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傷仲永練習題及答案
. 屬於 完成 (感到)詫異 給予
2. 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 泯然/眾人矣
3. 立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提上自己的名字
(同縣的人)漸漸以賓客之禮款待仲永的父親
4.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5. 筆、墨、紙、硯 仲永 仲永的詩 仲永的才能
6. 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7.五歲時忽提求書具 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不學能書 不學能詩
8.他的父親貪圖小利、目光短淺,不讓仲永學習,使他後天的教育達不到標准
9.酷愛 完成
10.像這樣反復六七次才停止
11.學習要勤奮刻苦
12.天資聰穎後天不學小神童淪為普通人
⑵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第5課《傷仲永》的注釋 要求與課本一樣
傷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譯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作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他的父親認為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叫他寫詩,已經不能與從前聽說的相稱了.再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舅舅說:"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樣了."
◆作者背景: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王安石出身官宦之家,於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考中進士第四名.嘉佑三年(1058年),向宋仁宗上萬言書針砭時弊,要求改革.1069年宋神宗時任參知政事,推出了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變法.1070年升任宰相.由於新法中關於土地改革影響到地主階級與相關的官僚,變法遭到他們的強烈抵制,在民間由於改革推行難度大,反而對一般民眾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又遭到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敵視,使得他在民間形象一直不佳.在1074,1076年兩次被罷免職務.宋神宗死後,原反對派司馬光(曾因與王安石政見相左而被排擠)任宰相,幾乎廢除了所有法案.變法失敗後,退居江寧(現江蘇南京).20世紀俄國共產黨領導人列寧稱贊他為"11世紀的改革家".
王安石為人特立獨行.據載,他常不梳洗就出門會客,看書入神時則會隨手拿東西吃,吃了魚食也不知道.普遍認為蘇洵的"辨奸論"就是影射王安石的,其中寫道:"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蘇軾和王安石也歷來不睦,王安石好做驚人之言,蘇軾曾作文譏諷.民間也有不少兩人鬥智的故事.
◆學習重點:
1.最後一段的議論講了什麼道理?
答:說明了人的天資與後天學習的關系,強調後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麼?
答: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作者在後面的議論中所認為的那樣.方仲永"卒之為眾人",是因為"其受於人者不至",既沒有受到後天正常的教育.
3.你對題目是怎樣理解的?
答:"傷"是"哀傷""感傷"之意.仲永,即方仲永,本文的一個"神童".文章以"傷仲永"為題,寫的是可傷之事,說的是可"傷"之道理.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本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為實例,說明一個人有天分不足詩,唯有後天的教育與學習,才能讓人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才能夠真正成才.
4.你怎樣理解文中的"泯然眾人矣"?
答:"泯然眾人矣"一句點明結局,痛惜之意溢於言表,發人深省.再過七年以後,是方仲永的第三個階段,才能衰竭,成為了普通人.
5.作者主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答:本文通過敘述方仲永因為父親"不使學",而從神童到成為普通人的變化過程,說明天資固然重要,但沒有好的後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賦也不可能得以發揮.告訴我們學習和教育對於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要! 傷仲永
(傷,是「憐惜」的意思。傷仲永,即憐惜方仲永這個幼時天資聰穎的神童由於沒有學習,以致成年後竟成為默默無聞的庸人。)
作者: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貫、姓名、身份、家世。)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儀禮·喪服》鄭玄註:「收族者,謂別親疏,序昭穆。」《禮記·大傳》孔穎達正義:「『收族故宗廟嚴』者,若族人散亂,骨肉乖離,則宗廟祭享不嚴肅也;若收之,則親族不散,昭穆有倫,則宗廟所以尊嚴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親疏遠近之序團結族人,使不離散。方仲永的試筆之作「以養父母、收族為意」。「養父母」,是「孝」的表現,「收族」,是「仁」的表現。五歲的孩子有這樣的志向,這在封建時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難怪人們在贊揚之餘,還特地把這首詩送給本鄉的讀書人去看,讓他們來評定。)為意,傳一鄉秀才(在唐宋時是對一般讀書人的稱呼,跟明清兩朝經過縣試及格的生員不同。「一鄉」,全鄉。這句話應理解為傳給全鄉的讀書人看.不是只給某個秀才看。)觀之。自是指物作詩(即作「詠物詩」。過去訓練兒童作詩,常常指定一件物品為題,要求在詩中既能說出該物品的特點,又能藉此表達某種思想感情,是作詩的起步訓練。)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省略句。省略了「使」的賓語,應為「不使之學」,「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明道」,宋仁宗年號,只有兩年(1032-1033)。「先人」。這是對已故父親的稱呼。按:王安石父親名益,字損之,天聖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現在廣東省韶關市),三年後以丁憂離職還家,王安石(當時13歲)隨行。據此,這次還家當在明道二年(1033)。寶元二年(1039),王益卒於江寧(現在屬江蘇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寫於慶歷三年(1043)故稱「先人」。),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省略句。省略了「令」的賓語,應為「令其作詩」,「其」指代方仲永。)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指王安石)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終於成為普通人,是他受到的後天的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意義:人的天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經過後天的不斷的學習。)
