色的意境與韻味,准確表達出文章對祖國的贊美和摯愛。5.積累整理下列詞語:燒灼 盎然 一瀉千里 層巒疊嶂 吟哦 遐想 臉頰 漣漪 斑斕 晨曦 蹣跚 頹然 縈回 丘壑 澎湃 雲蒸霞蔚 荒誕不經 庇護 滄桑 伶仃 夙願 通衢 繾綣 多舛 寥寥 有條不紊 簌簌 剔透 婆娑 教學建議 本專題在研習方案的設計中突出了「知人論世」的讀書方法,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穿插對這一方法的介紹,要求學生課前查找作品所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並指導學生結合這些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本板塊由3篇散文組成,在研習中可在以往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鑒賞散文的一般方法解讀文本。例如要注意感受形象,體會景物的特點和作者的感情;要注意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要注意多種表現手法運用,體會其藝術表現力;閱讀中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等等。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積極的鑒賞態度,引導學生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心靈。《肖邦故園》是一篇將文學與音樂結合得非常完美的作品,教師可將肖邦的音樂引進課堂,通過對音樂的欣賞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欣賞肖邦音樂需要一定的音樂欣賞常識,教師可作適當的指導,也可以和音樂欣賞課結合起來。教學中還可將音樂與文學文本結合起來,看看作家是通過豐富生動的藝術形象去再現音樂、傳達音樂的效果的。只是這里的音樂鑒賞,不是純粹的音樂欣賞,而應著眼於本專題的人文內涵,教學中應要求學生將音樂形象、作品主題以及審美感受用口頭或書面的方式表達出來,重點還是落實在語文上。本板塊的3篇散文都是比較典型的朗讀材料,教學中可以以朗讀為主要手段,引導學生通過揣摩朗讀的輕重緩急,把握文本的思想內容;亦可在文本研習的基礎上,用朗讀把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恰當地達出來。 ※二、頌歌的變奏內容目標1.引導學生理解詩人對祖國的十分復雜的思想感情,把握含有深深的悲劇感與憂患意識的愛國主義情懷,了解人和祖國關系的豐富性。2.體會個體面對國家貧窮、腐敗或自身遭受厄運時的種種情懷與對祖國繁榮進步的熱切期望,認識自身對國家所應承擔的責任。3.與前一板塊比較,理解本板塊這種「變奏」的頌歌的特點,這是一種更深層的愛國情懷。 學習要求1.能掌握知人論世的讀書方法,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作家的身世以及寫作的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並學會結合這些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 2.能在以往學習積累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詩歌的文體特徵,通過分析意象的特點和象徵義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 3.能根據對作品的理解,設計朗誦方案,用流暢的普通話表達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理解、感受。4.從4首詩中選擇2首背誦。5.積累整理下列詞語:迸濺 罡風 擎火 噩夢 頹垣 荒冢 載負 傾瀉 詛咒 瘦瘠 疲憊 纖繩 簇新 緋紅 蹂躪 齏粉 沙礫 教學建議本板塊的四首詩歌,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十分復雜的思想感情,教師應圍繞這一復雜的感情組織學生研習探討,讓學生明白,不僅僅要用美好的語言歌頌祖國,還要感受到祖國的苦難,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這是一種更崇高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這種復雜的情感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要做好鋪墊,把握好分寸。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和詩人的經歷、思想、創作的動機及作品的社會影響,是解讀這組詩歌的前提,課前可讓學生從「知人論世」的角度主動收集資料。具體研習時可抓住作品中象徵祖國「貧窮」與「悲哀」的意象,分析這些意象在表現現實和反映詩人情感方面的作用。在對文本研習的基礎上,教師要注意整合本板塊的內容,探討「變奏」在意象和思想感情上與「頌」的區別,以引導學生把零散的、感性的認識升華提煉,形成對本板塊內涵的理性思考。 