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2012屆上海市語文散裝同步試卷六校聯考,十一校聯考答案, 盡快謝謝
兩份都有,但書與人的隨想是十校不是十一校=
=
② 求2012屆上海市語文散裝同步試卷六校聯考第一次答案
1. (2分)引出下文,預測音樂與人性之間的關系
2. (2分)選項(1), 理由:並列關系,表明現代人希望以燭光感
受慢節奏生活。
3. (2分)人們獲得靈魂和精神放鬆、舒緩的手段
4. (4分)快:現實中求生存的快節奏生活
慢:精神上放鬆自我的慢節奏生活 (語義接近即可)
5. (3分)A
6. (5分)(舉例1分,闡釋詩歌意境2分,詮釋對於慢生活的作用2分
)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7-12題。(20分)
7. (2分)表達對爸爸的思念,點出爸爸的工作環境。
8. (2分)與前文以草木的「沉睡」、後文草木的「惶惑」相呼應;
營造出清冷、緊張的氛圍,為下文寫爸爸的逝去伏筆;
一語雙關,暗示著爸爸生命的時日已不多。 (寫到其中2點,即可)
9. (2分)表現爸爸在沙漠中執著於科學實驗,傾盡心血和智慧;爸爸
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表達對爸爸奉獻和犧牲精神的贊頌。
10.(4分)全文的線索;是爸爸送給勉兒的禮物,寄託著爸爸對勉兒
的愛和期望;也承載者勉兒對於爸爸的思念;鐵鈴鐺是爸爸命運的象徵
;表達了對爸爸為了事業,奉獻犧牲精神的贊美。
11.(6分)A B
12.(4分)(內容)寫勉兒的「大滴眼淚」,表達勉兒的傷痛和對爸爸
的深切懷念;
風鈴的「綠銹」「裂縫」「長長短短的線路波紋」,就是爸爸艱辛而疲
憊的人生寫照,表達了對爸爸的深沉贊頌之情;
(結構)收束全文,照應標題,既給人戛然而止之感,又使文章結構渾
然。
③ 上海市語文散裝同步試卷六校聯考第二次答案
建議自行搜索。
④ 有沒有上海六校聯考語文卷啊現代文是審美流程的梗阻和流浪的二胡的那張該死的聯考卷俄。急!!
有一個精靈,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個精靈,惆悵如初夏細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個精靈,它註定了永遠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蒙古包、軲轤車,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註定了是馬頭琴的搖籃;紅高粱、信天游,大風起兮雲飛揚的黃土高坡天生就是嗩吶的世界,而楊柳岸、烏篷船,小橋流水繞人家的江南則永遠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場。二胡之於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於江南一般地詩意和綿長。只是我們不知那當初的當初,是江南選擇了二胡,還是二胡選擇了江南。
六朝金粉、王謝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聲色犬馬,那不是二胡弦線上開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錢塘,有太濃的綺麗繁華,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動的律。纖道、烏篷、台門、廊棚、雨巷、石橋、茶肆、谷場這才註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腳。本不屬於墨客騷人,顯貴官宦,流浪的二胡註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開放的花,流淌的畫;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販夫走卒、商賈戲子開心時的道具,潦倒間的支撐。
我真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二胡開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當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細雨婆娑河邊的芭蕉的時候;當多情的晚風撣拂台門石橋,散漫的炊煙繚繞鄉野谷場的時候,二胡的流浪便開始了。當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個人,它的流浪被無端的濃縮聚集了,被無限地擴散放大了。那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個巫師,二胡遇上了他,從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們知道那流浪著的該是一種無奈;《病中吟》的曲調如淚水緩緩流出,我們知道那流浪著的分明是一種悲涼;《良宵》的節拍如思念濃濃籠罩,我們知道那流浪著的更是一種徹骨的滄桑。二胡流浪著一種悲苦和困頓、一種滄桑和無奈。不是二胡的流浪、音樂的流浪,那樣的流浪是一個靈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樣的流浪是一個時代的流浪,一個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總要催生眾多流浪的心靈,催放眾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個極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門深,烏瓦粉檐廊棚長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鶯雛聲里碧禾濃處處鄉野的江南,類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靈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鄉,四歲失明,自幼父母雙亡的孫文明,十二歲時便從故鄉的曹娥江邊出發漂泊江南,顛沛流離中,他的二胡聲響徹了大半個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靜心安》,使他由一個民間流浪藝人,走上了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講授二胡的講台。而流浪了一輩子的孫文明,最終還是積勞成疾地客死於異鄉上海。從阿炳到孫文明,到江南市肆和鄉野里眾多生生滅滅的流浪的靈魂,都體現了一種忍耐和堅韌、一種奮進和抗爭。我傷感地承認,在江南的絲竹中,二胡也許最具有悲劇性格。