⑶ 傷仲永習題
《傷仲永》的經典練習題(含答案)
2011-03-22 09:17:56| 分類: 語文試題精選 閱讀416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一、基礎知識題<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解釋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詞。
⑴ 未嘗識書具
嘗:_曾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族:__同一宗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文理:_文采和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從先人還家
先人:__指王安石去世的父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給下列句子中畫線的字注音。
⑴ 日扳( )仲永環謁( )於邑人
⑵ 不能稱( )前時之聞
⑶ 泯(min )然眾人矣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所指代的內容。
⑴ 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其: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其:這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其:這首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稍稍賓客其父
其:仲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父利其然也
其:以此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原文填空。
⑴ 幼年仲永天資聰穎,表現為「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
大不如前,表現為「已不能稱前時之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變得很平庸了,表達這
個意思的句子是「_泯然眾人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仲永之所以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是因「_不使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空用自己的話作答)
二、閱讀測試題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後面問題。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混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入,得為眾人而已耶?
1、解釋下列字詞。
⑴ 邑人:同縣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利其然:以此認為有利可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扳:引,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環謁:四處拜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字詞並給畫線字注音:
⑴ 稱(chen )___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泯然(min )_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句是( )。
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A、悄悄地把他的父親當做賓客,或者用錢物求他作詩。
B、悄悄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就用錢物求他作詩。
C、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或者用錢物求他作詩。
D、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用錢物請他作詩。
4、下列譯文的意思正確的一句是( )。
A、余聞之也久:我聽說這件事也很久了。
B、從先人還家:從父親那裡回家。
C、還自揚州:還自己到了揚州。
D、泯然眾人矣:他的才華已經消失,成為一個普通人了。
5、文章開頭寫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仲永的天賦才能從哪些事情上說明,請列舉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仲永的父親「不使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具體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_____________。
9、從最後一段的議論看,作者通過方仲永5歲到20歲才能發展變化的故事,意在說明什麼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題
1、⑴ 曾經
⑵ 和同一族的人搞好關系
⑶ 文采和道理
⑷ 指王安石死去的父親
2、⑴ pān yè
⑵ chèn
⑶ mǐn
2、⑴ 自己的
⑵ 他的
⑶ 他的
⑷ 他的
⑸ 這種
4、⑴ 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泯然眾人矣
⑵ 父利其然也……不使學 即使天賦再好,也離不開後天的培養和學習
二、閱讀測試題
1、⑴ 同鄉的人
⑵ 就是「以其然為利」,把這種情況看做有利可圖
⑶ 同「攀」,牽、拉
⑷ 四處拜訪
2、⑴ chèn 相當
⑵ mǐn 消失的樣子
3、D
4、D
5、「世隸耕」說明方仲永既非書香門第,又非官宦世家,顯出其絕無詩禮的熏陶。
6、三次敘寫仲永才智超常、聰明過人。一是「未嘗識書具」卻「忽啼求之』;二是「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三是「指物作詩立就」。
7、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8、不使學
9、說明人的天資和後天成才的關系,強調後天的學習更為重要。
《傷仲永》復習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邪!