本板塊的學習要注重朗讀的訓練,可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設計朗讀方案,要求用一定的朗讀技巧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感受,並對朗讀進行評價和修正。 本專題寫作實踐文體上都是散文,教師應指導學生注意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寫作中既要彰顯個性,表現真情實感,又要注意在行文中由一線貫通,有章可循。在寫作之前可要求學生收集相關材料,指導學生結合具體的給定的情境進一步理解本專題的人文內涵,並要求學生將自己的理解、情感與收集的材料結合起來。 第二專題 :號角,為你長鳴一、殉道者之歌內容目標1.了解偉大人物為信仰和理想無私奮斗的精神,了解這些思想先驅的偉大的人格和高尚的操守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2.准確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偉大人物高尚的人格操守,認識人的尊嚴和崇高,培養良好的個人品格,樹立進步的人生追求。3.了解政治抒情詩的特點,並能結合時代背景特點,體會3首詩的不同的基調。 學習要求1.能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把握人和時代的關系,了解偉大人物的精神境界和人格理想,說出自己對崇高人格的認識。2.能從作品的語言入手,把握《離騷》中「香草美人」的寓意,感受屈原在厄運中堅持高潔的志向和獨立人格的可貴;感受《致西伯利亞的囚徒》中體現出來的戰斗者的豪情和必勝的信念;理解《啊,船長,我的船長喲!》中「船長」、「港口」等意象的象徵意義,在誦讀中體會人稱轉換對於表達思想感情的意義,感受詩歌的悲壯基調。3.能了解屈原、普希金、惠特曼關於詩歌創作的知識。4.能用恰當的語調有感情地誦讀詩歌,表現人物的精神追求和詩人的敬慕之情。5.背誦《離騷》的名句,摘錄並背誦本板塊文本中體現人物高尚情操的精彩優美的詩句。6.積累整理下列詞語:後裔 騏驥 枷鎖 潛藏 旌旗 脈搏 殷切 教學建議本板塊由1首古詩節選和2首外國詩歌組成,都是經典文本,研習前要引導學生收集資料,了解作者及作品人物的生活背景與人生選擇的關系。具體研習時,要緊扣住具體詩句品讀揣摩,要透過詩句的字面意義,發現詩人的內心世界。《離騷》的閱讀障礙較多,文字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應盡量讓學生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可以向學生介紹《離騷》的基本知識和詩人生平,要求藉助工具書嘗試翻譯,以便於深入探討文本內涵。基礎比較薄弱的教學班,可以多用些時間幫助學生疏通詩文,給學生印發節選部分譯文,降低理解文本的難度。研習活動要和誦讀結合起來,可以組織學生探討誦讀的要領和技巧,確定每首詩誦讀的基調,以加深對作品豐富內涵的理解,准確表達作者的情感。誦讀《離騷》,應表現出詩人的豪邁自信;誦讀《致西伯利亞囚徒》,應表現出詩人對戰友同志的懷念和鼓舞;誦讀《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應表現出對死去的領袖的悲痛和崇敬懷念之情。 二、烈士的抉擇 內容目標1.了解古代傑出人物在民族存亡之際、正義與邪惡的斗爭中捨生取義的精神。2.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的價值取向,樹立進步的人生觀。 3.學習綜合運用記敘、議論和抒情的藝術手法。 學習要求1.能根據《指南錄後序》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體會作者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貞不屈的愛國情懷。領會文章詳略得當的特點及作用。 2.結合作品的有關背景材料研習《五人墓碑記》,能夠領會五人「激於義而死」的意義和價值,探討文章的對比手法對表現主旨的作用。3.兩文都在敘述的基礎上發議論,能比較其敘述和議論的特點。4.熟讀《指南錄後序》第4段,背誦《五人墓碑記》第5、6兩段。 5.整理文中古今異義的詞語和詞類活用的現象,積累「除」、「易」、「暴」等文言實詞和「以」、「於」、「而」、「若」、「所」、「為」、「焉」等文言虛詞,能把文中關鍵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教學建議教學這兩篇文言文,應該「文」「言」並重。 「言」是把握「文」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可指導學生充分預習,一方面查閱參考資料,了解作品的背景,一方面藉助工具書嘗試翻譯,做到基本通順,並要求學生畫出在預習中不能解決的詞句,對文章內容質疑,以備在課堂上交流和討論。在理解讀懂文本的基礎上,應從語言入手,抓住關鍵的語句和段落,落實「文」的內涵。教學中以這些內容為「鑰匙」,圍繞人物的精神品質和崇高的人格設計問題組織探討,准確地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他們的價值取向。還要探討兩篇文章的表現手法,加深對「文」的理解。例如,探討《指南錄後序》第4段中連用22個「死」的敘述,與後文議論的關系,感受作者出生入死、以國家存亡為己任的熾熱情感;探討《五人墓碑記》中多角度的對比手法的運用,感受五義士的「死義」精神。