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漢廣賞析湖大語文答案

漢廣賞析湖大語文答案

發布時間:2021-03-12 19:48:20

1. 2011年浙江高考語文,2011浙江高考語文,2011浙江高考文綜,2011浙江高考理綜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浙江卷)
一、語言文學運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有錯誤的一組是
A、給(ji)予
毛坯(pi)
強勁(jing)
人心惶(huang)惶
B、山崖(ya)
霎(sha)時
擄掠(lue) 沁人心脾(pi)
C、餛飩(n)
不屑(xie)
嫉(ji)妒
令人咋(zha)舌
D、神甫(fu)
訂(ding)正
烙(lao)印
攝人心魂(hun)
解析:C項咋舌讀zé
2、下列各項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筆法閑熟,感情真摯。/文章如流水賬,缺乏細膩的描寫。/融感情於瑣碎的細節中不作直接抒情,情卻自然溢出。(摘自作文評語)
B、貸款金額為叄拾肆萬元,月底結算。/暫收定金伍佰元,余額貨到驗收合格後十日內付清。(摘自單據合同)
C、我們都是蟲,可我是螢火蟲。/苦難是化了裝的幸福。/不是忙到腳不沾地,是忙到腳沒空兒粘地。(摘自教室板報)
D、一期售罄,二期將出,敬請期待。/領銜浙江,獨占鰲頭。/創意至上,虛位以待,歡迎報名。(摘自招牌廣告)
解析:A項應為嫻熟,B項定金應改為訂金,定金具有法律保護作用,而訂金則沒有,C項應為化了妝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A、竹葉和陽光彼此戀慕所閃出的光,使人墜入了無我境地;口令不閃光,竹葉自身或淺黃、或翠綠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嗎?
B、老校區遺留著一中舊時的氛圍,參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隨處可見的老舊建築……一切濃重得無需裝飾就可做電影的背景。
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與人之間投桃報李、禮尚往來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只會使人與人彼此疏離、產生隔閡。
D、班長在徵文比賽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誇她是才女,她卻求全責備,謙虛地說年級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學有很多,自己的文章還存在很多不足。
解析:答案D,求全責備應指對他人,這道題考生一般不會錯
4.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 在網路時代到來以後,爭鳴性質的學術文章,更強調要得到作者本人認可的文本為學術爭論的起點。
B. 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從「吃飽」向「吃好」、「吃健康」的轉變,在這一歷史進程中,能否保證公眾的食品安全,取決於政府的執政水平,事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 最近,國家發改委下調了青黴素、羅紅黴素等162個品種、近1300個劑型的葯品,平均降幅是調整前規定價格的21%。
D. 由於核廢料衰變緩慢,所以一旦發生地質變動,或者因建築,地鐵建設等人為因素的影響,導致核廢料泄露事件,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解析:答案B,A項句式雜糅C項下調了青黴素、羅紅黴素等162個品種、近1300個劑型的葯品,殘缺賓語中心語「價格」D項「導致…… 事件」搭配不當,應加上「發生」
5. 根據語意,填入空白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餘光中在接受采訪時說:「一位作家筆下,如果只能驅遣白話文,那麼他的文筆就只有一個「平面」。如果他的「文筆」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緊要關頭,例如要求簡潔、對仗、鏗鏘、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來,文言的功力可濟白話的鬆散和淺露。一篇五千字的評論,換了有文言修養的人來寫,也許三千字就夠了。一篇文章到緊要關頭,如能「文白相濟」,其語言當有立體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銘是:『______』」
A. 文以為常,白以應變。 B. 文白相濟,見真求新。
C.
白以為常,文以應變。 D. 白話為本,力求立體。
解析:選C,此題學生只要抓住一個「平面」,在緊要關頭,文白相濟這些詞語就能准確做出答案,一般來說B項首先排除
6.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寫一段話。(4分)
世上有多少這樣的事呢?樹在,葉去;葉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聞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這樣的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有原文,大家可參看《暖瓶里的水》
作者:呂游
——《散文》2010年第10期P64
原文:世上有多少這樣的事呢?樹在,葉去;葉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聞它的人去。椅子在,坐它的人去;筆在,用它的人去;書在,讀它的人去;文章在,寫它的人去。或人在,愛去;愛在,人去;人與愛都在時,青春去,歲月去,美好時光去……
7. 請看以下圖文材料,根據要求答題。(5分)
由於人類不必要的裝飾需要,全球象牙貿易恣意蔓延,100多萬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

(1)
根據所提供的材料,設計一句放在畫面上方的廣告宣傳語,形成一則完整的公益廣告。要求:鮮明地表達廣告主旨,有號召力;不超過15字。(2分)

示例:購買我就等於殺我
對象牙製品說「不」

(2)
從這則公益廣告的圖文特點出發,簡要評價它的創意。(3分)

①人格化的表現方式使整個公益廣告打動人心,小象的話以孩子的口吻說出,不僅能引起人們的同情,還能促使人類反思自己的行為。②構圖簡潔,圖片與文字搭配巧妙,能激發人們的聯想——它們的未來將通向何方?