一、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題目中的"傷"意即悲傷哀痛。體現了作者傷感的感情基調。
本文是一篇隨筆,敘事部分採用了見聞錄的方式,然後進行議論,揭示道理。本文敘事先揚後抑。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韓愈、柳宗元,宋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洵、蘇轍、曾鞏。
二、讀准下面加點字的字音。
世隸耕lì或以錢幣乞之qǐ日扳仲永pān環謁於邑人yèyì
不能稱前時之聞chèn泯然眾人矣mǐn今夫不受之天fú而已邪yé
三、重點實詞。
世隸耕(屬於)稱前時之聞(相當)仲永之通悟(通達智慧)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聚、團結)彼其受之天也(他)
泯然眾人矣(完全)賢於材人(賢:勝過。材人,有才能的人)環謁於邑人(四處拜訪)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文采和道理)稍稍賓客其父(漸漸)或以錢幣乞之(求取)
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沒有達到要求)父異焉(對……感到驚異)即書詩四句(寫)
邑人奇之(以……為奇)稍稍賓客其父(以賓客之禮相待)或以錢幣乞之(有的人)
父利其然也(以……為利)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扳"通"攀",牽,引)還自揚州(從)
復到舅家問焉(復:又焉:代指方仲永的情況)卒之為眾人(最後)固眾人(本來)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自是:從此。立就:立刻完成)
四、通假字。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扳"通"攀",牽,引)
賢於材人遠矣("材"同"才",才能)
五、各種詞類活用(一般了解即可)
②詞類活用
形容詞作意動詞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為奇"的意思
"父異焉"之中的"異",是"對……感到驚異"的意思
名詞作意動詞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為利"的意思
"賓客其父"之中的"賓客",是"把……當作賓客"的意思
名詞作狀語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中的"日"名詞作狀語,是"每天"的意思
動詞用作狀語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動詞"出聲哭"的意思,這里作狀語"哭著"的意思
③一詞多義
自:1.並自為其名(名詞,自己)2.自是指物作詩立就(介詞,從)
聞:1.余聞之也久(動詞,聽說)2.不能稱前時之聞(名詞,名聲)
其:1.其詩以養父母(代詞,這)2.稍稍賓客其父(代詞,他的)
然:1父利其然也(代詞,這樣)2泯然眾人矣(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賓客:1稍稍賓客其父(動詞,以賓客之禮相待)2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名詞,客人)
為:1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動詞,成為)
④古今異義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古義:此,與"自"組合意為"從此"。今義:判斷動詞)
或以錢幣乞之(古義:不定代詞,有的。今義:或許,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古義:文采或道理。今義:表示文章,內容或語句方面的條理)
稍稍賓客其父(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泯然眾人矣(古義:平常人。今義:許多人,大家。)
六、理清文章結構。
一、(1-2):敘述方仲永由神童到平庸的故事。
①"不使學"是泯然眾人矣的原因。
傷仲永後天教育的重要
②由神童到平庸,為議論鋪墊。
二、(3):闡明作者觀點,點明原因,議論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的敘事部分一氣貫通而層次分明,詳略有致而結構緊湊,內容集中而意旨鮮明。請認真閱讀敘事部分後填空。
⑴從"仲永生五年"到"其文理皆有可觀者"詳寫仲永才智極盛。
⑵從"十二三矣"到"泯然眾人矣"略寫仲永才智枯竭。
⑶從"父利其然"到"不使學"略寫仲永才智衰退的原因。
七、填空題。
1、本文就是通過記敘方仲永由幼年時天資過人到後來變得平庸無奇的故事,闡明了後天的教育和培養對成才的重要性的道理。這種敘議結合,就事說理的好處是以真實生動的事例說明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既令人信服,又給人以意味深長的思考。
2、安排材料,詳略得當。課文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時的情形,略寫父親的貪利之舉導致他才能衰退,並最終淪為平庸的情形。這樣安排材料的作用是使文章內容集中而意旨鮮明。
3、先揚後抑,跌宕多姿。例如文中寫幼年時方仲永天資聰穎、才思敏捷;方仲永其父"利其然""不使學"為下文埋下伏筆是"抑"。採用這種寫法的好處是表明作者對"不使學",不讓人才"受於人"這一錯誤做法的否定、批判態度,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4、語言精當,言簡意豐。例如寫幼年方仲永的表現時,用"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寫其父行為時,用一"利"字提示出他貪圖錢財、目光短淺的特點;用"環謁"一詞形象地刻畫出他貪則自得,可悲可嘆的愚昧無知之態,筆墨凝練,言簡意豐
5、事實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從鄉鄰的"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其二,從其父的角度來看,"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其三,從方仲永本人來看,"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引號內填原文)
七、用原文回答問題。(共13道題)
1、文中交代方仲永的籍貫、身份、姓名及家世的句子是: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2、第一段中刻畫出方仲永的父親貪利而自得,可悲可嘆的愚昧無知之態的句子是: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3、方仲永五歲作詩能"指物作詩立就",而且"文理皆有可觀者";十二三歲時作的詩已經"不能稱前時之聞";二十歲就"泯然眾人矣"。
4、幼年時的方仲永有令人稱奇的表現是:
A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B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C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5、父親"不使學"的原因的句子是: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6方仲永最終"泯然眾人"的原因是:不使學.