兩文還都在敘述的基礎上發議論,可以比較其敘述和議論的特點,體會從文章主旨出發,綜合運用多種寫作手法的必要性。學習本板塊,仍要加強誦讀,在誦讀中加深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學完本板塊,應要求學生對相關的文言知識進行分類整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底層的光芒 內容目標1.了解底層社會人物恪守道德准則,維護社會公正的品格,認識他們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2.關注底層社會狀況,了解不同階層的人物在特定時代所表現出的不同人格追求,從他們的人生追求和價值選擇中,認識人的尊嚴和崇高。3.學習從人物活動中選取有價值的材料,以恰當的形式表現人物的寫法。 學習要求1.結合特殊的時代背景研習《品質》《老王》,感受格斯拉在工業革命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恪守職業道德,寧可餓死也不肯偷工減料的高尚品質;感受老王在「文革」動亂時期一如既往地關照楊絳夫婦的可貴品質。 2.能從新的視角評價生活中的平凡人,在完善自我人格方面有新的認識。 3.了解不同文體、不同風格在表現共同主題時的不同表達方式。 4.學會從人物活動中選取最有價值的材料,以恰當的形式去表現人物的品格和性格。 5.積累整理下列詞語:櫥窗 羞怯 鬈曲 賒帳 荒唐 趿拉 蹙眉 時髦 壟斷 褶皺 窺視 惶恐 取締 傴僂 陰翳 愧怍 攥緊 教學建議本板塊為選學內容,2篇文章《品質》和《老王》內容都比較淺顯,可以安排課外自讀。閱讀時可要求學生勾畫重要的語句,注意作者的選材和立意,關注作者的時代環境和人物的社會地位,以人物形象和人物品格的研習中心,分析格斯拉和老王身上的「不變」:格斯拉不肯在市場大勢發生變化時和其他人一樣粗製濫造、渾水摸魚,而車夫老王在「文革」動亂時期一如既往地關照楊絳夫婦。是什麼原因使他們「不變」?引導學生結合人物所處的特定的時代背景,感受他們身上堅忍的道德力量和閃光的品格。要引導學生關注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感情傾向。兩篇文章都能關注底層勞動者的生存境況,作者的筆觸也都表現了悲天憫人的情懷。2篇文章文體不同,要注意研究寫作方法的異同。 寫作實踐本專題的寫作活動,可圍繞三個目標實施教學:1.學會感動,學會思考,提高對人生的認識;學寫文本人物評傳,掌握敘述、議論相結合的手法。2.綜合運用敘述議論手法,自由表達心靈感動和獨立思考。可以充分利用教科書的文本資源,啟發學生從教科書中汲取寫作營養,借鑒學習寫作方法。比如,《品質》和《老王》,就為「在底層」這個話題的記敘類寫法提供了借鑒的文本。3.《致西伯利亞的囚徒》、《啊,船長,我的船長喲》可以啟發我們如何抓住心靈的爆破點,走進人物,走進人物的內心;而《五人墓碑記》敘議框架適當變形則可以為「在底層」或「走近×××」提供可以參考的某種寫作範式。 第三專題:文明的對話一、審視傳統內容目標 1.了解傳統的內涵、本質意義,理解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的區別和聯系,理解文化傳統的兩重屬性。2.懂得怎樣正確對待傳統,明白文明對話的作用。3.了解典範的議論文關於論點、論據、論證的基本知識。 學習要求1.能通過尋找中心句的方法快速找出文章的觀點和相關的材料,歸納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論證結構和行文思路。2.能夠根據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生活體驗形成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評價。 3.了解學術論文嚴密性的特點,體會在保持學術研究嚴肅性的前提下既有文采又通俗的語言表述風格。 4.能夠了解正反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等論證方法的作用,學習運用這些論證方法以提高議論文閱讀和寫作能力。5.積累整理下列詞語:媲美 抱殘守缺 明日黃花 事過境遷 曇花一現 褒貶 威懾 銷聲匿跡 不堪設想 攻訐 鉗制 污垢 蛻除 得逞 有史可稽教學建議本板塊是論說有關文明對話的一些基礎性問題,其內容統攝整個專題。這是一篇學術論文,是比較典範的議論文。為了避免議論文學習的單調,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探討問題的情境。在學習文本以前,可以先讓學生談談對於傳統、傳統文化、文化傳統等概念的理解,用簡要的文字記下來,與學習以後的認識進行比較。在把握文本的基本內容後再進行研討,畫出每一部分乃至每一段的重要句子,找出關鍵的概念,進而探討它們的具體內涵。本文涉及的問題比較多,教學時要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本文的中心論題是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關系以及如何正確地看待傳統,可以結合「問題探討」的第2題,進行比較深入的探討。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注意文本論說了什麼,還要注意它是怎麼論說的,為什麼這樣論說具有徵服人的邏輯力量。