解析:此題在中考二模試卷中已考過,這里就不贅述了

二、現代文閱讀(共29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8-10題。(9分)
日本這次大災難讓所有人對科技文明的脆弱有了深刻的體驗。現代人看上去很強大,他能建核電站,能建規模很大、功率很高的水電站,因為他有許多關於這方面的科技知識,但僅僅這些知識對人類的存在就是真理嗎?顯然不是,只有當這種技術的後果呈現在人類面前,被人類充分意識到,人類才看到自然向我們敞開的完整真理,黑格爾說:「真理是整體的」就有這個意思。「改造自然」是科技文明的一個基本觀念,但它卻蘊含著摧毀我們生存根基的各種危機。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不是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而是人類適應與協調自己與自然的關系。「改造自然」的本質是人要以自己的意志和願望為目標,讓自然服從自己,而不是在天地間不可逆轉的規律之內,爭取人與自然的共濟。結果,人類強行向自然索取的地盤全部都被自然以諸如洪水、海嘯等各種方式搶回去了。每每談到這點,我都要對中國先人曾經的睿智心生敬意。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創造的都江堰四六分水的治水法,直到今天都令人嘆為觀止。它是一個體現人類與自然天人合一的規則。堰意味著對水的因勢利導,在達到人的引水目的同時,並不違背水的自然本性。而壩則意味著對水的強硬抗衡,對水流方向的強力阻遏,是人與自然的迎面撞擊。哲學家指出,這才是現代技術的本質。
但從哲學角度看,對我們生存性命攸關的根本自由是我們對真理開放的自由,行動的自由乃是後發於它的。如果我們看不清我們的真實處境,我們的思想還被各種偏見、流行的概念所蒙蔽,那行動對我們造成的後果就可能是災難性的。對真理開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這些所謂的正常人往往也不能擺脫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知識的局限所造成的視野的偏狹,也許,退後一步,放棄(至少是暫時放棄)那種瘋狂的自我表現,包括由此而生的扭曲行為,傾聽自然,還事物以本來面目,存在的真理就可能向我們敞開。
其實,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生活中正在發生許多我們在思想上尚未做好准備的變革。以遺傳工程為例,難道我們已經想好我們打算排列出何種遺傳基因組合嗎?我們完全可以掌握遺傳工程的手段,但並沒有產生出把這種手段用於造福人類最高利益的人的智慧。哲學家在這里是想提醒我們這樣一個事實:除了技術性思維外,我們還必須進行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以洞察到我們真實的存在,明了這項新技術對我們的存在究竟意味著什麼。這次的核災難是自然向人類的又一次敞開:人怎樣對已主宰人類的技術施加影響?
8.下列不屬於「對真理開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原因的一項是
A.我們往往不能擺脫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所造成的視野的狹隘。
B.洪水、海嘯等諸多自然災害使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
C.科技飛速發展,但人類並不清楚怎樣對已主宰人類的技術施加影響。
D.真理是整體的,而我們對技術、知識的認知常常存在局限。
答案:B
9.下列各項中,最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項是
A.人類應順從自然。
B.真理是整體的。
C.人類應與自然共濟。
D.使真理向人類敲開。
答案:C
10.聯系全文,指出最後一段畫線句中「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的具體內涵。(3分)
充分認識科學技術的後果,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利用科學技術,達到與自然共濟(適應、協調與自然的關系)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20分)
第9車廂
【俄羅斯】
米哈依爾 扎多爾諾夫

我要坐15次列車從里加去列寧格勒。我來到了火車站,我買的是第2車廂的票。我走近列車一看,前三節車廂根本就沒有!最後,買了前三節車廂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車廂,一半換了下一次列車。最後大家總算是一腔怒氣地到了列寧格勒。
回到莫斯科後,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學報》上發表了一篇諷刺小品。一個月後,我收到了一位基輔讀者的來信。信中說:「□□□□□□(此處刪去兩句話)我正好有事去基輔出差,就在一個傍晚去拜訪了寫信人。他果然真的沒讓我白跑一趟。」
如果說我坐的那次列車是沒有前三節車廂的話,而這位讀者在基輔坐的那次列車竟然掛了兩節第9車廂。買了第9車廂票的乘客當然都坐進了前一節第9車廂,因為所有的正常人從小就知道,第8車廂後就是第9車廂,誰會想到第9車廂後還是第9車廂呢?
列車開動後,後一節第9車廂的乘務員看著空無一人的車廂,莫名其妙,於是去找了列車長:「我的車廂里一個乘客也沒有!」可列車長說:「肯定是售票處又弄錯了!」 列車長說完,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賣第9車廂票。
列車在下一站聽了3分鍾。買第9車廂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維正常的人,車一停穩,大家就順序跑到前一節第9車廂門口排隊上車。乘務員看著這么多乘客,驚慌失措的擋在車門口說:「我這兒只有兩個空鋪,去找列車長吧,在第1車廂,讓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車廂去,跑快點,要不車就開了!」憤怒的乘客們拎著大包小包你追我趕的朝第1車廂跑去。列車長看著這么多遠遠跑來的乘客一頭霧水:「你們這是從哪兒來啊?」乘客們說:「從第9車廂來的……」「那個車廂早就滿了……」列車長此刻沒時間研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需要馬上把這些乘客安排好。一陣忙碌之後,乘客們終於安頓好了,他鬆了一口氣發出了發車命令。
這時,後一節第9車廂的乘務員又來了,還是說:「我的車廂里一個乘客也沒有。」「怎麼可能呢?」這次列車長認為這個乘務員肯定瘋了。於是,列車長決定和這個乘務員一起去車廂里看看,這才發現原來這趟列車有兩節第9車廂。列車長現在終於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他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後,回到自己的包廂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車廂!」
當時已是半夜,負責摘車廂的人也是正常人,也會從一數到九。他們數到前一節第9車廂,就把它摘了下來,拖到了備用道上,然後重新組裝好列車就通知了列車長。列車長再一次鬆了口氣後發出了發車命令,然後回自己包廂睡覺。可後來後一節第9號車廂的乘務員又找來了, 「我的車廂里還是一個乘客也沒有••••••」
我不知道這次行車後列車長是不是瘋了,只是邊吸著煙邊想:「列車怎麼聽這么長時間呀?」然後他往窗外望了一眼,這才發現前面後面的車廂都沒了蹤影。就更別說半天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禿禿的,一輪圓月冷冷照在停著第9車廂的備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連外衣都沒穿就從鋪位上跳了下來,猜測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到底在哦鋪到哪兒了。
聽他講到這兒,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聲來,結果講故事的人走了,我一點都不覺得這有什麼好笑!我們第9車廂的這些旅客本事打算去保加利亞旅遊的!」
(本文有修改)