7、點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的三個字是:不使學
8、揭示仲永由"奇人"轉變為"凡人"的原因的語句是: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9、在作者看來,方仲永"卒之為眾人"的原因是: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10、點明方仲永天賦消失的一句話是:泯然眾人矣。
11、交代方仲永小時候是位"奇才",長大後卻變成一位平庸無奇的人的原因的語句是: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12、仲永變成普通人的個人、直接原因的語句是:不使學。
13、仲永變成普通人的道理、根本原因的語句是: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14、在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寫《傷仲永》目的的句子是:
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邪!
15、在學業上,不管天生聰明與否,應該採取的正確態度是:"受於人"或"受之人"
16、方仲永才能發展變化有三個階段,請分別引用文中原句回答:
⑴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⑵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⑶泯然眾人矣。
17、作者認為"仲永之通悟"是由於:"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是由於"受於人者不至"。至此作者認為在"受之天"和"受之人"的兩個因素中,後天教育因素對於一個人的成才更為重要。
18、"不能稱前時之聞"中的"前時之聞"具體指: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八、回答問題。
1、本文題目是《傷仲永》,文中的"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傷"?
答:傷是哀傷、嘆息的意思。因為仲永原本天才,沒有得到後天良好的教育,而變的平庸。
2、"世隸耕"三個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答: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和對方仲永天資過人的有力襯托。
3、開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
答:籍貫、身份、姓名及家世
4、文中"邑人奇之"的"奇"有什麼含義?
答:"奇"是"以……為奇"的意思。但不止是好奇,也會有尊重人才的意思,表明仲永的才能得到全縣人的承認。
5、從"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答:貪圖錢財,目光短淺,愚昧無知。
6、作者為什麼極力渲染方仲永幼時的天資?
答:為了強調後天的教育和培養對人的才能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讓讀者領悟到人的天資和後天成才的關
7、"余聞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答:承上啟下
8、文中的"受之天"指的什麼?"受之人"又指的什麼?
答:"受之天"是指人的先天條件好,即有天賦。"受之人"指人所受到的後天教育。
9、作為家長,在發現孩子天資聰慧時應該怎樣做?方仲永的父親是怎樣做的?他為什麼會這樣做?
答:因材施教,及時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其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不使學";父利其然也、世隸耕、"邑人"的"捧殺"。
10、"泯然眾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答:對方仲永"泯然眾人"感到哀傷、惋惜。
11從最後一段的議論看,作者通過方仲永從5歲到20歲才能發展變化的故事,意在說明什麼道理?
答:說明人的天資和後天成才的關系,強調後天的學習更為重要。
12、本文中仲永由天資過人到平庸無七的變化過程說明了什麼?(仲永的故事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答:一個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賦,如果不繼續努力學習新知識,也很難取的成就。
13、方仲永這一故事的結局是什麼?讀完本文,你悟出什麼道理?(本文作者要講述的道理是什麼?)
答:泯然眾人矣。說明了人的天資與後人成材的關系。人的才能有賴於後天的教育和培養,即使是天賦很高的人,如果不受教育,也會變成平庸無能的人。
14、你怎樣看待方仲永的父親的做法?
答:方仲永的父親貪圖小利卻斷送了仲永的前途,這是相當愚昧無知的,是讓人鄙棄的。
15、文章最後一段議論講述了什麼道理?對作者的評論你有什麼看法?
答:強調後天的教育和培養對發展才能的重要性,形象地說明了後天學習對人發展的重要性。
人的才能並非天生不變,教育和學習在一個人的成長中是很重要的。
16、你認為資質聰明的人怎樣才能成才?
答:不驕傲,勤努力,發揚自己的長處,繼續發展。
17、你認為人的天資和後天教育培養是什麼關系?哪方面更重要?