結合文本的研習,讓學生逐漸掌握議論文閱讀和寫作的基本方法。 二、碰撞與融合內容目標1.了解華夏文明的地位以及其在促進世界文明發展中所起的作用。2.理解文明對話的作用、必然性,了解自覺地成功地進行文明對話的方法和途徑。3.掌握比較論證的方法和運用。 學習要求1.了解《發明與發現的國家》是怎樣評價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的成就和貢獻的,以及作者作出這樣評價的指導思想。2.能結合《麥當勞中的中國文化表達》,了解外來文明的本土化過程並做出評價。3.能夠為2篇文章提煉關鍵詞,並寫出內容提要。4.能夠說出比較論證的方法在論證過程中的作用。5.積累整理下列詞語:奠定 遮蔽 並駕齊驅 回溯 左右逢源 近在咫尺 歇斯底里 呵責 摒除 庶幾 癖好 勸誡 訓喻 盛饌 教學建議本板塊的兩篇文章難易程度不一,其中《發明與發現的國家》思辨性較強,有比較嚴密的推導過程,具有一定的難度。《麥當勞中的中國文化表達》由事及理,推導過程一目瞭然。教學中可把重點放在前一篇。可以從文本出發,抓住文章的關鍵語句,理解作者公正地對待每一種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懷,認識文化交流的雙向性,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融合等問題。探討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領會文本所要表述的核心理念。《發明與發現的國家》作者肯定中國古代、中古時期科學技術所取得的成就,一是尊重事實,一是作者的人道主義情懷。前者揭示了作者科學哲學的思想基礎,後者揭示了作者的人生信念,也就是一位科學家對於文明交流與文明對話的理解。《麥當勞中的中國文化表達》,著眼於說明文化交流是雙向的,是相互滲透的、相互影響的、相互融合的;這樣的過程常常是不自覺的,自然而然的。還要關注文章的論證技巧,如《發明與發現的國家》從反駁引出正面的論述,而《麥當勞中的中國文化表達》由事及理,把問題上升到理論高度來認識的方法,等等。為了增強學生探討的興趣,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適當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如,李約瑟的事跡、中國古代和中古的科學技術成就、麥當勞的美式快餐店等等。 三、拿來與拒絕內容目標1.了解要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要有選擇地接受外來文化,懂得文明對話中必須具有自主意識,要有「拿來」的勇氣和魄力。2.了解雜文的行文特點和語言風格。 3.了解比喻論證的用法和作用。 學習要求1.結合《拿來主義》的創作背景,理解「拿來主義」的內涵,了解魯迅在對待文化遺產問題上的態度。2.結合《吉訶德的時代》,從文化源頭上了解中國固有文化阻礙社會前進、蒙騙群眾的成分;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對傳統文化的認識。3.領會文章是怎樣用比喻論證的方法闡明道理的。4.積累整理下列詞語:禮尚往來 殘羹冷炙 自詡 冠冕 腦髓 孱頭 國粹 徘徊 典籍 劫富濟貧 教學建議魯迅的《拿來主義》是論述跨文化交流與文化繼承的經典文本,用的是雜文體,並非正面闡釋自己的主張,學生把握起來有難度,教學中可突出與專題內涵有關的內容,突出重點,淡化一些與中心關系不甚密切的部分,例如旁敲側擊抨擊當時國民黨政府的內容。學習《吉訶德的時代》,要注意解釋西方武士道和中國武俠的相似點,他們得以產生和存在的共同的文化土壤,認識我們民族文化中某些負面東西的腐蝕作用。在學習兩篇文章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雜文的特點。它是議論文的一種,是形象化的政論,往往針對當前的事件而發,是一種形象化的政論,表現手法相當靈活。兩篇文章語言上有共同點,都運用了反語、幽默、諷刺的手法。 寫作實踐本專題的寫作重點是獲取和處理信息,主要訓練議論文的寫作。1.教學中,可以根據本專題的文本梳理典範議論文的結構特點,論點、論據、論證一般要求和三者之間的邏輯關系。特別要注意論點和論據之間必然的邏輯關系;2.學會擬寫分論點,豐富議論文論證的層次。3.寫作前可以組織學生圍繞給定的情境和話題進行探討,激活思維。鼓勵學生在互聯網上搜索資料,在眾多信息裡面進行篩選,進而再生成和創造信息。 第四專題:尋覓文言津梁一、因聲求氣內容目標1.感受我們民族精神的博大精深、民族智慧的高超和民族語文的美妙。 2.引導學生學會文言文的誦讀。3.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並做出自己的評價。 學習要求1.能在反復的誦讀中,感受燭之武機智勇敢地說服秦王,救國家於危難,體現出的拳拳愛國心,感受魏徵以誠懇的奏疏彰顯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2.能根據作品的不同的文體特點、語言特色進行誦讀,能夠讀出平靜的敘述,激昂的議論,抑揚頓挫的感慨。3.能從字音、停頓、語氣語調、表情達意等方面總結歸納文言文誦讀的基本方法。4.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的詞語和詞類活用的現象,能把文中關鍵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教學建議本板塊的重點是「誦讀」。