11.小說開篇寫了「我」的一次乘車經歷,有什麼作用?
①用作鋪墊,引出主要故事
②強化(襯托)主要故事的敘述效果
③突出這類現象的普遍性
12.補寫第二段中「極度讀者」來信的內容。(不超過50字)
示例:您的遭遇與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車的遭遇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請您來一趟,肯定不會讓您白跑的。
13.故事的主體部分採用第幾人稱敘述?有什麼效果?
第三人稱敘述。①突破開篇以第一人稱寫「我」的所見所聞的局限,較為自由地展現事件過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點發生的事情。②拉開了敘述者與故事之間的距離,更具有客觀性。
14.賞析畫線部分的景物描寫。
①光禿禿的大草原、冷冷的圓月渲染了凄清、空曠、荒蕪的氛圍。
②烘託了人物的無助感
③以月之圓顯人物心情、事情結局之殘,與結尾點明的已成泡影的旅遊構成了對照。
15.第9車廂的故事帶給你哪些思考?請結合作品談談你的看法。
示例:①疏於管理、不負責任的工作作風會給他人帶來麻煩和傷害。乘務員、列車長、摘車廂的人似乎都在糾正差錯,可差錯卻越變越大,個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風的問題。
②判斷問題機械武斷,解決問題勿依賴慣性思維。錯掛兩節車廂造成的差錯之所以遲遲未能得到糾正,和列車長、摘車廂的人思想僵化、缺乏獨立思考精神是分不開的。
三、古代詩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
張文瓘,字稚圭,貝州武城人。隋大業末,徙家魏州之昌樂。幼孤,事母、兄以孝友聞。貞觀初,第明經,補並州參軍。時李勣為長史,嘗嘆曰:「稚圭,今之管、蕭,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與屬僚二人皆餞,勣贈二人以佩刀、玉帶,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請,勣曰:「子無為嫌。若某,冘豫少決,故贈以刀,欲其果於斷;某放誕少檢,故贈以帶,俾其守約束。若子才,無施不可,焉用贈?」因極推引。再遷水部員外郎。時兄文琮為戶部侍郎,於制,兄弟不並台閣,出為雲陽令。累授東西台舍人,參知政事。乾封二年,遷東台侍郎、同東西台三品,遂與勣同為宰相。俄知左史事。張文瓘,字稚圭,貝州武城人。隋大業末,徙家魏州之昌樂。幼孤,事母、兄以孝友聞。貞觀初,第明經,補並州參軍。時李勣為長史,嘗嘆曰:「稚圭,今之管、蕭,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與屬僚二人皆餞,勣贈二人以佩刀、玉帶,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請,勣曰:「子無為嫌。若某,冘豫少決,故贈以刀,欲其果於斷;某放誕少檢,故贈以帶,俾其守約束。若子才,無施不可,焉用贈?」因極推引。再遷水部員外郎。時兄文琮為戶部侍郎,於制,兄弟不並台閣,出為雲陽令。累授東西台舍人,參知政事。乾封二年,遷東台侍郎、同東西台三品,遂與勣同為宰相。俄知左史事。
時高宗造蓬萊、上陽、合璧等宮,復征討四夷,京師養廄馬萬匹,帑瓘浸虛。文瓘諫曰:「王者養民,逸則富以康,勞則怨以叛。秦、漢廣事四夷,造宮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戶口減半。夫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人罔常懷,懷於有仁。臣願撫之,無使勞而生怨。隋監未遠,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賜繒錦百段,為減廄馬數千。
改黃門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斷疑獄四百,抵罪者無怨言。嘗有小疾,囚相與齋禱,願亟視事。時以執法平恕方戴胄①後拜侍中,兼太子賓客。諸囚聞其遷,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嚴正,未嘗回容,諸司奏議悉心糾駁故帝委之或時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問與文瓘議未若不者曰往共籌之。曰:「已議。」即皆報可。
(節選自《新唐書•張文瓘傳》)
【注】① 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第明經 第:考取。
B. 吾所不及 嫌:疑忌。
C. 俾其守約束 俾 :使
D. 時以執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
答案:D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吾所不及 B. 因極推引
公之逮所由使也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C. 逸則富以康 D.保邦於未危
醉則更相枕以卧 室西連於中閨
答案:B
18.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選材合理,主要敘述了張文瓘與高宗、李勣之間發生的故事,生動地刻畫了張文瓘為官的形象特點。
B.文章描寫李勣贈物這一情節,巧妙刻畫了張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點,體現了作者運用寫作技巧的獨具匠心。
C.針對高宗造宮室、征四夷的做法,張文瓘在其諫言中,運用舉例論證等方法,採用駢散結合的語言,成功說服了高宗。
D.文章描寫了囚犯們因張文瓘貶謫移職而難過流淚的細節,從一個側面表明張文瓘執法公允、深得人心。
答案:D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諸司奏議/悉心糾駁/故帝委之/或時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問/與文瓘議未/若不者/曰往共籌之。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
(1)若子才,無流不可,焉用贈?(3分)
至於你的才華,沒有什麼不能幹好的,哪裡需用贈物(的方式來警策)?
(2)臣願撫之,無使勞而生怨。隋監未遠,不可不察。(4分)
我願意去安撫他們,不要使(他們)因勞累而產生怨憤。隋朝的教訓離今天不遠,(我們)不能不省察。
(二)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21-22題。(7分)
蝶戀花•出塞
[清]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拒,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21.這首詞開篇有何特點?(3分)
總領全詞,點明主旨;議論開篇;奠定感情基調。
22.簡析畫線句的表現手法。(4分)
①以情相問,以景作答
②化抽象之情為形象之景,增強了全詞的抒情效果
③「深山」 「夕照」「秋雨」三個意象連用,委婉地表達出詞人心中的孤寂、惆悵之情。
(三)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23-24題。(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
夫聖人之治國,不恃人之為吾善 也,而用 其不得為非也。恃人之為吾善也,境內不什數 ;用人不得為非,一國可使齊。為治者用眾而舍寡,故不務德而務法。(《韓非子》)
【注】①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計數:不能用十來計算,不用十個。
23.從上面兩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韓非子的為政觀。(1分)
孔子:為政以德(或以德、禮治國) 韓非子:以法治國
24.對這兩種為政觀進行簡要評析。(4分)
孔子認為法治雖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韓非子認為能夠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眾人,必須以法治國。兩種觀點各有側重,各有偏頗,應相互補充。
(四)古詩文默寫。(6分)
2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於我如浮雲。(《論語》)
(2)滄浪之水清兮,____________;滄浪之水濁兮,____________。(《楚辭》)
(3)蓋將自其變著而觀之,____________;自其不變者而觀之,____________。而又何羨乎!(蘇軾《赤壁賦》)
(4)憑誰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5)人生代代無窮已,____________。不知江月待何人,____________。(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2)可以濯吾纓 可以濯吾足(3)則天地曾不能一瞬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4)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5)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見長江送流水
四、作文(60分)
26.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錢學森、袁隆平、宗慶後、張藝謀、馬化騰、劉翔……他們是不同時代不同行業的成功者,有無數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隨其後。他們做過什麼,又是怎麼做的,被寫進了種種勵志讀本,然而,他們的成功很難復制,因為時間在變,萬物在變,一個人成功的賦予也在變。
時間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初夏秋冬,四時更替。物理時間隨著時鍾的指針分分秒秒匆匆地流逝,而人生的時間,則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疊而成過去,由錯錯對對的選擇建構而成未來。所以,人生的真諦不在復制別人的成功,而是認識自己,在合適的時間里做好該做的事!
根據上述材料的含義,以「我的時間」為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選擇角度,明確立意。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2. 求《詩經》中《漢廣》和《汝墳》兩篇的解釋和賞析