一方水土的精靈,一盈風情的血脈,器樂是一個時代一種文化的魂魄。而流浪是生命另一種鮮活的姿態,這種鮮活的姿態永遠都不能消解。
【閱讀訓練】
一、文章的第②自然段,把「馬頭琴」「嗩吶」「二胡」放在一起來寫,作者要表明一個什麼樣的觀點?(4分)
答:
二、文章的第⑥自然段說「瞎子阿炳便是一個極致」,怎樣理解「極致」在文中的含義?(4分)
答:
三、文章的標題為「流浪的二胡」,請結合全文概括「流浪」的兩層含義。(6分)
1、
2、
四、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A、《流浪的二胡》是詩的散文,是散文詩。語言優美形象,句式錯落有致,修辭手法多樣。
B、二胡在江南絲竹中最具悲劇性格,最能表達墨客騷人、顯貴官宦的不平和心聲。
C、「是一個時代的流浪,一個民族的流浪」這句話的意思是,二胡曲所表達的那種無奈、悲涼和滄桑是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寫照。
D、作者提到了故鄉的孫文明,他走上了上海音樂學院的講台,而使二胡民間的純粹性得以喪失,這就是他的悲劇性。
E、這篇散文揭示了二胡的地域性、社會性和時代性,記人清晰、敘事精當、情節曲折,低沉、悒鬱的感情貫串全文。
【答案】
1.此題易誤答這樣寫在寫法方面有什麼作用,答題時要注意對題目信息的分析,看題乾的要求中發出了什麼樣的指令,然後再根據指令作答。答題須踩到「器樂具有地域性或地方性「這一信息點。
參考答案:一方水土和風情,孕育著一方樂器的生長。
2.參考答案:阿炳是眾多因二胡而出名的流浪藝人中最出色的。
作答此題關鍵在於理解「極致」的意思。此外,從實際完成情況看,學生多直接取第6節第一句話作答,這句話的意思的確與答題相關,但在對含蓄信息的解說上仍然沒有說得清楚,因此不能判給滿分,如果抓住「催放眾多流浪的花」後又繼續解釋,答出「阿炳是最優秀的二胡藝人」之意則可。
3.可結合第5節「二胡流浪著一種悲苦和困頓、一種滄桑和無奈」以及第6節「從阿炳到孫文明,到江南市肆和鄉野里眾多生生滅滅的流浪的靈魂,都體現了一種忍耐和堅韌、一種奮進和抗爭」兩句來作答。在作者看來,二胡的流傳和發揚光大其實是和中國下層勞動人民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二胡所體現出來的文化內涵實際上也是中國下層勞動人民命運的寫照和不屈抗爭精神的體現。
參考答案:①是一種悲苦和困頓,一種滄桑和無奈;
②是一種忍耐和堅韌,一種奮進和抗爭。
此題也有答「一是靈魂的流浪,一是二胡的傳播」的,這樣作答主要是沒有理解本文的感情基調,沒有理解二胡深刻的文化內涵,沒有理解作者的觀點是二胡和中國下層勞動人民的命運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4.A、C
B中「墨客騷人、顯貴官宦」之說有誤,D中「悲劇性」之說無從談起,E中「記人清晰、敘事精當、情節曲折」有誤。
⑤ 求2010屆上海市語文散裝同步試卷"六校聯考"答案!!!!(在線等)
1.「徹底地改變了世界的......思維方式」
2.看重,信賴
3.C
4.比喻。形象生動地表明了形象思維與整體性原則(直覺思維)的緊密,不可分割
5.語文教學要培養兒童的整體觀念和直覺思維
6.自己是從整體性與直覺性出發,有完整的美感,所以有趣,經別人講就破壞了整體性和直覺性,所以就沒味了
7.自己的腳步聲;人生路上的腳步聲;象徵
8.對少年時代的回顧和記憶;成年後對人生的反省
9.長大後在喧鬧紛擾的社會中,不知道人生之路在哪裡,表現了作者心中的無奈與迷茫
10.D
11.C
12.不矛盾。前者指的是人生理想中的美好境界,而後者指的是人生之路多曲折,要不斷傾聽,不斷回顧和反省,才能接近理想中的人生境界
13.只緣身在此山中;糞土當年萬戶侯;淥水盪漾清猿啼;黃沙百戰穿金甲;落花水香茅舍晚;楊柳岸曉風殘月;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君子以自強不息
14.懷古詠史,七律
15.B
16.本詩運用了融情於景的手法。用蒹葭,楊柳兩個意象營造一種凄傷的氛圍,抒發自己思鄉之愁,用黃昏,日落,烏雲密布等意象又聯想到歷史興替,再次抒發作者歷史興亡之慨,抒發思鄉之愁
17.啞巴,拒絕,通「佯」:假裝;斷
18.B
19.AD
20所以讓自己在這里被誅滅;狗本來不是對著他主人叫的人
21.不要猶豫,要貴在行動
22.秦國大亂(法度敗壞)天下群雄豪傑並爭,各為其主,想奪天下之人甚眾
23-24.道家學派,《秋水》,比喻/寓言故事
25.D
26.使用機械操作,用力寡而見功多
⑥ 高分求2011屆上海市語文散裝同步試卷六校聯考(第一次)答案
這個網上好像還沒出來·樓主如果這是作業的話卻你還是別抄自己做後聽老師講才有效果~!
⑦ 求2011屆上海市語文散裝同步試卷(六校聯考)第一次答案
http://hi..com/sasukeno/album/item/302fa91e8682302d4034174c.html#⑧ 求2012屆上海市語文散裝同步試卷六校聯考答案
都有來,請先採納,采自納後發。
【六校】
1. (2分)引出下文,預測音樂與人性之間的關系
2. (2分)選項(1), 理由:並列關系,表明現代人希望以燭光感受慢節奏生活。
【嘉定】
1.(2分)A 2.(2分)享受自然、放鬆心靈、共同活動(答出其中兩點即可)的空間
【十校】
1、(1分)《跨越百年的美麗》(沒有《》不給分)
2、(2分)C
【普陀】
1、 突出賣花人對花沒有感情,只是將其視做牟利的工具。
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