教學中應加強誦讀的指導,以「讀」為重點,以「讀」為主線,以「讀」作為理解感受文本內容的主要手段。課堂中應保證學生讀的時間,指導讀的方法,使學生了解文言文誦讀的要求、特點和方法,使讀的能力有顯著的提高。誦讀中,要引導學生注意兩篇文章文體不同,語言風格也各有特點:一以記敘描寫為主,一以議論為主;一以人物對話和以散句為主,一以整句為主,糅合散句;一是比較平靜的敘述,一是激昂的議論。《燭之武退秦師》是一篇敘事文章,全文以對話為主,誦讀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對話的誦讀。佚之狐和鄭伯,鄭伯和燭之武之間的對話,應注意虛詞的處理,准確表現人物的個性和身份特點。燭之武對秦伯說的一段話,措辭委婉謹慎,但又有著很強的邏輯力量。誦讀時特別要注意說話的口吻和層次,口氣不可太強,不能咄咄逼人,但又不可軟弱無力;層次之間的停頓要分明,每一層的誦讀也應該有變化。而晉侯對子犯說的一段話,以整句為主,思維嚴密,頭腦冷靜,要讀得沉穩自如。 二、仔細理會內容目標1.理解作品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性格、運用對照手法烘託人物形象的特點。2.總結理解文言文詞義、句義和文義的常用方法。3.體會精練生動、繪聲繪色的語言特色。 學習要求1.體會《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通過典型事件,在矛盾中表現人物性格的特點,學習文本用細節描寫、個性化的語言、對比襯托來刻畫人物的手法。2.積累重要文言實詞、虛詞,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的詞語和詞類活用的現象,能把文中關鍵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3.摘出文中的成語、名句,說說它們的含義。 4.誦讀人物的對話,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背誦《廉頗藺相如列傳》的最後一段。 教學建議《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和《鴻門宴》都是《史記》中的經典篇目,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個方案開展學習。在教學的總體設計上,應注意以讀文為主,在讀文中兼顧讀史,在讀文中梳理文言文閱讀解義的基本方法,三者應是相輔相成的統一體。這兩篇文章的內容並不難,教學過程中不必逐句譯成現代漢語,重點是指點學生依靠上下文、藉助注釋和工具書詮釋難句,在難句的疏通過程中歸納方法,掌握方法。還要藉助於「文本研習」中的有關學習要求或活動,設計具有個性特點、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引發學生主動研習文章的意識,在問題的探討中,理解文章,把文言文閱讀的一些規律和方法融合在中間。教學中仍應重視誦讀的訓練,尤其是描寫傳神、對話精彩的片段,要指導學生通過誦讀深化對文意的理解。 三、融會貫通內容目標1.藉助工具書加註、斷句及翻譯等,在具有文言學習特點的活動中理解淺易的文言文。2.通過反復誦讀,體會作品的邏輯性和形象性。 學習目標1.誦讀文章,能體會《秋水(節選)》《非攻(節選)》和《察今(節選)》善於形象說理的特點,領會這種表現手法的表達效果。 2.總結藉助工具書加註、斷句與翻譯等文言學習的基本方法。 3.學會舉一反三,能夠進一步在遷移、運用中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4.能梳理出文中的成語並積累。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的詞語和詞類活用的現象,能把文中關鍵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教學建議本板塊的教學,可以「活動體驗」的三項活動為核心,具體文本內容的理解可以在這些活動中完成。這三項活動既要讓學生自己動手解決,教師又要有具體的指導。關於注釋,教師可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的方法,指導如何根據上下文選擇恰當的義項,如果工具書沒有合適的義項,如何根據文義進行合理解釋的方法,還有怎樣處理好重點詞語的落實和整體意思翻譯之間的關系。關於斷句,可以指導學生先抓住一些特徵性的詞語以及句式的特點斷開有把握的地方(例如句首的「夫」、「蓋」,句末的「乎」、「哉」等,對話的「曰」,以及相同相似句子的反復運用等),再根據對整體意思的把握,分析難以定奪的地方。對有不同斷法的地方,可以進行比較,擇優而從。關鍵看句讀的正確與否,具體的標點可以有不同。關於翻譯,讓學生了解「信」「達」「雅」的基本原則及「換、加、刪、添、補、留、移」等基本方法,還要對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作簡要說明,例如:可以先解大意,再細加推敲;盡可能直譯,確有困難,也可以意譯,要盡可能貼近原意。
『柒』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諫太宗十思疏》譯文,一定要蘇教版的!!!