《漢廣》這是一首戀情詩。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鍾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願。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面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悵的愁緒。首先,全詩三章的起興之句,傳神地暗示了作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勞動過程。方玉潤曾寫道:「首章先言喬木起興,為采樵地;次即言刈楚,為題正面;三兼言刈蔞,乃採薪餘事」(《詩經原始》)。方氏由此把《漢廣》詩旨概括為「江干樵唱」,否定其戀情詩的實質,仍不免迂闊;但見出起興之句暗示了采樵過程,既有文本依據,也是符合勞動經驗的。 其次,從結構形式看,首章似獨立於二、三兩章;而從情感表現看,前後部分緊密相聯,細膩地傳達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滅,這一曲折復雜的情感歷程。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失望有失落;但詩篇於此未作明言,對這位青年當年追求思戀的一往深情,讓讀者得之言外。詩篇從失望和無望寫起,首章八句,四曰「不可」,把追求的無望表達得淋漓盡致,不可逆轉。一般把首句視為起興;如果換一種讀法,把「漢有游女,不可求思」置於首位,那麼,「南有喬木,不可休思」便可視為比喻,連同「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構成一組氣勢如潮的博喻;瞻望難及的無限悵惘之情,也表現得更為強烈。當年苦戀追求,今日瞻望難及。但心不甘、情難拔,於是由現實境界轉入幻想境界。二、三兩章一再地描繪了痴情的幻境:有朝「游女」來嫁我,先把馬兒喂喂飽;「游女」有朝來嫁我,喂飽駒兒把車拉。但幻境畢竟是幻境,一旦睜開現實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滅的深淵。他依然痴情而執著,但二、三兩章對「漢廣」、「江永」的復唱,已是幻境破滅後的長歌當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兒傷心不忍聽之感。總之,詩章前後相對獨立,情感線索卻歷歷可辨。
《汝墳》全詩用語簡潔,比喻奇特,思念和哀怨化作縷縷青絲,彌漫於字里行間,純情感人。風土人情是民族文化的基礎,《汝墳》在展示民族文化,促進我國的詩歌創作中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遵彼汝墳,伐其條枚」——在高高的汝河大堤上,有一位凄苦的婦女,正手執斧子砍伐山楸的樹枝。采樵伐薪,本該是男人擔負的勞作,現在卻由織作在室的妻子承擔了。讀者不禁要問:她的丈夫究竟到哪裡去了?竟就如此忍心讓妻子執斧勞瘁!「未見君子,惄如調飢」二句的跳出,即隱隱回答了此中緣由:原來,她的丈夫久已行役外出,這維持生計的重擔,若非妻子又靠誰來肩起?「惄」者憂也,「調飢」者朝食未進也。滿腹的憂愁用朝「飢」作比,自然只有飽受飢餓折磨的人們,方有的真切感受。那麼,這倚徙「汝墳」的妻子,想必又是忍著飢餓來此伐薪的了,此為文面之意。「朝飢」還有一層意思,它在先秦時代往又被用來作男歡女愛的隱語。而今丈夫常年行役,他那可憐的妻子,又何曾能享受到絲毫的眷顧和關愛?這便是首章展示的女主人公境況:她孤苦無依、忍飢挨餓,大清早便強撐衰弱之身采樵伐薪。當凄涼的秋風吹得她衣衫飄飄,大堤上傳送來一聲聲「未見君子,惄如調飢」的愴然嘆息時,能不令你聞之而酸鼻? 第二章詩情發生了意外的轉折。「遵彼汝墳,伐其條肄」二句,不宜視為簡單的重復:「肄」指樹木砍伐後新長的枝條,它豈不點示了女主人公的勞瘁和等待,秋往春來又捱過了一年?憂愁悲苦在歲月漫漫中延續,期待也許早已化作絕望,此刻卻意外發現了「君子」歸來的身影!於是「既見君子,不我遐棄」二句,便帶著女主人公突發的歡呼湧出詩行。不過它們所包含的情感,似乎又遠比「歡呼」要豐富和復雜:久役的丈夫終於歸來,他畢竟思我、愛我而未將我遠棄,這正是悲傷中洶涌升騰的欣慰和喜悅;但歸來的丈夫還會不會外出,他是否還會將我拋在家中遠去?這疑慮和猜思,難免又會在喜悅之餘萌生;然而此次是再不能讓丈夫外出的了,你怎能將可憐的妻子再次遠棄!這又是喜悅、疑慮中發出的深情叮嚀了。如此種種,實難以一語寫盡,卻又全為「不我遐棄」四字所涵容——《國風》對復雜情感的抒寫,正是如此淳樸而又婉曲! (潘?龍) 第三章則為女主人公見到丈夫後表白的話語。自己在家辛苦做家務,丈夫在外服勞役,王室的勞役政策又使他們無法相見,現在即使相見了,可是丈夫還可能會再次外出服勞役.自己在家累點苦點沒什麼,因為自己有父母在身邊作依靠,再累也值得,而丈夫卻一人在外,風吹日曬,很辛苦.