答:二者相輔相成,後天教育更為重要。
18、如果你天資聰穎,是一個方仲永式的神童,你將怎樣做?
答:如果我是個神童,我也會努力學習,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不學習將會落後,我要勇於進取,敢為人先,將來更好地回報社會。
19、如果你學習成績一般,你是否會自暴自棄?
答:如果我成績一般,我也會加倍努力,以為我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
20、請你結合本文內容寫幾組不少於五言的對偶句。
答:1、方仲永空有天資智,朱買臣全靠勤奮功。2、聰慧無為傷仲永,勤奮有成勉後生
課外古詩欣賞:1、《山中雜詩》中描寫山峰環繞,竹木茂盛的一句是: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寫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最有趣的是雲彩從窗戶里飄了出來的是: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
2、《竹里館》的作者是王維,詩中寫詩人"獨坐""彈琴""長嘯"的是: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峨眉山月歌》中連用五個地名,構思精巧,不著痕跡,這五個地名分別是: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峽,渝州。
4、《春夜洛城聞笛》中寫詩人聽到《折楊柳》曲調,不覺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的一句是: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5《逢入京使》一詩表達了詩人遠涉邊塞的思想懷親之情,請寫出這首詩: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6、《滁州西澗》中以飛轉流動之勢,襯托閑淡寧靜之景的是: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7、《江南逢李龜年》中言過去之衰,為下文作了鋪墊的是: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⑷ 中考沖刺60天語文傷仲永答案
一 仔細閱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本題引導學生熟悉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把握作者觀點。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
第二階段:「……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寫十二三歲時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階段:「又七年……泯然眾人矣。」寫方仲永又過七年後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麼?
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作者在後面的議論中所認為的那樣,方仲永「卒之為眾人」,是因為「其受於人者不至」,即沒有受到後天正常的教育。
3.最後一段的議論講了什麼道理?
見「課文研討」。
二 熟讀全文,參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頓。
這是一道誦讀訓練題,重在培養學生掌握句中停頓的誦讀能力,但也可以培養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2.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3.余聞之也/久。
三 翻譯下列句子,注意其中加線的詞的意思。
這些句子中加點的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用法特殊的(「奇」「賓客」「利」),一種是文言常用虛詞(「於」)。
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奇:對……感到驚奇。賓客:以賓客之禮相待,把……當作賓客。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利:認為……有利可圖,把……看做有利可圖。
3.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於:比。 於:被。
四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為題,在課堂上即席發言,自己確定發言的角度和觀點。
本題意在訓練學生確立觀察角度、從材料中提煉觀點的能力,以及闡述觀點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發言中心明確,層次清楚,語言簡練。限定時間,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組織語言。要啟發學生從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煉觀點,不拘一格。
教學建議
一、讓學生自己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並獨立完成作業,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略加點撥,適當答疑。
二、雖然本課沒有要求背誦,但仍要重視誦讀。課文一定要熟讀,最好能背下來。
三、要抓住本文借事說理的特點,弄清材料與觀點的關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四、注意本文詳略得當的寫法,揣摩精當的語言。
有關資料
一、補充注釋
1.收族:《儀禮·喪服》鄭玄註:「收族者,謂別親疏,序昭穆。」《禮記·大傳》孔穎達正義:「『收族故宗廟嚴』者,若族人散亂,骨肉乖離,則宗廟祭享不嚴肅也;若收之,則親族不散,昭穆有倫,則宗廟所以尊嚴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親疏遠近之序團結族人,使不離散。方仲永的試筆之作「以養父母、收族為意」。「養父母」,是「孝」的表現,「收族」,是「仁」的表現。五歲的孩子能有這樣的志向,這在封建時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難怪人們在贊揚之餘,還特地把這首詩送給本鄉的讀書人去看,讓他們來評定。
2.傳一鄉秀才觀之:「秀才」,在唐宋時是對一般讀書人的稱呼,跟明清兩朝經過縣試及格的生員不同。「一鄉」,全鄉。這句話應理解為傳給全鄉的讀書人看,不是只給某個秀才看。
3.指物作詩:即作「詠物詩」。過去訓練兒童作詩,常常指定一件物品為題,要求在詩中既能說出該物品的特點,又能藉此表達某種思想感情,是作詩的起步訓練。
4.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明道」,宋仁宗年號(1032~1033)。「先人」,這是對已故父親的稱呼。按:王安石父親名益,字損之,天聖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現在廣東省韶關市),三年後以丁憂離職還家,王安石(當時13歲)隨行。據此,這次還家當在明道二年(1033)。寶元二年(1039),王益卒於江寧(現在屬江蘇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寫於慶歷三年(1043),故稱「先人」。
二、譯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裡見到他,(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已經)才能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
王先生說: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⑸ 傷仲永閱讀答案
閱讀《傷仲永》,回答1~6題。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楊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1.我能解釋下面各句中劃線的詞語。
①世隸耕 ②指物作詩立就
③稍稍賓客其父 ④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2.我能判斷出下列句子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
A.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B.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C.余聞之/也久。
D.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3.我能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4.用自己的話說說: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的原因是什麼?