我聽說,要讓樹木長得高,就一定要使它的根本穩固;想要河水流得長遠,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頭;想使國家安定,就一定要積聚自己的道德仁義。水源不深卻希望水流得長遠,根不牢固卻要求樹木生長,道德不深厚卻想使國家安定,我雖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明智的人呢?國君掌握著主持國家的重大責任,在天地間佔有重大的地位,推崇皇權的高峻,永遠保持永無止境的美善。不考慮在安逸的環境中想到危難,戒除奢侈而厲行節儉,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慾望。這也就像砍斷樹根卻要樹木長得茂盛,堵塞泉源卻希望流水長遠一樣啊!
所有的帝王,承擔上天賦予的重大使命,開始做得好的確實很多,但是能夠堅持到底的卻很少。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難嗎?處在深重的憂患之中,一定能竭盡誠心對待臣民,一旦得志,便放縱情慾,傲視他人。竭盡誠意,那麼即使像吳、越 那樣敵對的國家也能結為一個整體;傲視他人,那麼骨肉至親也會疏遠得像陌生人一樣。即使用嚴酷的刑罰督責人們,用威風怒氣恫嚇人們,人們最終苟且以求免於刑罰,但是並不會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態度恭敬,可是心裡並不服氣。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民眾。百姓像水一樣,可以載船,也可以翻船,這是應該特別謹慎的。
用腐爛的繩索駕馭疾馳的馬車,這能輕視嗎?身為君臣,果真能夠做到:見了想要得到的東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將要大興土木,就想到要適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寧;考慮到帝位高隨時會有危險,就想到要謙虛,並且加強自我修養;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江海是居於百川的下游;喜歡打獵游樂,就應該想到國君一年只可打獵三次的禮度;擔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謹慎有始有終 憂慮會受蒙蔽,就想到虛心接納下屬的意見;害怕讒佞姦邪,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斥退邪惡小人;加恩於人時,就想到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賞賜不當;施行刑罰時,就想到不要因為正在發怒而濫施刑罰。完全做到上述十個方面,擴大九德的修養,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選擇品德高尚的人而跟從他們,那麼,聰明的人就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智謀,勇敢的人就會竭盡他們的氣力,仁愛的人就會廣施他們的恩惠,誠實的人就會奉獻他們的忠誠。文臣武將都得到任用,君臣之間相安無事,可以盡情的享受遊玩的樂趣,可以養生長壽,可以垂衣拱手,安然而治了。又何必耗費精神苦苦思索,代行百官的職務,驅使聰明的臣子,就可以達到道家提倡的無為而治了。
『捌』 蘇教版 必修三 讀本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期末考試試卷
一 基礎知識(每題2分)
1 下列句中加點字讀音全對的一項是( )
A.盎然àng 鏗鏘kēng 厄運è 命運多舛jié
B.窒息zhì 罡風gāng 繾綣juǎn 荒誕不經dàn
C.孟陬zōu 溷藩hùn 逡巡 qūn 煢煢孑立qióng
D.孱頭 chàn 黜惡chù 佝僂 jù 雲蒸霞蔚wèi
2 下列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愧怍 賒賬 遐思 殘羹冷灸
B.鳳願 壅蔽 寒暄 萬薈爭榮
C.灰燼 庇護 笑渦 徇私忘法
D.齏粉 砂礫 蹙眉 計日程功
3 下列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一個人要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B.每次小組討論會,他都是先入為主地發言,並虛心聽取大家的意見。
C.新產品的試驗已經到了關鍵階段,希望大家盡心盡力,因為功敗垂成就在此一舉。
D.珠寶專賣店裡的櫃台里,各種各樣的名貴寶石俯拾皆是,吸引了眾多顧客。
4 使上下文銜接最好的一組是( )
我爬了一段崎嶇的山路,便看見一片竹樓________________ 原來已經到了翠竹岩苗寨了。
A.亮著燈火的樓上,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編著竹笠
B.樓上亮著燈火,編著竹笠的苗家姑娘三五成群
C.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亮著燈火的樓上編著竹笠
D 樓上亮著燈火,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編著竹笠
5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在座談會上,五個少數民族的人大代表都作了熱情洋溢的發言。