3. 《詩經 漢廣》的賞析

從結構形式上分析,《漢廣》全篇三章,前一章獨立,後二章疊詠,同《詩經》中其他重章疊句的民歌,似無差異。但從藝術意境看,三章層層相聯,自有其詩意的內在邏輯。可析而為二。
首先,全詩三章的起興之句,傳神地暗示了作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勞動過程。方氏由此把《漢廣》詩旨概括為「江干樵唱」,否定其戀情詩的實質,仍不免迂闊;但見出起興之句暗示了采樵過程,既有文本依據,也是符合勞動經驗的。
其次,從結構形式看,首章似獨立於二、三兩章;而從情感表現看,前後部分緊密相聯,細膩地傳達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滅,這一曲折復雜的情感歷程。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失望有失落;但詩篇於此未作明言,對這位青年當年追求思戀的一往深情,讓讀者得之言外。詩篇從失望和無望寫起,首章八句,四曰「不可」,把追求的無望表達得淋漓盡致,不可逆轉。
一般把首句視為起興;如果換一種讀法,把「漢有游女,不可求思」置於首位,那麼,「南有喬木,不可休思」便可視為比喻,連同「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構成一組氣勢如潮的博喻;瞻望難及的無限悵惘之情,也表現得更為強烈。當年苦戀追求,今日瞻望難及。但心不甘、情難拔,於是由現實境界轉入幻想境界。
三、三兩章一再地描繪了痴情的幻境:有朝「游女」來嫁我,先把馬兒喂喂飽;「游女」有朝來嫁我,喂飽駒兒把車拉。但幻境畢竟是幻境,一旦睜開現實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滅的深淵。他依然痴情而執著,但二、三兩章對「漢廣」、「江永」的復唱,已是幻境破滅後的長歌當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兒傷心不忍聽之感。
總之,詩章前後相對獨立,情感線索卻歷歷可辨。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鍾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願。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面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悵的愁緒。
拓展資料:
陳啟源《毛詩稽古編》把《漢廣》的詩境概括為「可見而不可求」。這也就是西方浪漫主義所謂的「企慕情境」,即表現所渴望所追求的對象在遠方、在對岸,可以眼望心至卻不可以手觸身接,是永遠可以嚮往但永遠不能到達的境界。
《秦風·蒹葭》也是刻劃「企慕情境」的佳作,與《漢廣》比較,則顯得一空靈象徵,一具體寫實。《蒹葭》全篇沒有具體的事件、場景,連主人是男是女都難以確指,詩人著意渲染一種追求嚮往而渺茫難即的意緒。
《漢廣》則相對要具體寫實得多,有具體的人物形象:樵夫與游女;有細徽的情感歷程:希望、失望到幻想、幻滅;就連「之子於歸」的主觀幻境和「漢廣江永」的自然景物的描寫都是具體的。不為無見。
當然,空靈象徵能提供廣闊的想像空間,而具體寫實卻不易作審美的超越。錢鍾書《管錐編》論「企慕情境」這一原型意境,在《詩經》中以《秦風·蒹葭》為主,而以《周南·漢廣》為輔,其原因或許就在於此。

4. 誰有《關雎》和《兼葭》這兩篇古文的文字賞析啊

詩經·關雎》賞析

--------------------------------------------------------------------------------
中國台灣網 (2006年02月22日)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①。窈窕淑女②,君子好逑③。(一章)參差荇菜④,左右流之⑤。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⑥。悠哉悠哉⑦,輾轉反側。(二章)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⑧。窈窕淑女,鍾鼓樂之⑨。(三章)

①關關,毛傳:「和聲也:」雎鳩,魚鷹:牛運震曰:「只『關關』二字,分明寫出兩鳩來。先聲後地,有情。若作『河洲雎鳩,其鳴關關』,意味便短。」

②毛傳:「窈窕,幽閑也。淑,善。」《九歌·山鬼》「子慕予兮善窈窕」,王逸註:「窈窕,好貌。」

③君子,朱東潤曰:「據毛詩序,君子之作凡六篇,君子或以為大夫之美稱,或以為卿、大夫、士之總稱,或以為有盛德之稱,或以為婦人稱其丈夫之詞。」「就《詩》論《詩》,則君子二字,可以上賅天子、諸侯,下賅卿、大夫、士。」「盛德之說,則為引申之義,大夫之稱,自為妻舉其夫社會地位而言。」逑,毛傳:「匹也。」按好逑,猶言嘉耦。

④荇,毛傳曰「接余」,其他異名尚有不少,李時珍雲「俗呼荇絲菜,池人謂之莕公須,淮人謂之靨子菜,江東謂之金蓮子」,等等。龍膽科,多年生草本,並根連水底,葉浮水上。自古供食用。陸璣曰:「其白莖以苦酒(按即醋)浸之,肥美可案酒。」近人陸文郁說:「河北安新近白洋淀一帶舊有鬻者,稱黃花兒菜,以莖及葉柄為小束,食時以水淘取其皮,醋油拌之,頗爽口。」

⑤流,毛傳:「求也。」用《爾雅·釋言》文。朱熹曰:「順水之流而取之也。」

⑥思,語助詞。服,毛傳:「思之也。」《莊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郭象註:「『服』者,思存之謂也。」

⑦朱熹曰:「悠,長也。」按悠哉悠哉,思念之深長也。

⑧芼,毛傳:「擇也。」

⑨鍾鼓,金奏也,是盛禮用樂。王國維曰:「金奏之樂,天子諸侯用鍾鼓;大夫士,鼓而已。」按此詩言「鍾鼓樂之」,乃作身分語。由兩周墓葬中樂器和禮器的組合情況來看,金石之樂的使用,的確等級分明,即便所謂「禮崩樂壞」的東周時期也不例外。中原地區虢、鄭、三晉和周的墓葬,已發掘兩千餘座,出土編鍾、編磬者,止限於個別葬制規格很高的墓,約占總數百分之一。從青銅樂鍾的製作要求來看,這也是必然——非「有力者」,實不能為。而這一切,與詩中所反映的社會風貌,恰相一致。

《關雎》是一首意思很單純的詩。大概它第一好在音樂,此有孔子的評論為證,《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亂,便是音樂結束時候的合奏。它第二好在意思。《關雎》不是實寫,而是虛擬。戴君恩說:「此詩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盡了,卻翻出未得時一段,寫個牢騷憂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時一段,寫個歡欣鼓舞的光景,無非描寫『君子好逑』一句耳。若認做實境,便是夢中說夢。」牛運震說:「輾轉反側,琴瑟鍾鼓,都是空中設想,空處傳情,解詩者以為實事,失之矣。」都是有得之見。《詩》寫男女之情,多用虛擬,即所謂「思之境」,如《漢廣》,如《月出》,如《澤陂》,等等,而《關雎》一篇最是恬靜溫和,而且有首有尾,尤其有一個完滿的結局,作為樂歌,它被派作「亂」之用,正是很合適的。