我的理解:
5.方仲永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最想對他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我眼中的方父:
我最想對他說:
6. 下面兩題難度各異,分值不同,請任選一題作答。(兩題都答,只按第①題計分)
①語文活動課上,老師讓你組織一場即興演講,題目是「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你就為自己設計一個簡短的導入語吧!
我的開場白:
②古代有不少勤奮好學的成語典故,請寫出成語、人物典故各兩個。
有關勤奮好學的成語: 、
勤奮好學的人物典故: 、
參考答案:
1.①屬於;②完成;③以賓客之禮相待;④通「攀」,牽,引。
2. C(應為「余聞之也/久」)
3. ①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②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4. 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
5. 是一個貪圖小利、目光短淺的人;示例:一個人的天資再好,沒有後天的教育,也是不能成才的(合情合理即可)。
6. ①參考:方仲永由少時的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令人扼腕長嘆,更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讀完本文後,相信我們一定有許多感慨,就讓我們自由的暢談一下吧!②懸梁刺股、囊螢映雪、學而不厭等;蘇秦懸梁刺股、孫康映雪讀書等。
選我吧,我愛你!!!
⑹ 《傷仲永》的練習題附答案
《傷仲永》習題精選
1.《傷仲永》選自 ,是 因惋惜方仲永而寫的一篇短文。「傷」,這里有 和 的意思。文章闡明了一個發人深思的道理: ,才能不斷進步; 則必然才智枯竭,最終成為一個平庸的人。
2.從體裁來看,《傷仲永》屬於 。文章明顯分為兩大部分:第 一部分 ,第二部分 ,提出作者的見解 。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黑加線的詞。
①世隸耕 ②自為其名
③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④泯然眾人矣
⑤不能稱前時之聞 ⑥傳一鄉秀才觀之
○7.未嘗識書具( ) ○8借旁近與之( )
○9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 ○10 稍稍賓客其父( )
○11餘聞之也久( ) ○12從先人在家( )
○13受之天也( ) ○14卒之為眾人( )
○15.今夫不受之天( ) ○16或以錢幣乞之
○17.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 ( ) ○18.父異焉( )
4.寫出文中的一個通假字。 通
5.翻譯下面句子。
a.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 b.父利其然也。
6.文中有三個字點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這三個字是:
7.文中哪一句話寫出了仲永的父親貪利而自得,可悲可嘆的愚昧無知之態?
8.課文中的哪些話介紹了方仲永才能發展的三個階段?
9.對本文的寫作特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夾敘夾議、先揚後抑、對比的手法 B.寓事於理、先抑後揚、對比的手法
C.就事說理、先揚後抑、對比的手法
10.下面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人的天資與後天成才的關系。
B.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了後天的學習和教育是天才成長的必要條件。
C.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了家庭環境的好壞,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才的關鍵。
D.本文針砭了當時不重視人才培養的社會弊病。
E.本文強調了知識、才能不是一成不變的,天才只有勤奮努力,才能大有作為。
11、解釋下列多義詞。
父利其然也( ) 賢於材人遠也( )
泯然眾人矣( ) 於舅家見之 ( )
環謁於邑人 ( )
12、方仲永具有怎樣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13、是什麼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後「泯然眾人矣」?
14、開頭介紹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麼?
15、仲永的天賦才華從哪些事情可以說明,請舉兩例。
16、仲永的父親「不使學」的原因是什麼?其具體做法怎樣?
17、聯系全文,說說本文闡述了一個什麼道理?