B.各級黨政幹部能不能將「三個代表」牢記在心上,是決定黨的事業成敗與否的關鍵。
C.網際網路作為一種傳媒,可以在世界范圍內使各地的人們憑網路共享同樣的信息。
D.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的反動行徑,對於曾經飽受侵略戰爭的禍患的撰稿人們和其他亞洲國家人民是不能容忍的。
二 古文閱讀
嗟乎!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於天下,卒以吳郡之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於猝發。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觀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而又有剪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於朝廷,贈謚褒美,顯榮於身後;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於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故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
6、加點字與「不能容於遠近」中的「遠近」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禍患常積於忽微
B素善留侯張良
C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D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7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於朝廷
B失其所與,不知
C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
D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8、加點字與「安能屈豪傑之流」中的「屈」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
B.項伯殺人,臣活之。
C.籍吏民,封府庫。
D.荊人慾襲宋,使人先表雍水。
9、 下列句中不是名詞作狀語的一項是( )
A.人皆得以隸使之 B.故擇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C.項伯亦拔劍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D.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0、下列加點詞語的文言意義與現代意義比較接近的一項是( )
A.非常之謀難於猝發 B.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
C.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 D.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11、與「贈謚褒美,顯容於身後」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B.亞父者,范增也
C.大王來何操?
D.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三、翻譯 (4分)
1、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四、填空題(6分)
1、有善始者實繁 。
2、憂勞可以興國 。
3、今兩虎共斗,其勢不懼生,吾所以為此者 。
五、古詩鑒賞(6分)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渾羅帳。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關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1、本詞寫了人生的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的特點是,少年:_______中年:_____________老年:_____________。
2、分析「聽雨」這一意象在詞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現代文閱讀(13分)
在小時候,每當冬夜,我們一家人圍著大圓桌吃飯。我經常坐在祖母身旁,祖母總是摸著我的頭說:「感謝老天爺賞給我們飯吃。記住!飯碗里一粒米都不許剩,要是糟蹋糧食,老天爺就不給我們飯吃!」
剛上小學的我,正念一些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課文。我的學校就是從前的關帝廟,我的書桌就是供桌。我曾給周倉戴上眼鏡,給關平畫上鬍子。祖母的話,老天爺什麼的,我覺得既多餘,又落伍的。
不過,我卻很尊敬我的祖母,因為這飯確實是他們掙來的,這家確實是他們建立起來的。我感謝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謝渺茫的老天爺。