然而不論作為樂還是作為歌,它都不平衍,不單調。賀貽孫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此四句乃詩中波瀾,無此四句,則不獨全詩平疊直敘無復曲折,抑且音節短促急弦緊調,何以被諸管弦乎。忽於『窈窕淑女』前後四疊之間插此四句,遂覺滿篇悠衍生動矣。」鄧翔曰:「得此一折,文勢便不平衍,下文『友之』『樂之』乃更沉至有味。『悠哉悠哉』,疊二字句以為句,『輾轉反側』,合四字句以為句,亦著意結構。文氣到此一住,樂調亦到此一歇拍,下章乃再接前腔。」雖然「歇拍」、「前腔」雲雲,是以後人意揣度古人,但這樣的推測並非沒有道理。依此說,則《關雎》自然不屬即口吟唱之作,而是經由一番思索安排的功夫「作」出來。其實也可以說,「詩三百」,莫不如是。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毛傳:「興也。」但如何是興呢,卻是一個太大的問題。若把古往今來關於「興」的論述統統編輯起來,恐怕是篇幅甚巨的一部大書,則何敢輕易來談。然而既讀《詩》,興的問題就沒辦法繞開,那麼只好敷衍幾句最平常的話。所謂「興」,可以說是引起話題吧,或者說是由景引起情。這景與情的碰合多半是詩人當下的感悟,它可以是即目,也不妨是浮想;前者是實景,後者則是心象。但它僅僅是引起話題,一旦進入話題,便可以放過一邊,因此「興」中並不含直接的比喻,若然,則即為「比」。至於景與情或曰物與心的關聯,即景物所以為感為悟者,當日於詩人雖是直接,但如旁人看則已是微妙,其實即在詩人自己,也未嘗不是轉瞬即逝難以捕捉;時過境遷,後人就更難找到確定的答案。何況《詩》的創作有前有後,創作在前者,有不少先已成了警句,其中自然包括帶著興義的句子,後作者現成拿過來,又融合了自己的一時之感,則同樣的興,依然可以有不同的含義。但也不妨以我們所能感知者來看。羅大經說:「杜少陵絕句雲:『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或謂此與兒童之屬對何以異,余曰不然。上二句見兩間莫非生意,下二句見萬物莫不適性。於此而涵泳之,體認之,豈不足以感發吾心之真樂乎。」我們何妨以此心來看《詩》之興。兩間莫非生意,萬物莫不適性,這是自然予人的最樸素也是最直接的感悟,因此它很可以成為看待人間事物的一個標准:或萬物如此,人事亦然,於是喜悅,如「桃之天天,灼灼其華」(《周南·桃夭》),如「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小雅·鹿鳴》),如此詩之「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或萬物如此,人事不然,於是悲怨,如「雄雉於飛,泄泄其羽」(《邶風·雄雉》),如「習習谷風,以陰以雨」(《邶風·谷風》),如「毖彼泉水,亦流於淇」(《邶風·泉水》)。《詩》中以純粹的自然風物起倡的興,大抵不出此意。總之,興之特殊,即在於它於詩人是如此直接,而於他人則往往其意微渺,但我們若解得詩人原是把天地四時的瞬息變化,自然萬物的死生消長,都看作生命的見證,人生的比照,那麼興的意義便很明白。它雖然質朴,但其中又何嘗不有體認生命的深刻。

「鍾鼓樂之」,是身分語,而最可含英咀華的則是「琴瑟友之」一句。朱熹曰:「『友』者,親愛之意也。」輔廣申之曰:「以友為親愛之意者,蓋以兄友弟之友言也。」如此,《邶風·谷風》「宴爾新昏,如兄如弟」的形容正是這「友」字一個現成的註解。若將《鄭風·女曰雞鳴》《陳風·東門之池》等篇合看,便知「琴瑟友之」並不是泛泛說來,君子之「好逑」便不但真的是知「音」,且知情知趣,而且更是知心。春秋時代以歌詩為辭令,我們只認得當日外交之風雅,《關雎》寫出好婚姻之一般,這日常情感生活中實在的諧美和欣欣之生意,卻是那風雅最深厚的根源。那時候,《詩》不是裝飾,不是點綴,不是只為修補生活中的殘闕,而真正是「人生的日用品」(顧頡剛語),《關雎》便好像是人生與藝術合一的一個宣示,栩栩然翩翩然出現在文學史的黎明。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67488/Ulixh/A203173.html

《兼葭》

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出處:
秦風,周孝王時,秦之先祖非子受封於秦谷(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土地。後來秦逐東徙,遷都於雍(今陝西興平)。秦地包括現在陝西到甘肅東南部一帶。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域的民歌。而《兼葭》在這《秦風》的三百篇抒情文字中獨標一格,與其他秦詩大異其趣,絕不相類。在秦國這樣的好戰樂斗的尚武之邦,沒有「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的豪壯,卻有如此玲瓏剔透、纏綿悱惻之情,不可不算是一大奇事。

翻譯:
蘆荻秋色一片青蒼,星點銀光露凝成霜,傳說中的那個人啊,總在水國哪個地方。
當我逆著水流而上,風阻波擋長途難往,當我順著水流去尋,她就在來時路的中流飄盪。
蘆荻秋色一片迷離,星點銀光露珠亮麗,傳說中的那個人啊,總在澤國哪裡休憩。
當我逆著水流尋覓,水深浪急船兒難移,當我順著水流去找,她就在來時路的小島佇立。
蘆荻秋色一片繁盛,星點銀光露痕滋潤,傳說中的那個人啊,總在水泊哪裡安身。
當我逆流向前挺進,灘淺草纏船兒難行,當我順著水流四顧,她就在來時路的沙洲現形。

賞析:
再觀全文,前後三章,只換了數字就把男女戀愛這「永恆」的話題表現得充實豐滿、淋漓盡致,讓人不禁拍手叫絕。
它不是直抒胸意卻有含蓄之美,以少許表現多許,給予讀者很廣的想像空間,它不直接寫作者如何思念戀人,卻只寫出作者左右求索、尋找戀人的焦急。作者幾次求戀人不得,仍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行動也體現他是個熱烈嚮往愛情和執著追求、堅貞不渝的人。而三個「宛在」映出的作者心中那因可見而不可求而愈發想求,而剪不斷,理還亂的復雜心虛而愁腸寸斷,無限悵惘的苦澀更是本文的精華之一。
而《兼葭》的意境也很美。作者追尋戀人如夢如幻、如痴如醉的清與秋晨霧靄、煙水迷離的景的結合,作者的急切追求與連任可望不可及的結合,作者追求無著的惆悵失意與蕭瑟秋景的結合,伊人高潔、富有魅力與兼葭露白、球水澄明的結合都可謂配合得天衣無縫,讓人回味無窮。
我以為《兼葭》這種可見卻不可求,可望卻不可及,失望但不絕望的撲朔迷離的朦朧正是美的最高境界。既有眼觀到的,也有心見的。試想一下,那霧里若隱若現的美人,你是不是也蠢蠢欲動了呢?
《兼葭》另有一妙處,就是它的主題也是讓人捉摸不透的,這是如我所分析的對戀人的追求,是對夢境的尋索,還是對仕途的覓求?恐怕我們只能任之成為千古之迷了。
由於本詩的精華正是層出不窮的已經因為次次品讀而如出水芙蓉般朵朵乍放,所以我希望大家在我的一番膚淺之見後,能自己去尋覓其中的美麗,比如去聽聽鄧麗君的《在水一方》,比如去親臨蘆葦茂密的秋景,而那些被你尋見的美麗就都屬於你了。