18.給下列句子中畫線的字注音。
①日扳( )仲永環謁( )於邑人
②不能稱( )前時之聞
③泯( )然眾人矣
19.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所指代的內容。
①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 ②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
③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 ④稍稍賓客其父( ) ⑤父利其然也( )
20.用原文填空。
①幼年仲永天資聰穎,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變得很平庸了,表達這個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仲永之所以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事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空用自己的話作答)
⑺ 7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第5課《傷仲永》答案人教版
1. 屬於 完成 (感到)詫異 給予
2. 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 泯然/眾人矣
3. 立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提版上自權己的名字
(同縣的人)漸漸以賓客之禮款待仲永的父親
4.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5. 筆、墨、紙、硯 仲永 仲永的詩 仲永的才能
6. 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7.五歲時忽提求書具 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不學能書 不學能詩
8.他的父親貪圖小利、目光短淺,不讓仲永學習,使他後天的教育達不到標准
9.酷愛 完成
10.像這樣反復六七次才停止
11.學習要勤奮刻苦
12.天資聰穎後天不學小神童淪為普通人
⑻ 求人教版語文基訓答案啊~~是七年級下冊。傷仲永
幼年傷仲永天子聰慧,表現為(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少年終於才能不如以前。表現為(不能稱前時之聞);青年仲永已經變得很平庸了。表達這個意思的句子(泯然眾人矣)
第一段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方仲永天資聰慧(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翻譯;
父利~~~不使學
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便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卻不讓仲永去學習。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
???
⑼ 七年級下語文基訓第5課傷仲永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的時候,不曾認識書寫工具,忽然哭著要它們。他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借鄰居的書寫工具給他,仲永立刻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他的這首詩把贍養父母、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系作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觀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此感到非常驚奇,漸漸請他父親去做客,有人用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帶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仲永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從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裡見到他,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不能與從前的傳聞相稱了。又過了七年,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仲永的才能已經完全消失了,成為一個平凡的人了。」
王安石說: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⑽ 傷仲永答案答案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 )耕。 仲永生五年,未嘗( )識書具( ), 忽啼( )求
傷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譯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作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他的父親認為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叫他寫詩,已經不能與從前聽說的相稱了.再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舅舅說:"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樣了."
◆作者背景: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王安石出身官宦之家,於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考中進士第四名.嘉佑三年(1058年),向宋仁宗上萬言書針砭時弊,要求改革.1069年宋神宗時任參知政事,推出了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變法.1070年升任宰相.由於新法中關於土地改革影響到地主階級與相關的官僚,變法遭到他們的強烈抵制,在民間由於改革推行難度大,反而對一般民眾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又遭到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敵視,使得他在民間形象一直不佳.在1074,1076年兩次被罷免職務.宋神宗死後,原反對派司馬光(曾因與王安石政見相左而被排擠)任宰相,幾乎廢除了所有法案.變法失敗後,退居江寧(現江蘇南京).20世紀俄國共產黨領導人列寧稱贊他為"11世紀的改革家".
王安石為人特立獨行.據載,他常不梳洗就出門會客,看書入神時則會隨手拿東西吃,吃了魚食也不知道.普遍認為蘇洵的"辨奸論"就是影射王安石的,其中寫道:"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蘇軾和王安石也歷來不睦,王安石好做驚人之言,蘇軾曾作文譏諷.民間也有不少兩人鬥智的故事.
◆學習重點:
1.最後一段的議論講了什麼道理?
答:說明了人的天資與後天學習的關系,強調後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麼?
答: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作者在後面的議論中所認為的那樣.方仲永"卒之為眾人",是因為"其受於人者不至",既沒有受到後天正常的教育.
3.你對題目是怎樣理解的?
答:"傷"是"哀傷""感傷"之意.仲永,即方仲永,本文的一個"神童".文章以"傷仲永"為題,寫的是可傷之事,說的是可"傷"之道理.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本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為實例,說明一個人有天分不足詩,唯有後天的教育與學習,才能讓人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才能夠真正成才.
4.你怎樣理解文中的"泯然眾人矣"?
答:"泯然眾人矣"一句點明結局,痛惜之意溢於言表,發人深省.再過七年以後,是方仲永的第三個階段,才能衰竭,成為了普通人.
5.作者主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答:本文通過敘述方仲永因為父親"不使學",而從神童到成為普通人的變化過程,說明天資固然重要,但沒有好的後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賦也不可能得以發揮.告訴我們學習和教育對於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要!