祖父長年在風雨里辛苦,祖母每天在茶飯里辛苦,他們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撿起田中的麥子,為什麼卻要感謝天呢?我,一個孩子,混吃混喝,我為什麼不感謝老天爺?——這個問題,在我心裡一直是個謎。
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頓瀏覽愛因斯坦的《我所看到的世界》,才得到一種新的體會。
我在讀這本書時,看到了愛因斯坦對謝天的看法。比如在與原子始祖波爾的爭辯中,愛因斯坦不忘贊美波爾;在數學大師勞倫茲的記念會上,他謙卑的致詞更使人動容。我忽然發現愛因斯坦想盡量給人一種印象,即「相對論」不是甲發明的就是乙發明的,好像與愛因斯坦不相干一樣。就連在《相對論》書中,愛因斯坦也忽然會天外飛來一筆:「這如不是勞倫茲,就不能出相對論!」像愛氏這樣不居功的態度實在是史冊上少見的。愛因斯坦感謝了這位,感謝了那位,感謝了古人,感謝了今天,就是不提他自己。
我就想,為什麼立功者不居功?像愛因斯坦之於「相對論」,像我祖母之於我家。
幾年來我到處奔波,掙了幾碗飯吃,作了一些研究,寫了幾篇學術文章,真正做了點事以後,才有了一種新的覺悟,即是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自於己者太少。因為要感謝的人太多,就感謝天吧。無論什麼事,也需要先人的遺愛和遺產,眾人的支持與合作,機會的等候和到來,這些缺一不可。越是真正做過一點事,越是感受到自己貢獻的渺小。
於是,創業的人都會自然的想到上天,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想到自己。
1.「謝天」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思想的一部份。根據文意,說明它的內涵:
2.作者對「謝天」思想的領悟經歷了幾次嬗變。根據文意,分四點對此概括說明。
3.愛因斯坦是世界公認的科學家,但在作者眼中,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根據文意簡要回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A.這篇課文開篇敘述童年往事,旨在引發對祖母的深切懷念。
B.全文以「謝天」為線索,採用先分後總的結構,逐層拓展全文主旨。
C.第四段「在我心裡一直是個謎」一句中的「謎」指辛苦勤學者謝天,混吃混喝者不謝天,令人費解。
D.「給周倉戴上眼鏡,給關平畫上鬍子」,表現了我對偶像的嘲弄,也為下文覺得祖母的話「既多餘,又落伍」作鋪墊。
E.第五、六段寫作者「瀏覽」愛因斯坦《我看到的世界》的感受,既解了上文之「謎」,又引發了下文對主題的升華。
七、語言運用與表達(每題3分)
仿句(要求:字句通順,內容健康,有一定的情趣或道理)
1) 一個「朋」字兩個「月」,一個月在水底,一個月在樹巔。樹巔月也是水底月,水底月也是樹巔月。
2) 有米也是糧,無米也是良,去掉糧邊米,加女變為娘,一娘養九子,九子敬親娘。
「五一」節快到了,請給你的父母、老師、同學分別發一條簡訊息(不得出現真實姓名)
父母:
老師:
同學:
八、作文(40分)
有位書法家對一個用廢報紙練字的人說:「如果你用最好的紙來練,你可能會寫得更好。」那人很奇怪的問其原因,書法家笑了笑,提起筆寫了一個字——逼。那人頓悟:這是讓他借紙逼迫自己寫好字。
西方有這樣一則諺語:「如果你想翻牆,請先把帽子扔過去。」
你同意書法家的觀點嗎?請聯系你的所見所聞,寫一篇不少於八百字的作文。體裁不限,題目自擬。
參考答案
一、二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D
A
D
C
B
D
B
B
C
D
三、翻譯
1、唉!魏忠賢的這場禍亂,士大夫們能夠不改變他們志向的,天下這么大,有幾個人呢?(「易」沒有譯出,扣1分)
2、怎麼能夠使豪傑之流屈身,在墓道上握住手腕,抒發他們作為有志之士的悲哀呢?(「屈」沒有譯出,扣1分)
四、填空題
1、有山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3、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_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五、詩詞賞析
1、少年:歡樂甜蜜,無憂無慮。中年:奔波漂泊,憂悶愁苦。老年:孤獨凄涼,心灰意冷。
2、分析「聽雨」這一意象的作用:串聯人生的三個片段,「聽雨」貫穿全文,起到「綵線穿珠」的作用,使文章線索分明,層次清楚。(3分)
六、現代文閱讀
1、「謝天」的內涵:一個人不論他作出多大的成就,得之於人者太多,出自於己者太少,需要感謝的人多了,就只得感謝天。(3分)
2、「謝天」的領悟:(4分)
1)孩童時不屑一顧; 2)將自己與祖父母對比後,覺得不解;
3)前年,初步領悟; 4)自己做了一些成績後,參透真諦。
3、愛因斯坦是一位待人謙和,從不居功自傲的人。(2分)
4、C、E(A旨在引出謝天的話題,B全文採用的是逐層深入的結構,C表現了我的幼稚無知)(4分)
七、語言運用與表達
仿寫(要求:字句通順,編排合理,內容健康,有一定的情趣或道理)
『玖』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文言文試題解答
1.B 緹騎ji(第四聲)
2.(4)以不是
3.(4)是道歉的意思
4.(4)厚遇古今意義相同
5.A
6.D
本人自己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