話外音:
這只是我的一次語文演講,但不知道為什麼,當我讀了幾遍就真的弄假成真地放不下了她,總覺得她有著我不能舍棄的地方,所以就把甚為簡陋的文字發出來獻丑了。
那可見不可求的美人啊,你為什麼可望卻不可及,如那握不著的……;我就這樣沉沒在失望中,卻沒有淪陷於絕望的深淵,因為有你在上面飛翔,你,如……
其實我明了,其實我知道,但那是對於我自己。一七尺男兒如何會了解花季少女那善變的心?
所謂伊人,不在遠方,就在天際的彼端。
最遠有多遠?最遠就是我尋覓這伊人你,你卻停留在水一方……

5. 有關詩歌賞析的問題《漢廣》

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①;漢有游女②,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
翹翹錯薪⑤,言刈其楚⑥;之子於歸,言秣其馬⑦。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⑧;之子於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釋
①休思:休思。休:止息也;思:語氣助詞,沒有實義。
②漢:指漢水。游女:在漢水岸上出遊的女子。
③江:指長江。永:水流很長。
④方:渡河的木排。這里指乘筏渡河。[1]
⑤翹翹(qiáo qiáo):高出的樣子。[2]錯薪:雜亂的柴草。
⑥楚:一種叢生落葉灌木,又名「荊「。[2]
⑦秣(mò):喂馬。
⑧蔞(lóu):草名,即蔞蒿

中文譯文
南山喬木大又高,
樹下不可歇陰涼。
漢江之上有游女,
想去追求不可能。
漢江滔滔寬又廣,
想要渡過不可能。
江水悠悠長又長,
乘筏渡過不可能。
柴草叢叢錯雜生,
用刀割取那荊條。
姑娘就要出嫁了,
趕快喂飽她的馬。
漢江滔滔寬又廣,
想要渡過不可能。
江水悠悠長又長,
乘筏渡過不可能。
柴草叢叢錯雜生,
用刀割取那蔞蒿。
姑娘就要出嫁了,
趕快喂飽小馬駒。
漢江滔滔寬又廣,
想要渡過不可能。
江水悠悠長又長,
乘筏渡過不可能。

這是一首戀情詩。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鍾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願。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面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悵的愁緒。
關於本篇的主旨,《毛詩序》所說贊文王「德廣所及也」,並不足據,《文選》注引《韓詩序》雲:「《漢廣》,說(悅)人也。」清陳啟源《毛詩稽古編》進而發揮曰:「夫說(悅)之必求之,然唯可見面不可求,月慕說益至。」對詩旨的闡釋和詩境的把握,簡明而精當。「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是體現詩旨的中心詩句;「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重疊三唱,反復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在水一方的「游女」,瞻望勿及,企慕難求的感傷之情。魯齊韓三家詩解「游女」為漢水女神,後頗有從者,這給本詩抹上了一層人神戀愛的色彩。不過一部《詩經》,總體落實在現實人生,「十五國風」,皆為歌唱世俗情感的民間歌謠,因此似乎沒有必要將此詩與神話傳說聯系起來。
從外部結構看,《漢廣》全篇三章,前一章獨立,後二章疊詠,同《詩經》中其他重章疊句的民歌,似無差異。但從藝術意境看,三章層層相聯,自有其詩意的內在邏輯。可析而為二。
首先,全詩三章的起興之句,傳神地暗示了作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勞動過程。方玉潤曾寫道:「首章先言喬木起興,為采樵地;次即言刈楚,為題正面;三兼言刈蔞,乃採薪餘事」(《詩經原始》)。方氏由此把《漢廣》詩旨概括為「江干樵唱」,否定其戀情詩的實質,仍不免迂闊;但見出起興之句暗示了采樵過程,既有文本依據,也是符合勞動經驗的。
其次,從結構形式看,首章似獨立於二、三兩章;而從情感表現看,前後部分緊密相聯,細膩地傳達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滅,這一曲折復雜的情感歷程。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失望有失落;但詩篇於此未作明言,對這位青年當年追求思戀的一往深情,讓讀者得之言外。詩篇從失望和無望寫起,首章八句,四曰「不可」,把追求的無望表達得淋漓盡致,不可逆轉。一般把首句視為起興;如果換一種讀法,把「漢有游女,不可求思」置於首位,那麼,「南有喬木,不可休思」便可視為比喻,連同「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構成一組氣勢如潮的博喻;瞻望難及的無限悵惘之情,也表現得更為強烈。當年苦戀追求,今日瞻望難及。但心不甘、情難拔,於是由現實境界轉入幻想境界。二、三兩章一再地描繪了痴情的幻境:有朝「游女」來嫁我,先把馬兒喂喂飽;「游女」有朝來嫁我,喂飽駒兒把車拉。但幻境畢竟是幻境,一旦睜開現實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滅的深淵。他依然痴情而執著,但二、三兩章對「漢廣」、「江永」的復唱,已是幻境破滅後的長歌當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兒傷心不忍聽之感。總之,詩章前後相對獨立,情感線索卻歷歷可辨。
陳啟源《毛詩稽古編》把《漢廣》的詩境概括為「可見而不可求」。這也就是西方浪漫主義所謂的「企慕情境」,即表現所渴望所追求的對象在遠方、在對岸,可以眼望心至卻不可以手觸身接,是永遠可以嚮往但永遠不能到達的境界。《秦風·蒹葭》也是刻劃「企慕情境」的佳作,與《漢廣》比較,則顯得一空靈象徵,一具體寫實。《蒹葭》全篇沒有具體的事件、場景,連主人是男是女都難以確指,詩人著意渲染一種追求嚮往而渺茫難即的意緒。《漢廣》則相對要具體寫實得多,有具體的人物形象:樵夫與游女;有細徽的情感歷程:希望、失望到幻想、幻滅;就連「之子於歸」的主觀幻境和「漢廣江永」的自然景物的描寫都是具體的。王士禛認為,《漢廣》是中國山水文學的發軔。《詩經》中僅有的幾篇「刻畫山水」的詩章之一(《帶經堂詩話》),不為無見。當然,空靈象徵能提供廣闊的想像空間,而具體寫實卻不易作審美的超越。錢鍾書《管錐編》論「企慕情境」這一原型意境,在《詩經》中以《秦風·蒹葭》為主,而以《周南·漢廣》為輔,其原因或許就在於此。
另。聞一多《詩經新義》、《詩經通義甲》,引《說文》等,證「薪」為「草薪」,而非「木薪」。錄此備考。如此,則「薪」之「楚」、「蔞」可以秣馬、秣駒。

http://ke..com/view/63793.htm

6. 《漢廣》的譯文

南有大樹枝葉高,
樹下行人休憩少。
漢江有個漫遊女,
想要追求只徒勞。
浩浩漢江多寬廣,
不能泅渡空惆悵。
滾滾漢江多漫長,
不能擺渡空憂傷。

雜樹叢生長得高,
砍柴就要砍荊條。
那個女子如嫁我,
快將轅馬喂個飽。
浩浩漢江多寬廣,
不能泅渡空惆悵。
滾滾漢江多漫長,
不能擺渡空憂傷。

雜草叢生亂縱橫,
割下蔞蒿作柴薪。
那個女子如嫁我,
快飼馬駒駕車迎。
浩浩漢江多寬廣,
不能泅渡空惆悵。
滾滾漢江多漫長,
不能擺渡空憂傷。

【賞析】
這是一首戀情詩。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鍾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願。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面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帳的愁緒。

7. 如何賞析詩經《漢廣》

《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於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於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解析>


一位砍柴的樵夫,路遇一位即將出嫁的女子,頓生愛慕之情。他明知這是不可能如願以償的單相思,便以一首山歌唱出了內心的失望和痛苦。 這當中很有一些耐人尋味的東西。

性愛總是自私的,並且常常是功利的。男子見到漂亮女子總會動心,女子見到英俊男子也會動情。由動心、動情想到佔有、嫁娶婚姻,這便是功利的態度。再進一步,當得知自己所傾慕的人將為或已為別人佔用時,便會妒忌,吃醋,甚至採取行動做出蠢事來。

單相思的心境固然可以理解,但如果換個角度,把自己所欣賞的異性對象當作審美對象;擺脫功利的目的和眼光,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她或他,不也是一種選擇嗎? 單相思的失望和所謂痛苦,實際上是功利慾求遭到否定後的結果。也就是說,一方在事實上不可能把對方拒為己有,自己的欲求註定了不可能實現,在心理上遭受了挫折,於是便以某種方式來作心理上的轉移和排遣。

凡胎肉身的現實生活中的人,很難在兩性關系中完全擺脫功利目的的左右,很難採用一種純粹的、無關功利的審美態度對待另一方。男女雙方,要麼是情人、戀人、夫妻,要麼是陌生人、仇人、敵人。是私慾使戀愛中的人變得狹隘、自私,甚至心理變態。這大概也是兩性關系固有的特點? 是的,誰都不願去培植不開花、不結果的植物。耕耘是為了有所收獲。為耕耘之後一無所獲而哀歌,完全值得同情。況且,這種哀歌有時竟會很動人,很偉大。

陳啟源《毛詩稽古編》把《漢廣》的詩境概括為「可見而不可求」。這也就是西方浪漫主義所謂的「企慕情境」,即表現所渴望所追求的對象在遠方、在對岸,可以眼望心至卻不可以手觸身接,是永遠可以嚮往但永遠不能到達的境界。《蒹葭》也是刻劃「企慕情境」的佳作,與《漢廣》比較,則顯得一空靈象徵,一具體寫實。《蒹葭》全篇沒有具體的事件、場景,連主人是男是女都難以確指,詩人著意渲染一種追求嚮往而渺茫難即的意緒。《漢廣》則相對要具體寫實得多,有具體的人物形象:樵夫與游女;有細徽的情感歷程:希望、失望到幻想、幻滅;就連「之子於歸」的主觀幻境和「漢廣江永」的自然景物的描寫都是具體的。不為無見。當然,空靈象徵能提供廣闊的想像空間,而具體寫實卻不易作審美的超越。錢鍾書《管錐編》論「企慕情境」這一原型意境,在《詩經》中以《秦風·蒹葭》為主,而以《周南·漢廣》為輔,其原因或許就在於此。

8. 人教版語文選修1目錄。。。。。急急急!!! 高分速求!!!

需要背誦的就這些吧,其他就不知道了。麽麽。
上冊的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2.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3.蘇洵《六國論》
4.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下冊的
1. 李密《陳情表》全文
2. 蘇軾《赤壁賦》全文
3. 王勃《滕王閣序》

哈哈親愛的我找到書了
我們學過的有:
辛夷塢
觀獵
夢游天姥吟留別
月夜
蜀相
登岳陽樓
登幽州台歌
望月懷遠
宿建德江
從軍行
輕肥
題烏江亭
無題二首
賞牡丹
望海潮
定風波
青玉案

不夠20麽?

加三首給你:
丁都護歌
哀江頭
春江花月夜

9. 如何賞析詩經《漢廣》

《詩經 國風 周南 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於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於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抒情的青年樵夫,他鍾情於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以如願,情絲纏繞,面對江水,唱出了這首動人的歌曲。古人雲:「去憂莫若樂」。面對濤濤江水,高歌一曲,解除心中的煩惱、憂愁。也只有高歌一曲,才能解憂。

10. 《詩經·漢廣》的賞析是什麼

這是一首戀情詩。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鍾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願。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面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帳的愁緒。

題解:詩人追求漢水游女,終於失望的戀歌。

關於本篇的主旨,《毛詩序》所說贊文王「德廣所及也」,並不足據,《文選》注引《韓詩序》雲:「《漢廣》,說(悅)人也。」清陳啟源《毛詩稽古編》進而發揮曰:「夫說(悅)之必求之,然唯可見面不可求,月慕說益至。」對詩旨的闡釋和詩境的把握,簡明而精當。「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是體現詩旨的中心詩句;「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重疊三唱,反覆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在水一方的「游女」,瞻望勿及,企慕難求的感傷之情。魯齊韓三家詩解「游女」為漢水女神,後頗有從者,這給本詩抹上了一層人神戀愛的色彩。不過一部《詩經》,總體落實在現實人生,「十五國風」,皆為歌唱世俗情感的民間歌謠,因此似乎沒有必要將此詩與神話傳說聯系起來。

閱讀全文

與漢廣賞析湖大語文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